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举报
开通vip

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卢生领悟了什么 ’??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日帝琢山学院大学 下定雅弘 前 言 沈既济《枕中记》是唐朝传奇小说中的杰作之一,对后世文学 的影响颇深:如在中国,有元代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杂剧’、 明代汤显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续黄粱》等以《枕中记》为题材 改编的作品,在日本有江户时期世阿弥《邯郸》、昭和初期芥川龙之 介‘黄粱梦》等,也是源于《枕中记》的构思创作的作品。《枕中记 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它跨越了时问...

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卢生领悟了什么 ’??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日帝琢山学院大学 下定雅弘 前 言 沈既济《枕中记》是唐朝传奇小说中的杰作之一,对后世文学 的影响颇深:如在中国,有元代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杂剧’、 明代汤显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续黄粱》等以《枕中记》为题材 改编的作品,在日本有江户时期世阿弥《邯郸》、昭和初期芥川龙之 介‘黄粱梦》等,也是源于《枕中记》的构思创作的作品。《枕中记 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它跨越了时问和空间直至今天,给广大读者留 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依我看,以往对其主题思想的理解却不大正确。本文试图 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新的辨析,并对它在中国文学和思想发展史上 的地位进行初步定位。 .以往的看法 关于《枕中记的主题思想,以往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的看法有如下两种: 第一.《枕中记是一部讽刺追求功名利禄的士人的作品。如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既济文笔筒炼,又多规诲之意,故事虽不 经,尚为当时推重,比之韩愈《毛颖传》??既济又有《任氏传一?, 古代支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篇。言妖狐幻化,终于守志殉人。‘虽今之妇人有不如者’,亦讽世之 作也。”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亦说,“《幽明录中这一则的主旨,在于宣扬人生如梦,《枕中 记》却主要在于讽刺当时的官僚贵族。??在这里,主要是对豪门 贵族的富贵荣华的否定,以及对那些热心于功名利禄的士子的讽 刺。其中固然宣扬了‘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局限,应该加以批判。但这种局限的形成,实际是由于作者不满当 时豪门贵族专权的政治现实。但又无力改变,故借此来进行讽刺, 与王维之流用宣扬佛老思想来维护豪族统治,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页也说: “讽刺小说可以以扰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为代 表。唐代以诗赋取士,造成那些青年知识分子热烈地追求富贵功 名的欲望。中、《南柯的作者,就用这种社会心理为基础.对 那些知识分子进行强烈的讽刺。” 第二,虽同样认为有讽刺的侧面,但认为“人生如梦”的思想比 讽刺精神强一些。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 写的《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第页概括 《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两篇小说的主题说:“这两篇小说都是通 过梦幻而实写人生,对封建社会的宦海浮沉和醉心功名利禄的知 识分子作了揭露.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但是,这两篇小说也存在 着较重的落后因素,它们主要宣传的是富贵如烟、人生如梦的消极 出世思想。由于作者没有更多地注意揭露封建政治的黑暗。而是 着重地去谊染和突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主题,整个作品便显得消极 的方面多于积极的方面。不过,这两篇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 容,比起唐代初期的作品要显得充实得多,在创作艺术上也更趋完 美,《枕中记笔致简练.《南柯太守传则富于文采。描写尤见生动。” 日本的各种《国语辞典在“邯郸之梦”、“邯郸一炊之梦”的项卢生领悟了什 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目下都记述:“根据《枕中记的故事,比喻富贵荣华的短暂无常。” 即认为其主题思想是“人生如梦”?。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基本 。 上投有人主张“讽刺”说。 因此.日中两国以往对枕中记的主题思想的看法基本上可 以分为“讽刺”说与“人生如梦”两种看法。我认为这两种看法皆有 尚待商榷的余地。 日本竹田晃先生针对枕中记的主题思想问题做了进一步深 入的探讨。竹田先生《枕中记??真和假之间伊藤漱平编《中国 的古典文学一作品选读,东京大学出版会.年,第? 页对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的看法提出异议说:“我不是 全面否定这种看法,但是不得不说其视野较窄,其解释较浮浅。我 认为《枕中记》中作者表现的主韪首先是‘适??自由??是什么’ 的问题。??真正的‘适’是什么沈既济针对这个问题,根据他 人生的实际体验进行深刻的探讨。这就是《枕中记’在唐代的不少 传奇作品中给读者的印象较突出、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之所在。” 关于《枕中记》的主题,他不同意“讽刺”说.也不单纯地赞成 “人生如梦”说,而认为《枕中记》是追求“适”的作品。对他的这个 基本观点,我很赞同,也受到很大的启发。本文试图以竹田先生的 这个看法为线索对《枕中记》的主题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 .《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为方便探讨枕中记》主题思想,先将《枕中记》的情节分为三 个阶段:做梦之前、做梦时、梦醒之后,就每一个阶段作基本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做梦之前 枕中记开头,卢生在邯郸道旅舍中遇一道士吕翁,与翁谈 笑。。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裹,乃长叹息日:‘大丈夫生世不谐,困 ’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 也’生日:‘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日:‘此不谓适,而何谓古代文论研 究的回顾与前瞻 . 适’答日:‘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 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今已适壮,犹勤畎 亩。非困而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围绕“适”的观念上, 卢生与吕翁之间存在菪很明显的对立。“适”是什么这正是卢生 与吕翁讨论的话题,也就是《枕中记》的主题所在。 梦中世界 梦中卢生度过的岁月根据其官位的浮沉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娶崔氏女,考取进士,官位顺利升到户部尚书兼御史 大夫。但“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被贬为端州刺史。第二个 时期,在贬地度过三年,征为常侍,未几入相,“执大政十余年号为贤相”。但 “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当被逮 捕时,恐怖之余,他想“引刃白刎”。他妻子救他。加之他与宦官关 系很密切,得到他们的保护,“减罪死,投鹱州”第三个时期,“数 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五子都在朝为高官.“其姻 媾皆天下望族”。活到八十余岁,得病而卒。 这样。卢生梦中宦海经历,虽然“五十余年。崇盛赫奕”.但其间 遭遇两次贬谪的打击。第一次贬谪的原因是“大为时宰所忌”,第 二次的贬谪是由于“同列害之”。值得注意的是卢生本身并不是清 官.他与宦官有很密切的关系。他本身“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因 此.“时宰”对他的忌恨、“同列”对他的嫉妒,都不是与他无缘的感 情,而是卢生本身内在的感情。反而言之,他本身对别人的成功会 怀有的忌恨、嫉妒的感情使他陷入了困境。 梦醒后 梦醒回到现实的卢生发现五十年的官场生涯只不过是一场 梦。虽然他讲的话不多,但小说结尾这一段的一字一句都很重要。 是全篇的主题所在。今举其全文,仔细地看看卢生领悟了什么。 ’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 黍未熟,触类如故。生震然而辩,日:“岂其梦寐也”翁谓生卢生领悟了什么?? 试蜮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日:“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日:“夫宠辱之遣, 穷达之运,得丧之理,兄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室吾 . 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梦中,他实现了功名富贵的愿望后逝世.因此刚“欠伸而悟” 时,他一定觉得很满意。但不一会儿发现自己仍躺在吕翁的身边, 主人的黄粱米饭还没熟,与做梦之前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他“蹶然 而兴日。岂其梦寐也”。“蹶然而兴”,文选卷三十五张协《七命八 首其八说:。言未终,公子蹶然而兴曰??”。这是当殉华大夫对 隐栖于深山的冲沙公子提及人间的各种快乐??音乐、游园、狩猎 等,劝说他下山出仕,但公子都不接受,最后殉华大夫提示第七种 快乐??晋天子的高德,冲沙公子才受感动,下决心出仕时表示的 动作。《礼记?孔子闲居》中说:。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日:‘弟 子敢不承乎”的“蹶然”.也表现当子夏听到孔子谈及君子、三王的 高德时,大受感动而站起来的样子。总之,“蹶然而兴”或。蹶然而 起”都表现碰到出乎意料的事情或受感动时,一下子站起来的样 子。在这里,卢生梦中实现了升官发财的愿望,觉得很满意,但梦 一醒就发现自己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变化而吃惊地站起来。“岂其 梦寐也”,表现了他对梦中成功生涯的陶醉感情和发现这不过是一 场梦的沮丧情绪,绝不是他领悟了“人生如梦”。 对梦醒而吃惊、沮丧的卢生,吕翁说:“人生之适,亦如是矣。” “翁谓生日”《太平广记》作。翁笑谓日”。此“笑”意味着吕翁看透了 卢生陶醉在梦中的“荣适”。卢生也意识到吕翁看透了他的这种 心情。 应该注意到,吕翁说“人生之适,亦如是矣”不是针对前面的 “梦寐”而言,即不是说“人生如梦”或“人生虚幻”,而是说卢生梦中 所经历过的人生轨迹就是他向往的“适”的实质内容。 听到吕翁的这一句,卢生就呈“怃然良久”的状态。怃然”, 《辞源商务印书馆,年解释说“茫然自失”,丽引《论语?微古代文论研究的 回顾与前瞻 子“问津”章文:“夫子怃然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 而谁与”。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渡口在哪里,他们说:“滔滔者天下 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岜若从辟世之? 哉”子路回来转述他们的话时,孔子“怃然”作如上表白。还有: 《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怃然为间,日命之矣。”《文选》卷三张衡 《东京赋》开头,“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孟子》的~ 句形容夷子听到孟子说薄葬违背人性时“茫然自失”的样子。《东 京赋》的一句形容安处先生当听完《西京赋》中凭虚公子赞扬西京 的话时“茫然自失”的样子。总之.“怃然”是形容对方的主张比自 己的主张有道理或霸气,或者以为对方比自己优越,无法对付而 “茫然自失”的样子。卢生在发现“富贵寿考”全占的五十年的人生 却不过是一场梦的情况下,被吕翁指出现实人生的“荣适”也与梦 中的“荣适”没有什么不同,暂时无法思索,陷于头脑空白“茫然自 失”的状态。“怃然良久”的“良久”指从“怃然”状态中逐渐摆脱出 来.寻思吕翁说的“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的意思的时间。 梦中临终时怡然自得的癌情完全消失了,卢生在冷静地回顾 梦中的官僚生涯。梦中所体验的五十年的经历给他提供了充分的 思考材料。他发现梦中卢生确实实现了对功名利禄的愿望乃至长 寿,但其经历并不平坦,“荣适”即“宠”、“达”、“得”、“生”与贬谪、 处死即“辱”、“穷”、“丧”、“死”的危险常在一起。思之良久,他懂 得了吕翁的教诲,向让他做梦的吕翁表示感谢的心情说:“夫宠辱 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 、 欲也。” 。尽知”“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的卢生看 透了在官场展现出的这种情理和命运的根本原因出之于人的欲 望。这不仅包括别人,也包括自己对名利的欲望。卢生本身是很 重视现实利益的,因此他与宦官一直保持着很密切的关系。梦中 概括了他的人生说:“五十余年,崇盛赫奕。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卢生领悟 了什么??一试蚁槐中记》的主题思想. 无疑卢生一辈子都保持着很强烈的世俗欲念。他领悟到包括自己 的欲望在内的过分、放肆的欲望必然会破环“适”.导致贬谪、处死 等险境。这样,他从吕翁给他看的梦中把握住了确保“适”的关键 在于“窒欲”的处世思想。 “窒欲”见于《易?损》:“象日: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 欲。”孔颖达疏日:“君子以法此损道。以惩止忿怒、窒塞情欲,夫人 之情也。”“窒”一字非常明确地表现了沈既济的处世思想。沈既济 既认为人都有欲望,又知道人都不能消灭此欲望。因此他不说“放 弃或消灭欲望”,而说“窒欲”。卢生领悟了抑制住对升官、声色 等的强烈欲望才能得到与“辱、穷、丧、死”无关的“适”,而且从这个 角度重新认识到“无苦无恙”的农夫生活却可以算是“适”。所以。 他“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因此.《枕中记的主题不是自鲁迅先生以来中国学者所说的 那样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士人的讽刺。“讽刺”就是“用比喻、夸张等 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现代汉语辞典。卢生不 是被批评、揭露或嘲笑的对象。梦中的卢生的经历,作者用非常冷 静的笔致生动地描写出当时获得成功的士人的又真实又典型的情 节。在这里我们看得出当时宦海浮沉无常的实际情况。却看不出 来“讽刺”卢生的笔致.况且,卢生本人梦醒后也领悟到“适”并不在 。功名利禄”,而在“窒欲”。简而言之,这一篇小说通过描写卢生醒 悟的过程而主张“适”不在“功名利禄”,而在“室欲”这一作者之处 世思想。换而言之,作者的目的在于将这种处世思想借小说的形 式来展开,而不在于“讽刺”。退一步说,我认为如将《枕中记》看做 一部“规戒”小说,还是可以成立的。“规戒”的对象可以包括作者 在内。沈既济在‘枕中记展开的问题也是他自己应该解决的问 题.不是与他自己无关的问题。那么,鲁迅先生所下的“规诲’:的评 语还是可以接受的。 又因此.《枕中记的主题思想也不是像日本《国语辞典、前野古代文论研究 的回顾与前瞻 直彬等所说的那样“比喻人间荣枯盛衰短暂无常”,也不是《中国文 学史所说的那样“主要宣传的是富贵如烟、人生如梦的消极出世 思想”。卢生追求“适”的态度,在做梦前、梦醒后都没有变化。只是 “适”的实际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梦醒后的卢生也并不认 为应该消灭自己的欲望。他根据梦中体验过的宦海浮沉。醒悟了 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难免伴随着生命的危险.只有抑制这种强烈 欲望,才能得到“无苦无恙”的“适”生活。据此他重新认识到了“勤 畎亩”的生活的珍贵价值。所以,在追求现实生活上的“适”这一点 上,他始终是很积极的。根本看不出人生如梦的消极出世思想”。 卢生领悟了什么关于《枕中记的主题思想,我的看法大略 如此。下面对竹田晃先生的看法提出商榷以进一步明确《枕中记 的主题。 .竹田晃先生的看法 竹田先生说《枕中记》是追求“适”的小说,这一点是对的。但 是,我认为他对《枕中记》的某些地方的理解有问题,对主题下的结 论也不一定正确。 梦中的卢生 竹田认为梦中卢生在处世思想上有很大的变化。他说:“梦 中.卢生任宰相,任职十余年.天子对他的信赖很厚,被人民誉为贤 相。但由于同行的谗言涉嫌谋叛罪,当即将被逮捕时。他哭着对妻 子说:‘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 思衣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这一部分在这短篇小 说里占很重要的位置。这时.卢生逆转了对‘适’的真假的观念。 他领悟了一直追求而以为得到的‘适’却是‘假’的‘适’,曾认为‘苟 生’、‘困’的朴素生活中却有‘真’的‘适’,但已经没办法返回。这 种绝望促使他想自杀。因他妻子制止,他才放弃自杀念头。处以 贬獾州,过了几年,因平反被召回京师.历任相位。但是他当时想 自杀的精神思想在他晚年晦精神生活上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复卢生领悟了 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出后的卢生确实显赫一时,但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苟生’,其中没 有‘真’的‘适’。” 竹田的这种看法与我认为卢生晚年对自己的荣华感到满意正 相反。竹田应该注意到梦中第三段概括卢生宦海生涯的记述:“两 窜荒徼,再登台铉,出入中外,徊翔台阁。五十余年。祟盛赫奕。性 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绮丽。”显然“性颇奢荡,甚好 佚乐”不仅仅指想自杀之前的卢生的性格,而是指出了他一辈子不 变的性格。因此。梦中卢生虽然途中经受过丽次贬谪,但是从整个 生涯来看.他一直都贯彻着那强烈的欲望,结果圆满结束了他的 一生。 卢生醒悟的过程,也可以从这郭小说的结构来得到确认。做 梦前,吕翁说“当令子荣适如志”而让他进入枕中的世界。梦中卢 生所经历的人生应该是吕翁与卢生所约定的“荣适”的人生。这就 是吕翁给卢生的承诺,也就是作者给读者的承诺。吕翁想让卢生 在梦中切身体验“茉适”,给他提供能够看透“荣适”的实质内容的 材料。因此梦中不会出现卢生走向非“荣适”之路,也不会出现卢 生将“荣适”看作“假”的“适”。卢生梦醒后,根据梦中得到的材料 将做梦前持有的对“适”的观念转变为与其恰恰相反的观念。只有 这样。这部小说的三段结构??敛梦前提出问题、梦中体验宦海浮 沉、梦醒后领悟??才算完整。竹田的看法显然是不对的。 因此,卢生想自杀的原因不在竹田所说的那样:“他领悟‘困’的朴素生活中 却有‘真’的‘适’,但已经没办法返回。这种绝 望促使他想自杀。”卢生面临“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 不测”的情况,“引刃自刎”。这是因面对生命濒危,而出于一时冲 动的巨大恐怖感情使他想自杀.“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 馁,何苦求禄”,其意即与“怕死”相同。沈既济概括他的晚年说.他 召回京师后,其”奢侈”的性格、对“侠乐”的爱好没有变化,与宦官 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加密切了,这就是卢生想自杀时并没有根本性. 古代文论 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思想变化的明证。 竹田的这种看法,不仅仅是对这部小说某一部分的误解,这种 错误观点甚至导致了他没能正确地把握好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的 弱点。 主题思想是“知足安分”还是“人生如梦”? 竹田是怎样把握《枕中记的主题思想的呢他说:“他领悟了 一直追求而以为得到的‘适’却是‘假’的‘适’,曾认为‘苟生’、‘圃’ 的朴素生括中却有‘真’的‘适’。”同上引只看这一句,好像没有 问题。但他接着说。“人生的‘真假’、‘实虚’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历 史中,不少诗人和小说家一直思索的重要问题之一。比如,陶渊明 将名利看做尘网,在田园生活里找到了真的人生;自居易、苏轼、陆 游皆晚年脱离宦海,在人情浓厚的田园里找到了真的知足安分的 境界。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以“人生是假即人生如梦”的思想 为基调来描写一个贵族大家庭所经历的从荣华到衰落的历史过程 的小说。” 竹田这种说法焦距还没有对准。《枕中记》的主题思想到底是 “知足安分”还是“人生如梦”这两种思想是两码事儿。前者是在 察觉人的强烈欲念和难于实现欲望这一现实的矛盾下所产生的很 现实的处世思想,后者是为摆脱现实所带来的各种苦恼,将现实看 做与自己无关的世界来安慰自己的观念性很强的一种思想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自居易的基本处世思想是“知足安分”,但在他 的作品中也往往展开着“人生如梦”的观念。一个人为了充实、丰 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想控制、调整自己的感情时,会利用各种不同 观念来实现精神上的稳定状态是毫不奇怪的。?但在一部小说里 原则上不会存在两种不同的、冲突的主题思想。 竹田将“人生是假即人生如梦”与“知足安分”并立,并将它也 作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这是他对这篇小说的误解所导致的很 自然的结果。竹田认为险些自杀后的卢生将“荣适”的现实看作卢生领悟了 什幺一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假”,那么他的人生很自然地成为与自己的 志愿、欲望无关的“假” 的人生而非实现他的欲望的“真”的人生,即好像是一种做梦的世 界。如上所述,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中记对“适”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窒欲”是为 获得“适”的关键所在的结论。我认为沈既济说的“窒欲”实际上相 当于白居易所说的“知足安分”。 .枕中记的旨意与《南柯太守传大相径庭 研究唐朝小说的人,在论述沈既济的《枕中记’时.总喜欢把它 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相提并论,认为这两篇小说“立意”相同。 有着共同主题。最早提出这一看法的是鲁迅先生.他在《中国小说 史略中说:《南柯太守传“立意与《枕中记同”。之后,各种文学 史著作和有关论述,大都沿袭鲁迅先生两篇小说立意相同的看法。 的确,两篇小说从外表的结构来看,很相似。主人公都在很短 的梦中体验五十年或二十年的官场经历,梦醒后根据梦中的体验 领悟到某种处世思想。但相同的地方只是文章的太框架,在具体 情节、主题思想上两者大相径庭。 我认为《南柯太守传》确是表现出“人生如梦”、“人生虚幻”的 思想的作品.而且站在这个立场上,告诫当时知识分子不要醉心仕 进。“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这 一句明确地说明这篇小说的主题。还有作品最后作者李公佐本身 登场而说明“询访遗迹??编录成传”的目的:“虽稽神语怪,事涉 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 位骄于天壤间云。前华州参军李肇赞曰:‘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 人视此,蚁聚何殊。” ‘ 作者说淳于棼梦中任南柯太守建立了卓著功绩,结果“百姓歌 谣,建功德碑,立生祠宇”.但这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力获得的荣 誉,而是“偶然”给他带来的。如今有名位的人千万不要将名声和 地位骄傲地看做是由自己的才力获得的。这种~时的功名利禄.. 古代文论研 究的回顾与前瞻 在通达事理的人看来与蚁群的短暂命运没有什么不同。 显然《南柯太守传的主题的确是“人生如梦”,告诫当时士子 不要醉心于仕进。《南柯太守传的这种主题思想靠这篇作品独特 的结构和观念表现出: .梦中的世界是蚂蚁的世界。作者通过描写蚂蚁社会的兴 亡与在这里度过二十年的淳于棼的官僚生涯的浮沉,表现官人社 会与官僚生涯是“浮虚~倏忽”,不如出世的一种悲观厌世的思想。 .世界现象包括人的命运无法逃出某种“不可穷”的支配 者,不是入的愿望和才能可以决定人的命运的。 淳于棼被邀请去大槐安国,与金枝公主结婚时国王说“前奉贤 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他的婚姻本来是淳于 棼的父亲与国王谈好而决定的。淳于棼一直以为,“父在边将,因 没虏中,不知存亡”。他父亲却与大槐安国的国王旱有联系。而且 父亲给他寄来的信中说,“岁在丁丑,当与女相见”.此“相见”由丁 丑岁淳于棼死去而得以实现。由此可知,父亲早就逝世不在人间, 而且父亲完全掌握着淳于棼的命运。 淳于棼罢郡回国都后,“时有国人上表云:‘玄象谪见,国有大 恐。都邑迂徒.宗庙崩坏。衅起他族,事在萧墙”’。这一预言在淳 于棼梦醒后第二天成为现实:“风雨暴发。旦视其穴,遂失群蚁,莫 知所去”。“遂失群蚁,莫知所去”就意味着大槐安国的宗庙已崩 坏了。 “平生酒徒周弁”梦中当南柯司宪。檀萝国进攻时,周弁在瑶 台城担当抵御敌军进入的任务而败绩,之后不久,“疽发背卒”。淳 于棼梦醒后让仆人向周弁问候,他果然“暴疾已逝”。 “嗟乎蚁之灵异,犹不可穷。况山藏木伏之大者所变化乎” 谁实现了这些预言是“不可穷”。但这篇作品无疑是以命中注定 的思想为基础而成立的。这种思想给这篇小说带来了独特的悲 观、沉闷的情绪。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 这种创作手法和对现实的认识是形成南柯太守传的主题思 想的最基本因素。‘枕中记不具备‘南柯太守传具有的这种特 点。枕中记与上述《南柯太守传的创作手法和对现实的认识相 比,其强烈的现实性更为明显。梦中卢生体验的事情都是当时士 人面对、遭遇的实际情况,是人间常有的事情。《枕中记》中对情节 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的强烈的欲念、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枕中记的立意并不与《南柯太守传相同。《枕中记 借梦中的世界将现实比现实还现实地表现出来。这篇小说所表达 的感情与“人生如梦”的寂寞、悲观情绪大不相同。相反,在《枕中 记中我们却可以感觉到对“适”的执著追求的精神。 .时代的产物 “适”在“窒欲”,这一非常现实的问题与非常现实的回答就是 中记的主题思想。此现实性正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新唐书卷说。“沈既济,苏州吴人。经学该明。吏部侍 郎杨炎雅善之,既执政,荐既济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 “炎得罪,既济坐贬处州司户参军。后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沈 既济的生卒年不可考,但是他的长子沈传师?与自居易 ?为同时期人。因此沈既济是自居易的前一代人。 一时代的现实 卢生的官僚经历包括贬谪是当时官僚普遍体验的很典型的 经历。卢生梦中体验的经历取材于沈既济亲自体验过的史实。 当时,士人升到宰相的最典型的经历是,先登第.以秘书省校 书郎为起点.经过畿县的尉、监察御史、中书省或门下省的拾遗、尚 书省的员外郎、中书舍人。然后任宰相。?卢生结婚的第二年.便中 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随后经过渭南尉,任监察御史,转为起居舍 人、知制诰。可以确认卢生所走的是极为典型的升官成名之路。 之后,卢生经过地方长官.聘为京兆尹.转御史中丞、河西节度 使,再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但是“大为时宰所忌”古代文论 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贬为端州刺史,过三年,被召回京师,任常侍,当宰相。当时被认为 出任节度使是升官的近路。卢生遭遇两次贬谪。这也是很一般的 经历。当时任宰相的人普遍遭受过两三次贬谪。卢生靠与宦官的 密切关系免于死罪.反映了当时宦官掌握大权的实际情况。 梦中卢生在任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人敬仰时,被贬为端州 刺史。沈既济也在任左拾遗、史馆修撰,撰写《建中实录》时,因杨 炎的下台而连坐,被贬为处州的司户参军。杨炎当宰相时下台的 原因也与卢生下台的情况一样.是由于政敌卢杞的谗言。 此外,卢生从秘书省校书郎提升到宰相、燕国公的经历与曾受 到玄宗的绝大信任的宰相张说的经历很相似。卢生任御史中丞兼 河西道节度使时“大破戎虏”的事迹与萧嵩的事迹很相似。卢生因 年老体力衰退屡请退休但天子不许,得病时宦官高力士来看病,临 死前皇帝降诏慰问。这些晚年的经历也与萧嵩的事迹很相似。 ’ 这样.《枕中记》的梦中卢生体验的经历都很忠实地反映了当 时官僚社会的实际情况。回官场是有可能实现对功名利禄的愿望 的世界,但也是有很大可能不时遭贬甚至处死的充满危险的世界。 因此,对于热衷于仕进的新兴阶层的士人,怎样建立作为官人的处 世思想便成为他们共同的很重要的问题。 时代的思想 “什么是‘适”’是《枕中记提出的问题。“窒欲”是《枕中记对 这个问题的回答。这问题不是沈既济一个人探讨的问题。比如沈 既济后一代的文人自居易也不断思索一适’是什么”,并以他漫长 . 的生涯作出了明确的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 自居易二十九岁登第后一直走着为民服务兼济天下的路,但 以被贬为江州司马为转机逐渐开始走独善之路。晚年住在洛阳当 闲官,终其七十五年的一生。结果他没有任过宰相。然而.这不是 说明他没有当宰相的能力,也不是他不想当宰相。他一方面心里 一直保持在长安当宰相兼济天下的志愿。但男一方面由于被贬江卢生领悟了 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州的坎坷经验和牛李党争愈演愈烈、发生甘露 之变等险恶形势。他 看透了在长安做大官的生活充满着生命的危险,当宰相并不是 “适”。于是他抑制住了对宰相的职位的欲念即“窒欲”,得到一 年四季咏诗饮酒、欣赏“雪月花”的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自居易晚年的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依靠道家思 想或者佛教思想来选择的,而是充分观察了当时宦海的现实情况 才确立的生活方式。沈既济在这部小说中,也不是叙述根据道家 思想或者佛教思想做出的出世愿望,而是根据当时宦海的现实情 况,探讨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得到“适”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结 语 《枕中记的主题是什么我认为前人的各种看法在解读作品 的方法上、把作品放在时代背景中进行研究的态度上,都有一点问 题。本文试图通过克服这些弱点,加深对《枕中记的主题思想的 理解。 关于《枕中记》的写作年代,过去已有几篇文章,基本上被认为 是写作于沈氏晚年的建中年间。?不管具体写作于何时,我认为最 重要的、最关键的事实是沈既济是自居易的前一代的文人。沈既 济对白居易探讨的问题提前几十年已作出非常简明的结论,对中 唐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所面对的问题,早已给以了很明确的答案。衄 注释: ?新村出编‘广辞苑岩波书店,第二版,年、松村明编‘大辞林 三省堂.年等。 引文据文苑英华卷。 下定雅弘‘读白氏文集札记勉诚社,年,第页。 ?砺波护唐朝的官制与官职,唐代诗人传记小川环树编,大修馆 书店,年,第页。
本文档为【卢生领悟了什么——试论《枕中记》的主题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00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06
浏览量: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