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

举报
开通vip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 :陵园 考古 始皇 报告 秦始皇陵挖开了吗 秦始皇帝陵寝报告 秦始皇王立群 篇一: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课题组 徐苹芳 严文明 赵辉 陈星灿 许宏 朱岩石 杭侃 袁靖 2012-3-28 15:55:49 来源:《南方文物》 2011年01期 一 “十一五”期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 考古学的研究资料来自田野考古工作。 “十一五”期间的田野考古工作量很大,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必然导致大量地下古代遗存被发现。国家文物...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 :陵园 考古 始皇 报告 秦始皇陵挖开了吗 秦始皇帝陵寝报告 秦始皇王立群 篇一: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课题组 徐苹芳 严文明 赵辉 陈星灿 许宏 朱岩石 杭侃 袁靖 2012-3-28 15:55:49 来源:《南方文物》 2011年01期 一 “十一五”期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 考古学的研究资料来自田野考古工作。 “十一五”期间的田野考古工作量很大,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必然导致大量地下古代遗存被发现。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一些从未登录的古代遗址同时被发现,为考古学界提供了大量新资料。但是真正有质量的资料还是来自那些有充分调研的,即通常所说带有明确课题意识的“主动发掘”的田野考古工作。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 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历年久远,很难保存下来。因此,寻找发现旧石器遗址或地点,从来就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十一五”期间,有关旧石器早、中期的田野工作仅可举出浙江、云南等少数几项,大多数田野工作重点相对集中在旧石器时 代晚期遗址的调查和发掘上。在过去工作较少的天津,调查发现了27处旧石器地点;黄河两岸山西吉县[1]和陕西宜川[2] 的调查和发掘,又发现了数十处新地点;宁夏灵武水洞沟不仅系统发掘了水洞沟盆地西南边缘的第3、4、5三个地点[3],还在银川和宁夏南部等地发现多个新地点;对河南许昌灵井遗址[4]的持续发掘,发现了包括上下两个文化层在内的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下文化层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江苏连云港将军岩遗址[5],也发现旧石器晚期遗迹和遗物,出土了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分布位置最南的细石器遗存。此外,四川、云南、福建、黑龙江、吉林、河北、西藏、浙江等地,也发现该时期的遗存。 各地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工作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以宁夏灵武水洞沟、山西吉县柿子滩、陕西宜川龙王辿[6]、河南新密李家沟[7]等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发掘,十分重视新的科学发掘技术的运用和多学科合作,除详细记录遗物的三维座标,对全部出土物进行筛选,更全面系统地收集有关古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外,还对遗址开展与考古学有密切关系的埋藏学、沉积学、古脊椎动物学、年代学等多学科综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在继续注重石制品的类型学研究、石器的特点和文化关系等等的探讨基础上,研究者利用石器拼合和操作链等概念和技术,着力探讨早期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存模式以及早期人类的分布、迁徙和交流等问题,并试图对中国旧石器文化的特点、中国远古人类的发展演化特征等做出适当的解释。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 “十一五”期间,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继续成为重点关注的课题。湖南道县玉蟾岩洞穴遗址的持续发掘,为认识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起源、特点和文化多样性,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新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北京东胡林遗址[8]的持续发掘,尤其是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9]发现的旧、新石器过渡期间的连续地层,以及早期陶器与细石器共存的资料,为讨论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起源和旱作农业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浙江浦江上山[10]、嵊县小黄山[11]、余姚田螺山[12]等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的发掘,则为进一步讨论早期水稻农业的特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聚落考古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得到重视。区域系统调查进一步普及,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文明探源工程和大规模基本建设而开展的区域系统调查和发掘工作,不仅填补了地区空白,也为认识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积累了资料。过去开展工作较少的贵州等地,发现不少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填补了缺 环。重要的聚落考古发掘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区,从南海之滨的广东深圳咸头岭 [13] ,到内蒙古高原的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14],从杭州湾南岸的浙江余姚田螺山[15],到横断山区的四川汉源麦坪[16],新石器时代的一系列重要遗址和墓葬的揭示,为建立更加丰满的中国史前文化体系,认识中国史前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均提供了新的材料。四川新津宝墩龙山时代外城遗址、浙江余杭莫角山良渚 文化大型城址[17]、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晚期大墓[18]、陕西高陵杨官寨仰韶文化环壕聚落[19]、安徽含山凌家滩大墓[20]、江苏张家港东山村崧泽文化大墓[21]、安徽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22] 等的发现,为探索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也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十一五”期间,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多学科合作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得到进一步开展,无论区域调查还是发掘,工作中都注意系统收集各种信息,更加注意以聚落为中心的整体研究。 (三)夏商周考古 三代考古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都城和城址方面。在城址考古的工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上,更多关注了遗址布局、功能结构等聚落形态问题。河南平顶山蒲城店二里头文化城址[23],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二里头文化城址。安阳洹北商城经钻探与试掘确认城址中南部存在宫城,面积约41万平方米。西南隅另有一小城,居民点多集中于宫城之外的西北和东北部[24]。近年发掘宫城内2号基址[25]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与1号基址应属同一建筑群。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大规模的发掘,揭露出多条道路、大量祭祀性遗迹等重要现象[26],为殷墟都邑的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与这些大型城址聚落不同,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27]是一座商代晚期的村落,发掘较为完整地揭示出聚落的布局,为研究商代基层社会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28]陆续有重要发现,在系统考察建筑基址、 手工业作坊区和最高等级墓地陵园和普通墓地等关系的同时,还新出土大量刻辞卜甲,发现总字数超过了过去历年发现西周甲骨字数的总和,是研究周族历史和周人社会结构等问题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29]及其内的夯土台基、贵族墓葬与车马坑,刻辞卜甲和带有“齐公”铭文的青铜器等材料,对研究齐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河南荥阳娘娘寨两周城址[30],始建于西周晚期,为以往发现甚少的西周城址增添了新的资料。而面积约916万平方米的河南濮阳高城东周城址,发掘者推测其应是春秋时期卫国都城遗址[31]。此外,山东渤海南岸地区晚商至西周多达300余处制盐遗址的发现以及通过对其中若干遗址的全面揭露[32],首次了解到该地区应为殷墟时期商王朝的盐业生产中心。遗址高度密集和整齐划一的制盐设施,以及对其他相关现象的综合分析表明,这是一种国家行为,并为西周王朝继承,约至西周早期偏晚阶段,其生产组织系统才发生变化。这一发现为理解商人东进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提供了全新的线索。 “十一五”期间,三代王朝周边地区的考古也获得较多的进展。重要者可举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33]、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34]、福建浦城管九村周代土墩墓群[35]、湖北郧县辽瓦店子两周遗址[36]、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 [37]、云南大理银梭岛冶铜遗迹[38]、剑川海门口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39]、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内蒙赤峰三座店石城遗址[40]和二道井子聚落遗址[41]、湖南永州 潇湘上游商周时期遗址群[42]的调查与发掘收获。这些发现,对研究当地青铜文化面貌、社会发展水平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东周时期重要的考古发现,以墓葬和陵园制度上的收获最为丰厚。山西曲沃羊舌墓地[43]时代约在两周之际或稍晚,是一处晋国国君墓地,墓主可能是晋文侯,与夫人异穴并列合葬。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44]保存完好,在周代墓葬 制度及社会历史研究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甘肃张家川马家塬等战国时期戎人贵族墓地[45],随葬品极其丰富和具有鲜明特点,大量金饰和料珠等,皆指向通过欧亚草原与中亚乃至西方的交流。附近礼县大堡子山城址发掘和西汉水上游流域调查[46],既为早期秦文化探索和秦早期都邑研究提供了资料,同时也有大量反映秦戎关系的重要线索。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47]结构特殊,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墓葬考古研究的内容,填补了有关钟离国历史和考古学文化的空白。江苏无锡阖闾城[48]的发现是吴国历史研究上新增的重要资料。旨在整体探讨墓地陵园制度的考古工作还有河南新郑胡庄春秋郑国家族墓地、战国晚期韩国王陵[49]等项目。陕西凤翔雍城秦公陵园[50]的勘探与发掘工作,大致摸清了雍城秦公陵园兆沟内、外的整体布局结构及内涵。陕西长安神禾塬战国秦陵园[51],推测应为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陵寝。湖北荆州熊家冢[52]的大规模田野考古全面揭露出一座由王墓、大量陪葬墓、特大型车马坑等组成的战国楚国国君陵园。 (四)秦汉以降的历史时期考古 ,、城市遗址考古 汉唐城市遗址考古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收获,主要是都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的考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开展。秦阿房宫前殿遗址附近的上林苑宫殿建筑群3、4、5、6号建筑遗址的发掘,证实大部分建筑基址为战国时期,有的沿用至西汉[53],这对厘清秦汉时期的上林苑布局具有一定价值。西汉长安城遗址陆续发掘了直城门、城内道路、桥梁等遗迹,丰富了以往的认识。其中对楼阁台遗址附近进行考古钻探中新发现两个东西并列的小城,应为建筑于旧西汉长安城东北隅的十六国至北朝时期宫城[54]。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宫城,2008年,新发现北魏宫城2、3号建筑遗址[55],其中2号遗址为一座三门道的大型殿堂式结构宫门建筑,形制结构与阊阖门多有相同之 篇二:秦汉史2006年 秦汉史研究论著目录(2006年) 田 静 一、著作 高庄汉墓/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 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汉西岳华山庙碑/文物出版社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 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魏全瑞、黄留珠主编//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掌控权谋/森林、郭智永//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4月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 00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 绵阳双包山汉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专刊)/雷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雷玉平主编//西安出版社2006年5月 汉代城市社会(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张继海//2006年6月 中国文化小通史?秦汉三国/王春瑜主编、张涛、袁法周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秦王扫六合(画说汉唐文明丛书)/徐卫民//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中国古代瓦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申云艳//文物出版社2006年7月 早期秦文化研究/徐卫民、雍际春主编//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汉都?汉帝?汉陵/郑育林主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年8月 西安北郊秦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文化论丛(十三)/秦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汉刑罚制度研究/富谷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华县东阳/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汉兴史论选编/朱继彪、曹长春主编//中华诗词出版社2006年12月 二、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一)秦汉文化通论 1、史论 千秋功过谁与评说——漫谈秦始皇与汉武帝/安作璋//文史知识2006-1 秦汉萯阳宫地望考/程义、王亚涛//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6-8页 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杨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1 秦汉时期贵州黔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开发/邱洪//贵州文史丛刊2006-1 秦汉时期“悍罪”论说/贾丽英//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1 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卜宪群//南都学坛2006-1 战国秦汉之际的小农与国家/于凯//社会科学战线2006-1 秦汉时期的地域官脉及其成因:“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谈起/ 李传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1 秦代直道的和平功能与昭君出塞的旅游价值/郝诚之//阴山学刊2006-1 上郡阳周县初考/张泊//文博2006-1 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李根蟠//中国史研究2006-1 秦汉时期的地域官脉及其成因——从“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谈起/李传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1 “东南天子气”之演生与江南区域政治格局的形成/张灿辉//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秦汉户籍制度的管理机制与功能/涂明凤//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 秦汉汉中郡变迁/雷震//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6-1 论广西秦汉时期的交通和商贸经济/梁旭达//广西考古文集(第二辑)——纪念广西考古七十周年专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 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王子今//宁夏社会科学2006-2 《战国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研讨提纲/张传玺//南都学坛2006-2 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社会转型的动因分析/梁宁森//学术交流2006-2 怀王之约与汉承秦制/王勇//史学集刊2006-2 古咸阳城考/张沛//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26-28页 秦汉时期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温乐平/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2 秦汉县丞尉设置考/邹水杰//南都学坛2006-2 《奏讞书》与秦汉法律实际应用/蔡万进//南都学坛2006-2 简论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文霞//学术论坛2006-2 论秦汉时期的宰相/甄鹏//理论学刊2006-3 从杂税透视秦汉历史/韩帅//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七年弹指一挥间:奏秦汉史料之强音/谭洁//中国图书评论2006-3 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类型与模式/朱宏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 黄河流域的竹林分布与秦汉气候史的认识/王子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 秦汉时西南地区外来移民的迁徙特点及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古永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黄河流域的竹林分布与秦汉气候史的认识/王子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 秦汉时代之南越道德生活/高恒天//广西民族研究2006-3 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建设问题//马晓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秦汉时代之羌族道德生活/高恒天//青海民族研究2006-4 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刘跃进//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6-4 秦汉时代之西南夷道德生活/高恒天//贵州民族研究2006-4 走出蛮荒——交通与秦汉时期的岭南越族社会浅析/何海龙//贵州民族研究2006-4 试析秦汉以来浙东文化之特色/蔡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4 论先秦到两汉宗族形态的变迁/赵沛//学习与探索2006-4 秦汉时期的汉越民族关系/王文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 秦汉建置乌江流域郡县考/张定福//贵州文史丛刊2006-4 赀刑变迁与秦汉政治转折/臧知非//文史哲2006-4 论先秦两汉丧葬礼俗的演变/高崇文//考古学报2006-4 关于秦汉里与里吏的几个问题/王爱清//社会科学辑刊2006-4 “县官”与秦汉皇帝财政/刘德增、李珩//文史哲2006-5 秦汉社会势力及其官僚化问题:以商人为中心的探讨/卜宪群//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5 “县官”与秦汉皇帝财政/刘德增、李珩//文史哲2006-5 项羽“避仇于吴中”考/董惠民//浙江社会科学2006-5 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与封禅——对封禅礼形成的学术思想探源/葛志毅//学习与探索2006-5 秦汉政治文化整合中儒学思想的变异/韩星//孔子研究2006-5 战国秦汉城市人口结构初探——以农民问题为中心/宋仁桃//史学月刊2006-5 秦汉四大“铁王”/王贤辉//产权导刊2006-5 “县官”与秦汉皇帝财政/刘德增//文史哲2006-5 血雨腥风“促进”民族大融合——春秋战国及其秦汉时期的东北/王禹浪//东北之窗2006-5 浅论秦汉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项羽/卢国朝//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从出土简牍看秦汉“隐官”的主要来源/刘向明//嘉应学院学报2006-5 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易宁//求是学刊2006-6 秦汉“重农抑商”的历史原因及其影响/谢瑞东//农业考古2006-6 秦汉贫民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原因/于振波//南都学坛2006-6 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比较:私有奴隶制和国家公有奴隶制/吴宇虹//东北师大学报2006-6 小议秦汉惩治官吏的立法/王凯旋//史学月刊2006-6 秦汉唐的骑兵与马/王世平//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先秦两汉非优漫谈/洪之渊//文史知识2006-7 试析王夫之秦汉史论中的伦理价值倾向/朱志先//理论月刊2006-7 论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张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8 秦汉时期“属国”涵义浅议/安梅梅//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 版社2006年8月 秦汉“刀笔吏”考/张俊//怀化学院学报2006-9 略论秦汉时期的禁锢/吕红梅//求索2006-9 秦汉时期的司法职务犯罪/田振洪//兰州学刊2006-9 秦汉官制中“御史大夫掌副丞相”问题再剖析/吴旺宗//理论月刊2006-9 成山宫秦汉瓦当研究/王力军//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汉时期君臣关系性格的演化/邱立波//社会科学2006-11,104-105页 先秦秦汉时期监狱制度叙论/张兆凯//文史博览2006-11 浅议秦汉官吏法的几个特点/王彦辉、于凌//史学月刊2006-12,17-23页 永城芒砀山地区在秦末汉初的重要历史地位/张诚//汉兴史论选编,中华诗词出版社2006年12月 秦汉之际砀郡、泗水郡的政局与刘邦的兴起/程有为//汉兴史论选编,中华诗词出版社2006年12月 秦汉时期的中印交通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朱宏斌//安徽农业科学2006-14 秦汉时期的形法相地相宅术/金身佳//怀化学院学报2006-S1 略论秦汉财政状况的发展演变/朱卫华//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S1 2、考古文物研究 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辛德勇//历史研究2006-1 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辛德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1 秦汉时期贵州黔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开发/邱洪//贵州文史丛刊2006-1 秦代直道的和平功能与昭君出塞的旅游价值/郝诚之//阴山学刊2006-1 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卜宪群//南都学坛2006-1 秦始皇陵与汉阳陵陶俑的比较研究——探讨秦汉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党小娟//文博2006-3 古咸阳城考/张沛//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关中东部帝王陵墓考证/张始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 里耶秦简所见的阳陵与迁陵/晏昌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4;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 简帛《日书》与古代社会生活研究/晏昌贵//光明日报2006-7-10;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 眉县成山宫秦汉瓦当之研究/王力军//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的岭南与南海交通/李庆新//史学 月刊2006-10 成山宫秦汉瓦当研究/王力军//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二)秦文化专论 1、史论 为荆轲送别的白衣冠不是丧服/王书辉//[台]历史月刊2006-1 秦始皇时期的北方边政经略/郑承燕//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 试说秦始皇打算用禅让方式传王位/杨皑//文史杂志2006-1 秦始皇时期的北方边政经略/郑承燕//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 里耶秦简九九表初探/王焕林//吉首大学学报2006-1 秦代直道的和平功能与昭君出塞的旅游价值/郝诚之//阴山学刊2006-1 秦统一初年置三十六郡考/后晓荣//殷都学刊2006-1 秦代的告诉制度/程政举//殷都学刊2006-1 出土文献与秦文化研究/徐卫民//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1 从秦人“好利”再论秦王朝短命的原因/房占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 略论秦文化的军事性及其成因/刘美、郝梅梅//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06-1 秦兵马俑游客体验的ASEB分析/张宏、赵荣、李绍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16-119页 试论秦都文化及其发展/王朝晖//规划师2006-1,92-94页 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陈蓉蓉//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140-142页 从沙丘遗诏看秦始皇的社会建设思想/卜宪群//光明日报2006-1-24 《商君书》“以奸民治善民”论探析/李禹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2,49-52页 秦末谋士范增劝项梁立楚后之评议/吴大康、张维慎//唐都学刊2006-2 权力规范学术的思想史实践——从“焚书令”看意识形态对知识形态的区分与控制/雷戈//南京师大学报2006-2 论秦二世不是赵高的傀儡/陈世//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 “南岈北岈”与西垂地望/祝中熹//陇右文博2006-2 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看军功爵制对秦人社会生活的影响/董平均//人文杂志2006-3 论秦徭役制中的几个法定概念/张金光//山东大学学报2004-3 秦代的公文记录/高荣//鲁东大学学报2006-3 浅析秦代灵活的商业政策/刘素娜//五邑大学学报2006-3 “礼”与秦人丧葬习俗/冯莉//文博2006-3 论秦朝灭亡标志/章曰春//船山学刊2006-4 东西两犬丘与秦人入陇/王学理//考古与文物2006-4,60-65页 长平之战赵降卒被秦坑杀数新探/张箭//齐鲁学刊2006-4 战国时期秦国统一策略的演变/王保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6-4 秦王朝的政策取向与认同危机/王勇//社会科学辑刊2006-4,140-144页 秦文化现代价值: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资本/丁科德//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4 从秦的兴亡看秦文化的特质/王克西//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5,14-18页 项羽“避仇于吴中”考/董惠民//浙江社会科学2006-5 秦代的学派之争与焚书坑儒/郭爱国//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6 论李斯的政治思想及实践对秦帝国发展的影响/高旭//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21-22页 从秦的兴亡看秦文化的特质/王客西//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5 谈秦朝妇女地位的提高/白冬//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85-86页 论秦始皇与齐文化/邱文山//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6,85-88页 楚秦选择术的异同及影响——以出土文献为中心/刘乐贤/历史研究2006-6 “千古一相”李斯之死/朱成文//中学历史教学2006-6 李斯的教训/孙晓春//现代交际2006-6 秦“沙丘之变”探析/李云豪//人民政协报2006-6-5 秦始皇“书同文字”新探/臧知非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商君书?徕民》与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孙斌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读秦三札/张文立//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周秦农业文化的对接与变异/樊志民//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论《秦誓》为秦穆公人才思想“倡议书”/王晖//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岑仲勉先生有关秦史的部分论述/任建库//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秦国陇西县郡二题解析/刘雁翔//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秦王政时期秦国的经济形势/张琳、贾小军//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论周秦“治道”及其影响/阎晓君//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秦“文公获若石”之神灵观与商周天帝崇拜之比较/刘明科//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雍秦文化研究现状及宝鸡地区的多种古文化/刘亮//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秦始皇遗诏真伪辨析/张占民//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秦隋速亡原因的逻辑分析/李玉梅//宜宾学院学报2006-10 秦火未殃及兵书谈/田旭东//西部考古(一)257-262页 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司马迁与秦人从死葬俗/张仲立//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文化的尚武倾向/徐卫民//光明日报2006-11-27 秦朝速亡的教训及其启示/井琪//理论学刊2006-11,104-106页 秦国嫪毐为匈奴人之推测/葛承雍//历史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2、考古文物研究 蒙恬所筑长城位置考/贾衣肯//中国史研究2006-1 郑国渠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思想浅谈/孙亚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9-12页 湖北襄樊市区附近的秦移民遗存探讨/黄尚明//考古与文物2006-1 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一号、二号建筑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考古2006-2 阿房宫概念与阿房宫考古/杨东宇、段清波//考古与文物2006-2 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一号、二号建筑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考古2006-2 关于阿房宫的几个问题/朱思红//文博2006-2,20-24页 四川青川出土秦“为田律”木牍的重要价值/黄家祥//四川文物2006-2 秦刻石的文化信息/赵嘉朱、胡一雅//炎黄文化研究(第三辑),大象出版社2006年2月 论四川盆地的秦人墓/李明斌//南方文物2006-3 咸阳任家嘴秦墓的主要收获/岳起、秦鸣//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1-4页 咸阳塔尔坡秦墓墓主身份考/谢高文//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5-8页 浅析秦朝“半两”币形的哲学内涵/张安礼//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13-14页 陕西丹凤县秦商邑遗址/商鞅封邑考古队//考古2006-3 石鼓文及其时代研究评述/杨宗兵//考古与文物2006-3 秦始皇陵园范围新探索/朱思红//考古与文物2006-3 秦代祭祀玉人/师小群、王蔚华//文博2006-3 秦始皇帝陵区出土人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郑宏 邵金陵 段清波//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3 旬邑县秦直道遗址考察报告/国家文物局秦直道研究课题组、旬邑县博物馆//文博2006-3 阿房宫西边界确定——阿房宫考古队2005年新进展/李毓方、 娄建勇//文史知识2006-3 “禁中”不独为“宫中”考——龙岗秦简“禁中”新史料的启示/马彪//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 “阿房宫”、“阿房前殿”与“前殿阿房”的考古学解读/王学理//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 《史记?六国年表》秦王纪年九问/关守义、罗见今//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3月 再现秦始皇的地下王国//科学世界2006-4 陕西泾阳县秦郑国渠首拦河坝工程遗址调查/秦建明、杨政、赵荣//考古2006-4 关中秦墓葬分析/赵士禛//文博2006-4 秦始皇陵封土建筑探讨——简释“中成观游”/段清波//考古2006-5 西北农林科大战国秦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与文物2006-5 秦人木椁墓浅论/张海云、孙铁山//考古与文物2006-5 秦陵兵马俑?铜车马研究脞谈/王关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1-4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词语札记十则/朱湘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5 寻找阿房宫/宫一宁//百科知识2006-6 “绿面俑应为军中傩人”质疑/王锐//文博2006-6 谈秦始皇陵园的规模/徐卫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试论秦文化中的围沟墓及其相关问题/田有前//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秦始皇陵新出土的青铜鹤/武丽娜//文博2006-6 “秦陵陶俑”名实考/李吕婷//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7 秦始皇帝陵区山任陶窑遗址人牙形态的测量/郑宏、邵金陵、段清波//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7 补论不其簋的器主和年代/李学勤//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释“王负剑”/袁仲一//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秦人的三处白帝之祠/王子今//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礼县圆顶山秦墓铜器琐谈/张懋镕、田旭东//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东周时期殉人秦墓再探讨/田亚岐//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汧邑非秦都考/雍际春//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史党社//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秦上郡置县考——兼谈秦上郡的东界/后晓荣、田小娟//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中国古代围沟墓相关问题研究/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试说甘肃省博物馆藏春秋秦鼎/祝中熹//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宝鸡市陈仓区宁王村遗址两次调查之心得/许卫红//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初探秦都雍城兴起的历史地理原因/丁晓雯//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秦筝溯源/李子伟//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西犬丘”“秦”二国并立说/魏春元//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 屈肢葬浅析/李翠香//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秦置都邑于“汧渭之会”地点再探讨/焦南峰、田亚岐//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礼县秦公墓之盗掘与秦国早期历史研究/秦明智、林健//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考古资料所见先秦时期秦人交通陕甘的几条路线/田静、史党社//周秦文明论丛(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说古道“金”——浅议益门二号墓出土的金器/郝明科//周秦文明论丛(一),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试析秦简《日书》辰、戌、丑、未四季土/王光华、李秀茹//求索2006-9 古代关陇通道与秦人东进关中路线考略/张天恩//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都邑”问题讨论/史党社//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关于秦都咸阳的地下水位/王子今//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从秦代夯土建筑看中国古代夯土版筑技术的发展/李秀珍//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中国古代单辕车系驾关系新探/党士学//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射远兵器有关问题综论/郭淑珍//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置郑县的考古学观察,华县东阳墓地秦墓的发掘/王志友//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宝鸡市陈仓区宁王村遗址调查简报(二)武丽娜//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蒙恬再评议/宋超//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公王陵墓制管窥/胡进驻、张卫星//秦文化论丛(十三),三 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兵马俑“四号坑”质疑/刘占成//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陵石马甲与秦汉骑兵装具研究/王关成//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俑坑出土铜箭镞初步研究/蒋文孝、邵文斌//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从秦陵出土文物所见相关彩绘纹饰他探讨秦纺织品类的发展/党焕英//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秦出土文献编年》续补(二)/王辉、王伟//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篇》新探/刘次沅、马莉萍//秦文化论丛(十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古代阙制研究——以秦始皇帝陵三出阙为基础/段清波//西部考古(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张家山汉简释地六则/晏昌贵//历史地理(2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 (三)两汉文化专论 篇三:兵马俑所蕴含的秦国军事体育战略研究 兵马俑所蕴含的秦国军事体育战略研究 摘要:兵马俑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秦国和秦朝的军事、经济、 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实物性的资料,可以和《史记》等文字资料进行互相印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宝库。兵马俑包涵了大量关于秦国军队进行体育训练时的信息,这些信息生动而具体地反映出当时的秦国军事战略思想,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从这些军事体育战略的思想入手,深入研究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这种战略思想、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进一步研究秦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兵马俑发掘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包涵的军事体育信息,得出军事体育战略的基本内容,结合文字史资论述了其军事体育战略在实战中的运用和取得的效果,探析了其军事体育战略在秦国统一全国过程中所具备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兵马俑 蕴含 军事体育 战略 对秦国统一全国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史学界比较热衷和重视的课题,研究的资料主要是史书等文字资料,内容包括秦国的地理优势、民风民俗、经济政策、军事政策、外交政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世纪70年代,秦兵马俑的发现为研究秦国和秦朝的历史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实物资料。兵马俑包涵的信息十分丰富,特别是反映秦国军事力量的军队信息特别丰富。这些军队信息包括秦国的兵种、兵器、战述等诸多方面。本文从这些信息包涵的军事体育入手,分析秦国采取的军事体育战略,结合文字解析这种战略在实战中的运用和效果,进而探析这种战略在推动秦国统一全国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一、兵马俑发掘现状和包涵的信息 1、发掘现状 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并开始挖掘,至1987年暂停挖掘,其间出土大量的陶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车马铜器等,后期又在其东、西两端的北测发现二号兵马俑坑和三号兵马俑坑[1]。21世纪初,再次对兵马俑坑开展挖掘工作,出土战车2乘、陶马3组12匹、陶俑170余件、小件器物近400件(组);清理战鼓、箧、兵器柲、弓弩、箭箙、韬等重要的文物遗存十几处,首次发现了大量彩绘的秦俑。其中,一号坑重要文物有、武士俑、战车、驾车马、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青铜兵器和铁器。二号坑重要文物有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三号坑重要文物有秦军阵的指挥中心——以夹道式排列的陶俑。 2、包涵的信息 通过对兵马俑出土文物的分析,史学界从中分析出了大量秦国军事的信息主要有:秦国军队主要有骑兵、步兵、弓弩手等组成,且形成了一支军队由多个兵种共同组成、使行协同作战的原则。秦国的军队组成以本地人为主力,但也可见胡人、匈奴人的身影,从中反映出军队的构成。秦国军队的兵器以青铜器为主,也有少量的铁器[2]。秦国军队后勤人员、训练人员配备齐全,甚至还有在军中取乐的艺术表演人员。部分研究人员甚至解读兵俑不是战斗人员,而是陪训人员,而兵器和车马器也是临阵使用的兵器,而是日常训练的用具。结合史料记载和陶俑的衣着、体态和兵器 及其他的文物实体,可以大体推断出秦国主要的军事体育项目:弓弩项目的比赛,投掷、摔跤及剑术等增强体质和竞技体育项目,蹴鞠等体现群众协作的体育项目。这些军事体育项目针对强、目的明确,就是增强体质,提高战士战斗技能以及相互协作和配合。 二、兵马俑蕴含的秦国军事休育战略研究 1、单兵体质是军事力量强大的根基 秦国时处战国时代,军事战略思想也和当时对战争的认识水平相对应,认为军事力量的强弱决定于其最小的组成部分——士兵的强弱。秦国为了提高单个士兵的战斗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法。提高社会地位,对有战功的普通士兵进行重奖。保证士兵的基本衣食,后勤保障提供全面而到位。对士兵进行体能训练,提高单兵素质。史料记载,秦国的士兵严禁私下里争斗,但可以在公开的宴会、贺寿、庆功等场合进行摔跤、投掷等竞技运动[3]。平时也可以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从兵马俑中出土的兵俑许多穿着非常的特别,手持的兵器也是普通木棒,部分研究者推断这些人不是开赴战场的士兵,而是进行军事体育训练的士兵。通过一系的军事体育训练,士兵的体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战争力。不只是秦国实行这种军事战略,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出同样实行这种军事战略:如赵国的铁骑、魏国的武卒等。同时,秦国还实行尽可能增加士兵的数量来提高军事实力,如对赵国的长平之战,秦国就尽征国内15岁以上男丁入伍作战。这种军事体育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秦军的战争力量,对比秦与东方 六国的步兵、骑兵、弓弩手的实战情况进行分析,秦兵的单兵素质确实比其他国家要强[4]。 2、针对性提高战斗技能是增强战斗力的途径 秦国的统治者认为,提高士兵的战斗技能是提高军事实力的重要途径。这些战斗技能包括骑马射箭能力、举重投掷技巧、剑术棍术等等。以骑马射箭而论,当时最强的当数赵国,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政策,从观念上、技巧上更新了战术,提高了战斗力。而秦国在长期与北胡、匈奴的战斗中认识到了骑射的重要意义,非常重视骑马和射箭。在平常的军 事体育训练中,骑马和射箭一直是军中训练的重点,也是秦国士兵比较喜爱和推崇的军事体育。在此基础之上,秦国还重点推广重弩,利用机械的力量来增加射程和杀伤力。从兵马俑三号坑出土了一副完整的秦国重弩,制作精良,战力超群,据有关专家推算,此弩的射程可达800多米,威力可想而知。而据史料记载,秦国的重弩在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可怕的军事力量,而且还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战争的工具[5]。提高战斗技能另一项有效的军事体育训练就是田猎。三号坑出土了一批彩俑,这些队伍衣服华丽、等级分明、分工明确,骑马带箭,象是仪仗队,又象是集体田猎的场面。田猎一直是我国古代提高军事技能的有效手段,广义上讲,它本质上也是一种有效的军事体育训练手段。史料记载,秦的历代国君都喜爱田猎,并亲自动手猎兽,且收获颇丰。而好武的民风加严格禁止私斗的戒律 使秦国的士兵特别爱好田猎,而军队上层因势利导,把田猎、捕捞等活动作为日常的军事体育训练项目进行推广,逐渐形成了秦国的军事体育战略主要内容。这种战略的运用这提高了士兵的骑射技巧,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军队战斗力的目的。 3、集体协作是军事力量最强发挥的保证 团结协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军队战争力是当时各国的共识,秦国名将白起就曾论述士兵的纯粹性和各兵种协作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更强调铁的纪律和军队的默契的协作。从兵马俑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推断出当时的秦国兵种主要有车兵、步兵、骑兵。这时的车兵是对中国古代战车兵的继承和改进,主要特色是与步兵混编,但仍然是作战兵种。兵步兴起于春秋时期,发展到战国时期已经是军队作战的主力。秦国继承这一思想,军队的绝对主力是步兵,但相比于前代秦兵的步兵分工更细。兵马俑坑中出土许多步兵俑,有的步兵穿着甲胄,有的则不穿甲的,前者大多手持各类格斗兵器,后者大多手持弓弩做发射姿势。这就充分表明秦国的已分为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且这两种步兵是混编,作战中协同战斗。骑兵也是秦国当时重要的兵种,且当时各国都非常重视骑兵,并把它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一员。《战国策》记载:秦国有“战车万乘,奋击百万”,“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 “秦卒之勇,车骑之多”,所向无敌。《史记》记载:燕国有“骑六千匹”;赵国“骑万匹”等等 [6]。秦国军队通过阅兵、田猎、庆祝等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各 兵种协作训练,在实战中也特别强调对轻装步兵、重装步兵、骑兵和车兵的协同运用。秦国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出现了大量军阵的内容,这些军阵本质就是把各兵种集中来训练,目的是发挥各兵种的长处,并把其弱点通过巧妙的军阵部署来弥补,最终达到各军种精妙配合,尽可能地提高军队整体的战斗能力。史载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完成对赵的包围过程就是各兵种协同作战的运用:用轻步兵携强弓劲弩阻击先头部队,用骑兵进行穿插分割,最后重装步 兵实行合围。这种各兵种高效的协作大大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最终取得了巨大地胜利。 三、军事体育战略的运用 1、勤练兵 秦国军队为了提高士兵的体质、作战技能和协调能力,积极练兵并以勤为原则。秦国早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士兵,常常是归田为农,出征为兵。真到后期,由于战事频仍,有了真正意义的职业士兵。早期军事体育性质的训练大多是在农闲时期,出征时的训练大多是在军队休整时期。主要形式是与田猎和竞技结合的狩猎、捕捞等活动。稳定的士兵出现以后,秦国大多实行按军事编研进行经常化的军事体育训练,体现协作的是阵法的练习,从兵马俑出土的人俑列队形式分析,秦国主要训练和采用的军阵包括:方阵、圆阵、长阵、雁行阵等,据《史记》记载:这些军阵的训练十分刻苦,要求士兵能够在平地、山地、大州不同的地 型,根据不同的敌人进行针对性地部署阵型。这种阵法需要对士兵长时间辛勤地训练,队列、长跑、游泳、射箭甚至训练臂力的举重等军事体育项目都是士兵勤劳训练的课目,最终要求士兵熟练掌握各种口号、手势、服饰等,具备适应各种条件的体质和各种格斗及战斗动作技巧。真正地做到“出卒陈兵有常令、行伍疏散有常法、先后之次有适宜”的水平,从根本提高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 2、重视练将 秦国奖励军功的政策使下层优秀的军士升为将军成为了可能,而上层的将军如果没有军功也会被剥夺爵位[7]。因此,秦国的军事体育训练从上到下都积极参与。秦国统治者也有意识地提拔下层有军功有才华的普通士兵为将,率军立功。秦国著军的将领白起、王剪就是发迹于行伍之间,而由于军功和才华出众被破格提拔,率兵建功的。优秀的将领也是练出来的,古代军事家常有“必以练将为重,练将譬如治本”的言论,将领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作战阵法、技巧、兵器的使和配合,才能深入到军中去操练士兵,根据实际战争的需要排列相应的阵法,最后还要在实战中去调整士兵操练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增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8]。史载白起在行伍之中训练刻苦、才华出众,屡次被破格提拔,训练时深入军中与士兵同吃同住,身体力行地指导士兵训练技能,每次出征作战前,必深入到普通士兵之中对每队士兵的训练、作战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制定出切实可 行的作战策略,最后全力出击。战争过后还要到士兵之中进行慰问慰劳,并总结经验,改进军事训练的科目和技巧,从根本上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达到屡战屡胜的效果。 四、兵马俑蕴含的军事体育战略研究意义 研究兵马俑所蕴含的军事体育战略内容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研究兵 马俑所蕴含的军事体育战略思想,可以与史科相印证进行研究秦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强盛过程,进而为从军事角度研究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秦国的农业、科技、制度等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另一方面,从现实角度出发,秦国实行的增强单个士兵体质、提高单个士兵作战技能、多个兵种进行联合训练和作战的战略思想对现代战争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从这些战略思想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军事体育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虽然兵马俑的挖掘工作还没有完全完成,对其研究的工作也刚刚开展,但还是能从已有的实物和研究成果中看出秦国最基本的军事体育战略:提高每一个作战单位的能力是整个作战单位战斗力强大的基础,各个作战单位的协同配合是整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的有力保障。为了实施这种军事体育战略,秦国对士兵的训练非常勤奋,对各兵种之间通过阵法进行协同的训练也比较重视,这些都从根本上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为秦国统一全国提供了根本的工具。今天研究秦国统一全国的课题,研究秦 国军事力量强大的策略对建立和完善现代军事体育战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郭淑珍:《秦人的尚武精神与秦统一》,《秦文化论丛》(第二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秦鸣:《秦兵和秦卒》,《西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5]王学理:《秦俑坑青铜兵器的科技成就管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 [6]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刘占成:《试论秦俑战车编制诸问题》,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本文档为【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4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