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举报
开通vip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导 言 一、《规划》背景 当前,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实现全省共同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 翼、粤北山区转移,推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劳动力向当地二 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的重大发展战略(即“双转移”)。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以全球视野和全国大局的战略角度,编 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对我国特别是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改革发展作出了又一 次重大的部署。肇庆市委、市政府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肇庆市的 城市竞...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导 言 一、《规划》背景 当前,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实现全省共同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 翼、粤北山区转移,推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劳动力向当地二 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的重大发展战略(即“双转移”)。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以全球视野和全国大局的战略角度,编 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对我国特别是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改革发展作出了又一 次重大的部署。肇庆市委、市政府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肇庆市的 城市竞争力,融入珠三角、服务粤港澳,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努力成为未来广东发展的新增长极,成为能够代表广东科学发 展成果的城市,将肇庆市建设成为“最适宜旅游的花园式风景 旅游城市,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型山水城市,最适宜创业的现代 化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肇庆市必须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 发展步伐,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肇 庆当前及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制定《肇 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是 肇庆落实《纲要》、实施“双转移”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肇 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 二、《规划》依据 《规划》的制定主要依据国家和广东省关于经济社会改革发 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 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 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粤府„2007?11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 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 》(粤发„2008?4号),《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肇庆市人才培养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肇庆市教育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以及《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广东省肇庆职业技术 教育培训基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三、《规划》理念 制定《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遵循科学发展、先行先 试、统筹兼顾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全市各方面的情况,并通过 考察论证,使《规划》具有前瞻性、领先性、特色性以及可操作 性,对肇庆市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作用。 四、《规划》目标 《规划》设计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力求制定一个高水平、 全省领先、区域特色鲜明、对肇庆未来5—10年职业教育发展具有 2 指导意义的发展规划。 高水平:所制定的《规划》,既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职业 教育发展规律,又要反映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全省领先:所制定的《规划》,具有创新性和引导性,能突 出职业教育的特征,对其它地区职教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特色鲜明:《规划》设计要为实现肇庆的城市发展构想服务, 为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服务,为落实《纲要》、推进“双转移” 服务,为创业肇庆、旅游肇庆、宜居肇庆的构建服务。 3 “十五”期间,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迅速。2005年,肇庆市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肇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职 业教育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发展 规模已居全省前列,打造了一批骨干职校,建设了一批省级以上 重点职校和重点专业,形成了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态势 总体良好。 一、基础和优势 (一)办学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2007年,肇庆市有高职高专和技师学院4所(其中民办2所),中职学校36所(民办13所),在校生约9.3万人。在校生人数连续 7年保持增长,年均增长率12%,多项发展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其中,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7.46万人(佛山市、江门市分别 为6.8万、7.3万),位居全省第3位。(见图一)。中等职业技 术教育万人口在校生为189人,高出广东省平均水平61人,也高于佛山市和江门市等周边地区。(见图二) 7.67.46 7.37.4 7.2 7人数(万)6.8 6.8 6.6 6.4肇庆市佛山市江门市 图一:肇庆市、佛山市、江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比较 4 189 190 188 185 186 184 广东省平均水平 182 肇庆市 180 178 佛山市 177 178 江门市 176 单位(人) 174 172 170 图二:肇庆市、佛山市、江门市每万人口中中职学生人数比较 中职与普高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 高中在校生的比例为52?48。全市中职学校校均规模为2072人 (佛山市和江门市校均规模分别为1714人和1773人)。(见图三) 2500 2072 177320001714 1500 1000 500 0肇庆市佛山市江门市 校均规模(人) 图三:肇庆市、佛山市、江门市中职学校校均规模比较 5 全市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6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所,省现代化示范性试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有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中心5个,国家级示范专业1 个,省级以上重点专业7个。有职业培训实体80多个(其中民办技能培训机构4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所19个,全市职业教育年培训能力达到30万人次以上,与佛山市相当。 (二)办学布局不断优化 肇庆市自2005年5月成为全省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 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职技院校新建、扩建,不断扩大办 学规模,并以优惠政策引导职技院校相对集中在市中心城区及 321国道沿线新建校园。全市40所职业技术院校有32所坐落在肇庆中心城区,其中有12所分布在321国道沿线,基本形成了“一园多点、一线多校”的发展格局,凸显出集约优势和规模发展优 势(见图四、图五)。 图四:肇庆市“一园多点”格局图 6 图五:肇庆市“一线多校”格局图 (三)办学模式灵活多样 肇庆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定向式” 培养培训,配合企业开展全员培训,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紧 缺人才。通过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模式,帮助贫困家庭学 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推动“1+1+1”、“1+2”或“2+1”的联合办学形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连续6年就业率达99%以上。 (四)专业设置门类齐全 肇庆职业院校专业设臵门类比较齐全,基本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已开设专业超过40个,涵盖了理工、农林、财经、管理等门 类。其中理工、医科、农林类的专业数占总数的42%,专业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54%;财经、管理、文秘类的专业数占总数的32%,专业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34%;艺术、教育类的专业数占总数的 7 12%,专业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9%。理工类和管理类(管理类包 括财经、管理、文秘类专业和艺术、教育类专业)的专业种类比 例约为42?44,专业学生数的比例约为54?43。(见图六) 60%54% 50%42% 40%34%32% 30% 20%14%12%9%10%3% 0% 理工、医科、农林类专业财经、管理、文秘专业艺术、教育类专业其他 各专业的比例各专业学生所占比例 图六:各类专业及学生数所占比例 (五)民办职校发展迅猛 多年来,肇庆市注重创设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鼓励和 扶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调动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使民办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现已成为肇庆市职 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成为全省职教的新亮点。近几年来, 民办职业教育累计投入已超过10亿元,目前民办职校的在校生已 占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38%,在全省有较大的影响。2007年,民办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和校均在校生人数位居全省第一位。 (六)办学环境优势明显 肇庆市位于广东的中西部,东接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区, 西连广西、湖南,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已纳入珠江三 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的九个地区之一,是求学的理想之地。 8 肇庆全市户籍总人口为394.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6.52 万人,占总人口的75.25%,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城市。在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城市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实施农 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过程中,有大量的人员需要接受职业教 育和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源潜力。 “十五”期间,肇庆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进 一步优化,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 破,农业生产和县域经济取得新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经济发展基础。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省委省政府列为 全省首批“双转移示范区”,为职业教育拓宽了新的发展空间。 肇庆市实施“五大战略”、发展“四大经济”、建设“四大基地”, 为肇庆市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为职业院校的专业 设臵和改造提供了有力的依托,也为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 式”、“定向式”人才培养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存在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以下 几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经费投入渠道单一 当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肇庆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的瓶颈。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人均教育经费和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公用经费等指标均处于全省 靠后位臵。同时,由于投入渠道单一,资金分布不均衡,区域间 9 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较大,制约了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职教发展用地紧缺 土地资源紧缺成为肇庆职业院校尤其是城区职业院校发展 面临的突出问题。肇庆市职业院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按照发 展规划,未来城区职业院校发展需新增学位2.1万个,新建、扩建校园最少需要用地900亩左右。但是,目前规划的教育用地十 分有限,新征用地难度很大,城区教育用地紧缺成为职业学校发 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三)品牌专业偏少 目前,肇庆市职业院校专业设臵随意性较大,专业重复建设 现象比较突出。如图七所示,仅计算机及应用、会计、电子技术 应用和机电技术应用四个专业就占到了专业总数的32.5%。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偏少,校均不到0.2个。职业院校之间专业设臵欠缺统筹规划,生源和教学资源投入分散,不利于学校教学资 源和师资力量的配臵。 专业重置分析 计算机及应用 10.40% 会计7.8% 电子技术应用 6.50% 机电技术应用 7.80%其它专业67.50% 图七:专业重臵现象分析(所统计实际专业数为34个,其它未计算在内) 10 (四)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肇庆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水平与肇庆职教的发展规模 和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公办职校因管理体制和分配方式不同,无 法形成教师合理流动机制,而且受人员编制制约,新开专业很难 配臵适用教师,不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民办职校由于学校之间 实力差异较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偏 低,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人数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臵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试行)》规定的标准差距较大。而且民办职校教师的准入 条件低,流动性大,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20% 100%95%100%90% 80%70%双师结构 高级职称60%50%百分比学历 40%30%30%30% 25%20%20%10% 0% A类标准B类标准C类标准肇庆市现有水平 图八:肇庆市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 系比较 三、发展预测 根据到2011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与实施“双 转移”战略的基本要求,以及肇庆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的趋 势,对肇庆市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如下预测: 11 职业教育规模逐年增长,达到峰顶后,呈现平稳状况。高职在 校生5年后将达到5万人;10年后将达到6万人,增长平稳。中 职在校生2011年达到12万人,2012年左右将达到13万人。(见 图九)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中职招生人数 人数 中职在校生人数 60000 40000 20000 0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年份 图九:2008—2020年中职教育发展情况预测表 根据肇庆市的“双转移”工作目标,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16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万人,加上创业人员培训5万人次,常规培训200万人次,职业教育培训任务十分繁重。 依据肇庆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按校均3000人计,需要新增7所职业院校(现校均规模为2583人)、新增学位2.1万个、新增校园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按校均5万平方米计,现校均校园 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约需新增2000亩教育用地。(见图十、 十一) 12 180166164155.7 160143.5 132140 115120 100校园建筑面积 80 (万平方米) 60 40 20 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年份 图十:校园建筑面积预测 331326350310 286300254 229250 200 校园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150 100 50 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年份 图十一:校园占地面积预测 13 第二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战略意义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肇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策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纲要》、 实施“双转移”、推动肇庆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策略;是统 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制、和谐安 康、生态环保肇庆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 农问题的有力举措;是保证人民充分就业,实现“无业者有业、 失业者就业、就业者乐业、有志者创业”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肇庆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实力 的人力资源保证。有利于加快肇庆市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 整,建设成为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转移升级集聚区”;有利于 改变肇庆市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型工业制造基地、资源加工工 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内河港口物流基地等四大基地全面 发展;有利于肇庆市工业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和港口物流 经济等四大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肇庆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肇庆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 是实施肇庆市全民技能培训工程的需要,是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 14 力资源优势的需要,是实现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构筑现代教育体 系的需要,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需 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 观统领职业教育发展全局,以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贯彻实施 《纲要》、服务“双转移”为宗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 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体制创新、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产学 结合为着力点,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实践灵活多样的办学 机制,构建肇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国南方重要职教基地, 为肇庆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三、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2008—2011年) 进一步完善肇庆职教基地建设,保持肇庆市职业教育适度超 前发展势头。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中职招生,加强专业建设,强化质量管理,增 强职教发展基础实力,全面提升肇庆职教基地的品位,建设成为 规模与效益居全省前列的职教品牌。 (二)中期目标(2011—2016年)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集团化办学,组建2 至3个职教集团,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建立健 全普高、中职横向流动机制,中职、高职纵向衔接机制,努力构 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和职教科研为一体的职教模 15 式。全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我国南方重要职教基地。(三)远景目标(2016—2020年) 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要求,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形成结构规 模适当、品牌突出、效益明显的肇庆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技 术教育现代化。 16 第三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任务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任务是:创新办学教学模式,改造、 调整职业教育结构,打造一批示范骨干职校和品牌特色专业,大 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完善“一园多点”、“一线多校” 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构建富有肇庆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我国 南方重要职教基地。培养大批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服务业及港 口物流、高新农林业等专业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适应肇庆以及整个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做大做强,加快发展 (一)做大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围绕《纲要》规划肇庆建设“传统优势 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 产业、行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市场变化,不断扩大办 学规模,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量实用型、 技能型人才。到2011年,全市要建设一批规模大、特色强、水平 高的骨干重点职业院校,创建万人中职学校2—3所,全市中职学校校均规模达到3000人左右,在校生达10万人以上。 (二)做强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保持发展规模适度增 17 长。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基础设施以及专业建设力度, 进一步明确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突显办学特色。适应肇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的需要,加 强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到2011年,新建高等职业院校1—2所,建设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所,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4万人以上,年均培养技师、高级技师3000人以上。 (三)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把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继续 加大职教招商力度,吸引外资、民资到肇庆举办职业教育,扩大 民办职业教育的规模。指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民办职校创建省级以 上重点职校和重点专业,提高民办职校的办学水平,形成肇庆市 公办职校与民办职校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二、创建品牌,特色发展 (一)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强化政府统筹职能,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推动区 域内整合、总体上优化进程,努力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2011 年至2016年,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数控、模具、汽车维修、港口 物流、现代旅游服务、印刷技术、现代农业等专业与行业合作体。 以市城区为中心,适度集中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级示范 性中职中技学校。重点扶持和鼓励骨干职校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办 学规模,成为全市新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位的主要来源,形成 规模和品牌效应,发挥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县(市、 18 区)可以通过整合当地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一所中 等职业学校,同时加挂职教中心牌子。 建设职业教育园区,使园区成为集教育、培训、实训、技能鉴 定和职业教育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教育示范区。引导和扶持城 区现有职业学校到园区新建校区,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到园区创办 职业院校。 (二)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积极推进公办职业院校运行机制创新,形成面向社会、面向 市场自主办学的实体。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引进竞争机制,推动公 办职业院校整合和重组。探索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职 业学校及个人合作方式,选择若干条件适合的学校,进行国有民 营试点,实行多元投资并举的办学体制。加快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与高等职业学院、技师学院招生专业的衔接。 建立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序流动的机制,建立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相结合,中职教 育与高职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衔接的、职前教育与职 后教育相结合的开放式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拓宽人才成 长通道。 (三)加强职教品牌建设 继续加强数控技术与应用、畜牧兽医、旅游服务与管理、机 电技术应用、护理、电子电器与维修、印刷技术等7个省级以上重 点专业建设。重点发展适应肇庆市四大经济体系和四大经济基地 19 发展规划需要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有色金属、仓储 物流、旅游、包装印刷以及汽车零配件制造等专业。打造金属加 工、再生资源加工等一批新兴专业,形成在就业市场有影响力、 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品牌。 继续加强数控技术应用、护理和机电等3个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构建一校一品牌、一校一 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格局。到2011年,建成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 12所,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5个。 三、完善体系,协调发展 (一)逐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肇庆市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布局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加快肇庆市城区职业院校建设,扶持山区职业教育发展。 构建以城区职业教育发展为主导、带动山区县市职业教育发展的 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职业教育网络,建立灵活、有效的职业教 育发展机制,使全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二)构建全民就业培训网络 在积极推进各类职业院校协调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肇庆市职 业教育资源,加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为肇庆市实 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并使肇庆 市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到2011年,培训城镇职工50万人次,培训农村新增和富余劳动力120万人次,培训创业人员2.5万人次。 20 第四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工程 通过实施基础建设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职教名师工 程、专业建设工程、民办职校工程和职教集团工程等六大重点工 程的建设,加大推进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完成肇庆市职 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使命。 一、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一)加快推进学校建设 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类职业院校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 大办学规模。2009—2011年,全市要多渠道投入8亿元,新(扩)建职校17所,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达10.6万人,高职院校在校生达4万人以上。 (二)不断加强实训能力建设 加强各职业院校实训场室建设,充实实训设备配臵,更新和 装备一批先进的实训设备,大幅改善和提高实训条件,提升职业 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到2009年,建成市职教实训中心,根 据专业培养特点和要求,统筹各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训, 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市职教实训中心集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师 资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示范性作用。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公共 实训体系,到2011年各类实训中心增加到8个,全市形成年培训1 万人次、年鉴定量3万人次以上规模的实训体系。 21 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一)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不断扩大中职教育规模,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建立 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制定职校提前招生政策,对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计划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确 保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促进普教、职教 协调发展。 (二)开展城镇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代农民教育培训、新增劳动力 培训、城镇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以创业促就业的技能型 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到2011年,使初、高中学校未升学的毕业生 100%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下岗职工全员再就业培训。 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并将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纳入企业 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在职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 三、职教名师工程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高素质高技能师资的引进力度,鼓励外国专家、企事业 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 任专、兼职教师。通过定期安排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多种 形式对现职教师进行提高培训。 到2011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5% 以上,“双师型”专业课教师达到60%以上。培养一批全国职教 22 名师和全省名师。到2011年,全市培养5名全国职教名师,10名全 省职教名师,100名全市职教名师。 (二)建立师资人才激励机制 鼓励职业院校中青年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攻读学位等方式提 高学历,通过省、市专业技能培训取得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按照市的统一部署,对公办职业院校实施教职工收入与所聘 岗位、个人工作绩效挂钩,充分发挥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导向 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依法保障职业院校在职和退 休教师的待遇,提高专任教师、骨干教师的待遇。 探索建立公办职业院校之间教师和管理人员交流聘任的机 制,优化公办职校教师队伍配臵,增强师资队伍活力,提高师资 队伍素质。 四、专业建设工程 (一)大力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 统筹全市中职学校的专业设臵,把职校的专业设臵规划与 《纲要》规划肇庆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的要求 结合起来,与现代企业产业的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与当地经 济建设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结合起来。调整优化市内职校专业 结构,努力打造“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继续支持数控技术与 应用、畜牧兽医、旅游服务与管理、机电技术应用、护理、电子 电器与维修、印刷技术等7个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做大做强。根 据肇庆市落实《纲要》规划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和 23 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华南职业教育、港口物流等基地需 要,优先扶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有色金属、仓 储物流、现代农业技术、旅游、包装印刷以及汽车零配件制造等 我市急需的紧缺专业。 (二)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 积极邀请企业参与专业设臵论证、教学计划开发等教育教学管理。通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设臵改造,使专业 设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 试验区。 建立健全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建的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分制 等弹性学制,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 条件。 建立校企合作的各项机制,积极探索“校企一体化”路径,整合校企资源,形成“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一方 面,要鼓励行业、企业举办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维护 和增进行业、企业的利益,进一步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 极性。职校可由企业独办、企业联办,也可校企合办。另一方面, 要鼓励职校创办企业,以职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校办企业的发 展,以校办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经营收益支持职校建设。鼓励各级 政府建立对“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绩效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的 激励机制。 24 五、民办职校工程 (一)落实政策,扶持发展 大力发展肇庆民办职业教育,认真落实《肇庆市鼓励和扶持 民办教育发展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鼓励和支持现有民办职校做大做强, 指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民办职校创建省级以上重点职校和重点专 业,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建设若干所实力强、信誉好、影响大的 民办职业院校。 将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纳入肇庆市城乡统筹发展建设规 划,其发展与公办学校享有同样的优惠政策,按公益事业用地及 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设臵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优质民 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二)依法管理,规范发展 进一步增强民办职校的法律意识,推动民办职校依法办学、 规范管理、精心育人,树立良好的职教形象,促进民办职校健康 发展。 民办职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办学工作。要依法 健全民办职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党团组织;要落实法人财产权,出 资人要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投入学校的资产要经注册会计 师验资并过户到学校名下,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侵 占。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经审批机关备案后方可发布,发布的招 生简章和广告必须与备案内容相一致。要严格执行价格部门批准 的收费标准和收、退费办法,收取的各项费用应按规定予以公示。 25 六、职教集团工程 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以理顺市直公办中职学校管理体 制为契机,采取兼并、联合、划转等形式组建公办职校职业教育 集团,做大做强公办职校。鼓励职校和企业以产权联结为纽带共 建职业教育集团,拓宽发展空间。支持职校建立跨地域职业教育 集团,与省内外、国内外办学机构合作寻求更大发展,争取成为 广东省粤港澳合作办学的先行区。 26 第五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一)加强领导,协调联动 加强政府统筹职教工作的力度,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 协调。充分发挥广东省肇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发展工作 领导小组和肇庆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每年至少召开1—2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教育 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 的有关工作。 (二)建立健全考核与督导机制 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 政绩考核范围。建立部门目标考核制度,将职业教育各项发展指 标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健全职业教育评估督 导机制,各相关部门接受人大和督导部门的检查、监督。 二、政策法规保障 (一)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 制定《肇庆市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规定》,落实企业的就业准 入和劳动预备制度,逐步推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强化职 业资格的导向作用,全面推行“双证书”(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 27 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并落实职业技术培训补贴政策。 (二)实施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政策 设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财政专户,实行教育经费专款专用的 教育财政政策。进一步推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学校还本” 的办法,解决职业院校基本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加强对公办学 校贷款的管理,控制贷款规模,注重防范并努力化解贷款风险。 支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通过金融、信贷、社会赞助、社会捐资、 教育服务、科技开发、土地及房屋臵换等途径筹措办学经费。 三、经费投入保障 (一)不断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市财政对市属公办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要逐步实现全额拨 款,各级政府要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 30%的政策。按照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足额安排农村富余劳动 力培训转移就业资金,并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设臵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市财政继续安排每年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学校的项目建设。2011至2016年,每年安排800万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各 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相应资金支持本地职校(职业教育中 心)建设。 设臵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采取以奖代补 的办法,对被评上省级以上重点学校的职校和市级以上重点专业 的职业学校给予奖励。 28 扶持山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市政府设立山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补助资金,每年向山区职业学校下拨30万元,用于支持学校的骨干专 业建设。 (二)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研究制定措施,确保企业必须按规定足额提取占职工工资总 额2.5%的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的教育与培训。市、县两级政府 依法提取其中的0.5%统筹用于发展区域职业技术教育,其余部分 由企业安排用于本企业的职工教育与培训。 积极引进社会资金举办职业教育。2008至2011年,争取引进社会资金10亿元;2012—2016年,争取引进社会资金20亿元,加快推进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建立职教扶贫助学基金 依托肇庆市社会慈善机构,建立社会职教扶贫助学基金,与 政府的职教扶贫助学政策形成合力,使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就读职 校并顺利完成学业。 四、发展用地保障 (一)在产业转移园区安排职业教育用地指标 政府对产业转移园内实行用地指标倾斜政策,对职业教育用 地给予保障。职业教育发展预计新增用地2000亩,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及时安排用地计划。 (二)用繁华地段校区置换未开发用地 繁华地段的职业学校所需的新增校园面积,可通过1?10的比例臵换未开发用地,做到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双赢。 29 (三)鼓励产业转移项目建设职业教育实训中心 在产业转移项目进园区建设厂房的同时,鼓励其与职业学校 合作建设实训中心,承担生产和教学的双重任务,共建的实训中 心使用权由校企双方享有。对签定校企共建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的企业,给予用 地优惠政策。 五、发展环境保障 (一)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舆论的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 传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宣扬优秀技能人才和 高素质劳动者的社会贡献,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要重视宣传肇庆市贫困家庭学生报读职校的优惠政策,以及职业 教育在农民工培训、建设新农村、发展当地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 政府要把宣传的重点引向山区、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对山区职业 教育的宣传和扶持力度。 (二)加强理论研究 加强职教理论研究,形成重视职教研究的氛围。进一步发挥市 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各职业院校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理 论研究,尤其要突出对“工学结合”、“订单式”、“定向式”等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加强职业教育与山区经济、职业教育培 训基地建设与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结合度的理论研究。了解和掌 握国内外最新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先进经验,研 究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0 目 录 导 言 一、《规划》背景„„„„„„„„„„„„„„„„„„„„„(1) 二、《规划》依据„„„„„„„„„„„„„„„„„„„„„(2) 三、《规划》理念„„„„„„„„„„„„„„„„„„„„„(3) 四、《规划》目标„„„„„„„„„„„„„„„„„„„„„(3) 第一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预测 一、基础和优势„„„„„„„„„„„„„„„„„„„„„(4) (一)办学规模位居全省前列„„„„„„„„„„„„„„„(4) (二)办学布局不断优化„„„„„„„„„„„„„„„„„(6) (三)办学模式灵活多样„„„„„„„„„„„„„„„„„(7) (四)专业设置门类齐全„„„„„„„„„„„„„„„„„(7) (五)民办职校发展迅猛„„„„„„„„„„„„„„„„„(8) (六)办学环境优势明显„„„„„„„„„„„„„„„„„(8) 二、存在问题„„„„„„„„„„„„„„„„„„„„„„(9) (一)经费投入渠道单一„„„„„„„„„„„„„„„„„(9) (二)职教发展用地紧缺„„„„„„„„„„„„„„„„„(10) (三)品牌专业偏少„„„„„„„„„„„„„„„„„„„(10) (四)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11) 31 三、发展预测„„„„„„„„„„„„„„„„„„„„„„(11) 第二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战略意义„„„„„„„„„„„„„„„„„„„„„„(14)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肇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策略 „„„„„„„„„„„„„„„„„„„„„„„„ (14) (二)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肇庆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14)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肇庆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14) 二、指导思想„„„„„„„„„„„„„„„„„„„„„„(15) 三、发展目标„„„„„„„„„„„„„„„„„„„„„„(15) (一)近期目标(2008—2011年)„„„„„„„„„„„„„„(15) (二)中期目标(2011—2016年)„„„„„„„„„„„„„„(15) (三)远景目标(2016—2020年)„„„„„„„„„„„„„„(16) 第三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任务 一、做大做强,加快发展„„„„„„„„„„„„„„„„„(17) (一)做大中等职业教育„„„„„„„„„„„„„„„„„(17) (二)做强高等职业教育„„„„„„„„„„„„„„„„„(17) (三)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18) 二、创建品牌,特色发展„„„„„„„„„„„„„„„„„(18) (一)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18) (二)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19) (三)加强职教品牌建设„„„„„„„„„„„„„„„„„(19) 三、完善体系,协调发展„„„„„„„„„„„„„„„„„(20) 32 (一)逐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20) (二)构建全民就业培训网络„„„„„„„„„„„„„„„(20) 第四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工程 一、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1) (一)加快推进学校建设„„„„„„„„„„„„„„„„„(21) (二)不断加强实训能力建设„„„„„„„„„„„„„„„(21) 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22) (一)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2) (二)开展城镇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2) 三、职教名师工程„„„„„„„„„„„„„„„„„„„„(22)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2) (二)建立师资人才激励机制„„„„„„„„„„„„„„„(23) 四、专业建设工程„„„„„„„„„„„„„„„„„„„„(23) (一)大力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23) (二)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24) 五、民办职校工程„„„„„„„„„„„„„„„„„„„„(25) (一)落实政策,扶持发展„„„„„„„„„„„„„„„„(25) (二)依法管理,规范发展„„„„„„„„„„„„„„„„(25) 六、职教集团工程„„„„„„„„„„„„„„„„„„„„(26) 第五章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27) (一)加强领导,协调联动„„„„„„„„„„„„„„„„(27) 33 (二)建立健全考核与督导机制„„„„„„„„„„„„„„(27) 二、政策法规保障„„„„„„„„„„„„„„„„„„„„(27) (一)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27) (二)实施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政策„„„„„„(28) 三、经费投入保障„„„„„„„„„„„„„„„„„„„„(28) (一)不断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28) (二)拓宽经费筹措渠道„„„„„„„„„„„„„„„„„(29) (三)建立职教扶贫助学基金„„„„„„„„„„„„„„„(29) 四、发展用地保障„„„„„„„„„„„„„„„„„„„„(29) (一)在产业转移园区安排职业教育用地指标„„„„„„„„(29) (二)用繁华地段校区置换未开发用地„„„„„„„„„„„(29) (三)鼓励产业转移项目建设职业教育实训中心„„„„„„„(30) 五、发展环境保障„„„„„„„„„„„„„„„„„„„„(30) (一)加强宣传引导„„„„„„„„„„„„„„„„„„„(30) (二)加强理论研究„„„„„„„„„„„„„„„„„„„(30) 34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08—2020年) (征求意见稿)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 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将巨大人口压 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产业 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提高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壮大区域经 济总量的重要支撑。为推动肇庆市职业教育改革,落实《珠江三 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 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实现肇庆市经 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特制定《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35 课题组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课题组组长:王乐夫 刘合群 课题组成员:任 平 喻忠恩 熊素珍 李 颖 郑 萍 黄文伟 柏 晶 陶 红 赵丕强 郑国强 孙文云 秦绿叶 唐芬芬 林道光 36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08—2020年) 《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课题组 二〇〇九年三月 37
本文档为【肇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1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