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稿]破窗效应

[讲稿]破窗效应

举报
开通vip

[讲稿]破窗效应[讲稿]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 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 目录 [隐藏] , 1 破窗效应的 由来 , 2 破窗效应的 表现 , 3 破窗效应的 案例 , 4 破窗效应的 启示 [编辑] 破窗效应的由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

[讲稿]破窗效应
[讲稿]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 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 目录 [隐藏] , 1 破窗效应的 由来 , 2 破窗效应的 表现 , 3 破窗效应的 案例 , 4 破窗效应的 启示 [编辑] 破窗效应的由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 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 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 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 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 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管理定律 A L续 安慰剂效应 卢维斯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 蓝斯登定律 暗箱模式 蓝斯登原则 阿尔布莱特法则 垃圾桶理论 阿姆斯特朗法则 蓝柏格定理 阿什法则 雷鲍夫法则 艾奇布恩定理 懒蚂蚁效应 阿罗的不可能 牢骚效应 定理 艾德华定理 洛克忠告 艾科卡用人法则 拉图尔定律 阿伦森效应 鲁尼恩定律 暗示效应 拉锯效应 安泰效应 M 氨基酸组合效应 木桶原理 B 墨菲定律 彼得原理 蘑菇管理定律 不值得定律 马太效应 贝尔效应 名片效应 保龄球效应 米格—25效应 布里特定理 马蝇效应 比伦定律 末位淘汰法则 柏林定律 麦克莱兰定律 巴菲特定律 目标置换效应 彼得斯定律 梅考克法则 白德巴定理 摩斯科定理 布利丹效应 美即好效应 波特定律 马斯洛理论 布利斯定理 曼狄诺定律 波特法则 冒进现象 布朗定律 毛毛虫效应 伯恩斯定律 摩尔定律 布利斯原则 木桶歪论 名人效应 拜伦法则 N 冰淇淋哲学 鲶鱼效应 比林定律 南风法则 邦尼人力定律 尼伦伯格原则 玻璃天花板效应 凝聚效应 巴纳姆效应 纳尔逊原则 希尔十七项 半途效应 成功原则 贝尔纳效应 鸟笼效应 贝勃规律 O 边际效应 奥卡姆剃刀定律 菠菜法则 奥格威法则 标签效应 奥狄思法则 杯子理论 奥美原则 弼马瘟效应 欧弗斯托原则 搬铁块试验 P C 螃蟹效应 长尾理论 帕累托法则 刺猬法则 帕金森定律 长鞭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磁石法则 破窗效应 磁力法则 皮尔斯定律 蔡戈尼效应 皮京顿定理 从众效应 皮尔?卡丹定理 权威效应 披头士法则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攀比效应 超限效应 Q 全球化链条定律 群体压力 传染效应 乔布斯法则 参与定律 犬獒效应 成事定理 青蛙法则 拆屋效应 乔治定理 出丑效应 秋尾法则 D 强手法则 多米诺骨牌效应 齐加尼克效应 达维多定律 情绪效应 倒金字塔管理法 R 定位法则 热炉法则 大荣法则 柔性管理法则 杜利奥定理 儒佛尔定律 杜根定律 洛克定律 迪斯忠告 人性定理 灯塔效应|锐化效应 达维多夫定律 S 德尼摩定律 三强鼎立法则 杜嘉法则 手表定律 杜邦定律 水坝式经营法 登门槛效应 首因效应 叠补丁效应 生态位法则 等待效应 德西效应 狄伦多定律 多看效应 E 生鱼片理论 250定律 隧道视野效应 恶魔效应 500强企业经 F 典管理法则 反暗示效应 弗洛斯特法则 双木桶理论 辐射效应 失真效应 适才适所法则 飞轮效应 史坦普定理 弗里施法则 史华兹论断 肥皂水效应 舍恩定理 凡勃伦效应 史提尔定律 法约尔原则 斯坦纳定理 费斯诺定理 矢泽定律 费斯法则 “4+2”法则 复壮效应 思维的定势效应 反馈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 反木桶原理 苏东坡效应 弗洛伊德口误 森林效应 峰终定律 G 圣人理论 声誉磁场 光环效应 T 格雷欣法则 同仁法则 身体语言 古狄逊定理 跳蚤效应 沟通的位差效应 特雷默定律 管理沟通论 踢猫效应 沟通无限论 托利得定理 古德曼定理 特里法则 古德定律 铁钉效应 格利定理 蜕皮效应 孤峰原理 汤水效应 果子效应 托伊论断 过度理由效应 投射效应 过度学习效应 同群效应 功能固着心理 头鱼理论 感觉剥夺实验 鸵鸟政策 铁锹试验 态度改变— W 糖果实验 感情效应 王永庆法则 共生效应 韦特莱法则 箍桶理论 威尔逊法则 乌兹纳泽定律 H 威尔德定理 花盆效应 翁格玛丽效应 花生试验 环境蓄势 黑洞效应 蝴蝶效应 沃尔森法则 霍桑效应 沃尔顿法则 华盛顿合作定律 沃森定律 猴子理论 王安论断 互惠关系定律 韦尔奇原则 杰亨利法则 温德定律 海潮效应 无折扣法则 横山法则 沃特曼定律 海恩法则 武器效应 猴子大象法则 X 赫勒法则 新木桶定律 信心获得 咸鸭蛋理论 怀特定律 斜坡球体定律 哈默定律 夏皮罗法则 西点军校的 坏苹果法则 经典法则 霍布森选择效应 希望效应 海因里希法则 虚荣效应 和谐定理 Y 哈罗效应 羊群效应理论 亚佛斯德原则 J “100-1=0”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 鱼缸理论 影响世界的 激励倍增法则 100个定律 金鱼缸效应 蚁群效应 吉格勒定理 雅格布斯定理 吉尔伯特定律 印刻效应 吉格定理 150定律 Yerkes-Dodson 吉德林法则 法则 竞争优势效应 约翰逊效应 监狱角色模拟 野鸭精神 实验 棘轮效应 邮票效应 近因效应 优先效应 经验的逻辑 优势富集效应 推理效应 金属切削试验 延迟满足实验 K 因果定律 苛希纳定律 异性心理 快鱼法则 雁阵效应 异性效应 酝酿效应 拥有效应 坎特法则 Z 卡贝定律 智猪博弈理论 克里奇定理 坠机理论 柯维定理 自来水哲学 卡尔岑定理 煮蛙效应 刻板效应 自吃幼崽效应 L 自我参照效应 雷尼尔效应 自我选择效应 零和博弈 帐篷理论 柯维定理 最高气温效应 卡尔岑定理 詹森效应 雷尼尔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 蟑螂效应 座椅舒适感 [编辑] [编辑] 破窗效应的表现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放纵)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等等。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很尴尬。对公司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 有一家百来号人的本土企业,公司规定上班时间必须配带工牌。虽然制度上规定:如果发现不带工牌,每次罚款20元。最初一、两个员工没有照做,但管理层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严格执行该项规定。一个月以后,不带工牌的员工由最初的1、2个,发展到几乎50%的员工都不带工牌,员工对此事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管理层并没有“令行禁止”反而一再纵容,严重影响公司士气和员工的精神面貌。 美国有一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以极少炒员工鱿鱼而著称。有一天,资深车工杰瑞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杰瑞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不巧的是,杰瑞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怒,令他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后,又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杰瑞一整天的工作。第二天一上班,杰瑞就被通知去见老板。老板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 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杰瑞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杰瑞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杰瑞知道,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编辑] 破窗效应的案例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在日本,有一种称做“红牌作战”的辅助管理活动,目标是提高企业现场环境、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可以引用管理顾问迈金塔的话来形容它的产生背景:“任意决定物品的存放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只能使你的寻找时间加倍;你必须分析考虑怎样才能拿取物品更快捷,并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遵照执行。” 日本企业的“红牌作战”通过详细的5S方法 【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etsu(清洁)和Shitsuke(素养)】,将不清洁的设备、办公室和车间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也将不合理的工作程序或方式增加“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变得整齐清洁,工作环境变得舒幽雅,企业成员都养成做事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大家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保障企业的有效运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编辑] 破窗效应的启示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89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 本条目相关资讯 , 打碎窗玻璃能促进经济增长吗, 2010年6月12日 , 郭台铭的破窗效应 2010年6月5日 , 世界上最神奇的30个经典定律 2010年2月2日 , 任何1%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100%的责任 2009年 12月8日 , 破窗效应 2009年12月3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等待oοО?,蔓草寒烟,Vulture,Lolo,Angle Roh,Zfj3000,Ameng,Neecasey,Leader,Yflai,Wenqi0916,Dan,Docccc,Dwayne,Sunhaosen,est. 页面分类: 管理定律 评论(共114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破窗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8987136 (Talk | 贡献) 在 2008年9月14日 21:36 发表 《落实责任 无小事》 回复评论 115.192.211.* 在 2009年6月27日 13:32 发表 理解万岁 回复评论 218.25.62.* 在 2009年7月8日 16:56 发表 好像和“和谐社会”理念冲突啊。 回复评论 119.145.106.* 在 2009年7月31日 14:45 发表 很好 回复评论 358042005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8月13日 16:34 发表 是的落实责任无小事 回复评论 60.2.234.* 在 2009年9月8日 11:02 发表 防微杜渐 回复评论 219.140.51.* 在 2009年10月15日 07:52 发表 和谐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 一碗水端平的理论.从苗头做起. 回复评论 158.132.77.* 在 2009年10月23日 14:01 发表 这不是亡羊补牢, 回复评论 116.227.155.* 在 2009年12月10日 17:11 发表 积微成著,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回复评论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发表 和老师所说的破窗效应貌似出入挺大的~ 回复评论 Hnoju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2月12日 15:23 发表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发表 和老师所说的破窗效应貌似出入挺大的~ 可能版本不同,欢迎您参与丰富完善 回复评论 116.24.224.* 在 2009年12月29日 17:36 发表 Hnoju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2月12日 15:23 发表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发表 和老师所说的破窗效应貌似出入挺大的~ 可能版本不同,欢迎您参与丰富完善 +++++++++++++那个是经济学上的破窗理论,这个是心理学上的。不同领域的 回复评论 122.227.80.* 在 2010年2月19日 14:15 发表 对于管理者来说 ,如何找到关键点,很重要. 找对了,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回复评论 120.10.110.* 在 2010年2月20日 21:55 发表 说的很好 我个人认为也可以把它用到教育子女上 呵呵 回复评论 112.66.96.* 在 2010年2月22日 14:33 发表 同意楼上,我的BABY四月出生,在教育BABY时确实要警惕破窗效应。 回复评论 Yu1002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2月22日 20:16 发表 最小处往往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环,把握住细节,成功的概率自然能得到提高。。事实即如此: 116.227.155.* 在 2009年12月10日 17:11 发表 积微成著,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回复评论 222.212.233.* 在 2010年2月23日 11:17 发表 116.227.155.* 在 2009年12月10日 17:11 发表 积微成著,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天道~~ 回复评论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发表 什么破窗效应,实际就是人的趋同效应。这是人类进化的本能潜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为就会分散个体的风险,特立独行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总是处于较高的风险逐渐被淘汰了。就像我们吃饭选人多的饭店~ 回复评论 117.41.225.* 在 2010年2月24日 16:44 发表 要有效预防破窗效应,似乎开头者和跟进者并不在完全责任,“窗户维护者”似乎更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回复评论 张继达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2月24日 18:11 发表 杀一敬百 回复评论 116.27.184.* 在 2010年2月27日 16:06 发表 很快就要竟选当管理者了 希望来一场改革 破窗效应帮忙了thankyou 回复评论 122.234.49.* 在 2010年2月28日 18:13 发表 一个制度如果出现纰漏,而没有去弥补,将会带来更多的仿效者,从而导致整个制度的崩溃,社会如此,生活如此,公司也如此,作为管理者,防漏补缺是应具备的能力之一,这个理论告诉我们 1.任何制度都是脆弱的,没有完美的制度 2.人的潜意识是无序的,当制度遭到破坏的时候,人们倾向于违背制度,比如说如果红绿灯坏了,人们很难遵守交通规则 3.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制度的漏洞,并及时更正过来 回复评论 219.131.237.* 在 2010年3月1日 09:46 发表 218.25.62.* 在 2009年7月8日 16:56 发表 好像和“和谐社会”理念冲突啊。 这才正是和谐社会必要的保证 回复评论 北辰sky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1日 13:31 发表 破窗效应 = 破罐子破摔, 回复评论 211.103.185.* 在 2010年3月5日 12:01 发表 排队也是一样的。每天上班坐车排队,你会发现只要有一个人站在了队外,挤在靠前的位置,而没有人去阻止的话,那么必定有更多的人也会这样做,原来排好的队伍就没了。瞬间就没了。不过队伍越长,会这样加塞的人就越少。破坏的人会看已经遵守的人的数量来衡量自己是否去破坏。(这又是什么理论呢,)所以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就一切ok。但是能够自觉遵守的人的数量也比较有意思。如果是挤公车,大家对加塞的容忍度就还可以;但如果是买《阿凡达》电影 票,看看排队的人,大家对加塞的容忍度绝对低。这又会是什么理论呢,和排队所得到的价值有 关,遵守秩序与个人利益的问题,。。。 回复评论 113.68.145.* 在 2010年3月6日 10:25 发表 楼上提到了一个利益问题,发表一下看法:破窗效应的侧重点在管理上,是已经有制度但是执行起来不畅,总会有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说到利益我想应该也不太大,那也不会是小题大作,如果真的有大了利益在里面,那是没任何情面讲,直接开掉或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说着重点还是在细节上,防微杜渐~不管是破窗效应还是趋同效应,理解就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回复评论 知识问号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发表 老美真厉害,随便一个小道理,都可以定义出一个定理来。其实这些道理我们中国人都懂,就是懒得把它书面理论化。 回复评论 Wanlo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7日 22:51 发表 正如在国内,垃圾箱周围全是垃圾,其它地方反而没有。 回复评论 221.11.22.* 在 2010年3月10日 22:50 发表 肯定有人会不屑一顾吧,认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是吃饱了没事撑的。我认为只要做的适度,绝对是一件好事 回复评论 119.129.220.* 在 2010年3月11日 13:18 发表 211.103.185.* 在 2010年3月5日 12:01 发表 排队也是一样的。每天上班坐车排队,你会发现只要有一个人站在了队外,挤在靠前的位置,而没有人去阻止的话,那么必定有更多的人也会这样做,原来排好的队伍就没了。瞬间就没了。不过队伍越长,会这样加塞的人就越少。破坏的人会看已经遵守的人的数量来衡量自己是否去破坏。(这又是什么理论呢,)所以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就一切ok。但是能够自觉遵守的人的数量也比较有意思。如果是挤公车,大家对加塞的容忍度就还可以;但如果是买《阿凡达》电影票,看看排队的人,大家对加塞的容忍度绝对低。 这又会是什么理论呢,和排队所得到的价值有关,遵守秩序与个人利益的问题,。。。 我认同你的观点,很多人并没有什么道德观,但是却知道恃强凌弱,正如很多都排队时想插队的人会想这里到底有多少人反对他。至于后者,我认为肯定跟每个排队人的追求有关,如果我时间紧,你来插队,我肯定不能容忍,如果当时我正好在欣赏一个美女,这个美女就在我前面,你插队正好可以让我有更多时间欣赏,那我肯定不反对你插在这个美女之前几个人的地方,但是你不要扎在我前面。 回复评论 静夜者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16日 13:18 发表 越是简单的越是深刻~ 回复评论 222.69.60.* 在 2010年3月16日 16:01 发表 good 回复评论 61.140.104.* 在 2010年3月19日 17:42 发表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发表 什么破窗效应,实际就是人的趋同效应。这是人类进化的本能潜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为就会分散个体的风险,特立独行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总是处于较高的风险逐渐被淘汰了。就像我们吃饭选人多的饭店~ 这位说的在理 回复评论 Haxfwa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21日 15:37 发表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回复评论 59.34.217.* 在 2010年3月25日 15:27 发表 Zhanjiang,s Monkey周易如是说: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回复评论 114.81.117.* 在 2010年3月26日 04:45 发表 原来铁路企业的三线建设这么有学问的啊 回复评论 Langhao419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26日 11:34 发表 其实很多的管理道理说得都是重复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没必要知道的太多。 回复评论 60.171.124.* 在 2010年3月26日 15:21 发表 关键的问题是这种破窗现象很容易被忽视,它们像细菌一样会迅速滋生蔓延。。。 回复评论 117.32.129.* 在 2010年3月26日 16:19 发表 其实好多的道理 创造都是来自于简单的东西 回复评论 222.187.119.* 在 2010年3月29日 13:09 发表 做QA 的更要坚守,破窗要及时修好,否则后患无穷 回复评论 我是一片云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29日 14:02 发表 破窗效应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破窗效应,二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破窗效应。一、心理学意义上的破窗效应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是现在较为广泛流传的破窗效应的主流含义,如前述材料所展现的,其核心理念在于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意义在于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企业管理而言,破窗效应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一是指导企业做好制度的维护。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制度的漏洞,并及时更正过来。当然,“防胜于治,疏胜于堵”,制度的维护要从源头抓起,即制定时一定要严谨、合理,有严格的操作性,防止有隙可乘,尽量减少隐患,一味“灭火”式的管理显然是失败、无效和高运行成本的。执行时要坚持 原则,一视同仁,不开先例,确保 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下载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关于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范本关于公司规章制度 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以有效的执行来维护制度的存在。日式企业的“红牌作战”、集团公司的“督导督查工作”都是防止破窗效应发生的良好举措。二是指导企业正确处理危机。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危机影响企业形象,从而给企业运行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危机处理得当会使损失降至最低,企业还会因出色的处理方式彰显责任感,从而为企业的形象加分。相反,遇到问题麻痹大意,处理不当,则会使企业的形象大打折扣,让社会甚至自己的员工都对企业丧失信心。从市场传播的角度看,不满意客户的影响通常要远远大于满意顾客的影响,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调查数据表明:1个满意顾客的传播人数是6,而一个不满意顾客的传播人数是15。营销学有一个公式:即100-1,0,它表明:即使有100个客户对企业满意,但只要有1个客户不满意,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就变成零。所以管理者不仅要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善于解决问题,认真思考企业化解危机的方法,下面是业界结合破窗效应总结的一套应对危机的方法: *苦练内功,提升竞争优势。 *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设立危机预警系统,使企业能根据预先显现的危机信号,及时发现破窗或即将成为破窗的那块玻璃。 *与外界积极沟通,让其他反映迅速的人站在你这边。 *高度警惕,保持组织结构的简单并加强其对外界反映的灵活性。 *将危机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形成独特的危机管理机制。 *出现危机后,要妥善处理各种突发的危机事件。其实,破窗效应无论对企业内、外部危机都具有指导意义,重要的无外乎是管理者如何尽量避免“破窗”的出现和当“破窗”出现后如何妥善解决两个方面。关键在于企业运行过程中和处理危机时要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多用道德的标准来权衡,而不要老是抱着投机取巧的思想,因眼前的蝇头小利最终遗误了大局。二、经济学意义上的破窗效应(援引一位帖友的分析,我认为很有道理,呵呵) 讲到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现在的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破窗理论”。19世纪50年代,有个法国人巴斯夏在讲授灾难经济理论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房屋上的一块玻璃被打破了,这固然会造成经济损失。但是,为了修复窗户,人们必须去安装新的玻璃,导致对玻璃的需求增加,并且拉动与此相关的其他产业,从而最终创造出新的GDP刺激经济。 表面来看,这个推导颇为完整,于是有人把它归结为“破窗理论”。应该说,“破窗理论”实际上是阐述了灾后重建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在分析重建需求的传导与扩散方面,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不过,“破窗理论”也有其不完善的一面,因为灾害的发生本身是对财富的破坏,灾后重建则是一种修复性的行为,假设是按原样修复的话,那么实际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 增加的只是没有效益的经济活动总量,并且以消耗社会资源为代价。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防止灾害的发生,而不是“破窗理论”引发的预期,恐怕这种预期只有对满足重建需求的领域具有积极意义。正因为这样,在经典的灾难经济理论体系中,并没有“破窗理论”太高的地位。所以前述社会学中分析犯 罪现象的“破窗理论”,似乎比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更有知名度。 回复评论 119.55.5.* 在 2010年3月31日 13:26 发表 破窗效应:对我们在生活中的启示还是很深刻的,看你是如何理解的。 回复评论 124.108.45.* 在 2010年3月31日 16:39 发表 如果那辆车只是被划了一道,估计是没人会偷。 回复评论 111.73.157.* 在 2010年4月1日 02:17 发表 那中国房产是不是因为国家政策没有及时调控造成现在的这种泡沫现象,是不是也叫做破窗效应, 回复评论 Huaua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1日 10:42 发表 111.73.157.* 在 2010年4月1日 02:17 发表 那中国房产是不是因为国家政策没有及时调控造成现在的这种泡沫现象,是不是也叫做破窗效应, 按“破窗效应”的理解有这个成份在里面,如果国家政策或没有及时调控导致泡沫现象,就相当于纵容房产的泡沫,但这并不是人们所想看到的结果,于是就会设法弥补,进行宏观调控。 回复评论 121.204.128.* 在 2010年4月4日 12:45 发表 认同,现在很多地方的诟病就是在于对微小细节的漠视 回复评论 Fcxxx4747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6日 10:16 发表 制度可以不断完善却决不能不去遵守, 回复评论 60.191.123.* 在 2010年4月6日 17:50 发表 很典型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回复评论 124.42.114.* 在 2010年4月7日 12:56 发表 8987136 (Talk | 贡献) 在 2008年9月14日 21:36 发表 《落实责任 无小事》 个人认为:这些和企业的领导层作风、管理理念息息相关。倡导和谐、自由、开放的工作环境的基础是严格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礼节是永远不能被忽视的。 回复评论 219.140.195.* 在 2010年4月7日 15:27 发表 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回复评论 123.148.161.* 在 2010年4月9日 21:48 发表 对对对 回复评论 222.168.13.* 在 2010年4月10日 10:31 发表 “破窗理论”更适合我们自身,自己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及时改正,比如懒散。那不是累了休息的借口,自己制定的计划如果接二连三的不实行,那这个计划就等于废话~ 回复评论 183.5.56.* 在 2010年4月12日 00:26 发表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发表 什么破窗效应,实际就是人的趋同效应。这是人类进化的本能潜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为就会分散个体的风险,特立独行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总是处于较高的风险逐渐被淘汰了。就像我们吃饭选人多的饭店~ 那一开始违背的人,也特立独行,处于较高风险,怎么解释,, 回复评论 密斯陈1123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12日 08:41 发表 看过蘑菇效应,再看破窗效应,觉得不管做多长时间的蘑菇,都必须做到防微杜渐,蘑菇就是微小,但绝对不能成为那个破窗者。 回复评论 218.16.140.* 在 2010年4月12日 17:24 发表 这就是古人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一个道理吧~还是挺好的~ 回复评论 124.207.148.* 在 2010年4月14日 10:26 发表 对我们的启示挺深刻的,应防微杜渐。 回复评论 Kingreid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16日 13:07 发表 不错,写的很详细! 各位有想换个环境工作的,可以给我共享一下 简历 个人简历下载免费下载简历模版总经理简历下载资料员简历下载资料员简历下载 (kr-hr@sohu.com),鄙人参股一家电气行业公司和一家广告公司,都处于快速扩张中,细心的朋友可以找到我公司网站看下,希望咱们以后可以成为共同实现人生价值的伙伴! 回复评论 119.100.139.* 在 2010年4月16日 17:20 发表 没有奖励你看看光惩罚有多大用嘛 回复评论 121.15.167.* 在 2010年4月16日 19:24 发表 183.5.56.* 在 2010年4月12日 00:26 发表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发表什么破窗效应,实际就是人的趋同效应。这是人类进化的本能潜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为就会分散个体的风险,特立独行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总是处于较高的风险逐渐被淘汰了。就像我们吃饭选人多的饭店~ 那一开始违背的人,也特立独行,处于较高风险,怎么解释,, 是否特例独行,应该看这种行为以后是不是会成为一种大众行为 回复评论 116.228.36.* 在 2010年4月20日 12:35 发表 为了和谐社会的创建 提倡罚不及众的管理思想 回复评论 117.42.166.* 在 2010年4月21日 15:37 发表 质量上任何一个细小的缺陷将危及企业的生命~ 回复评论 Dickha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2日 11:11 发表 杰瑞的股市非常的好,赞~ 回复评论 58.56.128.* 在 2010年4月23日 16:32 发表 习惯成自然 回复评论 竹畔澜裳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5日 21:20 发表 喜欢mba 回复评论 Qiaoaller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7日 12:25 发表 明朝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述了时任都台王廷相的一桩见闻: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小心翼翼,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王延相感慨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回复评论 124.14.92.* 在 2010年4月27日 18:09 发表 实际上,破窗效应也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则之上的。对于第一个违反制度的个体来说,如果这种行为给他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那么可以预见后续的模仿者会络绎不绝。而对于制度建立者来说,对制度的监控、维护和监督执行也是需要成本的。尽管群体性的违反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破坏力很大,但是对于单个个体而言,其给企业带来的破坏可能远远不及对维护这个制度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维护这个制度的收益远远不及维护的成本,所以企业开始也没有动 力来维护这个制度。所以,一个制度刚建立就指望没有人来违反,是不太可能的。 坐公交车排队和看电影排队的情况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这两种行为给个人带来的收益不一样。如果电影不是需要坐着看2个小时,而就是2分钟,那么有人夹个塞也问题不大的。当然心里不满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为,要不要对加塞者说出不满又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为。 至于穿新鞋的轿夫,在鞋子弄脏了之后,“新”的价值就已经消失了,那么再付出“小心翼翼找干净的地方”的成本却没有任何收益了,自然不去干了。 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包括行为经济学。 回复评论 Chtbjaptt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3日 16:36 发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回复评论 58.19.3.* 在 2010年5月5日 15:02 发表 124.14.92.* 在 2010年4月27日 18:09 发表 实际上,破窗效应也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则之上的。对于第一个违反制度的个体来说,如果这种行为给他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那么可以预见后续的模仿者会络绎不绝。而对于制度建立者来说,对制度的监控、维护和监督执行也是需要成本的。尽管群体性的违反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破坏力很大,但是对于单个个体而言,其给企业带来的破坏可能远远不及对维护这个制度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维护这个制度的收益远远不及维护的成本,所以企业开始也没有动力来维护这个制度。所以,一个制度刚建立就指望没有人来违反,是不太可能的。 坐公交车排队和看电影排队的情况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这两种行为给个人带来的收益不一样。如果电影不是需要坐着看2个小时,而就是2分钟,那么有人夹个塞也问题不大的。当然心里不满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为,要不要对加塞者说出不满又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为。 至于穿新鞋的轿夫,在鞋子弄脏了之后,“新”的价值就已经消失了,那么再付出“小心翼翼找干净的地方”的成本却没有任何收益了,自然不去干了。 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包括行为经济学。 说的对~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成本效益来解释,当然这里的成本不止是金钱,还有时间、资源、健康等等.人都是有利己心的,都会追求性价比最高的事物和方式 回复评论 218.75.199.* 在 2010年5月6日 10:46 发表 支持!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变化. 回复评论 113.70.131.* 在 2010年5月9日 22:36 发表 58.19.3.* 在 2010年5月5日 15:02 发表 说的对~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成本效益来解释,当然这里的成本不止是金钱,还有时间、资源、健康等等.人都是有利己心的,都会追求性价比最高的事物和方式 这也是往往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如果把每个例子分割单独来看,维护的收益可能会远小于维护的成本,但亦不能不考虑量与质的转变关系,以及当量转变为质时维护的收益和维护的成本孰大孰小。事情往往是如此,所以才有前文所述的案例一样,花大警力去抓逃票,光看这一点必然是成本高于收益,但量一旦累积起来达到质变的时候,就获得抓捕大量通缉犯和降低犯罪率这个大收益。如此往回看,前期的维护成本亦不算高了。 回复评论 Zfym99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24日 22:12 发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回复评论 219.157.240.* 在 2010年5月26日 14:11 发表 8987136 (Talk | 贡献) 在 2008年9月14日 21:36 发表 《落实责任 无小事》 其实是老调新弹,旧瓶装新酒吧。古人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但是古人的话,从老外的口中讲出,或者联系当今社会就,便有了活力。 回复评论 218.108.94.* 在 2010年5月28日 13:56 发表 我觉得还是古话讲得好~ 回复评论 222.135.56.* 在 2010年6月3日 10:52 发表 古语虽好,但是每次警醒大家都是 国外的谚语或是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难道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回复评论 58.243.232.* 在 2010年6月3日 17:20 发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道理,我觉得西方很多的理论,都可以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找到同样的智慧。可惜的是我们自己确从不研究我们的智慧,而是去崇拜一样学习别人。 回复评论 Ziziayu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8日 17:16 发表 呵呵 很好 回复评论 Oke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11日 10:34 发表 其实路上本没有路,有一个人走了也就成了路 回复评论 Savi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11日 11:27 发表 始作俑者,罪魁祸首~ 回复评论 Chenmingyou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12日 13:49 发表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发表 和老师所说的破窗效应貌似出入挺大的~ 这位说的是营销中的开门开窗吧,哈哈。各是各的理。 回复评论 Glyus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1日 09:52 发表 211.103.185.* 在 2010年3月5日 12:01 发表 排队也是一样的。每天上班坐车排队,你会发现只要有一个人站在了队外,挤在靠前的位置,而没有人去阻止的话,那么必定有更多的人也会这样做,原来排好的队伍就没了。瞬间就没了。不过队伍越长,会这样加塞的人就越少。破坏的人会看已经遵守的人的数量来衡量自己是否去破坏。(这又是什么理论呢,)所以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就一切ok。但是能够自觉遵守的人的数量也比较有意思。如果是挤公车,大家对加塞的容忍度就还可以;但如果是买《阿凡达》电影票,看看排队的人,大家对加塞的容忍度绝对低。这又会是什么理论呢,和排队所得到的价值有关,遵守秩序与个人利益的问题,。。。 这是因目标价值高低而产生的自我权力维护意识所决定的。阿凡达电影票是限时限量的。而公车相对而言是无限时无限量的。因此电影票购买队列加塞伤害了其他排队人能够购买到的电影票数量及所耗费时间,即个人利益。 回复评论 Zhiningtu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3日 00:03 发表 现场管理就要这样,不然就乱套了哦 回复评论 Iserp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3日 12:25 发表 我们常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不是也是“破窗效应”的有力体现呢。 回复评论 221.207.189.* 在 2010年6月24日 13:23 发表 有点类似于我们以前说的:不以恶小而为之。 回复评论 Joda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8日 11:20 发表 职场就这样 回复评论 黄谊江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5日 11:02 发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国人喜欢有名分,所以喜欢命名一大堆理论 回复评论 望子成龙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5日 21:37 发表 积微成著,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自然 回复评论 Jianzhu66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12日 14:08 发表 211.103.185.* 在 2010年3月5日 12:01 发表 排队也是一样的。每天上班坐车排队,你会发现只要有一个人站在了队外,挤在靠前的位置,而没有人去阻止的话,那么必定有更多的人也会这样做,原来排好的队伍就没了。瞬间就没了。不过队伍越长,会这样加塞的人就越少。破坏的人会看已经遵守的人的数量来衡量自己是否去破坏。(这又是什么理论呢,)所以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就一切ok。但是能够自觉遵守的人的数量也比较有意思。如果是挤公车,大家对加塞的容忍度就还可以;但如果是买《阿凡达》电影票,看看排队的人,大家对加塞的容忍度绝对低。这又会是什么理论呢,和排队所得到的价值有关,遵守秩序与个人利益的问题,。。。 这个角度有启发~ 回复评论 Nikeio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13日 23:11 发表 秩序是要靠强力的执行力保驾护航的。 回复评论 124.160.96.* 在 2010年7月14日 19:35 发表 道理都知道。执行是关键。说的容易,做的难。 回复评论 124.160.96.* 在 2010年7月14日 19:38 发表 58.19.3.* 在 2010年5月5日 15:02 发表 说的对~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成本效益来解释,当然这里的成本不止是金钱,还有时间、资源、健康等等.人都是有利己心的,都会追求性价比最高的事物和方式 说的实在 回复评论 61.177.148.* 在 2010年7月16日 09:42 发表 60.2.234.* 在 2009年9月8日 11:02 发表 防微杜渐 老祖宗的智慧再次体现,四字足以。管理学上咱又领先了2000年。 回复评论 58.42.59.* 在 2010年7月18日 10:52 发表 好神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回复评论 先生,别这样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20日 15:22 发表 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只要有不良现象存在,我们就要第一时间严惩。 回复评论 阿我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1日 16:26 发表 社会上如果没有杰瑞这种人存在 我想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那一次的创新不是在违规,那一次的创造不是在破坏啊~ 回复评论 Bubu0601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3日 20:22 发表 积微成著,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回复评论 211.143.131.* 在 2010年8月5日 17:59 发表 很好~就应该从小事做起,好习惯从小事开始培养,养成好习惯,做大事胜算更高 回复评论 Zengyi75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7日 12:19 发表 58.243.232.* 在 2010年6月3日 17:20 发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道理,我觉得西方很多的理论,都可以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找到同样的智慧。可惜的是我们自己确从不研究我们的智慧,而是去崇拜一样学习别人。 非常赞同~很多外国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其实并不新鲜,老祖宗早就给我们总结出来了~ 回复评论 Leozhe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8日 19:01 发表 破窗效应是人心理最深层的一种"大众化"心理,以及追求"畸形"公平的心态作遂,认为他人为我可为,只要不是第一个就好,反应了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从众""怕担责"的心理. 回复评论 221.123.180.* 在 2010年8月12日 16:58 发表 222.212.233.* 在 2010年2月23日 11:17 发表 天道~~ 强大 回复评论 221.123.180.* 在 2010年8月12日 17:00 发表 张继达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2月24日 18:11 发表 杀一敬百 一针见血 回复评论 113.71.123.* 在 2010年8月13日 11:47 发表 挺好的,虽然很多时候是小问题,但是积少成多就成大问题了。我想这个理论就对应了中国已久的防微杜渐。 回复评论 114.238.68.* 在 2010年8月14日 11:30 发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回复评论 61.153.20.* 在 2010年8月16日 10:13 发表 学习~ 回复评论 123.120.0.* 在 2010年8月20日 09:45 发表 好习惯的养成非常费力,但坏习惯却似乎是天生的。所以要日三省吾身。 回复评论 61.52.77.* 在 2010年8月25日 20:04 发表 很好 回复评论 2008.xhp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30日 14:00 发表 学到东西了 回复评论 Magicafresh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13日 09:47 发表 中国人总是喜欢人治,法制才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回复评论 117.136.25.* 在 2010年9月19日 21:49 发表 不论是不是老祖宗提过的,也不论是洋人还是国人新论,没有必要纠结这些东西吧,有道理的规则就试着去尝试不就成了,非要在这些出处方面咬文嚼字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回复评论 121.8.235.* 在 2010年9月28日 16:53 发表 218.25.62.* 在 2009年7月8日 16:56 发表 好像和“和谐社会”理念冲突啊。 为什么, 回复评论 219.149.59.* 在 2010年10月1日 22:30 发表 积微成著,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个人的 立场不 同罢了 ,个人 家庭 企业 教育 .....因人因事 。 回复评论 60.169.25.* 在 2010年10月2日 17:19 发表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回复评论 Sig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6日 10:05 发表 中国早就有所谓的“破窗效应”了,其实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亡羊补牢” 回复评论 125.40.53.* 在 2010年10月7日 16:47 发表 124.14.92.* 在 2010年4月27日 18:09 发表 实际上,破窗效应也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则之上的。对于第一个违反制度的个体来说,如果这种行为给他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那么可以预见后续的模仿者会络绎不绝。而对于制度建立者来说,对制度的监控、维护和监督执行也是需要成本的。尽管群体性的违反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破坏力很大,但是对于单个个体而言,其给企业带来的破坏可能远远不及对维护这个制度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维护这个 制度的收益远远不及维护的成本,所以企业开始也没有动力来维护这个制度。所以,一个制度刚建立就指望没有人来违反,是不太可能的。 坐公交车排队和看电影排队的情况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这两种行为给个人带来的收益不一样。如果电影不是需要坐着看2个小时,而就是2分钟,那么有人夹个塞也问题不大的。当然心里不满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为,要不要对加塞者说出不满又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为。 至于穿新鞋的轿夫,在鞋子弄脏了之后,“新”的价值就已经消失了,那么再付出“小心翼翼找干净的地方”的成本却没有任何收益了,自然不去干了。 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包括行为经济学。 强~~~ 回复评论 125.109.227.* 在 2010年10月7日 17:30 发表 破窗效应,是否也是“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本文档为【[讲稿]破窗效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9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2-02
浏览量: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