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溶脂性医用不干胶的研制

溶脂性医用不干胶的研制

举报
开通vip

溶脂性医用不干胶的研制 第20卷第4期 2003年4月 精 细 化 工 n NE CHEMICALS Vo1.20,No.4 Apt.2 0 0 3 赫赫 溶脂性 医用不干胶 的研制 刘德荣 ,刘 渊 ,张 利 ,何冰冰 ,蒋 冀 (1.四川轻化工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四川 白贡 643033;2.~t)11大学 高分子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用反应物总质量70%的不干性蓖麻油代替干性油,在210 oC先与甘油进行醇解反应,然后将反应物在同温 度下与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酯化反应 ,合成...

溶脂性医用不干胶的研制
第20卷第4期 2003年4月 精 细 化 工 n NE CHEMICALS Vo1.20,No.4 Apt.2 0 0 3 赫赫 溶脂性 医用不干胶 的研制 刘德荣 ,刘 渊 ,张 利 ,何冰冰 ,蒋 冀 (1.四川轻化工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四川 白贡 643033;2.~t)11大学 高分子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用反应物总质量70%的不干性蓖麻油代替干性油,在210 oC先与甘油进行醇解反应,然后将反应物在同温 度下与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酯化反应 ,合成了醇酸树脂类溶脂性医用不干胶 。此类不干胶的不干性 大于 50 d,迁 移性小于2.5%,耐水性大于 10 min,180。剥离强度大于 10 N/25 mm。比现在使用的丙烯酸酯及橡胶类医用不 干胶对脂性药物具有更好的相溶性,有更强的粘接强度及耐水性,可多次反复使用,对皮肤无刺激作用。 关键词 :不干性油醇酸树脂 ;医用不干胶 ;蓖麻油 中图分类号:TQ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14(2003)04—0250—04 Research on M edical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Having Better Compatibility with Oiliness Drug LIU De—rong ,LIU Yuan ,ZHANG Li ,HE Bing—bing ,JIANG ji (1.Sichuan Institute ofLight Indu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Zhgong 643033,Sichuan,China;2.Institute ofPolymer Scienc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Sichuan,Ch ina ) Abstract:The alkyd resin 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used in medicine was synthesized using non-· drying castor oil as a substitute for drying oil.Compared with the polyacrylic ester and rubber 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at present,the alkyd resin type adhesive shows a better compatibility with oiliness drug.Th e trasference rate is below 2.5% .the water resisting an d non— drying periods are longer than 20 rain and 50 d respectively.Th e product can be used repeatedly and is strongly adhesive,innocuous and nonirritating to skin. Key words:non—drying alkyd resin;medical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castor oil 目前 ,医药上使用的不干胶主要是丙烯酸酯类 共聚体,橡胶分散体,及少量黑膏药。丙烯酸酯类与 橡胶类耐水性差,与脂性药物的相溶性差,能反复粘 贴的次数少。此两类不干胶均靠高沸点溶剂及增塑 剂维持其不干性,因此,迁移现象严重。黑膏药是以 不饱和油为溶剂,以氧化铅为催化剂,在高温下使油 类氧化交联而成。由于氧化铅会产生累积性 中毒 , 因此,在医药上 已禁止使用。作者使用不干性蓖麻 油代替干性油,并且采用长油度,用甘油及邻苯二酐 进行酯化反应 ,最后作成不干性醇酸树脂 (以下简 称醇酸树脂类不干胶)。此类不干胶 比现在 医药上 使用的丙烯酸酯类及橡胶类对油性药物具有更好的 溶解性 、耐水性。由于最后的制品不含溶剂及增塑 剂 ,因此 ,迁移性小,不干性好 ,可多次反复使用。 1 实验 1.1 油脂的醇解反应 将所需的蓖麻油(或其他油脂)、甘油加入三口 烧瓶 中,在搅拌下通人氮气 ,缓慢升温到 120 cI=后 , 加入催化剂 CaO,用量为油脂质量 的 0.02% ,在搅 拌下缓慢升温到 215 cI=。在 210 cI=保持 醇解 到 (CH,CH OH)=95%容忍度达 l5倍以上后停止搅 拌[为其他油脂时,醇解到 (CH CH OH)=90%容 忍度达 l0倍 以上]。 1.2 酯化反应 将达到乙醇容忍度后的反应液冷却到 180 cI=,在 收稿日期:2002—09—09 作者筒介 :刘德荣(1943一),男 ,~t)11轻化工学院材化系教授 ,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及表面活性剂研究 ,已发表论 文多篇 ,电话:0813— 3930067(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刘德荣,等:溶脂性医用不干胶的研制 ·25l· 氮气保护下加入邻苯二酐 ,及总质量 7%的二 甲苯 , 然后升温到 210℃进行酯化反应。当黏度、酸值、出 水量达到要求后,冷却到 80℃,供配制不干胶用。 1.3 含药不干胶的配制 将上述反应液冷却到 8O℃后 ,在搅拌下加入要 求的药物 、催干剂及溶剂 ,配制成 (不干胶 )=50% 的含药树脂溶液。 1.4 含药不干胶的性能测试 1.4.1 粘接 强度 测量 180。剥离强度按 GB/T2 792—81进行。 1.4.2 不干性 实验 将不干胶试样在 45℃烘箱 中连续干燥 ,开始 时,每 3 d取一组试样测试它的 180。剥离强度 ,10 d 后,每天取一组测试。当 180。剥离强度下降至初始 的 30%时,则试样被判定为 已干燥 ,用此时所需的 天数表示它的不干性。 1.4.3 皮肤刺激性 实验 参照“化妆品对皮肤刺激性试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进行 ,将试 样布剪成 2 5 em x2.5 em大小,贴于试验者的手臂上, 贴布时间4 h。撕掉贴布后无异常者为合格。每次合 格者在受试 24人中不得少于20人,连续进行 3次。 1.4.4 使 用次数 实验 将同一试样在手臂 的不 同地方进行反复粘贴 , 撕开 ,直至粘贴后 自动脱落为止,此时的粘贴次数即 为使用次数。 1.4.5 迁移性 实验 在直径为 1 em的具有光滑端面的圆柱下端粘 上不干胶 ,然后将其移印在 白色纸上。观察它的浸 润情况。用浸润后的面积与原面积之比的百分数来 表示它的迁移性。 1.4.6 耐水性 实验 将贴有试样的搅拌器塑料叶片浸于 25℃水中, 并控制转速为 30 r/min。记下当试样开始脱落时所 需的时间(min),以此时间表示其耐水性。 1.4.7 溶脂性 实验 在脱出溶剂后的不干胶中,于常温下加入芝麻 油萃取药物,测量添加量对不干胶性能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醇酸树脂类医用不干胶与丙烯酸酯类及橡胶 类不干胶的性能比较 见表 1。 表 l 各类不干胶的性能比较 注 :油脂为蓖麻油,用量为总质量的70% 醇酸树脂类不含低分子质量增塑剂及溶剂 ,由 微交联的缩合酯类分子提供不干性及粘贴性 ;丙烯 酸酯类及橡胶类靠增塑剂和高沸点溶剂提供不干 性 ,每粘贴一次,这些低分子就会 向被粘物表面扩 散 ,“湿润”被粘物表面,它的这些低分 子物就会损 失,当大部分低分子质量物质损失殆尽时,不干胶就 会失去粘贴性。因此 ,醇酸树脂类不干胶的不干性 , 使用次数,耐水性,抗迁移性都较其他两类为优。 2.2 3类不干胶的溶脂性比较 见表 2。 表 2 各类不干胶 的溶脂性 比较 性能指标 醇酸树脂类 丙烯酸脂类 橡胶类 (药物油)/% 5 10 15 5 10 15 180。剥离强度 /(N/25 ram) 10 9 8 10 8 6 不干性/d >50 >50 >50 <40 <40 <40 使用次数/次 >20 <18 <16 <15 <12 <10 迁移性/% 2.6 3.0 3.8 4.8 9.0 12.8 耐水性/min 10 10 10 6 6 6 5 9 <40 <9 5.1 4 l0 7 <40 <7 9.2 4 l5 5 <40 <5 14.0 4 药物油的添加,主要影响 180。剥离强度、使用 次数及迁移性。不 同种类的不干胶所受影响不一 样。醇酸树脂类最小 ,丙烯酸酯类次之,橡胶类最 大。原因是醇酸树脂类不干胶对油性物质的溶解性 较其他两类好 ,能形成均匀的不干胶体系,同时,所 加药物油为不干性油,在催干剂作用下能与醇酸树 脂形成少量交联键并使药物油分散在高分子 网中。 药物油用量增加 ,使用次数减少的原 因是这些低分 子物质遮蔽高分子链 ,使黏性降低所致。 2.3 影响醇酸树脂类不干胶性能的主要因素 2.3.1 影响不干性的主要 因素 实验表 明,油脂种类及用量是影响不干性的主 要因素。 当使用的油脂的烃基大多为饱和结构时,此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精 细 化 工 FINE CHEMICALS 第20卷 油脂在常温下即为固态,经与甘油及邻苯二 甲酸酐 反应后,生成的高分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 ,在 常温下成蜡状树脂。当使用常温下 为液态 的油类 时,若使用长油度 ,可获得不干性树脂 ,但不干性差 别很大。这是 由于它们的烃基 中含的不饱和双键不 同。含不饱和双键越多 ,越易被氧化交联成膜 ,所以 不干性比含不饱和双键少的要差得多。当用量少于 总质量 的 60%时 ,无论何种油 ,不干性 都非 常差 。 原因是 :油度过小时 ,苯二 甲酐用量增加 ,聚酯相对 分子质量较大的缘故。油脂种类及用量对不干性的 影响,见表 3。 表 3 油脂种类及用量对不干性的影响 由表 3可知,由蓖麻油制得不干胶 的不干性优 于其他油类 。 2.3.2 影响粘接强度的主要 因素 180。剥离强度是反映不干胶粘接强度的主要指 标 ,它主要取决于不干胶的内聚能密度及与试样间 的粘接力。前者主要取决于不干胶 自身分子间的作 用力大小,若分子间能形成少量共价键 ,可大大提高 其内聚能密度。后者主要取决于不干胶中残存的极 性基团。使分子间形成微交联的方法是利用油脂中 存在的不饱和双键的氧化交联。 用含有极性基 团的油脂比不含极性基团的油脂 所制得的不干胶的粘接强度要大。油的种类及用量 对粘接强度的影响,见表 4。 表 4 油脂种类及用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由表 4知 ,当使用花生油时,由于它们 的碘值较 高 ,在催干剂存在下,易氧化交联 ,分子间可形成共 价键 ,因此内聚能密度较大 ,但分子 中不含极性基 团,当采用长油度时 ,虽然可残存一些过量的羟基 , 但必定不多 ,因此 ,与试样间的粘接强度较小,拉脱 处在试样与不干胶的结合面上。使用蓖麻油时,当 油脂用量小于总质量的 75%时,苯二甲酸酐相对较 多,形成的聚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加之有部分氧化 交联,因此 内聚力较大。尽管蓖麻油烃基中含有羟 基,与试样的粘接力较大,但仍小于它的内聚力。当 用量增加到 80%以上时,由于苯二甲酸酐用量 已小 于总质量的 15% ,此时所得聚酯 的相对分子质量很 小,虽然蓖麻油可 以氧化交联 ,但交联键必定较少, 由于羟基与试样的接合力大于不干胶的内聚力 ,此 时断裂处发生在不干胶分子之 间。在使用时,如果 有此现象发生,不干胶将粘在人体皮肤上,不易清 除 ,这是必须避免的。 2.3.3 影响使用次数、迁移性、耐水性的主要 因素 使用次数主要受不干性影响,所以,影响不干性 的因素也必然影响使用次数。迁移性主要与不干胶 中残存 的低分子物质有关。低分子物质的多少与使 用的油脂种类及用量有关。当油的用量少时 ,生成 的聚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相反 ,则小。使用蓖麻油 时,若用量大于总质量的 75% ,生成 的聚酯相对分 子质量非常小 ,加之碘值又较小 ,氧化交联不完全 , 因此迁移性大。使用花生油 、棉籽油时,由于碘值较 蓖麻油大 ,易氧化交联 ,因此 ,在相同油量时 ,后二者 的迁移性却小得多 ,但仍随使用的油量增加而增大。 耐水性好坏主要决定于不干胶与试样的亲合性 大 ,还是水与试样的亲合性大 ,这是一个竞争性结合 的问题。当水与试样亲合性大时,水分子通过不断 向不干胶与试样的结合面扩散 ,最终取代不干胶而 与试样结合 ,使不干胶脱离试样表面。当然,这个过 程也需要一定时间。若不干胶与试样的亲合力大于 水 ,则水不能与试样结合 ,此时耐水性就好。 若试样为极性物质时,不干胶耐水性的好坏主 要取决于 自身残存的极性基团的多少及相对分子质 量大小。残存的极性基团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 耐水性就越好 ,见表 5。 表 5 油脂种类及用量对不干胶迁移性 、耐水性的影响 由表 5可知 ,当油脂为蓖麻油时,由于含有较多 的残存羟基、,若使用量又较少时,聚酯分子也相对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4期 刘德荣 ,等 :溶脂性医用不干胶 的研制 ·253· 大,因此 ,耐水性较其他情况为好。 3 结论 用不干性 的蓖麻油代替醇酸树脂 中的干性油, 油脂用量为总质量的70%,在 210℃进行醇解及酯 化反应。将反应 物配制成 W(不干胶 ):50% 的溶 液 ,加入催干剂及脂性药物,搅拌均匀之后,将其滚 涂于试样之上,在 8O℃脱出溶剂之后 ,继续干燥 4 h。经测试 ,该不干胶粘接强度好 ,有好的耐水性 、抗 迁移性、可多次反复使用。对皮肤无刺激作用。 此类不干胶已在骨质增生贴膏中使用,颇受欢迎。 参考文献 : [1] 坦内弘.涂料树脂化学 [M].东京 :三共株式会社 ,1972. [2] 杨玉昆.压敏胶粘剂[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3] 耿耀宗.涂料树脂化学应用 [M].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1993. [4] 王崇高.发泡基材用压 敏胶的研制 和应用 [J].粘接 ,2000, (1):30—34. (上接第 238页) 由表 5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 ,电流 密度对 .磺基丙氨酸产率有一定的影响。从 2.0 A · dm-2开始随电流密度 的增加产率也增加,2.5 A · dm-2时达 69.7%。此后再增大电流密度 , ·磺基 丙氨酸的产率呈下降趋势 ,逐渐趋 向于 62%左右 , 所以较佳的电流密度应在 2.5 A·dm-2左右。 2.6 电解电量对 L-磺基丙氨酸产率的影响 上述实验表 明:以 0.1 mol/L L·胱氨酸 和 3.5 mol/L HBr支持电解质存在下,在 3O℃以 2.5 A· dm-2的阳极电流密度电解,随着电解电量的增加 , . 磺基丙氨酸的产率 y逐渐增加 ,实验结果如表 6。 表 6 电解电量对 £一磺基丙氨酸产率的影响 里 6o 8O 100 l20 140 160 】,/% 42.3 57.6 69.7 80.8 88.7 95.5 由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电解电量的增加 , .磺基 丙氨酸的产率逐渐增加且成线性关系,但反应至理 论电量 120% 以后出现 Br 累积 。这是 由于随 ·胱 氨酸浓度逐渐变稀,反应速率由电化学步骤转向化 学步骤控制。反应至理论 电量 160%左右 ·磺基丙 氨酸产率大于 95%。 2.7 试制样品的结构表征 按“1.3”制备方 法制得产 品为 HO S_-CH2CH (NH )COOH·H 0。试制样品 .磺基丙氨酸 IR谱图 如图 1,实验所测谱图与 SAI~LER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谱图相吻合。 3 结论 在以 Nation417为隔膜 的电解槽 中,以 HBr为 支持电解质 电解氧化 ·胱氨酸合成 ·磺基丙氨酸 的工 艺路线是可行 的。在 0.1 mol/L L.胱氨酸和 3.5 mol/L HBr存在下 ,用 DSA为形稳性阳极 ,Pb为 阴极 ,以 2.5 A·dm-2的电流密度于 3O℃电解至理 论电解电量为止, .磺基丙氨酸的产率可达 70%。 由于电解氧化媒质 Br 对 .磺基丙氨酸的氧化选择 性为 100% ,从而通入 180%的理论电量即可将 .胱 氨酸全部转化为 .磺基丙氨酸,官能团对应特征峰 波数见表 7。 表 7 官能团对应特征峰波数 官能团 一OH —CO0H C—0 一NH2 一So2—O S(一O)2 \ 瓣 杂 v/cm 。‘ 图 1 试制样品 磺基丙氨酸 IR谱 图 参考文献 : [1] 章思规.实用精细化学品技术手册(上)[M].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1996.689. [2] Sanchez—Cano G,Montiel V,Aldaz A.Synthesis 0f L-eysteic acid by indirect electrooxidafion and aIl example 0f Iired synthesis:L-eysteic and L-cysteine from bcystiae[J].Tetrahedron,1991,47:忉 . [3] 顾登平 ,童汝亭 ,张雪英.有机电合成[M].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 。2000.402. [4] 赵崇涛 ,朱则善.相转移技术在间接有机电氧化中的应用及进 展[J].化工进展,1999,18(3):46—48. [5] 丁新腾.有机化合物系统鉴定法 [M].上海 :复旦大学 出版社 , 1987.98—262. [6] 程存归 ,胡秀爱,夏根基.有机波谱解析[M].北京:海洋出版 社 。1988.226—25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溶脂性医用不干胶的研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7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2-07-20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