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士那瓦礼节

外士那瓦礼节

举报
开通vip

外士那瓦礼节外士那瓦礼节 巴克提维丹塔文化教育学院 外士那瓦礼节 目录 第一课 (一)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 (二)介绍 (三)你的期望 第二课 (一)外士那瓦礼节的定义 (二)基本原则 第三课 规范守则 第四课 奉献者的二十六项品德 第五课 (一)我们天生的地位——奎师那的奉献者 (二)外士那瓦的穿戴 第六课 对外士那瓦的冒犯(上) 第七课 对外士那瓦的冒犯(下) 第八课 在公共场所中应该注意的礼节 第九课 纠正他人的言行 第十课 (一)与非奉献者交往 (二)与客人、亲戚和其他人打交...

外士那瓦礼节
外士那瓦礼节 巴克提维丹塔文化教育学院 外士那瓦礼节 目录 第一课 (一)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 (二)介绍 (三)你的期望 第二课 (一)外士那瓦礼节的定义 (二)基本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第三课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守则 员工守则公司员工守则企业员工守则办公室安全用电规定加油站员工保密守则 第四课 奉献者的二十六项品德 第五课 (一)我们天生的地位——奎师那的奉献者 (二)外士那瓦的穿戴 第六课 对外士那瓦的冒犯(上) 第七课 对外士那瓦的冒犯(下) 第八课 在公共场所中应该注意的礼节 第九课 纠正他人的言行 第十课 (一)与非奉献者交往 (二)与客人、亲戚和其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第十一课 与奉献者交往 第十二课 奉献者的层次划分 第十三课 (一)在神像厅中应该注意的礼节 (二)对克伊尔坦(kirtana)的规定 第十四课 侍奉和尊敬地品尝帕萨达姆(prasadam) 第十五课 (一)学生评定 (二)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缺一、二页) 施瑞?柴坦尼亚?玛哈帕布赞扬圣萨纳坦?哥斯瓦米 (摘自《柴坦尼亚?查瑞塔姆瑞塔》安提亚?丽拉篇第四章) 第128节诗 听了这些详细情况,施瑞?柴坦尼亚?玛哈帕布感到非常高兴,于是说了下面的话: 第129-130节诗 yadyapio tumi hao jagat-pavana toma-sparse pavitra haya deva-muni-gana tathapi bhakta-svabhava-maryada-raksana maryada-palana haya sadhura bhusana 译文:“我亲爱的萨纳坦,尽管你是整个宇宙的拯救者,尽管就连半神人和伟大的圣人都因触碰你而得到净化,但你却遵守、维护外士那瓦的礼节。这是奉献者的特征。遵守外士那瓦礼节,是奉献者的美德。” 第131-132节诗 “谁要是违反礼节规定,人们就会笑话他,他因此在这一世和下一生都将遭到失败。你靠遵守这些礼节满足了我的心。除了你,还有谁会树立这样的榜样呢,” (三)你的期望 第二课 (一)外士那瓦礼节的定义 《哈瑞?巴克提?维拉萨》(Hari-bhakti-vilasa),把纯粹奉献者的行为举止说成是外士那瓦(Vaisnava)的礼节:“没有萨达查尔(sadacara)——礼节,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按正确的礼节行事。我们的行动必须符合适当的礼节。圣洁之人的心纯无瑕。圣洁之人的行为方式,就叫做萨达查尔。” (二)基本原则 圣帕布帕德在给《教诲的甘露》第2节诗写的要旨中说: “象功利主义者那样,为得到眼前的利益而遵守某些灵性生活的规范守则的做法,叫做niyama-agraha;不遵守经典为使人获得灵性进步而规定的规范守则,叫niyama-agraha。梵文agraha的意思是急切的接受,而agraha的意思是忽视不理,把这两个字中的任何一个加上niyama(规范守则),就是尼亚玛阿卦哈(niyamagraha)。因此,按照不同的组合,尼亚玛阿卦哈(niyamagraha)有两个意思。有志于培养奎师那知觉的人,不应该为了改善经济情况而急于遵守规范守则,相反该为了加强奎师那知觉而真心诚意地遵守灵性生活的规范守则。他们应该停止过非法的性生活,不再吃肉、赌博,以及使用麻醉自我的物品,应该严格遵守这些帮助人自制的原则。 第三课 规范守则 指导奉献者生活的规范守则有很多,但遵守它们的目的是使自己“始终记着奎师那,永远不忘记它”。 1、必须顶拜古茹(guru)、至尊主和他的奉献者,向这些地位崇高的人致以敬意。必须尊敬象父母那样的长辈。 2、清晨四点以前起床,参加孟格拉尔提(mangala-arati)。 3、醒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刷牙,然后洗澡。 4、大便后要洗澡。 5、小便后要用水清洗,还要洗手、洗脚。 6、喝水后要洗手(因为拿杯子喝水时,手实际上已经给弄脏了。) 7、用右手吃饭或喝水,即使一个人天生是以用左手为主,他也应该努力纠正用右手。 8、始终穿干净、整洁的衣服 9、永远不要偷东西。 10、永远不要说令人不愉快的话。 11、永远不要说谎话,即使是为了让他人高兴也不行。 12、永远不要说别人的坏话。 13、不要对他人怀有敌意,要友善待人。 14、不要与嫉妒成性、堕落、精神失常、不友善、挥霍浪费、虚伪狡诈和说谎的人交朋友。不要与女子保持不正当的关系。不要与不贞节的女子发展友谊。 15、不要独自旅行。 16、打喷嚏和打哈欠时要遮住嘴巴。 17、不要大声笑。 18、不要大声放屁。 19、晚间永远都不要去火葬场、花园,要避开不贞节的女子。 20、不要托庇于坠落的人。 21、睡觉的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22、坐在比自己年长的人面前时,不要伸展自己的腿。 23、吃东西时不要吐唾沫。 24、不要伤害任何人,而要始终友善待人。 25、不要与肆无忌惮的人交往,不要阅读伪经典。 26、不要嘲弄愚蠢的人、精神病患者、苦恼的人、长相丑陋的人、狡诈的人、残疾人或堕落的人。 27、除非为了教育儿子和门徒而斥责他们,否则不要斥责任何人。 28、刮胡子、剪头发、交媾后,以及参加葬礼,去火葬场后都要洗澡。 29、晚上不要吃酸奶和鹰嘴豆。 30、遭到侮辱时,应该默默地走开。 31、永远都不要表扬自己。 32、永远都不要看裸体的女人和男人。 33、吃东西时,不应该把盛放食物的盘子放在膝盖上。 34、不应该与自己的妻子吵架。 35、不要往水里吐唾沫,因为人们有时从湖、河、池塘里取水喝。 36、不要在庙堂里睡觉。 37、萨尼亚西(sannyasi)一天该洗三次澡,贵哈斯塔(grhasta)和布茹阿玛查瑞(brahmacari)一天至少要洗两次澡。 38、触碰过嘴里、鼻子里和耳朵里,触碰过眼睛,都必须洗手。 第四课 奉献者的二十六项品德 了解了奉献者的二十六项品德,就能认出谁是外士那瓦(Vaisnava)。然而,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这些品德分主要的和附属的两种。主要的品德是只投靠、服从奎师那,所有其它的品德都从属于它。我们有幸接触到了外士那瓦,接着有了对唱颂奎师那圣名的美好体验,继而托庇于奎师那的莲花足。这是最首要的品德特征。由于不断唱颂主的圣名,所有其它的品德特征都会相继出现,因此它们叫做附属的或伴随的。尽管它们从属于主要品德,但作为正确地唱颂圣名的结果,它们无疑会在真正的外士那瓦或圣人(萨杜)身上体现出来。 (一)奉献者仁慈(krpalu) 圣帕布帕德在给《施瑞玛德?巴嘎瓦谭》(Sriman-Bhagavatam,《圣典博伽瓦谭》)第3篇第25章第21节诗写的要旨中说: “他(外士那瓦)是众生的祝福者,因此是仁慈的。他不仅是人类社会的祝福者,还是动物社会的祝福者。这节诗中的梵文sarva-dehinam指的是所有接受了 物质躯体的生物。生物不仅能接受人的躯体,也可以接受猫和狗一类的躯体。主的奉献者对猫、狗、树木等每一个生物都非常仁慈。他以能使众生最终摆脱这个物质束缚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二)奉献者谦卑(amanitvam) 谦卑的意思是:人不应该渴望靠他人的尊敬来满足自己。谦卑不是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真诚、自然的。当受制约的灵魂看到自己的不足,谦虚地乞求奎师那的原谅,并为奎师那做奉爱服务时,谦卑的品德就在他身上展现出来了。 主柴坦尼亚?玛哈帕布在八训规(Siksastaka)的第三条中说: “人应该态度谦卑地唱颂主的圣名,认为自己还不如路旁的稻草;应该比一棵树还要能忍受,毫无虚荣感;应该随时准备向他人致以所有的敬意。怀着这种心态,人就可以一直不断地唱颂主的圣名。” (三)奉献者真诚 (satya-sara) 作为门徒,首要的诚实之处是遵守自己许下的诺言:不从事罪恶活动;每天坚持在自己的念珠(佳帕)上念十六圈主的圣名,永不间断。奉献者单单不从事非法活动还不够,他还必须对绝对诚实;说话、办事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而是为了让奎师那高兴。 (四)奉献者平等对待众生(sama) 奉献者在每一个生物的心中都能看到灵魂和超灵。他按照每一个生物不同的具体情况,用最有利于他们取得灵性进步的方式对待他们。 (五)奉献者完美无瑕(nidosa) 奉献者把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和言语等一切的一切,都献给了奎师那,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奎师那的愿望,因此应该被看作是完美无瑕的。 以一轮明月为例:月亮上也许会有一些黑的斑点,但它们阻挡不了皎洁的月光。同样道理,在奉爱服务中出现的一点点过错,不用斤斤计较。对奎师那的服务是超然的,一点点物质的瑕疵不足以影响,我们对奎师那的服务。 (六)奉献者慷慨仁慈(vadanya) 奉献者清楚对奎师那的爱是头等大事,因此无私地传播这份爱,不畏艰难险阻,所以说他仁爱宽厚。那些有幸得到“对奎师那的爱”的这份礼物的人是幸运的。 圣茹帕?哥斯瓦米(Rupa Gosvami)说: “我恭恭敬敬地顶拜慷慨仁慈的化身——主柴坦尼亚?玛哈帕布(Caitanya Mahaprabhu),他无条件地派发对神纯粹的爱。” (七)奉献者温文尔雅(mrdu) 奉献者不追求那些后果必然是痛苦的虚幻型物质快乐。他因为有奎师那知觉而感到满足,所以始终是平静的。他的温文尔雅不是出自羞怯,而是来源于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奉献者心平气和,始终依靠奎师那,努力完成至尊主的命令,而其他人则焦躁不安,终日谈论世上发生的各种世俗事物,以及个人的沮丧和忧虑。 (八)奉献者一尘不染(suci) 奎师那知觉运动的宗旨是:在全世界掀起一场“清洁革命” 通过遵守卫生原则保持外在的清洁; 通过唱颂 哈瑞?奎师那 玛哈?曼绰(Hare Krsna maha-mantra)净化内心。 帕布帕德在给《施瑞玛德?巴嘎瓦谭》第1篇第17章的第25节诗写的要旨中说: “宗教原则并不是某些教条或人制定的规则,而是四项基本的规范守则——苦行、清洁、慈悲和诚实。” “„„清洁对躯体和心灵来说都是必需的。单是躯体的清洁对一个人的外表也许有所帮助,但心灵的净化更重要,而赞颂至尊主能达到这个效果。不赞颂至尊主,就不能把堆积在心中的灰尘打扫干净。无神论的文明不能净化人的心灵,因为这种文明中没有对神的概念,而这个缺憾使人尽管享有优厚的物质条件,但却不可能有良好的品德。” (九)奉献者没有物质的财产(akincana) 最高的觉悟是:知道一切都属于奎师那。然而,敢于冒险、受神启示、富于同情心的奉献者,不满足于仅仅知道万物属于奎师那的道理,而是用一切去为奎师那服务,以使全世界都能受益。在这种灵性化了的世界里,所有的居民都将得到奎师那的祝福,进而变得平静、一切顺利,并在结束这一生时回归家园,回归首神。 (十)奉献者为众生谋福利(sarvopakaraka) 奎师那知觉对全人类以及其他种类的生物体都是必需的,因此传播奎师那知觉的奉献者是在为众生谋福利。不仅仅是某个种族、某个国家或某种性别的人需要奎师那知觉,而是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奎师那知觉。 《施瑞玛德?巴嘎瓦谭》第10篇第22章的第35节诗说: “用自己的生命、言语和聪明才智为其他生物谋福利,是每一个生物的责任。” (十一)奉献者非常平静(santa) 平静不是指那种事实上每时每刻都有可能被搅得乱七八糟的表面上的恬静状态。平静是指灵魂与奎师那和睦相处的状态。把奎师那视为一切的奉献者,完全可能达到这种状态。除了奎师那,什么都没有:当人觉悟到这一点时,就达到了平静、无畏的状态。 《巴嘎瓦德?歌伊塔》(Bhagava-gita,《博伽梵歌》)第5章的第29节诗说: “完全知觉到我的人,知道我是一切祭祀和苦行的最终受益者,是一切星宿和半神人的至尊主,是众生的恩人和祝愿者,因此获得平静,不再受物质痛苦的折磨。” (十二)奉献者投靠、服从奎师那(Krsnaika-sarana) 投靠、服从奎师那不是异想天开的行为,而是经权威认可,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我们只要练习,就能学会投靠、服从奎师那的方法。完全投靠、服从奎师那的奉献者有许多事情要做,从不浪费一秒钟。他的人生目标是完全托庇于奎师那,以清除自己所怀有的一切物质欲望,越来越多地为奎师那服务。 在《博伽梵歌》第2章的第7节诗中,阿尔诸那对奎师那说: “吝啬鬼似的软弱无能使我现在完全失去了镇静,分不清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请求您明确地告许我,怎么做对我最好。我现在是您的门徒,是向你皈依的灵魂,请指导我。” (十三)奉献者没有欲望(akama) 奉献者在全神贯注地做奉爱服务时,会发现自己所有的物质愿望都通过全心全意地培育奎师那知觉而得到了满足。他不再有物质愿望,而只渴望为灵性导师和奎师那服务。 (十四)奉献者不重视物质拥有(aniha) 奉献者也许会用物质的东西为奎师那服务,但不会依赖或留恋它们。他也许花成千上万的钱为奎师那服务,盖神庙,出版、发行与奎师那知觉有关的文献,但即使没有物质的东西可供他利用,他还可以通过唱颂哈瑞?奎师那来为奎师那服务。 (十五)奉献者信仰坚定(sthira) 奎师那在《博伽梵歌》第12章的第18-19节诗中说: “对敌友皆一视同仁,对荣辱、冷热、苦乐、毁誉皆超然不惊,保持平衡,远离不洁的联谊,保持沉静,事事满足,不计较住在何处,精神专注于培养知识,从事奉献服务,对这样的人,我十分钟爱。” 奉献者对奎师那的认识应该深刻到:任何诱惑、苦恼或自相矛盾的哲学,都 不能动摇地执行古茹(guru)和奎师那的命令的决心。 (十六)奉献者完全消除了六种不良品格(vijita-sad-guna) 奎师那在《博伽梵歌》第16章的第21节诗中说:“通向地狱的三重门是——色欲、嗔怒、贪婪。每一个聪明的人都应该摒除这些,因为它们导致灵魂堕落。” 六种不良的品格是:物质欲望、愤怒、贪婪、幻想、疯狂和嫉妒。纯粹的奉献者通过全心全意地为奎师那服务,消除了这六种不良品格。要控制住感官,必须靠超然的知识和体验超然的快乐,而不能靠机械的抑制。 (十七)奉献者吃东西不超过实际需要量(mita-bhuk) 奎师那在《博伽梵歌》第6章的第16节诗中说:“阿尔诸那呀~吃得太多或太少,睡得太多或睡得不够,都不可能成为瑜伽师。 ” 圣帕布帕德说:“应该让胃的二分之一装食物,四分之一装水,另外四分之一装空气。不要吃过了量。” (十八)奉献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apramatta) 奉献者不会让物质的喜悦冲昏了头脑,飘飘然不知所以。他过最简朴的生活,用自己的一生孜孜不倦地为奎师那服务。因此,他的生活是适度、平衡和头脑清醒的生活典范。 (十九)奉献者尊重所有的生物(manada) 奉献者尊敬他人,而不期待他人对自己报以尊敬。他知道是奎师那赋予生物以生命,因此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知道自己无权杀生。 (二十)奉献者不慕虚荣(amani)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虚荣: 1、令人羡慕的东西所能给人带来的“光彩”、“体面”是虚假的。 2、对“光彩”、“体面”的追求是错误的。 奉献者不贪图这两种虚荣。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所具有的光彩,吸引不了他。他承认:凡是有吸引力的事物,都只是奎师那的影像,而奎师那是万事万物的源头,最有魅力。 (二十一)奉献者严肃认真(gambhira) 在培养奎师那知觉的过程中会有许多轻松愉快的时刻,但对于受制约的灵魂来说,放弃物质生活,做回归灵性世界的准备,并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那是非常高的目标。严肃认真的意思是:始终考虑如何不断发展、加深我们对奎师那和它奉献者的爱。 (二十二)奉献者富于同情心(karuna) 同情的实际表现是传教,但纯洁是传教的力量。奉献者真诚、纯洁的心,是传教活动的支柱。 (二十三)奉献者是大众的朋友(maitra) 奉献者把人们引向奎师那,因此是大众的朋友。奎师那是众生最好的朋友。 (二十四)奉献者是诗人(kavi) 奉献者除了写诗外,还因为有诗一般的感受而以诗人著称。他一点儿都不迟钝。他从纯净的水中品尝到奎师那的存在,把太阳看成是奎师那的眼睛。他用言语描绘神,用心灵的眼睛观看至尊人格首神奎师那超然、绝美的形象。奉献者每时每刻都能意识到奎师那,总有不断更新的新鲜感。他是诗人。 (二十五)奉献者精明强干(daksa) 能投靠、服从奎师那和奎师那的代表,做需要做的事情,是精明强干的奉献者所具有的特征。 (二十六)奉献者善于保持沉默(mauni) 奉献者从不说废话,这就是他的沉默。他只有在赞颂至尊主奎师那时才说话。 第五课 (一)我们天生的地位——奎师那的奉献者 1、我们每个人都是施瑞?奎师那(Sri Krsna)不可缺少的一个碎片部分。我们所具有的神圣品质,都会随我们奎师那知觉的增强而自然发展、显现出来。 2、培养奎师那知觉的最佳方法是:唱颂奎师那的圣名。 3、成为纯粹的奉献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严格地按圣帕布帕德树立的榜样去做,但时刻警惕不要模仿他。 4、象帕布帕德那样纯粹的奉献者所具有的崇高品德,远远超出我们现在的理解力所能理解的范围。然而,主奎师那和外士那瓦(Vaisnava)出于他们的同情心。为我们制定了简单、明了的培养奎师那知觉的原则和方法。 5、我们怎么才能发展这些品德呢,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Srila Rupa Gosvami)在《教诲的甘露》第3节诗中解释说: ,要有热情 ,信心坚定地不断努力 ,要有耐心 ,按规定原则做(例如:sravanam kirtanam visnoh smaranam—一聆听、唱颂和记着奎师那) ,不与非奉献者交往 ,走先前阿查尔亚(acarya)走过的路 6、圣帕布帕德既有同情心又很实际,他制定了简单明确的检查项目,以便于我们评定自己在培养奎师那知觉的过程中进步的水平。请阅读《博伽梵歌》)第13章的第8-12节诗。 7、培养、加强奎师那知觉的方法极其简单易行。如果我们真诚地托庇于外士那瓦的莲花足,强烈渴望达到目的,施瑞?柴坦尼亚?玛哈帕布(Sri Caitanya Mahaprabhu)无疑就会向我们展示它的仁慈。 8、灵魂具备所有的神圣品德。因此,我们越接近自己的灵性身份,这些品德就会越来越多地自动呈现出来。 (二)外士那瓦的穿戴 “施瑞?柴坦尼亚?玛哈帕布说:‘第一流的外士那瓦仅仅靠他的临在,就能使别人唱颂奎师那的圣名。” (摘自《柴坦尼亚?查瑞塔姆瑞塔》玛迪亚?丽拉篇16(74) 外士那瓦穿戴得体的重要性 外士那更应该穿戴得象个外士那瓦。我们是圣帕布帕德的代表。我们应该向第一流的代表看齐,因此需要知道外士那瓦穿戴的真正标准,并维护它,宣传它。在卡利(Kali)年代,离经叛道容易成为标准,我们对此应该保持警惕。得体的外士那瓦服装,有助于我们保持正确的知觉,记住自己真正的身份,以及为圣帕布帕德和外士那瓦服务的职责。外士那瓦的穿戴很有魅力,并且会有助于我们的传教。第一印象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时间最长,而它总是由视觉刺激造成的。仅仅看一个外士那瓦,就能使受制约的灵魂得到净化。 参献者的穿戴必须简朴、整洁、有特色,以使人们能想起奎师那。 1、外士那瓦,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着装都应该简朴、整洁、体面,而不要时髦、华丽;不应该用香水及各种化妆品等多余的东西,不应该化妆。 2、奉献者不应该戴价格昂贵而又华丽的首饰和手表等。 3、奉献者应该避免使用任何通过宰杀动物而得的皮制品。除非是在做服务时不可避免的要用,否则不应该穿皮鞋、戴皮带,用其它皮制品。 4、所有的奉献者都应该佩戴康提?玛拉(kanthi-mala)——图拉茜(tulasi)项链。项链上的珠子(玛拉)必须是清晰可见的。谁不遵守基本原则,特别是不唱颂主的圣名,不遵守四项戒律,谁就不应该佩戴康提?玛拉。 5、来到神庙时,男人应该穿兜提(dhoti)和库尔塔(kurta),女人应该穿沙丽(sari),最好在有男性在场的情况下盖住自己的头发。 圣帕布帕德 “圣帕布帕德穿戴得就象温达文(Vrndavana)的居民一样。他穿着一件简朴的棉制兜提,戴一条康提?玛拉(图拉茜项链),披一条旧查德尔(chaddar)——披肩,手拿佳帕?玛拉(唱颂时用的念珠)。他的肤色金黄;头发刮光,只在脑后留了一根茜卡(sikha);前额上画了白色的外士那瓦?提拉克 (vaisnava-tilaka)。他脚穿一双印度圣人(萨杜)常穿的白色尖头拖鞋。但是在纽约,有谁曾见过或梦见过什么人穿戴得象这位外士那瓦呢,他有可能是第一个以不折不扣的外士那瓦装束,出现在纽约街头的萨尼亚西(sannyasi)。当然,纽约人有一个特点——不很在乎新游客穿什么样的奇装异服。” (摘自《圣帕布帕德传》第2卷的第7页) 印度从前有一家工厂,因为其中的工人几乎都是外士那瓦,所以外士那瓦工人上班时,可以自由地画上外士那瓦?提拉克,携带有外士那瓦标记的随身用品。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工厂的主人换成了个伊斯兰教徒。他接管工厂后,就宣布不再允许工人画着外士那瓦?提拉克来上班。绝大多数工人,在听了老板的命令后当天,就照着他说的去做了,上班时不再画他们的提拉克。然而,有一个雇员认为自己应该依靠奎师那,不放弃自己的机会。于是,他仍旧画着非常清晰的白色外士那瓦?提拉克去上班。新穆斯林老板看到所有聚集在一起的工人后说:“这位画着外士那瓦?提拉克的奉献者很勇敢。我允许他继续画着提拉克上班。但其他人不许再画了。” 圣帕布帕德用这个故事鼓励奉献者,不要不必要地放弃画外士那瓦标记。在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圣帕布帕德说:提拉克不是绝对非用泥画不可的,但奉献者至少应该边唱颂维施努(visnu)的名字,边用水在自己的身上画提拉克。以上的故事很明显适用于现代。1966年,茹帕努嘎(Rupanuga)和萨特斯瓦茹帕(Satsvarupa),坚持画着外士那瓦?提拉克到纽约的福利机构去上班,这一举动令圣帕布帕德非常高兴。圣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斯瓦提?塔库尔(Bhaktisiddhanta Sarasvati Thakura),希望高级法院的法官有一天也能画上提拉克,而这象征着奎师那知觉成功地改变了全世界的面貌。要是工作环境不允许奉献者画提拉克,奉献者就应该尽量用各种方式使自己在工作时记住奎师那。圣帕布帕德讲的那个坚持画提拉克上班的人的故事,提醒在卡尔米(karmi,物质主义者)控制的地方就职的奉献者:无论情况如何,我们都必须自始至终做奉献者。 (摘自“Srila Prabhupada Nectar”第3卷) 第六课 对奉献者的冒犯(上) 外士那瓦?阿帕茹阿德 外士那瓦的伟大 “主奎师那的奉献者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有利于所有的生物。因此,奎师那知觉运动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 (摘自圣帕布帕德于69年6月15日给希瓦南达?达斯的信) 《哈瑞?巴克提?维拉斯》摘录 1、哈瑞(Hari)的奉献者在卡利(Kali)年代中极为稀少。奉献者的地位比主布茹阿玛(Brahma)和主希瓦(Siva)的地位还要高。 2、人死时,如果有奉献者在场,那他即使杀害过布茹阿玛纳(brahmana,婆罗门),也会由于奉献者出现而被提升进灵性天空。 3、吃狗肉的人如果成为外士那瓦,其地位就比布茹阿玛纳还要高。萨尼亚西(sannyasi)如果不为维施努(Visnu)做奉爱服务,就被认为比吃狗肉的人还堕落。 4、即使在宇宙毁灭时,维施努的奉献者也不坠落。因此,所有的经典又称施瑞?哈瑞(Sri Hari)是绝对可靠的、无所不在的和无穷无尽的。奉献者无需害怕。奉献者永远不会加害任何生物,使其痛苦。 5、崇拜至尊人格首神施瑞?哈瑞的人,是最优秀的人,在三个世界中无与伦比。 6、纯洁无瑕、宽宏大量的外士那瓦,能净化整个宇宙创造,因此比圣地还要好。 7、那些声称是我奉献者的人其实不是我的奉献者。那些是我奉献者的奉献者的人,才是我真正的奉献者。 8(我的奉献者投靠、服从我,每时每刻都在歌唱我的荣耀。他们不依附、不憎恨、不嫉妒、不骄傲,也从不伤害任何生物。他们一直都在崇拜我的奉献者,热心聆听有关我的一切。他们始终把我放在心上。 第七课 对奉献者的冒犯(下) 外士那瓦?阿帕茹阿德 (一)对外士那瓦的亵渎 “你始终注意审视自己是否冒犯了其他奉献者,这种态度非常好。在为主奎师那和他的代表----灵性导师服务时,我们应该绍终保持这种害怕冒犯的态度----小心翼翼。这种态度会使你的奎师那知觉不断增强。” (摘自圣帕布帕德70年4月21日写给哥帕勒?奎师那的信) 《哈瑞?巴克提?维拉斯》摘录 1、人一旦亵渎、侮辱外士那瓦,就会失去宗教心、钱财、声望和自己的孩子。 2、殴打外士那瓦,亵渎、侮辱外士那瓦、对外士那瓦无礼,生外士那瓦的气,或者看到外士那瓦不表示高兴,都会使人下地狱。 对外士那瓦的四种亵渎 1、讽刺、嘲笑出身低贱的外士那瓦。 2、讽刺、嘲笑曾经犯过错误的外士那瓦。 3、讽刺、嘲笑在意料不及的情况下犯下错误的外士那瓦。 4、对几乎改正了自己错误的外士那瓦继续讽刺、嘲笑。 (二)宽恕 冒犯了其他外士那瓦后该做什么, “人如果在物质属性的控制下冒犯、侮辱了奉献者,就应该发自内心地感到后悔,应该抱着奉献者的莲花足痛哭,请求他的宽恕和怜悯。奉献者天生就很仁慈,将会原谅冒犯自己的人。” (摘自《哈瑞纳玛?琴塔玛尼》) 赞扬其他的奉献者 “每一个奉献者都应该赏识其他奉献者的价值,这其实是奉献者的责任。谁都不应该指责其他人。” (摘自圣帕布帕德68年8月19日写给塔玛勒?奎师那的信) “今天您来到我的家,我因此而变得光荣,我的人生彻底成功了。能见到外士那瓦的机会太稀少了,就跟有幸见到施瑞?哈瑞(sri Hari)一样不容易得到。我必定做过大量的功德,堆积起来足有梅茹(Meru)山那么大,因此才能见到像您这么伟大的外士那瓦。” (摘自《哈瑞?巴克提?维拉斯》) 第八课 在公共场所中应该注意的礼节 yad yad acarati sresthas tat tad evetaro janah sa yat pramanam kurute lokas tad anuvartate 无论伟人做什么,普通人都会跟着做;无论伟人以模范行为建立什么标准,整个世界都会跟从。 (摘自《巴嘎瓦德?歌伊塔》3.21) 1、你应该始终记着你是圣帕布帕德的代表。圣帕布帕德在谈到绝对真理时,从不妥协。然而,他又始终是一位完美的绅士。这就是具有奎师那知觉的人所具有的表现。 2、在与人们打交道时,我们应该放弃自己的假我。我们必须训练自己,不受物质自然三种属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3、我们应该下定决心,按照圣帕布帕德对我们的要求,去思考、说话和行动。这就是奎师那知觉。 4、我们必须通过一直不断地练习,使自己记住:每一个生物都是施瑞?奎师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唯一该做的事情,是唤醒人们的奎师那知觉,使他们觉悟到灵性的真理。 5、应该始终记着:每一个人,包括奎师那,都在看着你呢~ 6、最能唤醒人们的奎师那知觉的方法是:集体唱颂主的圣名(桑克伊尔坦,sakirtana)。奉献者应该非常热心地把主柴坦尼亚?玛哈帕布的恩典分给大众。这应该是我们与人们打交道的真正目的。 7、永远都不要在人们面前发脾气。谦虚和容忍永远比愤怒和灰心丧气强。 8、不要在公共场所吃喝、休息和讨论问题。 圣帕布帕德的话 “我们的生活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使人们培养崇高的品德。如果我们的人带着这种认识去派书,那他们就是在为社会做最好的服务。人们必须看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看到我们所做的牺牲,我们的生活背后是什么,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是怎样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摘自圣帕布帕德74年6月12日写给施瑞?哥文达的信) 第九课 纠正他人的言行 “奉献者能够忍受各种各样的不幸,以及物质自然反复无常的变化。他是那么全神贯注地为奎师那知觉服务,以致根本没时间变得愤怒,或者考虑别人是否冒犯他了,也没时间去挑他人的错。奉献者对所有的人都很仁慈,宽宏大量。他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绅士风度。” (摘自圣帕布帕德74年10月12日写给汉萨杜塔的信) 1、指责他人与帮助他人纠正其言行是不一样的。奉献者知道:指责一位外士那瓦,将会污染自己的心灵,妨碍自己取得灵性进步。 2、我们要想纠正其他奉献者的言行,自己必须是: ,没有嫉妒心。 ,真心希望帮助其他奉献者培养他们的奎师那知觉。 ,灵性指导者或管理者有权这样做,因此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这样做。或者,当一个奉献者在困境中亲自要求我们帮助时,我们才能给他提意见。 3、纠正他人言行的奉献者,自己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4、纠正他人言行的方法: ,通过联谊,以身作则帮助他人纠正自己的言行。 ,指导奉献者去求取灵性上更进步的奉献者给予庇护。 ,初级奉献者不应该试图去纠正其他奉献者的言行。他应该向一位自己信任的高级奉献者敞开心扉,请求他给予帮助和忠告。 5、不应该用刻薄的话语和粗暴的行为来对待一位真诚的奉献者。我们要摧毁的是奉献者心中的愚昧,而不是奉献者本人。 6、如果有人很诚恳地批评帮助我们,那我们应该感谢他,而不应该不高兴。消极对待好意的批评指正,是假我的体现。 7、进步的外士那瓦把别人给自己提的每一条意见,都视为是主柴坦尼亚?玛哈帕布的仁慈。 8、预防比治疗更有效。如果所有的奉献者都学习什么是正确的奉爱行为,那么相互间的批评指正就会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十课 (一)与非奉献者交往 与非奉献者交往,会培养对奉献者不尊敬的心态(sadhu ninda)。因此,奉献者非常谨慎地回避这种交往。与物质主义者的交往(asat-sanga)有两种,即:与妇女交往,以及与不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的人交往。 与妇女交往有三种类型: ,违背韦达传统,与自己的妻子相处。 ,与不是自己妻子的妇女交往,以便过非法的性生活。 ,与太迷恋妇女的人交往。 如果一个人在婚姻生活中受妻子的控制,那就意味着他没有按经典的训示与自己的妻子相处。因此,只有按照经典的训示结婚,并按照婚姻生活中的规定去做;而在这样的婚姻生活中,妻子服从丈夫,丈夫像圣人(萨度,sadhu)一样为人,这样的交往才是正确的交往。其它形式的交往,都是物质主义的交往(阿萨 特,asat) 与不为主做奉爱服务的人交往有三种,即:与玛亚瓦迪(mayavadi)交往,与冒充是奉献者的人交往,以及与无神论者交往。玛亚瓦迪认为:主和普通生物(吉瓦,jiva)都不是永恒的生物,而主的形象(穆尔提,murti)是物质的。冒充是奉献者的人,并不是真诚地为主做奉爱服务或弃绝,而是为了谋生假扮成奉献者。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这些人现在也许自称是奉献者,也许被公众认为是奉献者,但不与这种人交往,并不是冒犯(Sadhu ninda)。 另外,谁要是指责那些不再与物质主义者(阿萨特,asat)交往的人,那我们就应该拒绝和回避与谁交往。因此,真诚的奉献者会避免与物质主义者交往(这样就不会培养对奉献者不尊敬的心态),而仅仅托庇于圣名,所以肯定能得到菩瑞玛(prema)这一珍宝。应该注意的是:要想在获得菩瑞玛这一珍宝的前进路途中稳步向前,不偏离方向,我们必须寻求与奉献者联谊的机会,避免犯指责奉献者的冒犯——阿帕如阿德(aparadha),同时完全回避与非奉献者交往。因此,我们必须能区别谁是奉献者,谁不是奉献者。此外,我们必须能够根据外士那瓦灵性水平的高低,认清他们是属于哪个层次的。 (摘自(哈瑞纳玛?琴塔玛尼》) (二)与客人、亲戚和其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1、外士那瓦的礼节是:当客人来到我们家或我们的神庙时,我们应该以爱和尊重的态度来招待他们。我们应该尽我们的能力欢迎他们,对他们说好听的话,给他们让坐、倒水,请他们吃帕萨达姆(Prasadam)。 2、两种对待非奉献者的方式: ,对那些没有灵性知识的人,我们应该是他们的祝福者。我们应该启发他们,并通过给他们看它帕布帕德的书,告诉他们帕布帕德所给的指示,使他们得到帕布帕德的联谊。然而,我们不应该用从事使他们高兴的物质活动这种方式,与他们交往。 ,对无神论者和满怀嫉妒的人,我们应该予以回避。对这种人传教,是对圣名的冒犯。 3、如果我们的长辈(非奉献者)说一些话,反对圣帕布帕德制定的原则,那我们应该既保持对长辈的尊敬,但同时又继续坚持执行圣帕布帕德的训示。 4、如果有人指责圣帕布帕德、外士那瓦或经典,那我们就应该立即与他争论,彻底打败他,或者马上离开。听这种冒犯之辞,最妨碍人的灵性进步。 第十一课 与奉献者交往 奉献者应该如何根据其他奉献者的不同水平与他们交往呢,纳茹阿达?牟 尼(Narada Muni)在《施瑞玛德?巴嘎瓦谭)(srimad-Bhagavatam,《圣典博伽瓦谭》)第4篇第8章的第34节诗中,解释了这个问题: 译文 每一个人都该这样为人,那就是:遇到比自己强的人时,应该感到非常高兴;遇到比自己差的人时,应该同情他;遇到与自己有同等水平的人时,应该跟他做朋友。这样,人们就永远都不会受物质世界三种苦的影响了。 要旨 通常,我们一旦发现有人比自己强,就开始嫉妒他;一旦发现有人比自己差,就嘲笑他;一旦发现有人跟自己水平一样,就变得骄傲自满。这些都是使我们受物质痛苦的原因。因此,伟大的圣人纳茹阿达(Narada)劝告奉献者要以正确的方式为人,即:应该高兴遇到比自己强的人,而不要嫉妒他;应该同情比自己差的人,帮助他提高,而不要压迫他;应该跟与自己水平相同的人交朋友,而不要在那人的面前吹嘘自己的所作所为。奉献者还应该同情一般大众,他们因遗忘了奎师那而正在受苦。这样做很重要,它能使人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感到快乐。 《柴坦尼亚?查瑞塔姆瑞塔》玛迪亚?丽拉篇第22章的第83节诗也说: “与高级奉献者交往是促使人们为主奎师那做奉爱服务的根本原因。即使沉睡在自己心中的对奎师那的爱被唤醒了,与奉献者交往也还是头等大事。” 1、奉献者彼此之间应该互称帕布(Prabhu),意思是主人。然而,我们自己不应该因为别人叫我们帕布,就真认为自己是帕布。我们应该始终做一个仆人,而把其他奉献者视为帕布。 2、奉献者之间的关系,永远都不应该变得太随便。奉献者应该彼此尊重,不要相互冒犯,不要口是心非。 3、我们不应该自卖自夸,向其他奉献者吹嘘自己获得的成就。相反,我们应该知道自己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任何资格。不论我们成功地做了什么,都是因为有里圣帕布帕德和外士那瓦(vaisnava)的恩典。 4、如果一个奉献者因为生病或家人死亡等正感到痛苦,我们必须用话语和实际行动帮助他。奉献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困难的时候将会受到检验。我们不能认为这些事情属于物质的范畴,因此可以不管。 5、如果一位奉献者有一段时间不为主奎师那做奉爱服务,不再与其他奉献者交往,我们不应该因他(或她)在玛亚(maya)中而谴责他(或她),否则将有可能使他(或她)更加远离圣帕布帕德和奎师那的莲花足。我们应该向他表示爱,鼓励他,对他友好,使他在奉献者的陪伴下感到又一次回到了家。 6、在《教诲的甘露》第4节诗中,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srila Rupa Gosvami)解释了奉献者之间交流爱心的六种方式: ,慷慨地赠送礼物 ,大方地接受礼物 ,向他人吐露内心的秘密 ,私下询问 ,接受来帕萨达姆(Prasadam) ,请别人吃帕萨达姆 7、应该尊重所有的妇女,特别是外士那瓦妇女。应该把所有的妇女都称为玛塔吉(Mataji,母亲)。 第十二课 奉献者的层次划分 《柴坦尼亚?查瑞塔姆瑞塔》玛迪亚?丽拉篇第22章的第64-74节诗,讲述了奉献者的各个层次。 忠心耿耿的奉献者真正有资格为主做爱心服务。奉献者按其信仰分成最高级的奉献者、中级奉献者和初级奉献者。 最高级的奉献者——乌塔玛?阿迪卡瑞(uttama-adhikari): 说话、思考很符合逻辑,善于辩论,精通启示经典,对奎师那有坚定的信仰。这样的奉献者可以拯救全世界。 中级奉献者或二流奉献者——玛迪阿姆?阿迪卡瑞(madhyama-adhikari): 说话、思考不是很符合逻辑,对启示经典也不是很理解,但始终信仰坚定,而且不盲目;尽管不很熟悉灵性主题的辩论,但最幸运地拥有了坚定的信仰。 初级奉献者——卡尼施塔?阿迪卡瑞(kanistha-adhikari): 信仰不坚定、易变的人,以及刚开始练的人。这样的奉献者随着坚持按正确的方法练,会逐渐上升到高级奉献者的层面。 根据一个奉献者爱奎师那和依恋奎师那的程度,能看出他是最高级的还是较高级的。《施瑞玛德?巴嘎瓦谭》(srimad-Bhagavatam,《圣典博伽瓦谭》)第11篇第2章的第45-47节诗,明确地描述了以下的特征: 为奎师那做奉爱服务的高级奉献者,在万事万物中都能看到灵魂的灵魂——至尊人格首神施瑞?奎师那。结果是:他始终能看到万事万物的起源——至尊主的形象,而且明白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它的体内。 中级(二流)奉献者对至尊人格首神表示爱,友好地对待所有的奉献者,对初 级奉献者和无知的人们很仁慈。中级奉献者不理睬那些嫉妒他人做奉爱服务的人。 初级奉献者(帕奎塔,prakrta)——物质层面上的奉献者,学习经典的目的不明确,不持之以恒地学习,也不努力了解纯粹奉爱服务的真正标准,因此对高级奉献者不够尊敬。然而,他可能会遵守从自己的灵性导师或崇拜神像的家人那里学到的规范守则。尽管他努力通过做奉爱服务取得进步,但仍被认为是处在物质的层面上。他受到外士那瓦哲学的一点儿启发,因此是初级奉献者——巴克塔?帕亚(bhakta-praya),或者叫巴克塔巴萨(bhaktabhasa)。 谦逊的奉献者不去找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圣帕布帕德给他门徒的信件摘录 “你写信说你没有在找任何人的缺点和错误。这说明你是优秀的外士那瓦。你不去找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这是外士那瓦的品德。我们应该始终提醒自己要温顺、谦逊。你必须了解这一点。我们大家应该彼此合作。否则,如果我们自己人之间相互争斗,别人会怎么想,奉献者的为人总是很完美。” (摘自1974年12月12日写给帕提塔?乌达冉的信) “这称为‘外琨塔(Vaikuntha)的态度。在外琨塔世界里,任何人实际上都没有缺点和错误,但却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竞争。那种竞争是:每一个奉献者都认为,其他的奉献者为主奎师那做的服务真是太棒了~在物质世界里人的态度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做得好。这是物质的观念。在灵性的世界里正好相反,大家都认为其他奉献者比自己做得好。我们受到训练,称自己的神兄弟为帕布(Prabhu)——主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一直赞赏神兄弟为奎师那做的服务,并且寻找为神兄弟服务的机会。我们有时会彼此误解,但应该努力原谅他人。 (摘自1969年11月15日写给布茹阿玛南达的信) “印度玛亚普(Mayapura)的一位布茹阿玛查瑞(brahmacari)——帕巴茹帕?达斯(Prabharupa dasa),给我写了一封信,他受到我们美国奉献者的虐待。请仁慈地过问这件事,做必要的纠正。不管是印度人还是外国人,任何加入我们运动的人,都不受任何约束,我们唯一的约束是对首神的爱。我们的方针、政策很明确,那就是:没有人因为受欺负而离开。我们消耗了几加仑血,才能使一个人加入我们的行列。所有来的人都是为了改善自己,你不能期望每一个人都是完美的。相反,尽最大的努力使每一个人都变得完美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特别小心谨慎。” (摘自1973年8月23日写给塔玛勒?奎师那的信) “请遵守规范原则,每天认真地唱颂主的圣名16圈,并确保你所有的同伴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果有人做得不好,就平静地劝导他。” (摘自1970年8月18日写给乌盆铎的信) 第十三课 (一)在神像厅中应该注意的礼节 在《奉爱的甘露》中,圣帕布帕德详细地描述了在神像厅中应该注意的礼节: 1、应该接受神像和灵性导师佩戴过的花朵及花环,把它们带在自己身上。 2、应该学会在神像面前跳舞。 3、应该学会,一看到神像或灵性导师就立即跪拜。 4、当神像被带到街上游行时,奉献者应该立即跟随游行队伍。 5、每天必须绕神庙走至少三圈。 6、必须在神像厅里按规定崇拜神像,做阿尔提(arati),供奉食物,为神像打扮,等等。 7、必须为神像做个人的服务。 8、必须唱颂神的圣名,向神像祈祷,朗诵著名的赞美诗,并集体吟唱神的圣名(桑克伊尔坦,sankirtana)。 9、必须品尝玛哈?帕萨达(maha-prasada)——神像吃过的食物。 10、必须喝给神像沐浴过的水(caranamrta)。 11、必须闻给神像供奉过的花朵和供香。 12、必须触摸主的莲花足。 13、必须满怀深情地注视神像。 14、必须经常阅读《巴嘎瓦德?歌伊塔》(Bhagavad-gita)、《施瑞玛德?巴嘎瓦谭》(Srimad-Bhagavatam)、《柴坦尼亚?查瑞塔姆瑞塔》 (Caitanya-caritamrta),以及类似的书籍,从中聆听对至尊主本人和有关它的逍遥时光的描述。 15、必须向神像祈祷,祈求他们的仁慈。 16、应该记忆、冥想神像。 17、应该为神像服务,不惜为奎师那的利益而历尽艰险。 18、必须把一切都奉献给至尊主。 19、应该给图拉西(tulasi)树浇水。 20、应该与比自己进步的奉献者交往。 21、不应该穿着鞋子进入神庙。 22、不应该在吃过东西后,不清洗手脚就进入神像厅。 23、跪拜时,不应该只有一支手着地。 24、不应该在施瑞?奎师那面前绕行。 25、在神像面前,不应该伸展自己的腿。 26、在神像面前坐着时,不应该用手抓住自己的脚腕,抱着自己的膝盖,或者托着自己的肘部。 27、不应该在神像面前躺下。 28、不应该在神像面前吃帕萨达姆(Prasadam)。 29、不应该在神像面前撒谎。 30、不应该在神像面前大声说话。 31、不应该在神像面前与他人说话。 32、不应该在神像面前哭喊、号叫。 33、不应该在神像面前与他人争吵、动手打架,或者训斥他人。 34、在神像面前,不应该披毛制或皮制的毯子。 35、不应该在神像面前赞扬其他人。 36、不应该背朝着神像坐。 37、不应该沉默地向灵性导师致敬。换句话说,在向灵性导师致敬的时候,应该大声地朗诵献给他的祈祷文。 38、与灵性导师在一起时,应该赞美他。 39、不应该在灵性导师面前表扬自己。 40、不应该在神像面前对半神人表示不尊敬。 (《奉爱的甘露)第6章和第8章) 冥想神像 1、顶拜神像后,应该带着深厚的奉爱之心观看(达尔珊)神像,乞求它们的仁慈。 2、我们不应该立即看神像的脸。《施瑞玛德?巴嘎瓦谭》 (Srimad-Bhagavatam,《圣典博伽瓦谭》)中描述了觐见神像时看神像的正确方法: “看神像应该先从神像的莲花足开始看,然后逐步看到他微笑的脸宠。冥想、观看神像时应该全神贯注,先看主的莲花足,然后是小牛犊,随后是其它东西,就这样从低到高地看。随着目光从至尊主四肢的一部分移向另一部分,心神越专注,智力就越纯净。” (摘自(施瑞玛德?巴嘎瓦谭)2.2.13) 3、我们在觐见神像时,首先应该从左边的神像看起,一尊接一尊,逐渐看向右边的神像。 (二)对克伊尔坦(kirtana)的规定 “谈到你问的有关跳舞的问题,跳舞应该向潘查?塔特瓦(Panca-tattVa)那样,高举着手臂热情洋溢地跳。你也可以高举着手臂热情洋溢地跳舞。所有的主柴坦尼亚(Caitanya)的追随者都高举着手臂跳舞。如果有人欣喜若狂地跳,那很好,但最好是高举起手臂跳。 (摘自圣帕布帕德74年11月10日写给克伊尔坦阿南达的信) 1、克伊尔坦(kirtana)的意思是:通过集体歌唱的形式赞颂施瑞?哈瑞(只有一个奉献者唱的时候,称为巴占)。 2、赞颂施瑞?奎师那,而不是你自己。 3、为了取悦施瑞?奎师那和它的奉献者,带着诚挚的奉爱之情歌唱。 4(当有一群人集体歌唱时,应该有一到两个人领唱,其他人则随唱。 5、圣帕布帕德指示,用于给克伊尔坦伴奏的乐器应该是卡尔塔勒(karatala,铙钹)、嘧瑞当嘎鼓(mrdanga)和小钹。他不赞成用风琴给克伊尔坦伴奏,但同意给巴占伴奏。用乐器,特别是卡尔塔勒和小钹时,声音不应该刺耳,或者让它们掩盖住吟唱圣名的声音。在有人领唱克伊尔坦时,伴奏的乐器声不应该强过领唱者的声音,节奏应该符合领唱者的节奏。 6、歌唱时用简单的曲调,根据不同的时辰选用适当的曲调(茹阿嘎,raga)。 7、不要以为你自己是最好的歌手,因此应该领唱。外士那瓦(Vaisnava)天性谦逊。他们自然而然想要跟随,而不是领唱。但是,如果其他外士那瓦要求他们领唱,那他们很高兴做这项服务。 第十四课 侍奉和尊敬地品尝帕萨达姆 “我非常喜欢这个想法。治疗物质疾病的药物是唱颂圣名,而食物是帕萨达姆(prasadam)。” (摘自圣帕布帕德于68年3月10日写给达亚南达的信) (一)尊敬地品尝帕萨达姆的方法 “为了保持奉爱之心,当奉献者派发至尊人格首神吃剩的食物——帕萨达姆时,我们必须接受帕萨达姆,并将其视为是纯粹的奉献者给予我们的至尊主的仁慈。” (摘自《教诲的甘露》第4节诗的要旨) 1、我们应该只吃帕萨达姆。 2、我们该吃的最理想的食物是:由奉献者烹煮、由奉献者供奉给主、由奉献者侍奉的食物。 3、记住:奎师那的帕萨达姆与奎师那没有区别。背诵祈祷文”sarira avidya jala“,以便记住这一点。 4、用右手吃、喝。 5、我们在吃帕萨达姆时,应该想奎师那是怎样品尝这些贡品的。我们也可以冥想奎师那是那么仁慈,赐予我们他的帕萨达姆;冥想施瑞?柴里尼亚?玛哈帕布(Sri Caitanya Mahaprabhu)和主奎师那吃帕萨达姆的逍遥时光。 6、在品尝帕萨达姆时,除了赞颂奎师那和它的帕萨达姆,不应该谈别的话题。 7、不要扔帕萨达姆。永远都不要用脚碰帕萨达姆。 8、品尝帕萨达姆前、后都要清洗手、脚和嘴。在西方国家,洗脚也许是困难的事,但至少要洗手。然而,在印度,在品尝帕萨达姆前、后,都要洗手、洗脚。 9、吃帕萨达姆前一个小时先喝一杯水。吃帕萨达姆后,过一段时间再喝水。如果非要喝,就喝些热水。 (二)侍奉他人吃帕萨达姆的方法 ”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浪费奎师那的帕萨达姆。最好是按实际需要的量烹煮,给每个人他所要求的量。韦达(veda)传统是:人们一排一排地坐着,把自己的盘子放在面前的地上;侍奉人们吃帕萨达姆的人从一排的第一个人开始,依次在每个人的盘子里放各种各样的饭菜,而每一种的量都很少,除非有人要求,否则不多给。接着,如果有谁要求添加,侍奉的人就会从一排的第一个人开始到最后一个人,依次给要求添加的人添加。这样做不会造成浪费,而每个人都会得到满足。 (摘自圣帕布帕德写给克伊尔提茹阿佳?达斯的信) 1、应该邀请人们都坐下来,然后由资格老的奉献者侍奉人们吃帕萨达姆。 2、侍奉人们吃帕萨达姆的人应该非常清洁、平静和满足。如果需要的话,他们应该在侍奉别人前自己先吃。他们在侍奉别人吃帕萨达姆时应该尽量不说话。 3、应该给他人适量的帕萨达姆,以免浪费。 4、居士应该侍奉客人。应该先侍奉资深的奉献者、长者和儿童。 5、在人们坐下前,应该先在每个人的盘子里放些盐和柠檬,如果需要还可以放一只青辣椒。 6、永远不要忘记先给人们倒杯水。 7、应该按以下顺序侍奉帕萨达姆: 米饭和薄面饼(capati)是主食,应该放在盘子里。?像舒克塔(sukta)和苦瓜那样苦味儿的食品?菠菜和其它收敛性食品?油炸食品和绿豆仁汤(dahl)?各种各样的辣味蔬菜?酸味的食品?甜品 8、再次按顺序为大家添加帕萨达姆,直到每一个人都满足为止。不要吝啬;不要给自己留一些帕萨达姆带回去,以便自己以后吃。帕萨达姆是专门为了分发给人们的。 9、不要用侍奉人们吃帕萨达姆的勺子碰客人的盘子,否则勺子就脏了。如果勺子脏了,就应该去清洗。 10、不要让你的手指碰到任何食物,甚至是水。应该用勺子给客人盐,永远都不要用手抓盐。 11、永远都不要让你的脚碰到或踩到帕萨达姆。 12、用专门盛放帕萨达姆的桶给客人上帕萨达姆。 13、不要在地上拖拉桶,以免弄出声音,也不要磕碰锅或其它用具弄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侍奉他人吃帕萨达姆时要保持安静。 14、等所有的人都吃过帕萨达姆后,立即打扫卫生。 故事 帕布帕德(与他的几个门徒)在维萨卡帕特纳姆(Visakhapatnam)拜访普瑞?玛哈茹阿佳(Puri Maharaja)的阿刷姆(asrama)。 帕布帕德的神兄弟阿南达(Ananda),不但渴望为圣帕布帕德烹煮、侍奉帕萨达姆,也渴望为他的门徒服务。阿南达是长者,但却始终把自己当作卑微的仆人。尽管他只能说一点点英语,帕布帕德的门徒们却能感觉到他和帕布帕德之间的感情。阿南达与圣帕布帕德的门徒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烹煮帕萨达姆和服侍他们吃帕萨达姆进行的„„ 每天早上,所有的人都会聚集在圣帕布帕德住房外的阳台上,男士坐在一边,女士坐在另一边,而阿南达则神采奕奕地走在中间的夹道上,把帕萨达姆分发给每个人。此时,圣帕布帕德会坐在一个木制的椅子上,在一排人的尽头观察奉献者们吃帕萨达姆,同时用手念着自己的念珠。圣帕布帕德付钱给阿刷姆,阿南达定期烹煮一顿丰盛的帕萨达姆,内容有:油炸香料粉裹大块土豆、米饭、酸奶、绿豆仁汤(dahl)、三种蔬菜(subji)、刚刚炸好的食品、辣甜品(chutney)„„每一样都绝顶的美味。 圣帕布帕德会坐在两排人的尽头鼓励门徒吃帕萨达姆,他会说:“多给他点儿~”帕布帕德会称赞阿南达的烹调手艺,高兴地微笑着看他的门徒吃帕萨达姆,而奉献者们曾在他的劝诱下,尽可能地多吃,吃完所有的帕萨达姆。随后,圣帕布帕德总是大声地朗诵普瑞玛?德瓦尼(Prema-dhvani)祈祷文,所有的奉献者高声喊。“佳亚~”以作响应。 这种丰盛的宴会结束后,帕布帕德就把奉献者叫进他的房内评论道:“看他是怎么做帕萨达姆的。他烹煮这一切,然后侍奉你们吃,直到每一个人都完全满足了,否则他不吃。外士那瓦就应该这样为人。他侍奉人们吃帕萨达姆所感到的满足,比自己吃所感到的满足还要大。” (摘自《圣帕布帕德?丽拉姆瑞塔》)
本文档为【外士那瓦礼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5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6
浏览量: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