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doc】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举报
开通vip

【doc】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doc】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按:刘正教授在此文中首先指出了金文研究在郭老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这一事实.他把郭老定位为"是20世纪继王国维先生之后一位集甲骨学,彝铭学,考古学,历 史学,美术史学于一身的大师级金文学家"这一角色上.他先从版本学的角度.考察了《两周金文辞大 系图录考释》一书形成的历史过程.按照他的考证,此书原本名为《金文辞通释》,是为了与《卜辞通 释》相呼应而来.直到1931年9月9日,在...

【doc】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doc】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按:刘正教授在此文中首先指出了金文研究在郭老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这一事实.他把郭老定位为"是20世纪继王国维先生之后一位集甲骨学,彝铭学,考古学,历 史学,美术史学于一身的大师级金文学家"这一角色上.他先从版本学的角度.考察了《两周金文辞大 系图录考释》一书形成的历史过程.按照他的考证,此书原本名为《金文辞通释》,是为了与《卜辞通 释》相呼应而来.直到1931年9月9日,在致容庚先生的信中,郭老才将书名最后定为《两周金文辞 大系》.其后经过整理和补充.又增加铜器图录,成《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一书.而1935年8月郭老 写成《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一书之后,实质上等于《两周金文辞大系》一书的作废.解放后,郭老将上 述诸书重新加以编定,名为《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57年由科学出版社线装影印手稿出版.刘 正教授对此书版本的考证.内容详细,而且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在考证铭文时,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宗周文,下编为列国文.全 部共收三百二十四件青铜器铭文拓本或摹本.上编始于武王时期的《大丰簋》,终于幽王时期的《宗妇 鼎》.下编始于吴国《者减钟》,终于楚国《楚王舍恚盘》.按照刘正教授的总结,该书在如下五个方面取 得了突破性成果:第一.对西周及其列国重大历史事实的考证与研究.第二,对西周及其列国历史人 物的考证与研究.第三,对西周历史年代的划定.第四.对疑难古文字的释读.第五,对西周礼制,军 制,法制,婚制等方面的考证与研究. 在对诸侯国历史的考证研究中.郭老结合历史地理,文字训诂和上古史料,从铭文中出现的简单 的地名,人名中还原出当时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在对《员卣》中出现的"员从史旗伐会"一语考释中, 就挖掘出了古郐国的一段历史.在对《叔夷钟》铭文的考释中,又发现"古者国灭, 则人民沦为奴隶"的 史实.在对《令彝》的考证中,提出了铭文中出现的"周公子明保"就是伯禽的观点.在考释《作册大鼎》 中的"公束"一名时.显示出对西周历史和文字训诂之学的精湛把握.在对《寰卣》铭文的考释中,又得 出了铭文中的"王姜"即为成王之妃的结论……等等.郭老的这些考证.丰富了对西周王朝的准确了 解.订正了误传的史实,显示出铭文真正的史料价值. 考释疑难古文字是郭老在古文字学上的主要贡献之一.对于《令彝》铭文中"爽"字,"余以为乃 '母'之奇文"此说一出,立刻成为定论.另一个着名的考证案例出现在对《献侯鼎》铭文中""的考证 上.郭老一下子把握住了这一图形文字的内在含义所在,大胆地提出此乃"天鼋"二字:"即轩辕也. 《周语》'我姬姓出白天鼋',犹言出自黄帝."此说如划破苍穹的闪电,一下子解决了千年历史悬案!郭 老在对《沈子簋》铭文中沈子名也的由来之考证,充分显示出他在古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上的精 湛造诣. 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中.郭老还利用他掌握的铭文史料.他在对《小盂鼎》铭文中 出现的"三左三右"职官的考证就订正了汉儒们对《周礼》的若干曲解.在对《蔡大师鼎》铭文的考释 中.郭老利用铭文史料证实了当时女子婚姻前后字号有无的变化:"古者女子无字,出嫁则以其夫之 字为字"……等等. 刘正教授认为.《彝器形象学试探》一文是郭老铜器类型学的概论和核心思想之所在.他总结了 ? 29? 郭老在这问题上的两大贡献:首先,根据青铜器的器形,花纹,文字三方面的特点.把青铜器划分为四 期.即:"据余所见,中国青铜器时代大率可分为四大期.第一滥觞期,大率当于殷商前期.第二勃古期, 殷商后期及周初成,康,昭,穆之世.第三开放期,共,懿以后至春秋中叶.第四新式期,春秋中叶至战国 末年."其次.创造了标准器断代法并制定出《列国标准器年代表》.以周秦王统,年代,列国纪年,标准 器及备考五项作为制表的基准. 刘正教授注意到早在1931年4月6日郭老致容庚先生的信中提出了铜器类型学的若干理论雏 形.总结来说.由郭老开创的这一崭新的标准器断代法.打破了过去一千多年研究青铜器的传统模式 和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验证,越来越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了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已经是这一领域的基本治学 规范和操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学术典范. 郭老在西周年代学的研究上.阐述了研究西周年代学的操作方法:第一是铭文中出现的具体时王 名称.第二是诸多史料对铭文中记载史实的旁证.第三是由上述己知年代器推导出该时王特定的铜器 类型标准器.第四是由铭文中已知的历朔与古籍中记载的历朔相互印证.刘正教授认为,这四个方面 就是当时郭老研究西周铜器断代的主要操作方法.而这四个方面很明显是受到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 影响.利用标准器法来断代最着名的案例就是对《毛公鼎》年代的判定了.以往皆以其为成王或昭穆时 期之物.郭老据铭文的风格,铭文中的人物,青铜器形,花纹特点.判定其当为宣王时器.此说一出,逐 渐被学术界认可.现已成定论.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刘正教授在文中还特别就郭老此书的一些美中不足之处,大胆地提出了他个 人的几点看法.第一,郭老反对唐兰先生的康宫说有失唐突.第二,郭老把着名的"析子孙"图形文字简 单地归结为"族徽"有失严谨.第三,郭老在对《大簋》铭文的考释中,对于"王才盐儇宫"的"盐假"二字, "不知是宫名抑或人名".类似的例子还有几处,十分可惜.第四,《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一书的图编部 分,基本上只是正面直视图形,除了《虢季子白盘》等几件铜器外,基本上看不到铭文.而这些正面直视 图形还停留在宋代青铜器着录的水准.完全不是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铜器考古类型图.而且也缺乏相 互之间的对比研究.甚至到了出版《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也依然没有加以补充和修改. (王宇信)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 (1892,1978年)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 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 地评价郭老在2O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 位和突出贡献,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 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 史时期:罗振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 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 古遗文续编》,《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 着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 存》一书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着作 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 家和友人——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 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 贡献给学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 林》,《宋朝金文着录表》和《国朝金文着录 表》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 ? 30? 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 的蜀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 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 和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 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 学里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 是中国现代着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 先生研究两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修定稿着 作.该书最初是郭老在1928年旅居日本时 所写的.以后的几年中,郭老反复修订增补. 直到解放后的1957年,作为中国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三号,由科学出 版社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为题, 重新出版. 郭老在金文,金石研究方面的着作还有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金 文余释之余》,《金文丛考补录》,《古代铭 刻汇考》,《古代铭刻汇考续编》,《中国古 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文史论集》, 《郭沫若书简:致容庚》,《出土文物二三 事》.他是20世纪继王国维先生之后一位集 甲骨学,彝铭学,考古学,历史学,美术史学 于一身的大师级金文学家. 一 .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一 书的版本研究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是由 郭老早年开始着述,晚年亲自参加最后修定 的一部研究商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划时代 之作,该书对于解读商周历史和礼制具有极 其重大的参考价值. 该书的诸多版本成书经过大致是:郭老 首先编成一册线装《两周金文辞大系》一 书,1932年1月,由Et本文求堂书店影印手 稿出版.该书出版时的副标题是"周代金文 辞之历史系统与地方分类".其后经过整理 和补充,又增加铜器图录,成四册线装《两周 金文辞大系图录》一书,1934年11月由日 本文求堂书店影印出版?. 与此同时,郭老在《两周金文辞大系》 基础上,另着三册线装《两周金文辞大系考 释》一书,1935年8月由日本文求堂书店影 印手稿出版. 解放后,郭老将上述诸书重新加以编 定,名为《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57 年由科学出版社八册线装影印手稿出版.这 是由郭老晚年亲自参加修定的此书的最后 定本. 1999年,上海书店曾出版《两周金文辞 大系图录考释(上,下)》一书的单行本. 2002年10月,《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由科 学出版社影印手稿出版.该全集考古编第 七,八卷为《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 书.其中,图录部分包括图编和录编,图编专 辑器形.既调整了个别篇目,增补了校勘和 注释,又增补或更换了一些拓片,照片,摹 本.使该书更加清晰,美观.尽管经过了如此 加工,但由于已经脱离了原作者的参与,因 此,2002年出版的《郭沫若全集?考古编》中 所收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 其版本学价值自然不能和1957年出版的此 书相比. 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诸版本的内容对比 《两周金文辞大系》一书在目录上由序 文,解题,上编宗周文,下编列国文,索引五 部分组成.上编考释宗周铜器铭文一百三十 七器.郭老称其为"上编宗周文凡一百三十又七 器,仿《尚书》体例,以列王为次".下编考释列国铜 器铭文一百一十四器.郭老称其为"下编列国 文一百一十又四器,仿《国风》体例,以国别为次.其 次以长江下游为起点.沿长江流域溯流而上,于江河 之间顺流而下,更沿黄河流域溯流而上,故始于吴而 终于秦".上下编所考释铭文数量相差二十三 器?.全部共二百五十一器.郭老认为,此书 所选"于存世之器虽未及十分之一,大抵乃金文辞 中之菁华也"?. 此书最初名为《金文辞通释》?,显然是 为了与《卜辞通释》相呼应而来.到了当年 4月19日,他将书名定为《两周金文辞通 释》?,直到1931年9月9日,他在致容庚 先生的信中才说明书名的最后定名:"弟近 忙于《两周金文辞大系》(《通纂》改名)之 腾录"?.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一书在目录上 由序文,本文,补录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上下 两编,上编考释宗周铜器铭文一百六十二 器.郭老称其为"大抵乃王臣之物".下编考释列 国铜器铭文一百六十一器.郭老称其为"器则 大抵属于东周".上下编所考释铭文比例大致 相当.由此可以看出"两周之政治情形与文化状 况之演进矣"?.和《两周金文辞大系》相比,宗 周铜器铭文新增加了二十五器,列国铜器铭 ? 3l? 一…=_l. 1…一 文新增加了四十七器.两者共新增加了七十 二器.全部共三百二十三器.新增比率在四 分之一. 这里请注意:郭老没有保留《两周金文 辞大系》一书中前文中的"解题"内容. 《两周金文辞大系》一书和《两周金文辞大 系考释》一书各自的序文内容大致保持不 变,只是书写的行款略有差异:前者共十段 96行,后者则为十一段9行.作者在后者序 文后又特别说明:"一九三一年九,el九日初版录 成时所序.其后三年为增订版重录之.凡于国名,次 第及器铭数目有所更改外.余均仍旧.但是,正 文的考释内容则改动颇多,详细论述见后.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一书出版后, 实质上等于《两周金文辞大系》一书的作 废.到了1956年10月30日郭老在出版《两 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时,终于在 《增订序言》里明确宣布了"又其后一年,别成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于文辞说解加详,于是初版 遂作废"?.之所以公开宣布"初版遂作废"显 然和容庚先生对此书长期的订正和增补有 直接关系.见1954年11月1日郭老致尹达 先生信:"容庚先生近来和我通了两次信,对于《两 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作了仔细校对和补充.该书,人 民出版社有意重印,但尚未着手.性质太专门.似以 改由科学院出版为宜.您如同意,我想把它作为一所 的出版物.该书拟即请容庚核校补充.'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一书在目录上 由序说,图编,录编三部分组成.图编专门收 录了二百六十三器青铜器器形的花纹图.所 录青铜器器形的图像,依器类形制和年代排 比.录编收录了三百二十四器青铜器铭文拓 本或摹本.录编上编为宗周文,下编为列国 文.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录编其实就是修订 后没有考释的《两周金文辞大系》. 因此,关于郭老对金文的考证见之于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一书.而他对于青 铜器的研究则见之于《两周金文辞大系图 ? 32? 录》一书的序说和图编两部分.以上应该是 郭老晚年亲自参加审定的《两周金文辞大系 图录考释》一书的核心所在.而《两周金文 辞大系图录》一书序说和图编这两部分共有 以下几章构成:《列国标准器年代表》,《两 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序说》(即,着名的《彝器 形象学试探》),《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 其中,《彝器形象学试探》则是他的铜器类 型学的概论和核心思想之所在. 三.《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主要学术贡献 该书上编两册考释宗周铜器铭文一百 六十二器,始于武王时期的《大丰簋》,终于 幽王时期的《宗妇鼎》.该书下编一册考释 列国铜器铭文一百六十一器,始于吴国《者 减钟》,终于楚国《楚王禽L卜盘》.总结来说, 该书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第一.对西周及其列国重大历史事实的 考证与研究 郭老在该书《序文》中首先肯定了铭文 的重大史料价值:"铭辞之长有几及五百字者,说 者每谓足抵《尚书》一篇,然其史料价值殆有过之而 无不及".因此,他清醒地意识到"夫彝铭之可贵 在足以徵史"?. 他还特别注意到了研究铭文的方法论 问题.他说:"窃谓即当以年代与国别为主之条贯. 此法古人已早创通,《尚书》,《风雅》,《国策》诸书是 也".而且,他还把《尚书》与铭文进行了对比 研究:"《尚书》诸《诰命》,以彝铭例之,尤疑录自钟 鼎盘盂之铭文.周代王室之器罕见,其列王重器,或 尚埋藏于地而未尽洗者,亦未可期.故谓《尚书》为最 古之金文着录.似亦无所不可." 在对诸侯国历史的考证研究中,郭老结 合历史地理,文字训诂和上古史料,从铭文 中出现的简单的地名,人名中还原出当时真 实的历史事件.比如在对《员卣》中出现的 "员从史撞伐会"一语考释中,他就挖掘出了古 会国的一段历史:"会,郐省.《国风》作桧.《郑语》: '坛姓,邬,路,倡阳'.注云:'陆终第四子日求言.为 妻云姓,封于郐.今新郑也.'平王东迁.为郑所灭.《左 传?僖三十三年》:'郑庄公子瑕于郐城之下'.杜注 云:'古郐国,在荥阳密县东北'.在今河南密县东北 五十里.与新郑接壤.@" 在对铭文的考释中,郭老则努力从中挖 掘出大量的商周社会史材料,比如在对《叔 夷钟》铭文的"余易女马车戎兵里仆三百又五十 家"一语考释中,他就发现"盖是役叔夷最有功. 故齐侯以莱邑赐之.并以莱之遗民三百五十家为其 甄仆也.古者国灭,则人民沦为奴隶.本器足证春秋 中叶以后,奴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犹依然存在也"@.他对奴隶制 度的研究,实现了他所想达到的"探讨中国之 古代社会"的目的. 在对《录伯盛簋》铭文的考释中,郭老勾 勒出了录国和西周王朝之间的恩怨史:"录国 殆即《春秋?文五年》:'楚人灭六'之六.旧称皋陶之 后.地望在今安徽六安县附近.录国在周出曾与周人 启衅.《大保簋》:'王伐录子耳口'其证也.此言'乃祖考 有劳于周邦,佑嘲四方,宴回天命',则式之先人复曾 有功于周室.盖录子耳口被成王征服后,即臣服于周有 所翼赞也.?" 有些郭老觉得把握不定,又无可资参考 价值的其他人的观点,他就采取了存而不论 的态度.如关于《效父簋》的断代问题,郭老 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定此器为孝王 时代之物.并且提出了休王即孝王的别称的 观点.然而在出版《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 释》一书时,他却去掉了把休王定为孝王的 说法,但又没有提出新的观点,而是采取了 存而不论的态度.实际上,至今为止,休王究 竟为谁依然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二,对西周及其列国历史人物的考证 与研究 1929年河南洛阳马坡出土的《令彝》, 其铭文引起了有关周公称谓的争论.在对 《令彝》的考证中,郭老提出了铭文中出现 的"周公子明保"就是伯禽的观点,此说一 出,已成定论:"'周公子明保',周公即周公旦,明 保乃鲁公伯禽也.此器上称明保.下称明公.知明保 即是明公.下《明公簋》上称明公,下称鲁侯,知明公 即是鲁侯,周公之子而为鲁侯者.伯禽也.得此知伯 禽乃字,保乃名,明者盖封鲁以前之食邑.@" 他在考释《作册大鼎》中的"公束"一名 时,显示出他对西周历史和文字训诂之学的 精湛把握:"爽读诗迹切,迹亦作速若踱正从束声. 《说文》:'爽,读若郝',又引《史篇》:'召公名魄',魏 在穿纽.与审纽为近.则郝乃一家师读.不必即是正 音.今束在清纽,与穿审均有转变之可能.古从束声 之字,如策在穿纽.楝在审纽即其证.故公束断为君 爽无疑.@"在对《寰卣》铭文的考释中,他得出 了铭文中的"王姜"即为成王之妃的结论: "王姜亦见《令簋》,别有《寰尊》,文云:'才厍.君令余 作册寰安尸白,尸白宾贝布,用作朕文考日癸旅宝. .'当泐去首行六字,与本卣自是同时同人之器,而 本铭言王姜处,该铭言君.君.女君也.《晋姜鼎》:'余 字,佳嗣朕先姑君晋邦',其确证,是知王姜乃成王之 后."@ 郭老的这些考证,丰富了对西周王朝的 准确了解,订正了误传的史实,显示出铭文 真正的史料价值.再如他在《班簋》中对"文 王王姒孙"的考证,揭示了毛公即文王之子 毛叔郑这一历史事实,也同时印证了《尚书? 顾命》中对毛叔郑记载的可行性. 第三.对西周历史年代的划定 郭老在西周年代学的研究上,是从铭文 人手的.他在《序文》中首先表明了他自己 的研究方法:"余专就彝铭器物本身以求之.不怀若 何之成见.亦不据外在之尺度.盖器物年代每亦有于 铭文透露者,如上举之《献侯鼎》,《宗周钟》,《通簋》, 《超曹鼎》,《匡卣》等皆是.此外如《大丰簋》云'王衣 祀于王不显考文王',自为武王时器.《小盂簋》云'用 牲啻周王口王成王',当为康王时器.均不待辩而自 明.而由新旧史料之合证,足以确实考订者,为数亦 不鲜.据此等器物为中心.以推证它器.其人名,事 迹,每有一贯之脉络可寻.得此.更就文字之体例,文 辞之格调及器物之花纹形式以参验之.一时代之器 大抵可以踪迹.即其近是者,于先后之相去,要必不 甚远.至其有历朔之纪载者.亦于年月19辰间之相互 关系,求其合与不合"@.郭老这段话的意思是从 几个方面阐述了研究西周年代学的操作方 ? 33? 法: 第一是铭文中出现的具体时王名称.如 《大丰簋》铭文中出现了"文王才上"一语, 则此器显然是武王时器. 第二是诸多史料对铭文中记载史实的 旁证.如《尚书?顾命》与《班簋》铭文中都 出现了对毛叔郑事迹的记载,相互印证了此 事此人的真实性. 第三是由上述已知年代器推导出该时 王特定的铜器类型标准器. 第四是由铭文中已知的历朔与古籍中 记载的历朔相互印证.郭老肯定了王国维的 月相四分说. 这四个方面就是当时郭老研究西周铜 器断代的主要操作方法,而这四个方面很明 显是受到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影响.我们知 道郭老当时把德国考古学家米海里斯的《美 术考古学发现史》一书翻译成了中文,该书 出版后风靡全国,接连再版.郭老自己也承 认:''假如我没有译读这本书.我一定没有本领把殷 墟I-辞和殷周青铜器整理出一个头绪来"?.因此, 郭老对西周铜器的断代和排序,为金文史料 的科学化和严谨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极大 地开拓了两周历史研究 的视野. 第四.对疑难古文字 的释读 考释疑难古文字是 郭老在古文字学上的主 证.又《说文?林部》:'森,丰也.从林爽.爽,或说规模 字'.然古文'燕'字如《般觑》作爽,《大盂鼎》作爽,乃 '舞'之初文,象人执物而舞,字不从林爽,义亦非丰. 唯存一'吏'字,又存一或说.以为'规模字'者,故或 说云然.母,模同纽,例可通假,《礼记?内则》'淳母'. 郑玄云:'母.读为模',其证也.故由I-辞知爽,爽,爽 等为一字,而通其意,由《说文》或说而得其音,突,爽, 爽等为母之奇文无疑也@" 此说一出,立刻成为定论. 另一个着名的考证案例出现在对《献侯 鼎》铭文中"天鼋"二字的考证上.大家知 道,在商周青铜器铭文上经常出现一些图形 文字,如下所示: 鸯等等,这类图形文字数量众多.它们出 现在铭文的开始,尾部或者中问.是族徽符 号还是象形文字,或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人 名……古今学术界众说纷纭,难成定论.《献 侯鼎》铭文中出现的"天鼋"二字,也就是上 述图形文字中的第二个,在商周金文中它具 有多种变化,我们制成下表,供读者了解: 鸯穴鸯鸯鸯鸯突鸯鸯穴鸯驾 蠢六鸯蠢嘉嘉鸯鸯鸯宙 要贡献之一.《令彝》铭文中"亢罘矢右爽右乃 寮乃友事"一语中,因为有个"爽"字字义未 详,造成此句铭文颇难通解.郭老为此展开 了精心地考证:…爽'字亦见卜辞,作突若爽,异文 颇多.有夹,爽,吏,爽诸形,其用例均为'祖某爽妣 某'.金文《戊辰彝》言'妣戊,武乙爽'语虽略而例实 同.义则当为配偶.罗振玉释为'赫'.形义具难适.余 以为乃'母'之奇文.象人胸头垂二乳也.卜辞亦有 夹,母通用之例.如大乙之爽为妣丙.亦称'大乙母妣 丙',祖丁之爽为妣己,亦称'祖丁母妣己',一即其 ? 34? 郭老以精湛的学术素养和见识,一下子 把握住了这一图形文字的内在含义所在,他 大胆地提出:"天鼋二字,原作鸯,器铭多见,IEI释为 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周语》'我姬姓出自 天鼋'.犹言出自黄帝.@" "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之说,真可谓如 划破苍穹的闪电,一下子解决了千年历史悬 案!鸯为天鼋即轩辕黄帝之说,至今已是不争 之史实 郭老在对《沈子簋》铭文中沈子名也的 由来之考证,充分显示出他在古文字学,音 韵学和训诂学上的精湛造诣:"也,沈子名.字乃 古文厘.象匝之平视形.《说文》以为'象女阴',非 也.又字与它.古亦有别.因古音相同,世多混为一 字.学者不可不辨.彝铭中屡见'也也熙熙'之连语, 熙熙.和乐貌,习见.也也,即《孟子?离娄下》'施施从 外来'之施施.赵注云:'施施,犹扁扁.喜悦之貌'是 也.沈子以也为名,义盖取此.@" 此说对"也"字本义的考证,订正了《说 文解字》中对"也"字"女象阴"说的误导. 恢复了"也"字的施施,扁扁,喜悦之貌的本 义. 类似这样的考证,在《两周金文辞大系 考释》一书中可以说随处可见. 第五.对西周礼制,军制,法制,婚制等 方面的考证与研究 早在1929年8月27日致容庚先生的 信中,郭老已经公开表明了他"颇用心于甲骨文 字及吉金文字之学"的目的,乃在于"探讨中国之 古代社会"@.因此,文字和历史之外,利用马克 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古文字学,铜器类型 学等方法,对于西周礼制,军制,法制,婚制 等方面的考证与研究,也就成为郭老实现他 "探讨中国之古代社会"之目标的正确途径. 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一书中,郭 老利用他掌握的铭文史料,订正了汉儒们对 《周礼》的若干曲解.如他在对《小盂鼎》铭 文中出现的"三左三右"职官的考证:…三左 三右'当即《曲礼》之天官六大:大宰,大宗,大史,大 祝,大壬,大b.大宰,大宗,大壬在王右.大史,大b, 大祝在王左.故称"三左三右".《逸周书?大匡篇》: '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 庭'.三老三吏即'三左三右'之伪.六大即古之六卿, 与刘歆所窜改之《周礼》异撰.六卿之上有总其成者, 即冢卿.亦称孤.大抵即由六卿中之一人兼任之.@" 再如在对《大盂鼎》中"女妹辰有大服 :"今案 余佳即朕小学"一语的考证,郭老主张 妹与昧通.昧辰谓童蒙知识未开之时也.盂父殆早 世.故盂幼年即承继显职.康王曾命其入贵胄小学, 有所深造.这段文字证明了《周礼》,《礼 记》等古籍中记载的两周时代贵族子弟入小 学学习之事. 在对《蔡大师鼎》铭文的考释中,郭老 利用铭文史料证实了当时女子婚姻前后字 号有无的变化:"古者女子无字,出嫁则以其夫之 字为字.就见于彝铭者言,如《颂鼎》'皇考弊叔,皇母 弊姒',《召伯虎簋》'幽伯,幽姜',《糸命铸》'皇祖圣叔, 皇妣圣姜,皇祖又成惠叔,皇妣又成惠姜,皇考仲'均 其例证.◎" 四,《彝器形象学试探》及郭老的 铜器类型学说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彝器形象学试探》 是郭老的铜器类型学的概论和核心思想之 所在.那么,他在这篇作于1934年l1月25 日的着名论文中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呢? 首先.郭老根据青铜器的器形,花纹,文 字三方面的特点,把青铜器划分为四期.即: "据余所见.中国青铜器时代大率可分为四大期.第 一 滥觞期,大率当于殷商前期.第二勃古期,殷商后 期及周初成,康,昭,穆之世.第三开放期,共,懿以后 至春秋中叶.第四新式期.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 其次.郭老创造了标准器断代法并制定 出《列国标准器年代表》. 关于标准器断代法,这真的是郭老学术 生涯中的神来之笔.他在《青铜时代》@一书 中曾经自述说:"周代年限太长,前后绵亘八百年, 在这儿仅仅以'周器'统括之.实在是一个莫大的浑 沌.因而周器的断代研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时 代性没有分划清白.铜器本身的进展无从探索,更进 一 步的作为史料的利用尤其不可能.就这样,器物愈 多便愈感觉着浑沌.而除作为古玩之外.无益于历史 科学的研讨,也愈感觉着可惜." 为了解决这个"莫大的浑沌",受到《美 术考古学发现史》一书学术影响的郭老,早 在1931年4月6日致容庚先生的信中提出 了他的铜器类型学的若干理论雏形:"余意花 纹之研究最为切要.近世考古学即注意于此.如在铜 器时代以前之新旧石器时代之古物.即由形式或花 纹以定其时期足下与古物接触机会较多.能有意于 ? 35? 此乎?如将时代已定之器作为标准.就其器之花纹形 式比汇而统系之,以按其余之时代不明者,余意必大 有创获也.国" 在《列国标准器年代表》中,郭老以周 秦王统,年代,列国纪年,标准器及备考五项 作为制表的基准.而他对年代和列国纪年则 是以古史资料对比研究为主,标准器中出现 的铭文与列国纪年的文献记载相一致,增加 了标准器的可信度.先从铭文中的内容可确 知年代的器物开始,以这些器物铭文中出现 的人物,史实,文辞风格,文字特征及器物的 花纹,形制作为标准尺度,以此来对未知年 代的青铜器进行断代.而备考中则对所选定 的二十八个列国标准器铭文中出现的疑难 文字和人物进行言简意赅的考证或说明,十 分精到.就这样,郭老把世称"一团混沌"的 传世青铜器,经他有序地排列和断代之后, 成为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郭老的功劳可以 说是前无古人的. 利用标准器法来断代最着名的案例就 是对《毛公鼎》年代的判定了.以往皆以其 为成王或昭穆时期之物.郭老据铭文的风 格,铭文中的人物,青铜器形,花纹特点,判 定其当为宣王时器.此说一出,逐渐被学术 界认可,现已成定论. 总结来说,由郭老开创的这一崭新的标 准器断代法,打破了过去一千多年研究青铜 器的传统模式和研究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 的验证,越来越证明了其科学性和严谨性, 已经是这一领域的基本治学规范和操作方 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学术典范. 五,《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一 书的美中不足 从《两周金文辞大系》到《两周金文辞 大系图录考释》一书的出现,郭老在不停地 修改着原作,力求其严谨,完善和科学.看到 黄盛璋先生的《怀念郭老晚年对我的学术培 ? 36? 养》?一文,我们知道郭老晚年依然有着想写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续编》一书的梦 想.比如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中,考证《御 正卫簋》中的"御正",最初他就主张是人 名.但是到了撰写《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时,他已经公开表示了改从唐兰先生的"当 是官名"之说,到了《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考释》一书出现时也还是如此.再如,在对 《令彝》铭文的解释中,他在《两周金文辞大 系考释》一书中就公开地采纳了吴其昌先生 之说:''余曩亦未能信从,今知'乃克至'当训为假若 之若,犹《舀鼎》言'乃弗得女匡罚之'.典籍中亦多用 乃为若,详王gl之《经传释词》卷六'乃犹若也'条下. 吴说实较余旧说为胜.今改从之"@.可见,对此书 的重视和修改一直是郭老的学术重心所在. 足见该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通读从《两周金文辞大系》到《两周金 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之间先后的出现此 书的各种版本,笔者想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 法,作为我们这些郭老的晚辈学者今后努力 和研究的目标所在,这也是我认为的郭老这 部名着至今尚待完善和修改的地方. 第一,郭老反对唐兰先生的康宫说有失 唐突.在对《令彝》铭文考证中,郭老认为"康 宫之非康王之宫,亦犹宣榭之非宣王之榭也'.其 实,康宫问题实在非常复杂,绝非上述的"亦 犹宣榭之非宣王之榭也"所能否定和解决 的.而郭老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一书 中以懿美之字为宫室之名对康宫问题的阐 述,有将问题简单化处理的倾向. 第二.郭老把着名的"析子孙"图形文 字简单地归结为"族徽"有失严谨.如他在 对《员鼎》铭文的考证中就说:"荽文多见.宋人 释为'析子孙'.近时王国维又说为抱尸而祭之形.均 是臆说.案此乃员之族徽.@"此说恐非.至少至 今还不是学术界的定论.把这一图形文字简 单地归结为族徽,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 而有回避学术难点之嫌.其中,郭老将着名 的数字卦看成是族徽,是他研究《周易》和 金文的一大失误,十分可惜. 第三.郭老在对《大簋》铭文的考释中, 对于"王才盐佩宫"的"篮假"二字,"不知是宫名抑 或人名"@.类似的例子还有几处.这可说是智 者千虑之一失吧. 第四.《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一书的 图编部分,基本上只是正面直视图形,除了 《虢季子白盘》等几件铜器外,基本上看不 到铭文.而这些正面直视图形还停留在宋代 青铜器着录的水准,完全不是现代考古学意 义上的铜器考古类型图.而且也缺乏相互之 间的对比研究,甚至到了出版《两周金文辞 大系图录考释》一书也依然没有加以补充和 修改. 六,《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一 书的历史评价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以 两周金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和历史事实为 主要线索,再参证铸刻文字的体裁,风格以 及青铜器本身的花纹形制,将它们综合起 来,作为进行两周青铜器分期和断代主要依 据,从此开创了一个科学地研究两周青铜器 的先河,为两周历史研究增加了真实可信的 323篇真正的逸文.此书自出版后立刻引起 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震惊,半个多世纪 以来好评如潮.此书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中 国古代史的必备经典着作. 赵光贤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 书中曾经评价说:"《大系图录考释》对西周的金 文是按时代编次的.对春秋战国的金文是按国别编 次的.这是很明智的编辑方法.金文断代是不容易 的.以前的金文书都不敢用这个办法.郭老以他深邃 的目光.从图像和文字两方面探索出西周各器的年 代,而编次各器物,为后学立一个规范.其断代与文 字考释虽不无可商之处.但是我认为他为金文断代 研究打下基础.而文字考释能提出个人的见解,也是 值得推崇的.在这方面他是继王国维之后.在金文研 究上最有成绩的学者." 这一评价是很公正而中肯的.直到最 近,由读者投票参与的"二十世纪文博考古 最佳图书评选"结果日前揭晓,郭老的《两 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榜上有名.而 且,该书还被评选为"十部最佳论着". 郭老创立的金文着录编排法和青铜器 标准器比较法,至今仍为金文学界和青铜考 古学界的研究者们所沿用.郭老自己对传统 金文着录研究方法的批判实际上也就暗示 着他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特 点之所在了:"或仅采铭文,或兼收图像,或详加考 释,或不着一语,虽各小有出入,然其着录之方.率以 器为类聚,同类之器以铭文之多寡有无为后先,骤视 之虽若井井有条.实则于年代,国别之既明者犹复加 以淆乱,六国之文窜列商周,一人之器分载数卷,视 《尚书》篇次之有历史系统之条贯者,迥不相侔矣"?. 因此,他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 书中对宗周铜器铭文和列国铜器铭文的编 排着录,为断代研究提出了良好的基础.他 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殷周青铜 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金文余释之 余》,《金文丛考补录》,《古代铭刻汇考》, 《古代铭刻汇考续编》,《中国古代社会研 究》,《青铜时代》等专着至今也是研究先秦 史和中国古代史的必读着作和学术经典.他 提出的商周为奴隶制时代,战国为封建制时 代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同意或反对,但是我 们无法绕过这个世纪学术伟人所留下的身 影. 注释: ?案:《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一书初版现有二 说,一说由日本文求堂书店出版,一说由三联书店出 版.因笔者至今尚未见过原书初版,故此存疑待考. 但据日本《新泻大学所藏汉籍目录》"《两周金文辞大 系图录》不分卷,郭沫若撰.昭和十年东京文求堂石 印本,5册"之记载可知:此书当为日本文求堂书店 出版.则三联书店出版说为非也.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解题》,日本文求 堂书店,1932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序》,日本文 ? 37? 求堂书店,1932年. (见1931年2月16日郭老致容庚信.《郭沫 若书简》,第9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见1931年4月19日郭老致容庚信.《郭沫 若书简》,第96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见1931年4月19日郭老致容庚信.《郭沫 若书简》,第lJ3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序文》,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1 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 ?《郭沫若书信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28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205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62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日本学者白川静博士曾经在《金文通释》一 书中曾有意把此处的休王解作康王,因为他在1971 年出版的《金文世界》一书中就开始主张这些含有 休王之名的诸多器物,自形状和铭文内容来看,都和 康王时代吻合,这是极为明显的事情.有鉴于此,他 得出了可能"休王是康王的生号"的结论.但是,最近 十几年在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中又发现了 有关康王的铭文记载.这使白川静博士之说也难成 定论.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6页,日 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33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l4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译:《美术考古学发现史?再版序言》, 上海乐群书店,1946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9页,日 ? 38? 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31 页,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46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见1931年8月27目郭老致容庚信.《郭沫 若书简》,第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37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34 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178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64 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 ?《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见1931年4月6目郭老致容庚信.《郭沫若 书简》,第54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黄盛璋:《怀念郭老晚年对我的学术培养》: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续编》请他指导,我做具体工 作,这是他1972年信中希望我做的.我向他汇报已 经着手两三年,将仿效《金文丛考》和《大系》的做法, 《续编》编成后,仍请他署名出版."《历史地理与考古 论丛》,齐鲁书社,1982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8页,日 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29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87页, 日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青年出版 社,1988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1页,日 本文求堂书店,1935年. (责任编辑:周广明)
本文档为【【doc】重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8-02-01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