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日记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日记

举报
开通vip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日记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日记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 日记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 档案与史料的日记 陈宁宁 2009年11月2日 由郑州到台北的中华航空公司994航班,在万米高空飞行. 马上就要看到台湾海峡了,大家的心情格外激动.我多想大呼一 声:”台湾校友,我们来了!” 搜集我校民国时期的档案,史料,为编写《河南大学校史 资料长编》,《河南大学校志》和重修《河南大学校史》准备素 材,丰富校档案馆馆藏和校史展览内容,是筹备百年校庆的一项 重要工作.近十几年,我一...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日记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日记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 日记 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 档案与史料的日记 陈宁宁 2009年11月2日 由郑州到台北的中华航空公司994航班,在万米高空飞行. 马上就要看到台湾海峡了,大家的心情格外激动.我多想大呼一 声:”台湾校友,我们来了!” 搜集我校民国时期的档案,史料,为编写《河南大学校史 资料长编》,《河南大学校志》和重修《河南大学校史》准备素 材,丰富校档案馆馆藏和校史展览内容,是筹备百年校庆的一项 重要工作.近十几年,我一直从事校友,校史和档案工作,深知 台湾校友会是一个河南大学档案,史料的宝库.但由于浅浅海峡 的阻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去台湾”寻宝”只能是想想 而已. 随着两岸直航的开通,梦想变成了现实.校领导审时度势, 及时组织由校友工作办公室,宣传部和校史馆有关同志参加的工 作小组,赴台搜集档案,史料,实乃高远之举. 临行前,校党委书记关爱和在百忙之中为我们送行,对赴台 一 82— 小组的任务,行程,注意事项一一作了指示,并语重心长地说: “河南大学校友为台湾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 例如,董作宾先生就是河南最早的院士.要注意发掘这些校友的 资料,以激励后学,再创河大辉煌.”大家信心百倍,摩拳擦 掌,决心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俯瞰白云下时隐时现的台湾海峡,脑海里闪现着管守严,张 正中,李选民,李守孔等曾回过母校的台湾校友的熟悉面孑L,心 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一首《过台湾海峡》草草写成: 大鹏展翅九千米,跃上云头巡天际; 蔚蓝铺底色,银棉堆白絮; 忽见天马奔腾急,白驹匆匆过隙. 极目望天外,山河收眼底. 浅浅海峡飞渡,两岸近咫尺; 待与校友相聚时,深情溢,喜心底. 15时30分,飞机终于在台北桃园机场缓缓落地.河南大学 原校长张鸿烈的儿子张正中先生和河南老乡胡木鹏先生早已在出 口处等着我们.大家分乘两辆车向台北市进发.我们中的多数人 虽然是第一次与他们见面,但相互之间没有一点儿生疏感,大家 谈笑风生.由于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都按规定的速度(100公里/ 小时)行驶,所以路面畅通无阻. 天色渐渐暗下来时,我们进入了台北市.车窗外熟悉的汉字 不断地映入眼帘,车厢内大家都改说纯正的北宋官话.暖暖的夜 风拂面而来,每个人心中都荡漾着乡情,亲情的涟漪. 2009年11月3日 今天,我们分兵两路:一路拜访河南大学台湾校友会理事长 一 83— .--—— 84----—— 大学台湾校友会理事长张正 捐赠史料.前排左起:张 叫瑞刚,侯宝顺,刘波.后 ,『,『. 陈宁宁一右一请张振印校友题 词留念 陈宁宁一左一请董作宾校友 之子董敏为母校百年诞辰题词 管守严先生,一路拜访我校原教务长赵冠吾先生的侄儿赵舒惕先 生. 乘出租车仅行5.5公里,就来到_『赵舒惕先生的住处.赵先 生早年在军队服役,随军队从舟山群岛撤到台湾后改做行政工 作,1992年退休,现住永和市. 赵先生与河大原校长王广庆先生的亲属交往频繁,近年来多 次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赠送给河大.这次,他又拿出最近搜集到 的《学府纪闻——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在台校友事略》 等送给我们.我希望赵先生能够加入河南大学台湾校友会,并邀 请他参加河南大学百年校庆.赵先生一一应允.我们向他回赠了 《河南大学画册》等礼品,并颁发了《捐赠证书》.赵先生在签 字簿上写道:”河南大学百年校庆——乡音不改亲情浓,两岸相 通河大缘.” 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赵先生就热情地提出要带我们去图书 馆查资料.此时天下着小雨,赵先生又腿脚不便,但还没等我们 谢绝,他就率先走出了家门. 在”中央图书馆”台北市分馆,我们查到了《河南大学在 台校友事略》,《学府纪闻——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校 史》,《1935年河南省立河南大学现行章则汇编》等四本书.由 于这些书我们已有,所以无需再调阅. 时值正午,赵先生说:”不请你们吃大餐,咱尝尝台北的小 吃.”说着就带我们来到了位于台北市罗斯福路的金峰店.店内 虽已客满,但赵先生是这里的常客,服务员就引导我们在店外人 行道上的一张小餐桌四周落座.很快小吃摆了一桌:鼎边错,肉 羹,鲁蛋,干面,卤豆腐,炒空心菜……哈哈,两岸连小吃都十 分相似.精致的小吃散发着淡淡的海味,乡音俚语透出浓浓的亲 一 RS— 情. 在等座顾客催促目光的注视下,我们匆匆吃完午饭,赶往台 北”国家图书馆”.办理临时借阅证,查阅目录后,我们找到了 河南大学原校长刘季洪,王广庆,姚从吾,教授李先闻的史料共 81页,交费自助复印.一天来收获不小,我们满怀喜悦离开了 图书馆. 晚上,张正中先生在台湾大学校友会馆宴请我们一行.十余 名校友和台湾政治大学劳动研究所刘梅君博士等,与我们欢聚一 堂.大家聊学校,聊家乡,聊亲人,聊过去,聊现在,聊未来 …… 席间,台湾大学学务长冯燕博士匆匆赶来.这位河南老乡期 待着早日访问河南大学,以达成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宴会结束后,张正中先生陪同我们回宾馆,大家商议了明天 行程的安排.然后,我们采访了张先生,听他讲述其父张鸿烈的 生平事迹. 送走张先生,台北市已是夜阑人稀.站在空旷的大街上,我 为自己没能目睹另一组拜访管守严先生时的动人场面而深感遗 憾.但此时,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共同高唱《河南大学校歌》的 激昂歌声. 2009年11月4日 上午,河南大学台湾校友会座谈会在台北市林森北路湖南菜 馆举行.当我们到达会场时,多数校友已经到了.会场布置得热 烈庄重,两条横幅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央:上面的一条书写着 “国立河南大学旅台校友会”,下面的一条书写着”筹备庆祝母 校成立一百周年座谈会”.与会的校友们,一个个着装严整,佩 戴着印有姓名的胸牌,像是在出席一次庄严的大会. , 86— 1O时整,管守严理事长宣布大会开始.校友们立即落座. 他们虽然都已是耄耋老人,但个个腰杆笔挺,双手半握放在膝 上,精气神十足.我知道,他们中间既有从戎多年的军人,也有 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长期培养成的素养使他们形成了伴随终身 的良好习惯.这次会议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他们认真执着,一丝 不苟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主持会议的管守严先生,未曾开言就先唱了起来.仔细一 听,原来是京剧《捉放曹》中的唱词:”贵客临门到我庄.”对 于管先生别出心裁的开场白,大家报以一片掌声.紧接着,他很 郑重地”向母校老师报告”三个议题:第一,11月17日举行台 湾校友会换届选举,希望诸位校友踊跃参加,如若有事,有病不 能前往,要填写选举委托书,请人代为投票;第二,介绍台湾校 友为台湾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第三,动员校友踊跃向母校捐献 资料,实物. 然后,河南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侯宝顺简要介绍了学校 近年来的发展概况,感谢诸位校友的盛情款待,邀请大家回母校 参加百年校庆活动. 此时,校友们已经按捺不住满心的激动,纷纷拿出准备好的 校史资料,学术成果等捐献给母校.其中,李选举先生所捐献的 一 枚”国立河大”三角形校徽格外引人瞩目,因为此前学校档 案馆尚未收藏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校徽.我们如获至宝,小心收藏 之.随后,我们一行分成三组,分别对校友进行采访.然而话匣 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直至天已过午,几经催促,大家才移步宴 会厅. 此时,忙完其他事情的张正中先生也匆匆赶来了.管先生风 趣地向大家介绍说:”在母校,张鸿烈校长就是皇帝.张先生身 一 87— 为校长的大公子,在台湾校友会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担任理事长 是天经地义的事.”张先生说:”我对河南大学怀有很深厚的感 情,很愿意为各位乡长,学长服务.”张先生舒缓,沉稳的表 态,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校友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接着 说:”初到台湾时校友很多,现日渐凋零.为使校友会能以为 继,我想今后要把在台河大校友的后代吸收人会.”对于台湾校 友会今后的工作,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今后不仅要加强校友 之问的联络,增进感情,维系河大传统,还要为两岸的文化交流 做点事.近期要促成台湾大学与河南大学的互访和学术交流.” 最后,张先生说:”希望诸位校友珍重身体.两年后母校百年校 庆时,正中将追随诸位学长,返乡共祝母校华诞.” 校友张振印先生说:”尽管我动过l3次手术,但2012年只 要不死,爬也要爬去!”为校友会做了不少实际工作但又不喜张 扬的李选民先生诙谐地说:”我抬你去!” 大家举起斟满金门高粱酒(河南大学1946届化学系校友叶 泽普参与了该酒的研制)的酒杯,共同祝愿母校校运昌隆,祝 愿各位校友健康长寿. 面对如此感人的场面,我频频按下快门.透过镜头,我看到 晶莹的泪珠在人们的眼眶里打转. „ 2009年11月6日 刚起床就接到张振印校友打来的电话,询问是否收到他前天 晚上捐献的河大校徽.听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感慨地说:”等了 60年啦,终于见到了母校的亲人.明天晚上一定要给我宴请大 家的机会.” 正午,我们来到台中市.在河南老乡胡木鹏先生的带领下, 一 8R一 我们来到民权路9号原国民党台中市党部大楼前.以往,河南大 学台中地区的校友常在这里举行活动.这是一座仿欧式建筑,始 建于1911年,原称台中市役所.修长的艾奥尼柱,三角形L;i花 线饰,圆券型门楣,灰泥粉墙等等,与我校六号楼有许多相似之 处.看着这座似曾相识的老楼,脑海里浮现出河南大学校友进进 出出的身影,对陌生的台中顿生一种亲切感.大家不由得以此楼 为背景,摄影留念. 李明等两位河南大学交流生打来电话,询问老师们现在何 处.在台中肉圆饭店门口,我们见到了等候已久的两位同学.师 生见面分外亲热,大家嘘寒问暖,进饭店就座.这家不大的饭店 已有60年历史,墙壁上高悬上书”台中首圆”四个大字的匾 额.据说,这里的肉圆非常好吃,当年河大校友常在此聚餐?今 天我们选在这里与两位同学见面,别有一番意义. 李明和另一位同学(女),分别是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 年级,文学院三年级的研究生.根据河南大学与台中宜兰大学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他们作为交流生,被派到这里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 到底是年轻人,他们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与同学们和谐相 处,互相帮助.虽然到此才短短的两个月,但他们就觉得很有收 获.他们说:”昨天在图书馆看书时感到了地震,自己想跑出 去,但看看身边的台湾同学都没动,自己也就镇定了.”他们建 议:母校的老师应经常出去走走,以开阔眼界. 晚上赶回台北.应张正中先生之约,我们与河南大学原校长 查良钊的侄子,台北玄奘大学教授查重传,在鼎泰丰见了面.查 良钊曾于1928年至1929年执掌河大,与着名作家金庸(原名查 良镛)是堂兄弟.他的《赤子游》已写进《河南大学校史》.这 首诗表达了他甘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赤子之心: 一 89— 孩子头,孩子头, 有颗赤子心, 走遍天涯不知愁! 尽所能,取所需, 凭着赤子心, 为人服务何解愁. 不怨天,不尤人, 发挥赤子心, 教教学学何所忧. 既不愁,亦不忧, 保我赤子心, 观化乐天更何求? 鼎泰丰是台北市最有名气的饭店之一,因其经营得好而一座 难求.张正中先生的作家朋友专门为鼎泰丰写了一本书,从而使 该饭店的生意更加红火.如果不是老板照顾,我们今天根本订不 到单间. 寒暄问,查重传教授匆匆赶来,一入席他就连声说:”不好 意思,不好意思,来晚了.”他那和善谦虚的态度,末开口笑靥 先绽的面容,十足的孩子头气,仿佛是查校长诗意最好的注脚. 查教授带来了查校长亲笔题写的两个条幅.一幅是《西南 联大师范学院附属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校歌》,另一幅是为人处世和养生的格 :”人生何所苦,苦在不知足;求足何时足,知足便是足.” 是呀,人生果如查老所说的”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山, 如海”那样,便是修到最高境界了.我们十分想把查老题写的 这两个条幅悬挂在母校的校史展厅里,但又不好意思夺查教授之 一 90— 所爱. 2009年11月7日 台北”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这里珍 藏着60万件中华瑰宝,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展品.依次参观 完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展厅后,时已过午,我们只得匆匆 地看完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雍 正文物展. 看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我不禁想起在4日举行的校友座谈 会上,管守严先生代表台湾校友会捐赠给母校的《河南省运台 古物图录》.这两本凝聚着校友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中华文物珍爱 的书籍,是于镇州,王广亚等河大校友和河南老乡发起编纂的. 书中既有运台文物的精美照片,也有当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向河 南博物馆借用文物的信函照片.1949年11月,原属河南省博物 馆的38箱文物运抵台湾,后几经周折,交由历史博物馆代管, 并成立了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1956年4月,台湾”教 育部”所发”台四五(社)字第470号函”称:”查河南古物一 批,前经本部抢运来台,暂由?故宫中央博物馆联合管理处? 代为保管.兹为利用上项古物起见,经洽准河南旅台人士之同 意,交由该馆陈列.该项古物主权,仍为河南省所有……”校 友们开玩笑说:”河南博物院可以以此为凭向他们讨要河南的文 物.” 此时,我不禁为河南大学对河南乃至我国的考古事业作出的 杰出贡献,涌现出董作宾,石璋如,尹达等一批大师级人物而感 到自豪.他们不仅是安阳殷墟考古活动的最早参与者,而且由于 他们的参与,才谱写了安阳殷墟科学发掘的新篇章.20世纪二 一 91— 三十年代,从安阳,新郑等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最初都是存放 在河南大学六号楼内.直至位于开封市三胜街原河南法政专门学 校旧址被辟为河南省博物馆后,这些文物才离开了河大.后来因 日寇的入侵,河南省的这些宝贝被辗转搬运,颠沛流离,最后才 来到了台湾. 离台北”故宫博物院”不远的士林官邸,是蒋介石曾居住 过26年的地方,现在被辟为台北市生态公园,是市民度假的好 去处.院内的中式庭园,欧式花园相映成趣,假山,兰亭,拱桥 与奇石,喷泉,曲池和谐相伴,花木扶疏,浓荫遮天,即便盛夏 也可在此尽享清凉.徜徉之间,突然觉得视野开阔,眼前所见竟 是那么熟悉,环形看台,影壁式乐池,让人疑似来到了南京中山 陵的音乐台.南京中山陵音乐台是河南大学校友,着名建筑大师 杨廷宝的杰作,我曾坐在那里静静欣赏那扇形的水泥台阶画出的 美丽弧线,曾站在舞台的照壁下侧耳追寻当年音乐盛宴的余韵. 此时的士林花园虽无音乐响起,但我却深深感觉到南京,台北割 不断的文化血脉的涌动,大陆,台湾共同的华夏基因的传承. 土林官邸风景如画,其中也有栗鸿兰,冯汶波,杨绍溥,邹 定华等河大校友的功劳.他们从河南大学毕业后来到台北市, 栗,冯先生曾先后担任过士林园艺试验所所长,杨,邹先生曾任 技正.创业初期,他们在荒山上搭建陋室三间,开辟道路,”披 荆斩棘进行土方整理”,”编草帘遮蔽荫凉,不顾晨昏,常匍匐 于杂草树丛之间”垦殖耕作.经十余年建设,不仅使阳明山林 木繁茂,百花争艳,成为人们赏心悦目之所在,而且他们还潜心 研究,开发培育观赏型花卉(如兰花,茶花,杜鹃等).河南乡 友王文耀在祭栗鸿兰的文章中写道:”豫中之宝,吾友鸿兰.书 香之家,大学河南.攻读园艺,独钟蕙兰.学业完成,分发台 一 92— 湾.士林园地,百花盛艳.有此沃土,得展夙愿……蝴蝶兰蕙, 万国称艳.蝶兰之外,又育美龄兰,花之娇媚,蕊之鲜艳.世之 雅士,又一称艳.园艺界中,栗君称冠……” 有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惬意地走在这绿荫如 盖的花间小径上,是无论如何不会忘记那些当年为建设阳明山而 立下汗马功劳的河大校友的1 2009年l1月8日 车行阳明山,一路盘旋而上,沿途不断有单独或成队的自行 车一闪而过,周末出来锻炼的车友真不少.据李铁声校友回忆, 河南大学台湾校友会有一支以母校的铁塔命名的登山队,共t八 个人.他们先是每周在台北近郊爬两次山,以后的20年间又在 台北,桃园,基隆等地开辟了150多条登山路线.他们秉承铁塔 之坚韧不拔精神,翻山越岭登峰,以此锻炼身体,增进友情.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台湾海拔最高的综合大学——”中 国文化大学”.进人校园,只见每座楼的命名都充满着传统文化 的意蕴,如”大贤”,”大孝”等.站在美丽的校园里,前瞰平 原,淡水河,基隆河与大海交汇,令人胸襟豁然开朗;转视身 后,群峰簇拥,如画如屏,令人心旷神怡,深感这里真是个学 习,研究的好地方. 从文化大学出来,大家对于河大校友为台湾各项建设所作的 贡献感慨不已.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不断有河大校友来台 工作,至1949年已达326人.他们分布在台湾的教育,农林, 医疗,军政等部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63位农学院校友.他们 应母校教授,知名农业专家赵连芳先生的邀请,纷纷来台服务, 在糖业,烟草,畜牧,机耕,水果,花卉,食用菌等方面取得了 , q一 突出成就. 李先闻先生是植物细胞遗传学专家,曾在河大任教,到台后 担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引进,研究并推广了糖 分高,成熟早,分蘖多,耐旱,抗病的甘蔗优良品种.其学生孟 及人,王卓三,李新民,王茂轩,孟广益,董传谊,张庆桐,李 铁声,潘强禄,侯自育等,都为台湾的甘蔗种植和糖业发展出过 力,流过汗. 据说,戈福江校友住所客厅的橱柜里摆放的各种各样的品种 猪照片,都是他到世界各地考察或开会时收集的”宠物照”.他 去台后曾担任畜产研究所,养猪科学研究所所长,堪称”猪博 士”. 管守严,李多造,程立德等校友”许身风梨”,从事凤梨的 栽培,管理,推广和试验,研究几十年,是名副其实的台湾凤梨 行业的开拓者. 胡开仁校友从欧美,日本引进香菇,培植成功后专做香菇品 种的改良与推广工作.1977年,台湾地区出口香菇罐头600多 万箱,他被授予”杰出科技荣誉奖”. 焦庭萱校友去台后曾担任烟日r试验所所长,从事烟草行政管 理和烟叶种植,选种,培育等工作37年,被誉称为”烟草圣 人”.李五超,李铁声,潘强禄,程立德,李新民等校友,曾远 赴非洲传播中华民族的先进农耕技术,指导当地水稻,高粱,玉 米,蔬菜,果树的栽培. 回到台北,已是夕阳西下. 2009年11月9日 今天我们将采访两位客人,地点在”中华救助总会”会议 --?—— 94?--—— 室.为了节约时间,张正中秘书长专门叫了外卖(每人一份烧 饼煎蛋加豆浆),大家在会议室边吃边等. 曾任河大训导长的张金鉴之子张润书先生匆匆赶来.一放下 手中的资料,他就滔?舀不绝地讲了起来:”我父亲1931年在公费 赴美欧留学考试中高中魁首,到美国史丹佛大学政治系学习,后 又在该校政治研究所深造,专攻当时新兴的行政学,获硕士学 位.回国后,他受聘任河南大学教授兼训导长.他为政治学系三 年级讲授行政学课程,编写《行政学理论与实践》教材.该书 被商务印书馆列为大学丛书,于1935年6月出版.自此,他获 得了?行政学鼻祖?之美名.除教学外,他还不辞辛苦,整顿 校风,从五件事上人手:第一,早晨升旗,做早操;第二,晚上 10点钟熄灯;第三,晚上10点闭门;第四,对学生善于引导; 第五,与学生打成一片.经过努力,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使学校 纪律松弛的状况得以扭转……” 说到这里,张正中秘书长请润书先生先吃饭.于是,他边吃 边接受采访.除了讲述父亲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动人故事外,他还 记得父亲当年对同事们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校长刘季洪时年32岁,壮年有 为,风度雍容,不苟言笑,做事稳重,有条不紊,廉洁自持,一 尘不染;文学院院长萧一山是清史专家,气度宽宏,坦直热诚, 学识渊博,着作等身,书生本色,学者风度,乐于助人;教授胡 石青是河南学界耆宿,智慧高,学识广,有为有守有识;教授郝 象吾专心治学,不修边幅;医学院院长张静吾干练有为,做事认 真;教授余协中有口才,议论风生;校刊编辑张逢沛,好学深思 …… 这着实是一幅20世纪30年代河南大学学人速写图. 送走张润书先生,张正中先生将他和妹妹捐献的几件河南大 学珍贵档案,史料一一展开.其中,张鸿烈校长手书《河南大 一 95— 学成立史草稿》,刘季洪校长批示原件,《国立河南大学农田租 户执照》等尤为珍贵. 中午,我们和张正中先生在隔壁杨家面食馆吃山东水饺和拉 面,遇见了河南老乡连胜彦.应连先生的邀请,我们在午饭后参 观了他举办的《连胜彦书法展》. 下午2时,董作宾先生之子董敏准时赶到.年逾七句的董敏 老先生,手提两个大袋子,肩上又挎一个背包,转了几次车才来 到这里,实在令人感动. 董作宾先生曾任河南大学文科副教授,讲授史学,语言学课 程.董敏说,当年他们家住在河大院内的工字楼.他父亲有一段 时间喜欢歌谣,到处搜集国内的歌谣.1928年之后,他主持了 第一,第五,第九次,参与了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 次,巡视,监察了第十一,第十五次安阳殷墟的科学发掘工作, 是我国甲骨学,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还说:”1942年, 郭沫若赋诗赠父亲:?止辞屡载征尸方,帝乙帝辛费考量.万蟥 千牛推索遍,独君功力迈观堂.”„董作宾先生到台湾后,仍潜 心于甲骨文研究,直至1963年逝世,真正实现了他所说的:”一 生事业,其将以枯龟朽骨之钻研而为余之止境乎?” 董敏先生在长长的会议桌上展开了他父亲制作的《平庐影 谱》复制件,上题”平庐老人五十年初度自撰”.董敏说:”这 幅长卷从搜罗照片,史料,到自己粘贴,书写,制作成册,才用 了十天时间,由此可见父亲的艺术,文学修养很高,动手能力极 强.”后来.董敏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续接,请人用最新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制 作成了现在这幅长达21米的”宣影簿”.此簿既有宣纸效果, 又能防水,不怕折叠.他父亲所制作的原件,已于2004年捐给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一 96— 董敏长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整理甲骨文的同时 也钟爱摄影艺术.他曾爬上台湾最高的玉山顶峰,把自己绑在高 压线塔上,转动一周,拍下了中央山脉的壮美风光.他拿出自己 制作的《中文十四字演变表》,说:”我有意将甲骨文麦当劳化, 以卡通等通俗的形式让大家认识和喜欢甲骨文.” 当天的采访一直持续到下午6时. 2009年11月l0日 早上起来,只见窗外雾气蒙蒙.吃过早饭,天就下起了牛毛 细雨.按照预先的安排,我们去历史语言研究所拜访石璋如之子 石磊先生.原先打算坐出租车前往,但胡木鹏先生一大早就开着 他的丰田车来接我们了.到了史语所,远远就看见董敏先生和一 位老者冒雨站在红楼前等着我们.不用说,那位老者肯定是石磊 先生. 大家就像老朋友一样,走进当年石璋如先生从事甲骨文研究 的安阳室.石璋如是河南大学文史系学生,毕业实习时就参与了 安阳殷墟的考古,毕业后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先后参加了 12次殷墟发掘工作.旅居台湾后,他一直坚持对安阳殷墟出土 的甲骨和考古报告进行整理,研究,直到2004年4月离开人世. 房间里有许多书架,上面摆满了甲骨文的研究成果.案子 上,过道里散放着一些正在研究的资料.书堆间隙,书架之上, 摆放着不少造型优美的小盆景,为原本枯燥的研究室增添了绿 色.我想,这一定是跟随石先生二十多年的两位女研究员的杰 作. 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我看到了两张字迹熟悉,格式略异的 字条,上面写的都是”国立河南大学在台校友事略,石璋如”,并 一 97— 一 98 抗战爆发之前.石璋如一左一, 刘耀一后改名尹达一校友在南京中 央历史语言研究所留影. 一九四四年四月,河南大学部分 学生在潭头留影. 陈宁宁一右一与张正中 一左一,魏仰贤一中一校友合影. .轰,毫?, 足足在生 便珂不何 是畸乒所 足足足舌 河南大学部分旅台校友合{ 排左起:张泽溥,李福生,王 管守严,李多碹,龚继燧,胡 张振印,魏仰贤.后排左起: 惕,白自有,李选民. 原河南大学校长张鸿烈撰写的 《河南大学成立史草稿》 99 墨迹 原河南大学校长查良钊 蒙缸样张别缸 芳崆氛寸代计 „†知不氖真不缸 氟盘南黍汉人警 白煞由由白 .j}玄渗缸 —融?一,知?1I?t甘一1 童图 加盖有石先生的篆字印章.我问道:”这不是台湾校友编印的那 本书的封面题字吗?”一位研究员解释说:”这是石先生题字前 练笔留下的字条.”先生已走,见墨宝如见其人.我不禁感叹 道:执着认真,一丝不苟,石老不愧为做学问人的楷模! 两位研究员拿出了石璋如先生的研究成果,还有他与董作 宾,刘耀(后改名尹达)在安阳小屯考古现场的工作照片和一 些与河南大学有关的文稿.其中一个纸张已经发黄的本子引起了 我的注意.细细翻看,原来是刘耀1933年写的《参加安阳考古 工作日记》手稿,真是太珍贵了!类似的手稿还有《中国考古 报告集之二?两城镇——山东日照县两城镇之龙山文化遗址》 等. 石磊先生打开他父亲的书柜,从里面挑选出一本本书,都是 殷墟甲骨的研究成果.他说:”这些都捐给母校.”站在一旁的 董敏先生假装生气地说:”我跟你要一本都那么难,这回大方得 很,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石先生笑着说:”这是捐给母校的 嘛!”这些书籍装了满满两个纸箱,计有石璋如所着的《莫高窟 形》,《侯家庄》,《小屯》和《石璋如先生访问记录》,《石璋如 院士百岁祝寿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集》等,十分珍贵.一位研究员把书搬到楼 下打包,又帮忙将沉重的箱子装上汽车. 由于次日就要离开,当天晚上,校友们在海霸王饭店为我们 工作小组饯行. 虽然来台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校友们那种血浓于水的亲 情,发自肺腑的对母校的惦念,祝福和期盼,对工作组的热情关 照,帮助,无不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几天来的一幕幕场景,在我 的脑海里一一回放:张正中,胡木鹏先生站在机场出口翘首以盼 的眼神,管守严先生在座谈会上”贵客临门到我庄”的精彩开 一 】00— 场白,胡木鹏先生因南投发生地震而为我们的安全焦虑的那个夜 晚,耄耋老人说起回母校参加百年校庆时的激动泪花,校友们捐 出珍藏多年校史文物时的慷慨……最后,镜头定格在了三种徽章 上:李选民,张振印校友捐给母校的”国立河大”校徽,胡开 仁,魏仰贤校友佩戴的”河南大学八十年校庆”纪念章,侯宝 顺主任为管守严,李选举先生别在胸前的”河南大学”校徽. 这些不同时期的徽章,见证了河南大学的悠久历史,抒发着河大 人的共同心声:”百年老校,再铸辉煌!” 大家紧紧拥抱,依依不舍,激动的热泪夺眶而出. 2009年11月11日 今天就是我们工作小组打道回府的日子了.我们婉言谢绝了 校友们要求到机场送行的盛情,于凌晨4时30分起床,5时出 发,6时3O分在桃园机场办理了登机手续.我们一行的行李共 超重45公斤,那可都是校友们捐献的珍贵史料啊.为了省掉每 公斤220元(台币)的行李托运费,我们精简了自己的物件, 将超重的”宝贝”分散在每个人的箱子里,个头大装不进箱子 的书籍就随手掂着. 坐在波音A330客机上,我心中暗想:这次来台,每天忙于 采访校友,钻图书馆,研究所,连着名的阿里山,野柳,太鲁阁 峡谷,垦丁海岸都没时间逛逛,在观光方面着实有负于难得的台 湾之行;但由于大家赴台目的明确,齐心协力,所以在收集河大 档案,史料方面收获颇丰. 据统计,我们此次收集到的档案,史料有: 1.张正中,张正琴捐赠的《国立河南大学校志》,《河南大 成立史草稿》等共18册(件); 一 101— 2.石磊捐赠的石璋如着作《莫高窟形》,《大马磷》等共 16册;- 3.张润书捐赠的张金鉴着作《政治简史》,《政治学概论》 等共8册; 4.胡开仁捐赠的《国立河南大学临时毕业证》,《国立河南 大学毕业证明书》,《国立河南大学毕业证》,《在校期间每学年 成绩单》等共9件; 5.白白有捐赠的《论语类编集解》等图书共4册; 6.李选民捐赠的”国立河南大学”校徽1枚,《海天琐忆》 等图书共4册; 7.管守严捐赠的《国立河南大学化学系十九届毕业合影纪 念》等照片共16张; 8.张振印捐赠的”国立河南大学”校徽1枚; 9.查重传捐赠的《永怀查良钊先生》等文章共2篇;? 1O.赵舒惕捐赠的《学府纪闻——河南大学》等图书共2 册: II.董敏捐赠的《董作宾个人简历图片集电子文稿》,林语 堂着《清明上河图解说》(英文版)共2册; 12.河南大学台湾校友会和其他校友捐赠的《河南省运台 古物图录?甲骨文专集》,《国立河南大学校友书画集》,《中州 文化论集》等图书共13册; 13.从台北市某图书馆复印的《张伯英先生与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回忆纪略》,《河南大学的前前后后》等文章共81页. 其中,石磊先生捐赠的图书系统地展示了石璋如大师一生研 究甲骨文的丰硕成果;张正中先生捐赠的《河南大学成立史草 稿》使我们一睹张鸿烈校长的手迹;河南大学与地方的土地纠 一 102— 纷诉讼等8份文件,是河大档案馆目前搜集到的最为完整的一份 民国时期的原始档案;胡开仁先生捐赠的在母校求学期间的证 件,李选民,张振印捐赠的”国立河大”三角形校徽等,件件 堪称文物;管守严先生捐赠的他在嵩县潭头(今属栾川县)和 河大七号楼前与同学们合影的老照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大 学生的精神风貌…… 坐在飞机上,我一直把玩在基隆海边捡到的竹根.从根部生 出的两段竹节,颇似两个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亲密安详,遥望远 方,憧憬未来的半身人像.我想,回去后稍加整理,抛光上蜡, 不就是一件很好的根艺作品吗?名字我也想好了,或称《兄 弟》,或叫《同根》. 飞机越过台湾海峡,来到了厦门上空.我心中默默念叨:亲 爱的在台河大校友们,我们期盼你们常回家看看,期盼你们在 2012年参加庆祝母校百年华诞大典. 2009年12月1013 (本文作者陈宁宁,河南省开封市人,1955年生.河南大 毕业.现任河南大学校史馆馆长.副研究馆员职称.) 本文编辑高蓉生高红李凤林 一 l03
本文档为【赴台搜集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档案与史料的日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2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1-10
浏览量: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