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理论

举报
开通vip

货币供给理论货币政策的效应 1.货币政策时滞 (1)含义: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 (2)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期间。它可再分为两个阶段:①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称为认识时滞。②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践采取行动这段时间,称为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等。 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政策的效应 1.货币政策时滞 (1)含义: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 (2)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期间。它可再分为两个阶段:①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称为认识时滞。②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践采取行动这段时间,称为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等。 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比如企业是扩大还是缩减投资,要决策,要制定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然后付诸实施。每个阶段都要时间。 2.货币流通速度  (1)通货膨胀时期,居民希望尽快消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减少货币供给的效果打折扣; (2)经济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货币的需求减少。 3.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合理预期会削弱以至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 4.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1.政治因素。任何一项货币政策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实施,都可能给不同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主体如果在自己利益受损时作出较强烈的反应,就会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当压力足够大时,就可能迫使货币政策的调整。 2.经济条件因素。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总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而货币政策又难以作出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失效的情况。比如,在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生产领域出现了生产要素的结构性短缺,这时纵然货币、资金的供给很充裕,但由于瓶颈部门的制约,实际生产也难以扩张,扩张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5.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     一方面,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干预货币信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率自由化、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的多样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放松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订执行和有效性。                       货币供给理论 简单存款创造 1、前提假设 (1)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就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提取法定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且商业银行不再额外提取准备金,即超额准备金为零。 (2)非现金结算制度:是在银行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存款账户的转移来完成货币的收付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及解除,流通中的现金为零(现金漏损c为零)。 (3)非支票存款为零:没有从支票存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二者合称非交易存款Dt)的转化。 (4)二元银行体制:由中央银行和多家商业银行组成 3.存款创造乘数 称为简单存款乘数。 存款创造机制:银行体系新增一笔原始存款(准备金),经过银行体系一连串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引致新增加的存款总额,是新增存款准备金的若干倍。 7.1.3 多倍存款创造:更为现实的考察     现在我们放弃前面的假定,从而得出更为现实的存款乘数: 1. 超额准备金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一般来讲,银行并不会将其全部超额准备金用来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银行经常会持有超额准备金(狭义)。存款乘数修正为: 2.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现金漏损率是指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存款乘数修正为为: 3.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转化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除了持有支票存款外,还会持有各种形式的非支票存款。一般地,若现金漏损率为c,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d,超额准备金率e,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为t,以及非交易存款的准备金率为rt,则存款乘数进一步修正为: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1基础货币 1.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因为货币中的准备金是多倍存款创造的基础,所以有称强力货币、高能货币。 用公式表示:基础货币=流通于商业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1)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2种主要方式: ①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证券的业务。②贴现贷款 (2)政府财政收支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不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也不同: ①增加税收          ②发行债券                    ③发行货币 (3)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 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 不一致的三位一体:希望资本自由流动、但是汇率固定、还希望有灵活的货币政策。 (4)其他因素 但是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可以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抵消,所以对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2.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 (1)基础货币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表现   基础货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 1. 国外净资产       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机构的净资产构成。这些资产都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收购的,其数量的增加对应的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给的增多。其中,黄金的收购受其有限产量的限制,且有黄金作担保,故投放的基础货币不会过多,也不会贬值。外汇的收购则往往会置央行于两难境地:若央行要保持其调节货币供给的主动权,就只能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投放基础货币,而不管汇率可能的波动;若央行要保持汇率稳定,就只能根据稳定的汇率投放基础货币,而不管由此可能对经济的不良影响。在国际金融的净资产一般用外汇支付,而外汇用基础货币购买。 2.对政府的债权净额       央行代理政府发行债券,并通过公开业务市场操作而持有债券。若央行对政府债券净额增加,表明央行对政府债券直接购买增加,或者是向财政提供弥补赤字的贷款增加。都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 3.对商业银行的债券   央行对商行债券增加,表明央行对商行的再贴现或贷款增加,也会增加基础货币。 4.其他项目净值 (2)公开市场业务与基础货币的变化   央行变动基础货币的方式之一是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与不同对象交易,对基础货币影响不同。   1.对商业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结果将只影响银行准备金,而不影响流通中的现金。   2.对非银行公众的公开业务操作 要分两种情况,一、假设向央行出卖债券的个人或公司把央行支票存入银行,当地银行收到这张支票后,银行的准备金增加相同数额。因此与它对银行的操作是相同的。二、当卖债券的个人或公司把银行的支票兑换成现金,则银行准备金无变化,而流通的现金发生了变化。 (3)贴现窗口与基础货币的变化       央行对商行的再贴现,就是购买商行的商业票据,并在商行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上记上再贴现金额。这就导致央行的商业票据和准备金一起增加,同理,再贷款导致央行的再贷款和准备金增加。此二者都将导致供给的倍数扩张。       可以将基础货币的来源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央行出售证券而注入到流通中的通货及增加的银行准备金,称为非借入性基础货币;另一部分是由央行的贴现窗口而增加的银行准备金,称为借入性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非借入性基础货币+借入性基础货币 由此可以看出,央行能够完全控制的基础货币是非借入性基础货币,而借入性基础货币(贴现、贷款)不由央行完全控制。 货币乘数的推导     B*m=M     B=C+R      M=C+D      B*m=M/B 显然,银行准备金R=D*r和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r*t*D 以及超额准备金e*D     R=(r+t*r+e)*D 1.狭义货币乘数m1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C +Dd= m1×B,其中B是基础货币 狭义货币乘数 3.广义货币乘数m2 广义货币M2=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C + Dd + Dt= m2×B 广义货币乘数 7.2.4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将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用下图表示: 上图表明,货币供给主要是由中央银行、银行和非银行公众三者共同决定的,同时还受到预算赤字、外汇市场等方面的间接影响。因此要加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必须加强中央银行对银行及非银行公众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同时尽可能避免预算赤字、外汇市场等因素对基础货币的间接影响。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定义、度量及类型 9.1.1通货膨胀的定义  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9.1.2通货膨胀的度量    度量指标:通货膨胀率,计算方法为:   或  , 其中:Pt表示价格指数,可以通过以下指数来代入: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其优点是资料较容易收集,便于及时公布,能够较为迅捷地反映公众生活费用的变化。缺点是范围较窄,不能反映各种资本品及中间品的价格变化。 2. 零售物价指数(RPI):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其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消费税),影响居民的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我国一般统计零售物价指数。 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又称批发物价指数。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的。它反映了包括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该指数为企业所广泛关注,且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化。 4.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反映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资本品以及劳务)价格变化状况。它等于当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名义值)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实际值)的比率。该指数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但是资料不以收集,时效性差,每年只能公布一次。 利用上述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由一个前提,那就是价格能够较为自由地波动。对隐蔽的通货膨胀,需要借助一些指标来度量:实行价格补贴的商品数量和金额;凭票供应商品占全社会商品总额的比例;商品管制价格与非管制价格的差异等。 9.1.3 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物价上涨的速度与幅度区分: (1)爬行式通货膨胀:缓慢持续地上升,≤3%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人们存在“货币幻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2)步行式通货膨胀:明显持续上升,4%~9%,不会引起经济活动的严重失序,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抢购和挤提行为,经济还能正常运行; (3)奔腾式通货膨胀:急速上涨,10% ~ 100%,会使人们对货币失去信任,经济陷入混乱,如巴西、阿根廷等许多拉美国家就曾经历过100%-70%的高速通货膨胀; (4)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失去控制,100% ~ 1000%。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将形同废纸,经济将完全瘫痪;国家拼命地开动印钞机印刷货币,公众觉得货币就像“烫手的山芋”一样,拼命地要把手中的货币花出去,因为它每一分钟都在贬值。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国和40年代初的中国都曾经历过这种物价上涨率数以亿计的急剧的通货膨胀。 2.按照物价表现形态不同: (1)公开型通货膨胀:在价格普遍放开、自有升降的条件下,有各种价格指数充分反映出来的物价上涨情形。 (2)隐蔽型通货膨胀:价格因严格的政府管制而维持表面上的稳定,商品和劳务供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各种非价格的形式反映出来的情形。在存在隐蔽型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官方的牌价往往与自由市场价格或黑市价格存在着很大的差额,人们往往必须支付许多额外的成本,例如排队等候的成本,各种票证的成本,甚至行贿的成本,才能以官方牌价购买掉一定数量的商品。 §9.2 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定义:由于社会总需求增加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的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之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成因:货币供给的扩张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正如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所说,"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除此之外,还有: ①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赤字,靠透支来弥补。如改革过程中的中国体制性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由于体制的不健全,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过旺的投资需求,而中央银行又缺乏独立性来抵制这种过旺的需求,从而导致了货币和信贷的失控,导致了通货膨胀。 ②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国外资本流入之和。 ③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成所谓的“消费膨胀”。 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1、定义: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资的提高引起产品单位成本增加,便会导致物价上涨。在物价上涨后,如果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而再度使成本增加,便会导致物价再次上涨。这种循环被称为工资—物价“螺旋” 。许多经济学家将欧洲大多数国家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历的通货膨胀认定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如,在联邦德国,工时报酬的年增长率从1968年的7.10%跃居到1970年的17.10%。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工时报酬年增长率由7%上升到110.10%。 主要原因: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会使工人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为保持利润水平不变,依靠其垄断市场的力量,运用价格上涨的手段来抵消成本的增加;或者为追求更大利润,以成本增加作为借口提高商品价格,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在1973至197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历史性地将石油价格提高了4倍,到1979年,石油价格又被再一次提高,引发“石油危机”。 总结:成本推进仅仅是物价上涨的最初动因,政府为维持其就业和产出目标而采取的扩张性政策是价格水平维持上升的必要条件,因此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也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 3 结构型通货膨胀    定义:由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结构性失调表现在: 1.“瓶颈”制约。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使得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有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另一些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则严重滞后,形成发展的“瓶颈”。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甚至是生产过剩部门的连锁反应,形成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涨。 2.需求结构转移型。原先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结构可能因需求的移动而出现新的失衡。那些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将上升;但是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却未必发生价格和工资的下降。其结果,需求的转移导致了物价的总体上升。 3.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部门差异型)。一国经济可根据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而划分为不同的部门:生产率增长较快的先进部门和生产率增长较慢的落后部门。①先进部门的工资上涨率较高,价格上涨较快,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落后部门的工人往往要求与先进部门的工资上涨率看齐,使其货币工资的整体水平与先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比例增长。其结果,落后部门的生产成本便上升,并进而造成物价整体水平的上升。   4混合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同时存在) (1)“螺旋形”混合型通货膨胀(先成本推动再需求拉上) (2)“直线型”混合型通货膨胀(先需求拉上后成本推动) 9.3通货膨胀的效应 9.3.1对产出的效应 1.促进论: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原因:存有“货币幻觉”或通胀未被充分预期  因此:企业主增加投资和储蓄,扩大产出;工人增加劳动供给和消费支出。 2.促退论:非爬行式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 (1)扭曲国民经济价格机制,造成效率损失。首先,在高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持有现金的成本将大大上升。公众觉得“现金烫手”,会不遗余力地将现金转化为实物资产或名义收益率已随通货膨胀上升的存款和债券。企业则将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进行“现金管理”。西方经济学家将人们因此而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形象地称为“皮鞋成本”,因为人们一遍一遍地去银行存钱、取钱,容易把鞋底磨破。其次,政府往往对某些行业实行物价管制,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竞争性和活力,价格的信号作用削弱,经济效率下降。 (2)打乱产业结构合理分布秩序。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错误地引导资金的流向,使一部分资金从生产部门转向非生产部门;由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转向生产周期较短的产业;同时各种短期行为、投机行为盛行,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3)通胀的持续发展将使社会实际投资减少。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增加当前的消费,减少储蓄,使投资者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反复无常的通货膨胀增大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打击投资信心,生产萎靡。 9.3.2 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 1.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 (1)领取工资的准固定收入者的实际工资降低,实际购买力下降。 (2)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固定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下降。 (3)利润收入者(企业主)的收入变动取决于生产成本上涨与物价上涨的相对规模与速度。 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 (1)债权人受损:储蓄者、(购买债券、优先股的)投资者。 (2)债务人获利:如借款人、债券的发行人(企业、国家)。 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 (1)真实资产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均增加。如不动产、贵金属、珠宝、古董、艺术品,股票代表实际财富的所有权,有时和实际财富一样,在通货膨胀使其价格上涨; (2)货币财富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其实际价值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4.国家得利,居民受损。 一方面,国家通过发行公债,已欠下居民大量债务,通货膨胀将其债务的实际价值缩减了;另一方面,由于累进税制,通货膨胀能提高水急,纳税等级上升,政府税收增加,相当于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税”。 9.4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9.4.1需求管理政策    政府利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过旺的总需求。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的过快增长,提高利率。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消费信用、不动产信用、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与间接信用控制等 2.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1)提高税率,调整税收结构; (2)发行公债,弥补财政收支差额 (3)降低政府购买水平(生产性、非正产性) (4)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总结:效果与适用:“双紧” 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总需求,实现抑制通胀的目的。对于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胀较为有效,但通常会导致就业和产出的下降,仅适用于通胀和经济高速增长并存,或者通胀与AD>AS引起的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 9.4.2收入政策 1.工资——价格政策:是指为抑制工资上升导致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管制工资上涨的措施. (1)道德规劝。政府劝告工资和价格制定者们“负责任”地采取行动,鼓励雇员和雇主在较低的工资增长水平上达成和解,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2)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要求各部门将工资——物价的增长幅度控制在这一标准之内。如美国60年代的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都相继实行过这种政策。 (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例如,英国在1977至1978年间,工党政府曾经许诺过,如果全国的工资适度增长的活,政府将降低所得税。 (4)冻结工资物价措施。美国在1971至1974年间就曾实行过工资——价格管制。 总结: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利用收入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温和的收入政策,如规劝及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往往收效甚微。其次,严格的工资——价格管制将严重削弱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第三,即使是严格的工资——价格管制,在没有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长期奏效。 因此,收入政策只能作为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一种补充。 9.4.3收入指数化 即使各种名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 收入指数化政策在消除收入的不公平分配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因为收入的调整往往滞后于物价的实际上升;另一方面因为并不是所有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中都有指数化条款。更为重要的是,指数化强化了工资和物价交替上升的机制,容易导致工资和物价螺旋式的上升。 因此,指数化也只是一种消极地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 9.4.4供给政策——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克服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 1.减税。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储蓄和投资能力与积极性。 2.消减社会福利开支,争取平衡预算,消灭财政赤字,改善劳动力供给。 3.限制货币的增长率,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稳定物价,排除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总结:供给学派的观点对于治理“滞胀”有积极意义,但过分夸大了减税对增加供给的刺激作用。从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 1.资料与数据 1980 — 1999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RPI)增长率 2、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 (1)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6%) 第一,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包括国债在内的财政赤字1979年为170.6亿元, 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10亿元。第二,高额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79年为20.8%,1980年为22.6%。 (2)1981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8.8%) 第一,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4年为32.8%,19810年为23.9%。 第二,信贷规模的膨胀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4年为33.1%,19810年为19.8%。 (3)1988年的通货膨胀高峰(18.10%) 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10年国家采取了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第二,通货膨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 (4)1994年的通货膨胀高峰(21.7%) 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8年底和1989年初国家再次采取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并又一次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第二,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社会投资增长率1992年为8.3%,1993年为12.1%。 §9.10 通货紧缩 9.10.1 通货紧缩的含义  1、单要素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2、双要素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 3、三要素论:即两特征一伴随——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且伴随经济衰退或增长缓慢。 9.10.2 成因 (1)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2)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理论 (3)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通货紧缩理论 (4)货币主义的通货紧缩理论 (5)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 1、重大技术进步论 2、总需求相对不足(货币供应量不足;消费与投资需求不足;紧缩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9.10.3 效应 1、产出效应: (1)财富收缩效应:企业净资产减少,债务负担加重;失业者增加,工资水平降低;政府收入下降,赤字上升。 (2)经济衰退效应:产品价格降低,生产成本难以同幅度下降(工资和固定成本) (3)失业效应:投资下降导致失业增加 2、分配效应: (1)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 (2)通货紧缩税使财富向企业和居民转移 3、风险效应: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股票市场下挫,加剧金融风险。 9.10.4 治理对策: (1)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 (2)采取供给政策以扩大内需 (3)通过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回升 (4)采取综合性协     10.1 国际收支的概念 一国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为一定时期内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收支手册》中的具体表述:“国际收支时某一时期的统计表,它表明:a)某一经济体同世界其余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以及收益方面的交易;b)该经济体所持有的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世界其余国家或地区的债权、债务的所有权的变化和其他变化;c)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变化的任何帐目所需的无偿转让和对应项目。” 说明:(1)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货币记录的交易。在这里,交易一词含义比较广泛,包括交换、转移、移居以及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国际交易(如国外直接投资者的再投资)。有些交易可能没有涉及到货币(如国际捐赠等),但这些交易也必须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现行的国际收支记录基础已经从支付基础(on payment basis)转变为交易基础(on transaction basis)。 (2)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的交易。一国居民是指长期在该国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单位(包括个人、企业、非盈利团体和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a)就个人居民而言,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和旅游者也属于其所在国居民;但官方外交使节和驻外军事人员则一律属于其所在国非居民;b)就非个人居民而言,企业属于其从事经济活动所在国居民,各级政府和非盈利的私人团体属于其所在国的居民;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机构则属于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记录的是一定时期的交易,通常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或一个季度、一个月。 10.2 国际收支帐户 10.2.1 国际收支帐户的结构 一、 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经常项目通常包括商品、劳务、收益和无偿转移四个项目。 1、 商品(goods)。该项目记录商品进口和出口。 2、 劳务(services)。该项目记录劳务的输入和输出,主要包括运输、旅游、通讯、银行、保险、信息服务和专利转让等。 3、 收益(income)。该项目记录因生产因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引起的要素报酬收支,包括劳动报酬和投资收益两个部分。 4、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又称单方面转移(unilateral transfers)或无偿转移(unrequited transfers)。按照授受对象的不同,无偿转移分为私人转移和政府转移。政府转移一般指政府间的债务豁免、经济或军事援助(grant)、战争赔款和捐款;私人转移主要又汇款(remittance)、年金(pension)和赠与(donation)等。 二、 资本和金融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的金融资产的相互转移。资本项目一般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这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建立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票的形式。 2、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 3、 其他资本。这是一个剩余项目,记录那些不包括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等项目之内的一切资本交易,主要有贷款、存款、货币等等。 4、 官方储备(reserve assets)。官方储备包括国家货币当局控制在手可以随时动用的外部资产。它主要包括外汇资产。历史上官方储备曾经主要是货币黄金;现在,特别提款权以及各国在IMF的储备头寸等也是官方储备的一部分。 说明:非货币黄金的国际交易,应该划为经常项目中的商品交易;而官方进行的货币黄金的国际交易,应该划为官方储备交易。 10.2.2 国际收支帐户的记帐方法 国际收支帐户是按照借贷复式记帐法记录和编制的。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每一笔交易都要以相同金额记入借方和贷方,因此,从总体上看,国际收支帐户中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总是相等的。 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其记入国际收支帐户的原则如下: (1) 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 (2) 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 具体的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条: (1)出口商品属于贷方项目;进口商品属于借方项目。(2)本国常住者为外国人提供劳务(运输、保险、旅游等)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收入,属于贷方项目;外国人为本国常住者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属于借方项目。(3)本国常住者收到国外的单方面转移,属于贷方项目;本国常住者对外国人的单方面转移,属于借方项目。(4)本国常住者获得外国资产(包括财产和对外国常住者的债权)属于借方项目;相反,外国常住者获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为贷方项目。(10)外国人偿还债务属于贷方项目;而本国常住者偿还外国人债务,属于借方项目。(6)官方储备减少属于贷方项目;官方储备增加属于借方项目。 例1:中国某企业出口价值为100万美圆的设备,这一行为导致该企业在外国的短期债券投资相应增加。 借 证券投资 -100万 贷 商品出口 +100万 例2: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圆的设备投入中国,兴办合资企业。 借 商品进口 -1000万 贷 外国对本国直接投资 1000万 例3:中国政府动用官方储备40万美圆向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圆的粮食药品援助。 借 经常转移 -100万 贷 储备减少 40万   商品出口 60万 例4:中国某跨国企业在海外所得利润1100万美圆。其中710万美圆用于当地的再投资,100万美圆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10万美圆掉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借 直接投资 -710万   商品进口 -30万   官方储备增加 -210万 贷 收入 1100万 10.2.3 国际收支帐户失衡 由于国际收支帐户采用的是复式记帐法,因此从整个帐户总体来说,应该不存在失衡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所谓国际收支失衡,是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这个概念只包括了整个帐户的一部分。 有时候,我们所称的国际收支指国际贸易余额(trade balance, TB),也即只考虑商品或服务进出口的国际收支。 还有的时候(可能较贸易余额更普遍),我们所称的国际收支只考虑到经常项目帐户,其余额我们称经常帐户余额。 我们一般所说的国际收支余额,是指除了官方储备项目外的所有国际收支项目余额,又称为总差额(overall balance),或官方结算余额(official settlement balance)。 我们用下图来表示这三种口径的国际收支余额。 经常帐户 贸易余额 货物 经常项目余额 服务 收入 总差额 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转移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官方储备 对于以上三种国际收支余额,如果它为正值,我们称盈余(surplus);反之,则称赤字(deficit)。 另外,我们观察到经常项目与整个资本金融项目的绝对值应该相等。这也就是说:经常项目盈余反映了同等金额的本国在外国的净资产增加,而经常项目赤字则反映了同等金额的本国在外国的净资产减少。 10.3  总差额的经济分析 如果我们将经常帐户余额简称为CA,非官方资本金融帐户项目余额简称为KA,而总差额为B,那么我们总有:                                         (10.1) 我们将官方储备余额简称为OR,那么:                                         (10.2) 这是因为国际收支帐户总体需要平衡。 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是通过购买和抛售其官方储备,那么官方储备余额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 我们已经知道,中央银行的资产或负债反映了一国基础货币量,一国货币供给可以如下这般衡量: 根据(4.9)式,                 在货币市场均衡时,必有:                                   (10.3) 若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                                   (10.4)                                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不变,同时假设本国实际收入和外国价格水平不变,那么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本国持续扩大国内信贷,则最终结果是官方储备减少。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有着政府预算赤字的国家,财政部为预算筹措资金而发行公债。在政府缺乏信用的情况下,政府可能无法让公众来购买国库券。如果该债券由中央银行购买,这称为预算赤字的货币化(the monetization of the budget deficit)。而中央银行购买公债,只需要印刷通货就可以支付,因此,从本质上讲,政府是通过征收铸币税来为其预算筹资的。 但是,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无法征收到铸币税,那么它该如何为其预算赤字该如何筹资呢?这里的分析表明,政府是通过减少官方储备为其筹资的。或者说,向中央银行举债而为政府预算赤字筹资只是间接的通过官方储备流失来为赤字筹资。具体的过程如下,当一国预算赤字货币化时,该国货币供给增加,利率降低,促使本国资本外流,在固定汇率制下,这必然导致官方储备流失。 当然,当外国价格水平上升,或者本国长期收入增加的时候,本国货币需求增加,这样政府也可能得到铸币税,而不必使用官方储备来筹资。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官方储备保持不变,同样假设本国实际收入和外国价格水平不变,那么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本国持续扩大国内信贷,或者说政府靠发行债券而为其支出筹资,则最终结果是汇率上升,或本币贬值。 以上是国际货币主义者的分析,其观点本质在于:在固定汇率下,持续的信贷扩张必然导致官方储备流失;在浮动汇率下,一国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持续的信贷扩张。 10.4  经常项目的经济分析 10.4.1 经常帐户与国际投资头寸 国际投资头寸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IIP):反映了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债权或债务的头寸。例如,2004年末中国对美国的债权是1000亿美圆,而中国对美国的债务是800亿美圆。 净国际投资头寸(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NIIP):一国对外债权与债务相抵后所得的净值,即净国际投资头寸。如上例中,2004年末中国对美国的净国际投资头寸为200亿美圆。 如果20010年末中国对美国的净国际投资头寸为300亿,那这一定是在20010年内,中国与美国之间发生了100亿的净资产转移,这正是资产与金融帐户所反映出的所有经济交易,或者是中国经常项目盈余100亿美元。 根据上面的思路,我们将经常项目记为:                                         (10.10) 说明:(1)其中,表示上一期。那么这个式子的经济意义在于,一国经常项目余额等于该期结束与初始时该国净国际投资头寸之差。 (2) =… 这表示了既定时点的净国际投资头寸是过去所有时期经常项目余额所累积的结果。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之所以会发生债务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去连续几年的经常项目赤字所累积的结果。 10.4.2 经常项目与贸易余额 根据国际收支帐户设置,如果忽略经常转移,经常项目余额等于贸易余额加净要素支付(net factor payment, NFP)。                                         (10.6) 如果将净要素支付只看成资本报酬,则 如果净要素支付的绝对额比较小。那么,在给定时期内(如一年),一国经常项目余额与该国贸易余额的符号大概相同。 但也有例外,例如在上个世纪八10年代,拉美的许多国家欠下了巨额外债(净国际资产头寸为负)。虽然每年它们的贸易余额为正(或贸易盈余,或净出口为正),但每年对外支付的利息数额更大,它们的经常项目余额仍为负(经常项目赤字)。 当然上述情况比较少见。一般来说,我们将净要素支付忽略,那么经常项目余额等于贸易余额。                                                 (10.7) 10.4.3 经常项目、储蓄和投资 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支出法 收入法 将上面两式联立,并将贸易余额等于经常项目,则得到 那么, 其中,为私人储蓄,而为政府储蓄,我们用表示总储蓄,那么,                                               (10.8) 说明:(1)在开放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差额可以完全由经常项目余额加以精确的度量。 (2)在封闭经济里,经常项目为零。 我们可以将宏观经济学中的可贷资金模型引入这里,假设储蓄和利率正相关,而投资则和利率反相关,还假设本国是开放小国,也即本国所面临的利率为不变的世界利率。 那么,如果世界利率高于本国均衡利率,则本国为经常项目赢余;而世界利率低于本国利率,则本国为经常项目赤字。如下图所示。 盈余 I S 赤字 经常项目赤字 经常项目盈余 思考:若该国是一农业国,且今年出现出人意外的好收成,那么该国经常将如何变化?
本文档为【货币供给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6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9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