首页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离子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离子

举报
开通vip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离子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 3、能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4、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相对质量的计算 3、原子的构成 教学过程: 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分成原子、分子、离子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对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结构...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离子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 3、能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4、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相对质量的计算 3、原子的构成 教学过程: 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分成原子、分子、离子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对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结构到底如何的问题,科学家进行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讨、论证。 汤姆生发现电子的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并介绍枣糕型原子模型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 现象:绝大部分的α粒子沿着原来的行进方向,没有发生偏转;少部分α粒子的运动方向有所改变;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有很大的偏转,甚至是180度。 提问:请大家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 讨论:对于这种现象,利用汤姆生的原子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因此作为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他认为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央,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以及几乎所有的质量,而电子带负电,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 解释:因为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α粒子能够很顺畅的通过;因为α粒子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所以有少数的α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积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α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 提问:原子带电吗?为什么? 回答: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设问: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了呢?卢瑟福同样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将金原子改为氮原子,发现了原子中含有质子,经过其他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原子核中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 小结: 1、原子的构成情况: 2、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 3、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质量关系: 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 由于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提出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公式表达式:Ar(原子)= 引申: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 例题: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2Ar(H)+Ar(O)=2×1+16=18 课后反思: 课题2  元 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4、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  元素的概念 难点  元素符号的书写 教学方法 对比探究、合作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原子是不是一个实心体? 原子内还有哪些微粒? 表格一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中 交流讨论 小结:1、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1,这样的原子都是氢原子。 2、原子中的质子数都是1,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是不同的氢原子。 引出概念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反思升华 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 表格三 表格四 反思升华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称为 。 学生自由发挥,回答问题。 学生发现原子结构上的异同之处。 学生们发言。 学生阅读。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复习前一课题的旧知识。 让学生接触元素的特征。 了解学生们的发现。 进入本节的学习重点。 元素的概念的运用。 巩固元素的概念。 延伸思考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那么原子的总数是不是也只有一百余种呢?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该数目呢? 引导阅读 P71图4-4 P72资料,与地壳中的排位元素进行对比。 归纳小结 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创设情景 如何表示指定的元素呢? a、元素名称(中文) 。 b、元素符号(国际通用)。 从P73资料及表4-3,找一找元素符号书写的特点。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 讨论小结 元素符号书写的特点;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 课堂练习 (一) 课堂练习 (二) 课堂练习 (三) (正确答案的呈现:播放红桃K口服液、钙片广告,碘缺乏症)。 小结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布置作业 P75 1、2、3、4 P72活动与探究 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合作式学习,归纳问题的要点。 分小组同时计时(3 min)竞赛,看看哪个小组写得既对又快。 从化学式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回忆日常的生活知识、电视广告,获取答案。 学生看大屏幕投影。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完成作业。 层层递进发问,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培养自学归纳能力,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加强自学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练习元素符号的书写。 巩固对元素符号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元素在地壳里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世间万物由元素组成”。 了解人体营养健康与元素息息相关。 活跃课堂气氛。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2  元素 1、元素的概念。 2、地壳中和生物细胞中主要元素含量。 3、书写元素符号的要求。 4、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 附录 表格一 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 1 0 1 1 氢原子 1 1 1 2 氢原子 1 2 1 3 表格二   氢 原 子 结论 异     同           表格三 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6 6 6 12 6 8 6 14           表格四 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8 8 8 16 8 10 8 18           课堂练习 (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 Ⅰ:A B C M N     Ⅱ:a u e l g (二)试找一找,下列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关补锌的广告,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请讨论并填写下表。 你知道的元素 含该元素的物质 缺该元素对人的影响 锌 高乐高、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影响智力发育   红桃K口服液 患贫血     小儿佝偻病,老年骨质疏松     患大脖子病       课后反思: 课题3 离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难点: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 2) 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三、探究离子的形成 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 4.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把“钠原子”身上最外层的那个“电子”贴到“氯原子”身上。“钠原子” 因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Na+,“氯原子” 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NaCl。(直观活泼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对原子与离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区分,也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埋下伏笔) 5.师生分析:(一边分析,一边板书) 6.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练习,诱发思考 1.小结:在本课题,我们学了什么? 2.练习:课本习题。 课后反思: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 一、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formular),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
本文档为【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离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9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3-15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