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txt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txt

举报
开通vip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txt初中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txt 2007年生物中考(七年级部分) 1(显微镜的使用 (1)目镜和物镜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放大倍数。 (2)移动玻片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视野中的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倒立关系。如物像是p,实际物体是d。 (4)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向上或向下作较大幅度的移动;旋转细准焦螺旋时,可将物像调节更清晰。 (5)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后,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洋...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txt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txt 2007年生物中考(七年级部分) 1(显微镜的使用 (1)目镜和物镜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放大倍数。 (2)移动玻片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视野中的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倒立关系。如物像是p,实际物体是d。 (4)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向上或向下作较大幅度的移动;旋转细准焦螺旋时,可将物像调节更清晰。 (5)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后,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洋葱外表皮为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 ? 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应该滴加生理盐水) ? 用镊子撕取小块洋葱外表皮; ? 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薄而透明的 。 3(探究实验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与分析 根据探究要求,合理提出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设定某一个变量,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学会进行“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食品保存”方面的探究实验的设计。即温度、空气、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自身条件对萌发的影响;光的有无、二氧化碳浓度高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学会鉴定是否产生了淀粉;温度的高低、水分含量的多少、盐分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1)设计实验时,应设置_对照实验_,通过对实验组与_对照组_结果的对比,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设计实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除了研究的实验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实验条件应完全相同。 (3)分析题:探究“夏季腐肉里的蛆是从哪来的”。 ?根据探究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蛆是(或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 ?实验过程: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其中甲广口瓶 不封口 ,乙用多层纱布 封口 。 ?实验现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甲瓶内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纱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蛆。 ?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广口瓶没有封口,外界的蝇接触到腐肉 。 ?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外界的蝇是否直接触到腐肉 。 4(识图辨别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了解细胞和叶绿体的功能。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是染色体存在的主要场所。 5(植物种子的结构(识图) 种皮?:保护作用 大豆 胚根?:发育成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6(花的基本结构 花的主要结构 果实主要的结构 花瓣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 果实 雄蕊 花药(内生有花粉) 花的结构 花丝 花瓣 花萼 花托 花柄 7(果实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8(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和能量的变化。 9(呼吸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和能量的变化。 区别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部位 细胞 细胞 进行条件 在 下才能进行 都能进行 气体变化 吸收 放出 吸入 呼出 物质变化 将 转化成 将 分解成 能量变化 将 能转变为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反应式 联系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10(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的强弱和光照时间、温度、水份、二氧化碳浓度。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浓度、水份。 人们通过调节温室中的_温度_、_光照_、水分和_二氧化碳_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 0.5%~0.6% 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称为“空中肥料”。 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增施_有机肥_,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_二氧化碳_,或直接施放贮藏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等。 减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11(青春期发育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2)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3)第二性征的发育(4)器官功能发育显著。 12(人体需要量的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和 纤维素。 识别判断合理的一日食谱:一日三餐的能量供给分别为30%、40%、30%;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三餐中应有足够的 糖类 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一定量的 蛋白质 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有一定量的 水 、 无机盐 、 维生素、 脂肪 和 纤维素 ,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合理科学膳食,不偏食。 13(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 消化系统 肝:分泌胆汁 (最大的消化腺) 消化腺 胰腺:分泌胰液 肠腺:分泌肠液 胃腺:分泌胃液 消化道: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4(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学会看化验单):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红细胞: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内含有运载氧气作用的血红蛋。 血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血细胞 形态特征 生理功能 正常值 临床应用 红细胞 3.5~5.5×1012/L 数目过少引起贫血 白细胞 5.0~10.0×109/L 数量明显增多,说明有炎症 血小板 1.5~3.5×1011/L 决定止血功能 血红蛋白 110~160g/L 含量过少引起贫血 15(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系统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外缠绕很多毛细血管,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6(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排出代谢产物的主要器官。 17(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 激素 内分泌腺 不足 过多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呆小症(幼年) 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 甲亢 胰岛素 胰岛 糖尿病 低血糖 18(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和实例 类型 区别 联系 示例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在进化过程中建立的; 由具体的实物直接刺激引起的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 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 条件反射 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具体的信号(光、声、气味、颜色、形状等)刺激引起的 看到梅子实物分泌唾液; 看到画的梅子图分泌唾液; 看到“梅子”二字、听到说“梅子”这个音分泌唾液。 2007年生物中考(八年级部分) 1、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发酵。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酿酒、制酱、制醋。 目前,发酵技术己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利用发酵技术可生产化工产品、生产医药产品、生产食品和饮料。 2、酒酿实验——步骤、微生物、条件[温度] 以及画酵母菌的结构图 步骤:?清洗容器 ?蒸熟糯米(灭菌) ?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 ?将酒曲均匀地与糯米混合 ?装入容器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增加氧气)后盖上盖子 ?置于25?~30?的环境中 微生物:酵母菌 条件[温度]:25?~30? 3、食品变质的原因、常用保存方法[传统、现代](选择、判断) 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经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 4、克隆(大题) (1)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2)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一模一样。 (3)原因:多利羊获得的是母羊A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5、分类的依据、单位、等级——(选择、判断) 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就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6、植物分类:主要特征、适应性特征、代表植物、保护级植物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紫菜、海带),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天气转暖,池水变绿,这与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关。 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依靠孢子繁殖。常见种类有石松、蕨、桫椤等。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因此,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常见种类主要包括各种松、柏以及银杏、苏铁等。 被子植物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我国有珍稀植物4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 7、动物分类:主要特征、适应性特征、代表动物、保护级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等。 软体动物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代表动物有:珍珠贝、蜗牛、枪乌贼等。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占动物总数的4/5以 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代表动物有:甲壳纲---蟹、虾、 蛛形纲---蜘蛛、 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蝴蝶、蝗虫等。 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的高等类群。现存的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的背部有脊柱。 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代表动物有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代表动物:蛙、大鲵 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肺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代表动物有蟒蛇、扬子鳄、壁虎。 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有: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了翼,体表被覆羽毛等。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有体毛,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依靠母乳作为营养物质。 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8、鱼的图——结构、功能、特点[指导书上的题目]P.34 9、微生物——类型、结构比较[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代表生物(填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有无细胞结构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 代表生物 病毒 无 —— 无 寄生 爱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 细菌 有 无 一般无 腐生或寄生 结核杆菌、甲烷菌 真菌 有 有 无 腐生或寄生 酵母菌、木耳、霉菌 病毒很小, 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们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里。 细菌分布极其广泛。它们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具有荚膜和鞭毛等结构。 根据细菌不同的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细菌营腐生和寄生生活。 除了少数真菌个体微小外,绝大多数真菌个体较大。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霉菌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真菌通过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后代。 病毒对人类生活有利有弊;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 10、生物的多样性——含义、保护途径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同时,应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管理。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1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的总称。 12、始祖鸟化石、进化规律[三句话]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生物遵循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发展。. 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古代的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13、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内容]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经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4、自然选择经典例子—长颈鹿、桦尺蛾(知道它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需分析原因) 15、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显著变化 .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 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阶段名称 脑容量(mL) 特 点 南方古猿 500 两足能够直立行走 能人 550-750 可能具有语言能力 直立人 1000 最早用火、狩猎、制造石器、有语言能力 智人 1300--1500 身穿兽皮衣、手执标枪和长矛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16、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成分、数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起点、碳循环的主要方式途径、生物富集(大题) 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等。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和人是消费者;许多微生物是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肉食动物取食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同时,生态系统中的各条食物链不是彼此分离的。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17、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概念、特点、生态瓶[一个变量、一个对照](选择——体现探究特点) 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生态平衡。 特点: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的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的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小型生态瓶) 设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时,如何设计 对照实验 是本探究的关键所在。请写出一组变量: 。 设计小型生态瓶方案时,如果提出了非生物成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无影响的问题,应选择的变量是( C ) A(鱼虾的大小 B(鱼虾的多少 C(水的多少 D(水草的多少 1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以下图食物网为例) 知识要求: ? 正确指出生产者、消费者 ? 正确数出食物链的条数(食物链不超过4条) ? 正确指出最长的或最短的食物链 ? 知道生态系统从固定太阳能开始 ? 正确指出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 生物富集作用 19、 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也可以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生物圈内有生命存在。 20、根据人类的需要,人工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农场、大型养殖基地等各种高生产率的系统称为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人类来维持。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人类需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态平衡。生态农业正是这样一种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协调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加工业等的综合发展。 21、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干出了自毁家园的蠢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森林面积的减少、荒漠化的扩大以及污染的加剧等,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参考资料: 网上查询 回答者:匿名 2010-5-16 22:00 2007年生物中考(八年级部分) 1、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发酵。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酿酒、制酱、制醋。 目前,发酵技术己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利用发酵技术可生产化工产品、生产医药产品、生产食品和饮料。 2、酒酿实验——步骤、微生物、条件[温度] 以及画酵母菌的结构图 步骤:?清洗容器 ?蒸熟糯米(灭菌) ?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 ?将酒曲均匀地与糯米混合 ?装入容器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增加氧气)后盖上盖子 ?置于25?~30?的环境中 微生物:酵母菌 条件[温度]:25?~30? 3、食品变质的原因、常用保存方法[传统、现代](选择、判断) 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经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 4、克隆(大题) (1)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2)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一模一样。 (3)原因:多利羊获得的是母羊A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5、分类的依据、单位、等级——(选择、判断) 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就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6、植物分类:主要特征、适应性特征、代表植物、保护级植物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紫菜、海带),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天气转暖,池水变绿,这与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关。 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依靠孢子繁殖。常见种类有石松、蕨、桫椤等。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因此,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常见种类主要包括各种松、柏以及银杏、苏铁等。 被子植物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我国有珍稀植物4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 7、动物分类:主要特征、适应性特征、代表动物、保护级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等。 软体动物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代表动物有:珍珠贝、蜗牛、枪乌贼等。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占动物总数的4/5以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代表动物有:甲壳纲---蟹、虾、 蛛形纲---蜘蛛、 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蝴蝶、蝗虫等。 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的高等类群。现存的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的背部有脊柱。 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 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代表动物有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代表动物:蛙、大鲵 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肺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代表动物有蟒蛇、扬子鳄、壁虎。 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有: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了翼,体表被覆羽毛等。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有体毛,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依靠母乳作为营养物质。 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8、鱼的图——结构、功能、特点[指导书上的题目]P.34 9、微生物——类型、结构比较[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代表生物(填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有无细胞结构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 代表生物 病毒 无 —— 无 寄生 爱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 细菌 有 无 一般无 腐生或寄生 结核杆菌、甲烷菌 真菌 有 有 无 腐生或寄生 酵母菌、木耳、霉菌 病毒很小, 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们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里。 细菌分布极其广泛。它们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具有荚膜和鞭毛等结构。 根据细菌不同的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细菌营腐生和寄生生活。 除了少数真菌个体微小外,绝大多数真菌个体较大。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霉菌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真菌通过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后代。 病毒对人类生活有利有弊;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 10、生物的多样性——含义、保护途径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同时,应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管理。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1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的总称。 12、始祖鸟化石、进化规律[三句话]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生物遵循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发展。. 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古代的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13、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内容]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经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4、自然选择经典例子—长颈鹿、桦尺蛾(知道它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需分析原因) 15、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显著变化 .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 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阶段名称 脑容量(mL) 特 点 南方古猿 500 两足能够直立行走 能人 550-750 可能具有语言能力 直立人 1000 最早用火、狩猎、制造石器、有语言能力 智人 1300--1500 身穿兽皮衣、手执标枪和长矛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16、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成分、数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起点、碳循环的主要方式途径、生物富集(大题) 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等。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和人是消费者;许多微生物是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肉食动物取食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同时,生态系统中的各条食物链不是彼此分离的。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17、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概念、特点、生态瓶[一个变量、一个对照](选择——体现探究特点) 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生态平衡。 特点: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的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的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小型生态瓶) 设计方案时,如何设计 对照实验 是本探究的关键所在。请写出一组变量: 。 设计小型生态瓶方案时,如果提出了非生物成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无影响的问题,应选择的变量是( C ) A(鱼虾的大小 B(鱼虾的多少 C(水的多少 D(水草的多少 1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以下图食物网为例) 知识要求: ? 正确指出生产者、消费者 ? 正确数出食物链的条数(食物链不超过4条) ? 正确指出最长的或最短的食物链 ? 知道生态系统从固定太阳能开始 ? 正确指出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 生物富集作用 19、 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也可以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生物圈内有生命存在。 20、根据人类的需要,人工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农场、大型养殖基地等各种高生产率的系统称为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人类来维持。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人类需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态平衡。生态农业正是这样一种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协调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加工业等的综合发展。 21、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干出了自毁家园的蠢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森林面积的减少、荒漠化的扩大以及污染的加剧等,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回答者: hxrain999 - 一级 2010-5-17 13:35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 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 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9、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0、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1、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 共分为13个地区。图见书本第一册P83。 33、东亚概述 图见P85。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后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3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图见第一册P90。 36、日本的经济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的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日本同中国的贸易有很大发展。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 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首都东京在关东平原的南部,东京湾的西北岸。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现在稻米的产量已能自给。但蔬菜、水果仍需要进口。 37、东南亚 图见第一册P94。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东南亚的国家,除了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领土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因此有“火山国”之称。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居民与经济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39、南亚 图见第一册P108。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这一部分叫做“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风,为旱季。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是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中亚境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亚中部和南部牧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同时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42、西亚与北非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最高的气温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出现在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海滨,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约占非洲面积的1/4。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库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4。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3/4。 46、畜牧业与农业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8、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首都开 罗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彼此相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过去,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埃及的金字塔等名胜古迹是旅游的主要景点。 49、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叫做好望角。整个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很广。动物主要以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和豹子为主。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尼日利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50、居民与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1990年,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51、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亚。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港口。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 52、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十分曲折。主要的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亚平宁和马尔干三个大半岛。主要的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的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部的黑海。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西经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海是重要的边缘海。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为主,平原主要是莱茵河以东部的波德的平原,以西的西欧平原。北部有纵贯斯 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主要有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地形。意法边境上勃朗峰是欧洲西部最高的山峰。 气候 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降水量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耐旱。多瑙河发源流经九个国家,注入黑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莱茵河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 53、欧洲西部的居民与经济 居民以白种人为主。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多是工业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工农业生产约占世界的1/3。其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1/2以上,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54、英国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目前商船吨位仍居世界前列。英国的石油主要靠进口。北海油田对经济有促进作用。首都伦敦,过去曾叫做“雾都”,是游览胜地,大英博物馆,格林尼冶天文台,公墓内安眠着马克思。 55、法国 是欧洲西部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尤以出产葡萄著名,所产的葡萄酒世界闻名。目前,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首都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艾菲尔铁塔,凯旋门、蓬皮杜中心、巴黎圣母院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同时巴黎还是著名的时装与化妆品中心。法国的烹调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56、德国 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北部是北德平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有高原和草地。德国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建立要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础上。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 中心,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莱茵河是德国最重要的河流,是德国的“黄金水道”。货动量居世界各河首位。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有首都柏林、汉堡和慕尼黑。 57、欧洲东部和北亚 欧洲东部是指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到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以。 58、俄罗斯 领土面积为17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中央。伏尔加河发源了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和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这两个工业区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二战后,工业建设向东发展,在乌位尔山区建立了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以及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其农业不稳定。首都莫斯科。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59、北美 是一些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西部高山区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由落基山脉组成。东部高原、山地区 在加拿大境内有拉布拉多高原,美国境内有阿巴拉契亚山。中部平原区有中央大平原。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由过去冰川作用形成的。除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以外,其余四湖为美、加两国所共有。 北美大部分区属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北美所占的范围最广。北美气候除了受纬度位置影响,降水分布和天气变化还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北美当地原来的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他们是黄种人。因纽特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 60、美国 美国国旗内有50颗白色五角星。本土有48个州,位于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的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面积为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美国人口中白色人种占80%以上。美国的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华人与华侨在旧金山,纽约一带。近几十年来,有不少人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地区生产专门化,美国的农业生产可分为可抑制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美国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工业的分布,可分为三大地区。东北部地区:纽约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南部地区:休斯敦是南部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发展中心。西部地区:加利福尼亚洲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矶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主要生产飞机,精密机械等。这里的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旧金山和洛杉矶也是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 61、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南端岛屿中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洲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墨西哥和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有“美洲大陆桥梁”和称号。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安第斯山被称叫做“南美洲的脊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
本文档为【初中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tx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4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