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

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 1 园林规划设计的的概念 2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3 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 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的理解与区别 :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山、水、植物、建筑(亭、廊、榭等)、 园路、广场、动物等园林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艺术规律以及工 程技术规律、经济技术条件等,利用自然、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既可观赏、又 可游憩的理想的生态环境。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 园林小品设计。 :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 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

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
园林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设计电子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1 园林规划设计的的概念 2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3 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 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的理解与区别 :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山、水、植物、建筑(亭、廊、榭等)、 园路、广场、动物等园林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艺术规律以及工 程技术规律、经济技术条件等,利用自然、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既可观赏、又 可游憩的理想的生态环境。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 园林小品设计。 :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 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的相关活动。 1.科学依据 2.社会需求 3.功能要求 4.经济条件 :适用、经济、美观 新建和需要改造的城镇及各及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七大部分: 1公共绿地 2交通道路绿地 3单位附属绿地 4居住区绿地 5生产绿地 6 防护绿地 7风景名胜区绿地 理论性强 综合性强 实践性强 1、中外园林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2、国外园林发展概况及造园特点及世界园林发展趋势 :如何将各国园林特色融合于现代园林设计 园林可以分为东方(中、日、朝,受中国影响,主要以写意山水园为主)、西 亚(古埃及的墓园、园圃、古阿拉伯地区的花园、教堂园)、欧洲(古希腊、罗马、 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受古罗马影响,主要以规则式园林为主)三大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 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 四个时期: (一)、生成期 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 1.殷、周:朴素的囿 2.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3.西汉山水建筑园 (二)、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 (三)、全盛期 相当于隋、唐。 1. 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2.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写意山水园 (四)、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 1. 北宋山水宫苑 2. 元、明、清宫苑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诗画的情趣 意境的涵蕴 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 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溜园、网师园、浪沧厅等。 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 格调。 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一带:恭王府花园、米万钟勺园(北大一部分) 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 筑的比重较大。 主要分布于广东省:顺得县的清浑圆、番禹的社荫山房,、东莞的可园。 以“文、秀、清、幽”为风貌,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相比更接近民间。 主要分布四川:杜埔草堂、望江楼 1.租界公园 2.中国自建公园 3.西方造园艺术传入 : 1.恢复、建设时期(1949—1959) 2.调整时期(1960—1965) 3.损坏时期(1966—1976) 4.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 5.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 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 建筑相结合。西亚园林古代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 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欧洲系园林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 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 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 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3—11世纪 日本古代宫苑 在3—4世纪时:简单的宫苑外围开壕沟或筑土城环绕周边,只留可供进出的 桥或门。内中有列植的灌木和用植物材料编制的墙篱,宫苑里都开有泉池,以作 游赏和养殖。 6世纪中叶,佛教东渡到日本,模仿中国汉代以来“一池三山”的做法,从 皇家宫苑遍及到各个贵族私宅庭园之中。 公元8世纪末(794),日本把“一池三山”的格局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自己 特点的“水石庭”,池和岛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表现已经形成,而且总结了前代造园经验,写出 日本第一部造庭法秘传书《前庭秘抄》。 12世纪—江户时代 寺园、枯山水、茶庭及离宫书院式 庭园 :对贵族豪华虚荣的生活方式取轻视态度在庭园中惜爱树木, 不作华丽或玩乐设施,一切从朴素或实用出发,造庭趋于简朴。 出现寺园和茶庭及枯山水 离宫书院式庭园 埃及与西亚邻近,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同为人类文明的两个发源地,园林出现也很早。 古埃及法老:兴建金字塔作王陵,并建墓园。金字塔浩大、宏伟、壮观,反 映出当时埃及科学与工程技术已很发达。金字塔四周布置规则对称的林木,中轴 为笔直的祭道,控制两侧均衡,塔前留有广场,与正门对应,造成庄严、肃穆的 气氛。 古埃及奴隶主们:营造私园,把绿阴和湿润的小气候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 把树木和水池作为主要内容。 奴隶主为了追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在私宅附近建造各式花园,作为游憩观 赏的乐园,花园内筑有水池或水渠,道路纵横方直,花草树木充满其间,布置非 常整齐美观。最为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天堂园”:园四面有围墙,其内开出纵横“十’’字形的道路构成轴线,分割 出四块绿地栽种花草树木。道路交叉点修筑中心水池,象征天堂,称之为“天堂 园”。波斯地区多为高原,雨水稀少,高温干旱,因此水被看成是庭园的生命, 古希腊:庭园、柱廊园 古罗马:庄园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台地园 。 文艺复兴中期罗马庄园 文艺复兴后期台地园与罗马庄园结合的规整式庄园 A 城堡园:最著名是凡尔赛宫苑 B 17世纪之前,英国造园主要模仿意大利的别墅、庄园,园林的规划设计为封 闭的环境,多构成古典城堡式的官邸,以防御功能为主。 1 英国从14世纪开始,改变了古典城堡式庄园而形成与自然结合的新庄园 2 17世纪60年代起,英国模仿法国凡尔赛宫苑,刻意追求几何整齐植坛,而 使造园出现了明显的人工雕饰,破坏了自然景观。 3 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后,人们更为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并受浪漫主义 思潮影响,形成了自然风景园的新风格。 对于近、现代园林的概念,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主要有三种倾向:?、不 分近、现代,而统称现代园林;?、合称近现代园林;?、区分近代和现代园林。 笔者认为,区分近代和现代园林对深化园林的认识有益处,同时也有利于与 世界史和城市规划、建筑等专业史进行交流。 1 传统园林思想变革和城市公园的兴起 城市绿地系统出现 2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园林逐渐向现代园林迈进,回顾近百年历史,它大约 经过了三个阶段。 A B C 1、劳伦斯?海尔普林和旧金山庭园(典型的加州花园特点) 2、彼得?奥克和伯纳克公园(现代园林第三代代表) 3、伯纳德?屈米与拉?维莱特公园(法) 4、彼得?拉兹和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德国) 1、了解园林布局的概念及布局的形式 2、园林布局的原则 3、园林造景的方法 :如何利用各类园林要素进行造景 : 这是由画论移植而来的。意,可视为意志、意念或 意境。它强调在造园之前必不可少的意匠构思,也就是指导思想、造园意图。 然而这种意图是根拒园林的性质、地位而定的。 :园林的创建,必按地形、地势、地貌的实际情况,考 虑园林的性质、规模,构思其艺术特征和园景结构。只有合乎地形骨架的规 律,才有构园得体的可能。 : 通过相地,可以取得正确的构园选址,然而在一块 土地上,要想创造多种景观的协调关系,还要靠因地制宜,随势生机和随机应变 的手法,进行合理布局。 1 根据园林的性质 2 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3 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1 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 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一般用于气氛较严 肃的纪念性园林或有对称轴的建筑庭园中。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山水式园林。它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 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这种形式较能适合于有 山有水地形起伏的环境 混合式园林在创作时运用综合法,即介于绝对轴线对称法和自然山水法之间 的一种园林设计方法,因而兼容了自然式和规则式的特点。从整体布局来看,一 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将一个园林分成两大部分,即一部分为自然式布局,而另一 部分为规则式布局;二是将一个园林分成若干区,某些区域采用自然式布局,而 另一些区域采用规则式布局。 在园林中的应用是指: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形 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包括:形式的统一、材料的统一、线条的统一、花木的多样化与统一、局部 与整体的统一 对比,是指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景物之间的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 更加明显,提供给观赏者一种新鲜兴奋的景象。包括:空间对比、虚实对比、疏 密对比、方向对比、大小对比、色彩对比、质感对比和布局对比。 协调,是指事物和现实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与配休整 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中的统一。包括:相似协调和近似协调 三、 园林布局中的均衡可以分为: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和质感均衡 均衡主要是园林构图中各要素左与右、前与后之间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 稳定是园林景观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处理。 园林绿地中常见的韵律有: .连续韵律 即有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的韵律特征。如等距的 行道树、等高等距的长廊、等高等宽的登山台阶、爬山墙等。 .交替韵律 即有两种以上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的韵律特征。 如柳树与桃数的交替栽种、两种不同花坛的等距交替排列。 .渐变韵律 指园林布局连续出现重复的组成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律的 逐渐加大或变小,逐渐加宽或变窄,逐渐加长或缩短的韵律特征。如体积大小、 色彩浓淡、质地粗细的逐渐变化。 .交错韵律 两组以上的要素按一定规律相互交错变化。常见的有芦席的 编织纹理和中国的木棂花窗格 在园林中的比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局 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二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局部之 间的大小关系。 尺度则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 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园林造景中,运用尺度规律进行设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即应用某种为人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来确定 群体景物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合乎尺度规律的园林景观。如在苏州留园中,为 了突出冠云峰的高度,在其旁边及后面布置了人们熟知的亭子和楼阁作为陪衬和 对比,来显示其“冠云”之高(图3—19、彩图2)。 习惯尺度是以人体各部分尺寸及其活动习惯尺寸规律 为准,来确定风景空间及各景物的具体尺度。如亭子、花架、水榭、餐厅等尺度, 就是依据人的习惯尺度法来确定的(图3—20)。 将景物放大或缩小,以达到造园意图或造景效果的需要。 景,就是一个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是从景色、景致和景观的含义中简化而 来,也就是在园林中的某一地段,按其内容与外部的特征具有相对独立性质与效 果即可成为一景。 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其本身具有,一是它所在的位置要。 和两种形式。由于游人观赏的视角、视距不同, 其感受也不同。 不同的观赏方法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游人在行走中赏景即人的视点与景物产 生相对移位,称为,动态观赏的景物称为。游人在一定的位置,向外观赏景物,视点与景物的位置不变,即为,静态观赏的景物称为 。 在游览过程中,由于人的观赏或观赏不同,对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游人所在的位置即人的眼睛的位置,也称为视点。 :观赏点到被观赏的景物之间的距离称为。 :视距范围之内的区域,也称视场、视线区。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离为25 ~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 30~50m,能识别景物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约为13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了。 人在观赏景物时,有一个视角范围称为视域或视场。人的正常 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16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 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 人在观赏景物时,景物界面的长度和宽度对于确定适合视距有 很大影响。欲将景物的高度纳入最佳垂直视域,其适合视距为 : D=ctg(H-h)=ctg(30*1/2)(H-h)=ctg15(H-h)=3.7(H-h) 式中:H—景物高;h—人眼高。 在这里,建筑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垂直视角为18(景物高的3倍距离)、27(景物高的2倍距离)、45(景物高的1倍距离)。景物高的3倍距离,是全景最佳视距;景物高的2倍距离,是景物主体最佳视距;景 物高的1倍距离,是景物细部最佳视距。 欲将景物的宽度纳人最佳水平视域,其适合视距为:. D=ctgQJ/2=ctg(45?I/2)*J/2=ctg22\308J/2=2.414J/2=1.2J 当景物的高度大于等于其宽度时,适合视距按公式:D=3.78(H-h)计算粗 略估计,大型景物,适合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5倍,小型景物,则适合视约为景物高度的3倍。当景物的高度小于其宽度时,应比较 D=3.7(H-h) D=1.2QJ 的值的大小,以大的值作为适合视距的取值标准。 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 谓之。人工造景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规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主景或主景区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处理好主配景关系,就取得了提纲挚 领的效果。突出主景的方法: .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如“主峰最宣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或四面环山, 中心平凹。 .轴线对称法 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动势向心法 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构图重心法 把主景置于园林空间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 规划稳定适中。 5.渐变法 在园林景物的布局上,采取渐变的方法,从低到高,逐步升级, 由次景到主景,级级引人入胜。 位于园林轴线或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称为。它有和两种形 式。 在风景园林立体画面构图的前面用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等手法处理,都 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 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视线引到景框之内,故称框景。 框景的形式 ?入口框景 ?端头框景 ?流动框景 ?镜游框景 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漏窗、花墙、漏屏风、疏林树干等作前 景与远景并行排列形成景观。它起着含而不露、柔和景色、若隐若现的作用。 以树、山、建筑等将轴线两侧贫乏景观加以屏障,从而形成左右较 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景观。 是在主景前面加植花草、树木或铺山石等,使主景具有丰富的层次 感。 分隔园林空间、隔断视线的景物称为分景。分景可创造园中园、岛中岛、水 中水、景中景的境界,使园景虚实变换,层次丰富。其手法有障景、隔景两种。 障景也称抑景。在园林中起着抑制游人视线的作用,是引导游人转变方向的 屏障景物。它能欲扬先抑,增强空间景物感染力。有山石障、曲障 (院落障、影壁障) 、树(树丛或树群)障等形式。 以虚隔、实隔等形式将园林绿地分隔为若干空间的景物,称为隔景。它可用 花廊、花架、花墙、疏林进行虚隔,也可用实墙、山石、建筑等进行实隔,避免 各景区游人相互干扰,丰富园景,使景区富有特色,具有深远莫测的效果。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借 景的类型有: 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物可以是山、水、树木、 建筑等。 .(近借) 就是把园子邻近的景色组织进来。 . 系利用仰视借取的园外景观,以借高景物为主,如古塔、高层建 筑、山峰、大树,包括碧空白云、明月繁星、翔空飞鸟等。仰借视觉较疲劳,观 赏点应设亭台座椅。 . 是指利用居高临下俯视观赏园外景物,登高四望,四周景物尽收 眼底。所借景物甚多,如江湖原野、湖光倒影等。 . 系利用一年四季、一日之时,由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的配合 而成的景观。 6:借园林中自然之声(雨声、水声、虫鸣、鸟啼等)给景致增添情 趣 。 7:草木的气息可使空气清新,可烘托园林景致的气氛。 在园林中以对联、限额、石碑、石刻等形式来概括园林空间环境的景像。 第三章 1、园林构成要素在园林绿地设计中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2、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 1、园林技术设计阶段 2、工程预算方法 3-1 1、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 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 3、控制视线 4、影晌导游路线和速度 园林地形设计在全面贯彻“实用、美观、经济、安全”这一园林设计总原则 的前提下,依据园林地形的特殊性,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 2、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3、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4、符合自然规律要求 园林地形的处理手法包括平地、堆山、叠石、理水 四个方面。 园林中所指的平地,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坡度的缓坡地,其坡度一般为0。5%—5%,以利排水。园林中的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用地等。 在有山有水的园林中,平地可视为山体与水面之间的过渡地带。一般作法是 在临水的一边以渐变的坡度与山麓连接,而在近水的一旁以较缓的坡度,徐徐伸 人水中,以造成一种“冲积平原”的景观:在山多平地较少的园林中,可在坡度 不太陡的地段修筑挡士墙,削高填低,改造为平地,使得原来的地形更富于变化。 堆山,又称掇山、迭山、叠山。园林中的山地往往是利用原有地形,适当改 造而成的。因山地常能构成园林风景,组织分隔空间,丰富园林景观,故在没有 山的公园尤其是平原城市,人们常常在园林中人工挖池、堆山。这种人工创造的 山称作“假山”,以满足园林功能和艺术上的要求。 1 按堆叠的材料来分,有土山、石山、土石山三类: 1。全部用土堆积而成。土山多利用园内挖池掘出的土方,堆置而 成。 2。全部用岩石堆叠18成,故又称叠石, 3。以土为主体结构,表面再加以点石(一般石占30%左右)堆砌而成的山称谓土石山。在园林中常被采用。如苏州的沧浪亭、环秀山庄假山。 另外,假山接形状还可分为长条形、团聚型和其他类型,如棋盘山等类型 ;形成数量分有独山、群山等类型,这里就不详述。 2 (1)、满足功能要求。 (2)、根据地形地貌现状,因地制宜确定山体朝向和位置。 (3)、关于园林假山的高度,通常为10~30m即可。用作分隔空间或防止游 人践踏绿地的山体,则可低些,但至少须在1.5米以上,用以隔断视线。 (4) 参照山水画法,师法自然山水。 也称置石或理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以观赏为主。叠石的方式有三种:特置、散置和群置。 色1. 也称孤置或独置。它是用一块体量较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彩 彩突出的山石作独立成景的山石布置形式,主要用于正对大门的广场上,或院落中,也可布 置在园门入口处或路旁,起点景或导游作用。布置要点在于相石立意,注意山石体量与环境 相协调。 2. 是将山石零星布置,选材要求较低,但要组合得好,成为一体。布 置要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参差,前后错落,左右呼应, 层次丰富。总之,散置无定式,随势随形而定点。 3 是将六七块或更多的山石成群布置,作为一个群体来表现,也称 “大散点”。选石与布置要求基本上与散置相同,只是所在空间比较大,散点位置 多,体量较大等。 1 l:有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自然式水体平面形状自然,因形就势,如河流、湖泊、池沼、溪涧、飞瀑等;规则式水体平面多为规 则的几何形,多由人工开凿而成,如运河、水渠、园池、水井、喷泉、壁泉等(彩 固4、5、6)。 2:有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前者如:河流、溪涧、瀑布、喷泉等,后者如:湖泊、池沼、潭、井等 c 3 l 有天然和人工两种。园林中的湖池多就天然水域略加修饰而成, 或依地势就低凿水而成。湖池常用作园林构图之中心,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在较 小的水池四周设以建筑,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苏州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 等,这种布置手法,最宜组织园内对景,产生面面入画,有“小中见大”之妙。 湖池的布设形状宜自然,池岸应有起有伏,高低错落。湖池面积过大时,为克服 单调,常把水面用岛、洲、堤、桥等分隔成不同大小的水面,使水景丰富多姿, 这些水利设施的存在,客观上增加了水面的层次与景深,扩大了空间感。 2 流水从高处突然落下而形成瀑布。在城市环境中,也可结合堆 山叠石来创造小型人工瀑布。瀑布根据下落方式可分为三类:直落式瀑布、叠落 式瀑布、散落式瀑布。瀑布可由5部分组成:即上流(水源)、落水口、瀑身、曝潭、下流。 3。在现代化都市及园林中,喷泉应用很广.喷泉可以美化环境,增 强市容风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可布置在大型建筑物前,广场中央、庭院及 室内等处。园林中喷泉还往往与水池、瀑布一起布置。由于喷出的水必须落入一 个容水的场所,因此总是离不开或大或小的水池,如果水池溢满,流出来,水即 式爆布。结果喷泉、水池、瀑布三者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水景组合形式。 4。是自然山涧中的一种水流形式。在园林中小河两岸砌石嶙峋, 河中少水并纵横交织,疏密有致地置大小石块,水流激石,涓涓而流,在两岸土 石之间,栽植一些耐水湿的蔓木和花草,可构成极具自然野趣的溪流。在狭长形 的园林用地中,一般采用该理水方式比较合适。 3-2 园路是园林的骨架和脉络,是联系各景区、景点的纽带,是构成园林景色的 重要因素。其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 园路为园林绘排水、电力电讯等管网的布置提供一定的场所 或条件,还有利于园林的通风和光照等。 园路按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想小路;园路按 使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各类园路的特点见表4—l。 表4-1:各类园路的特点 功 能 宽 材 料 度 主要园路 联系各景区、主要景点,导游,组织4~6 混凝土、沥青(整体路面) 交通 次要园路 2~4 天然石块,预制混凝土块(材料 联系景区内各景点,导游,构成园景 路面) 游憩小路 1.2~2 深入园中各角落,导游,散步休息 碎石、卵石、砖渣(碎料路面) 1, 2 3 在城市公园设计时,道路的比重可 控制在公园总面积的10%~12%左右。 4 园路交叉有正交和斜交两种形式。在交叉口处理时 必须注意以下情况。 (l)、避免多条道路交叉于一点。因为这样容易使游人迷失方向。 (2)、两条道路成锐角斜交时,锐角不宜过小,并使两条道路的中心线交于 一点上,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 (3)、两园路成丁宇形相交时,交点处可设道路对景。 (4)、道路正交时,应在端头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 可以避免游人过于拥挤。 5 靠近园路的建筑一般面向道路,并不同程度的后退, 远离道路,对游人量较大的园林主体建筑,一般后退道路较远采用广场或林荫道 的方式与园路相连,这样在功能上可满足人流集散的需要,在艺术处理上可突出 主体建筑的立面效果,又可创造开阔明朗的环境气氛。 对于一般性园林建筑宜少直接与主要园路连接,而应多依地形起伏曲折上的 变化,采用小路引入建筑环境内,以创造曲径通幽的园林环境。 园林中的园桥起着联系交通、组织。导游的作用,同时可分隔 水面、划分水域空间。园桥因构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石桥、木桥、钢筋混凝土桥等; 据结构分又有梁式与拱式、单跨与多跨之分,其中拱桥又有单曲和双曲两种;按 形式分有贴临水面的平桥、起伏带孔的拱桥、曲折变化的曲桥、有桥上架屋的亭 桥、廊桥等等。 园桥具有园路和园林建筑的特征。如贴近水面的平桥、曲桥可看作跨越水后 园路的变形,带有亭廊的廊桥又可作为架在水面上的园林建筑;而桥面较高可供 通行游船的各类拱桥则既有园路的特征,又有园林建筑的特征。 台阶是一种特殊的道路形式,一般当道路坡度达到15’时,要考虑设台阶。台阶的尺寸标准如图4—15所示。步石是一种非连续的道路形式,一般主要设置 在草坪上,所以也称草坪步石。由于每块步石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所以每块步石的铺设都应稳定、耐久。步石的平面可做成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等。步石的线型—般有以下三种,如图4—16所示。 0.28~0.38 图4—15台阶的尺寸标准(单位:m) 图4---6步石的三种线型 汀步,在水中设置步石,称汀步。保证游人可以乎水而过,或站在汀步上欣 赏水景,丰富游赏内容。 1 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常 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2 广场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也可成为车流、 人流的交通枢纽或游人游览休息和组织商业贸易交流等活动的场所。3广场周围一般均布置城市中的重要建筑和设施,故能集中体现城市的艺术面貌。 广场按其功能、用途及在交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集散广场、交通广 场、商业广场、纪念广场、休息娱乐广场等。 1`. 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2.把握城市和园林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 3.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4.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原则 3-3 1 从亭子的平面形状分有圆亭、方亭、三角亭、五角亭、六角亭、 扇亭等;从屋顶形式分有单檐、重檐、三重檐、攒尖顶、乎顶、歇山顶、卷棚顶 等;从布设位置分有山亭、半山亭、水亭、桥亭以及靠墙的半亭,在廊间的廊亭, 在路中的路亭等。亭的布局既可单独设置,亦可组合成群。 2 亭子位置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观景,即供游人驻足休 息,眺望景色;另一方面是为了点景,即点缀风景,具体应根据功能需要和环境 地势来决定。总之既要做到建亭之处有景可赏,又要做到亭的位置与环境协调统 一。下面是亭子经常所选择的几种地形环境。 l。这是宜于远眺的地形,特别是山巅、山脊上,眺览的范围 大、方向多,同时也为登山中的休憩提供一个坐坐看看的环境。 2。水边设亭,一方面是为了观赏水面的景色,另一方面也可 丰富水景效果。水面设亭,一般应尽量贴近水面,宜低不宜高,突出水中为三面 或四面水面所环绕。 3。通常位于道路的交叉口上,路侧的林荫之间,有时为一片 花圃、草坪、湖石所围绕;或位于厅、堂廊、室与建筑之一侧,供户外活动之用。 有的自然风景区在进入主要景区之间,在路边或路中筑亭,作为一种标志和点缀。 1 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之间,成为空间联系 和空间划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具有遮风避雨、交通联系的实用功能,而且 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如果我们把整个园林作为一个“面” 来看,那么,亭、谢、轩、馆等建筑物在园林中可视作“点”;而廊、墙这类建筑 则可视作“线”。通过这些“线”的连络,把各分散的“点”连系成一有机的整体。 2 廊依位置分有爬山廊、水走廊、平地廊;依结构形式分有空廊 (两面为柱子)、半廊(一面柱子一面墙)、复廊(两面为柱子、中间为漏花墙分 隔);依平面形式分为直廊、曲廊、回廊等。 凭借着周围景色而构成的,它的结构依照自然环境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形式, 一般把“榭”看做是一种临水的建筑物,所以也称“水榭”。它的基本形式是在水 边架起一个平台,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边,平面四周以 低平的栏杆 相围绕,然后在平台上建起一个木构的单体建筑物,其临水一侧特别开敞,成为 人们在水边的一个重要休息场所。如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树”,网师园的“濯缀水 阁”等。 舫是依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供人们在内游 玩饮宴,观赏水景,身临其中之感。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一侧常设有平 桥与岸相连,仿跳板之意。通常下部船体用石建,上部船舱则多木结构。由于像 船但不能动,所以亦名“不系舟”。如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怡园的“画航斋”、 北京颐和园的石舫等都是较好的实例。 它的作用是供人休息、赏景之用。一般布置在人流较多,景色优美的地方, 如树阴下、水池、路旁、广场、花坛等游人需停留休息的地方。设计时应尽量做 到构造简单,坚固舒适,造型美观。也可与花台、园灯、假山等结合布置 花架是攀缘植物的棚架,又是人们消夏,避荫之所。花架在造园设计中往往 具有亭、廊的作用,作长线布置时,就像游廊一样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脉络作用, 形成导游路线 ;也可以用来划分空间,增加风景的深度。作点状布置时,就像亭 子一样,形成观赏点,并可以在此组织对环境景色的观赏。在花架设计的过程中, 应注意环境与土壤条件,使其适应植物的生长要求。要考虑到没有植物的情况下, 花架也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有指示导游和点缀装饰作用,园门形态各易,有圆、六角、八角、 横长、直长、桃、瓶等形状。如在分隔景区的院墙上,常用简洁而直径较大的圆 洞门或八角形洞门,便于人流通行;在廊及小庭院等小空间处所设置的园门,多 采用较小的秋叶瓶、直长等轻巧玲斑的形式,同时门后常置以峰石、芭蕉、翠竹 等构成优美的园林框景。 2 一般有空窗和漏窗两种形式。空窗是指不装窗扇的窗洞,它除能 采光外,常作为框景,其后常设置石峰、竹丛、芭蕉之类,通过空窗,形成一幅 幅绝妙的图画,使游人在游赏中不断获得新的画面感受。空窗还有使空间相互渗 透,增加景深的作用,它的形式有很多,如长方形、六角形、瓶形、圆形、扇等。 漏窗可用以分隔景区空间,使空间似隔非隔,景物若隐若现,起到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隔而不断的艺术效果,而漏窗自身有景,逗人喜爱。漏窗窗框形式繁 多,有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等。 3 在园林建筑中一般系指围墙和屏壁(照壁)而言。它们主要用于分 隔空间、丰富景致层次及控制、引导游览路线等,是空间构图的一项重要手段。 园墙的形式很多.如云墙、梯形墙、白粉墙、水花墙、漏明墙、虎皮石墙等。 这里指的雕塑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小品雕塑,不包括烈士陵园、名人纪念公 园中的纪念碑雕塑 园林雕塑的取材应与园林建筑环境相协调,要有统一的构思,使雕塑成为园 林环境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雕塑的平面位置、体量大小、色彩、质感等方面 都要置于园林环境中进行全面的考虑. 布局是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园林建筑的艺术布局内容广泛, 从总体规划到局部建筑的处理都会涉及。以下简述几个比较重要的布局原则。 1、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2、满足造景需要 3、讲究空间渗透与层次 4、讲究空间序列 3 1、符台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 2、考虑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 3、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4、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1 孤植是指单株乔木孤立种植的配置方式。此树又称孤植树。有 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是2-3株乔木紧密栽植,形成一个整体。但必须是同一 树种,株距一般不超过1.5m,远看和单株栽植效果相同。孤植树下不得配置灌 木。孤植树作为局部空间的主景,供人观赏;还可起庇荫作用,供人休息、眺览。 2 宜选择树冠开张,体形雄浑;生长健壮,寿命较长,不含毒 素,没有污染,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雪松、黄山松、金钱松、香樟、 榕树、鹅掌楸、鸡爪槭、垂柳、樱花、梅花、桂花、银杏、合欢、枫香、重阳木、 七叶树等。但在具体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立地条件和具体要求。 3 孤植树种植的位置,总的来讲,要求比较开阔,是为了保证树冠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反映植物个体充分生长发育的景观;,作为局部构图主景的孤植树,应安排合适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点,使人们有足够的 活动场地和适宜的观赏位置。 孤植树种植的具体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l)布置在 ,(2)配置在,(3)配置在可以 上,(4)配置在自然式园林中的 ,。(5)布置在。 4 在配置孤植树时,必须充分考虑孤植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要求体形与其环境相协调,色彩与其环境有一定差异。 1 对植是指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种植的配置 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人口,用作进口栽植和诱导栽植。 在园林构图中始终作为配景,起陪衬和烘托主局的作用,如利用树木分技状态或 适当加以培育,形成相依或交冠的景框,构成框景。 2 对植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配置形式。 1。即采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 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一般选择冠形规整的树种。 此形式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之中。 2。即采用种类相同,但大小、姿态不同的树木,以主体 景物中轴线为支点取得均衡关系,沿中轴线两侧作非对称布置,其中稍大的树木 离轴线垂直距离较稍小的树木近些,且彼此之间要有呼应,要顾盼生情,以取得 动势集中和左右均衡。此形式多运用于自然式种植环境之中。 在非对称式对植中,沿中轴线左右配置的树木也可以采用株数不同,树种相 同的树木,如左侧是 l栋大树,右侧为同种的2株小树;也可以两侧是相似而不相同的两个树种;也可以两侧是外形相似的两个树丛。 1 列植是指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 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气势;列植与道路配合,可构成夹景。列植多 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中,如道路、建筑、矩形广场、水池等附近。列植具有施 工、管理方便的优点。 2 列植宜选择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树冠为圆形、卵圆形、 椭圆形、圆锥形等。 3 取决于树木成年冠幅大小、苗木规格和园林主要用途,如景 观、活动 等。一般乔本采用3.8m,灌木为1—3m。 4 有等行等距和等行不等距两种基本形式。 丛植通常是指由2株到十几株树木组合种植的配置方式。丛植所形成的种植 类型是树 丛。树丛的组合,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但也要在统一构图中 考虑表现单株的个体美,所以选择作为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的条件与孤植树相似, 即必须挑选在庇荫、姿态、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木。 :? 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平 面布置要疏密有致,立面构图要参差错落;? 树丛各植株个体之间在形态、色彩 上要协调一致,同时要有差异,以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 树丛四周要相对开阔,留有适宜的观赏视距。 1 群植通常是指由20。30株树木混合成群种植的配置方式。群 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称为树群。它主要是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并以此构成园林局 部空间的主景。 2 树群通常布置在有足够观赏视距的开朗场地上作为主景的树 群,其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4倍、林群宽度的1.5倍距离内,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观赏。树群栽植地标高最好能高出外围地段,形成向四面倾 斜的地形,以利排水和突出主景。 3. 混交树群多采用郁闭式分层结构,从高到低最多可分为乔木 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以及草本层5个层次。 4 通常将高大常绿的乔木布置在中间,作为背景,亚乔木在其 周围,大灌木、小灌木在外缘, 5 树群在树种选择和组合配置时,除了像孤植树、树丛那样考 虑其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关系外,还应注意树群内部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园林中以大量树木进行栽植的配置方式,称为林植。 1 林木郁闭度为0.7—1.0,林地道路广场密度为5%~10%。 (l)、单纯密林 (2)、混交密林 2. 林木郁闭度为0.4 ~0.6;道路广场密度在5%以下。由于疏林里林木密度较稀疏,常把疏林与草地结合营造,称为疏林草地。 1。以落叶乔木居多,落时树内应搭配适当的常绿树种。林下草 地应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以利游人活动。 2。宜采用自然式配置, l)根据绿篱分。 :高度在一般人视高160cm以上,可阻挡人们的视线。 :高度在120~160cm之间,人的视线可通过但不能跨越; ;高度在50~120cm之间,是最常用的绿篱类型,时常所说的绿篱系指这 种; :高度在50cm以下,人可轻易跨越。 (2)根据来分。 :由常绿树组成,是园林中 最常用的绿篱,常用树种有侧柏、大叶黄杨、海桐、女贞、雀舌黄杨等; :由落叶树组成,一般不用落叶树作绿篱,但在常绿树不多或生长过慢的地 区,亦可采用落叶篱形式。常见树种有榆树、雪柳、水蜡树、胡颓子等。 :由红叶或斑叶等色叶观赏树种组成。常用树种有红叶小菜、金边珊瑚,各 种斑时大叶黄杨、金边女贞等; :由观花树种组成,常用树种有桅子花、 荣莉、六月雪、凌宵、迎春、木模、珍珠梅、锦带花等; :由观果树种组成,常用树种有紫珠、小聚、拘骨、火棘、金银木等; :由带刺的树种组成,常用树种有构桔、桐骨、胡颓子、山皂荚、黄刺梅等。 由攀缘植物组成,需事先设置供攀附的竹篱、木栅等。常用植物有地锦、常春藤、爬山 虎、凌霄、紫藤、南蛇藤、十婉妹蔷藏等; :为加强绿篱防范作用,有 时把绿篱植物枝条编结起来,构成网状或格栅形式,称为编篱。常用树种有木模、 雪柳、紫穗槐等。 3 绿篱的种植密度一般应根据使用目的、不同树种、苗木规格 和种植地带的宽度来确定。 1。通常为单行直线或几何曲线栽植,株距一般为15 ~30cm;宽度为30 ~50cm;高度为10~50cm。 2。成单行或双行直线或几何曲线栽植,株距一般为30—50cm;单行栽植宽度为40—80cm,双行栽植行距为25—50cm,宽度为50—100cm;高度为50~120cm。双行栽植点的位置成三角形交叉排列。 矮绿篱及中绿篱,一般选用2~3年生快长树苗,如女贞、小蜡等,在栽植时 离地面5cm处剪去,促其分枝,然后每年修剪4 ru5次,逐年长成计划高度。 3。株距50 ~75cm;单行式宽度为50~80cm,双行式行距为40~80cm,宽度为80~100cm,高度为120~160cm;双行式呈三角形交叉排列。 4。多双行栽植,株距 l ~1.5m,行距50 du100cm,宽度1.5~2.0m,高度为1.6m以上;双行栽植呈三角形交叉排列。 高绿篱和绿墙,最好应用较大的预先按绿篱要求修剪的苗木为宜。这样,设 计意图形成较快,下技又可不枯。 1 花坛是指在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 的观赏植物,以构成华丽色彩或精美图案的一种花卉种植类型。花坛主要是通过 来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而不是植株的个体美。花坛具有装饰特性,在 园林造景中,常作为主景或配景。 2 (l)、根据不同来分:? 花丛花坛又称盛花花坛 ? 模纹花坛又称图案式花坛 ? 混合花坛 (2)、根据不同来分。? 独立花坛 ? 组群花坛 ? 带状花坛 ? 立体花坛 3 l? 主要表现色彩美,多选择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或 球根花坛。如金盏菊、一串红、郁金香、金鱼草、鸡冠花等。一般不用观时或木 本植物;? 以表现图案美为主,植物选择多采用植株低矮、枝叶细密、 萌发性强、耐修剪的观叶植物,如瓜子黄杨、金叶女贞等;也可选择花期较长、 花期一致、花小而密、花叶兼美的观花植物,如四季海棠、石莲花等。 2。? 外形轮廓总体上应与广场、草坪等周围环境 的平面构成相协调,但在局部处理上要有所变化,使艺术构图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变化中求统一;? 作为要有丰富的景观效果,可以是华丽的图案 花坛或花丛花坛。但不宜为草坪花坪;作为配景的花坛,如雕塑基座或喷水池周 围的花坛,其纹样应简洁,色彩宜素雅,以衬托主景为原则,不可喧宾夺主;? 与环境应保持适度的比例关系,以 l/3 ~/15为宜。一般作为观赏用的草坪花坛面积比例可稍大一些,华丽的花坛比简洁的花坛面积比例可稍小些;在行 人集散量或交通量较大的广场上,花坛面积比例可以更小一些。’ 3。? 花坛内部图案纹样,花丛花坛宜简洁,模纹花坛可丰富; 纹样线条宽度不能太细,最少在10米以上;? 个体花坛面积不易过大,大则鉴 赏不清且易产生变形。一般模纹花坛直径或短轴以8~10米为宜。花丛花坛直径或短轴可达15—20m;?种植床的要求,多中生死开或灌木至少要40—50cm;为使花坛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和防止水土流失,植床边缘常用缘石围护。围护材料可 用砖、卵石、混凝土、树桩等,缘石高度和宽度可控制在10~30cm,造型宜简洁, 色彩应谈雅。 1 花境是在长形带状具有规则轮廓的种植床内采用自然式种植 方式配置观赏植物的一种花卉种植类型。花镜平面外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其 种植床两边是平行直线或几何曲线,而花境内部的植物配置则完全采用自然式种 植方式,兼有规则式和自然式布局的特点,是园林构图中从规则式向自然式过度 的半自然式(混合式)的种植形式;它主要表现观赏植物本身特有的自然美,以 及观赏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在园林造景中,既可作主景,也可为配景。 2 (l)依不同来分。 :主要由观花、观果或观叶灌木构 成,如月季、南天竹等组成的花境; :由当地可以露地越冬、 适应性较强的耐寒多年生宿根花卉构成。如聋尾、芍药、玉替、董草等; :由球根花卉组成效花境。如百合、石蒜、水仙、唐昌蒲等; :由一类或一种植物组成的花境: 如蕨类植物花境、芍药花境、蔷 蔽花境等。此类花境在植物变种或品种上要有差异,以求变化: :主要指由灌木和宿根花卉混合构成的花境,在园林中应用较为普遍。 (2)依规则不同来分。 :植物配置形成一个斜面, 低矮植物在前,高的在后,建筑或绿篱作为背景,仅供游人单面观赏; :植物配置为中间较高,两边较低,可供游人从两面观赏,故花境无需 背景。 3 1。作为基础栽植,为单面观赏花境。 2。在道路中央为两面观赏花境,两侧可为单面观赏花 境,背景为绿篱或行道树、建筑物等。 3。在规则式园林中,常应用修剪整形的绿篱,在绿篱前方 布置花境最为宜人,花境既可装饰绿篱单调的基部,绿篱又可作为花境的背景, 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在花境前设置园路,供游人驻足欣赏。 4花境是一连续的景观构图,可满足游人动态观赏的 要求。沿着花架、游廊的两旁布置花境,可使游人在游愁过程中,有景近赏。 5。在围墙、挡士墙前面布置单面观赏花坛,丰富 围墙、挡土墙立面景观。 4 l。常采用花期较长、花时兼美、花朵花序呈垂直分布的耐寒多 年生花卉和灌木。如玉管、聋尾、蜀葵、宿根飞燕草等。 2。花境内部观赏植物以自然式花丛为基本单元进行配置,形 成主调、基调、配调明确的连续演进的园林景观。 5 花境观赏面种植床的边缘通常要用植物进行镶边,镶边植物 可以是多年生草本,也可以是常绿矮灌木,但要求四季常绿或经常美观。如葱兰、 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等。镶边植物高度,一般草本花境不超过15—20cm,灌木花境不超过30~40cm。若用草皮镶边其宽度应大于40cm。花境镶边的矮灌要经常修剪。 6 两面观赏花境不需要背景,单面观赏花境则需设置背景,或 为装饰性围墙、常绿绿篱等。 7 花境种植床外缘通常与道路或草地相乎,中央高出7—10cm, 以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由于花境内种植的观赏植物以多年生花卉和灌木为主, 故其种植床土层厚度应在401150cm,并要注意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在土壤内加 入腐熟的堆肥、泥炭土和腐叶士等;花境植床宽度,单面观赏一般3—5 m,双面观赏花境可为4—8 m。 花丛是指3株到十几株花卉采取自然式种植方式配置的一种花齐种植类型。 在植物选择上,因花丛管理较粗放,故通常以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如董草、 萄尾、芍药、玉彰等。也可采用能自播繁衍的1~2年生花卉。在配置方式上,其平面轮感到立面构图均为自然式,应疏密相间,断续变化。花丛可布置在树林边 缘,自然式道路两旁等地,也可用以点缀草坪、岩石园等。 1 (l)、根据草坪不同来分。? :供人们坐卧、散步、游戏及户外活动 等;? :专供人们观赏之用,不允许游人人内游愁或践 踏;? :供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用的草坪。如足球场、网球场、高尔夫 球场草坪等。 以上草坪中草的高度一般控制在7cm左右,所以乎常需要推剪。另外还有牧 草地、飞机场草坪、林中草地、护坡草地等。 (2)根据草坪不同来分。? :由 l种草本植物组成的草坪。如马蹄金草坪、马尼拉草坪等。? :由2种或其以上草本植物混合播种而形成的草坪。如50%的黑麦草、20%的高羊茅、20%的草地早熟禾 和10%的狗牙根组合而成的混合草坪,以延长草坪的绿色观赏期,提高草坪的使 用效率和综合功能;? :在以禾本科植物为主体的草坪上,混有小量 开花华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水仙、石蒜、葱兰、聋尾等,将其疏密有致地分 布在草坪上,可起到较好的点缀作用,还有利于季相构图,但缀花范围不宜超过 草坪总面积的 l/3。 3 l。草坪草种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暖季型和冷季型两大类。暖 季型草种一般耐高温,喜较温润温暖气候,抗寒性差,冬季茎叶枯萎退绿 s如狗牙根、结缕草、天鹅绒草、马尼拉草。冷季型草种耐寒冷,喜湿润冷凉气候,抗 热性差,但寒冬仍绿草茵茵,如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等。 草种选择主要应满足下列要求:? ,对逆性因子(如酷热、寒冷、干旱、短期水涝、病虫害 y有毒气体等)有较强抗性,如南方多用暖 季型草种,北方多用冷季型草种,湖畔应选用耐湿草种,林下应选耐阴草种等; ? ,如游愁草坪或体育草坪应选耐践踏并能迅速复苏的 草种,观赏草坪则要求色泽均匀、平整、美观等;? 。 2。草坪在地形处理时,应从自然排水、水土保持、游园活动 和艺术构图等方面综合考虑对草坪坡度的要求:? 草坪最小坡度应满足地面自然 排水要求,一般为0.002 ~0.005,且不宜有起伏交替的地形,以利于排水, 必要时可埋设盲沟;? 以不超过该土壤的为宜(一般为30?左右),以防水土流失或发生崩塌现 象。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的地形,应 采用工程措施加以护坡;?草坪坡度还应从使用功能上考虑游园的要求?在考虑 以上诺因素前提下,还应结合草坪地形美的因素综合考虑艺术构图上的要求, 3-5 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依据园林类型的不同繁简各异。园林规划设计一般分为 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施工设计;对于大型工程二者之间又加入了一个技术设计 阶段;对于比较小的工程也可以合二为一。下面介绍一下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 序。 段 1自然环境调查:气象、地形、土壤、地质、生物、水系等 2 社会环境调查:绿地周边环境 、该绿地现状等 3 设计条件调查:甲方具体要求、树木分布现状,地上地下 管线图 局部放大图 4 现场踏查 : 1 明确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2 明确该园林绿地所处地段的特征及周边环境 3 明确该园林绿地的面积和游人容量 4 明确该园林绿地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 5 明确该园林绿地总体地形设计和功能分区 1 主要设计图纸内容 位置图、现状分析图、功能分区图、总体规划平面图 整体鸟瞰图 地形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绿化规 划图及管线规划图。 2 文本说明书 3 工程概算书 : 1 图纸部分 平面图、部面图、局部种植图、建筑布局 图及综合管网图 2 工程量总表 1 施工总平面图 2 竖向施工图 3 园路广场施工图 4 种植施工图 5 假山施工图 6 园林建筑小品 施工图 7 管线及电讯施工图 各类城市道路绿地种植设计要点 :1、行道树选择 2、各类绿地中的植物造景 41 () 街道绿地是指城市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道路红线之间)可进行绿化的用地。主要由街道绿带、交通岛绿地、街头小游园和街道广场绿地等组成 1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街道绿带根据其布设位置又可 分为中央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 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又可分为交叉路口环岛 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绿地。 3 又称街头休息绿地。这类绿地形状多呈块状,功能具有游 憩性,位置在红线内或外。 4 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 1 一条车道、两条绿化带,是最常见的形式。多用于城市次 干道或车辆较少的街道。优点: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缺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景观单调。 2 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 绿带分隔。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优点:用地经济,上、下行车辆分流, 减少行车事故发生,道路景观有所改善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缺点: 不能 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互相干扰的矛盾。 3 利用两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 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则的行道树有四条绿带。优点:组织交通方便、安 全、卫生防护及庇荫效果好,道路整洁美观;缺点:用地面积较大。 4 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四块板,连同车行道两侧的 两条人行道绿带构成四板五带式断面绿化形式。优点:不同类型、不同方向车辆 互不干扰,各行其道,保证了行车速度和安全; 缺点:用地面积大。 5 依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同,产生许多特殊情况,如 在道路窄、山坡旁、湖边,则只有一条绿带,一条路形成一板一带式。 根据街道绿地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树种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标准): 1.冠幅大、枝时密 2.耐贫瘠土壤 3.具有深根性 4.耐修剪 5.抗病虫害与污染 6.落果少或无飞毛 7.发芽早、落时晚 8.耐旱、耐寒 9.寿命长 1 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 地。 2 3 保证树木有必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4 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后再进行绿化。 5 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 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6 7 4~ 行道树绿带是布设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其作 用主要是为行人及非机动车庇荫 () 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或引种后生长良好的树种。速生树种胸径不小于5cm、慢生树种胸径不小于8cm,通常以12—15cm为宜。种植苗木干高:其分枝角度 大的,不宜小于3.5m;分技角度小的,也不能小于2.5m,否则影响交通。 () 行道树种植株距要根据所选植物成年冠幅大小来定,行道树种植距离不宜小 于4m,通常的株距为5、6、8m等。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 () 行道树种植方式,通常有树带式和树池式两种。 1 即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的种植方 式。但种植带在人行横道成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前要留出铺装通道。宽度一 般不小于1.5m。此种植方式一般适用于交通及人流不大的路段。 2 在交通量大,行人铰多面人行道又窄的路段采用树池形式种植 行道树,即树池式。树池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其规格以1.5 m×1.5 m为宜;亦可为长方形,以1.2 m×2 m为宜;还可为圆形,直径以不小于1.5 m为宜。另外,设计行道树时还应注意与路口、电线杆、公交车站的处理,应保证安全所 需的最小距离。 路侧绿带是位于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路侧绿带布设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建筑线与道路红线重合,路侧绿带毗邻 建筑布设;二种是建筑退后红线留出人行道,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第 三种是建筑退后红线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绿地,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结 合布置。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路段 内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方便行人进出、游憩,提 高绿地的功能作用。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 70%。 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 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 路侧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 车行道之间用于绿化的分隔带,称为分车绿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 间的为中央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 为两侧分车缘带。 分车绿带的功能主要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分车绿带的宽度没有硬性规定,因道路面异。一般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5m。 当分车绿带宽度大于2.5m时才能种植乔木。 处理好分车绿带与人行横道的关系。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绿带必须适当 分段,一般以75—100m为宜。分段尽量与人行横道、停车站、大型公共建筑出 入口相结合。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用通透式配 置,便于透视,以利行人、车辆安全。 4~3 交叉路口与立交桥都是为了改善道路交通能力、合理组织交通、疏导车辆和 行人通行而设立的,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咽喉。 交叉路口绿地是由道路转角处的行道树、交通岛以及一些装饰性的绿地组成。 为了保证交叉口行车安全,使司机能及时看到车辆的行驶情况和交通信号,在道 路交叉口必须为司机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 的车辆,并有充分刹车和停车的时间不致发生事故。这种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 而能够停车的距离称之为“”或“”,这个视距主要与车速有关(表6—4)。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一个三角 形,称为“”。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允许有任何阻碍视线的东西,但交 叉口处,个别伸入视距三角形内的行道树株距在6m以上、干高在2.5m以上、 树干直径在0.4m以内是允许的,因为司机仍可通过空隙看到交叉口附近车辆的 行驶情况。如果布置防护绿篱或其他装饰性绿地,株高也不得超过0.7m。 通过路口设计车 15 20 25 30 35 40 速(Km/h) 17 23 30 38 47 57 停车视距(m) 交通岛位于交叉卧中心,主要是组织交通、约柬车道、限制车速和装饰道路 之用,依其功能可分为中心岛、方向岛和安全岛等。 交通岛绿化用地称为交通岛绿地,是交叉口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岛绿 地平面形式多呈圆形。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一般为40~60 m。 二、 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有两种,即简单立体交叉和复杂立体交叉。 又称分立式立体交叉,纵横两条道路在交叉点相互不通,这种立体交叉不能 形成专门的绿化地段,其绿化与街道绿化相似。又称互通式立体 交叉,两个不同单面的车流可通过匝道连通;其形式有苜蓿叶式、半环道式等多 种,又以苜蓿叶式最为典型 1. 绿化设计首先要的需要。 2.在绿地面积较大的绿岛上,宜种植较开阔的草皮,再点缀些常绿树或花灌 木及宿根花卉。 3.立体交叉绿岛因处于不同高度的主、干道之间,常常形成较大的坡度,应 设挡土墙减缓绿地的坡度,一般坡度以不超过5%为宜,较大的绿岛内还需考虑安装喷灌系统。 4.立体交叉外围绿化树种的选择和种植方式,要和道路伸展方向的绿化结合 起来考虑。 44 街头小游园是指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活动之用的小块绿地,又 称街头休息绿地、街道小花园。它主要指沿街的一些较为集中的绿化地段,常常 被布置成“花园”的形式。 街道小游园以植物种植为主,设立若干出、人口,并在出入口规划集散广场; 还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地,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30% —40%,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50%~60%。有条件的可设一些园林小品,丰富景观,满足周围群众的需要。 根据街头小游园地形地势、面积大小、轮廓形状、周围建筑物的性质、附近 居民情况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小游园可规划布置成下面几种形式: 1 游园具有明显的中轴线,有规律的几何图形,形状有正方形、 圆形、长方形、多边形、椭圆等。:外观整齐一致,易与周围建筑、街道景 观协调。:设计上易受一定的约束,易给人呆板、不活泼之感。 2 此种形式整齐但不对称,可以根据功能组合成不同的休闲 空间。它给人的感觉是虽不对称,却有均衡的效果。 3. 没有明显的轴线,结合地形,自然布置。内部道路弯曲延伸, 植物自然式种植,再点缀一些山石、雕塑等园林小品,更显得美观 4 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一种布局形式。这种布局较灵 活,不拘形式,内容丰富。但要游园的面积较大,并能组织成几个空间,空间之 间过渡要自然,总体上更应协调、顺畅、不可杂乱无章,小而全 1 广场中多功能需求的规划设计 2、 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要点 :1、 城市广场空间处理手法 2、 行道树选择 5~1 1 市政广场 2 纪念广场 3 交通广场 4 休闲广场 5 文化广场 6 古迹广场 7 宗教广场 8 商业广场 :1 性质上的公共性 2 功能上的综合性 3 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4 文化休闲性 一 系统性原则 二 完整性原则 三 尺度适配性原则 四 生态环保性原则 五 多样性原则 六 步行化原则 七 文化性原则 八 特色性原则 5-3 ?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城市广场总体布局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 组成部分,更 好地发挥其主要功能,符合其主要性质要求。 ?广场绿地的功能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更好地配合加强该区功能的实 现。 ?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广场 周边建筑、地 形等形成良好、多元、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 ?应考虑到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结合地理区位特征,物种选择应 符合植物区系规律,突出地方特色。 ?结合城市广场环境和广场的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目 的,协调好风向、交通、人流等诸多元素。 ?对城市广场场址上的原有大树应加强保护,保留原有大树有利于广场景观 的形成,有利于体现对自然、历史的尊重,有利于对广场场所感的认同。 1、排列式种植 属于整形式,用于长条地带,作为隔离、遮挡或作背景 2、集团式种植 也是一种整形式,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用几种树组成 一个树丛,有规律的排列在一定地段上。 3、自然式种植 花木种植不受统一的株行距限制,而是模仿自然界花木生长的 无序性布置。可以巧妙地解决植株与地下管线的矛盾。 4、花坛式种植 用植株组成各种图案,最适合于广场的种植形势。通常不要超 过广场面积的1/3,华丽的可以小些,简单的需要大一点。 城市广场树种选择要适应当地土壤与环境条件,掌握选树种的原则、要求, 因地制宜,才能达到合理、最佳的绿化效果。 1 ?土壤 ?空气 ?光照和温度 ?空中、地下设施 2 ?冠幅大枝叶密 ?耐瘠薄土壤 ?具深根性 ?耐修剪 ?抗病虫害与污染 ?落果少或无飞毛 ?发芽早落叶晚 ?耐寒、耐寒 ?寿命长 3 ? 调查研究本地区自然分布的树种,从而可以估计选择树种的范围。 ? 了解在本地区以外边缘地带生长的树种或是与本地区自然条件相似的其他 国家、其他地区生长的树种,以便引种。 ? 整理和鉴定本地区的杂交种。 ? 观察城市内已经生长的树种情况。 1、以生态园林理论指导绿化设计 ? 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 ? 提高单位面积内叶面积指数 ? 提高景观质量——采用“大块面”的设计方法 2、用横向展开的匍匐型绿化界面,衬托外滩竖向建筑 3、选择多样化的树种,表现季相景观 1、外滩各段种植设计 ?北京东路—南京路 ?南京路 ?南京路—九江路 ?九江路—汉口路 ?汉口路—福州路 ?福州路 ?福州路—广东路 2、厢廊上绿化种植设计 3、乔木位置选定 1、落叶大乔木——银杏 2、常绿大乔木——香樟 3、小乔木与花灌木 4、地被植物 1、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原则 2、宅间绿地植物的配置 3、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 : 居住区绿地设计六大原则 61 按功能要求来分,居住区用地一般由下列四类用地构成: 1 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必须留出的用地, 包括通向住宅人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家务院落用地。 2 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 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土地。 3 指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以上两项用地内的道路、广场、 停车场等的用地。 4 指居住区公园、小区中心游园、住宅组团绿地、花园式林阴 道等集中成片绿地。 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为标志。 居住区的规模受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一般为800~1000m)、城市干道间距(一般为700~1000m)、居住行政管理体制(一个居住区规模大致 与一个街道办事处的规模相适应)以及自然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我国 2居住区人口规模一般为5万 ~16万人,少则3万人;用地规模在50—100hm左右。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为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 务设施、道路、绿地的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主 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即居住小区—居住区。 2:即居住生活单元——居住区。 3,即居住生活单元、居住小区——居住区。 居住区建筑布置形式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日照、通风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布置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 住宅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成行布置。是使绝大多数居室都可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是易造成呆板、单调的感觉。行列式布置, 宅旁绿地相对多而分散,公共绿地比例相对较少。 2 住宅沿街道或院落周边布置。是便于组织室外活动空 间,有利于北方防寒和抗阻风沙以及节约用地。是使部分居室西晒或采光和 通风不良。周边式布置,公共绿地相对集中成片。面积比例较大,有利于形成开 敞的室外空间和良好的景观效果。 3 综合上述两种形式,多以行列式为主,少量住宅或公共建 筑沿街道院落布置,构成半封闭空间,以发挥行列式和周边式布置各自的长处。 4 结合地形、考虑采光、通风,将居住建筑自由灵活的布置。 其布局显得自由活泼。一般用于地形复杂且不规则的情况。 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级或四 级。 1 通向各户或单元门前,主要供行人使用,一般宽为1.5~3m。 2 路面宽度为4~6m,平时以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为主, 3 是联系小区各部分之间的道路,车行道宽度7m以上,两侧可布置人行道及绿化带。 4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9m以上,道路红线不小于16m。 62 居住区绿地由居住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和宅旁绿地等组成。 1 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形式,公共绿地相应采用三级或二级布 置,即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区公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 地;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 2 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 3 指居住区各级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化用地。 4 指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是最接近居民的绿地。 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技术法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规定: 2居住区绿地率为30%;人均公共绿地为3m/人,其中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 222m/人,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 l m/人。 小区级公共绿地面积:小区中心游园面积+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面积。 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建居住区中绿地 2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应不少于 l m/人, 2居住区应不少于1.5m/人。 1.统一布局,系统规划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以绿地为主,小品点缀 4.利用为主,适当改造 5.突出特色,强调风格 6.功能实用,经济合理 () 1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 2在夏热冬冷地区,注意选择树形优美、冠大荫浓的落时阔时乔木,以利 居民夏季遮荫、冬季晒太阳。 3在公共绿地的重点地段或居住庭院中,以及儿童游戏场附近,注意选择 常绿乔木和开花灌木,以及宿根球根花卉和自播繁衍能力强的 l~2年生花卉。 4在房前屋后光照不足地段,注意选择耐阴植物,在院落围墙和建筑墙面, 注意选择攀缘植物,实行立体绿化和遮蔽丑陋之物。 5允分考虑园林植物的保健作用,注意选择松柏类、香料和香花植物等; () 1.植物种类的搭配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2.植物配置要讲究时间和空间景观的有序变化 3.植物配置方式要多种多样, 63 () 居住区公园是为整个居住区的居民服务的。通常布置在居住区中心位置,以 方便居民使用。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约10min左右的路程,服务半径以800— 1000m为宜。 居住区公园面积通常较大,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其规划布局与城市市、区 级综合性公园相似,内容比较丰富、设施比较齐全;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小型水 体、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构成要素除树木花草外,有适当比例的小品建筑、场 地设施;居住区公园由于面积较市、区级公园小,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各功能区 或景区空间节奏变化较快。 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游园 时间集中,多在一早一晚,特别是夏季晚上是游园的高峰。因此,加强照明设施。 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成为居住区公园布局的特色。 ()(下称小游园) 1 (l) 小游园一般布置在小区中心部位,方便居民使用,其服务半径一般以 200—300m为宜,最多不超过500m;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小游园也可在小区 一侧沿街布置或在道路的转弯处两侧沿街布置。 (2) 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建筑设 施结合布置,集居民游乐、观赏、休闲、社交、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 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3) 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地形、原有绿化基础进行选址和布置。 2 小游园用地规模应根据小区规模在城市中的位置以及周围城 市公共绿地分布情况来确定。 (l) 就小区规模而言,我国小区规模以 l万人左右为宜,根据定额标准, 2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 l m/人,若小区中心游园和组团绿地各占50%,则小 2游园面积以0.5hm左右为宜,另一半可分散安排为住宅组团绿地。 (2) 就小区周围市区级公共绿地分布情况而言,若附近有较大的城市公园 或风景林地,则小游园面积可小些;若附近没有较大城市公园或风景林地,可在 小区设置面积相对较大的小游园。 3 根据小游园构思立意、地形状况、面积大小、周围环境和经 营管理条件等因素,小游园平面布置形式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抽象 式。 4 :为方便附近居民,常结合园内功能分区和地形条件,在不同方 向设置出、入口,但要避开交通频繁的地方。 :分区的目的主要是让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居民能各得其所、 乐在其中、互不干扰、组织有序、主题突出、便于管理。小游园因用地面积较小, 主要表现在动、静上的分区。并注意处理好动、静两区之间在空间布局上的联系 与分隔问题。 :园路布局宜主次分明、导游明显,以利平面构图和组织游览; 园路宽度以不小于2人并排行走的宽度为宜,最小宽度为0.9m,一般主路宽3m 左右,次路宽1.5—2m;园路宜呈环套状,忌走回头路、 :小游园的小广场一般以游憩、观赏、集散为主,中心部位多 设有花坛、雕塑、喷水池等装饰小品,四周多设座椅、花架、柱廊等,供人休息。 :植物种类的选择既要统一基调,又要各具特色,做到多样统 一;注意季相变化和色彩配合;注意选择乡上树种,避免选择有毒、带刺、易引 起过敏的植物。 :小游园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小游园的 园林建筑及小品主要有亭、廊、花架、水池、喷泉、花台、栏杆、座椅、圆桌凳 以及雕塑、宣传栏、果皮箱、圆灯等。 ()(下称组团绿地) 1 根据组团绿地在住宅组团内的对位置的不同,组团绿地布设 的位置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形:?周边式住宅中间;?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 扩大行列式住宅间距;?住宅组团的一角;?两组团之间;?一面或两面临街; ?与公共建筑结合布置;?自由式布置。 2 每个组团绿地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面积一般在 20.1~0.2hm。一般一个小区有几个组团绿地。按定额标准,一个小区的组团绿 2地总面积在0.5hm左右。 3 l 设计常以主体建筑人口中轴线为轴线组织景观序列,对 称布局。优点是庄重整齐,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容易设计,鸟贼效果更佳, 有图案规整的美感。但形式呆板,部分构图流于形式,缺少实用性。 2 设计采用规则式布局,而构图是不对称的,追求总体 布局均衡。优点是易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且可以创造自由灵活的局部空间。 但不易设计,处理不当往往杂乱无章。 3 设计采用自由式布局,局部人口、广场、小品等处穿插以规 则形式。其优点是构图自然、灵活、新颖,运用自由曲线,给人以亲切柔美之感。 但不易设计,施工难度大,处理不好会有零乱之感,不易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 4 l。不以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分隔,居民可以自由进人绿地内游憩 活动。 2。用绿篱或栏杆与周围部分分隔,但留有若干出入口,可以 进出。 3。绿地用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完全分隔,居民不能进入绿地游憩, 只供观赏,可望而不可及。 5 根据组团绿地服务对象及其使用功能需要,组团绿地布 设内容大体上包括绿化种植、安静休息和游戏活动三个部分。 l 。可种植乔木、灌木、花卉和铺设草地,亦可设花架种 爬藤植物,置水池植水生植物,植物配置要考虑季相景观变化及植物生长的生态 要求。 2 。设亭、花架、桌、椅、阅报栏、园灯等建筑小品,并 布置一定的铺装地面和草地,供老人坐憩、阔谈、阅读、下棋或练拳等活动。 3 。可分别设计幼儿和少儿活动场,供儿童进行游戏和简 易体育活动,如捉迷藏、玩抄堆、戏水、跳绳、打乒乓球等,还可选设滑、转、 荡、攀、爬等器械的游戏。 6 (l) 组团绿地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广场的布置要与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 及人流方向结合起来考虑。 (2) 组团绿地内要有足够的铺装地面,以方便居民休息活动,也有利于绿 地的清洁卫生。一般来说,绿地覆盖率要求在60%以上,游人活动面积率50% ~60%。为了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并保证活动场地的面积,可采用铺装地上留 穴种乔木的方法,形成树荫场地或林荫小广场。 (3) 一个居住小区往往有多个组团绿地,这些组团绿地从布局、内容及植 物配置要各有特色,或形成景观序列。 居住区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专用绿地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满足备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功能要求 2.结合周围环境的要求布置 3.专用绿地若能与小区公共绿地相邻布置,联成一片,扩大绿色视野,则效 果更佳 宅旁绿地即位于住宅四周或两幢住宅之间的绿地,是居住区绿地的最基本单 元,其功能主要是美化生活环境,阻挡外界视线、噪声和灰尘,满足居民夏天纳 凉、冬天晒太阳、就近休息赏景、幼儿就近玩耍等需要,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 卫生、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宅旁绿地布置因居住建筑组合形式、层数、间距、住宅类型、住宅平面布置 形式的不同而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用高大乔木,多行成排地布置,对改善小气候有良好作用。大 多为开放式,居民可在树荫下开展活动或休息。但缺乏灌木和花草搭配,比较单 调,而且容易影响室内通风采光。 2 用常绿或观花、观果、带刺的植物组成绿篱、花篱、果篱、刺 篱,围成院落或构成图案,或在其中种植物花木、草皮。 3 用砖墙、预制花格墙、水泥栏杆、金属栏杆等在建筑正面(南、 东)围出一定的面积,形成首层庭院。 4 在宅间以绿篱或栏杆围出一定的范围,布置乔灌木、花卉、草 地和其他园林设施,形式灵活多样,层次、色彩都比较丰富。既可遮挡视线、隔 音、防尘和美化环境,又可为居民提供就近游憩的场地。 5 以草坪绿化为主,在草坪的边缘或某一处,种植一些乔木或花 灌木、草花之类。多用于高级独院式住宅,也可用于多层行列式住宅。 此外,还有等等。 1 绿地出入口使用频繁,常拓宽形成局部休息空间,或者设花 池、常绿树等重点点缀,诱导游人进入绿地。 2 注意将绿地内部分游道拓宽成局部休憩空间,或布置游戏场 地,便于居民活动,切忌内部拥挤封闭,使人无处停留,导致破坏绿地 3 宅旁绿地内小品主要以花坛、花池、树池、座椅、园灯为主, 重点处设小型雕塑,小型亭、廊、花架等。所有小品均应体量适宜,经济、实用、 美观。 4 宅旁绿地入口处及游览道应注意少设台阶,减少障碍。道路 设计应避免分割绿地,出现锐角构图,多设舒适座椅;桌凳,晒衣架、果皮箱、 自行车棚等设计也应讲究造型,并与整体环境景观协调。 5 (1)、各行列、各单元的住宅树种选择要在基调统一的前提下,各具特色, 成为识别的标志,起到区分不同的行列、单元住宅的作用。 (2)、宅旁绿地树木、花草的选择应注意居民的喜好、禁忌和风俗习惯。 (3)、住宅四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一般在住宅南侧,应配置落叶乔木,;在 住宅北侧,应选择耐阴花灌和草坪配置,若面积较大,可采用常绿乔灌木及花草 配置,既能起分隔观赏作用,又能抵御冬季西北寒风的袭击;在住宅东、西两侧, 可栽植落叶大乔木或利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有效防止夏季西、东晒,以降 低室内气温,美化装饰墙面。 (4)、窗前绿化要综合考虑室内采光、通风、减少噪声、视线干扰等因素, 一般在近窗种植低矮花灌或设置花坛,;通常在离住宅窗前5—8m之外,才能分布高大乔木。 (5)、在高层住宅的迎风面及风口应选择深根性树种。 (6)、绿化布置应注意空间尺度感。 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车辆交通的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留 有安全视距;宜选用姿态优美、冠大荫浓的乔本进行行列式栽植;各条主干树种 选择应有所区别,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中央分车绿带可用低矮花灌和草皮布置; 在人行道与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利防止尘埃和阻挡噪声; 人行道绿带还可用耐阴花、灌木和草本花卉种植形成花境,借以丰富道路景观; 或结合建筑山墙、路边空地采取自然式种植,布置小游园和游憩场地。 次干道(小区级)是联系居住区主干道和小区内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宽6—7m。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通车次之,也是居民散步之地。绿化布置应着重考 虑居民观赏、游憩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树种选择上可以多选观花或富于 叶色变化的小乔木或灌木,如合欢、樱花、红叶李、红枫、乌桕(jiu)、架树等,每条道路选择不同树种、不同断面种植形式,使其各有个性;在一条路上以某一、 二种花木为主体,形成特色,还可以主要树种给道路命名,为合欢路、樱花路、 紫薇路等,也便于行人识别方向和道路。次干道绿化还可以结合组团绿地、宅旁 绿地等进行布置,以扩大绿地空间,形成整体效果。 住宅小路,是联系各幢住宅的道路。宽3 ~4m。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绿化 布置可以在一边种植乔木,另一边种植花灌、草坪;宅前绿化不能影响室内采光 或通风;在小路交叉口有时可以适当拓宽,与休息场地结合布置;在公共建筑前 面,可以采取扩大道路铺装面积的方式来与小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宅旁绿地 结合布置,设置花台、座椅、活动设施等,创造一个活泼的活动中心。 1、 工矿企业绿地设计要点 2、校园绿地设计要点 3、医院机构的绿地设计要点 工矿企业绿地树种选择 () 1.厂前区绿地 2.生产区绿地 3.仓库区绿地 4.绿化美化地段 () 1.环境恶劣 2.用地紧张 3.保证生产安全 4.服务对象 () 1 2 3 4 () 1 (1)、识地识树,适地适树 (2)、注意防污植物的选择 (3)、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 (4)、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2P317 () 厂前区的绿化要美观、整齐、大方,还要方便车辆通行和人流集散。绿地一 般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人口处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强调人口空间。 广场周边、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选用冠大荫浓、耐修剪、生长快的乔木或树姿优 美、高大雄伟的常绿乔木,形成外围景观或林阴道。花坛二草坪及建筑周围的基 础绿带或用修剪整齐的常绿绿篱围边,点缀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宿根花卉,或植 草坪,用色叶灌木形成模纹图案。 如用地宽余,厂前区绿化还可与小游园的布置相结合,设置山泉水池、建筑 小品、园路小径,放置园灯、凳椅,栽植观赏花木和草坪,形成恬静、清洁、舒 适、优美的环境。为职工工余班后休息、散步、交往、娱乐提供场所,也体现了 厂区面貌,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 生产车间周围的绿化要根据车间生产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为车 间创造生产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防止和减轻车间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满足车间生产安全、检修、运输等方面对环境的要求,为工人提供良好的短暂休 息用地。 一般情况下,车间周围的绿地设计,首先要考虑,距车间6—8m内不宜栽植高大乔木。其次,要 。各类车间生产性质不同,对环境要求也不同,必须根据车间具体 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设计(表7—1)。 71 1.精密仪器车间、食品车 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 以栽植藤本、常绿树木为主,铺设大块草坪,选用 间、医药卫生车间、供水无飞絮、种毛、落果及不易掉叶的乔灌木和杀菌能 车间 力强的树种 2.化工车间、粉尘车间 有利于有害气体、粉尘的扩散、稀释栽植抗污、吸污、滞尘能力强的树种,以草坪、乔 或吸附,起隔离、分区、遮蔽作用。 灌木形成一定空间和立体层次的屏障 3.恒温车间、高温车间 有利于改善和调节小气候环境 以草坪、地被物、乔灌木混交,形成自然式绿地。 以常绿树种为主,配以色淡味香的花灌木。可配置 园林小品 4.噪音车间 有利于减弱噪音 选择枝叶茂密、分枝低、叶面积大的乔灌木,以常绿 落叶树木组成复层混交林带 5.易燃易爆车间 有利于防火、防爆 栽植防火树种,以草坪和乔木为主,不栽或少栽花 灌木,以利可燃气体稀释、扩散,并留出消防通道和 场地 6.露天作业区 起隔音、分区、遮荫作用 栽植大树冠的乔木混交林带 7.工艺美术车间 创造优美的环境 栽植姿态优美、色彩丰富的树木花草,配置水池、 喷泉、假山、雕塑等园林小品,铺设园路小径 8.暗室作业车间 形成幽静、庇荫的环境 搭荫棚,或栽植枝叶茂密的乔木,以常绿乔、灌木 为主 () 仓库区的绿化设计,要考虑消防、交通运输和装卸方便等要求,选用防火树 种,禁用易燃树种,疏植高大乔木,间距7-l0m,绿化布置宜简洁。在仓库周围 要留出5—7m宽的消防通道。 装有易燃物的贮罐,周围应以草坪为主,防护堤内不种植物。 露天堆场绿化,在不影响物品堆放、车辆进出、装卸条件下,周边栽植高大、 防火、隔尘效果好的落叶阔叶树,外围加以隔离。 () 道路两侧通常以等距行式栽植乔木作行道树。株距以5~8米为宜。交叉口及转弯处应留出安全视距。大型工厂道路足够宽时,可布置成花园式林荫道。 () 工厂小游园可以和工人俱乐部、阅览室、体育活动场地、大礼堂、办公楼、 厂前区结合布置,也可利用厂内山丘、水面和车间之间大块空地,辟建小游园。 如果工厂远离市区,面积很大,也可将小游园建成功能较完善的工厂小花园、小 公园。 () 工厂防护林带设计是工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那些产生有害排出 物或生产要求卫生防护很高的工厂更为重要。 工厂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滤滞粉尘、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气体、减轻污染, 保护、改善厂区乃至城镇环境。 工厂防护林带首先要根据污染因素、污染程度和绿化条件,综合考虑,确立 林带的条数、宽度和位置。 防护林带应选择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抗污染性强,树体高大,枝叶茂密, 根系发达的树种。树种搭配上,要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乔、灌木相结合,阳 性树与耐阴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净化与美化相结合。林带结构以 乔灌混交的紧密结构和半通透结构为主,外轮廓保持梯形或屋脊形,防护效果较 好。 一般正规的幼儿园包括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两部分。根据活动要求,室外活 动场地又分为公共活动场地、自然科学基地和生活杂务用地。 公共活动场地是儿童游戏活动场,是幼儿园重点绿化区。该区绿化应根据场 地大小,结合各种游戏活动器械的布置,适当设置小亭、花架、涉水池、沙坑。 在活动器械附近,以种植遮荫的落叶乔木为主,角隅处适当点缀花灌木,场地应 开阔通畅,不能影响儿童活动。 菜园、果园及小动物饲养地,是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基地。有条 件的幼儿园可将其设置在全园一角,用篱笆隔离,里面种植少量果树、油料、药 用等经济植物,或整个室外活动场地,应尽量铺设草坪,在周围种植成行的乔灌 木,形成浓密的防护带,起防风、防尘和隔离噪音作用。 幼儿园绿地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要选择形态优 美、色彩鲜艳、适应性强、便于管理的植物,禁用有飞毛、毒、刺及引起过敏的 植物,如花椒、黄刺玫、漆树等。同时,建筑周围注意通风采光,5m内不能植 高大乔木。 中小学用地分为建筑用地(包括办公楼、教学及实验楼、广场道路及生活杂务院)、 体育场地和自然科学实验用地。 中小学建筑用地绿化,往往沿道路广场、建筑周边和围墙边呈条带状分布, 以建筑为主体,绿化相衬托、美化。因此,绿化设计既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如通风采光,遮荫、交通集散,又要考虑建筑物的体量、色彩等。大门出人口、 建筑门厅及庭院,可作为校园绿化的重点,结合建筑、广场及主要道路进行绿化 布置,注意色彩层次的对比变化。配置四季花木、建花坛、铺草坪、植绿篱、衬 托大门及建筑物人口空间和正立面景观,丰富校园景色、构筑校园文化。建筑物 前后作低矮的基础栽植,5m内不植高大乔木。两山墙处植高大乔木,以防日晒。 庭院中也可植乔木,设置乒乓球台、阅报栏等文体设施,供学生课余活动之用。 校园道路绿化,以遮荫为主,植乔灌木。 体育场地主要供学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一般小学操场较小,或以楼前后的 庭院代之。中学单独设立较大的操场,可划分标准运动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及 其他体育活动用地。运动场周围植高大遮荫落叶乔木,少种花灌木。地面铺草坪(除 跑道外),尽量不硬化。运动场要留出较大空地供活动用,空间通视,保证学生安 全和体育比赛的进行。 自然科学实验园地与幼儿园相同,只是规模较大而已。 学校周围沿围墙植绿篱或乔灌木林带,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离,避免相互干扰。 中小学绿化树种选择与幼儿园相同。树木应挂牌,标明树种名称,便于学生 识别、学习 大专院校校园面积大,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各区功能不同, 对绿化的要求也不同,绿化形式也相应有所变化。 () 学校出入口与行政、办公区组成校前区,与工厂厂前区一样,是学校的门面 和标志,体现学校面貌。校前区绿化应以装饰观赏为主,衬托大门及主体建筑, 突出安静、优美、庄重、大方的高等学府校园环境。 校前区绿化设计以规则式绿地为主,以校门、办公楼人口为中心轴线,布置 广场、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国旗台,两侧对称布置装饰或休息性绿地,或 在开阔的草地上种植树丛,点缀花灌木, 自然活泼,或植绿篱、草坪、花灌木,低矮开朗,富有图案装饰性。校前区绿地常绿树应占较大比例。 () 教学区的绿化,首先保证安静的教学环境,在不影响教学楼内通风采光的 条件下,多植落叶乔灌木。为满足学生课间休息,楼附近要留出小型活动场地, 地面铺装。 大礼堂是集会的场所,正面人口前设置集散广场,绿化同校前区,空间较小, 内容相应简单。礼堂周围基础栽植,以绿篱和装饰性树种为主,礼堂外围可结合 道路和场地大小,布置草坪树林或花坛,以便人流集散。 实验楼的绿化同教学楼,还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在选择树种时, 综合考虑防火、防爆及空气洁净程度等因素。 () 师生宿舍区绿化,可以校园绿化基调为前提,根据场地大小,兼顾交通、休 息、活动、观赏诸功能,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楼间距较小时,在楼梯口之间只进 行基础栽植。场地较大时,可结合行道树,形成封闭式的观赏性绿地。或庭院式 布置,铺装地面、花坛,基础绿带和树池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休息场地。 医院绿化一般分为门诊部绿化、住院部绿化和其他区域绿化。由于组成部分 功能不同,绿化形式和内容也有差异。 () 门诊部靠近医院主要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相临,人流比较集中,在大门内外、 门诊楼前要留出一定缓冲地带或集散广场。根据医院条件和场地大小,因地制宜 布置绿化,以美化装饰、周边基础栽植为主,广场中可设置喷泉、水池、雕塑、 花坛、周边疏植高大遮荫乔木。门诊部绿化要注意室内通风采光,并与街道绿化 相协调。 () 住院部位于门诊部后,医院中部较安静地段。住院部庭院要精心布置,根据 场地大小确定绿地形式和设施内容,创造安静、优美的环境,供病人室外活动及 疗养。绿地应与建筑、道路结合,有条件的可设置小型广场、花坛、草坪、树丛、 水池、喷泉、雕塑、花架、座椅等,布置成花园或有起伏变化的自然式游园。并 利用植物来组织空间。 植物配置要有丰富的色彩和明显的季相变化,使病人能感到自然界季节的交 替,以调节情绪,提高疗效。常绿树种与花灌木应占30%左右。 住院部庭院一般病房与传染病房要隔离。若绿地面积较大,可在绿化中设置 一些室外辅助医疗场地,如日光浴场、森林浴场、体育医疗场等,绿化隔离,形 成独立的活动空间。 () 其他区域包括辅助医疗的药库、制剂室、解剖室、太平间等,总务部门的食 堂、浴室、洗衣房及宿舍区,往往位于医院后部单独设置,相对隔离。绿化要强 化隔离作用。太平间、解剖室应单独设置出入口,并处于病人视野之外,周围用 常绿乔灌木密植隔离。手术室、化验室、放射科周围绿化防止东、西晒,保证通 风采光,不能植有绒毛飞絮植物。总务部门的食堂、浴池及宿舍区也要和住院区 有一定距离,用植物相对隔离,为医务人员创造一定的休息、活动环境。 () 儿童医院主要收治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其绿地除具有综合性医院的功能 外,还要考虑儿童的一些特点。如绿篱高度不超过80cm,以免阻挡儿童视线。绿地中适当设置儿童活动场地和游戏设施。在植物选择上,注意色彩效果,避免选 择对儿童有伤害的植物。 () 传染病院接收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患者,更应突出绿地防护隔离作用。防护林 带要宽于一般医院,同时常绿树的比例要更大,使冬季也具有防护作用。不同病 区之间也要相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由于病人活动能力小;以散步、下棋、聊 天为主,各病区绿地不宜太大,休息场地距离病房近一些,方便利用。 总之,医疗单位的绿化,应注意隔离作用,避免各区相互干扰。植物应选择 有净化空气、杀菌、有助疗效作用的种类,也可选用果树、药用植物,以管理省 工为主。 1、综合性公园功能分区及景色分区规划 2、公园植物设计 3、各类公园设计要点 公园功能分区及景色分区规划 一般按公园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市、区级综合性公园 2.儿童公园 3. 动物园 4. 植物园 5. 体育公园 6. 纪念性公园 7 主题公园 1 分散式公园 2 绿道式 3 环状绿带式 4 放射式绿地 5 放射环状式 6 分离绿带式 第二节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一、 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1 观赏游览 2 安静休息 3文化娱乐 4儿童活动 5 老年人活动 6 体育活动 7 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 8 服务设施 9 园务管理 二、 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一)公园出入口的类型 1 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和有公共交爱的地方,同时要使出 入口有足够的集散人流的用地。 2 入要出入口:设在公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 3 专用出入口:设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偏僻不易为人所发现处。 (二)公园出入口设置原则 1 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2 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3 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4 便于公园的管理 (三)公园出入口设计 1 欲杨先抑 2 开门见山 3 外场内院 4“T”字形障景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1 文化娱乐区 2 观赏游览区 3 安静休息区 4 儿童活动区 5 老年活动区 6 体育活动区 7 园务管理区 四、公园的游人容量 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按以下公式计算: C=A/Am C=公园游人容量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 五、综合性公园中园路的布置 (一)园路的类型:1 主干道 2 次干道 3专用道 4 游步道 (二)园路的布局形式:1 园路的回环性 2 疏密适度 3因景筑路 4 曲折性 5 多样性和装饰性 (三)园路线形设计 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 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 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四)弯道的处理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五)园路交叉口处理 当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 式,形成小广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过多。 (六)园路与建筑的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 设集广场,使园路由广场过渡再和建筑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 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过建筑物,而从四 周绕过。 (七)园路与桥 桥是园路跨过水面的建筑形式,其风格、体量、色彩必须与公园总体设计、 周围环境相一致。桥应设计在水面较窄处,桥身应与岸垂直,创造游人视线交叉, 以利观景。主干道上的桥以平矫为宜,拱度要小,桥头应设广场,以利游人集散, 小路上的桥多用曲桥或拱桥,以创造桥景。 六 综合性公园中场地的布局 公园中铺装地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确定各种铺装场地的面积。铺装 场地应根据集散、活动、演出、赏景、休憩等使用功能要求做出不同设计。内容 丰富的公园游人出入口内外、集散场地的面积下限指票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 2按500M/万人计算。安静休息场地应利用地形、植物与喧闹区隔离。演出场地应 有方便观赏的适宜坡度和观众席位。 公园中广场的主要功能是为游人集散、活动、演出、休息等,其形式有自然式、 规则式两种。由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集散广场、休息广场、生产广场等。 七 公园中地形的处理 公园中地形处理,应以公园绿地需要为主题,充分利用原地形、景观、创造 出自然和谐的景观骨架。结合公园外围城市道路规划标亮及部分公园分区内容和 景点建设要求进行,要以最少的土方量丰富园林地形。 规则式园林的中地形设计,主要是应用直线和折线,创同不同高程平面的布 局。规则式园林中水体主要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为主要造型的水渠、 水池、一般渠底、池底也为平面,在满足排水的要求下,标高基本相等。由于规 则式园林的直线和折线体系的控制,高标高平面所构成的平台,又继续了规则平 面图案的布置。 自然式园林的地形设计,首先要根据公园用地的地形特点,一般包括原有水 面或低洼沼泽地、地形多变且起伏不平的山林等几种形式。无论上述哪种地形, 基本的手法,即《园冶》中所讲的“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挖池堆 山”法。 地形设计还应结合各分区的要求,如安静休息区、老人活动区等都要求有 一定的山林地和水面,或利用山水组合空间造成局部幽静环境。 八 公园中的建筑 公园中的建筑形式要与其性质、功级相协调。全园的建筑风格应保持统一。园 中的建筑的作用主要是创造景观、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防风避雨。公园中的主题 建筑通常会成为公园的中心、重心。管理和附属服务建筑设施在位置、朝向、高 度、体量、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 公园中的管理建筑,如:变电室、泵房等,在设置时即要隐蔽,又要有明显的 标志以方便游人使用。公园其他工程设施,也要满足游览、赏景、管理的需要。 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设计应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 要素统一协调。厕所等建筑物的位置应隐蔽又方便使用。 九 给排水设计 1 给水 根据灌溉、湖池水体大小、游人饮用水量、卫生和消防的实际供需确 定。给水水源,管网布置、水量、水压应做配套工程设计,以水以节约用水为原 则,设计人工水池、喷泉、瀑布。 2 排水 污水应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在地表排泄或排入湖中,雨水排放应 有明确的引导去向,地表排水应有防止径流冲刷的措施。 十 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 (一) 综合性公园的植物配置的原则 1 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和近期相结合 2 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重植物品种搭配 3 公园植物规划应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 4 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 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点 6 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 (二) 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绿化 1 出入口 大门为公园主要出入口,大都面向城镇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 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的特色。 2 园路 主要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荫浓的乔木和耐阳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 置花境,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 蜿蜒。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 山水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绿化应点缀风景而不碍视线。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 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山地则要根据其 地形的起伏、环路、绿化有疏有密;在有风景可观的山路外侧,宜种矮小的花灌木 及草花,才不影响景观。 3 广场绿化 广场绿化既不要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 可植乔木、灌木;中间布置草坪、花坛,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 树穴,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阳,但冠下分枝高应为4M,以便满足行车要求。如果与地形相结合种植花草、灌木、草坪,还可设计成山地、林间、临水 之类的活动草坪广场。停车场的种植场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 半径的要求。庇荫乔木枝下净空的标准为: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大于4.0M;小汽 车停车场大于2.5M;自行车停车场大于2.2M。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M,并应 设置保护设施。 4 园林建筑小品 公园建筑小品附近可设置花坛、花台、花境。展览室、游 览室内可设置耐荫花木,门前可种植浓荫大冠的落叶大乔或布置花台等。沿墙可 利用各种花卉境域,成丛布置花灌木。所有树木花草的布置都要和小品建筑协调 统一,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四季色彩弯化要丰富,给游人以愉快之感。 5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 地表要求平坦开阔,绿化要求以花坛、花境、草坪 为主,便于游人集散。该区内,可适当点缀几株常绿大乔木,不宜多种灌木,以 免妨碍游人视线,景响交通。可室外铺装场地上应留出树穴,供栽种大乔木。各 种参观游览的室内,可布置一些耐荫植物或盆栽花木。 6 体育运动区 应选择生长较,高大挺拔、冠大而整齐树种,以利夏季遮阳; 但不宜用那些易落花、落果、种毛散落的树种。球场类场地四周的绿化要离场地 5~6M,树种的色调要求单纯,以便形成绿色的背景。不要选用树吓反光发亮的树 种,以免刺激运动员的眼睛。在游泳池附近可设置花廊、花架,不可种带刺或夏 季落花落果的花木。日光浴场周围应铺设草坪。 7 儿童活动区 可选用生长健壮、冠大荫浓的乔木来绿化,忌用有刺、有毒 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该区四周应栽置浓密的乔、灌木,与其他区域相隔离。 8 游览休息区 以生长健壮的几个树种为骨干,突出周围环境季相变化的特 色。要植物配植上根据地形的高低和天际线的变化,采用自然式配植树木。在林 间空地中可设置草坪、亭、廊、花架等,在路边或转弯处可设专类园。游人集中 场所的植物选用应注意在游人活动范围内宜选用大规格苗木;严禁选用危及游人 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 通行,场地的树木净空应大于2.2M。成人活动场的种植宜选用高大乔木,树下净空不低于2.2M,夏季乔木庇荫面积宜大于活动范围的50%。 9园务管理区 园务管理区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功能不同,因地制宜进行绿 化,但要与全园的景观协调。 第三节 专类公园 一 植物园 (一)植物园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园是植物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植物采集、鉴定、引种驯化、栽培实验的 中心,可供人们游览的公园。其主要任务是发掘野生植物资源,引进国内外重要 的经济植物,调查收集稀有珍贵和濒危植物的种类,以丰富栽培植物的种类或品 种,为生产实践服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植物引种后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 及遗传变异的规委,总结和提高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植物园还担负 着向人民普照及植物科学知识的任务。除此之外,还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游览 休息的场所。 (二)植物园的组成部分 1 科普展览区 目的在于把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植物、改造 植物的知识陈列和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主要内容: (1) 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该区是按照植物进化系统分目、分科布置,反映 出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使参观者不仅能得到植物进化系统的概念,而 且对植物的分类、各科属特征也有个概括了解。在植物配置上在反映植物分类系 统的前提下,结合生态习性要求、园林艺术效果进行布置。 (2) 经济植物展览区 是展示经过搜集以后认为大有前途,经过栽培试验确属 有用的经济植物,为农业、医药、林业以及园林结合生产提供参考资料,并加以 推广。 (3)抗性植物展览区 将对大气污染物质有较强抗性和吸收能力的树种,挑选 出来,按其抗毒物质的类型、强弱分组移植本区进行展览,为园林绿化选择抗性 树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专类园 把一些具有一定特色、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变种丰富、用途广 泛和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加以搜集,辟为专区集中栽植。 (5)温室区 此展展出不能在本地区露地越冬,必须有温室设备才能正常生长 发育的植物。 (6)树木区 展出本地区或从国内外引进的一些在当地能够露地生长的主要乔 灌木树种。 (7)岩石植物区 (8)用水生植物区 2 苗圃及试验区 (1)温室区:主要用于引种驯化、杂交育种、植物繁植、贮藏不能越冬的植物 以及其他科学实验。 (2)苗圃区:植物园的苗圃包括实验苗圃、繁殖苗圃,移植苗圃、原始材料圃 等,用途广泛,内容较多。苗圃用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壤深厚、水源充足,排灌 方便。 (三)植物园位置选择的要求 (1) 要有方便的交通 (2) 为了满足植物对不同生态环境、生活因子的要求,园址应该具有较为复 杂的地貌和不同的小气候条件。 (3) 要有充足的水源,最好具有高低不同的地下水位,既方便灌溉,又能解 决引种驯化栽培的需要。 (4) 要有不同的土壤条件、不同的土壤结构和不同的酸碱度。 (5) 园址内最好具有丰富的天然植被,供建园时利用,这对加速实现植物园 的建设是个有利条件。 (四)植物园规划的原则要求 1 明确建园目的、性质、任务。 2 功能分区及用地平衡,展览区用地最大,可占全园总面积的40%~60%,苗 圃及实验区占25%~35%,其他占25%~35%。 3 展览区是为群众开放使用的,用地应选择地形富于变化,交通联系方便,游 人易到达为宜。 4 苗圃是科研、生产场所,一般不向群众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 5 确定建筑数理及位置。植物园建筑有展览建筑、科学研究用建筑及服务性建 筑三类。 6 道路系统:主干道对坡度应有一定的控制,而其他两级道路都应分利用原有 地形,形成路随势转又一景的错综多变格局。 7 排灌工程:一般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或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中 为主,但是在距离水体较远或者排水不顺的地段,必须铺设雨水管,辅助排出。 (五)植物园的绿化设计 植物园的绿化设计,应在满足其性质和功能需要的前提下,讲究园林艺术构图, 使全园具有绿色覆盖,形成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形式上,以自然式为主,创造 各种密林,疏林、树丛、孤植树、草地、花丛等景观。注意设置乔、灌、草相结 合的立体、混交绿地。 二 动物园规划设计 (一)动物园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园是集中饲养、展览和研究野生动物及少量优良品种家禽、家畜的可供 人们游览的公园。其主要任务是普及动物科学知识、宣传动物与人的利害关系及 经济价值等,用为中小学生动物知识直观教材、大专院校实习基地。 (二)动物园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1 有明确功能分区 2 动物的笼舍和服务建筑应与出入口、广场 、导游线相协调,形成串联、并联、放射、混合等方式,以方便是游人全面或重点参观。 3 游览路线一般逆行针右转,主要道路和专用道路要求能通行汽车,以便管理 使用。 4 主体建筑设在主要出入口的开阔地上、全园主要轴线上或会园制高点上。 5 外围应围墙、隔离沟和林地,设置方便的出入口、专用出入口,以防动物出 园伤害人畜。 (三)动物园功能分区 1 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区:是科普、科研活动中心,由动物科普馆组成,设在 动物出入口附近。 2 动物展览区:由各种动物的笼舍组成,占用最大面积。 3 服务休息区:为游人设置的休息亭廊、接待室、饭馆、小卖部等,便于游人 使用。 4 经营管理区:行政办公室、饲料站、兽医站、检疫站应设在隐蔽处,用绿化 与展区、科普区相隔离,但又要联系方便。 5 职工生活区:为了避免干扰和保持环境卫生,一般设在园外。 (四)动物园中的设施内容 1 动物的笼舍建筑 包括动物活动区、游人参观部分及管理设备部分。 2 科普教育设施 (五)动物园的绿化设计 动物园的绿化首先要维护动物生活,结合动物生态习性和生活环境,创造自 然的生态模式。其绿化应适当结合动物饲料的需要,结合生产,节省开支。 在园的外围应设置宽30M的防风、防尘、杀菌林带。在陈列区,特别是兽舍 旁,应结合动物的生态习性,表现动物原产地的景观,既不能阻挡游人的视线, 又要满足游人夏季遮阳的需要。在休息游览区,可结合干道、广场,种植林荫树、 花坛、花架。在大面积的生产区,可结合生产种植果木、生产饲料。 三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一)儿童公园的性质与任务 使儿童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等, 培养培养优良的社会风尚。 (二)儿童公园规划的原则要求 1 按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比例,心理及活动特来划分空间。 2 创造优良的自然环境,绿化用地占全园用地的50%以上,保持全园绿化覆盖率在70%以上,并注意通风、日照。 3 大门设置道路网、鵰塑等,要简明、醒目,以便糼儿寻找。 4 建筑等小品设施要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比例尺度小,易为儿 童接受。 (三)功能分区及主要设施 1 幼儿活动区 2 糼年儿童区 3 少年活动区 4 活动区 5 管理区 (四)儿童公园的绿化设计 外围环境用树林、树丛绿化和周围环境相隔离。园内用高大的庭荫树绿化以 利夏委遮阳。各分区可用花灌木隔离,忌用有毒、有刺激性臭味或使人过敏的花 木。 五 纪念性公园的规划设计 (一) 纪念性公园的性质与任务 1 纪念性公园的性质 纪念性公园是为当地的历史人物、革命活动发生地、革 命伟人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设置的公园。另外还有些纪念公园是以纪念馆、 陵墓等形式建造的,如南京中山陵、鲁迅纪念馆等。 2 纪念性公园的任务 为颂杨具有纪念意义的著名历史事件一重大革命运动 或纪念杰出的科学文化名人而建造的公园,其任务就是供后人瞻仰、怀念、学习 等,另外,还可供游览、休息和观赏。 (二)纪念性公园的规划原则 布局形式应采用规划式布局,特别是在纪念区,在总体规划图中应有明显的 轴线和干道。 地形处理,在纪念区应为规则式的平地或台地,主体建筑应安排在园内最高 点处。 在建筑的布局上,以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为原则,主任建筑应在中轴的终点 或轴线上,在轴线两侧,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配体建筑,主体建筑可以是纪念碑、 纪念馆、墓地、雕塑等。 在纪念区,为方便群众的纪念活动,应在纪念主体建筑前方,安排有规则式 的广场,广场的中轴线应与主体建筑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除纪念区外,还应有一般园林所应有的园林区,但要求两区之间必须建筑、 山体或树木分开,二者互不通视为好。 在树种规划上,纪念区以具有某些象征意义的树种为主,如松柏等,而在休 息区则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 (三)纪念性公园功能分区与设施 1 纪念区 位于大门的正前方,从公园大门进入园区后,直接进入视线的就是 纪念区。在纪念区由于游人较多,因此应有一个集散广场,此广场与纪念物周围 的广场可以用规划的树木、绿篱或其他建筑分隔开。在纪念区,一般根据其纪念 性的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建筑和设施。 2 园林区 布局上以自然式布局为主,不管在种植还是在地形处理上。在地形 处理上要因地制宜,自然布局,一些在综合性公园内的设施均可以此区设置,如 果有条件许可,还应设置一些水景,座椅等。 (四)纪念性公园的绿化种植设计 1 出入口 纪念性公园的大门一般位于城市主干道的一侧,因此,在地理位置 上特别醒目,同时为突出纪念性公园的特殊性,一般在门口两侧用规则式的种植 方式对植一些常绿树种。大门内外可设置大小型广场,为为疏散人流之用。 2 纪念区 在布局上,以规则的平台式建筑主主,纪念碑一般位于纪念性广场 的几何中心,所以在绿化种植上应与纪念碑相协调,为使主体建筑具有高大雄伟 之感,在种植设计上,纪念碑周围以草坪为主,可以适当种植一些具有规则形状 的常绿树种。纪念馆一般位于广场的一侧,建筑本身应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法, 周围其他建筑与主体建筑相协调,起陪衬作用,在纪念馆前,用常绿按规则式种 植,以达到与主体建筑相协调的目的。 3 园林区 园林区在种植上应结合地形条件,按自然式布局,特别是一些树丛、 灌木丛,是最常用的自然式种植方式。别外,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与纪念区有所 区别。 (五)纪念性公园的道路系统规划 1 纪念区 纪念区在道路布置上,一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因为纪念区常把宽 大的广场作为道路的一部分,在此区,结合规则式的总体布局,道路也应该以直 线形道路为主,特别是在出入口处、其主路轴线应与纪念区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 线上,在道路两侧应采用规则式种植方式,常以绿篱、常绿行道树为主,使游人 的视线集中在纪念碑、雕塑上。道路宽度应该在7~10M左右。 2 园林区 园林区的绿化常以自然式种植,因此道路也应为自然式布置,但关 键是园林区与纪念区的道路连接处的位置选择,应选择在纪念区的后方或在纪念 区与出入口之间的某一位置,最好不要选择在纪念区的纪念广场边缘处。 第四节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一 主题公园概述 主题公园也称为主题游乐园或主题乐园,是在城市游乐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它是以一个特定的内容为主题,人为建造出与其氛围相应的民俗、历史、文化和 游乐空间,使游人能切身感受、亲自参与一个特定内容的主题游乐地;是集特定的文化主题内容和相应的游乐设施为一体的游览空间,其内容给人以知识性和趣味 性;结合相应的园林环境,使得特色突出、个性鲜明,使游人得到美的感受,较一 般游乐园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 二 主题的种类 历史类 异国他乡类 文学类 影视类 科学技术类 自然生态类 三 主题的组成 1 包含式 全园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内容,各区的内容组成服从于这一总的主题 思想,是对总主题的具体展化。 2 组合式 全罗干有一个共同的内在主题思想,各分区的主题内容在类型时 上、内容上都没有直接关系。整个主题公园呈现出一种组合接贴风格,依靠各分 区表达的内容创造出的气氛、环境,共同烘托出主题乐园的整本风格。 四 主题的选择 1 主题公园所在城市的地位和性质 2 主题公园所在城市的历史与人文风情 3 主题公园所在城市特有的文化 4 从人们的心理游赏要求出发,结合具体条件选择主题 5 注重参与性内容 五 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主设计要素 (一)规划设计原则 1 多样性和变异性 2 高度人情化 3 围绕特色,强化特征 4 生态环境和园林艺术结合 5 因地制宜,重视绿地建设 (二)规划设计要素 1 空间 公园空间的层次、序列和节点对游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空间的起始、 展开、收放、收尾,各分区内部和外部的造型,区域的围护,各区的景观组织等, 与公园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风格的塑造密切相关。 2 表现技术手段 公园的主题内容必段通过一定的表现技术手段来体现。先进 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公园充满生动的主题环境,是现代乐园中不 可缺少的要素。 3 游览交通 一般主题公园的面积都比较大,而且景点多,如何利用交通段将这 些分布于全园的景点有机的串连真情为,使游人可以方便、有序地进行游览和参 与是公园交通处理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六 主题公园游览区规划设计 (一)设计手法 1 空间与环境设计 大中型主题公园常采用自然的山水园林与现代化娱乐 公园相结合的手法。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竖向设计、水体设计、建筑布局、道 路系统、种植设计以及空间组合、空间变换、立意、借景等造景手法的运用可以 为公园创造优美、丰富的游乐环境。 2 内容与主题设计 “游戏规则”的运用 游戏规则是指用游戏或似态等方 式诱导人们对环境的的体察、感知,激发人们对活动的参与性;其突出的特点是让游客以从未经历过的新奇方式参与到游乐活动之中,常常是一些有趣的游戏;通过游戏参与,成功诱发人们对环境的兴趣。 3 游乐环境的塑造 中国传统庙会手法 中国传统的庙会的布局是将大型的 马戏杂技或武术等表演场置于中心部位,四周用各种摊点、活动设施、剧场、大 篷车等创造 一个围合空间----中心广场,各处有路通向广场,形成一个气氛的活 动区域,各种活动内容在广场附近展开。 (二)游览区的规划设计 1 各景区的独立性 即各景区应有自已的中心内涵,有一个围绕展开景区核 心,在内容与其他景区有所不同,在环境上各区之间有相应的造景要素隔开;保持各景区的独立性有助于突出各主题环境的个性,增强整个乐园环境组成结构逻辑。 2 景区的连贯性 作为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各个景区的互尊的、共享的。各 景区环境应注意春连贯性和协调性,游人从一个景区转到另一个景区仍能感到不 突兀、不冲突,这有带赖于整体规划尺度的统一和富于趣味的空间序列组织。 3 景区的主次关系 几个景区共同构成公园游览区明,必有1~2个景区作为公园的中心主景区,起到公园的代用。主景区要有一定的统帅力,从空间规模上、 景观构成上、游览组织上起到主景的作用;其他几个景区或大或小与之相得益彰地 进行组织布局。 4 过渡区的布置 过渡区是指从主题公园的入口到主体游乐区之间的空间区 域,是游乐活动的过渡区域,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渡区一般采用三种形式: ?广场:多种形式,有的以主体雕塑为主,有的以喷泉为主,有的以露天剧场 为主,有的以园林、绿地为主,有的以建筑为主。 ?街:由景观性或功能性的要素围合而成的形式,游人通过街进八主体游乐区。 景观性的街如林荫道、滨湖道;功能性的有食街、商业街 ?广场与街相结合 5 游览区的节点设计 游览区的节点是各游览区之间的连接点或转折点,精心设计的节点可以“激活” 周围的空间环境,使整个空间序列起承转合、变化丰富。 ? 控制性节点:主要指有独特代表性的标志特,一般设于中央广场或主要道 路的尽端、交点、地形至高点或水面中央。 ? 连接性节点:连接性节点主要作用是提供导向信息,连接和过渡不同的游 览空间以及活跃区域空间的环境气氛。连接性节点主要有雕塑、小型游乐机械、 一定面积绿地等。一般分布在道路的转折处、交叉点、小片开阔地等处。 (三)游览交通的组织 1 游览路线的组织 ?在整个游览空间序列都应包含序幕、高潮、松弛阶段,有节奏地组织环境 韵委,保持游人的体力和游情。 ?游线组织:环线组织 线性组织 放射状组织 树枝状组织 复合流线组织 2 道路系统 :主干道 各景区中的二级路及小路。 3 交通系统: 地面交通 水上交通 空中交通 七 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规划 1 绿地形式彩用现代园林艺术手法,成片,成丛,成林,讲究群体色彩效应, 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复合式绿化层次。 2 各游览区的过流都结合自然植物群落进行,突出生态造园 3 采用多种植物配置式与各区呼应 4 植物行选择上立足于当地乡土树种,合理引进优良品系。 5 充分利用植物的委相变化来增加公园的色彩和时空的变幻,适到四季有景。
本文档为【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08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3KB
软件:Word
页数:9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