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把刻刀走天下――陶寿伯其人其印

一把刻刀走天下――陶寿伯其人其印

举报
开通vip

一把刻刀走天下――陶寿伯其人其印一把刻刀走天下――陶寿伯其人其印 2014年4月17日,经由无锡张真之先生作伐。陶龙若、陶凤若兄妹将他们父亲陶寿伯先生的篆刻作品3鲂及印屏1q牛捐赠给昆仑堂美术馆。这是继上海姜玉珍女士捐赠洪洁求、洪丕谟父子藏印后。昆仑堂美术馆第二次接受私人捐赠篆刻作品,并且数量可观,大大丰富了昆仑堂美术馆的篆刻收藏。 陶寿伯先生自1950年即经广州、香港,辗转至台湾定居,因此,大陆艺术界对其人及其书画篆刻艺术了解甚?啊1收呒改昵霸?于《近现代名家篆刻象牙印选》(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中看到他刻的一方朱文小印,“赓先...

一把刻刀走天下――陶寿伯其人其印
一把刻刀走天下――陶寿伯其人其印 2014年4月17日,经由无锡张真之先生作伐。陶龙若、陶凤若兄妹将他们父亲陶寿伯先生的篆刻作品3鲂及印屏1q牛捐赠给昆仑堂美术馆。这是继上海姜玉珍女士捐赠洪洁求、洪丕谟父子藏印后。昆仑堂美术馆第二次接受私人捐赠篆刻作品,并且数量可观,大大丰富了昆仑堂美术馆的篆刻收藏。 陶寿伯先生自1950年即经广州、香港,辗转至台湾定居,因此,大陆艺术界对其人及其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画篆刻艺术了解甚?啊1收呒改昵霸?于《近现代名家篆刻象牙印选》(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中看到他刻的一方朱文小印,“赓先”二字,仿汉印风格,气息娴雅,当时很惊艳,却对作者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仅有了陶先生的实物印章,还有数以千计的陶先生的印蜕(昆仑堂美术馆正在编印《陶寿伯篆刻》)。读其印,不知其人,可乎?爰撰此文,以飨读者。 一 陶寿伯(1902-1997)原名开寿,后更名寿伯。无锡匡村人。父王道三,母陶四姐,陶寿伯从母姓。 陶寿伯学习篆刻很早,自幼就喜好书法及文字之学。13岁时,在镇上购得《四体千字文》,遂常常临摹其中的篆隶 书,并喜欢写正楷的反体字,这或许是他后来学习篆刻之苗头。15岁时,因家境不好,经人介绍,到苏州汉贞阁当学徒。汉贞阁是唐伯谦、唐仲芳兄弟在苏州护龙街大井巷口开的一家碑帖店,主人唐伯谦是当时刻碑名手'又精于碑帖鉴定和裱褙。陶寿伯在汉贞阁中即学习刻碑。有一天晚上。陶寿伯与小师兄正在门前嬉戏玩耍,汉贞阁对面裱画店晋古斋主人陆先生见了,说:“你们两个孩子不上进。有空也不想着多学点本事。你们的师兄钱瘦铁是大名鼎鼎的篆刻家。你们看抽斗里的砖石都是他刻的。当时他没钱买印章,就把砖石打碎当印章用,没钱买刀,就把破洋伞骨敲平作刀,何等刻苦!”陆先生说的钱瘦铁(1897-1967),原名压,字叔压,号瘦铁,也是无锡人。家贫,12岁就在汉贞阁当学徒,后来又拜吴昌硕(1844-1927)、郑文焯(1856-1918)为师,学习诗文、篆刻,有“三铁”之誉(另二铁为“苦铁”吴昌硕、“冰铁”王大戈斤)。陆先生这番话,真如一记棒喝,对陶寿伯触动很大,第二天他就到对面店中买了一方石章和一把平头刻刀。开始自学刻印。汉贞阁中印谱、《六书通》等工具书一应俱全,又有不少碑帖,上面往往都是朱印累累,这者防陶寿伯学习篆刻提供了方便。 唐伯谦在当时颇有名气。和很多书画篆刻家都有交往。钱瘦铁就是通过他得识吴昌硕、郑文焯的。陶寿伯在汉贞阁。也因此认识了不少书画篆刻界的知名人物,如周梅谷 (1884-1951)、孙伯渊(1898-1984)等。 192年,陶寿伯经人介绍,离开汉贞阁,到上海一家运输公司当总务。当时钱瘦铁已移居上海。并主持红叶书画社和中国画会。陶寿伯到上海后,即与师兄钱瘦铁时相往来,并经其介绍。得识陈定山、贺天健、孙学泥、郑午昌、郎静山、汪亚尘等书画界名流。 1926年,陶寿伯参加上海纱布交易所主办的国学补习所,经该所理事长穆藕初介绍,认识篆刻名家陈巨来(1905-1984),又经陈巨来介绍,拜赵叔孺为师。赵叔孺(1874-1945),名时??,字叔孺,号纫苌,晚号双弩老人,是当时海上与吴昌硕齐名的书画篆刻大家,弟子甚多,其中佼佼者如陈巨来、沙孟海、张鲁庵、叶潞渊等,皆一时名家。陶寿伯自从拜赵叔孺为师后,得其精心指点,又能勤奋刻苦,进步很快,为后来的篆刻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记钱瘦铁、陶寿伯、顿立夫》中记其事甚详:“戊辰年,余至冯超翁寓闲谈。上海纱布交易所理事长穆藕初先生谓余云:‘现在交易所新雇一书记,青年也,能刻印,介绍给你作一学生,指导指导他如何?但此人穷极,没有贽敬的,你能允许否?’余云:‘可以可以。’穆君云:‘吾明后天写一名片介绍可也。’三日后此人来了,恭恭敬敬以一大红帖子上呈……及视拜帖。即陶君也。其时头也叩过了,帖子携上楼了,复与之询问出身,始知瘦铁师弟也。无意问询 其年龄陶云:‘廿八岁了。’余大窘,谓之曰:‘吾只廿四岁,哪配做你老师。’即登楼仍以名帖还之。陶初尚以为余嫌其无贽敬也,故拒之,再三不肯收回名帖。余曰:‘尽来谈谈不妨,老师无此资格也。’陶云:‘帖不收,吾无颜来也。’余思之再三,乃告之曰:‘吾把你介绍给叔孺先生,你做吾师弟如何?’陶云:‘固所愿也。但我在交易所只廿四元一个月收入,何来贽金为敬耶?’余云:‘不妨,吾可代为请求免费可也。后天你即以此名帖。由我带领去拜先生可也。’陶始欣然而去。次日,余以详情上呈叔师,求赐垂纳。叔师一笑允之。余即招之同诣赵府。叔师忽发现附有贽金八元,退之。陶云:‘这是一点心意耳。’师嘉其诚,居然大加指导,只半年馀,艺猛进,与前判若二人矣。订润每字一元。余为介于蒙厂,蒙厂亦为之大加吹嘘,并告余曰:‘寿伯仿汉,锲而不舍,未可限量也。’” 昆仑堂美术馆获藏陶寿伯女儿陶凤若女士捐赠的陶寿 伯印屏16页,原拓印花粘贴在台湾艺术馆的专用展览白卡纸上,纸色已经发黄,大概是当年展览时所制印屏。每页钤印二十至四十余方不等,其下注明刻于某年某地,其中仅1956年刻于越南金边计30方、刻于泰国计43方,可见他刻印之勤。细读这些印章。发现绝大多数是姓名印,颇引起我的好奇,又读了陶寿伯晚年所撰自述,才明白,原来陶寿伯一生走南闯北,历经坎坷,篆刻成为他与各色人等交往的重 要媒介。从他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几乎每到一地,即频频给人刻印,或应请索,或主动相赠,如: 193年,“邮票大王周今觉,来报社面求为刻二石”“藕丝印泥发明家夏自怡属为郑孝胥刻一闲章,名日‘夜起楼’,闻孝老恒夜起治事云”。郑孝胥(1868-1938),字苏戡,号海藏,著名诗人,后出任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成了汉奸。 194年,陶寿伯至蚌埠,“晤商会会长彭??如,及国军先头部队司令张淦。曾为彼等治印作画”。 194年。“张中原议员嘱为警备总司令宣铁吾治二石”“知陶一珊在部中任稽查之责。数日后,治―石赠之”。 195年,“虞舜,昔年我曾为刻印多方”。 195年。“以马钮寿山石章刻‘介石长寿’四字恭赠蒋公总统”。 1956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台。刻一石为赠,另刻一石赠艾森豪威尔总统。”“泰国曼谷首次画展。由张兰臣、张杰陵、陶寿钧、许泳奎主办,此为入台后首次出国为友好刻印达数十方。”(陶寿伯自存195年刻于泰国的印屏中有为张兰臣、张杰陵、陶寿钧等人所刻名印)“刻石章一方,经由青年部转呈吴廷琰总统”,在曼谷不慎手冻僵,还“忍痛刻了三方牙章,离开曼谷”。 最有意思的是,陶寿伯曾为朱福元先生刻“朱葆初珍藏印”(朱文)。朱福元先生将其毕生收藏宝爱的古代书画三百
本文档为【一把刻刀走天下――陶寿伯其人其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922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9-05-04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