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疏影横斜水清浅,照水徒看影自怜要点

疏影横斜水清浅,照水徒看影自怜要点

举报
开通vip

疏影横斜水清浅,照水徒看影自怜要点疏影横斜水清浅,照水徒看影自怜 ——明代传奇女子冯小青的薄命谶 天上人间 这是一个难以下笔的传奇,仿佛桌上的键盘也不愿意生成这样沉痛的文字,不愿意讲述这段凄迷的故事。 年少时读《红楼梦》,懵懵懂懂,只对黛玉焚稿绝食的情节深有记忆。长大后才明白这是悲剧的力量,却仍旧意气低迷喟叹不息。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整个封建进程主流文化的漫长岁月里,女子,本就是被礼教束缚的弱者,男权社会的附属,更何况黛玉之流丧亲失家,寄人篱下,身如飘萍,命如薄纸。 要是一般的农家女子,出身寒微,长相普通,文墨不通却腰板壮实,那也能嫁作农妇...

疏影横斜水清浅,照水徒看影自怜要点
疏影横斜水清浅,照水徒看影自怜 ——明代传奇女子冯小青的薄命谶 天上人间 这是一个难以下笔的传奇,仿佛桌上的键盘也不愿意生成这样沉痛的文字,不愿意讲述这段凄迷的故事。 年少时读《红楼梦》,懵懵懂懂,只对黛玉焚稿绝食的情节深有记忆。长大后才明白这是悲剧的力量,却仍旧意气低迷喟叹不息。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整个封建进程主流文化的漫长岁月里,女子,本就是被礼教束缚的弱者,男权社会的附属,更何况黛玉之流丧亲失家,寄人篱下,身如飘萍,命如薄纸。 要是一般的农家女子,出身寒微,长相普通,文墨不通却腰板壮实,那也能嫁作农妇,男耕女织,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忍气吞声,侍奉公婆,平平淡淡,了此一生——这样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太多,却均在历史的长河里冲埋成沙,而不足为人道。 可几千年来,多少往事如黄花般堆积。总有那些出身高贵、风姿绰约、诗意雅致的胭脂红粉,在天灾人祸或政治风波中从锦衣玉食的社会高空飘落凡间,几番挣扎,不堪风雨,碾落成尘——苏小小、鱼玄机、薛涛、朱淑真、唐婉、严蕊、秦淮八艳、秋瑾„„这个名单要认真开起来,不知道要开多长~ 林黛玉的悲剧纵使凄婉悱恻,也不过是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人物。然而曹雪芹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中,首选的人物却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我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疏影横斜水清浅,照水徒看影自怜的明代红颜冯小青。 一、灰衣老尼 冯小青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生在盛产才子与美人的淮左名都——扬州。其籍贯实不可考,连她父亲的名讳也不知道,只知道其祖上曾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伐,立下过赫赫军功。冯小青出生时,她的父亲任广陵(扬州)太守,相当于现在的扬州市市长。冯小青的母亲也出身于世家大族,喜欢舞文弄墨、抚琴弹弦、吟风弄月。况且膝下只有冯小青一女,自然视之为掌上明珠,从小就亲自教她读书作画,弹琴围弈,寄望甚高。 冯小青天资聪颖,禀赋极高。在广陵度过的岁月,是她一生之中最幸福最自由的日子。每日里她很快的学完母亲教习的内容,而且往往还超出了母亲对她课业上的预期,于是就能够到后园里自行玩耍。她性格孤僻,不喜嘈杂,也不喜欢像别的小孩子那样总缠着父母撒娇使赖。在宁静清和的后园,她总爱独对那一片梅树,扑闪着冰雪聪明的剪水双瞳,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托腮沉思,一坐就是一下午。 梅树无花空对树,梅花凌雪空映月。童年无忧无虑的岁月总是流淌得很快,一转眼,小青就十岁了,其实看上去她比同龄女孩要懂事得多,小脑袋一歪、大眼睛一眨,总能将别人的心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那是一个雨后初晴、空气清新的上午,太守府里来了个化缘的比丘尼。母亲见这尼姑慈眉善目,穿着一件灰布袈裟,浑身纤尘不染,透着一股空灵智慧的方外气质,就把她请进府中。言语中,这老尼见小青弱质袅娜却灵慧可爱,就把她叫到跟前,抚着小青的头,慢言细语的说:“小姐满脸颖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欢,”小青正值好奇的年龄,便饶有兴致地点点头,专注地看着老尼。老尼闭目合手,念了一大段佛经。念完后,老尼睁眼看了看小青,小青灵犀一动,知到老尼是要考自己,于是也闭了眼,把刚才老尼念的 佛经流畅地吟诵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老尼听完,一脸惊诧,随即摇了摇头,口诵“阿弥陀佛”,转身对正在欣喜自豪着的小青母亲郑重说道:“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 冯母闻听此言,虽然不啻天降霹雳,但反应过来后当然不答应。一来她毕竟是太守夫人,大家闺秀,颇有识见,不相信老尼一面之缘就断定小青命薄,或疑为故弄玄虚;二来当时冯家可是广陵万人之上的地方大员,再怎么也不相信凭自己的家世和地位会保不全唯一的女儿;三是任何天下父母心都不愿意把自己粉雕玉琢的女儿交到空门,素食淡饭、缁衣芒鞋、青灯古佛、枯寂终身。 于是冯母委婉的打发了这位神秘的灰衣老尼,且很快忘却了这件事,依旧一如既往地调教女儿,并依旧沉溺于女儿的兰心慧质。 二、突遭变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这两句诗其实还道出了另一个真理,那就是,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政治斗争中,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犹如危巢累卵。 明建文四年,在皇帝宝座上屁股都没坐热的建文帝削藩不成,反被燕王朱棣打着“靖难”之名夺取了江山。而靖难之役中,冯小青的父亲显然是没有站好队,尽忠于建文帝,并在朱棣进军南京时,一度带兵坚决抵敌。可惜建文帝操之过急且才力不济,战败于叔父后一把火烧了皇宫,逃之夭夭。可怜那些誓死追随的忠臣,全都做了朱棣的刀下之鬼。冯家自然也不例外,且被诛连全族。 冯小青父母一定是有准备的,他们把小青托付给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关系近了都还不行)杨夫人,悄悄交代杨夫人一条后路,而假名让小青出去游历支走了女儿。其后,夫妻二人就在家里等待着天威 降临……临刑那天,冯家全族人在刑场一字排列,残阳如血。冯母思绪虚空,又想到了两年前灰衣老尼的那一幕。才两年,言犹在耳却横祸天降,避无可避。女儿虽然侥幸存活,可却举目无亲,孤孑一人,小小年纪,前途黯然。还没等年轻美丽的冯母来得及伤心,咔嚓一声,她的香魂就飘飞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在刑场上父母热血抛洒时,小青正随着杨夫人匆匆奔行在游历(实为逃难)的路上。其实,小青十二三矣,早熟的少女心中并非全然不知,只是大难来临,惶惶无主,只得随波逐流,惊鸿似的逃到了杭州。一路上,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辗转躲藏奔波的艰难,令她小小的心灵,备受煎熬和折磨。至于梦里曾惊醒过多少次,曾哀唤父母多少次,笔者就没忍心去一一经历一一细数了。 三、梅花孽缘 小青到了杭州,呈现在眼前的又是一个繁华的江南都市。临安临安,大宋朝都只能“临安”到覆灭,何况这个柔弱的少女。举目满街玲琅,人群如流,却没有一张熟悉的脸孔。那种凄惶,怕是林黛玉也不曾体会过吧。 杨夫人和冯家有亲,惧怕朝廷的清查和牵连,所以按照小青父亲的嘱托,把小青带到了杭州富商冯员外处。这冯员外的名讳亦不可考,和小青的父亲也只有一面之缘。他一来念及故人,二来家财殷实,三来确实看小姑娘可爱可怜,就把她收留下来,安排在了自家房产的一个小院子里居住。当然,安全起见,他没忘了叮嘱了一些深藏行迹、戒备生人,勿擅自抛头露面之类的话。 偷偷寄人篱下的生活开始了。太守千金忽变罪臣遗女,从先前的仆从如云到现实的茕茕孑立,可以想象,小青眼里的世界有多黑暗,小青心中的感受有多脆弱。每日除了书卷还是书卷,幸好她寄居的小 院子里有几树梅花,迎风而立,冷眼旁观着这个无爱的冷清的世界。小青找到了幼时的知己,于是每天读书之余,便是与梅树作伴,同为天涯沦落人,孤独人对孤独树,打发着比青灯古佛还要单调还要沉寂的如花岁月。 永乐元年(1403),朱棣将大明朝迁都北京,小青罪臣遗女的危险渐渐消去。而时光也流到了元宵灯节。这一夜,冯员外家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冯家大少爷冯通是个精通文墨的儒商,也趁着佳节灯会大显身手,制了不少谜语挂在灯上,凭人来猜。小青的小院子几乎与世隔绝,而到冯家来走亲戚的杨夫人,却把她强拉了出来赏灯会。刚一出门,她就被一条灯谜的谜面吸引住了: 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 这首绝句体的谜面,仿佛正是小青此时境遇和心情的写照,她伫立灯前,不由得痴住了。灯火阑珊之中,一个小姑娘亭亭玉立,身形弱如风中柳,玉颜明似水中月。此情此景,就犹如你在桥上看风景,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一样,恰巧落入了一个人眼中。 这个人就是冯家大公子冯通。冯通早知道家里住进了一个遇难的小姐,貌美如花,才堪咏絮。无奈自己有妇且妇风泼辣,犹如河东狮,加之父亲吩咐不得随意靠近,故一直未敢随意造访。不期今日得见,冯通马上就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冯通走近小青,轻声问道:“小姐是否已猜中这则灯谜,”小青猛被惊醒,转头见是一位风度儒雅的年轻公子,不由得脸一红,低声答道:“可是红烛,”冯通点头赞许道:“小姐好悟性……”还想搭讪,可小青已经不好意思地走开了,轻盈得身影一直消失在冯通若有所失的眼神末尾。 北风紧,春寒尤厉。几天后,杭城里下了一场春雪。雪花飘落,银装素裹。小青飘落异乡,又见到了梅花映雪,她沉闷的心情闪出一片温晴,女儿兴致也高昂了起来。她进屋拿了一个瓷盆,来到院中的梅树丛中,十分用心地从梅花瓣上收集晶莹的积雪,准备烧一壶梅雪茶——这可是她童年常做的一件趣事。 没想到冯通也来了,他说是特意来赏梅的——谁知道呢~两人在雪地梅树下不期而遇,却似乎没有多余的惊诧,只是会心一笑。然后,他们开始一同拂梅扫雪,同时零零散散地说着有关梅花的诗话趣话,不知不觉中就渐渐云开雾散、海阔天空了起来。小青略带羞涩地邀请冯通一同进屋品尝梅雪茶,冯通当然求之不得,欣然领命。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个烧雪、品茶、谈诗,情融意惬的下午。 从此,冯通就不能自已的频频造访小梅院,而孤独寂寞的小青也从心底接受了这个有情有趣的文雅公子。终于,两人渐渐如火如荼,山盟海誓,身心相许。又一个春天来临时,冯通征得父母同意,把小青娶进了家门。 这一年,小青14岁。 四、悍妇相凌 读者读到这里,一定要为小青感到高兴,风中落花终于找到了归宿,皆大欢喜的收场,情节也圆满了。但是请注意,第三节我可说的是“梅花孽缘”~孽者,恶也。这样说,可是有缘故的。 冯通原配崔氏,可谓古今妒妇中的翘楚。冯通纳妾之初,由于有父母的首肯,加之自己虽生性好强却怎奈身无所出,只好含恨屈服。然对小青却始终耿耿于怀,暗地里切齿痛恨。 蜜月刚过,崔氏就开始耍少奶奶威风了。先是严厉约束丈夫的行动,把冯通独霸身边;继而又对小青的生活挑三拣四,指桑骂槐。由 于她本是杭城中大富商的女儿,娘家财雄势大,故冯通也奈何不得。这样,满以为掉进蜜罐儿的小青,又重落形单影只,夜夜孤灯。 因为有过郎情妾意的经历,眼下的孤寂变得更加难耐。小青整日枯坐屋中,只好借诗词排忧解闷。这个单纯的小姑娘,涉世未深,但凡心有所想,便笔有所落,无所顾忌,一派天真。君且看: 雪意阁云云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 米癫癫笔落窗外,松岚秀处当我楼。 垂帘只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缭绕。 帘卷帘垂底事难,不情不绪谁能晓。 妒烟渐瘦剪声小,又是孤鸿泪悄悄。 ……………………………….. 诗中倾诉了她处境的无奈,也暗喻了崔氏的压人之势。她写成后将诗笺摊放在桌上,就焉焉地睡着了。那崔氏正巧路过这里,见屋内寂静无声,竟卑劣到悄悄溜进来窥探,无意中发现了桌上墨迹未干的诗笺。崔氏粗通文墨,竟然读懂了诗中对自己的讽刺之意,顿时大发淫威,使泼耍赖,寻死觅活。最后冯通只好妥协,把小青送到了西湖孤山脚下的别业中安顿,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这一来,小青和冯通就成了活脱脱的牛郎织女了。那一潭清波的西湖,分明就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天河,而那个泼辣善妒的崔氏,俨然就是西王母的化身。只可惜她相思成疾,却始终见不到冯通的身影。 五、疏影横斜 幸好,冯家别业距离北宋著名诗人、“梅妻鹤子”的林逋旧居地不远。和靖先生虽然已经逝去近四百年,但是他旧宅旁边手栽的梅花却仍旧风中摇影,仿佛在延续着旧主人的遗世清灵。 这些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梅树,毫无疑问又成了小青心灵的寄托和身边的伴侣。面对看尽人间盛哀的梅树,她想起了自己飘零凄苦 的身世、千里寄人的无奈和遇人不淑的悲情。这些柔肠寸断的心绪和着珍珠般的泪滴,化成了一束束感伤的诗: 春衫血泪点轻纱,吹入林逋处士家, 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 说是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 伤心的小青只有借诗寄愁,梅花落尽,已换上满山的杜鹃。杜鹃滴血,恰似小青的心。镇日里,她思念故乡故土和已故的父母;怀念少年时那段美好时光;盼望着夫君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 不止一次,丫鬟发现小青在湖边倚栏而坐,照水自怜;或是对着梅树喃喃自语,凝神自伤。 又一次,小青在梦中见到了冯通,睁开眼才发现不是梦,忙扑进了夫君的怀抱,万语千言都凝在了喉咙。然而,一切都还来不及诉说,崔氏就派人千催万促,宋高宗十二道金牌一样“吹”跑了冯通,棒打了鸳鸯…… 杨夫人深知小青的遭遇,时而抽空到孤山陪陪小青。面对着这个涉世未深而又身世凄苦的小姑娘,她的心仿佛在滴着血,自觉对不起她父母之所托。她曾多次委婉地劝告小青,既然冯通那么窝囊,就该改嫁。可小青哪里还有胆量和心情走进另一段未知深浅未知祸福的婚姻。杨夫人还说,与其这样相思成灰,还不如循了当年那个灰衣老尼的话,遁入空门,也落得个尘根清静。可是杨夫人不知,孤独的小青心灵深处最恐惧的就是孤独啊~ 六、香消玉殒 此后的小青渐渐茶饭不思,人也变得病态恹然,仿佛一具行尸走肉。她歪在榻上,抱着琵琶,一遍又一遍地弹唱着自撰的“天仙子”: 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墨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 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执双裙带。 忽有一日,一直无心无绪、情绪低落的小青,竟然破天荒的有了几分精神。她让仆妇去请画师,自己则描红上妆,端坐于梅树下,让画师为自己画像。画师画了两次,耗时数日,可第一次小青嫌有形无神,第二次又说不见风姿流动。于是,第三次时,画师要求小青不必端坐,谈笑行卧、喜怒哀乐,一切随兴所至,不必故意做作。画师观察了整整三天,然后花一天时间调色着彩,终于成画。小青将画挂在自己床边,天天呆呆地望着画中的自己,似乎在与她作心与心的交流。那种自恋自怜,要不是过度的寂寥,断不会如此啊~ 顾影自怜、形影相吊,诗意伴着失意生: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此生万般无奈,相思成灰,她只好祈祷来世的幸福: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先, 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事到如今,冯小青已希望殆尽,她无法争取今生,只好让它快快走完,以便尽早化作来世的“并蒂莲”。此后,病弱的小青一直拒绝服药,拒绝再缠绵今生的凄苦。萧秋来临,万物尽凋。这天一早,身体已极度虚弱的小青,把一封“诀别书”托仆妇转交给她唯一的亲戚杨夫人。并把自己的几卷诗稿包好,让仆妇寻机送给冯通。一切交待完毕,她竭力打起精神,沐浴薰香,面对自己的画象拜了两拜,禁不住大声恸哭,风云变色……后来哭声渐小,终于气断身亡,香消玉殒。 可怜小青还不满十八岁。当年灰衣老尼一语成谶,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为, 冯通听到小青的死讯,不顾一切地赶到了别墅,抱着小青的遗体大放悲声,嘶声喊着:“我负卿~我负卿~”他确实太不够男子气,屈服于崔氏的淫威,辜负了这个把他视为唯一依靠的薄命红颜~没有保护小青的能力,不能给予小青的爱,何故当初要去招惹人家。倘若小青一直孤独,不知爱为何物,兴许还不会这样情断心灰,留下让世人慨叹唏嘘的悲剧。 更有甚者,小青遗留的诗稿和画像被泼妇崔氏发现,全部丢在火中。杨夫人受小青之托,费尽心血,从各方搜罗了她的诗稿,将它们结集刊刻,流传于世世,名为《焚余集》。命此名,是因为有些诗稿乃冯通奋力从火盆中抢救回来的。 七、身后轶事 一、云间(今上海松江)有一人,落魄不羁,颇工吟咏,自号煮鹤生。尝于孤山石畔,寻至小青葬处,但见一冢草土,四壁烟萝,徘徊感怆,立赋二绝以吊之,其诗云: 罗衫点点泪痕鲜,照水徒看影自怜。不逐求凰来月下,冰心争似步飞烟。 哮声狺语不堪聆,竟使红颜冢中青。可惜幽窗寒雨夜,更无人读牡丹亭。 是夜月明如昼,烟景空蒙,煮鹤生小饮数杯,即命舣舟登岸,只拣林木幽胜之处,纵步而行。 忽远远望见梅花底下,有一女子,丰神绝俗,绰约如仙。其衣外拢翠袖,内衬朱襦,若往若来,徜徉于花畔。 煮鹤生缓缓迹之,恍惚闻其叹息声。及近前数步,只见清风骤起,吹下一地梅花香雪,而美人已不知所适矣。 煮鹤生不胜诧异,疑为小青之魂魄,遂回至船中,又续二章云: 梅花尝伴月徘徊,月泣花啼千载哀。夜半岩前风动竹,分明空里佩环来。 不须惆怅恨东风,玉折兰摧自古同。昨夜西冷看明月,香魂犹在乱梅中。 自后名流韵士,纷纷吊挽。皆为怜其才而伤其命薄者,略去。 《醋葫芦》为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写了个有名的妒妇都氏。其中结尾处都氏因妒而在地府受审时,波斯达那尊者想为其说情,因此翻阅历代妒妇案宗,其中就提到小青死后得天见怜,位列散仙,而冯、崔二人轮回做狗做马。 岂不快哉~ 放下笔来,意犹未已。想小青一生,按灰衣老尼的话,命薄源于早慧。此事未及考证,真假莫辨。然其自幼喜梅,因梅结缘,伴梅而夭,仿佛又不具梅之傲雪品性。据其临终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深为自恋自怜,是世间无有知音,如同梅花之“众芳摇落独暄妍”吧。 在野史一隅,她美丽清雅,仿佛最贴近于“疏影横斜水清浅”的写照。美丽悲情而短暂生命,所遇不可托,所识没几人,天空那般狭小,心灵那般洁净,却偏偏陷身泥沼,未能自拔,读之余恨。 所幸昔日佳人埋骨于西子湖畔,与苏小小做了伴。青山绿水,知己红颜,虽死,不亦快于生乎~ 2015年8月4日于流中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本文档为【疏影横斜水清浅,照水徒看影自怜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8-24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