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举报
开通vip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第63卷第2期 2008年2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01.63,No.2 Feb..2008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李志刚1,薛德升1,MichaelcyonS2,AlisonBrown3 (1.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2.伦敦南岸大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系。3.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中国城市的快速转型。近年来。针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大城市 的社会空间研究很多.但对在全球化影响下出现的跨国移民族...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第63卷第2期 2008年2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01.63,No.2 Feb..2008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李志刚1,薛德升1,MichaelcyonS2,AlisonBrown3 (1.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2.伦敦南岸大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系。3.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学院)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中国城市的快速转型。近年来。针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大城市 的社会空间研究很多.但对在全球化影响下出现的跨国移民族裔聚居区的研究尚不多见。对 广州黑人聚居区展开研究。以越秀区小北路为例。探讨其社会空间特征与演进机制。研究采 用微观视角,针对典型案例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表明。广州黑人聚居区与西 方同类族裔社会区存在诸多差异。小北路黑人聚居区因全球化下新的。自下而上”的跨国经 济联系而生,因广州城市的商贸文化、宗教历史、贸易网络和地理气候条件而兴,其跨国移 民多为来自西非地区的族裔散居者/漂泊者(Diaspora),其人口构成异质多元,且流动性强。 小北路的社会空间机制既包含被动隔离也包含主动聚居.其经济形态已经开始向“族裔聚居 区经济”(ethnicenclaveeconomy)发展。 关键词: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广州小北路 1 引言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下的城市社会空间正不断瓦解、破碎,欧美各国城 市普遍出现了所谓“跨国社会空间”(TransnationalSocialSpace)t¨.居住其中的“跨国移 民”包括观光客、移民圆、难民、流亡者、外籍劳工等等。目前, “跨国移民”聚居区已 在中国部分城市出现。例如.北京海淀区五道口出现韩国人聚居区、上海古北虹桥形成 了日本人、台商居住区、青岛城阳区和沈阳西塔街出现了“韩国城”。义乌有“中东人一 条街”等等。全球化正为中国城市带来新的社会空间.其社会空间机制如何。是否正在 形成区隔的族裔社会区.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选取广州越秀区小北路黑人聚居 区进行研究.探讨中国“跨国社会区”的特征、发展及其社会空间机制,以此丰富中国 地理学的社会空间理论。文章第一部分将对族裔聚居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评述;第二 部分对近年来广州出现的族裔社会区和黑人聚居现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介绍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与数据;之后进入实证分析.研究越秀区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的社会、经济及其空间特征 与机制。最后进行总结。本文的核心议题是: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如何? 其社会空间机制如何?是否正在形成区隔的黑人聚居区? 作为社会空间(socialspace)尤其是居住分异(residentialsegregation)研究的核心对 象,族裔聚居区(ethnicenclave)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焦点。典型的如芝加哥学派所 关注的城市“转型区”(transitionalzones)[31。总体上。北美【4.51、欧洲[6.91和澳洲【⋯1】等地的 收稿日期:2007-06.10;修订日期:2007.12.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1033,40771066,5060803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300105);中山大 学。百人计划。项目(3171310);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Foundation:National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40601033。No.40771066。No.50608033;ProvincialN砒uralScienceFoundation ofGuangdong,No.06300105;SunYat-scnUniversity100ScholarsFoundation.No.3171310;ScientificResearch FoundationfortheReturnedOverseasChineseScholars,MinistryofEducationofP.ILChina] 作者简介:李志刚(197¨,男,博士,副教授,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社会地 理与城市规划。E-mail:lizhig(勘aail.sysu.edu.∞ 207-218页 万方数据 208 地理学报 63卷 相关研究主要关注非洲裔黑人等国际移民的社会分化与排斥。西方城市族裔聚居区的形 成与区隔被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重力量作用的产物[121。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 开始普遍关注全球化影响下的族裔聚居区【B一41.特别是针对新的“自下而上”的跨国族裔 聚居区的研究成为焦点05-2q。 西方族裔聚居区的研究主要包括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类视角。一方面,结构主 义者认为全球经济和民族国家影响下的族裔区隔将带来新的城市社会空问结构㈨捌。族裔 聚居区成为“被边缘化的”、消极接受外部影响的受害者【垃231。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者 则认为跨国移民创造了积极的社会空间。尤其使得全球化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地方化内 涵【巩25】。史密斯(Smith)从“跨国城市主义”角度出发【1.24】。将视角投向地方、区域、国家 与跨国行动者的能动性。国际移民被视为“全球城市”重要的流动群体,其特殊的社会 实践镶嵌在特定的跨国空间中陶。研究者或从等级结构的角度研究全球化所塑造的城市社 会空间【巩冽;或从网络视角人手,强调移民建立的跨越地理、文化与政治边界的“社会 场”(socialfield)‘挣捌。研究表明。在“族裔聚居区经济”这一特殊经济形态下,身处其中 的跨国移民主动选择“跨国化”生活方式.通过投身于不同于主流劳动力市场所界定的 产业类型。跨国移民和企业家在这类聚居区以社会网络资本相互联系,获得很高的收 益【魂3螂l。 国内城市地理学界对城市内部空间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空间的研究 历经了形态描述、社会区聚类、跨时段对比、分异测度、机制分析等发展阶段[36-3Sl。总体 上。大量统计数据与宏观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构成正不断走向复杂化【砥勰411。 微观上。针对特殊群体聚居区的研究大量出现,如项飙、顾朝林等对北京“浙江村”、 “新疆村”、 “河南村”等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研究,表明国家政策的改变塑造出新的“非 国家化”空间【柏'42-441:李培林1451、蓝宇蕴阳、魏立华[471等对“城中村”的研究,揭示了外 来者与本地居民共同塑造新“村社共同体”的进程:其他如刘玉亭等对贫困社会区的研 究[481、柴彦威对单位社区的研究【491等等。另一方面,1980年以来,针对族裔聚居区的研 究主要着眼于居住在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裔文化和宗教塑造 出独特的社会区[501.典型的如对北京牛街、马甸的研究【5M引。研究者对此类族裔聚居区形 成的政治、经济、文化机制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与理论总钴【M明。总体上,针对族裔聚居 区的研究多以民族、历史和文化地理等领域为视角嗍,比较缺乏对空间视角尤其是城市地 理学视角的考察研究[541。目前直接针对国际移民族裔聚居区的研究尚不多见,仅有少量以 上海、北京等地的“国际社区”、 “国际性社区”为研究对象的探索,但多以规划,管理 为视角,尤其缺乏理论认谚{【羁581。此外,金(rim)对延吉市的韩国移民进行访谈,探讨族 裔经济对韩国移民收入的影响[591:吴缚龙和薇伯(Webber)从“封闭社区”(gated community)角度研究北京外国人社区.对其住房选择与居住空间分布进行了总结[60l。此 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2广州的跨国移民聚居区 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由秦汉起至明清的2000多年问,一直是中国对 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清代“十三行”的设立更使得当时广州承载着全中国的出VI贸 易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在对外开放和接受外来文化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加上 毗邻香港、澳门、身处作为新“世界工厂”的珠江三角洲等众多因素,使得外资企业纷 纷落户广州。 从1957年开始,每年两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春、秋两次)在广州举办,吸引 了大量外国商人。2001年中国加入“WTO”,广州的外商规模急速增长。随着“广交会” 万方数据 2期 李志刚等: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209 图1 2002—2005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l=l产品交货值(单位:力兀) Fig.1OutputvalueanddeliveryvalueofexportsofindustrialenterprisesabovethedesignatedsizeofC,uangzhou, 2002—2005(unit:10,000RMBy咖) 转型为兼具进出I=l功能,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以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为例,来自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9万外国商人参会。签订的商品交易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总值达340亿美元【6l】。依 托良好的区域条件与区位优势.广州经济近20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各类产品的出 /=i增长尤为明显。总体上,广州的出口产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2002.2005年间,广州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的产品产值近75%来自纺织业(图1)。90年代以来,大量销往海外 的服装、鞋类产品成为广州出口经济的主体。服装、鞋类产品的出口数量和数值一直高 居广州各种出口产品的前两位。尤其服装类商品的出口额保持7%的年增长率[621。 商品出口伴随的是大量外国商人与访客的涌入。尽管缺乏常住外国人的统计数据, 已有数据亦表明外国访客持续增长。外国游客主要以亚洲游客为主。但其他各洲的游客 同样持续增长。2005年总量已达170万以上。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非洲游客数量由2000 年的6358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3l766人次。年均增长率为37.9%。大大超过其他各地 区游客的增长(均值11.5%)。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暂住外国人口数量为30819(已剔除 港澳台人口)。据估计常住广州和深圳的外国人约占整个珠三角常住外国人口的70%,据 此估算广州常住外籍居民约为1.5万左右[631。另据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通报,2006 年在穗常住外国居民约为1.8万. 其中非洲籍占6%.来自中东的 占6%。欧美占55%.亚洲其它 国家占34%.据此估算广州常住 非洲黑人的规模约为1080人例。 但是.这一数字与2005年访穗 过夜的非洲游客数量(3l766人 次)对比.差别巨大。广州各区 均存在外国人居住的情况.但外 籍居民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中 心城区.由北向南。这些外国人 聚居区分布在五个地段(图2)。 第一片区为。三元里片”. 地处白云区。聚居该片区的外国 图2广州外籍居民聚居区的空间分布 Fig.2Spatialdis倒butionofforeignenclavesinGuangzhou 万方数据 210 地理学报 63卷 居民以三元里为中心.分布在金桂村、机场路小区、教师新村等地。三元里片区的外籍 居民规模约为数百人左右(根据白云区出租屋管理办公室访谈),主要由经营鞋类、服装生 意的非洲人组成。同时近年来不少从事中韩贸易的韩国人也开始在此聚集。萧岗附近已 初具“韩国街”形态。这一地区的居民主要选择租用商品房小区住宅.存在少量黑人在 附近城中村租用村民房屋的情况。 第二片区为“环市东片”。地处越秀区。该片区的外籍居民聚居在以广州市环市东路 为中心的秀山楼、淘金路、花园酒店、建设六马路、建设大马路等一带,这一片区的外 国居民主要以从事贸易的非洲人和欧洲国家使领馆、日本使领馆工作人员为主。本片区 的秀山楼、陶瓷大厦、天秀大厦、登峰宾馆、登月酒店,以及怡生大厦、恒景大厦、恒 生大厦、国龙大厦、永怡大厦等商业写字楼中都有外籍居民入住。这一片区是广州外籍 居民最早聚居的地段。也是当前广州外籍居民最为密集的地区。居住该片区的外籍居民 规模达到近千人。 第三片区为“天河北片”.地处天河区。该片区以天河北路为中心。聚居该地的外籍 居民分布在体育东、天河路、龙口西路、林和中路等一带。天河CBD于1987年“六运 会”之际进入全面开发.90年代初已初具规模,吸引了大量高级商务白领。典型的如80 层的中信大厦。内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意大利、马来西亚领事馆、香港特区驻 粤办事处、新加坡贸发局等机构,其东、西两栋38层酒店式公寓的居民以日、韩籍外企 高级员工为主。 第四片区为“二沙岛片”.同样地处越秀区。在该片区聚居的多为外企高级职员或外 派职员。二沙岛地处珠江.环境优美,且配备有“广州音乐厅”等舒适的生活设施,近 年逐步开发的高级别墅区更使该片区成为广州高级白领区.尤以跨国公司的经理人阶层 为多。同时,高级外企白领的分布正逐步向位于二沙岛北面的珠江新城拓展。 第五片区为“番禺片”。地处南郊的番禺区。近年来,一些大型的、配套设施较好的 楼盘如祈福新村、丽江花园等在该区出现,吸引大量白领阶层的同时。本片区也正成为 来自西亚和中东国家的外籍居民聚居区。例如,仅在“丽江花园”的德字楼和丽字楼片 区,聚居的国际居民已达300多人。 广州黑人聚居区指的主要是“三元里片”和“环市东片”两个片区。黑人在1990年 代后开始大量出现在这两个片区。尤其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大量黑人商人由东 南亚迁来广州。他们在广州开办商贸公司,同原籍国家或地区开展贸易,商品主要集中 于服装、日用品(鞋类、手表、儿童玩具等)。此类黑人多在写字楼以居住的名义租用住 房,同时进行公司经营。以此逃避征税和公司注册等政府管理。商居合一的情况比较普 遍。此外,在滨江东路、富力半岛、淘金路的淘金花园、人民中路的美国银行中心、麓 景路的麓景雅苑。以及瑶台、同德围、荔枝湾广场、宜安广场、恒福路、站前路、东风 西路靠近芭莎餐厅的写字楼和小区中。都有黑人商人居住或经营公司。但规模较小。那 么。广州黑人聚居区的社会空间特征、机制如何?是否正出现西方的非洲裔黑人隔离的 社会空间?为此。我们将对“环市东片”的核心地带一小北路进行深入实证研究。作为 广州黑人聚居最为明显、规模最大的地段,越秀区小北路地区的“非洲部落”已经大量 出现在媒体新闻报导中.对这一地区的深入研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3 研究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小北路地处越秀区洪桥街道,在其一公里半径内分布着诸多中高层商住楼。如天秀 大厦、秀山楼、陶瓷大厦、国龙大厦等。如秀山楼共有近200套房屋,黑人、阿拉伯人 开设的店铺占一半以上。居住小北路的黑人居民多为穆斯林嘲。仅秀山楼、天秀大厦、国 万方数据 2期 李志刚等: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2ll 龙大厦三栋就聚集了400多名来52个国 家的黑人居民(天秀街道访谈).其中天 秀大厦尤为初到广州的非洲黑人首选。 该地区所处的良好区位条件是吸引非洲 商人聚居经商的主要原因(图3);同时 临近机场路入口、广州火车站、地铁、 多个汽车站.附近大量分布着“站西钟 表城”、“白马服装城”、“流花服装批 发市场”等货流中心。此外,天秀大厦 距广州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距离仅3.5 ka'n.距“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中心”直线 距离不足5km。此地区住宅租金水平与 广州整体水平基本持平.属中等价格区 域。这些条件为成为吸引非洲客商聚居 图3广州小北路及其所处区位图 Fig.3LocationandsurroundingsofXiaobei垴(’m姐乎hou 的重要基础。 表1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为此.我们分Tab.1Meansandstandarddeviafionsofvariablesofthesamplequestionnaires 器;燃秀3大B非黼枷“3’酝‰始,3编2.30篓;;|;麓2i!;;骚 厦及其附近进行了 职业 1.50 9.22 0.00 5.00 1.00 1.07 “向{皓{嗣杏” 导 一 第一次来广州的时间 2.00 一 · 2.00 2.00 0.00 。半l"J结辐蠢谈: 耄二翥霉喜蓍篇。销:.m55:68朋.23:.肿00;.舯00:.肿00:篓 查。2006年1-5月 为第一阶段.我们 性别(男=1,女=2) 1.66 20.360.00 2.00 1.(30 0.48 里些 ::!! ::!: !:竺 i:塑 !:塑 !::! f注l受教育程度:1=6年以下,2=6-9年,3=10-12年,4=13.16年,5=16年以上;职业:1= 对小北路进行初步 商人.2=经理,3=一般职员。4=家庭主妇.5=其他;第一次来广州的时间:1=1998年及以 调研.该阶段确定 丽’221998年以后) 具体的研究对象为小北路天秀大厦周围活动的黑人居民.以偶遇抽样的形式发放了80份 英文问卷,回收52份,其中有效问卷43份(表1)。回收率低的原因在于黑人对于相关调 查持戒备心理.部分黑人经营的生意多未经工商管理部分登记注册。有些甚至是“三非” (非法入境、非法居住、非法经商)人员,因而对此类调查多有戒备。例如,2006年底, 广州警方查处“三非”人员3000多人,其中130人被遣送回国【删。另外,初步调查表明, 大部分非洲裔黑人的主要语言是法语,这为调查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期,针对居住小北 路路段几个社区的本地居民发放4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5份(表1)。这一阶段主 要调查黑人基本情况、来源地、住房条件、从业性质等问题。另外,也初步调查了黑人 和本地居民对彼此群体关系的看法。2007年3月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在相同地域采用 半结构式访谈进行深度调研。以天秀大厦为访谈点,共访谈46位黑人居民和2位本地生 意人,访谈涉及经济、居住、社会交往等几个主要方面。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入认识黑人 外籍移民的生产、生活和消费空间。了解其社会网络关系,以探悉其社会空间机制。 4 实证分析 4.1基本情况 小北路建有多个半封闭式住宅小区,且住宅首层多用于商业。,近年来。这一地段的 万方数据 212 地理学报 63卷 房价上涨至6000.7000元/rn2。1997年左右。天秀大厦等楼盘尚只有少量居民租用.由于 地处老城区核心地段的边缘且毗邻过境高架桥。其楼盘租金普遍较中心城区低.高空置 率和低租金等因素成为黑人在此聚居的原因之一。小北路的本地居民多为社会经济地位 普通的广州居民。五普数据表明,居住小北路所属洪桥街道的居民多为初、高中教育水 平(46%)。属中下水平。自1998年以来,/1,j1路附近陆续有非洲客商租用附近的三荣大 厦、侨福苑、秀山楼、康苑路42号以及淘金路一带住房,其中以天秀大厦的黑人最为密 集。总体上。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的社会空间体现为中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华人社区中分布 数个以黑人居民为主的商住楼。附近社区和城中村(如登峰村)中零星存在租房的黑人居 民。本研究将天秀大厦作为核心研究区域。 天秀大厦位于环市中路与小北路交界处.环市路高架从一侧通过.往返广州火车站 仅两分钟车程。大厦建于1995年。高36层。共分A、B、C三座。一至四层都是商店, 其余600多间写字楼中近70%被中东商人或非洲黑人租用。其中A座为商业写字楼。租 金水平为38.48元/m2,管理费9元/m2;A、C座为商住楼,租金为35—38元/in2,管理 费1.65元/m2。每日出入大厦的非洲和印巴商人达600.700人。春、秋两季广交会期间更 多。 调查表明,天秀大厦内的黑人多来自中非、 西非国家。尤其是西非国家(图4)(其中数据为 将问卷数据与访谈信息混合而成)。相当一部分 来自马里、多哥、冈比亚、几内亚、加纳、塞 内加尔和刚果等七个黄金海岸周边国家。自15 世纪以来.这些国家就具有浓厚的商业贸易传 统【删。与非洲其他国家一样。2000年以来.这 些国家与中国在纺织、电子产品等方面的贸易 快速增长.加上已颇为发达的本国商贸零售环 境[691,使得来自这些国家的商人大量涌人广州。 调研对象中70%为男性。30%为女性。西 非女性在经济活动尤其是非商业贸易方面存在 两类情况:对于加纳等传统上以女性为家庭经 济主体的国家.90%以上的商业贸易完全由女性 经营例;对于马里等穆斯林国家而言.妇女经济 图4广州小北路黑人居民的来源地 活动则处从属地位。因此。来自不向国家的黑F19·4N砒iona㈨。8。‘xi娥iluBlacks,Guangzhou 人在性别构成上存在两个极端:来自穆斯林国家的黑人妇女少。来自非穆斯林国家的妇 女较多。居住天秀大厦的黑人多是来自马里、加纳、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的穆斯林, 受宗教传统影响.其互相联系较为紧密。例如,斋月期间,黑人会用宽敞的办公空间一 起礼拜。规模较大的参加人数可以达到上百人。广州拥有悠久的伊斯兰文化历史。又是 先贤宛葛斯埋葬之地。因而广州已成为国内外穆斯林活动较多的地区之一嘲。被调查对 象的年龄中位数为32(SD=7.09),表明黑人主体为较年轻的青壮年。同时。33% (16/48)的访谈对象已经建立了家庭,但很少有访谈对象(2例)将配偶和子女带来广州居 住。这与跨国移民频繁的跨国旅行有关,如访谈对象No.1,来自乌干达.每2个月有10 天来广州进货;访谈对象No.16,马里人,过去10年每2.3个月来广州一次。90%以上 黑人均是在1998年以后来广州居住的。56%的黑人居民居住广州的最长时间低于1年。 作为跨国移民。多数黑人表现为高频率地往返于非洲和广州之间。如访谈对象No.48于 十年前开始来广州从事商业贸易。每次在小北路暂住的时间为30天左右。34%的调查对 象在广州居住l一3年,5%的黑人居住了3.5年,仅有2%居住时间达5年以上。可见目前 万方数据 2期 李志刚等: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213 长居广州的黑人较少。 4.2社会联系 小北路黑人多讲阿拉伯语、 法语.少数能讲流利的英语甚至 中文。在工作时。他们大多数都 会聘请中国翻译。就受教育水平 而言。16%为“6年以下”。43% 为“6.9年”。23%为“10.12 年”.18%为“13.16年”.可见 多数黑人的教育水平为初、高中 水平。当问及职业。多数黑人都 认为自己是“商人”。被访谈者 经营的产品以纺织品、化妆品和 图5广州小北路黑人的社会空间联系分析 Fig.5SociospatialconngctionsofXiaobeiluBlacks,Guaagzhou 电子产品三类为主。多数黑人经营的货品为衣物、鞋、化妆品和电子产品如手机、DVD 等.部分黑人则认为自己经营的产品包括“任何东西”。他们多将在广州购得的货品运回 所在国或周边地区.再通过本地销售网络进行销售。例如,访谈对象No.3的货品销往整 个撒哈拉南部非洲(alloverSSAfiica);访谈对象No.10将货物销往塞内加尔、西班牙和 意大利;另有多位黑人指出自己的货物销往几乎所有西非国家。 小北路黑人的经营方式可以划分为行商和坐贾两类嘲,即或零散了解市场购买货物, 这类群体以广交会前后居多:或开设店铺,多经营中低档产品,以成品进口为主。以此 两类群体为核心。小北路黑人形成特殊的社会网络(图5),涉及本地的市场、社会和政府 等要素。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行商的概念与中国词源的意思不同。例如。历史上“十三行” 的行商特指中国官方认可的从事外贸的华商【711。本文借用这一概念。指代在非洲拥有或合 伙经营店铺的黑人。他们多短期居住在小北路一带。以寻找商机,采购货物为其在广州 的主要活动。为此,他们在广州的日常活动多集中在市内各专业市场。以访谈对象No.20 为例,来自突尼西亚(Tunisia)。自2003年开始来广州采购,每年来广州4.5次,每次停 留15天左右。以几个大型鞋类市场为主要采购点。广交会期间,此类黑人大量涌入广州 进行采购。作为短期暂住者。他们多选择在旅社居住。且多人合住的情况普遍。在社会 网络方面上。其组成多元:43%的黑人有朋友或亲戚在广州,且多认为朋友(他们互称 brothers)对生意很重要。其中多位黑人有中国朋友。其他黑人则完全依靠个人,深入市 场。依赖个人经验进行交易。行商与本地居民的接触相对较少,他们的交易多围绕各专 业市场.与本地社会接触不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黑人需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 注册登记。并办理暂住登记手续,但实际有些黑人未遵守此类法规。值得注意的是,此 类黑人中存在极为贫困的个案。访谈对象No.22说。“他们口袋里连i00美元都没有, 甚至不能支付来广州头几天的旅馆花费”;No.25说。“不像那些El袋里装着两星期开销 来广州的人,我们非洲人白手起家。为了明天能吃上饭,一到广州就得马上工作”。 其次。 “坐贾”主要为非洲公司直接派驻广州的代理者或与此类公司有联系的人。 他们从各类专业市场、店铺或由工厂直接购置货物运回本国。少数行商的活动空间扩大 到珠三角其他城市。如深圳、东莞等地。与行商不同。此类黑人多选择在天秀大厦或附 近居民区租房.少数甚至购买了商品房(如访谈对象No.27,No.40)。此类居民90%有黑 人朋友或亲戚在广州.部分雇佣了华人中介和翻译。此外。行商与坐贾联系密切,通过 后者关系网采购商品。此类非洲黑人的典型案例为马里人在广州开设的9家“Cargo”(货 万方数据 214 地理学报 63卷 运中心).2000年后这类货运中心由曼谷迁来广州,其成员一般为5一10人,最大的一家 更雇佣近30位中国员工。其中最大两家的月货运量为50.100个集装箱,货物来源地包括 珠三角各地、浙江义乌等,货物主要运往西非各国。据估计,目前广州的此类公司已达 500多家【65】。与“坐贾”有关的政府部门涉及公安局、工商、出租屋管理部门,居(村) 委会等。但此类黑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逃避缴费与规避管理现象,因而各级政府部门对 黑人的评价不高。可见。与本地社会有直接联系的主要为“坐贾”类黑人居民。他们的 居住、经商和消费行为与本地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这表明。小北路的经济形态已经开 始向“聚居区族裔经济”发展.典型的“族裔经济区”正在形成。 4.3社会孤隔程度 选取居住意象、治安环境意象以及人文环境意象这三方面来了解黑人对本地社会的 整体意象。总体上。黑人对于生活意象的评价均为较中立态度。认为本地文化、社会的 开放性为其提供发展机会。选用“广州政府对我很友好”、 “广州人对我很友好”以及 “广州能接纳多元人群”等问句分析黑人对广州的看法,多数被访问者持肯定态度(69%, 58%。97%)。例如。访谈对象No.27说。“我喜欢广州,这里很自由。在欧洲,人们总 是将非洲人视为贫困和寻求帮助者.而在这里不会。在这里我们得到尊敬。他们只把你 当买卖人.没有偏见”。 但是。在与本地居民相处方面,黑人认为与之尚能共处。但交往很少,多数黑人不 愿与华人在同一小区居住(表2)。调查表明,黑人在择居方面主要考虑租金(44%)与临 近工作地(51%)两个因素,但82%的被访者对当前居住环境不太满意。因此,44%的黑 人被访者表示不会长期居住在目前住处。对黑人的迁居历史的问卷也表明。51%的黑人更 换过1次或1次以上住所。其中一位更换过4次。可见多数黑人居民的居住场所频繁变 动。总体上,黑人在小北路的聚居存在一定主动聚居机制,对于异国环境的不熟悉和抵 触使得黑人商人主动通过聚居实现低成本的发展。 表2黑人对广州本地居民的评价 Tab.2EvaluationofBlackstowardsGilangzhouresidents 对本地居民的问卷调查表明。华人对于黑人的聚居多持抵触态度。82.9%的本地居民 表示不愿与黑人在同一小区居住。54.3%的居民表示如果本小区的黑人继续增加。他们希 望能搬走。本地居民普遍认为黑人外形让人害怕,加上语言差异。难以交流。对于黑人 聚居,部分本地居民认为,他们的到来一方面带动了本地商业经济,但同时也使原本在 此经营的部分华人商户和住户陆续迁走。使得这一带几乎成为了纯粹的黑人区。例如, 天秀大厦管理处表示.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不介意黑人来大厦经商和居住。但黑人流动 性大,语言不通,不利于管理,尤其还存在欠交租费问题。而怡东大厦管理处则表示, 由于黑人的到来。部分中国商户已经陆续搬走,加上黑人难于管理、卫生状况差。管理 处现已开始利用抬高租金等措施有目的性的限制黑人进驻。而国龙大厦管理处也同样表 示不希望黑人住房继续增加。本地管理机构已开始采取调高租金、强制拒租等措施限制 黑人的增加。可见。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的形成也存在一定被动隔离机制,部分华人商人 和居民迁走,管理部门对黑人聚居持有排斥态度。 万方数据 2期 李志刚等: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215 5结论 (1)广州黑人聚居区与西方的同类族裔聚居区存在诸多差异。小北路黑人区因全球化 下新的“自下而上”的跨国经济联系而生。因广州城市的商贸文化.宗教历史和贸易网 络而兴。其跨国移民多为来自西非地区的族裔散居者/漂泊者(Diaspora),以男性居多, 以短期停留为主。 (2)小北路黑人居民具有流动性和多样性特征,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经营商品 多种多样。社会构成差别巨大。黑人主要分为“行商”和。坐贾”两类,在数量上以前 者为主;他们通过在专业市场的商品采购行为与本地市场、社会和政府产生联系。且后 者联系更为紧密。 (3)广州黑人聚居区的形成与社会排斥机制相联系。主要体现为黑人的主动聚居与被 动隔离并存。一方面,为强化社会联系,黑人主动选择聚居,方便联系。分享信息;另 一方面,本地居民、商人和物业管理者已开始采取措施,或搬离该地、或限制黑人入住, 使得黑人被动隔离现象明显。因此.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的出现使得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 分异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种族。 (4)总体上。广州黑人聚居区作为一种典型的“族裔经济区”出现,其经济形态已经 开始向“聚居区族裔经济”发展。这一新社会区的出现表明全球化正为中国城市创造源 自“草根”力量的空间重构。一种“自下而上”的全球化进程正在中国出现。 致谢:感谢马润潮教授、吴缚龙教授和两位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初稿的批评指正。感谢我们的学生黄恺、 周岱霖、何听、潘蕊,他们在问卷收集整理中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Refefences) 【l】Port铝A.Globalizafionfrombelow:1kriseof地amnadonalcommunities.In:WPSmith,KorezenwiezRP(eds.). LatinAmericajntheWorldEconomy.WestpI。n:GreenwoodP嘲s,1996. [2】WongLL'MieheleN.Theem盯geneeofsmaltramnafional∞terpri辩inVancouV盯:ThecaseofChineseelltl'Cpl'cncul" immigrants.htemafionalJournalofUrb蛆andRe西onalResearch,2002,26(3):508—530. 【3】ParkRE,BurgessEW,MeKenzicRD.mCity.Chicago:ClaieagoUmversityPress,1925. 【4】ClarkWAV.Residen砌∞gregationinAmericancities:Areviewandinterpretation.PopulationResearchandPolicy Reviews,1986,5:95-127. 【5】WylyEKHammelDJ.Gcnlrificafion,吲”gatio皿anddiseriminafioninmeAmericanurbansystem.Environmentand Planning气2004,36:1215-1241. 【6】MurdieR^BorgegardLImmigration,spatial∞gregationandhousing∞gregadonofilnnaigrantsinmetropolitan Stoeldaolm,1960—95.UrbanStudies,1998,35(10):1869-888. 【7】PeachC.LondonandNewYork:ContrastsinBritishandAmericanmodelsof∞gregafion.htematiomlJournalof PopulationGeography,1999.5:319-351. 【8】PhillipsD.Blackmmofityetlmieeonecntrafion,∞gregafionanddispersaiinBritain.UrbanStudies,1998,35(10): 1681.1702. 【9】taaanyiJ.Cllan百ngpattermof把si圳al∞g∞ga矗oninBudapest.htemafionalJournalofUrbanandRe,oral Research,1989.13:555—572. 【10】JohnstonRJ,For瞒tJ,PoulsenM.sy血cy.sethnicgeography:Newapproachestomlysmgpatternsofresidenfial concentration.AustralianGeography,2001,32(2):149—162. 【ll】JohnstonRJ,ForrestJ,PodsenM.mgeographyof蛐ethnieily:Residential辩gregafionofbirthplaeeandlanguage groupsinSydney,1996.HousingStudi鼯,2001,16(5):569—594. 【12】KempenRV,Ozuekl"cnAS.Ethnic瞻gregationincities:Newfo衄sandexplanationsinadyl311micworl&Urban Studies,1998,35(10):1631—1656. 【13】Schill盯NG,FouronG(eds.).Tr-ans丑址ionalfivesandnationalidentities:Theidendt)rpoliticsofH面tianimmigrants. h:Sehill盯NG.FouronG(eds).Tram皿fionalismfromBelow:SpecialISSUeofCompara矗veUrbanandCommtmity Researeh’1998.V01.6.NJ:Tramaction:NewBrtmswiek’130—163. 【14】GuamizoLE,SmithMP.ThelocationsofIransnafionalism.In:SmiIhMP,GuamizoLE(eds.).Tranmationalima fromBelow.NewBnmswick:Tran.龇fionPublishers。1998.3—34. 万方数据 216 地理学报 63卷 [15】MollenkopfJ,CastellsM.DualCity:RestructuringNewYork.NewYork:RussellSageFoundation,1991. [16】MarcuseP,RvanKempen.OfStatesandCities:mPartitioningofUrbanSpace.Oxford:OxfordUniversityP嗍, 2002. [171GuglerJ.WorldCitiesbeyondtheWest:Globalization,Development,andInequalit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4. [18]KivistoP.Socialspaces,transnafionalimmigrantcommunities,andthepoliticsofincorporation.Ethnicities,2003,3(1): 6-28. 【19】FaistT.TheVolumeandDynamicsofInternationalMigrationandT舢tionalSocialSpaces.New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0. 【20】PriesL.NewTransnationalSocialSpaces:InternationalMigrationandTtamnationalCompaniesintheEarly Twenty—fu-stCentury.NewYork:Routledge,2001. 【21】ZhouM,LoganJ.InandoutofChinatown:ResidentialmobilityandsegregationofNewYork'sChinese.Social Forces,1991,70(2):387407. 【22】Sassen.TheGlobalCity:NewYork,London,Tokyo.2ndedn.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l,xxvi, 447. 【23】LoganJ.Stillaglobalcity:TheracialandetllllicsegregationofNewYork.In:GlobalizingCities:ANewSpmial Order7.MarcnseP,KempenRV(eds).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2000.158—185. 【24】SmithP.TransnationalUrbanism.Malden:Blackwell,2001.ix,221. 【25】PoxesA.nesocialoriginsoftheCubanenclaveeconomyofMiami.SociologicalPerspectives,1987,30:340·372. [26】BeaverstoekJV.Transnationalelitesinglobalcities:BritishexpatriatesinSingapore。sFinancialDistrict.Genfomm, 2002,Ol33(4):525·538. 【27】MarcuseP,vanKemponR(eda.).GIobalizingCities:ANewSpatialOrder7.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2000. [28】KestelootC.Brussels:Post-Fordistpolarizationina Fordistspatialcanvas.In:MareuseP,vanKempenR(eds). GlobalizingCities:ANewSpatialOrder?Oxford:BlackweliPublishers,2000.186—210. 【29】ZhouM.NewYork'sChinaTown:TheSocioeconomicPotentialofallUrbanEnclave.Philadelphia:TempleUniversity Press。l992. 【30】ZhouM,LoganJ.Returnsonhumancapitalinethnicenclaves:NewYork’8Chinatown.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1989,54:809—820. 【31】RodriguezNP,HaganJM(eda.).ApartmentrestructuringandLatinoimmigranttenantstruggles:Acasestudyof humanagency.SmithMP(cO.).AfterModernism:GlobalRestructuringandtheChangingBoundariesofCityLife. NewBrunswick:TransactionPublishers.1992.164—180. [32】LeyD.Traasnationalspacesandeverydaylives.TransactionsoftheInstituteofBritishGeographers,2004,29: 15l·1“. 【33】HaganJM.DecidingtobeLegal:AMayaCommunityinHouston.Philadelphia:TempleUniversityPress,1994. 【34】KennethW,PortesA.Immigrantenclaves:Ananalysisofthelabormarketex]'虻:riencesofCubansinMiami.American JournalofSociology,1980,86:295—319. 【35】HaganJM.Socialnetworks,genderandimmigrantsettlement:Resourceandconstraint.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1998,63(1):55-67. 【36】FengBan.Thesocialspatialsll'uctureofBeijingmetropolitanareaanditsevolution:1982—2000.Geographical Research,2003,22(4):465483.[冯建.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地理研究,2003,22(4):465483】 [37】YiZheng,YanXiaopoi,ZhouChunshan.AreviewandprospectofurbansociospatialsbnlctII佗researchofChina. UrbanPlanningForum,2003,(1):21-24.[易峥,闫小培,周春山.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城市 规划汇刊,2003,(1):21.24.】 [38】WangXingzhong.UrbanSocialSpatialStructureofChJn雠Cities.Beijing:SciencePress,2000.【王兴中.中国城市社 会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9】LiZhigang,WuFulong.SociospatialdifferentiationoftransitionalShanghai.ActaGeographicaSinica,2006,61(2): 199-211.【李志刚,吴缚龙,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2006,6l(2):199.211.】 [40】0IlChaolin,WangFahui,LiuC_mili.StudyonurbansocialareasinBering.ActaCreographicaSinica,2003,58(6): 917-926.【顾朝林,王法辉,刘贵利.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地理学报,2003,58(6):917-926. 【4l】wuQiyah.TheoryandPracticesofResidentialSegregationofLargeCities.Beijing:SciencePress,2001.【吴启焰.大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2】MaLJC,XiangB.Nativeplace,migrationandtheemergenceofpeasantenclavesinBeijing.TheChinaQuarterly, 1998.155:546—581. [43】XiangB.ZhejiangvillageinBeijing:Creatingavisiblenon·statespacethroughmigrationandrnarketizadnctwol忆.In: PiekeFN,MaliceH(eds.).InternalandInternationalMigration:ChinesePerspectives.Curzon:Surrey,1999. 【44】CatChaolin,KestlootC.SocialpolarizationandsegregationphenomenoninBeijing.ActaGeographicaSinica,1997,52 (5):385-393.【顾朝林,克斯特罗德C.北京社会空间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1997,52(5):385.393.1 【45】LiPeilin.TheEndofVillages:AStoryofYangchengVillage.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2004.【李培林.村落的 万方数据 2期 李志刚等: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217 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6】I_anYuyun.Urbancommunity:Abouttheinstitutionandlifeofpeasantorganizations.ChinaSocialScience,2005,(2). 【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2).】 【47】wciLihua,YanXianpei.Studies011theevolutionof“urbanvillage”asinformalmigrantssettlementsindeveloped urbanchina:AcaseofPearlRiverDelta.ManagementWorld,2005,(8):48.57.[魏立华,闫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 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管理世界,2005,(8):48-57.】 [48】LiuYuting.UrbanPovertySocialSpaceinTransitionalUrbanChina.Beijing:SciencePress,2005.[刘玉亭.转型期中 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149】ChaiYanwei.Aresearchofwork-unitbasedinnercitystructu把ofChinesecities:AcasestudyofLanzhou. GeographicalResearck1996,15(1):30.38.【柴彦威.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兰州市的实 证研究.地理研究,1996,150):30—38.】 【50】GladneyDC.MuslimChine∞:EthnicNationalisminthePeople’sRepublic.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1. 【51】ZbouShan朗,ZhuLi’ai,FanZhifang.Theimpactofurbantransportationuponminoritycommunity:Acasestudyof Madiancommunity.BeijingSocialScience,2002,(4):33-39.【周尚意,朱立艾,范芝芬.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对少数民 族社区演变的影响:以北京马甸回族社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02,(4):33.39.】 【52】LiangJingyu.Fromclosedtoopened:Thetransiti
本文档为【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587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6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10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