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谈“斤”说“锛”1

谈“斤”说“锛”1

举报
开通vip

谈“斤”说“锛”1谈“斤"说“锛”李家浩“斤”是古代常见的一种生产工具,凡是知道《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这个成语故事的人,大概都会知道这一点;至于“斤”是什么样的生产工具,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斧。大多数字典、词典、一般读物和教科书等,也都是这样解释的;甚至个别讲词源和古文字的论著,也把“斤”解释为斧。其实“斤”与“斧”是两种不...

谈“斤”说“锛”1
谈“斤"说“锛”李家浩“斤”是古代常见的一种生产工具,凡是知道《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这个成语故事的人,大概都会知道这一点;至于“斤”是什么样的生产工具,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斧。大多数字典、词典、一般读物和教科书等,也都是这样解释的;甚至个别讲词源和古文字的论著,也把“斤”解释为斧。其实“斤”与“斧”是两种不同形状和不同用途的工具,古今已有几位学者论及。我打算就这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重加论述,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避免这样的错误继续发生。对“斤”这种生产工具较早做出解释而又经常被人们引用的,当然要算东汉时期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我们现在看到的《说文》有两个系统的本子,一个是北宋初年徐铉等校定的《说文》三十卷,一个是南唐末年徐锴编写的《说文解字系传》第一卷至三十卷《通释》部分。徐铉与徐锴是兄弟,所以人们把徐铉等校定的《说文》称为大徐本,徐锴编写的《系传》的《通释》部分称为小徐本。大、小徐本《说文》在篆文字形、说解文字和正篆次序等方面都有出入。就“斤”字来说,这两个本子的说解文字就不一样:斤,斫木也。象形。(大徐本)斤,斫木斧也。象形。(小徐本)小徐本比大徐本多一“斧”字。不过在小徐之前,就有人把“斤”解释为“斧”,如《文选》卷十八马季长(融)《长笛赋》“挢揉斤槭”张铣注:“斤槭者,以斧理之。”又嵇夜叔(康)《琴赋》“匠石奋斤”刘良注:“斤,斧也。”张戬《考声切韵》也说:“斤,斧也。”①小徐本与大徐本文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很重要,关系到“斤”的形状和用途问题。人们多认为徐锴比他哥哥徐铉的学问好。就“斤”字说解文字来说,小徐本确实要比大徐①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工匠”注引。原文说:“《考声》云:[匠],巧人也。从斤,斤,斧也;从亡,音方。”万方数据2中国文字学报本通顺,所以相信小徐本的人比较多。例如段玉裁在为“斤”字作注时,就依小徐本。①清代《说文》学四大家,大家公认段玉裁的学问最好,坐第一把交椅,后人多盲目地跟他说“斤”是斧。如果我们稍微留心一下文献,就会发现“斤”、“斧”是不同的两种生产工具。例如:《司马法》佚文“辇,一斧、一斤、一凿、一棰、一锄”;②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木牍正面第二栏记有随葬品“大斧二,斤一”;③《淮南子·汜论》说“此之是非彼之是也,此之非非彼之非也,譬若斤、斧、椎、凿之各有所施”。这些文字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清代《说文》学四大家中,王筠是一位比较平实的学者,他在吸取严可均、段玉裁、桂馥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他在这两本书里,都对“斤”的解释提出过很好的见解,常常被人引用。为了叙说方便,我们先引《句读》对大徐本“斤,斫木也”的注释:筠案:本作“斫也”。或据下文“斫,击也”,谓是动字,乃以意增“木”字;又有觉其不通者,乃增“斧”字。然“斧”篆下固云“斫也”,则未增者也。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用与锄、鳗相似,不与刀、锯相似,故云“斫也”。元(玄)应引贾逵《国语》注:“斤,鳗也。”④王筠案语说了两个问题,一是对《说文》“斤”字说解文字的校勘,二是说明“斤”与“斧”是两种不同形状的工具。先说第一个问题。王筠说《说文》“斤”字说解本作“斫也”,甚是。沈涛《说文古本考》也有相同的意见。沈涛说:《一切经音义》卷一引无“木”字,盖古本如是,说详金部“铁”字。《文选·长笛赋》注引“斤,斫木”,“木”乃“也”字之误。《音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引同今本,乃后人据今本改。⑤沈涛所说的“详金部‘铁’字”,是指他对《说文》金部“铁”字说解的校勘。大、小徐本“铁”字说解都作“荃斫刀也”,沈涛说:《一切经音义》卷一引:“铁,茎斫也。谓坐刀也。”卷五引:“蚨,荃斫也。”是古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十四篇上,第30页,总页第716页下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3年;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第十五册,总页第13715页下栏,中华书局,1988年。②《周礼·地官·乡师》郑玄注引。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第81页,图版四一,文物出版社,1988年。④王筠:《说文句读》卷二十七,第23页,总页第573页上栏,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第十五册,总页第13715下栏一1376页上栏。⑤引自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第十五册,总页第13715页上栏。万方数据谈“斤”说“锛”3本无“刀”字。“谓坐刀也”,乃注《说文》者释“茎”字之义。斤部“斫”字虽训为“击”,而“斧”字解云“斫也”;“旬}”字解云“斫也”;“厮”字解云“斫也”;“斤”字解云“斫木也”,而元(玄)应书卷一亦引作“斫也”,无“木”字。是“斫”实斤、斧之属。本部“组”字解云“立薅斫也”(原注:据《广韵》引)。今谓之“斫刀”,古止单言“斫”耳。此处“刀”字,其为二徐妄加无疑。①沈涛不仅根据唐初玄应编写的《一切经音义》卷一所引《说文》“斤”字说解作“斫也”,还从同部“斧”、“钎”、“斯”三字的说解都作“斫也”,进一步证明“斤”字说解应该无“木”字。古代汉语词类,名、动不分。《说文》训为“击也”的“斫”是动词,也就是王筠所说的“动字”,但是“斤”等字说解的“斫”却是名词(参看下文)。大、小徐本“斤”字说解作“斫木也”或“斫木斧也”,显然是后人把此处的“斫”误认为是动词而妄加“木”字或“木斧”二字。再说第二个问题。王氏所说的“刃横”、“刃纵”,是从刃口与柄的角度而言的,“刃横”是说刃口与柄成直角,呈“丁”字形;“刃纵”是说刃口与柄成直线,呈“I”字形。《国语·齐语》“恶金以铸组、夷、斤、斯,试诸壤土”,韦昭注:“斤,形似钮(锄)而小。”《尔雅·释器》“斫谓之错”,郭璞注:“镨,攫也。”《说文》金部:“错,大组(锄)也。”“锘”或作“楮”。《说文》木部:“楮,斫谓之楮。”又金部:“镘,大组(锄)也。”这里所说的“组(锄)”、“斫”、“错(楮)”、“缨”等工具都是横刃。王筠说“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用与锄、攫相似,不与刀、锯相似,故云‘斫也’’’,甚是。传东晋顾恺之《斯琴图》摹本,绘有一个人双手持“斤”砍削木板平面,此人所持的“斤”就像锄头之形,②可以参看。王筠在《释例》中,推测“斤”即后世的“锛”,并根据锛的形状对《说文》篆文“斤”的字形结构作了分析。原文说:斤之为器,今无此名,或即鲼也。字又作锛。然则篆文当作R,横者其首也,向左而下迤者其刃也,植者其柄也。首以铁为刃,刃阔三寸许,长四寸许,为隋銎,纳展其中。展也者,属于刃之木之名也。展之中央凿孔而纳柄焉。篆文叠其柄与首者,首则展大于刃,柄则上方而下圆也,其刃横,不似斧刃缩,去木皮木节①引自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第十五册,总页第13647页下栏。②参看孙机:《我国古代的平木工具》,《文物》1987年第10期,第70页图一;《文物丛谈》,第209页图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万方数据4中国文字学报皆用之。①王筠说“斤”即“锛”,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无疑是正确的。锛的用途主要是砍平木板,这跟《释名·释器用》对“斤”的解释相合。《释名·释器用》说:“斤,谨也,板广不可得削,又有节,则用此斤之,所以详谨令平,灭斧迹也。”②“锛”的形状很像锄头,这跟上引古人说“斤”形似锄相合。不过于省吾先生指出,王氏谓“斤”即“锛”,“程瑶田已先有此说”。③程瑶田是清朝乾嘉年间著名的经学家,他曾结合古今实物,写出了一系列研究古代名物制度的论著,汇编成《通艺录》,其中《考工创物小记》里的《句兵杂录》一文,就有程氏结合他看到的商周铜器谈到“斤”的文字。程氏说:又见二铜器,小、大各一,盖斤之类。其锋锷两面渐厚而至于首,两旁中更起棱,故顶成六觚,顶上为銎以受柄。斧、斤受柄皆为銎,而銎异制。疑斧、斤并用以斫木,而斧横斫,斤直斫,斤又必资斧击之以为用与⋯⋯程氏在此段文字的末尾,有一段夹注说:今木工有平木之斤,其名与“奔”声相近。銎受短柄,又于短柄上为凿,受柄如曲矩形。治木时先用斧斫好,乃弹墨再治平之,疑用是器也。④文后还附有铜斤的图像。⑤从该文描写的铜斤形状和铜斤图像来看,程氏所说的铜斤跟现在考古发现命名的铜斤相同,是很有见地的。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夹注所说的“今木工有平木之斤,其名与‘奔’声相近”,无疑就是王筠所说的“锛”。程瑶田的《通艺录》刊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王筠的《说文释例》成书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两书相隔三十四年。王筠在撰写《释例》时,按理讲应该能够看到程氏《考工创物小记》。若此,他说“斤”“或即鲼(锛)”,可能是采用程氏的意见。由于《说文》篆文“斤”字变形很厉害,王筠又改变其字形结构以为之解,显然是有问题的,他在“补正”中根据金文“斤”的写法,就说“我说无征”,承认自己的错误。真正根据古文字“斤”的字形,对其结构做出正确分析的,要算近代的唐兰先生。众所周知,唐兰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20世纪30年代,唐先生在《古文字①王筠:《说文释例》卷二十《存疑》,总页第489页下栏,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第十五册,总页第13716页上栏。②此处释“斤”文字,据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卷七页4,总页327—328页)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4年。③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340页,中华书局,1979年。④陈冠明等校点:《程瑶田全集》第2册,第110一111页,黄山书社,2008年。⑤陈冠明等校点:《程瑶田全集》第2册,第117--121页。万方数据谈。斤。说。锛”5学导论》里,运用他的“偏旁分析法”释出了甲骨文中“二十多个前人未识”的从“斤”之字。①到了50年代,唐先生在一篇讲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农器的文章里,对“斤”字字形结构做过分析,他说: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是“斧”跟“斤”,大的是斧,小的是斤,现在一般称为“锛”。铜斤的用途最广,从商到汉的出土物也最多⋯⋯甲骨文的“斤”字作,,是画出一把有曲柄的,在头上安着青铜的“斤”的样子。而兵器的兵作磊,是两手捧着“斤”,可见“斤”又是兵器了。④20世纪70年代,大汶口文化陶器上发现几个刻画符号,唐兰先生认为是文字,并把其中有两个长柄工具刻画符号释为“戌”、“斤”。唐先生在谈这两个字时,又重申了“斤”即“锛”的意见。③大汶El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否是文字,还可以讨论,但唐先生认为其中两个长柄工具刻画符号是“戌”、“斤”,应该是可信的。“戌”是斧一类工具。比较一下“戌”、“斤”这两个刻画符号的形象,也可以看出“斧”、“斤”的不同。殷墟甲骨文是目前见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象形程度很高,唐先生对甲骨文“斤”字字形结构的分析,也应该是可信的。于省吾先生有《释斤》一文,④也根据甲骨文“斤”字对其结构做过分析,大家可以参看。程瑶田、王筠、唐兰、于省吾先生等说“斤”是“锛”,主要是从古书所说的“斤”的形状与用途跟“锛”相合而定的,并没有提出什么根据来证明这一点。直到20世纪90年代,刘勋宁先生从方言中为我们找到了直接证据。刘氏说:锛子称“斤”的说法并没有在现代口语中绝迹。今陕西绥德、清涧、吴堡、山西临县一带,仍称锛子为“平斤”。⑤这正是所谓的“礼失而求诸野”。在此顺便说明一下,我在去年看到安忠义先生的一篇文章,说西北木匠所用的工具“锛”,方言叫做“平竞”。⑥按安氏所说的“平竟”,显然应该从刘勋宁先生说作“平①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第189—192页,齐鲁书社,1981年。又《甲骨文自然分类简编》,第122—123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②唐兰:《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农器问题的初步研究》,《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第435页,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③唐兰:《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中国奴隶制社会上限远在五、六千年前》,《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第80、132—133页,齐鲁书社,1981年。④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342399页。⑤刘勋宁:《“斤”辨》,《语言学论丛》第17辑,第253页,商务印书馆,1998年。⑥安忠义:《陇右方言本字考例',《文字学论丛》第5辑,第366—367页,线装书局,2010年。该文把“平竞”之。竞”又写作“棱”。万方数据6中国文字学报斤”。因为“斤”主要是削平木材用的,所以叫做“平斤”。“锛”或“镄”字出现的时代较早,但不是工具名称。叔弓镩:“选择吉金,铁鳐锛铝,用作铸其宝镩。”①《说文》金部:“镇,铁属。”《广韵》平声文韵符分切汾小韵:“鲼,饰也。”作为工具名称的“鲼”或“锛”见于《集韵》平声魂韵逋昆切奔小韵和《类编》金部,注说:“平木器。”训为“平木器”的“鲼”或“锛”与它之前的“镄”或“锛”可能无关,大概它们是同为形声字的同形字,都从“贲”或“奔”声,所以它们的读音也很相近。④湖北应城人陈士元,是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他曾写过一卷《俗用杂字》。根据该文所说,作为“平木器”的“鲼”,还写作“删”。原文说:木工斫木器如钮者日删钮(原注:删音崩),又称鲼姐(原注:鲼音奔),一作鲼组(引者注:疑此句的“鲼组”当作“锛组”)。③邵则遂《疏证》引《玉篇》刀部说:“删,斫也。”按《玉篇》除刀部收有“删”字外,还在斤部收有一个“胍”字,注说:“斯也。”《集韵》平声登韵悲朋切崩小韵也收有这两个字,训释与《玉篇》相同。上引《说文》“斯”也训为“斫”。以“斯”、“断”、“断”或作“劂”、“到”、“副”等例之,疑“删”、“斯”应该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崩”、“奔”音近,甚至某些方言音同,可以通用。例如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奔迫”一作“崩迫”。④所以当工具讲的“绩(锛)”,可以写作“删”或“斯”。“删”或“朋『『”大概也是为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锛子这种生产工具而造的形声字。因为“删”或“鲼”的形状和用法跟“组(锄)”相似,故“删组(锄)”或“绩姐(锄)”连言,组成复合名词。在现在四川方言中,仍然把锛子称为“锛锄”。⑤这跟前面所引《国语·齐语》韦昭注把“斤”训为“形似组(锄)而小”,是一致的。众所周知,《玉篇》是南朝梁顾野王编写的一部字典,后经唐朝孙强、宋朝陈彭年等迭次修订增字,名为《大广益会玉篇》,即今本《玉篇》,已非原本《玉篇》面貌。相当中国唐朝时期的日本僧人空海法师(774年一835年),曾经根据《玉篇》编纂过一部字典,叫《篆隶万象名义》,体例与《玉篇》相同,收字与《玉篇》相当,保存了《玉篇》的基本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第1册,第00285号,中华书局,2007年。②关于“同形字”的问题,参看裘锡圭《文字学概论》,第208—219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③邵则遂:《(俗用杂字)疏证》,见黄建群主编:《湖北方言文献疏证》,第23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④参看刘坚、江蓝生主编:《唐五代语言词典》,第19页【奔迫】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⑤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第28页,巴蜀书社,2007年。纪国泰:《<蜀方言>疏证补》,第289页,巴蜀书社,2007年。万方数据谈。斤”说。锛”7面貌。《万象名义》刀部、斤部未收“删”、“斯”二字。《集韵》是宋人丁度等人依《广韵》重新编写的,而《广韵》也未收“删”、“斯”二字。这说明今本《玉篇》“删”、“斯”二字,是宋朝陈彭年等修订时增收的,原本《玉篇》当无此二字。《集韵》成书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这是否说“删(斯)”或“鲼(锛)”作为生产工具的名字是北宋年间才出现的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就把“斤”称为“锛”,只是字作“锸”,不作“鲼(锛)”或“删(婀jf)”,不为一般人所知而已。要想知道这一点,还得从“鳐锗”鱼谈起。“鳐鲒”是一种海鱼,古文献上有一些关于它的记载,但文字有出入和讹误。为了便于相互参照,一并抄写下面。高步瀛曾对有关“锸赭”的文字作过校勘。①我们参考高氏的意见,把校正的文字加尖括号置于误字之后,补出的脱字加方括号。《文选》卷五左太冲(思)《吴都赋》“鲫龟皤鳝”刘渊林注引《异物志》日:“皤鲒有横骨在鼻前,如斤斧形。东人谓斧斤之斤为镭,故谓之鳋错。鱼二十馀种,此其尤异者。此鱼所击,无不中断也。”②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鳝鱼”注引薛翊《异物志》云:“皤鳝有横骨在鼻前,状如斧斤。江东呼斧斤(之斤]为错<蟠>,故谓之蟠错也。此类有二十种,各异名,如锯<鳋>鲒<错)等。齿利如锯(错>,(鼻骨如蟠],即名锯(蟠>错也。”③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六“鳝鱼”注引《异物志》云:“皤鳝鱼鼻上有一横骨,利如刀斧。江东呼阔刃斧为鳐,故为鳐鳝<错>。此类鱼有二十种,各异,自有别名。齿利如错,鼻骨如鳐,今并从鱼作皤错。”④《尔雅翼》卷三十“鲛”条:“鲛一名错,谓之鲛错鱼。惟《吴都赋》既有鲛,又有皤错。故释者以背上有甲珠文,坚强可以饰刀,口为鳙者为鲛;其有横骨在鼻前如斤者为鳋鲒。东人谓斧斤之斤为皤(鳐>。此鱼所击,无不中断者。然则鲛是白沙,蟠蜡是胡沙也。要是一类,特彼以鼻上有斧<斤>为异耳。”⑤从这些文字描写的“蟠鲒”形状和习性来看,“锸储”大概是现在所说的双髻鲨。双髻鲨又叫丫髻鲨,头的前部向两边突出,形如铲子,牙齿尖利,性情凶猛,遇到它的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第三册,第1060页,中华书局,1985年。《文选》上册,卷五,第4页,总页第83页下栏,中华书局影印本,1977年。徐时仪校注:《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上册,笫51页下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徐时仪校注:《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中册,笫962页下栏。罗愿撰、石云孙点校:《尔雅翼》卷三十,第302页,黄山书社,1991年。万方数据8甲国又手学报生物无不胆颤心惊。古人认为双髻鲨的鼻子部分有横骨形状如斧斤之“斤”,牙齿锐利如“错”,“江东”人把斧斤之“斤”称为“镭”,所以把这种鱼叫“锸错”;因为“蟠错”是鱼名,故把这两个字改从“鱼”作“蟠储”。1“镨”作为生产工具还见于《后汉书》、《埤苍》、《玉篇》等。《后汉书·文苑传·杜笃传》“锸攫株林”,李贤注:“《埤苍》云:‘锸,铲也。’谓以铲攫去林木之株蘖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九十“镭斧”注:“上音烦。《韵诠》‘广刃斧也’。《埤苍》‘铲也,阔刃斧也’。”《万象名义》金部、《集韵》元韵把“锸”也解释为“铲也”,《玉篇》金部和唐写本《切韵》元韵也把“蟠”解释为“广刃斧”。①“广刃斧”、“阔刃斧”也就是“横刃斧”,当然是指“斤”。因为“斧”、“锸”的作用相似,只是刃有纵、横之别,古人为了说明“锸”的形状,就用常见的斧来说明,但刃有所不同,只好说成“横刃斧”。“铲”也是横刃,也可以用于“平木”。《万象名义》金部:“铲,平木器,平铁也。”《六书故·地理一》:“铲,状如斧而前其刃,所以铲平木石者也。”所以《埤苍》、《玉篇》等又以“铲”来说明“蟠”。于此可见,“镭”就是后来所说的“绩(锛)”。“蟠”、“镇(锛)”古音相近。上古音“镭”属并母元部,“鲼”属并母文部,中古音“镭”属并母元韵合口三等平声,“鲼”属并母文韵合口三等平声,声相同,韵相近,声调等呼也相同。《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番隅东”,《水经注·浪水注》、《续汉书·郡国志》南海郡属县“番禺”刘昭注和《文选》卷十一孙兴公(绰)《游天台山赋》李善注引,“番隅”作“贲禺(隅)”;李善注又引《山海经》郭璞注日:“贲隅,音番禺。”“镨”从“番”声,“镄”从“贲”声。根据郭注“贲隅音番禺”,“鲼”当然也可以音“蹯”。《集韵》平声文韵符分切汾小韵“焚”字注说,“焚”或作“蟥”,“古作燔”。以此例之,可以把“蟠”看作当工具讲的“绩”字的异体;更准确地说,“蟠”应该是当工具讲的“鲼”的早期写法。上引有关“锸鲒”的文字,都应该出自薛翊《异物志》。薛翊是三国时吴国人,薛综之子,官至威南将军,在征交耻回国途中病死,时在建衡三年(271年)。②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许多人著有《异物志》,如谯周《巴蜀异物志》、万震《南州异物志》、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佚名氏《凉州异物志》、曹叔雅《庐陵异物志》,以及薛硼弟弟薛莹《荆扬已南异物志》等,③这些《某某异物志》往往省称《异物志》。因此,薛硼的《异物志》当是省称,原书名应该有地名或地区名。薛翊《异物志》早已亡佚,其成书的年代,①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上册,第80、115页,中华书局,1983年。②见《三国志·吴书》的《三嗣主传·孙皓传》、《薛综传》。③参看刘纬:《汉唐方志辑佚》,第40、43、44、57、166、32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万方数据谈。斤”说“锛”9距今至少已经1740多年。我们知道“镭”是当工具讲的“镇(锛)”字的早期写法,不仅提早了工具名称“绩(锛)”出现的年代,同时也提早了明确说把“斤”称为“鲼(锛)”的记载年代。据薛翊《异物志》记载,“江东”人把“斤”呼为“鳐”。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为西南、东北走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就是指三国时期吴国的全部地区。《异物志》的作者薛翊是吴国人。看来把“斤”呼为“镭”,有可能是吴方言的说法。不过这样说有一个问题。上引《后汉书·文苑传·杜笃传》“锸镘株林”之语出自杜笃的《论都赋》。杜笃是京兆杜陵人。杜陵故城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既然东汉初年的杜陵人杜笃在他的作品中已把“斤”称为“锸”,说明这种称呼不仅仅限于吴方言。“斤”为什么会在方言中说成“镭”呢?我们从“绩”的字音似乎可以找到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绩”字除了音符分切外,还音“薰”。《说文》说“鲼”“读若薰”。上古音“薰”属晓母文部,“斤”属见母文部,二字韵部相同,声母都是喉音,可以通转,如从“斤”得声的“欣”、q昕”、“昕”、“忻”、“诉”等字即属晓母,就是很好的例子。“鲼”字所从声旁“贲”,有博昆切、彼义切和符分切三读,分别属帮母和并母。帮母、并母与见母之间,看似相隔甚远,没有关系,但是也有例外。例如:郭店楚简《穷达以时》11号以“告古”为“造父”,①“古”属见母,“父”属并母或帮母;山东地区的古国名“笛”,铜器铭文多作从“竹”“唐”声,②“笛”属见母,“唐”属帮母。“斤”在方言中说成“镨”,犹音“薰”的“镇”又音符分切。符分切与博昆切音近。“蹯”、“鲼(锛)”都应该是“斤”的变音。根据以上所说,“斤”应该是一种横刃工具,即后来所说的锛子,跟纵刃的“斧”无关。把“斤”说成“锛”,大概早在东汉时期的方言中已经出现,字作“锸”。后来这一方言逐渐通行开来,从中唐人已对“斤”不甚了了,把它解释为斧来看,至少从那时候起,“锸”已经成为人们对“斤”的通行称呼。可能是因语音的变化,后来“蟠”字已不能反映实际语音情况,约在北宋时期,就用“删”、“斯”或“绩”、“锛”来指称“斤”,并且取代了“蟠”字的地位。由于“删”、“膈J『”二字没有使用开,后来被“鲼”、“锛”二字所淘汰。但是,“斤”这一称呼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在西北某些方言中仍然保存着,一直到今天。①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第27、145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参看李家浩:《读<郭店楚墓竹简)琐议》,《郭店楚墓竹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354—355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②容庚:《金文编》,第296页,中华书局,1985年。万方数据10中国文字学报我们知道“斤”就是今天所说的锛子,这对于正确理解本文开头所说的《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这个成语故事十分有益。关于这一点,前面提到的刘勋宁先生曾做过很好的解释,①富金壁先生也曾做过说明,②大家不妨参看。2011年5月中旬据旧稿改写(李家浩:安徽大学中文系,230039)①刘勋宁:《“斤”辨》,《语言学论丛》第17辑,第254页。②富金壁:《训诂散笔》,第48页,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万方数据谈“斤”说“锛”作者:李家浩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230039刊名:中国文字学报英文刊名:ZhongguoWenziXuebao年,卷(期):2012(1)引用本文格式:李家浩谈“斤”说“锛”[期刊论文]-中国文字学报2012(1)
本文档为【谈“斤”说“锛”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4212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2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1-10
浏览量: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