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   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第二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   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   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   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   全班交流反馈,及时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   4、   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   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2、   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四、开放题。   、   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   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   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   谈话,出示情景图。   2、   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   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   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理解   、   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   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   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二、学习新知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三、应用,加深理解   、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总结。         第五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1、22页练习四第7、8、9、10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展开学习   、   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3、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四、课堂总结。   第六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   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   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   学生交流想法。   5、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   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7、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   小结。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   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四、课堂总结。   第七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   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   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   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二、探索学习   、   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   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   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   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第八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7、28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   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   、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   3、汇报。   二、展开学习   、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8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   (2)、怎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   3、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4、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1题。   (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   (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   三、拓展应用   、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四、课堂总结。   第九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   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二、探索学习   、   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拓展应用   、   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   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总结。   第十课时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1页例4,练习七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   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4)、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三、拓展应用   、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2、   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3、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第十一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5、36页。   教学目标:   、   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   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探索学习   、   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这三道算式,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指名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   (2)、复习除法计算。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3)、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位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三、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完成P35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   3、   引导学生完成第3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游戏。   四、课堂总结。
本文档为【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妍妍文库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9-03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