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社会学十讲

组织社会学十讲

举报
开通vip

组织社会学十讲组织社会学十讲 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 更多文档请点击 组织社会学十讲 (读书笔记) 2005年11月3日 组织现象:一个交易成本视角 交易成本是怎样成为决策依据的?其影响是什么? 1交易成本是决策的依据吗? 2如何获得关于交易成本大小的信息? 3交易成本只需要从量的大小上加以衡量,而同样大小的交易成本不会因为其形成原因不同而影响不同吗? 4同样大小的交易成本必定是相同原因引起的吗?同一原因必定引起相同大小的交易成本吗? 5如何根据所获得的交易成本信息做出相应决策? 6这种决策过程本身是否...

组织社会学十讲
组织社会学十讲 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 更多文档请点击 组织社会学十讲 (读书笔记) 2005年11月3日 组织现象:一个交易成本视角 交易成本是怎样成为决策依据的?其影响是什么? 1交易成本是决策的依据吗? 2如何获得关于交易成本大小的信息? 3交易成本只需要从量的大小上加以衡量,而同样大小的交易成本不会因为其形成原因不同而影响不同吗? 4同样大小的交易成本必定是相同原因引起的吗?同一原因必定引起相同大小的交易成本吗? 5如何根据所获得的交易成本信息做出相应决策? 6这种决策过程本身是否是某种成本呢? 7这种决策过程本身造成的成本意味着任何决策行为都具有成本吗?这种必然存在的成本怎样被定义,如何被衡量,如何权衡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8人们在应对种种成本的时候总是通过理性进行决策的吗? 9人们面对各种成本的时候是否会通过某种简单而直接的方式规避成本做出决策? 10这种规避行为本身是否具有某种倾向性?是否有某些固定的特征或产生某些必然的结果? 11这种规避本身是否意味着某种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这是否导致决策者行为成为一种博弈行为? 威廉姆森《市场与等级制度》 协调成本(组织的优势)与激励成(市场的优势)、协调成本与激励成本之间的相互转化 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信息阻塞--投机性---小数现象 各种因素不同单独起作用, 组织与市场不是孰优孰劣的关系,而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因为两者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各自的优点是各自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又相互补充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如何衡量交易成本的大小--一个重要测度:产品的专用性,其他测度交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行为假设: 有限理性、投机行为与资产专用性之间的不同匹配组合蕴涵不同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过程 投机行为+资产专有性=计划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合同过程) 有限理性+资产专有性=承诺 有限理性+投机行为=市场竞争 有限理性+投机性为+资产专有性=制度建构 交易成本学派: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了我们采取那种组织形式。但威廉姆森的解释逻辑与主流经济学是一致的,即从效率机制去解释经济行为和交易:为什么一个厂家会采取这样一种而不是另外一种经济形式,这是由效率机制决定的。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成本最小化,而交易成本学派关注的是交易成本的最小化。 解释逻辑:效率机制 信息经济学: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推动了经济学对信息不对称和不确 "旧车市场"现象的定条件下经济活动的研究。1970年阿克罗夫(G.Akerlof)对 分析,是开创信息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二手车市场上"劣车排斥优质车",市场交易失败。1985年,阿罗提出一个有关合同的理论框架问题,主张把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问题分为两类:合同前和合同后。 合同前:在市场上选择合作伙伴---市场机制--隐蔽信息--"逆向选择" 合同后:组织内部的协调--组织机制---隐蔽行为--"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指在合约的双方中一方拥有私有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私利,而对合约另一方在合约中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劣车驱逐良车",是合约方法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上的信息都是对称的,不对称信息无法通过市场得到。在"小数现象"(即只有几个公司可供选择,或者建立双边关系)的条件下,一个公司可以隐瞒自己的私有信息(例如自己的技术力量单薄),而市场不能提供对称信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合同设计和组织设计以解决这些问题。如试用期,给雇员一定时间表现他的能力和业绩,以便理解他隐瞒的信息。如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关系合同模式"(relational contract):不在合同中列出具体条款,但是双方先搭建"治理"架构,把权力关系规定清楚,一旦出问题就按这个架构解决。如果雇员在试用期的表现不佳,则可以按照事先的权力架构解雇该雇员。如隐性合同。即社会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专业化准则等等不成文的但众所周知的制度。企业文化就是一类隐性合同,职业道德也是某种隐性合同。这些合同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重复博弈的关系。 道德风险:即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的一方拥有私有信息,其行为不能被另外一方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观测到。这时,他可以采取投机行为损害对方而获取私利。所有问题都是合同问题,所有合同问题都是"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所有委托代理关系问题都是激励问题。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和由此引起的隐蔽行为的问题。委托者在选择代理者时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代理者在合同后由于掌握着委托者不拥有的信息,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产生道德分险的渊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差别。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途径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大道德风险面临的成本,例如加强监督力度和惩罚力度,实际上,企业的所有考核工作都是一种监督措施,但考核工作本身对企业而言,这些是监督成本。这种成本与道德风险之间可能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例如,用发表文章的数量来考核教授,这可能比考察文章质量的考核方式所花费的成本低,但是却加大了教授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他们可能只追求数量,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各种文章。另一解决道德风险的途径是组织设计的激励机制。合同激励,即让合同对双方都有利可图。 实际上,风险转移机制是否也是解决这种道德风险的途径呢? 博弈论:研究个人(或组织)间互动的过程和模式。 社会习俗的形成,胆小鬼博弈模型 组织与制度:一个制度学派的理论框架 社会学研究的类型; 一开创性理论研究 二研究方法的突破 三对原有理论的进一步阐发、发展和完善 需要解决的组织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为什么各种组织越来越相似 解释逻辑: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组织面临合法化,"合法化机制" 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环境自身的演变、组织结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历史事件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事件史分析--组织不仅是一个理性的系统、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组织首先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所谓制度化组织是出于社会环境、历史影响之中的一个有机体。组织的演变是一个自然过程,是和周围的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下不断变化、不断适应周围的环境的自然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塞尔兹尼克《行政管理的领袖》:研究组织时要走出理性模式,要超越所谓的效率和组织本身 权变理论: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一个组织的具体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推论:不同组织面对的各种条件都不一样,那么组织的具体结构出现分化,但是现实中却并非如此。 迈耶(JOHN MEYER):教育组织的规章制度趋同、但规章制度与组织内部运作却毫无关系--必须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必须在考察技术环境的同时考察制度环境。 制度化过程即组织或个人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会事实"的过程。 合法化机制的基本思想: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如果合法性压力与效率是相互矛盾的,要取得合法性的资源可能与取得效率资源之间是冲突的,那么组织就需要将内部运作与组织结构分离开来。可以采纳某种制度,但不去实施;或者只是做给别人看。(正式结构是适应环境的产物,是给别人看的;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市组织运作的实际机制) 韦伯:权威是通过三种合法化机制实现的:个人或领袖的魅力、传统、建筑在法律理性至上对理性制度之上权威的认同和承认。 玛丽.道格拉斯《制度是怎么思维的》:合法化机制,小群体对大便车现象的克服是因为观念共享,形成合法化压力,自然化(类比);实现自然化的三种 机制:制度赋予人们身份,塑造人的思维习惯;制度塑造了社会群体记忆和遗忘的功能;制度对事物加以分门别类,放进了不同的范畴。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搭便车、利用群体结构/规模来克服 蒂马奇奥、鲍威尔(1983)关于组织趋同性的思想 若意义上的合法性是指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在这里制度不是一开始就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而是通过激励的机制来影响组织或个人的行为选择,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而是概率性的;制度激励人们采取那些社会上认可的方法。(安然事件) 他们认为有三个机制导致了制度的趋同性或组织形式、组织行为的趋同性: 一是强迫性机制(coercive)例如:组织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令 二是模仿性机制(mimetic)即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环境的不确定导致)---竞争性模仿(在竞争压力下,模仿竞争对手);制度性模仿(合法化机制导致人们认为社会中的某些组织形式或做法是好的、是合情合理的) 三是社会规范机制(normative)社会规范产生一种共享观念、共享的思维方式 组织之间的依赖关系导致了趋同性 组织的目标越模糊不清就越能导致组织间的趋同 他们与迈耶的进步之处在于强调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而迈耶强调的是大的制度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化 制度学派的实证研究: 托尔伯特、朱克(1983):解释美国各个市政府采纳公务员制度这一现象(《行政科学季刊》) 解释逻辑:理性选择和合法性机制 一个制度被广为接受、成为社会事实后就会转化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力量,迫使其他组织采纳 操作化测量:城市的特点/制度的广为接受程度/历史事件分析:时间序列上的接受程度的演变 在时间序列的某个阶段,城市的特点对人们选择起关键作用、在另外一个阶段城市特点不再起作用,广为接受程度起关键作用(前期受效率机制的理性选择的影响、后期则为合法化机制所支配) 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可以分析的问题、可以测量的问题、如何把经验材料和自己的想法结合在一起? 一种思想是怎么一步步从陌生走向广为接受并最终成为一种制度化力量的呢?(强力操作---外部强制性(上升为政策或法律)、自然演变还是激励驱使) 组织结构或形式的作用是什么?一定是给企业带来效率么;一定是由于从众的压力么;一定是模仿竞争么;一定是一种存在的方式么 哈恩(1994)的研究:财务审核公司规模的两极分化问题 中等规模的企业行为决定了审计行业的两极分化 解释角度:公司规模与客户、市场有关;合法性机制的作用 操作化测量:模仿的程度与企业、公司的地位;处于两极的公司有人们所期望的合乎情理的选择;中间层次的公司可以通过模仿大公司从而主观合法化,提高资源的交换能力、提高公司地位。 合法化机制与效率机制不一定是冲突的,甚至可以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 保罗.赫希(1986)关于敌意兼并问题的研究:敌意兼并是怎样从最起初的一种美国商业界不能接受的行为,演变成一种合法化的、广为接受的社会现实。 除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之外,商业界文化的变化的作用 社会认知的变化:人们对这种现象在话语等一系列文化现象中逐渐接受了 通常,制度被作为一种已经存在的东西来解释制度如何发挥作用,赫希要解决的是制度环境本身的变化 赫希通过个案分析,研究了制度变迁的过程 合法化不一定是压力,它可能是一种效率激励 豪斯查尔德、曼纳(1997):对模仿机制的研究 分为三类:一是按频率模仿;二是按特征来模仿;三是按照效益、成果来模仿 模仿也不一定都是由合法性机制导致的,有些模仿和竞争效益有关 总结: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适应环境而生存,我们必须从组织和环境关系上去认识组织现象。 制度学派的贡献在于,和效率机制相比,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组织行为会发生趋同现象;研究组织现象不仅要从组织内部去解释组织现象,而要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去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要走出理性框架 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 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在个体层次上,能力差不多的人们,有些人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有的人找不到;在工作单位,同样的人们中,有些人可以很快得到晋升,而有些人却按部就班。在市场经济条件,花旗银行鼓励它的员工介绍他们的熟人到花旗银行工作;在组织间的关系上,有的企业更容易从银行得到贷款。 社会学对此的一个解释:不同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导致了个体的机遇的不同。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第一章中提出的问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加尔文教义导致了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的理论缺乏微观基础。即加尔文教义如何促成资本主义精神的?这需要微观解释。 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微观角度去解释问题? 社会网络学派从社会网络或人际关系的网络结构出发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结构主义的微观基础。 社会网络学派的两种思路: 一是齐美尔的基本思路 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社会网络学派的鼻祖。基本思想是个人和群体的两重性。 当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受到群体的约束,建立起了个人和群体的基本关系,就是社会网络关系。研究个人就要从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角度入手。 齐美尔的思路:个人进入网络时,他不仅仅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点,而是将其他网络关系带入现在的网络。一个人参与了许多其他群体,他身上就带有了很多其他群体的印记,当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又把他所隶属的群体的关系带到了这个刚刚参加的群体中来,就产生了个人与群体关系的两重性。 布雷格(Ronald Breiger)试图把齐美尔的思想量化。 齐美尔的另一个思想: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 人要受到关系网络的约束,参加的网络越多,约束越多。但当一个人主动加入一个群体时,他实际上是在表现自己的个性,当参加的网络越多时,就越在充分地表达个性。这个意义上讲,自由与约束具有双重性。自由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上,不参加任何群体也就没有任何个性。 博特(1992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roman?=""new=""?times=""mso-hansi-font-family:=""roman?;=""times="")把网络和个人的双重性加以模式化。 图尔干与齐美尔的不同思路:前者从共享观念的角度来解释人和群体的关系,认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认同产生了群体;后者认为人们之间的具体社会关系塑造了社会群体,因为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每每不同,人们的群体感也不尽相同。 社会关系网络学派的任务就是要从社会关系结构来认识人的社会行为。通过具体的关系网络去研究人的行为时:首先要涉及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或网络结构;其次要描绘个人在网络中的地位,它在网络中的位置是怎样的;最后是网络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双重性角度去研究问题,需要关心个人在现在群体中的网络关系与个人带入的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帕吉特(John Padget)研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怎么怎样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诞生地的。 从齐美尔思路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把结构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研究结构对行为的影响,这一思路的研究是从结构、网络角度去解释行为和关系。布劳从这个角度提出社会群体特征如何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模式。怀特(Harrison C.White) 是当代社会网络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怀特(1981)从社会网络角度解释市场的渊源,认为市场是关系密切的企业通过相互观察批次行为产生的社会结构,而且通过这种重复关系而自我再生。怀特1992年发表了《身份与控制》 社会网络学派的功利性思路:特别强调个人利用社会网络争取社会资源以获得地位的意义。代表人物是科尔曼,1988年有关"社会资本"文章。林楠(Nan Lin)研究社会资源对人们地位获得的重要性。他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2001);边燕杰(Yanjie Bian)继承了这一传统。 博特(1992)发表的《结构洞》 从"内嵌性"到"结构洞":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 格拉诺维特(1985)《寻职》提出了劳动力市场上弱关系的强度的思路,提出了"内嵌性"的概念:强调社会网络结构对人们行为的制约作用。 其讨论的起点:对"低度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两种理论倾向的批评。 低度社会化,指威廉姆森交易成本学派的研究逻辑,个体完全拥有自己的偏好,通过价格信号的指导在乐段约束的条件下做出选择,实现利益最大化。个人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社会身份和特点,与厂家和消费者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过度社会化,指制度学派的思路,人们只是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来行为,人们完全没有主观能动性,其行为完全被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期待和人们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决定。 这两个角度都不关注个体差异。但人们的行为因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而异。这是格拉诺维特的基本思路。 什么样的机制导致了不同网络中的人的不同行为?为什么不同给人的不同的约束呢?经济学家的解释:行为最大化及其效率机制;制度理论的解释:合法性逻辑及其对人的行为约束。 关系网络后面的逻辑:一是,网络关系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不同,从而导致不同行为。网络关系得强弱、重复性会影响人不同的行为,网络的文职、结构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内化程,从而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不同的行为。一是,网络可能限制一个人的信息,不同的网络或不同的网络地位为两个人提供了不同信息,对他们的思维判断产生了不同的限制和影响。从结构角度去讲,网络限制一个人的信息,而信息决定了人的思考和行为。每个人所处的关系不一样,他的行为也不一样。什么机制使得一定的结构会导致一定的行为?为什么某一个网络结构会产生这种行为?社会学的基本思想:人在结构中的地位影响人的行为。 结构导致人们的行为这个论断不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道理,而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 相同结构会导致相同的行为。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博特(1992)发表的《结构洞》提出了"结构洞理论",核心命题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地运用网络的话,他的生活机遇就会大大改善。在他看来,网络是工具性的,社会网络是一种资本。网络的重要的功能: 1有网络的人得到的信息和没有网络的人得到的信息差异是很大的 2传递信息的时间性、内容的丰富性也与网络有关 3网络还有推荐的作用,网络中的关系伙伴可以帮你说话 网络还可以有利于控制局势,提高讨价还价的地位,形成竞争优势 网络是一种投资,需要效率,怎么投资可以更有效率,这是结构洞理论基本思路。从效率的角度,博特提出了两个概念: 1效率。如果一个人的网络具有重复性,得到的信息就会雷同。重复性的信息导致了效率低下 2绩效。个人不需要把所有关系都建立起来,而只需要建立某些主信息员以打通各个一直信息群体,这样就可以节约资源,通过主信息源来维持和管理此信息源。 结构洞就是讲没有重复的信息源,即最为有效率的网络结构。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结构的自主性,也就说位置越自主就越独立,效率就越过,得到的信息源有效,也最能够调动资源。博特的基本思想:不重复的信息源有效率,以个人的网络越多越好,这是一个大前提;同时,不重复的网络多多益善,更有效率。 关系的强度方面,对方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越强,则你本人的自主权越低, 社会网络学派的实证研究 怀特(1981)"市场是从哪里来的?"从关系网络的角度去解释市场的起源 贝克(Wayne Baker)用社会网络理论解释期货市场中人们的行为和广告公司与客户公司的长期合同关系。 古拉蒂(Ranjay Gulati)研究探讨了组织间战略结盟这一合作形式 波多尼(Podolny)研究提出了关系网络地位与市场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乌泽(Brian Uzzi 1999),是格拉诺维特的学生。研究了社会网络在银行对中型企业提供贷款的行为中意义。银行通过一些正式的手段(如企业作为抵押)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的时候,他们还需不需要社会网络呢?乌泽的解释逻辑: 1经济学的解释逻辑,回到息不对称性问题。 2网络理论,经常看到的现实是:如果一个企业在银行中有熟人,就更有可能得到贷款,而且贷款的利息较低。为什么呢?1因为有了网络,信息更为丰富,提高合作程度,创造更多价值,2网络可以降低防范投机行为的成本,3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乌泽提出了一系列的实证假设: 一个企业和银行间有社会网络关系,就会提高企业得到贷款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贷款的价格 网络同样具有局限性。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两种:"疏远型",即与银行保持一定的距离;"亲密型",有一系列的业务往来。乌泽认为只有这两种关系的结合才是最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完全嵌入,就失去了自主性,完全依赖银行了,没有很大的选择性,同时网络也限制了信息来往,完全疏远也会增加办事的难度。只有两种类型的结合才是最好的,也具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社会网络理论的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 贡献:从结构来讨论问题,命题的表述非常精炼、完整 社会网络理论为解释个体行为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网络结构对个体的影响 概念和命题的可操作性强 理论存在的问题: 1结构怎样去影响到人们行为呢?是不是有一个可以比较明确描述的机制在起作用? 2研究对网络的功利性研究较多,但对其代价或成本研究不多。人们如何才能构建有利于自身的关系网络,要花费多大的成本及维持这种关系网络的成本? 3网络自身的局限性:依靠网络就会受到网络的约束,如依靠熟人办事,就会受到熟人网络的约束。乌泽也指出网络可能是一个陷阱。 制度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问题是否可以在制度主义理论逻辑内解决是目前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周的两个尝试: 1从道格拉斯的思路延伸下去,为共享观念的存在和延续找到一个微观基础; 2从经济学的信号理论角度为组织趋同性现象找到一个微观基础。 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社会网络机制的对比: 效率机制 合法性机制 社会网络机制 分析单位 交易 制度领域 网络结构以及其中的位置 因果关系,机制 个人追求效率的动机和行为 合法性机制、制度契约 网络结构对人们行为的限制和促成 分析的着眼点 利益关系 制度环境与组织关系 网络结构与个人在结构中位置 解释的问题 组织或个人间差异 组织或个人的趋同性 组织或个体间差异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 更多文档请点击
本文档为【组织社会学十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11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03
浏览量: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