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1-90-47

21-90-47

举报
开通vip

21-90-47佛學問答  ﹝2000/11/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21-90-47 16 佛學問答  ﹝2000/11/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21-90-47 第一個問題:「我是一個商人,商場奸詐,人生無常,困惑我的靈魂。窮人欠我的債務,我無心追討;向富人舉債,要全力償還。苦海無邊,回頭無岸。在家與出家雖一步之遙,卻是那樣的遙遠。我不能自拔,望大師指點迷津,讓荒漠中的羔羊迷途知返。」 答:商場,特別是現代的商場,商場就跟戰場一樣,甚至於比戰場還要殘酷。別人欠你的錢,他要是實在沒有能力償還...

21-90-47
佛學問答  ﹝2000/11/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21-90-47 16 佛學問答  ﹝2000/11/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21-90-47 第一個問題:「我是一個商人,商場奸詐,人生無常,困惑我的靈魂。窮人欠我的債務,我無心追討;向富人舉債,要全力償還。苦海無邊,回頭無岸。在家與出家雖一步之遙,卻是那樣的遙遠。我不能自拔,望大師指點迷津,讓荒漠中的羔羊迷途知返。」 答:商場,特別是現代的商場,商場就跟戰場一樣,甚至於比戰場還要殘酷。別人欠你的錢,他要是實在沒有能力償還,布施也很好;你這個捨的心,也是做好事,也是修積功德。我們自己欠別人的錢,一定要償還;這一生不能償還,來生還要負債。償來生債的,如果我們冷靜去觀察,在這個世間,有。你要是仔細看,你能看得出來。佛在經典裡告訴我們,兒女跟父母是四種緣,所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確實有討債來的,而且討債方式很多,不一定是一般所說的:「這個小孩是討債鬼,養得很可愛,沒養幾歲他就死了。」那是欠他的債少。如果欠他的債很多的話,他長大成人,他也有事業,你整個家產都給他,自己或者遭什麼災難死過去了,你的兒女對你漠不關心,他的眼目當中只是要接收你全部的財產,你的死活他不放在心上。我們知道,這屬於討債的,欠他多的;全部償還,還不曉得有沒有還清楚。真有!而且很多,常常可以看到。所以,學佛一定要深信因果。 你這種情形,最好去讀《了凡四訓》。你把《了凡四訓》多看幾遍,我相信對你一定有很大的啟示。在這個世間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回頭是要從心上回頭。最明顯的例子,在沒有接受佛法之前,我們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現在學了佛,讀聖賢書,對這個道理明白了,回過頭來不再為自己了。起心動念為社會、為眾生,不為自己,這叫回頭,回頭是從這個地方回的。 出家跟在家,不在形式。形式,那就錯了,完全錯!佛經裡頭講得好,出家,「出」有四種,「家」也有四種。現在大家一般觀念上講的出家,是佛經裡面講「田宅之家」:你出了你自己家庭,你到一個寺廟,寺廟還是家,這個家不管用的。要出什麼樣的家?佛跟我們講了,「煩惱是家,生死是家,三界是家」,你要出這個家,那就對了。出這個家,我們這個身分無所謂。在家人身分,他能夠出三界家、出生死家,他是在家佛,他不是凡人。在家的菩薩、在家的佛陀很多,我們千萬不要疏忽。 釋迦牟尼佛在世,同時有兩尊佛: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是出家身分的佛,維摩長者示現的是在家身分的佛,他們兩個都是佛。我們在《維摩經》裡面看到,世尊的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這是大弟子,見到維摩居士還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佛禮節沒有兩樣。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決定不是說穿這個衣服就第一大,錯了。我們穿這個衣服,能比得上舍利弗、目犍連嗎?人家見到在家居士還要頂禮,還要求教。 在民國初年,我們佛學界有一位大德歐陽竟無,人家尊稱他為大師。「大師」,就是在家佛。他在南京辦了一個內學院,培育佛教弘法講經的人才。《內學院院訓》裡面他講得好,「佛法是師道」。「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學」,這個話是他說出來的。佛教是師道,師道裡面老師第一大,尊師重道。我這個老師是在家人,我雖然是出家身分,我是學生、他是老師,我們見到老師要頂禮、要尊敬。不能說「我是出家人,你是在家人,你在家人應該要拜我出家人」,這就是出家第一大,就不是老師第一大。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諸位如果再仔細觀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老師。他去尋師訪道,老師裡面,出家身分只有五個人,其餘全是在家身分;不但有在家身分的,還有在家女眾,還有在家童女。善財童子見他們,哪一個不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所以他一生能成佛。我們很多人一生不能成佛,為什麼?頭低不下去。低不下去,什麼原因?煩惱在作祟,傲慢的習氣太重,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個把你的道業障住了。歐陽大師說得非常好! 我學佛有兩個老師,一個出家人,一個在家人;出家人是章嘉大師,在家人是李炳南老居士。作學生要懂得做學生的道理,這樣師資才能道合,我們才真學到東西,老師才真肯教導你。你連這個道理都不懂,他怎麼教你?沒有法子教你,只有在講經場合當中,你去聽經,你能聽多少算多少,你能悟入幾成算幾成,如此而已。真正要拜師學道,要懂得做學生的規矩。 現代人對於做學生的規矩,懂得的人少了。古時候,從小就教。我們這邊小朋友,耕心園裡面教《弟子規》。《弟子規》是什麼?做學生的規矩,做學生的道理。連這個都不懂,你到哪裡去求學?你到哪裡去找老師?你找不到!首先要懂得做子弟的道理,做學生的道理,我們才有地方去,才有人肯教導我們。我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關鍵在此地。所以我們培訓班的同修,我也曾經把《弟子規》贈送給你們。這裡小朋友要讀,我們也要讀。我們過去沒有學過,不懂!你讀了,懂得了、明白了,將來你有緣,才能夠參訪善知識,你才能夠得到善友慈悲教導。所以,你好好的去念《了凡四訓》,一定能夠得到啟示。 下面一個問題:「一生造惡多端,但臨終真心懺悔念佛,仍可帶業得生西方極樂淨土。而極樂淨土但有諸樂,無有眾苦。此一現象,是否與因果理論有矛盾之處?」 答:這個問題,希望你多讀淨土經論。如果經論裡面你還不能夠悟入,你看歷代祖師大德的著作。過去在台灣毛凌雲居士編了一套《淨土叢書》,內容非常豐富。如果嫌這個分量太多,你不知道從哪裡入門,我可以介紹給你,你從《印光大師文鈔》入門。你把印祖的《文鈔》從頭到尾念十遍,你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淨土的理太深了,古大德常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都不能完全搞明白,何況我們凡夫!我們憑什麼相信它?憑十方諸佛的讚歎。如果它不是真正好的法門,十方一切諸佛不會讚歎;憑釋迦牟尼佛真誠的介紹,我們不懂,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跟我們介紹。 第三個問題:「弟子已到適婚的年齡,父母時常會去問神、算命來問婚姻事情,應如何處理?」 答: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問題不能問別人,要問你自己,你自己要拿定主意。也就是說,在這一生當中,人不能夠沒有工作,人活在這個世間一定要有工作。工作繁多,你選擇哪一個行業?你選擇什麼樣的身分?出家是許多行業裡面的一種行業,許多不同身分當中的一種身分。你要認真去考慮,哪一種身分適合你。 如果不選擇出家身分,結婚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結婚對於自己修行有沒有妨礙?我想,沒有妨礙。為什麼?在家修行證果的人很多很多。如果有障礙,他決定不能修行證果,他決定不能夠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是證果,關鍵在你修行如法不如法,功夫得力不得力,關鍵在這裡。 實在講,出家身分跟在家身分沒有什麼差別。現在說老實話,出家修行成就的少,在家修行成就的多。你們看看近代《往生錄》,你就知道。好像在中國出了一本書《近代往生見聞記》,台灣過去也有個居士寫了一本《近代往生見聞錄》,它裡面說的許多人,我們都認識,都很熟悉,真的是在家人多、出家人少。 下一個問題:「如果身體上有特殊的疾病,是否念佛或持咒可以消除疾病?」 答:念佛、持咒,有此一說。靈不靈?要看你自己。這個話怎麼說?念佛,你會念嗎?你要會念就靈,你不會念不靈。不會念的人有口無心,這個不靈。會念的人是心口一如,口裡有阿彌陀佛,心裡有阿彌陀佛,這個靈,這個行! 念咒也一樣。念咒,一定要有老師教導。咒屬於密法,咒講求三密相應。你如果只有口,沒有身,沒有意,三樣缺了兩樣,不靈,那個咒念得不靈。三個條件具足,這個咒靈。譬如說,現在密教裡面大家念得最普遍的,是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念這個咒的人很多。我們只有口念,我們身密、意密沒有,怎麼念功夫也不得力。就像小朋友唱歌一樣,唱得很好聽,節拍也沒有錯,唱的什麼意思不知道。只會唱,不懂意思,有什麼用處? 六字大明咒,我過去初學佛,章嘉大師教我念的。他把這個咒語的意思講解給我聽,我才懂得。因為咒裡是要有觀想,觀想是意密。「嗡」是身。我們以後學佛才知道,「嗡」這個字裡頭,這個音裡面,包括著法身、報身、應化身,圓圓滿滿具足;「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念這個咒的意思,咒整個翻成中國話來說,「保持你的身心像蓮花一樣的出污泥而不染」,這個意思多好!所以念這個咒立刻就想起來,「我身心清淨、一塵不染」,那就靈了。 光念這個咒,還是自私自利,還是是非人我,還搞貪瞋痴慢,怎麼會靈?不靈了!念佛跟念咒,問你會不會。會,是真靈。為什麼真靈?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了一個原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念頭純正,你身上的病當然就沒有了。現在的醫生講「心理健康」,念佛、念咒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身上有點小毛病,算不了什麼,不必去治也能好。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念佛、念咒靈不靈在自己,就是你會不會念。 底下一個問題:「假如平時在念佛過程中,有遇到逆境或障礙,是否可以多念一些密宗咒語,或者吃一些密宗上師所加持的甘露丸,來幫助度過難關?」 答:這個方法可不可以?我給你答覆是可以。為什麼可以?因為你相信。你相信上師加持,相信上師念的甘露丸很靈,你只信就靈,不信就不靈;還是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抓住原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上師的加持、上師的咒語靈不靈,都在你的信心。你有一分信心,它就有一分靈驗;你有十分信心,它就有十分靈驗;你要有懷疑,它就完全不靈。然後你就曉得,不是他的東西靈不靈,是我們自己的心靈不靈。不但是如此,我講過很多,你生病,你看醫生,你吃藥,你這個病能不能好,與醫生不相干,與藥也不相干。與什麼相干?信心;你對於這個醫生有信心,你對於醫生的處方有信心。什麼把你的病治好了?信心把自己的病治好了。醫生再高明,你對他懷疑、對他不相信,你吃他的藥,一點用都沒有。 《華嚴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你對於自己能夠建立信心。佛家講「信」,跟其他宗教講「信」不一樣。佛家的信,第一個是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第二個對老師有信心,你就一帆風順。對自己有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不能成就;對老師有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也不能成就。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講六個信,頭一個信自,第二個信他。「信他」就是信老師、信佛。第三個是信事、信理,最後是信因、信果。六個信。世出世間法,你把這六個信搞清楚、搞明白,你的問題全都解決了。 所以我們生病,要不要找醫生?不找醫生,如果他病重了,到以後出了問題,他說你害他,明明需要醫生,你叫他不要找醫生。我們不能這麼作法,我們只能把這個道理跟你講清楚,你去找你信得過的醫生,醫生給你做一個增上緣,真正的親因緣是你自己。你要是真正懂得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好!這才真正叫消災,真正叫消業障。疾病與業障有密切的關聯,業障消除,你的病痛自然就少了。要培養慈悲心,決定不能害一切眾生,你的災難就減少了。苦樂不是從外頭來的,都是自己招感來的,這是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講的真話、講的正理。 下面一個問題:「有一個阿姨,時常身體會很不舒服,或者雙腳會麻痺,無法走路。去看醫生,醫生也說她沒有什麼病。教她念佛,也是一樣。該怎麼辦?」 答:這種情形看來,她是業障病,醫生說她沒有病!念佛決定有效果;念佛還是一樣的,沒有效果,那是她不會念。 我們現在早晨講《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它的精華,就是教我們轉惡為善。這種修行法,在佛家稱為「根本法」,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離開十善業道。我們今天講的,是以十善業道落實在四神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沒有一條離開十善業。你就曉得,參禪不能離開十善業,念佛也不能離開十善業。念佛裡頭沒有十善業,你就叫白念了。念佛裡面,念念圓滿具足十善業,那就有效果了,就能夠轉境界。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佛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每一個法門都是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如果你轉不過來,你不會;會的人,決定轉過來。 下面一個問題:「橫死有哪幾種?這種現象是否違背因果律?」 答:說違背因果律,是你對於因果定律的疑惑,你對於因果定律的無知。世出世間任何一法,都沒有辦法違背因果律。十方三世諸佛如來都沒有辦法違背,橫死的人能違背?了不起!哪有這種道理!橫死,有橫死的因果。 我記得過去我講經的時候也跟諸位報告過,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常常跟我講故事。那個時候我們二十幾歲,他老人家已七十歲了,把我們看作小朋友。常常聊天講故事給我們聽,而且都是講他自己親身的經歷。他講在民國二十一年,日本人侵略中國,一二八事變在上海爆發。他那個時候在蘇州一家銀行作經理。他們當中有幾個朋友,常常在一塊,公餘的時候都在一塊玩、在一塊聊天。其中有一個人是走陰差的,地位不很高,傳遞公文管文書的,在蘇州城隍廟裡面管公文,管這個的。 他說有一天很奇怪,他們在聊天的時候,這個朋友就說:「昨天晚上,上海城隍廟城隍送一批生死簿過來。」人還沒有死,名冊已經送去了,送到蘇州城隍廟。在我們人世間,上海是特別市,是很大的,但是在陰間,上海的城隍地位很小,是個縣長而已,蘇州是都城隍,蘇州好像是個省,省長一樣,上海是縣長,他們的公文送到省裡面來。他說他翻了一翻,覺得很奇怪,名字都是四個字、五個字的,一本都是的,很疑惑,所以他就跟朱老談這個事情。都想不出來,中國人的名字最多是四個字,有複姓。但是不可能,這麼多人死,全是出現複姓的,這個不可能。怎麼想都想不透。三個月之後一二八事變,他們才恍然大悟。知道什麼?日本人的名冊。日本人該在這個戰役裡頭死亡的名單,三個月之前,已經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去了。沒有一個冤枉死的。為什麼會遭橫死?造作不善的業因。所以,什麼樣的業因感什麼樣的果報,絲毫不爽,哪裡會違背因果律! 下面問題:「請問對於久病之人,應該念阿彌陀佛,還是念地藏王菩薩?」 答:自己要很認真的去想想,你是想到極樂世界,還是想繼續在這個世間搞六道輪迴?如果想到極樂世界,你就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要是不想到極樂世界,還想在六道裡搞輪迴,你就念地藏王菩薩。我跟你說的沒有錯。現在有很多人勸人不要念阿彌陀佛,念地藏王菩薩。這就是勸你們什麼?不要到極樂世界,這個世間還不錯,來生能夠得享人天福報還是很好,不就這個意思嗎?如果跟地藏王菩薩有特別緣分的,念地藏王菩薩迴向往生極樂世界,也行。西方極樂世界那個門開得很大,不一定說念阿彌陀佛才能往生,念地藏王菩薩也能往生,但是決定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可以。 下面問題:「當其他宗教徒,向我們宣傳他們宗教時,以及建議我們去參加他們的宗教活動時,身為一個佛教徒,應如何面對?」 答:這看你的智慧,看你的善巧方便。尤其在現前,世界上已經愈來愈重視多元文化的交流,宗教與宗教之間的交流,可以參加。像去年平安夜,我們這邊所有的出家人,我們很正式,都穿袍搭衣,參加這邊天主教夜間的彌撒。這個大概是過去從來沒有的,天主教堂出現這麼多出家人,我記得差不多有五十多個人。今年的平安夜正好遇到我們耕心園兩週年紀念,我們沒有跟天主教聯絡。 所以跟其他宗教多交往,好!多多的不但是感情上的建立,同時也在教義上交流。盡可能的,存異求同。宗教與宗教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減少誤會,消除歧視,互相尊重,和睦相處,互助合作,社會才能祥和,世界才能夠和平。這是無量的功德,不可以排斥,不可以歧視。 下面這個問題:「人要往生前,為何業力會現前?又為什麼冤親債主會來找我們,而且選在往生這一剎那?」 答:世出世法情理都相同。你有很多冤親債主,你現在住在這個地方,他不來惹你。為什麼?他等待機會。你現在還沒有發達,來找你也沒用處。等你什麼時候有錢,他就來找你要債。如果你說你要出國移民走了,他馬上就來了。為什麼?你走了以後,他再也找不到你。你想往生極樂世界,不就是移民到極樂世界去了嗎?這個麻煩大了,他以後找不到你。所以,你還沒有動身之前,全都來了,都來找你,就這麼一個道理。 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要曉得,平常我們跟一切人、一切物少結怨。包括這些動物,你殺害牠,你不要以為:「這是小動物,一個蚊蟲、一個螞蟻,算不了什麼!」牠也是一條命,你在往生的時候,牠也來找你,你還沒有還牠命。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你欠的這一大堆債都沒有還清,你想走,他怎麼肯饒你?絕對不肯饒過你的。 也有很多人往生的時候平平安安走了,冤親債主好像也沒有過分找他麻煩,我們居士林老林長這就是個例子。陳光別老居士往生的時候,不是沒有冤親債主,冤親債主很多。為什麼這些冤親債主不障礙他?因為他天天念經拜佛,把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緩和了。這些人得到安慰,「行,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作佛,作佛就回來度我們。」所以就不太找麻煩了。你要沒有這個念頭,這些人饒不過你的,你要真心發願。 陳光別老居士的冤親債主,我們這次看到,太明顯了。四樓念佛堂杜美璇居士,就被這些鬼神附在身上。這些附身的鬼神說,他們是老居士的冤親債主,是從他家裡來的。因為他走的時候,我們這邊出家的法師到他家裡去幫他助念,這些冤親債主跟著法師一起到居士林來。他說得很好,居士林的護法神讓他們進來,因為他們來是善意的,不是惡意的,決定不破壞道場。來幹什麼?來求皈依三寶。他們對老居士往生極樂世界非常歡喜,非常讚歎。來求皈依,來求聽經。那個時候我正好在香港講經,這一邊悟全法師打電話給我,說出來這麼一樁事情。我說:「趕快給他們做皈依。」聽經,我們就告訴他:「我們五樓天天講經,可以到五樓來聽。」他們說五樓法師講經,光太強了,他們受不了,要求在二樓、一樓。我們用電視播放講經的錄像帶,那是專門為他們播的,二十四小時不中斷。 所以居士林這個地方鬼神比人多,我們在此地幾個人,鬼神不曉得多多少倍!但是諸位要曉得,這些鬼神都是我們同參道友,都是在這裡念佛,在這裡聽經,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絕不害人。所以這個道場好,到這個道場,心正、念頭正、行正,鬼神保佑你。如果你心性不正,鬼神就開你玩笑,讓你今天這裡痛,明天那裡不舒服,鬼神找你麻煩!所以在這個地方千萬不要以為:「這個事情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看到。」你周邊的鬼神有好多,你能瞞得過誰? 我們台灣杭州南路佛陀教育基金會,那個樓上是個佛堂,裡面供的牌位很多。我看總有幾千、上萬的牌位,因為那邊供牌位不收錢的。那個地方的鬼神想到居士林來參學。你們人常組團來,鬼神也組團來。他們託夢給台灣的陳居士,想到新加坡來參學。到第二天早晨,陳居士給我打了個電話,他晚上做了這個夢,問我怎麼辦。我說這個夢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這邊的念佛堂,馬上給他們立牌位。所以,台灣那些鬼神也都來了。這是我自己常住的道場。我就聯想到,我們景美圖書館裡頭供的牌位也不少,雖然他還沒有要求,我這裡也已經給他們立了牌位,所以那一個大團體也來了,幾千、幾萬個,都來了。他們要求!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平常一定要改惡向善,鬼神就尊敬你,決定不會找你麻煩。所以陳光別老居士往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下面一個問題:「如遇大難,想念佛求往生,是應平心靜氣照念,還是想佛快來接我?」 答:都可以。在急難的時候,可以特別懇求阿彌陀佛來接引,行! 下面一個問題:「不知您對佛教歷史上重男輕女的傳統傾向有何看法?」 答:我沒有看法。你有看法,我沒有看法。我們學佛的人,應當要學佛的看法。佛的看法是平等的,不但男女平等,我們人跟畜生平等,人跟蚊蟲螞蟻都平等。我們要學會這個看法,決定不可以有歧視,我們的心才真正能平靜下來。心要不平,那是障礙,這就是講的「業障」。心一定要平等,別人怎麼看法,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世尊當年在世,印度四姓階級極不平等,釋迦牟尼佛提倡剃度出家四姓階級一律平等,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世間種種不平等,是因為眾生造作的業不一樣,業報造成不平等的現象,不是他原有的。今天時間到了。 佛學問答  ﹝2000/11/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21-90-47 17
本文档为【21-90-4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178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3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