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欧洲文艺复兴小史

欧洲文艺复兴小史

举报
开通vip

欧洲文艺复兴小史欧洲文艺复兴小史 陈衡哲著 序 十四、十五、十六三世纪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西方近代文化的总渊源;但因他性质的复杂,范围的广大,占时的长久,延地的广阔,及与后来种种史迹关系的密切,所以叙述他也就至为不易,非有十余万字,是不能发挥尽致的。然则我的编纂这本长不过二万字的小册子,又有什么理由呢? 这本小册子出世的理由,凡有两个:其一,是因为我今春编纂那本《西洋史》中的文艺复兴章时,曾处处感到不能尽意的苦痛。我曾极力的削足适履,去求减少他的篇幅,但结果仍得到了一个在一万三千字以外的长章;而我对于文艺复兴所欲说的话,却仍是未...

欧洲文艺复兴小史
欧洲文艺复兴小史 陈衡哲著 序 十四、十五、十六三世纪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西方近代文化的总渊源;但因他性质的复杂,范围的广大,占时的长久,延地的广阔,及与后来种种史迹关系的密切,所以叙述他也就至为不易,非有十余万字,是不能发挥尽致的。然则我的编纂这本长不过二万字的小册子,又有什么理由呢? 这本小册子出世的理由,凡有两个:其一,是因为我今春编纂那本《西洋史》中的文艺复兴章时,曾处处感到不能尽意的苦痛。我曾极力的削足适履,去求减少他的篇幅,但结果仍得到了一个在一万三千字以外的长章;而我对于文艺复兴所欲说的话,却仍是未能尽其什一。于是我便决意把那章的内容略加扩充,俾嫌他太简略的读者,得有一种较为详尽的小参考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其二,是因为我深信,我们若欲了解近代的西方文化,实不能不先求了解他的这个总渊源。但我一时既不能将那本十余万字的欧洲文艺复兴史编出,便只得先把这本小史单行出版,以期贡献于一般与那本《西洋史》无缘的人士了。因此之故,这本小书便负有两重的使命:其一,是去补充我的《西洋史》的不及;其二,乃是去求引起一般普通人士对于这件史迹的兴趣。 这本小册子虽是一个很小的果子,但他的纤小,却不是由于他的未曾成熟;或者因此他反而容易消化些也未可知。至于在消化之后,他能不能去兴奋读者的胃口,使他们要求再吃一个比他更大的果子,那就非我此时所能预知了。 中华民国十四年五月,陈衡哲 目录 总论 ………………………………………………………………………………..1 一 古学的复兴……………………………………………………………………….4 二 方言文学的产生………………………………………………………………….7 三 艺术的兴起……………………………………………………………………….9 四 科学的兴起………………………………………………………………………11 五 智识工具的进步…………………………………………………………………13 结论…………………………………………………………………………………..13 总论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一个大转枢,也是近代文化的一个总源泉,欧洲中古与近代的分界,便是以他为标记的。他所延及的地方,有英法日耳曼等的西欧各国。他所占的时期,则开始于第十二及十三世纪,那时孕育文艺的城邦及大学,已日渐昌盛,而古学也已由他的埋葬地方,渐渐的回到了意大利去。同时,法国及意大利南部的小文艺复兴,也是于此时产生的。第十四至十六的三世纪,是这个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自此以后,他却不免日趋于衰落了。但这是就他的本身而言,若论他的影响及效果,却是至今尚存留于欧洲的社会间的。 现在我们若要明白这件重大的史迹,却先应知道他的意义和原因,以及他所产生于意大利之故。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都是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文艺复兴的初期,他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了。这是伟大新文化产生时的一个普遍现象。所以我说:“复生”和“新生”的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促成文艺复兴的最大原因,是欧洲人民对于中古文化的反动。他们在中古时,因饱受了死亡流离的惨痛,而政府与社会又不能保护他们,于是他们便把基督教会,和他的出世观念,视为他们的唯一宝筏了。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当风狂雨骤之时,墙壁屋宇,固然是很好的;但如今却是风停雨止,又到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候了,人们还能甘心伏居在黑暗的屋子里吗?所以上古希腊罗马的入世观念,此时又重新受到群众的欢迎,做了他们拆窗毁璧的好工具了。这是中古与近世分界的一个重要关键。他是欧洲人民对于人生观的一个大变迁,便是历史家所说的“人的发见。”这就是说,人们靠了这个新的人生观,便敢于尽量的去生活,敢于丰富的去生活了。他实是上古人生观的复活,中古人生观的致命伤,近世人生观的一个萌芽。文艺复兴所以能在历史上占一个重要的地位,根本上也是由于这个。 促成文艺复兴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到了第十四世纪时,中古开化,日耳曼民族的事业差不多已经成功,所以中古的文化,也就不得不退老林泉了。当十四世纪开始时,日耳曼的民族已能作自由的思想[威克里夫(Wyclif等)],已能谋独立的生活(城市的兴起等),已能建立强固的政府(英法等国),已能各有自己的方言,已能自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个性[诗人代表如但丁(Dante),艺术代表如乔托(Giotto)],已能继续希腊人的遗绪,而作科学的研究[如培根罗哲尔(Roger Bacon)],到了这个形势,新文化的产生还能免吗? 但是这两个原因之下,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这便是个性的复活。中古的时候,人类的个性为教会所压制,除了祈求死后幸福之外,是没有别的希望的。他们无论在智识方面,或是情感方面,都是没有发展的机会的。这个情形,当然是扰乱式的中古社会的结果。但当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来发展他们的个性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要把这个束缚挣脱,去重过他们的自由生活了。这个个性的复活,他便是历史家所说的“人的发见”,他是文艺复兴的酵,没有他,便不能有文艺复兴。他是近世一切史迹的原动力,宗教革命和地理上的发见,也是他的产品。而中古与近世的根本分别,也就在这个地方。 注一 中古与近世的分别,也可以用比喻来说明,中古的代表,比如是一个戴着面幂,关在小室中的干瘪僧侣;近古的代表,却是一个享受“现在”和“此地”之美的强键少年。前者的人生观是出世的;后者的人生观,是入世的。前者是中古文化的结晶,后者是希腊精神的复活,也就是近世文化的种子。 这个文艺复兴的产生地,是北部的意大利。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意大利本是上古文化的老家,罗马帝国虽曾亡于日耳曼蛮族之手,而人民对于他们祖先的遗业,却终是不能忘怀的。一棵大树虽经风雨的摧残,使他的种子飘摇零落;但春光一到,最先产生小树的地方,恐怕终还是在那棵大树的附近罢?这是文艺复兴所以产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原因。 注二 法国南部在十二世纪时,也有文艺复兴的可能。但后来因为宗教的关系,遭到了法王的大摧残,那个才出的嫩芽儿,便完全萎枯了。不但如此,在法国南部所产生的新文艺,大都是一种感情爆发的产品,美丽有余,而毅力不足,所以不如带有考古性质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为能有领袖和创造的资格。此层当于下面另述之。 第二个原因是意大利政治上的背景。原来自从神圣罗马皇帝在十三世纪时抛弃了意大利之后,意大利才得脱离了日耳曼的政治漩涡,但意大利在中世纪所受的政治上的创伤,也不是短时期所能恢复的。不但如此,在教皇权力之下,政治上的意大利,是不易得到统一的领袖的。所以城邦政治,便成为当然的结果了。 意大利北部诸城邦的势力,并不一样,其中强凌弱,众暴寡的事,也是常见不一见的。而他们的政体,也是应有尽有,无式不备。他们有的是实行专制政治的,米兰(Milan)即是代表;有的是外具共和之名,内具贵族之实的,威尼斯(Venice)便是一例;有的是实行共和的,佛罗伦萨(Florence)便是最好的代表。在佛罗伦萨中,共和的利弊,犹能尽量的发泄出来。结果是使佛罗棱萨成为第二个雅典,一方面使他饱受朝秦暮楚政策的痛苦,一方面又使他成为意大利文化中的中心点,和雅典的成为上古希腊文化的中心点一样。在十五世纪中叶时,佛罗棱萨的政权,都归入了美地奇家(Medici)去,这一家中,接连产生了两位贤明而能干的君主,一是加司莫(Cosimo),一是加司莫的孙子罗棱索(Lorenzo)。这祖孙两人,都能礼贤下士,奖励美术文学,而尤以后者为能类于古雅典之白律苛司(Pericles)。佛罗棱萨的能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点,实在不能不归功于这两位君主。 此种城邦的君主,颇似希腊古时的霸王(tyrants),历史家名之曰:despots,亦是霸王的意思。这些霸王,大抵都能奖励文学美术,为文艺复兴的灌溉者。他们的最好代表,便是那两位美地奇家的祖孙;而十三世纪的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第二(Frederick Ⅱ),亦是此类霸王之一。他自己是一个诗人和哲学家,又能说希腊、法兰西、意大利及阿拉伯的方言。他曾罗致各种诗人,艺士,和学者,——不分宗教,不分种族,——到他的细细利朝廷内去,使意大利的南部很早的就产生了一个具体而微的文艺复兴,为后来的文艺复兴下一个好种子。 城邦政治,固然是政治上的一件不幸之事;但从另一方面看来,因为竞争的剧烈,和思想的自由,他却很能促进人民天才的发展,和新文艺的产生。上古希腊城邦政治时代的文艺,便是一个例证。所以我说:中古末年意大利的政治情形,也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大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地理上的和人种上的关系。当西欧扰攘的时候,意大利北部各城邦与东方的交通和商务,却始终不曾间断,其中尤以威尼斯和热那亚为能执商场的牛耳。这个情形的结果,一方面是使意大利的城邦感受到异种人的激刺,和上古文化的遗迹,——此时上古文化的代表,是回教文化和东罗马帝国的文化;——一方面又使他们的眼睛常常地睁开,不至于太上了教会的当。在这个情形之上,又加上了意大利人民爱悦文艺的天性,所以在中古末年时,意大利人比了其余欧洲的人民,心地便要明白一点,眼光便要宽大一点,见闻便要强博一点。这个情形,是于文艺复兴极为相宜的。 文艺复兴所以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固然不止这几个,但这几个却可以算是最重要的了。 文艺复兴的一件事,与别种史迹颇有不同的地方,因为他是一种心情的变迁,不似其他史迹的能以行为着迹,所以叙述他也至为不易。又况他所包的范围又极大,所占的时间和地点又极广,所发生的影响也是至今不曾消灭。我现在只得选择其中的几件大事,来简述一下,作为这个大潮流的代表。这几件大事是:(一)古学的复兴,(二)方言文学的产生,(三)艺术的复活与兴盛,(四)科学的兴起,(五)传布文化工具的进步。 一 古学的复兴 古学是指希腊和拉丁文化盛时的学术思想及文章而言。他的复兴,是文艺复兴的最初表示。欧洲上古的思想学术,当然以希腊为最古;罗马承他之后,产生了一种希腊化的罗马学术。到了中古时候,蛮族骚扰欧洲,上古的文化不绝如缕者,约有五六百年。这个时期便是欧洲真正的黑暗时代。但古文学虽受了许多摧残,却不曾因此绝迹,下面所举的三处,便是他藏匿的地方:其一是各地的寺院,其二是君士坦丁城(Constantinople),其三是回教徒所建的国家。寺院内的长老和僧侣,本是上古文化的保护人,但后来他们也就渐渐的愚暗起来,只知带了中古人生观的眼镜,去曲解古人的思想学术了。君士坦丁城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古希腊文化所被之区,因此,他也颇能为上古文化保存一点精华。回教自从征服东方文明古土之后,曾从聂斯托利(Nestorians)派教士处学着了希腊的哲学、科学、及医算诸学;又加上了阿拉伯故有的文化,结果是造成一个灿烂的回教文化。这个文化的最好代表,是在西班牙的回教都城哥尔多华(Cordova)。 以上所说的,便是古学在中古时潜地伏流的大概状态。到了第十三四世纪时,靠了十字军的激刺,及交通的增进,靠了各大学所供给的机会,靠了欧洲人民求智欲望的复活,及对于人生观的变迁,这个久伏于地下的古学,也就钻岩拨土的要求重见天日了。 最初见天日的古学,是亚理斯多德(Aristotle)的学说。第十二三世纪时,各国大学中最重要的书籍,只有两种:一是圣经,一便是亚氏的著作,——物理学,名学,伦理学等等,——由此可知亚氏学说在智识界的势力了。但这些著作,大半是由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的,不但错误百出,并且还加上了许多回教和基督教所给他的曲解附会。亚氏学说的真义,逐如披云蒙雾一般,不易看见了。亚氏如此,其他古人可知。所以古文学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求直接阅读古人的著作。 这些古文学家,历史家叫他们做人文学者(Humanists),因为他们所提倡的,是人文主义。原来上古文化与中古文化根本不同的地方,是在一则以人为中心点,一则以神为中心点。古文学家既是上古文化复兴的使者,他们学说的中心点,当然是“人”而非“神”了,所以他们的主义可以译为人文主义(Humanism)。 人文主义是古学复兴的一个主要标记,他的最好代表,是意大利佛罗棱萨城的佩脱拉克(Petrarch,1304-1374)关于这位好古老先生的生平,现在却只能简述几句。他是但丁的同乡,也是佛罗棱萨城的人。他自小便有好古的奇癖,他不但目好古学,耳好古音,并且常常心往神驰的将身移置到古文人的社会中去。他常怀着那“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感慨,所以只有不朽的古人, 是能了解它的思想心情;与他真正同时同地的人,却因性情兴趣的不同,反成为异时异地的人了。这个与古人忘时同化的精神,是佩脱拉克一生成功的原动力。 但佩脱拉克的成功,——即是他对于文化的贡献,——是什么呢?他的第一个贡献,是他的研究古文学。前乎他的,亦未尝没有研究拉丁文学之人,但为古学而研究古学,当以佩脱拉克为第一人。他是不肯以古学附会圣经的,他以崇古的精神,作彻底的研究,结果是使那些久闭于尘灰的古学,得以重建天日。他的第二个贡献,便是古文残稿的收集和整理。他曾不惜资财,不避辛苦,在欧洲的各处,收集了许多拉丁古文的残稿,为后来研究古学之人,立下一个好基础。他的第三个贡献,是他的至诚的复古精神。复古精神本身,本来不必定是一件好事,——有时并且是一件危险的事,——但在当日的欧洲,复古是不啻等于文化的恢复。当是时,意大利人的创造欲,颇有蓬勃盛发之势,而佩脱拉克自身,亦非不乐为文学界之创造者。但离弃古人的精神而言创造,即幸而有成,亦必靡费无数心神才智,故恢复古人的文艺思想,实为创造新文化的一条近路。所以佩脱拉克的舍弃创作而事述古,实是西洋文化史上的大转机。此后意大利人能以考据与创造并重,使古人的成就,能惠及近人,实是佩脱拉克的大功劳。他的第四个贡献,是把他的精神传染于他的社会。因为他的这个崇古精神,实已由理智的范围浸入于情感的疆域,实已带有宗教的色彩了,所以他的感化力,也是十分伟大的。他的门徒极多,而其中尤以那小说家薄伽邱(Boccaccio)及教育家拉温那的约翰(John of Ravenna)为最著名。薄伽邱的成就,是偏于方言文学的,当于下节再论。约翰是一个浪漫而具有诗意的学者,他的漂萍似的生活,此时却成为传播这个崇古精神的好工具了。下面所述的大教育家达弗得尔(de Feltre),也是约翰的门徒,由此更可知佩脱拉克对于后来文化影响的伟大了。 上面已经说过,当十二三世纪的时候,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人民,对于中古出世派的人生观,曾发生了一个反动的倾向,这个反动便是尊重“现在”和“此地”之美的人生观,便是以人为中心点,以享乐和发展个性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这便是我们所说的人文主义。当佩脱拉克未生之时,意大利人的情感和智识,虽都已到了能容受这个人生观的程度,但他们尚不能自动的去得到他。他们如万千条奔泉飞瀑一样,虽磅礴郁积,蓄势待发,但峭岩当前,乱石阻道,欲迳达大海,尚非得有开浚而引导之者不行。佩脱拉克生当这个企古的时势,又适具有一个与古人同化的天才,不自知的便做了那个久郁待泄的意大利智府的先导了。他的好学不倦的精神,他的崇古的诚意,和他的专深的学问,都恰恰应和了那时意大利人的内心的需求。他们崇拜他,信服他,奉他为文艺的泰斗,洗耳倾心地来听他讲学。因为在佩脱拉克之前,是不曾有过以研究古学为究竟目的之人的。所以后人便称他为“人文主义之父”(Father of Humanism)。自此以后,古文艺在意大利复兴的河流,便一泄汪洋,不可遏制了。 注三 佩脱拉克的成绩,还有许多以意大利方言作成的抒情小诗。这些小诗都是他少年时代的著作,后来他年老了,对于方言的文学,颇生轻视之心,因此便把这些小诗也毁弃了。但普通的欧美人士,至今尚以为佩脱拉克的所有不朽,乃在这些抒情小诗。 但譬如掘古城者,城愈古则愈在下层。佩脱拉克能从基督教化和回教化的上古文化中,发见了拉丁式的上古文化,可算是已经掘到古城上面了。但是拉丁式的古城之下,岂不还藏着一个更古的希腊城吗?佩脱拉克也未尝不见及此,但一则因为他的希腊文不甚高明,二则因为他对于拉丁古籍的研究太专深了,实无余暇再及旁的事业。所以这个开掘希腊古城的事业,便不得不待后来之人。 十四世纪时,意大利学者对于希腊文学的求知心,便是十分热烈的。但此时懂得希腊文法之人,已是很少,何况他的古学。适在这个时候,东罗马帝国因土耳其入寇的危机,常常遣使到意大利去求助。这些使者是比较懂古学之人,所以他们便被意大利人拉去做希腊教师了。其中最有名的,是克立索罗刺(Chrysoloras)。他于1397年,开始在佛罗棱萨教授希腊古学,一时听讲之人,如狂如醉,佛罗棱萨全城,便不啻成为希腊狂了。后来君士但丁为土耳其人灭亡之后,希腊人的西徙者,就更日益加多,而古希腊的灵魂,也就更加精神勃勃起来。这个希腊狂自然也有坏的结果,但此时所可见的,却是一般真正希腊学者的产生,而其中尤以那位坡利齐阿诺(Poliziano,1454-1494)为最杰出。他同时又是一个诗人和戏曲家,中古以来第一篇不带宗教色彩的戏剧,便是坡氏在十八岁时所编的。他的文艺和人生观,是浸沉于柏拉图的哲学中间的。 对于希腊拉丁古文学的复兴,此处不能再述下去了。现在且把他的效果,简说几句吧。 古学复兴的第一个效果,是创立一个研究真理的评判精神,为欧洲的人民驱除数百年来胸中的茅塞。中古教会所利欲者,乃是人民的愚暗,俾自己可以享受思想专制的特权。这些教会中人,不但不懂得真正的古文,即幸而能诵读一二篇古希腊拉丁文章,亦必削足适履的去曲解古人的意思,以期与他们的迷信和愚暗的见解相符。人文学者的态度,则恰与他们相反。他们感受了古拉丁和希腊学者的精神,便以寻求真理为人生智识的归宿,而评判,比较,与考据,又是他们从古希腊人学到寻求真理的三个重要工具。这个精神在十二三世纪时,便已东现一鳞,西露一爪了。哲学家亚毕拉都(Abélard),及科学家培根罗哲尔(Roger Bacon),便是例子。但他们的势力,究竟还甚微弱。直到人文学者出世以后,这个精神才蓬蓬勃勃的,如火燎原,不可向迩起来。这些人文学者,只求懂得古人的真义,只求从理智方面,去认识人生,余事均所不顾。他们对于教会的态度,也是以此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如教会的说话与理智相符,他们便服从他,否则他们便不睬他。这一个轻藐教会的态度,这个唯理是视的评判精神,实比千万刀枪还要厉害。所以人文学者在表面上,虽还都是教会的孝子贤孙,但在实际上,中古思想专制的致命伤,却是他们所给的。 第二个效果,是考据学的发达。爆发的野火是不能持久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所以异于法国南部和腓特烈第二在细细利的文艺复兴者,一半故由于时势和地理的关系,一半也是由于人文学者的能侧重考据,俾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能建筑于一个坚固磐石之上,为此后文学及艺术之花预备下一块深厚肥腴的地土。 第三个效果,是古书籍的加添,和书上讹误的校正。在二十世纪人的眼光中看来,这本不算得一件什么事。但我们不要忘记了,在佩脱拉克的时代,书籍还都是手抄的。又况交通阻滞,一个名贵古本子的收集,可以费去数年的精神,倾荡中人的家产呢?所以古书籍的收集和考据,也是人文学者对于后人的一大贡献。 第四个效果,是图书馆及学院的创建。上面已经说过,佛罗棱萨城的美地奇家的祖孙,加司莫和罗棱索两位霸王,都是好贤下士的人。加司莫所创立的柏拉图学院(The Platonic Academy)不啻是一个群星聚集的银河,而他们研究的中心点,便是柏拉图的学说,因为柏拉图实是此时研究希腊古学的一个大目标。那个佛罗棱萨城的大图书馆,也是加司莫的大成绩。佛罗棱萨城靠了这些学院和图书馆,便又靠了这两位霸王,成为研究古学者的一个最便利,最舒服,最能得到优待的地方了。他的成为人文汇集之区,又岂是偶然的呢? 第五个效果,是教育的改良。此时有一位教育大家,叫达弗得尔(de Feltre,1378-1446)他是佩脱拉克高足弟子约翰的弟子。他的教育宗旨,是以希腊的人生观为根据的,他一方面防止少年的任性纵乐,一方面又主张身体和精神的教育要双方并重,俾他们能成为完美的市民,和上古希腊人的教育他们的子弟一样。他的学校,是十五世纪时最有名望,最有势力的。他是教育界中一个新势力和新主义的代表。文艺复兴时的许多名人,都是出于他的门下的。 注四 现今欧美各大学中,尚有以拉丁或希腊文为必修科者,这也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留下的一个影响。欧美大学生,颇多反对这事的。现在也有许多新起的大学,应了时代的精神,把这两个必修科改为选科的。但我们由此更可以明白,文艺复兴是怎样的源远流长了。 第六个效果,是女学者的兴起。十世纪的初年,有由东方至西班牙的某女诗人,曾说道:“世上最可耻的事,莫过于愚暗。若使愚暗是女子入天堂的门券,那么,我愿造物主把我送到地狱里去吧!”这段言语是很可以代表当时女子的自觉心的。威尼斯的卡散德剌(Cassandra of Venice),和佛罗棱萨的阿勒散德剌(Alessandra of Florence),是十五六世纪时女学者的两个好代表。他们颇能与男子自由交际,自由讲学,但同时,她们又都是品洁行高,为一般人士所敬仰的。阿勒散德剌是名学者斯卡拉(Scala)的女儿。但凡曾与她接谈的,都觉得她的学问智识,尤远在斯卡拉之上。这些女学者,实是近代女子解放的先锋。尤可贵的,是她们的解放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她们的解放,是由内而外的,是以解放自己的理智为起点的;她们并不曾以解放的责任,推到男子的身上去。 但古学复兴的最大效果,上面已屡次提及,乃是以一个人生观的新模型,给予一般人士。中古人生观的不适于此时的人生,可以不用再说了:但凭空去创造一个人生观,也不是一件易事。十一二三诸世纪时,人民对于中古的道德观念,既已不复信仰;而新道德的标准,又不曾立定。于是一般人士,不由自主的便发生了一种向外的盲求,和内心里灵肉的冲突。但如今好了,靠了人文学者的辛劳,古罗马希腊的人生观,已呈露于目前,可以任意去采用了。这岂不是一件快事?罗马希腊的人生观,是以人为单位的,是以发育个性为人生的究竟的,所以这个新人生观的发见,不啻便是人的自己发见。古学复兴到了这个地步,在文化上的贡献,可以说已经登峰造极,此后便不免要走下山路了。 二 方言文学的产生 欧洲中古时的通行文字,是一种变形的拉丁文。但列国的人民,既不是罗马的后裔,他们的方言,当然也与拉丁不同。即在罗马的故土意大利,亦因人种的交杂,产生了一种异于古拉丁的意大利方言。这些方言在中古时,是没有文学的价值的,他们不过是一种言语罢了。直到十四世纪以后,才渐有些文人,去把这些方言应用到文学上去,使他们得到了文学的价值。到了十六世纪,印刷术发明之后,这些方言又得到了一个新势力。自此以后,他们就代替拉丁文,成为近世欧洲文化的重要工具了。 注五 这个中古拉丁文在欧洲文学上的地位,尤之我国的官犊文字:和他对待的,一方面有更美更佳的古拉丁文;一方面又有为普通人所用,而尚无文学价值的各国方言。上面所述的古学复兴,尤之我国唐代士人的提倡古文;而此章所述的新文学的产生,亦与我国近日的白话文学运动有点相像。 这个方言文学的产生,本是与古学复兴同出一源,因为当时意大利的人文学者,大抵都能运用方言,为创作文学之用;而当时的文学家,又都是受过古学的洗礼的。并且这两件事的目的,也很相同:他们虽是一向前看,一向后顾,但他们却同是对于中古拉丁文的一个不满意的表示,他们的成功,都是他的催命符。 但古学复兴的性质,是纵的——即是直溯上古的;——而新文学产生的性质,却是横的,是一国与一国不同的。所以现在我们述方言文学的产生时,便当以各国为单位了。 意大利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所以他的新文学的产生也是最早,而且又是十分优美的。这个新文学的老祖,不用说,自然是那位十四世纪的诗人但丁(Dante,1265—1321)了。但丁是中古与近代交界时的一个最好代表,他一方面怀着中古的人生观,一方面却又把很丰富的个性,收到了他的著作中去,使他的人物,都如生龙活虎的跳跃在纸上,这是与中古的刻板人物完全不同的。所以用历史的眼光看来,但丁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天才,他是中古文化的收束者,同时又是近代文化的一个先锋。 但丁对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的文艺。他生平的著作极多,其中尤为重要的文艺,有神曲(Divine Comedy)及新生命(The New Life)。新生命是他自己少年时代的传记。他的如火一般的热忱,和他的高尚纯粹的爱情,靠了他的文艺,至今还如春花一样,鲜明艳丽,使我们读了,不由得不和他表同情。那书是用意大利方言做的,实是后来意大利散文的模型。神曲是一本长诗,是但丁一生的杰作。他做这首诗时,是已经过了壮年了,对于人生的滋味,他也一一的备尝过了。所以这本他自己灵魂的传记,能叙述他由地狱到天堂的经过,好像亲身的阅历一样。我们读了他的地狱篇(The Inferno),不但可以看见一切恶鬼冤魂的残骨腐肉,听见他们的呼号咒骂,并且还可以嗅着那地狱中的霉臭阴毒的气味。我们不信地狱和上帝吗?这样的地狱,那能不教我们害怕?我们还敢不求与上帝和天堂接近吗?即此一端,便可以证明那时的文学价值了。但丁自己说,要用艺术来引导人类到天国去,他真能达到他的目的了。不但如此,那诗的成功,也是意大利方言的成功。但丁以前,也有用意大利方言做诗的。但第一等的出品很少,第一等的长诗更是没有。但丁凭着他的文艺的天才,和纯挚的情感,把那块方言的生铁,打成一片柔美的钢,使后来的人见了,不但可以得到他的用途,并且还可以学着一点制钢的方法。因此之故,但丁除了为文艺复兴打开一条大路外,却又做了意大利方言文学的一个开国元勋。 意大利方言的精美产品,在诗的一方面,是上面所说的但丁的神曲;在散文方面,则除去但丁的新生命(The New Life)之外,尚有溥伽邱的十日谈(The Decameron)。溥伽邱(Boccaccio 1313--1375)曾从佩脱拉克习过古文,但他的大成绩,却在散文方面。但丁和佩脱拉克及溥伽邱,曾被称为文艺复兴的三杰。历史家胡莫(Hume)曾说过:“第一位所唱者,天堂与地狱;第二位所唱者,人心之奥室,与灵魂之秘府;第三位所唱者城镇之街市与乡村之花园。”此寥寥数语,却很可以把这三位文人在文化上的位置写出。天堂地狱,是中古的范围,故但丁为中古文化的儿子。人心则已是以人为单位,故佩脱拉克为人文主义之父,为文艺复兴的代表。街市与花园,则已到了近世物质文明的疆域,那里宇宙的中心点,不但为人的心灵所占据,并且也充满了人的欲望和享乐之心了,所以溥伽邱可称为一个纯粹的近世之人。 溥伽邱的天才,是不以一方面为限的,他的著作也很丰富,但他的最大成绩,却是上面所说的十日谈。这个故事中的人物,是都有个性的,是有血有肉的活跃人物。他们不是圣人,却是凡人,他们能爱能恨,也能犯罪。所以这个故事,是很能代表人类解放以后的社会现状的。他不但在意大利受到了极热烈的欢迎,并且影响了欧洲各处的文学。 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1469—1527),也是意大利的一位文学大家,他的《王者》(The Prince)一书,是后人所奉为散文的模型的。但马基雅弗利的最大贡献,却在他的政治主张。 英国 英国新文学的老祖绰塞(Chaucer,1335?—1400),即是受溥伽邱影响的一个人。他曾游历意大利,饱受了文艺复兴的影响。他的坎特布里的故事(Canterbury Tales),也是一本充满生气的故事。但比了溥伽邱的十日谈,尤能有含蓄的意味。约与坎特布里的故事同时出产的英文文学,尚有威克里夫(Wyclif,1320---1384)的圣经译本。威克里夫虽是一个宗教改革家,但他的这个圣经译本,却也是散体英文的一个大成功。 自此以后,英国少年因思慕意大利文艺复兴之故,常有到意大利去游学的。这个游学的结果,不啻为英国学界打开了一个窗户,于是阳光所照之处,凡英国生活的简单,学校的固陋,教师学生智识的闭塞,都如暗室中的蛛网尘堆一样,此时都一一显露出来了。 不幸十四世纪以后,英国接连发生了两次大战,——百年战争,及蔷薇战争,——一次大疫,又加上了农夫的叛乱,于是丧乱贫苦的空气,便把新文学的芽暂时弄萎了。直到十六世纪,女皇依利萨伯(Elizabeth)朝代,这个萌芽才重新吐芽展叶的大放光华起来,而其中尤以莎士比亚(Shakesprare,1564—1616)的剧本为最有不朽的价值。莎士比亚所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是很深的,他的剧本中的故事,有许多是意大利的产品。他可以说是英国文艺复兴的结晶。自此以后,英国的方言文学,便建筑在一个千载不拔的基上了。 德国 德国的方言文学,产生较迟。十六世纪时,路德(Luther)所译的德文圣经,是德国方言文学的第一件产品。 西班牙 塞凡提(Cervantes, 1547—1616)是西班牙的第一个大文学家。他的吉诃德(Don Quixote)先生是以方言做的,他是世界上不朽的文学作品之一。 法兰西 剌柏雷(Rabelais, 1495?—1555?) 是此时法国方言文学的代表,但文艺复兴在法国的大成功,却尚须待诸异日。 三 艺术的兴起 艺术的兴起,和古学的复兴与方言文学的产生一样,也是发源于意大利的,也是以佛罗棱萨城为中心点的;但他的时期,却差不多要后于古学复兴一百年,——渐盛于十五世纪,大盛于十六世纪。 艺术的种类亦甚多,从广义而言,不但图书,雕刻,建筑是艺术;即诗歌,戏剧,跳舞,以至于金玉工业,及陶器瓷器的制造,亦何一不是艺术。但此处所述的,却是狭义的艺术,即是图画,雕刻,及建筑三项艺术的兴起,其余的都暂屏在范围之外。 凡艺术都有三个性质:一曰时期性,比如近日流行的立体画,决不会误被视为前世纪之物。二曰空间性,亦曰民族性,如檀香山的哀怨曲调,决不至与西方的豪壮歌声相混。三曰个性,如贝多文(Beethoven)的音乐,李太白的诗歌,拉斐尔(Raphael)的图画,皆是个性各别,不能相混的。总而言之,艺术乃是某时某地某人的人生观的影子。艺术之所以能有历史价值,也在乎此。我们现在且依据了这个观念,来看一看这个艺术兴趣的意义。 中古之时,个性屈服于全体,故中古时最发达的艺术,为个性最少的建筑。中古的大教堂,此时尚是欧洲文化的一个大成绩。后来文艺复兴的潮流,渐把那个萎枯了的个性,灌溉滋养起来,于是最宜于表现个性的图画及雕刻,也就渐渐起来与建筑争荣了,而其中尤以图画为最发达。此两项艺术本来不过是建筑的附属品,——大抵是用来点缀教堂的墙壁的,——到了文艺复兴时,他们便由附庸蔚为大国,而单行画本及单件雕刻,也就随处可见了。 文艺复兴时的新艺术,大抵都藏有两个倾向:一是复古的倾向,一是接近天然的倾向。复古的倾向,是对于希腊罗马古艺术的模仿,这事在各项艺术中皆甚鲜明。接近天然的倾向,在十三四世纪时,即可于乔托(Giotto)的画中察见。所以新艺术的兴起,实能脱离中古的时间性,及中古宗教民族的空间性,而另树一帜,为近世的欧西民族立一个艺术的大基础。他可以说是近世人生观的一个具体代表。 现在且按上面所说的三项艺术,分别简述一下: 一建筑 建筑是一件合作的事业,故不甚能代表个性;但对于民族性和时间性,他却能表示出来的。上古之时,希腊与罗马的人生观,是偏于现世的,他们的眼光是侧重地面的,故他们的建筑,方基巨柱,使观者的目光,左右行而不上下行,观者所得到的印象,也是心情的怡悦,而非翱翔于云表的遐想。到了中古的时候,人民以宗教为人生的依据,以出世为人生的究竟,所以中古的建筑,便以峨德士(Gothic style)为最发达:尖形的长窗,矗霄的高塔,纵行的直线,是都有引人向上的效力的。他们都不啻告诫观者说:“你们且忘了地下,望着天上,使你们的灵魂,随着那颤巍巍的尖塔,去与上帝接近接近吧!”到了文艺复兴之时,中古的人生观,又渐渐失了势力,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 新建筑的兴起,也是始于佛罗棱萨城的。自十三世纪末年起,佛罗棱萨城中的公共建筑,便逐渐加多,逐渐美丽起来。后来靠了加司莫祖孙二位的奖励及资助,佛罗棱萨城的建筑物,便成为意大利之冠了。但最能代表此时期的新建筑的,却又当推罗马的圣彼得堂(Peter’s)。这个堂是在十五世纪动工的,直到十七世纪方始完毕。加入这个工程的名手,有十六世纪的大艺术家拉斐尔及米开兰基罗(Michelangelo)。 二 雕刻 中古的雕刻,起初是建筑的附庸品,故雕刻的发达,最初也是附丽于建筑品的。第一个大雕刻家,是吉柏尔提(Ghiberti, 1378—1455),他的最大的成绩,是佛罗棱萨城中一个浸洗壇的铜门。据说这个铜门,是他用了二十七年的功夫做成功的,他的布景有深至三四层的,看上去差不多和图画一样,这实是雕刻界中的一个大革命。 自此以后,雕刻家就日渐增多。加之靠了古学者的收集,古雕刻的遗迹出土者日多;靠了美地奇家祖孙的引掖和奖励,及佛罗棱萨城建筑的发达,雕刻家的产生,也就成为一个应运之事。直到十五十六世纪,雕刻界里更出了两个明星:一是米开兰基罗(1475—1564),一是达芬奇(da Vinci, 1452---1519)。他们都是佛罗棱萨城人。他们不但是第一等的雕刻家,却也是建筑家和画家。但米开兰基罗的最大成绩,仍在雕刻一方面。在他的雕像上面,是都有极深刻的情绪,来表示出生命的奋斗的。他是希腊以后的第一个大雕刻家。他所立的标准,至今仍是高不可及。 注六 这两位艺术家,都是千古不一遇的伟大天才。他们两人的成绩,并不以雕刻及其他艺术为限。达芬奇同时也是工程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哲学家,及著作家。文艺复兴之花,开到他的身上时,可以说是五彩缤纷,无美不备,灿烂到了十二分的了。米开兰基罗除了图画,雕刻,建筑三项之外,也是一个工程家,诗人,及解剖学家。而他的高尚的人格,及美洁的情趣,又可以为艺术与道德不能并存之说立一反证。上面所说的圣彼得堂,也是靠了他和达芬奇,才能得到那个伟大的成功的。 三 图画 三项艺术的兴起,以图画的成功为最大,然亦最迟。乔托(1266?---1336)是第一个新画家,他的人物,渐能有生气,有个性,有行动及情感的表示,又能多用柔线,这都是中古时的刻板图画所没有的。但他生得也太早了,竟和冬梅独秀一样,差不多继起无人。直到十五世纪时,才又产生了一位大画家,叫做波提拆利(Botticelli, 1447—1510)的。波提拆利是一个梦想家,他的画品常含有神秘的意味,在技术方面,他是完全创作的:他画中的人物,常是神致飘逸,情绪深玄,又加上了那轻软的衣裙,柔淡的颜色,幽幽青天,浩浩流水,益使观者得到一种不可名言的神秘感觉。在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方面他却是基督和多神兼采的,结果是中古的出世思想及古希腊的宗教色彩,都时时流露于他的丹采白粉之间。故波提拆利艺术的擅胜,实不仅在乎他的外表的美丽,乃在乎他的想象的神秘,和感情的深微。 自此以后,画家的兴起,便如春花怒发了。其中尤不少第一等的人物,现在不能一一细述,只择其中最杰出的四位来说一说罢。 第一第二位,即是上面已经说过的达芬奇和米开兰基罗。他们的雕刻,固是空前的杰作,但他们的图画,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等成绩。达芬奇的人物,都是富于个性的,而且他们的表情与动作,皆极自然。但他并不是一个写实家,他的话是常含有神秘的意味的。米开兰基罗的用笔的成绩,是与他的用凿子的成绩差不多的,生命的奋斗,仍是他的唯一主旨。 第三位大画家,便是拉斐尔(1484—1520)。他在画界中的资格和成绩,不啻剧界里的莎士比亚,因为他不但有第一等的天才,并且又是能以全力去把这个天才施用于他的艺术上的。而他遗留给我们的作品,又极丰富。因此种种原因,他便为文艺复兴时画家的最好代表了。在技术方面,他是无人能与他并肩的。他比如一个采蜜的蜂儿,他把意大利所有美术家的住处都采遍了,然后又运用了他自己的伟大天才,把采来的香露甜蜜,酿出许多芬芳鲜艳的蜜儿来。这个蜜儿虽是由百花所酿成,但他的色香味道,却是十分和谐的。单单这种调合运用,以旧作新的事业,已是非天才不能承任了。 第四位大画家,是威尼斯派的提兴(Titian, 1477—1576)。威尼斯派的画,是以富丽和色彩超越全欧的,而提兴却是此派的杰出。 总而言之,图画的一项艺术,到了十六世纪时,可谓已经脱尽了中古的拘束,翱翔于千层云表了。今综其要点,凡有三事:一曰技术的改良。死者化为活,硬者化为柔,遂使艺术复兴人生相近。即以圣母和耶稣头上的金轮一事而论,中古的画家,常以一厚硬之圈来代表他,结果是使观者代圣母和小耶稣叫苦。后来艺术逐渐进步,他们头上的担负,也就日渐轻松。及至拉斐尔时,却只用薄薄的一丝金光,来代表他们的神圣了。二曰范围的扩充。中古画家的范围,是以圣经为限的,后来经过复古的潮流,希腊的神话及日常生活的情形,便也成为画家的资料了。这个情形的结果有二:一是雕刻和图画的脱离建筑而独立;一是个人画像和非宗教的画品和雕刻的盛行。三曰审美的倾向。这个情形当然是复古及人生观改变的结果,其理甚明,可以不用赘述。 现在把中古时的一个圣母像,来与拉斐尔的一个圣母像比较一下,读者对于这项艺术的变迁,便不难一目了然了。 四 科学的兴起 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于理智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然理智和情感,既是人类最宝贵的官能,那么,所谓文艺复兴时的人的发见,亦不过等于那个久被茅塞的理智和情感的重见天日罢了。情感的新生命,我们既已在上面略略看见一点,现在且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兄弟——理智——的新生命。 科学的老家是在哪里呢?原来上古的希腊,是和一个百宝箱一样的,凡是近古文化的老祖宗,都可以说曾在他那里藏过。诗词文艺,不用说了;即以近古的魔王科学而论,他又何尝不曾经过希腊人的手泽呢?中古之时,神权万能,教会以迷信引导人类,于是人类求真理和创造的欲望,遂为求圣徒遗迹和朝拜圣陵的事业所蒙蔽。但求真理和创造的心,——这就是科学的真精神,——是人类天赋的欲望,他可以被蒙于一时,岂能被蒙于永久?同时,古希腊的科学,虽然被教会屏逐于西欧之外,但他却未尝消灭。他曾在回教国中,找到了一个尊荣安稳的藏身之所。所以西欧科学复兴的第一件事,便是由回教徒处将古希腊的科学种子重新移植过来;而十三世纪时亚理斯多德著作的浸入西欧各大学,即是这个移植功夫的第一个结果。他已把科学的精神,——如因果的寻求,物象的观察,事物的实验之类,——深深地浸入人心里去了。后来靠了复古运动,一般研究科学者,遂更能直接的去向古希腊求教。我们知道,凡是医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以及历史学和各种社会科学,古希腊是都曾以良好的教师给过我们的。 十三世纪的培根罗哲尔,是近世科学家的先锋。那时僧院学派的势焰方盛,亚理斯多德又不幸做了他们的护身符,培根却是攻击这个学派最有力的人。他以为真理的寻求,必须从观察物象和实验物质下手,单单靠了几本古书,是不中用的,他有一段言论最能代表他的科学的态度。他说道:“他人像在暮色苍茫中的蝙蝠一样,方昏昏然,盲盲然,想求一看的事物,他——培根的一个朋友——却在白日之下,观察明白了。因为他是一位实验的人物。他靠了实验,可以得到许多智识,——自然物质,医药,化学,以及天上地下,一切事物的智识,他都可以得到。” 注七 培根曾预言,靠了科学的应用,物质文明当有惊人的进步。他说,将来必有一人可以驾驭的车船出现,将横行于大陆及巨涛之上。又将有飞机出现,可以如鸟一般的翱翔于天空之中。这两件事现在都已应验了,但他的人生不死,及化石为金的预言,却尚不曾应验。 最先脱离黑暗的科学,是天文学。自从古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y)创地球为宇宙中心之说后,千数百年来,不曾有人对于他的学说发过疑问;直到哥白尼(Copernicus, 1473---1543)时,这个学说才得到了一个大打击,因为哥白尼是主张太阳为宇宙的中心点的。后来伽利略又极力的赞成这个学说,他又发明了望远镜,于是哥白尼的学说,乃得靠了科学的方法而益证实。 但宇宙中心说的改变,实不仅是天文学上的一个革命,他也是人生哲学上的一个大革命。原来照了圣经的解释,人乃是宇宙的中心点,是上帝的骄子,所以他所住居的地球,当然也是被日月星辰所环拱的。今若改变旧说,则人类的尊严,岂不要堕到泥土中去,那个代表上帝的教会,岂能任容这种邪说来摇惑人们对于上帝的信心呢?结果是教会靠了他的威力,竟使伽利略闭口不再乱说;而哥白尼的学说,也是到了临死之前才敢发表的。 但科学的精神,虽有培根的提倡,虽有几个大天文学家的实用,然科学的方法,却仍不曾改良。他们所用的,仍是亚理斯多德的演绎方法,所以教会如说:“人是上帝的骄子,所以他所住的地球,当为宇宙的中心点。”科学家便没有坚强的说话去反驳他。直到培根法兰西斯(Francis Bacon, 1561—1626)时,科学方法才得到了一个大革命。因为培根法兰西斯所提倡的,是归纳法。这个方法是与实验科学有连带的关系的,所以此时科学家便可以用了这个方法,去回驳教会道:“我们已经靠了实验,证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点,地球是附属于太阳的了,所以人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点。”这实是教会的一个致命伤。 但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仍不过是一点萌芽,直到十七世纪以后,科学家才风起云涌的大兴起来。后来又靠了科学的实用,使地球上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至今尚未停止。但这都是近百年来的事迹,不在此时的范围以内了。 五 智识工具的进步 在这条之下,当以印刷术的发明为最占重要。因为书籍的缺少,是文化的一个大障碍,文艺复兴即已把人类的智识容量提高扩大,然若非同时有印刷术的发明,则文化之灯,仍只能照及一隅,而不能普及于民众。所以我们可以说:印刷术的发明,乃是近世民权运动的一个根本原因。 谁是印刷术的发明者?这个问句的答语,至今尚是历史上的一个疑问。因为若溯本穷源,那么,上古时已有印章的使用,他也可以算为印刷术的太上老祖;而中国的木板印刷,也是近世印刷术的一个模范。此术曾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到了十五世纪时,北欧地方,便渐有人根据了这个版术,从事于活版的试验。但膺这个发明的荣誉的,却是荷兰人科斯忒(Coster)。德人加腾堡,乃是第一个以此术施诸实行之人。而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籍,却是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自此以后,活版印刷所的建设,便如雨后的春笋,篷起勃发,不到五十年,他们已经布满欧西各国了。结果是不但书籍的数量大增,而且书价既贱,昔日无力置书的,现在都有购置的机会,因此,智识的普及,也就非为中古人士所曾梦见。不但如此,昔日手抄之书,常常讹误百出,今改用活版,须将版本一次校正,所出的书便可一律无讹。所以书籍的质量上,也就同时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无从增加起来。最初的纸,是古埃及人所用的苇纸,中古的欧洲人,又改用了羊皮纸,但这两种纸都是十分昂贵的。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及意大利各处,欧洲才得了一种便宜的纸料。后来他们又以羊毛或麻苧来代替木棉用。这个新法所制的纸,不但价值更便宜,并且易受活版的印迹,不似羊皮纸的不和于用,印刷术得此,便真如鸟得翼,益能高飞远及,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 结论 上面所举的文艺复兴五项大事,——古学的复兴,方言文学的产生,艺术的兴起,科学的兴起,及智识工具的进步,——除了第五项外,他们都是在意大利出土的。他们舒芽放苞之后,便渐渐的由意大利走向西北,到了法兰西,日耳曼,及英吉利各国,为近世的文化撒下了许多可贵的种子。 文艺复兴在法国所走的路,是王家的大道,因为那时法国王权大盛,所以文艺复兴不知不觉的也便带了贵族的色彩。比如当日新建的法王宫殿,便显然是受了意大利新文艺的影响的。在古学及新文学方面,法国也受了意大利的影响,产生了一派考古家及新诗人和文人。但文艺复兴在法国最重要的影响,却是大革命前的哲学家,他们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主动力。所以法国文艺复兴的果子,直须待到十八世纪时,方见分晓。 日耳曼的民性,是与意大利的民性不相同的,而且此时日耳曼人民的智识,尚在幼稚时代,所以文艺复兴到了那里,也就改了途径,走到宗教的城内去了。伊拉斯莫斯(Erasmus)是日耳曼文艺复兴的一个伟大人物,他是佩脱拉克以后的第一个国际学者,他的影响是普及西欧各国,不以日耳曼为限的。他也是一个古学家,但因为他的兴趣是偏重于改良当时的教会的,因为他的影响也是偏于宗教一方面的,所以他便不在本书的范围之中了。 但意大利文艺复兴之焰正盛炽时,曾有许多英国的青年,襆被东游,他们见意大利文物之盛,人民的富庶,起居的奢华,不觉目眩神移,除了赞美之外,竟无别话可说。结果是使英国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同时得到一种新的激刺和进步。在新文学一方面,上面已经略略说过,此处可以不赘。在艺术方面,英国却和日耳曼差不多,不曾产出什么本土的新种来。在古学方面,则有科雷(Colet)及谟尔(More)。谟尔的《乌托邦》(Utopia),是一件不朽的著作,柏拉图的共和国在他这件著作上的影响是很鲜明的。但英国文艺复兴最大的贡献,却是科学和文学。上面所举的两位倍根,都是英国人士,而莎士比亚尤为英国文艺复兴的最好代表。其余如十六世纪时的锡德尼(Sidney)和剌里(Raleigh),也都是多才多艺,富有文艺复兴精神的人物。 由此可知,文艺复兴的种子,和他的本身一样,不是刻板的,乃是能因地因势而改变他开的花的。现在且作一表,来表示这个种子传入西欧各国后所产的特殊花果。 表一 文艺复兴在西欧所产生的特殊花果 国别 花 果 重要原因 德国 宗教哲学 宗教革命 (一)民族性简单宜于宗教 (二)民族性喜实用不乐罗马教的仪式 (三)教皇在日耳曼的威信本不甚深 西班牙 地里上的 新帝国主义及 (一)近海宜商业 葡萄牙 发现 欧化的遍及全球 (二)宗教及爱冒险的民族性 法国 政治哲学 法国革命 (一)专制政体的发达 (二)政治的亟须改革 英国 应用科学 工业革命 (一)工业发达 (二)尚实用的民族性 注意一 表中所指出的特殊花果,每国只以一件为限。但此并不是说:文艺复兴在该国所发生的影响,只此一样;不过是说:这一种的花果,在该国的发达,在时间及分量上,都超越于其余各国罢了。具体的说来,即是在宗教改革方面,日耳曼乃是西欧各国的领袖,而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革命,乃由法国开其端,其余可以类推。望读者勿将此表看呆。 注意二 表中每一种特殊花果,在该国产生后,他的种子仍又分散于其他各国,因为他们是不拘守故土的。此亦足以证明文化的相互关系,及他在历史上所占的地位。 为西欧各国辛勤播散这个文化的种子,实是意大利对于文化的一件不朽大业,但他所出的代价,可也不小。原来对于文化有所贡献的国民,是最易流入柔弱,最易受武力的摧残的,这实是历史上的一件伤心事。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又何能独逃出这个公例呢?况且自西罗马帝国灭忙以来,意大利本已常成为西欧雄心家的目的物。中古之时,因教皇与皇帝之争,意大利已经受到了不少的蹂躏摧残。到了文艺复兴之时,意大利在政治上既无统一的实力,而一般人士,又复聚精会神的从事于文化的创造,这个情形,遂引起了王权正盛的法兰西的垂涎。自一四九四年法王查理第八(Charles Ⅷ)侵寇佛罗棱萨城起,至十五世纪中叶时,法王法兰西第一(Francis Ⅰ)与神圣罗马皇帝查理第五(Charles Ⅴ)拼死力争意大利时止,此五十余年中,意大利不知受了几许异族马蹄的蹂躏,几许异族刀箭的割戮。罗马城既已被劫而毁掉,而意大利的文化,也如云烟四散,摧残净尽。自此以至十九世纪,意大利便成为一个地理上的名辞,无复半点政治实力了。 但是诗人说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上古的末年,西罗马帝国既遭蛮族的蹂躏,而罗马的文化,却并不曾以此忘其天职,结果是中古末年古文化的大复活。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又何尝是无情之物呢?他虽受了外来武力的摧残,化为泥土,但他却不曾因此绝了希望。这泥土怀着文化的种子,却跟着他的摧残者,走入了西欧各土,后来便在那里发芽展叶起来,为近代产生一个灿烂的文化。由此可知,武力的胜利在一时,文化的胜利在永久。意大利所受的委曲,不过数百年,而他在文化史上的功绩,却真是千古不朽的了。 文艺复兴在空间里所走的路径,上面已经简述明白了,现在且再看一看他在时间里所经过的级程。原来一件重要史迹的生命,必有三个时期:第一是发芽抽枝,含苞未吐之时,我们便叫他做萌芽时代。第二是花肥叶盛,果实渐壮之时,我们便叫他做全盛时代。第三是叶落果谢,虫侵根枝之时,而同时也是果子落入他处之期,我们便叫他做衰败时代。这三个时代,在文艺复兴中,是最为鲜明的。
本文档为【欧洲文艺复兴小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491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7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27
浏览量: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