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详勘报告

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详勘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详勘报告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详勘报告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面积1195702.087m2,配套服务建筑面积为39428.000m2,教育设施建筑面积为29230.000m2, 1、前言 2013年7月,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以下简称“我院”)以市场竞标方式承揽了新馨苑居住区住宅及配套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项目建设单位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住宅建设服务中心,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 ...

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详勘报告
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详勘报告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面积1195702.087m2,配套服务建筑面积为39428.000m2,教育设施建筑面积为29230.000m2, 1、前言 2013年7月,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以下简称“我院”)以市场竞标方式承揽了新馨苑居住区住宅及配套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项目建设单位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住宅建设服务中心,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 科研设计建筑面积为70000.000m2。 本次勘察范围包括645、652、654、657、658、662、664、666、667及668等共计10个地块的住宅及配套工程,见图1-2“拟建项目各地块位置示意图”。建设用地规模为286074.649m2,总建筑面积1411307.87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918505.38m2,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492802.49m2。拟建项目主要包括住宅楼35栋、配套公建10栋、幼儿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并在每个地块内设置相应的地下车库。拟建住宅楼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其余建筑如配套公建、学校、幼儿园及地下车库等以采用框架结构为主。各地块建筑功能及建筑特征见表1-1“拟建项目各地块建(构)筑物设计条件一览表”。 1.1项目总体概述 (1)项目位置 新馨苑居住区住宅及配套工程项目位于北京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西路16号,用地范围东至规划建西路,南至规划西小口村北路,西至规划西三旗东路,北至规划西三旗路。具体位置详见图1-1“拟建场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1 拟建场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2)项目概况 新馨苑居住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91891.903m2,总建设用地面积为423755.661m2,总建筑面积为2067720.08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334360.087m2,地下建筑面积为733360m2。地上建筑中,主要用于住宅、配套服务、教育设施和科研设计等,其中住宅建筑 图1-2 拟建项目各地块位置示意图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表1-1 拟建项目各地块建筑情况一览表 4)平面图及地形图资料由业主单位提供。本次勘察所有钻孔的高程均为实测。 5)野外钻探记录、土工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中岩土的定名采用《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DBJ11-501-2009)相关规定。 6)报告中岩土的湿度、密度、稠度状态及压缩性等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采用《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相关规定。 表1-2 各地块名称与勘察编号、钻孔编号对照表 1.2报告编制说明 1)根据业主单位及设计单位的要求,本项目详细勘察阶段基本按地块分别出具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本项目特点,本次详细勘察共提供勘察报告7册,各分册报告对应的单项工程名称、勘察编号及钻孔编号等见表1-2“各地块名称与勘察编号、钻孔编号对照表”。 2)本次勘察中,根据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岩性名称进行地层划分和编号,其中?大层为人工堆积层,?及?大层为新近沉积层,?,?大层为第四纪沉积层;由于地层排序、编号为整个项目综合考虑,统一编排的,故在单册成果报告中当某层位缺失时地层编号不连续。 3)报告中根据地下水的性质对各层地下水进行编号,其中(一)表示上层滞水,(二)表示潜水,(三)表示层间潜水,(四)表示承压水,(五)表示承压水。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2、勘察工作概述 2.1拟建地块工程概况 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位于建设场地的南部,东临规划西小口村中路,南临规划西小口村北路,西临规划后屯东路,北临规划建材路,见图1-2。拟建场地基本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50m,东西宽约220m。 664地块以住宅楼、公建和地下车库为主,总建筑面积为321161.18m,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05155.78m,地下建筑面积为116005.40m。本工程主要包括8栋住宅楼、3栋公建及地下车库。住宅楼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 构,地下车库采用框架结构,基础型式均以筏板基础为主;公建采用框架结构,基础型式待定。664地块?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44.20m。各拟建物基底荷载待定。各建构筑物基本情况见表2-1。 表2-1 拟建工程各建筑物基本情况一览表 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提出整治措施建议。 4)查明拟建建筑物基础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分布规律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5)查明拟建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分布规律,分析其对建筑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并就地下水(土)对主要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6)提供与拟建场地、地基有关的建筑抗震设计基本条件;划分场地抗震地段;判定砂土液化情况,并提出防治措施或处理方法。 7)提出在安全前提下适宜的地基基础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提出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技术建议以及有关岩土工程技术参数,并对可能遇到的地基基础工程问题进行分析。 8)提出其它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建议。 9)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2 22 2.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 (1)勘察依据 1)新馨苑居住区项目勘察招标、投标文件、中标 通知书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开标通知书怎么写债权复核通知书岗位变更通知书债权审核结果通知书 及岩土工程勘察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2)甲方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拟建场地建筑平面位置图、相关设计 资料及勘察技术要求 3)场地附近已有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4)我院的平原区地下水长期观测年鉴 (2)执行的相关技术标准 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国家标准《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2007) 7)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2勘察工作目的、任务 1)查明拟建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2)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地质现象,并就其对工程的影响作出分析与评价,提出相关防治措施建议。 3)查明拟建建筑场地范围内或其临近场地有无埋藏的古河道、古洞、沟浜、墓穴、防空 8)国家标准《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程》(GB/T50269-97) 9)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 10)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1)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12)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3)行业标 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4)北京地方标准《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 15)北京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16)北京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B11/T 893,2012) 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1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本次于2013年8月9日进场施工,先后进行了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波速测试及工程测量等工作,2013年8月10日开始土工试验及水化学分析工作,2013年8月18日开始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数据统计与报告编写工作。具体完成工作量见表2-2,2-4。 表2-2 本次野外钻探工作量统计表 2.4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 (1)勘察工作布置 根据本工程规模和特征以及场地地质条件,在场地附近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踏勘,依据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等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地基,拟建工程地下为3,4层,综合考虑确定本项目的勘察等级为甲级。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和《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进行勘察方案的设计,钻孔的布置主要沿建(构)筑物的轮廓线、角点和中心点布置,钻孔间距一般为15,30m,地下车库边缘钻孔适当外扩。技术孔孔深均满足地基变形计算的深度,一般鉴别孔孔深均大于主要受力层深度。 根据以上布孔原则664地块共布设钻孔113个,其中技术孔57个,技术孔数量大于勘探孔总数的1/2,一般鉴别孔共计为56个。对于住宅楼,根据其层数和建筑高度,技术孔孔深为40,60m,一般鉴别孔孔深为35,40m;对于地下车库,技术孔孔深为30m,一般鉴别孔孔深为25m;对于公建,由于其位于地下车库范围内,技术孔深度为30m,一般鉴别孔深度为25m。 (2)勘察工作量完成情况 本次工作主要采用了钻探、取样、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室内土、水试验等多种综合勘探工作手段。采用SH-30型冲击钻机,全程跟管钻进,保证了地下水位观测的质量;DPP-100汽车钻、K-200型回转钻机回转钻进,全程泥浆护壁,成孔质量好,保证了取样和孔内测试的质量。原状样采用对开式取土器,扰动样从标贯器或岩芯管中采取。受场地施工条件的影响,部分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略有位移。 表2-3 本次野外钻探工作量一览表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表2-4 室内试验工作量一览表 山区多属中低山地形,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北京市区位于永定河、温榆河等河流形成的向东南倾斜的冲积平原上,海拔20,60m,倾向东南,坡降1,3?。 拟建场地原为北新建材城(现已拆迁整平),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北部,地貌上属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北部边缘(图3-1“北京平原区冲积扇分布略图”)。 目前场地东南部存在一处坑塘,名曰爱心湖,已干涸,深约6m左右,勘察期间拟建场地钻孔孔口标高为36.32,43.69m。 上述各项工作,工作人员均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操作规程,各类成果和数据准确可靠。 3、区域地质背景 北京市区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缘,西、北及东北面三面环山,东、南及东南面为广阔的平原区。第四纪以来由于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山区不断抬升,平原强烈下降,并接受了巨厚的河流沉积物。第四系沉积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市区中心区范围内厚度一般为40,120m。第四纪地层的岩相自西部山麓向东部平原逐渐变化:在西部的各大河流冲洪积扇顶部及上部以厚层砂土和卵砾石地层为主;向东于城市中心区大部分范围内,地层过渡为粘性土、粉土与砂土、卵砾石互层;再向东北的东郊及北郊地区,则以厚层粘性土、粉土为主。 图3-1 北京平原区冲积扇分布略图 3.2气象、水文 北京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11?,12?,1月份最低月平均 气温为-4?,-5?,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26?。北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550,660mm(图3-2“北京地区多年平均降水等值线及水系分布图”),降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年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汛期(6,9月份),夏季降水量可达400,450mm,冬季降水量10mm左右,雨季施工对建筑基坑开挖、支护和施工降水等将产生不利影响。北京地区为季风区,冬季以西北风和北风为主,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南北风向转换季节,年平均风速为2,3m/s,7月份最大风速14m/s,1月份最大风 3.1地形、地貌概述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太行山脉,北部为燕山山脉,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速超过20m/s。 根据《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 11,501,2009 ),拟建场地地基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0.80m。 北京属海河流域,河网发育,区内共有干、支河100余条,分属五大水系(图3-2“北京地区多年平均降水等值线及水系分布图”),由东向西依次为:蓟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拟建场地附近属北运河水系,拟建场地内无河流通过。周边主要水系为南侧以明渠形式通过的清河,河上口宽40,50m,两岸为水泥护坡堤岸,排洪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过流量554m3/s。 外,从太古界至第四系沉积都有出露。 北京平原区除山前地带的孤山残丘为基岩外,其它地区地表全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拟建场地及下伏中侏罗统及新生界第三系地层,对拟建工程有影响的主要为第四系地层,表层普遍分布较厚的人工填土层,下部为第四纪沉积的粘性土、粉土和砂砾石层,局部有湖沼沉积的淤泥层,第四纪厚度约150m左右。 3.4地质构造 北京平原区位于阴山纬向构造带的南缘与祁吕—贺兰山字型东翼反射弧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的复合部位。几组构造的复合使得本区内部构造十分复杂。区内主要构造格架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新生代以来受西山运动的影响,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在中生代末期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及北西向的构造,其主体是一些走向北东的大规模隆起带和沉降带,北京平原作为它的一级沉降带看待。在沉降带内发育一系列的北东及北北东向断裂(图3-3“北京平原区断裂构造略图”),并有北西向的张性及扭性断裂与其垂直或斜交。受长期活动断裂的控制,把北京平原区分割成次一级的隆起和凹陷,即京西隆起,北京迭凹陷、大兴迭隆起。这些活动断裂直接控制了本区的地貌特征及水系展布和变迁,并制约着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及厚度变化。 建设场地附近的主要断裂构造为东约3km附近通过黄庄,高丽营断裂。该断裂南西起自涿州市西城坊,经坨里、黄庄、八里庄、高丽营至怀柔一线,总长约110km。走向北东20,50?,断裂面倾向南东,倾角55,75?,为高角度正断裂,属张扭性断裂。该断裂是北京地区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根据其对地质作用的影响可大致分为三段:芦井以南为南段(I), 主要表现为对白垩纪,第三纪沉积的控制;洼里,芦井段为中段(II),主要表现为对第三纪以来沉积的控制;洼里以北为北段(III),主要表现为对第四纪沉积范围的控制作用。建设场地位于其中段附近,该段断裂活动性弱于北段,其主要活动时期为第三纪,第四纪以来活动微弱。 图3-2 北京地区多年平均降水等值线及水系分布图 3.3地层岩性 北京地区的地层,除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和上白垩统以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3.6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地质现象 北京平原区主要存在活动断裂、地面沉降、地裂缝及砂土液化等4种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已有的地质灾害研究成果,项目所在地可能发育有以下三种不良地质作用:(1)拟建场地距黄庄,高丽营断裂相对较近,可能遭受活动断裂的危害;(2)拟建场区历史水位较高,自然地面以下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和砂土存在地震液化趋势;(3)近年由于过量开采地 下水,水位下幅度较大,项目区周边已产生了地面沉降现象。综上所述,本项目场地可能遭受潜在活动断裂、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等三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影响。 4、岩土体特征 4.1地基土类型及分布规律 根据野外勘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结合本工程周边勘察 成果资料,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对本次所勘探地层进行划分。本次勘探最大孔深60.00m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按成因年代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层三大类,按地层岩性进一步分为8个大层及亚层,地层岩性及其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 拟建场地表层为人工堆积的粉土填土?层及房渣土?1层,钻探揭露厚度为0.40,7.90m,受场地内爱心湖的影响,层底标高变化较大,为35.27,42.84m。本大层连续分布。 图3-3 北京平原区断裂构造略图 人工堆积层以下为新近沉积的?大层和?大层,主要地层有粘质粉土?层、砂质粉土?1 层、粉质粘土?2层、粉细砂?4层、粉质粘土?层及粘质粉土?2层。受场地内爱心湖的影响,新近沉积层在局部地段缺失。 3.5地震 北京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之一,根据历史记载,北京及邻近的京津唐张地区历史上(38.5?,41?N;114.8?,118.3?E)自公元294年记载居庸关5/2级地震以来至2006年,共记录到4/4级以上破坏性地震92次,其中8级地震1次(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7,7.9级地震1次;6,6.9级地震13次。共计有历史记载的大于43/4级的地震15次。自1970年至2004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共记录到震级在1.0?MS?4.6的地震9742次,以北京城西北部与东北部微震较多。 3 1 新近沉积层以下为一般第四纪沉积的?大层,?大层,主要岩性有粉细砂?层、中砂?1 层、粉质粘土?2层、粘质粉土?3层、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2层、中细砂?3层、圆砾,卵石?层、中细砂?1层、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2层、中细砂?3层、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2层、中细砂?3层及圆砾,卵石?4层。 有关上述地层空间的分布概况、特征综述和室内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指标的统计结果,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4.2岩土体工程特性分析评价 根据野外钻探资料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拟建场地表层为人工堆积层,厚度不一,以粉土填土和房渣土为主。该层土堆积时间短,填筑材料不一,且局部地段为混凝土路面或旧房基础,其厚度变化大,土质软硬不均,大多结构松散,压缩性高,多为欠固结土,承载力低,自稳能力差,整体工程特性差。 人工堆积层以下至标高约37,39m左右(自然地面下深约4,6m)为新近沉积的?大层,以中密的粉细砂和中密的砂质粉土为主,局部为中密的粘质粉土、可塑的粉质粘土层。?大层以下至标高约为34,36m左右(自原始地面下深约7,9m)为新近沉积的?大层,以可塑的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中密的粘质粉土层。这两大层土均为新近沉积地层,土质不均,物 理 4.3浅层土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期间于664-021及664-067等2钻孔中在不同深度采取了7组浅层土试样进行了土的易溶盐试验,试验成果详见“土的易溶盐分析报告”。根据试验分析成果,依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相关规定针对浅层土对主要建筑材料进行腐蚀性评价,其评价结果见表4-,及表4-2。 根据评价结果,拟建场地内浅层土对混凝土结构均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 表4-1 拟建场地浅层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一览表 力学性质差异较大,除了粉细砂层工程特性相对较好,适宜作为配套公建等低矮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外,其余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及粘土层等承载力较低,工程特性差,受荷易产生沉降变形,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或下卧层时,应对其强度和沉降变形进行分析和验算。 新近沉积层以下至标高约27,29m(自现状地面下深约14,16m)为一般第四纪沉积的?大层,以密实的粉细砂、密实的中砂和可塑的粉质粘土层为主,局部为密实的粘质粉土层。本大层沉积时间相对较长,层位相对较稳定,强度较高,土体的工程特性相对较好,适宜作为地下车库等荷载较小的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对于高层住宅楼,需对其地基变形及下卧层强度进行验算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时,当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考虑采用地基处理加固的方式进行。 ?大层以下至标高约15,17m(自现状地面下深约26,28m)为一般 第四纪沉积的?大层,以可塑的粉质粘土和密实的中细砂为主,局部分布有密实的粘质粉土层,本大层层位较稳定,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适宜作为地下车库等荷载较小的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下卧层;由于其地基承载力有限,作为高层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需进行沉降变形验算。 ?大层以下分别为?大层、?大层和?大层,沉积时间较久,层位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大层以密实的圆砾,卵石和密实的中细砂为主,该大层不仅是良好的地基下卧层,也是较好的桩端持力层;?大层以可塑的粉质粘土和密实的中细砂层为主,局部分布有密实的粘质粉土层,土体工程特性相对较好;?大层以可塑的粉质粘土、密实的中细砂和密实的圆砾,卵石层为主,局部分布有密实粘质粉土层,土体工程特性相对较好,其中中细砂和圆砾,卵石层是良好的桩端持力层。 表4-2 拟建场地浅层土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性评价一览表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5、地下水特征 5.1地下水类型及贮存条件 本次勘察最大孔深60.00m范围内,共揭露3层地下水,分别层间潜水(三)、承压水(四)和承压水(五),未见上层滞水(一)和潜水(二)。 勘察期间层间潜水(三)普遍分布,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中砂?1层、粘质粉土?2层和中细砂?3层,稳定水位标高为26.68,29.56m,受场地内地面标高变化影响(爱心湖位置地面标高较低)水位埋深为9.00,16.10m。中砂?1层和中细砂?3层透水性较好,粘质粉土?2层透水性较 差。 勘察期间承压水(四)也是普遍分布,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砂?3层,透水性较好,稳定水位标高为22.10,23.96m,受场地内地面标高变化影响(爱心湖位置地面标高较低)水位埋深为12.50,20.80m,该层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承压水头高度一般为1,2m,局部地段随上部隔水层厚度、标高及岩性变化其承压性有所变化。 勘察期间承压水(五)亦普遍分布,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圆砾,卵石?层和中细砂?1层,水头高度为一般为2,3m,稳定水位标高为17.60,19.35m,受场地内地面标高变化的影响(爱心湖位置地面标高较低)水位埋深为16.90,25.70m。随上部隔水层以粉质粘土为主的?大层的厚度及标高变化,其承压性略有变化,一般承压水头高约2,3m。 层间潜水(三)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层和中砂?1层,局部为粘质粉土?2层和中细砂?3层,该层地下水受多年来水位下降影响,目前多不具有承压性,其天然动态类型为迳流型,主要接受地下侧向迳流补给、越流及“天窗”补给为主,并以地下迳流、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受人工开采和工程降水影响,本地块该层地下水目前埋藏较深。其水位季节变化规律一般在5,7月份水位较低,在11月至来年3月水位较高,年变化幅度一般为2,3m。 承压水(四)和承压水(五),其天然动态类型属迳流型。主要接受地下侧向迳流补给和越流补给,并以人工开采、地下水迳流和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季节变化规律一般在5,7月份水位较低,在11月至来年3月水位较高,年变化幅度一般为2,3m。 5.3历年最高水位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及我院已有水文地质资料,本场地1959年地下水潜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表;1971,1973年潜水最高水位标高约为39.0m左右,埋深约为4.0m;近3,5年潜水(含层间潜水)最高水位标高为35m左右。 5.4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期间分别于664-007、664-021、664-047、664-067及666-070等5个钻孔中分层采取了10组地下水试验进行了水质简分析试验,试验成果详见“水质分析报告”, 本场地 5.2浅层地下水补、径、排及动态变化规律 本次勘察各勘探孔内未见上层滞水(一),本区上层滞水主要以接受大气降水、绿地灌溉和自来水、雨污水和生活废水等地下管线的垂直渗漏补给和地表水系的垂直及侧向补给为主,以蒸发、向下垂直渗入补给潜水和人工抽降地下水的方式排泄。 本次勘察期间本地块未见潜水(二),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粘质粉土?层、砂质粉土?1层、和粉细砂?4层,该层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作用明显,受人工开采和工程降水影响,本地块该层地下水缺失。本区潜水(二)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迳流型,主要接受地表水的垂直入渗、地下水侧向迳流、越流及“天窗”渗漏补给,并以地下迳流、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该层地下水的年内动态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每年6,9月份为大气降水的丰水期,地下水位6月份开始上升,9,10月份达到当年最高水位,随后逐渐下降,至次年3月份水位开始下降至5月份达到当 年的最低水位,平均年变幅可达2,4m。 按?类环境类型考虑,根据试验分析成果,依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1条、第12.2.2条及第12.2.3条“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1;依据第12.2.4条“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2。 根据表5-1评价结果,拟建场地内层间潜水(三)对混凝土结构均具有微,弱腐蚀性。承压水(四)及承压水(五)对混凝土结构均具有微腐蚀性。 根据表5-2评价结果,拟建场地内的层间潜水(三)、承压水(四)及承压水(五)在长期浸水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情况下,层间潜水(三)、承压水(四)及承压水(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表5-1 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一览表 6、场地与地基的抗震设计基本条件 6.1地震动参数区划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工程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又根据该区划图之附录D,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相应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北京地区建筑地基 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附录P,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6.2建筑场地类别 本次勘察过程中分别于664-009、664-012、664-025、664-051、664-055、664-089、664-096 表5-2 拟建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评价一览表 及664-111等8个钻孔中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测试结果详见“钻孔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图表”。根据测试成果,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之相关规定计算得出拟建场地现状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Vse为224.79,243.33m/s;另根据我院附 近的深孔资料及本次勘察获取的地层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根据前述两项条件判定拟建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6.3场地土类型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拟建场地场地土类型见“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 5.5基础抗浮、防渗设防水位建议 根据上述水文地质资料,历年最高水位以及拟建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与50年来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并考虑将来北京地区地下水限制开采、官厅水库泄洪放水、南水北调的实施、西郊地下水库的建立、年变幅及遇大的降雨年份等因素,按《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中的有关规定,建议本工程场地建筑抗浮设防水位标高按39.00m考虑,防渗设防水位按自然地面考虑。 6.4地震液化判别 根据本次勘察所揭示的地层资料、土层的测试及试验成果,并参照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别法判别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液化情况,当地震烈度为8度时,地下水位按近1971,1973年最高水位即标高39.00m(埋深约为现状地面下约4m)考虑时,拟建场地内的地基土不会发生地震液化。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6.5建筑抗震地段的划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结合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地基土质情况等因素,确定本场地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旧房基础,厚度变化大,土质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 人工填土层以下为新近沉积层,沉积时间短,土质不均,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其中的粉质粘土层、粘土层和粘质粉土层,土质较软,承载力较低,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相对较差。 人工填土和新近沉积土在地面荷载或受地表水、雨水等的影响作用下,易发生沉降变形。 7、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市平原区,不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但是,场地东约3km处发育黄庄,高丽营断裂,该断裂是华北地质构造单元的深大断裂,是北京迭断陷和京西迭隆起的分界线。断裂的活动 性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虽然拟建场地附近的断裂北段为全新世活动断裂,但是场地内第四系覆盖层厚约150m左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B11/T 893,2012),建设场地位于全新世活动断裂强烈影响带以外,活动断裂对建设场地的危险性小,可忽略断裂错动对建设场地的影响。根据北京市已有地面沉降研究成果资料,拟建场地位于沙河,八仙庄地面沉降中心的南部边缘地区,至2012年末累计沉降量约为20mm,属地面沉降弱发育区,对建设用地危险性小,可不考虑地面沉降对建设场地的影响。本次勘探成果表明,拟建场地内砂土层均不液化,除表层局部分布有较厚的人工填土层及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层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外,其第四系沉积层韵律稳定,工程力学性质较好。 综上所述,拟建场地不存在影响场地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整体稳定,适宜工程建设。 作为边坡土体时,易产生侧向变形。 8.3地基承载力问题 (1)通过对目前所掌握的本地块建筑设计资料的分析,高层建筑及地下车库基底埋深均约为16.5m,基底标高为27.70m,地基直接持力层主要为第四纪沉积的粉质粘土?层,局部以中砂?1层、粘质粉土?2层和中细砂?3层作为地基直接持力层。其下为密实的圆砾,卵石?层和密实中细砂?1层,该大层土不仅是良好的地基下卧层,也是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对于本地块的高层住宅楼,由于其建筑高度较大,荷载较高,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高,当采用?大层作为天然地基直接持力层时,由于其 地基承载力有限,需仔细验算其强度和变形。当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须考虑采用地基加固处理措施。地下车库和公建等由于荷载较小,在满足结构抗浮验算的条件下,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方案。 但当其基坑与大面积深基坑距离较近时,须着重考虑其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合理安排工序,严格控制肥槽回填压实质量。 (2)本工程存在大面积纯地下车库,其基础处于超补偿状态,造成与之相邻的高层建筑基础的侧限约束条件被永久性削弱,对高层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带来不利影响,也使本工程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条件趋于复杂,直接影响到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的有效发挥。 8、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 8.1地基均匀性评价 根据《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 DBJ 11-501-2009 )的有关规定计算,拟建场地地基属均匀地基。 8.4变形和倾斜问题 由于同一平面上布置有高层住宅楼和纯地下车库,建筑物层数和荷载差异十分显著,在住宅楼附近的地下车库基底平均压力相对较小,在这种荷载的作用下,各建筑部位的差异沉降问题将会十分突出,因而基础差异沉降的协调和控制是本工程基础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 8.2特殊土分析评价 拟建场地特殊土主要为人工填土和新近沉积土,本次钻探揭露人工填土层最大厚度达7.90m,局部地段可能更厚,该层土堆积时间短,填筑材料不一,且局部地段为混凝土路面或 故无论采取何种地基方案,均应着重考虑各建筑物之间的差异沉降和变形,并应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验算,将本工程基础差异沉降控制在规范及设计的许可范围之内。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8.5深基坑开挖和环境问题 (1)基坑开挖较深,须进行基坑支护。本地块基坑开挖深度达16.5m,属深基坑,开挖深度大且范围广,周边放坡条件有限,须考虑边坡支护。此外,基础施工阶段将涉及基坑开挖、边坡支护以及基础施工等相互交叉作业、相互影响问题。因此须考虑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2)基坑边坡岩土体复杂,支护难度高。场地人工堆积层厚度一般在2.0,4.0m之间,最大可达7.90m,主要为房渣土和粉土填土,人工堆积层土质不均、成份复杂,工程性质及自稳性差。其下新近沉积的?大层和?大层,其中的粉质粘土和粘土层,土质较软,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均较差,作为边坡土体时,易发生侧向变形;另外边坡土体中新近沉积的粉细砂层以及第四纪沉积的粉细砂、中砂层,受地面荷载作用、地表水、雨水下渗等的影响时,易产生潜蚀、管涌、流砂、坍塌甚至边坡失稳等工程问题。因此,设计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各层土体对支护体系的影响。 (3)场地地下水条件复杂,需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基础底板上下普遍存在层间潜水(三),其动态变化复杂,虽然勘察期间该层地下水水位相对较深,但在未来施工阶段可能会因周边地下水的停采、停降和大气降水等原因而得到补给而上升,将严重影响基坑开挖和边坡土体以 及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此外,在本次勘察期间虽未发现上层滞水(一),但不排除因局部管线渗漏、大气降雨等因素而赋存的可能。同时,潜水(二)和层间潜水(三)也可能因周边地下水的停采、停降和大气降水等原因得到补给而赋存或抬升,将严重影响基坑开挖和边坡土体以及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应进一步查明场地内的地下水位情况,以便确定是否采取工程降水措施,支护体系的设计亦应充分考虑各层地下水升降对其的影响。 (4)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复杂,需考虑支护体系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本项目距离四周待建道路较近,场地的中部存在地下天然气管道,因此在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时需充分考虑其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9、地基方案及相关技术建议 根据以上对地基基础工程主要问题的分析,按照相关规范及设计条件的要求,以满足本工程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为基本要求,提出如下地基方案及相关建议。 9.1天然地基方案 1)对于本地块的40,、41,、42,、43,、44,及45,等6栋高层住宅楼,层数为28层,由于其荷载较大,能否采用天然地基方案的关键因素包括两个:其一,地基直接持力层与下卧的土层的分布及组合情况以及由此决定的持力层在侧限削弱条件下地基承载力的发挥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其二,能否将住宅楼的总沉降及其与外围荷载较小建筑部分的差异沉降有效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因此,高层住宅楼在采用天然地基方案之前,必须通过详细的承载力验算分析以及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共同 作用的沉降计算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必要的设计、施工措施,使其地基承载力、总沉降量及差异沉降量能有效控制在设计及相关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时方可。若天然地基方案可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a综合考虑为210kPa。 对于38,和39,住宅楼,建筑层数为19层,由于其建筑荷载相对适中,建议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持力层土质主要为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a综合考虑为210kPa。 2)对于地下车库,天然地基直接持力层土质主要为第四纪沉积的粉质粘土?层,局部以中砂?1层、粘质粉土?2层和中细砂?3层作为地基直接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a综合考虑为210kPa。 3)对于63,公建,基础底板埋深约为6m,基底标高约为38.20m,建议采用天然地基方案,地基直接持力层主要为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层,局部为粉质粘土?2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a综合考虑为110kPa。 对于64,公建,建议采用天然地基方案,基础砌置标高可按39.60,41.00m或以下考虑,地基直接持力层主要为砂质粉土?1层和粉细砂?4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a综合考虑为 8.6结构抗浮稳定性问题 本工程地下车库竖向荷载较小,拟建场区历史地下水位较高,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较复杂,因此须仔细研究和校核建筑基础抗浮稳定性及地下水压力作用下地下室外墙和基础底板的承载力问题。 150kPa,对于664-029附近基础底板以下的房渣土层,可将其全部清除后,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至设计标高。当基础须浅埋时,亦可 采用灰土换填处理的方式进行。 对于65,公建,基础底板埋深约为6m,基底标高约为38.20m,受爱心湖地势低洼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区域现状地面低于基底设计标高,建议采用人工换填地基方案,将基底以下的填土层全部清除后,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至设计标高,检验及检测依据相关规范执行。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4)对于地下车库至室外地面的坡道及墙基部分,当基底持力层为天然土层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可参照“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选用;当基底为较厚的人工堆积层或其它软弱土层时,建议将其清除后,采用一定配比的灰土或级配砂石分层回填夯实至设计标高,相关检验及检测依据相关规范执行。 9.3桩基础方案 对于本地块的高层住宅楼,当CFG桩复合地基方案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考虑采用桩基方案。根据勘察结果,建议根据具体设计条件采用钻孔灌注桩方案。可采用圆砾,卵石?层或中细砂?3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其桩底标高参照相关“工程地质剖面图”。有关各岩土 9.2 CFG桩复合地基方案 当天然地基方案不能满足高层住宅楼设计要求时,可考虑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相关建议如下: 1)高层住宅楼基础埋深为16.5m,CFG桩的桩间土主要为第四纪沉积的以粉质粘土为主的?大层,桩间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a综合考虑为 210kPa。采用复合地基方案时,具体的加固处理深度应根据建筑设计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的控制要求以及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经验综合确定,建议桩端持力层可选择圆砾,卵石?层、粉质粘土?层或中细砂?3层。有关地层的岩土设计参数可参考“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 2)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设计时,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合理选择桩长、桩径、桩距及桩材配比,并须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控制的要求。本报告在“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一览表”中提供了部分土层在均质、厚层地基条件下的承载力标准值(?ka)及其它相关岩土技术参数,表中所提供的钻孔灌注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可供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设计时参考。CFG桩具体加固深度及桩径、桩距、桩材配比等具体设计方案,可根据本报告中提供的地层资料,结构设计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控制的要求,并结合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经验综合确定。经加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须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要求,为保证其实施的安全、可靠,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进行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及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加固效果检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须通过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桩身质量动测检验综合确定。 3)CFG桩的施工须严格控制桩材配比和施工质量,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成孔、成桩质量,确保桩身强度、几何尺寸、桩位等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后,应按照建筑物安全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按规定比例进行复合地基检测,综合评价复合地基方案的实际工程性能和质量。在施工前宜预留充 分的时间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单桩静载试验和动测检验,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和优化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4)本地块高层建筑当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时,须进行专门研究,并经充分论证。 层桩基设计参数可参见“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 其它相关桩基设计、施工建议如下: 1)桩基尺寸、桩位布置、桩间距、桩身构造要求以及桩身的结构强度、桩底支承力折减系数等,均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及其它相关标准严格执行。 2)正式施工前应预留充分时间进行试成孔、成桩试验,以验证和优化基桩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成孔工艺和地层条件,采取有效的泥浆护壁工艺维持孔壁稳定,确保成孔、成桩的施工质量。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并须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及其它相关技术规程严格控制桩径、垂直度等设计、施工参数。 3)基桩施工时宜采用跳打施工顺序,以防相邻基桩同时施工可能发生的交叉穿孔;成孔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防止桩周土坍塌、塌孔而影响基桩工程性能。 4)采用桩基方案时,应验算桩身混凝土强度,并通过现场压桩试验验证和最终确定单桩设承载力,并通过低应变测试等方法对基桩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定。 9.4相关建议 1)当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时,若基底同时存在多层土质,建议其承载力标准值取低值,并适当加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建议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条件、拟考虑采用的地基基础型式,结合场地地层条件,充分考虑基础刚度、地基土层非线性应变特性及施工进程的影响,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及基础总沉降、差异沉降的计算分析,以合理确定适宜的地基基础方案。可考虑采取如在荷载较小部位采用独立基础加大沉降、在适宜部位设置施工后浇带、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等必要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处理措施,控制和解决基础沉降协调问题,将差异沉降有效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保证工程安全、经济、可靠。 3)在确定经深宽修正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a)及对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时,应按《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 11-501-2009)的有关内容进行计算分析,并应针对高层住宅楼与其周边的公建、地下车库的基础埋深条件、结构型式及荷载条件、结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构连接方式、施工顺序、施工缝浇注时间等合理考虑地下车库对主体基础侧限条件所造成的削弱和不利影响。 4)对于荷载较小且埋置较深的地下车库、公建等应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在进行结构抗浮验算和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建(构)筑物建成后的抗浮稳定问题,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在施工阶段(建筑物荷载未达到最大值之前)的结构抗浮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因降雨而引起地下水位骤升导致结构的上浮甚 至顶托破坏。抗浮措施一般可考虑采用增加结构配重或增加纯地下部分覆土厚度等方法,必要时可考虑采用抗拔桩或抗浮锚杆等构件以提供有效的抗浮力。 5)充分考虑本工程不同建筑部分之间(基础型式、埋深有差异,荷载分布不同等)基础间相互影响问题。 6)当高层住宅楼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或桩基础方案时,需重视层间潜水、承压水及更深层次的地下水对成孔、成桩等具有不利影响,加强CFG桩或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成孔、成桩质量。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内的中细砂?3层、中细砂?3层和圆砾,卵石?4层普遍分布承压水,在CFG桩或桩基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其不利影响。 力低,尤其是在地面荷载、雨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作用下,易崩落、滑塌。勘察期间虽未发现上层滞水,但不排除局部赋存的可能,其空间分布不均匀;基底附近普遍赋存层间潜水,水量较大。因此在确定本工程深基坑边坡支护体系及支护方案设计时,建议应充分考虑本地块基坑实际开挖深度、地层分布的复杂性、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及周边道路和地下设施的修建情况等诸多因素,设计出安全合理的基坑边坡支护体系及基坑开挖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土方开挖应符合分层、分段、适时的原则,严禁超挖,基坑支护与施工须保证满足边坡稳定、施工安全及避免对拟建场地周边既有建筑物、道路等产生不利影响的需要。 2)支护设计应选择符合支护结构实际条件的计算工况,并在确认参数的合理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后,方可将计算结果用于设计。根据本地块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地下水情况,建议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锚杆支护 体系或钻孔灌注桩+锚杆与土钉墙联合支护体系,对边坡进行支护,有关地层岩土参数见“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同时须结合具体支护方法、施工工艺及类似工程经验综合取值。 3)在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控制基坑顶部的堆土,雨季时应做好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 4)基坑开挖须避免对地基持力层土质造成扰动和破坏。不利季节施工时需对基底土做好 10、基坑工程评价与建议 10.1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本地块基坑深约16.5m,周边环境条件相对较为复杂,若基坑失稳破坏后果严重,对施工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很大。拟建场地上部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基坑四壁地层土质从上至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很湿的粘性土及粉土、砂土层,各土层水平和垂直分布差异较大,勘探期间地下水层间潜水位于基底附近,对基坑的稳定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坑壁土体粘聚力低,自稳能力差,尤其是饱和的粉土、砂土易发生流砂、流土甚至边坡失稳。综上所述拟建工程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相应的防护工作。 10.3场区地下水控制 1)按照目前的设计条件及勘察成果,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赋存1层较稳定分布的地下水层间潜水(三),并且局部可能赋存有上层滞水,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较复杂。在基坑开挖组织和地下水控制设计中,应对其采取有效的隔(降)水措施,并满足《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 中的要求。建议考虑采用止水与降水相结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可采用在基坑四周采用止水帷幕或采用降水井抽降的方式控制来水,在基坑内设置疏干井排水等方式控制地下水。对于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局部上层滞水,应采取可靠、及时的导水及疏排措施。 10.2基坑开挖与支护 1)本次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表层为厚度2.0,4.0m的人工填土层,钻探揭露最大厚度达7.90m,局部地段可能更厚,且主要以房渣土和粉土填土为主,土质不均,自稳性差。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层,土质软,易发生侧向变形;边坡土体中的砂质粉土及砂类土层,粘聚 2)若经专家论证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采用施工降水措施时,应避免出现地基渗透性破坏,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现状道路及地下设施的不良影响,特别应着重分析降水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降水工程中应认真设置反滤层,避免抽水过程中带出细粒土颗粒造成地基土的流失现象;施工中应注意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当在建建筑的重 工程名称: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勘察编号:1306-032详-6 力荷载不足以抵抗当时地下水浮力时,施工降水不得中断或停止。 3)本报告中提供的该层水位值为勘察期间的实测水位而并非每年的最高值,该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较复杂,受大气降水影响显著,在夏季雨季遇到大的降雨时,水位上升明显,平均年变幅可达2.0,4.0m。此外,拟建场地受周边人为开采地下水、工程降水等因素影响,处于粉细砂?层、 中砂?1层中的地下水层间潜水(三)虽然目前水位较低,但不排除随着雨季及雨季后得到水量的补给以及地下水的停采等因素影响而引起水位上升。再者,虽然勘察期间未见上层滞水,但不排除局部地段赋存上层滞水的可能。因此在施工前,应详细了解拟建场地的地下水情况以确定采取相应的工程降水措施,施工过程中密切监测其水位变化,夏季雨季施工时应做好相应的疏、堵、排等应急措施,避免对工程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全等级的监测规定。 3)对拟建工程周围道路路面开裂、变形,重要管线的沉降、位移的监测。 4)对地下水水位进行观测,尤其是在岩土工程施工前和施工中需对该场地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观测。 5)基坑工程施工应加强对周边环境现场巡查。 11、其它建议及说明 1)本场地中部存在地下天然气管线,对本工程基坑开挖和支护等存在一定影响,在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前应详细查明其走向、埋深、位置、大小、类型以及使用情况等,并采取合 10.4基槽检验 本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开挖对地基持力层土质的扰动和破坏。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应预留不少于300mm厚土层,由人工或其它保证不致破坏地基土原状结构的方法挖除。工程施工过程中待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加强对槽底土质或桩间土质的检验工作,须对槽底土进行普遍钎探,以查明槽底土质的均匀性及其异常变化,钎探工 作应在验槽之前完成。当承压水位高于槽底标高时,可不进行钎探工作。凡槽底土质与本报告所建议的持力层出入较大部分或槽底土质软硬不均地段均须仔细研究并采取妥善处理措施。届时应及时通知我院配合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基槽检验工作,并需在施工进程中预留充足的局部地基处理时间。 理措施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保护,必要时应做好工程监测工作,以确保施工期间基坑的安全。 2)本工程大面积基坑的开挖将导致基底土体上覆压力显著减少,故应紧凑安排基础施工,避免长期晾槽,减少槽底土层的扰动。 3)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槽底持力层受冻。夏季施工时,防止基坑内积水。 4)本次勘察各钻孔孔口高程引测于本场地北侧的3G6点,该点绝对高程为43.347m,系由甲方指定。 5)如果本工程的最终设计条件与本报告工程评价所依据的内容出入较大时,应及时通知我院,以便对本报告中的相关建议进行复述,并及时补充有关内容。 6)未尽事宜请与我院协商解决,电话51166834,51166835。 10.5施工监测重点内容及要求 由于本工程安全等级高,基础工程施工历时时间会较长,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和控制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应加强对建筑施工和周围环境的监测,以指导信息化施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施工监测工作是对本地块的基坑工程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监督和成果检验,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设计或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为此,建议进行如下的施工监测(不限于): 1)建筑基坑回弹和建筑物施工与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以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观测直至达到沉降变形稳定标准为止。 2)建立系统的基坑开挖与支护监控方案,监测项目及方法应符合规范对相应基坑侧壁安 目 录 1、前言 ...................................................................... 1 1.1项目总体概述 .......................................................... 1 1.2报告编制说明 .......................................................... 2 2、勘察工作概 述 .............................................................. 3 2.1拟建地块工程概况 ...................................................... 3 2.2勘察工作目的、任务 .................................................... 3 2.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 .................................................... 3 2.4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 ................................................ 4 3、区域地质背 景 .............................................................. 5 3.1地形、地貌概述 ........................................................ 5 3.2气象、水文 ............................................................ 5 3.3地层岩 性 .............................................................. 6 3.4地质构 造 .............................................................. 6 3.5地 震 .................................................................. 7 3.6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地质现象 ............................................ 7 4、岩土体特 征 ................................................................ 7 4.1地基土类型及分布规律 .................................................. 7 4.2岩土体 工程特性分析评价 ................................................ 8 4.3浅层土的腐蚀性评 价 .................................................... 8 5、地下水特 征 ................................................................ 9 5.1地下水类型及贮存条件 .................................................. 9 5.2浅层地 下水补、径、排及动态变化规律 .................................... 9 5.3历年最高水 位 .......................................................... 9 5.4地下水的腐蚀性评 价 .................................................... 9 5.5基础抗浮、防渗设防水位建 议 ........................................... 10 6、场地与地基的抗震设计基本条 件 ............................................. 10 6.1地震动参数区划 ....................................................... 10 6.2建筑场地 类别 ......................................................... 10 6.3场地土类 型 ........................................................... 10 6.4地震液化判 别 ......................................................... 10 6.5建筑抗震地段的划 分 ................................................... 11 7、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 价 ................................................... 11 8、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 价 ..................................................... 11 8.1地基均匀性评价 ....................................................... 11 8.2特殊土分析评价 ....................................................... 11 8.3地基承载 力问题 ....................................................... 11 8.4变形和倾斜问 题 ....................................................... 11 8.5深基坑开挖和环境问 题 ................................................. 12 8.6结构抗浮稳定性问 题 ................................................... 12 9、地基方案及相关技术建议 ................................................... 12 9.1天然地基方案 ......................................................... 12 9.2 CFG桩复合地基方案 ................................................... 13 9.3桩基础方 案 ........................................................... 13 9.4相关建 议 ............................................................. 13 10、基坑工程评价与建议 ...................................................... 14 10.1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 14 10.2基坑开挖与支护 ...................................................... 14 10.3场区地下水控制 ...................................................... 14 10.4基槽检 验 ............................................................ 15 10.5施工监测重点内容及要求 .............................................. 15 11、其它建议及说 明 .......................................................... 15 报告附件 1)各勘探孔水位情况一览 表„„„„„„„„„„„„„„„„„„„„„„16 2)钻孔平面位置图„„„„„„„„„„„„„„„„„„„„„„„„20 3)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21 4)工程地质剖面图„„„„„„„„„„„„„„„„„„„„„„„26 5)钻孔波速测试成果表„„„„„„„„„„„„„„„„„„„„„59 6)土工试验成果报 告„„„„„„„„„„„„„„„„„„„„„„67 7)三轴压缩试验(UU)成果图„„„„„„„„„„„„„„„„„„„86 8)三轴压缩试验(CU)成果图„„„„„„„„„„„„„„„„„„„89 9)高压固结试验成果图„„„„„„„„„„„„„„„„„„„„„„92 10)高压固结试验e,P曲 线„„„„„„„„„„„„„„„„„„„„94 11)水质分析报告„„„„„„„„„„„„„„„„„„„„„„„„„„96 12)土的易溶盐分析报告„„„„„„„„„„„„„„„„„„„„„„„101 13)建设工程勘察现场工作量备案 表„„„„„„„„„„„„„„„„„„105 14)图 例„„„„„„„„„„„„„„„„„„„„„„„„„„„„„„110 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 1306-032详-6 证书编号: 010083—kj 年9月
本文档为【新馨苑居住区664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详勘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0KB
软件:Word
页数:35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28
浏览量: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