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可编辑)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可编辑)《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可编辑)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 中心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 姓名:张艳梅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韩田鹿 2011-06摘 要 摘 要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因作品本身丰富的想象、奇绝的构思、曲 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闻名于世, 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去阅读、 鉴赏。 其中很多故 事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 广泛流传...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可编辑)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可编辑)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 中心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 姓名:张艳梅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韩田鹿 2011-06摘 要 摘 要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因作品本身丰富的想象、奇绝的构思、曲 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闻名于世, 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去阅读、 鉴赏。 其中很多故 事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 广泛流传, 影响深远。 清代就有许多剧作家将其中的故事改 编成各种地方戏;1925 年前后, 就有电影导演开始改编 “聊斋故事” 拍成影片。 不同时 代的人们都对这部作品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随着影视 艺术的进一 步发展, 《聊斋志异》 越发成为编剧、 导演的 “宠儿” , 港台、 大陆均掀起了一股股 《聊 斋志异》 影视剧改编的浪潮, 几乎是每一个十年就会引发人们对新一轮 “聊斋影视” 及 作品本身的热切关注,改编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本文主要针对这种 《聊斋志异》 改编现象, 以 《聊斋志异》 的影视改编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 1925 年以来的大陆、港台多年的改编实践的梳理、分析,探讨《聊斋志异》得 以广泛关注、传播的原因,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的进程。 并指出其改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应对策略。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 相较于以往单篇或部分的对改编作品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试 图紧密结合文学作品本身思想、 人物、 情节等方面的特点,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一条清晰 的以 《画皮》 为代表的 “聊斋故事” 影视改编实践线索, 结合隐藏在这些影视作品背后 的改编理念, 探询改编理念变迁背后的原因, 通过不断地比较原著和各个改编版本, 指 出已有改编作品间存在的差异和问题, 找到独特的有价值的东西, 以提出 如何引导影视 改编理念正确健康发展的措施:即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谨慎创新,通过解读 原著主旨, 重建社会人文精神, 提高改编团队的整体文化素养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改编 队伍的整体水 平。 文章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立论, 希望能够对 《聊斋志异》 随 后的影视 改编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影视改编 理念变迁 人文精神 IAbstract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rich imagination,wonderful idea, the plot twists and vivid haracters ,Pusongling’s classical short story collection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was known to attract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people to read and appreciate it. Many of these stories was adapted into a variety of art forms, widespread, far-reaching. Many have the Qing Dynasty playwright adapted the story to which various local drama.Before and after1925,there was the film adaptation directed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made into a movie.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on this work are devoted great enthusiasmEspecially in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visual arts,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increasingly become a writer, director of Beloved. Hong Kong and Taiwan, the mainland have started a Unit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Film Adaptation of the wave Almost every decade will lead people to a new round of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Television and the earnest attention to the work itself, adapting the number is considerableThis paper, for this kind of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adaptation phenomenon, to the film adaptation based the research object.the mainland since 1925, Hong Kong and Taiwan for many years combing the adaptation of practice, analysis of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to be widespread concern, the spread of reason, came out with a clear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film adapta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process. And that its adaptation of the practice problems and problems coping strategies It i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compared to previous articles or parts of works on the adaptation of attention and study, this paper tries thinking of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literary work itself, the characters, plot and other aspects of feature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to sort out a clear clue Painted Ski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film adaptation of practice leads, with hidden behind the work in the film adaptation of these ideas, probing the reasons behind the adaptation of the change. By continuously comparing the original and adapted versions of each, pointing out that there have been adaptations between differences and problems, to find something unique and valuable to make the right idea how to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measures: namely,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the original care innovation, an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subject,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pirit, improve the adaptation of the team way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attainment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adaptation team IIAbstract Article in the consolidated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the re-argument, hoping to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tudio the subsequent practice of film adaptation of useful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film adaptation concept change humanistic spiritIII引 言 引 言 将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剧的现象早已有之。依据名著本身的影响力,运用当代 影视手段,赋予当下时代背景和审美品位的改编行为,对古代文学名著在当代受众中的 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 志异》。 这部堪称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巅峰之作的小说集,因作品本身丰富的想象、奇绝的构 思、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去阅读、鉴赏,其 中很多故事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广泛流传,影响深远。清代就有许多剧作家将其中 的故事改编成各种地方戏;1925年前后,就有电影导演开始改编“聊斋故事” 拍成影片。 建国后,随着影视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港台、大陆均掀起了一股股《聊斋志异》影视剧 改编的浪潮。 就电影作品而言,从 20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前,先后有十多家电影制片厂 拍摄了近二十余部聊斋故事片,主要有根据《聊斋志异》中《小翠》改编的电影《精变》 、 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鬼妹》等等。在港台地区,同样掀起了争拍“聊斋故事”之风, 影响较大的作品有香港导演胡金铨拍摄的《侠女》、李翰祥拍摄的《倩女幽魂》 (改编自 《聂小倩》和《辛十四娘》)。20世纪 80年代,导演徐克重拍了《倩女幽魂》 ,并进行了 大胆的改编,获得巨大成功,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经典。此时期港台地区还出现了低级色 情的《聊斋艳谭》系列,相较于大陆的严肃保守,港台导演的改编作品比较大胆。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聊斋志异》电影改编作品更是大量涌现,且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是导演徐克接连拍出了《倩女幽魂二人间道》 (1990)和《倩女幽魂三道道道》 (1991), 还有胡金铨导演的《画皮之阴阳法王》(1993)、余立平导演的《聊斋志异:阴阳判官》 (2003)、徐小健导演的《鬼妹》 (2005),还有陈嘉上导演执导的合作电影《画皮》 (2008) 等等。 至于电视剧作品, “聊斋故事”同样为数众多、影响深远。大陆地区 1986 年出品了 74集大型电视系列剧《聊斋》,播出之后在我国电视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除此 之外,还有 1994年播出的《聊斋喜剧系列》、2004年播出的《花姑子》、2005 年播出的 《粉蝶》以及 2005年内地昀新版《聊斋》 、2007版的《聊斋 2》等等。港台地区“聊斋 1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故事”电视剧同样繁荣,有 1996年香港 TVB版的《聊斋 1》、《聊斋 2》,以及 2003年 台湾版的《倩女幽魂》等等,也曾经在各大电视台热播。 在所有的聊斋故事中,被改编和拍摄昀多的,当属《画皮》 。 《画皮》说的是太原王生遇见一个年轻美丽的女郎,被其美色所惑带回家中共寝, 终为其所害,被挖心而死,后其妻陈氏不惜受辱,苦求高人救活王生。这是一个非常典 型的警世小说,教育意义和讽刺意义非常明显: “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 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借外表美丽迷惑人的往往是会“画皮”的妖魔。告诫人们不能 单纯、肤浅地迷恋美色的外表,空存对浮华世界的虚妄追求的欲望,而要善于甄别、识 破虚幻的伪装。 在蒲氏这样一个鲜明的主旨引导之下,“画皮”女鬼,从众多清丽脱俗、美丽善良 的女鬼中脱颖而出,一再成为编导者的关注焦点。1966年至2008年先后至少有八个《画 皮》影视剧作被搬上银幕,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同样,面对一个个版本的《画皮》 , 各种争论纷至沓来,褒贬之声不绝于耳,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 众所周知,“画皮”女鬼可以说是“蒲氏女鬼”中的一个不算起眼的另类,相较于 蒲松龄先生花费大量笔墨描写的无数温柔善良、美丽多情而又知恩图报的女鬼形象而 言,“画皮女鬼”无名无姓且作恶多端,不思悔改。从这个角度而言,她并非蒲氏女鬼 中颇受关注的人物。但是在影视作品的改编中,为何她却能不断地得到不同时代的编导 者们的青睐,被一再地改编成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呢?这也是本文关注、探求的现象之一。 同时随着“聊斋作品”被不断地改编成影视作品,文学的模糊性和深刻性与影视作 品的直接性和具象性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如何在挖掘文学叙事 背后隐含的意蕴,并利用合理的情节和方式表达出来,得到观众认可,进而引发观众深 度思考,成为主创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 再次,从一批又一批异彩纷呈的影视作品中,笔者感受到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聊 斋故事”在被改编的过程中,主创人员的相关理念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从这些现象入手,以《画皮》改编特点研究为中心,梳理出一 条较为清晰的《聊斋志异》影视艺术改编理念变迁的进程。 2第 1 章 《聊斋志异》的改编状况及改编潜质 第 1 章 《聊斋志异》的改编状况及改编潜质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不断被创造性地转换成说唱、曲艺、戏曲、影视作品等 多种艺术形式,显示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特别是随着电影、电视等传 媒手段地不 断发展,许多影视改编者敏锐地感知到了《聊斋志异》中所蕴藏的巨大潜力,纷纷改编、 拍摄“聊斋电影”。仅以《画皮》为例,自1966年以来,影视“画皮”就巧妙地借助影 视传媒手段,完成了自己的完美变身:1966 年朱虹版《画皮》??1993 年王祖贤版《阴 阳法王》??2005年电视版《画皮》??2008年周迅版《画皮》 。一个个改编版本借凄 美的爱情故事、柔弱多情的“美女鬼”形象,不仅融合了改编者的文化与思维模式,也 迎合了大众猎奇、神秘的文化心理,成为了现代思维模式与文化的一种潮流。如果说1966 年朱虹版画皮,仍是延续原著精神,借画皮恶鬼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外在虚妄的美色,则 另外几版的“画皮”却逐步将“画皮”恶鬼转化成了一个可怜可爱、柔弱多情的“美女 鬼”形象。她柔弱的外表、凄凉的身世足以使人们忘却她是“鬼”的事实,且久经“人 间烟火”熏陶反倒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有了人间的性情,逐步融入了家庭与社会之中, 揭示出现代人对感情的困惑与无奈。这也是现代改编理念与古典文学作品的 融合与介 入。这种融合与介入,借助影视传媒的现代手段表现出来,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改编现状。 1.1《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状况 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根据《珊瑚》改编的《孝妇羹》是历史上昀早的聊 斋电影。此后到1947年,又有七家电影制片厂(公司)拍摄了八部根据聊斋故事改编 的电影。建国后,从1961年到1992年,先后有十多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16部聊斋故 事片。特别是福建电视台和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联合录制的“聊斋电视系列剧”,集中 了全国数十名编剧、导演、几百名演员,上千名创作人员历时数年拍摄完成了48部78 集的“聊斋故事”,奠定了“聊斋志异”改编、拍摄的规模。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一定 反响,并发行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王富聪、王林书 分别著有《聊斋影视评论》、《聊斋影视改编研究》,对此系列大片的成败得失进行了系 统的研究和评论。下面我们就具体情况做一简单梳理。 3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1.1.1《聊斋志异》影视改编分期 1.1.1.1解放前:“聊斋”影视改编萌芽期 解放前的“聊斋”电影拍摄基本上集中于上海、香港两地。 昀早拍摄“聊斋”电影的是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1922年它把小说《崂山道士》 改编成鬼怪片《清虚梦》,把《珊瑚》改编成《孝妇羹》; 1925年,香港民新电影公司把小说《胭脂》改编成同名电影《胭脂》。这是民新公 司第一部也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长故事片,编剧兼导演黎北海、女主角林楚楚,轰 动一时。 拍摄年代 原著名称 影视作品 导演编剧 影视公司 主要演员 所属地区 崂山道士 清虚梦 商务印书馆 1922 年上海 珊瑚 孝妇羹 活动影戏部 1925 年 胭脂 胭脂 黎北海 民新公司 林楚楚 香港 1927 年 田七郎 田七郎 张石川 萧英等此后到建国前的1947年,又有七家电影制片厂(公司)拍摄了八部根据聊斋故事 改编的电影。这可以说是人们对“聊斋”电影的初步尝试。 1.1.1.2建国后(1949年?80年代末):发展期 建国后,“聊斋”影视的拍摄开始向大陆或港台大陆合拍转移。 从1961年到80年代末,先后有二十多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20余部聊斋故事 片。 自60 年代至80年代末拍摄的主要作品如图所示: 拍摄地区/影视 拍摄年代 原著名称 影视作品 导演编剧 演员 公司 人鬼恋(冷 1954 年 连琐 陶秦 尤敏、吴景平等 香港 月双魂) 1960 年 聂小倩 倩女幽魂 李翰祥 乐蒂、赵雷等 邵氏公司 1962 年 连琐 湖山盟 李晨风 张活游、白茵等 香港 1964 年 三生 三生 陶秦 陈云华、尤敏等 香港 1966 年 画皮 画皮 鲍方 朱虹 香港凤凰影业 1966 年 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 李翰祥 汪玲、杨群 香港 1967 年 连琐 连琐 严俊 李丽华、李菁等 香港 1969 年 小翠 小翠 廖祥雄 翁倩玉、武家麟 中国台湾 1970 年 书痴 鬼屋丽人 周旭江 张美瑶、杨丽花等 香港 取材自《王 1970 年 喜怒哀乐 白景瑞等 甄珍、岳阳等 台湾 六郎》等剧 1971 年 侠女 侠女 胡金铨 徐枫 邵氏公司 1979 年 鬼叫春 李翰祥 胡锦、岳华等 香港 1981 年 鬼恋香港4第 1 章 《聊斋志异》的改编状况及改编潜质 浙江电影制片厂 1981 年 胭脂 胭脂 吴佩蓉、金沙 朱碧云、夏江南等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1981 年 聂小倩 聂小倩 傅强 耿晓璐等 大陆 1983 年 小翠 精变 雷鸣 魏慧丽、徐少华 北京电影制作厂 1985 年 小谢 鬼妹 孙元勋 郝劫、王苓华等 西安电视制作厂 1986 年 辛十四娘 狐缘 孙元勋 孔爱萍 卢伟强等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6 年 晚霞 碧水双魂 岑范 张小清、何晴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6 年 聂小倩 倩女幽魂 徐克、程小东 张国荣、王祖贤 香港 韦公子篇及 峨眉、安徽电影制 1988 年 金鸳鸯 张易亨、任人 盖丽丽 、杨元元 其他 片厂 风流丈夫俏 80 年代 江城 王驰涛 韩松、曲雁等 大陆 女人 1988 年 聂小倩 画中仙 午马 元彪、王祖贤等 香港 相对于电影来说,《聊斋志异》的电视剧改编起步较晚,但势头强劲。80年 代的主 要作品有1986版《聊斋电视系列片》 (以后文中均简称“86版聊斋”) , 共 47 部,74 集。 其中4部是2部合一集的,因此也可说是72集,具体篇名见下表: 系列剧名称、 具体篇名(括号里的为《聊斋志异》原著中的题目) 拍摄年代 1981 年 《骂鸭》(京剧电视剧) 青海电视台 1981 年 《聂小倩》 浙江电视台 1983 年 《瑞云》 山西电视台 1983 年 《青凤》(电视文学剧本) 1983 年 《石清虚》 浙江电视台 1985 年 《庚娘》(10集),导演:李红喜 主演:马盛君、张少军 上下两集的有 27 部共 54 集1.辛十四娘 2.阿绣 3.贾奉雉 4.婴宁5.封三娘 6.阿宝7.鹦鹉奇缘阿英 8.云翠仙 9.窦女情仇窦氏10.西湖主 11.花仙奇缘 葛巾 12.地府娘娘锦瑟13.陆判 14.书痴 15.鲁公女 16.狐仙驯悍记马 介甫 17.八大王 18.连琐 19.峨嵋一笑连城 20.田七郎 21.乔女 22.梅女23.狐侠红玉 24.莲香 25.鬼宅小谢26.香玉 27.娇娜只有一集的有 18 部共 18 集:1.袖中奇缘巩仙 2.金钗奇情王桂庵 3.翩翩 4.鸦头 5.无头案《折狱》里的一节 6.司文郎 7.冥间酒友王六郎8.花姑子 9. 1986 版聊斋 荒山狐女张鸿渐 10.瑞云 11.生死情章阿端 12.仙媒彭海秋 13.公孙九娘 14.荷花三娘子 15.杀阴曹伍秋月 16.细侯 两个半集组成一集的有 4 部共2 集:1.雨钱/佟客 2.良琴知己《局诈》的 第 三节/骂鸭 与大陆相比,这一时期港台电影对《聊斋志异》的改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而且在 改编手法上迈出了大胆的一步。1969年香港导演胡金铨开始拍摄根据《聊斋志异》小说 改编的电影《侠女》。1972年电影公映,1975年该剧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昀高综合技术奖, 电影《侠女》成为第一部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的华语电影。 而同一时期的香港导演李翰祥也拍了许多“聊斋戏”。《倩女幽魂》(改编自《聂小 倩》)、《辛十四娘》等。5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80年代徐克重拍了改编自《聂小倩》的《倩女幽魂》,改编更加大胆。情节异常复 杂、诡异。加入了武打、搞笑等戏剧情节,画面也很唯美、动人,特别是王祖贤与张国 荣的俊男美女造型,成就了这部电影多年的辉煌,更使得美女鬼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 在徐克《倩女幽魂》的成功感召下,港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再一次掀起了争拍 “聊斋”风,但与原著相比,情节上均有较大的改动,极大的拓展了原作故事空间,甚 至是改头换面或者只借用了原作的故事原型,实际衍生出的完全是另外一个 版本的故 事,比如改编自《画皮》的《阴阳法王》。该剧只借鬼需要“画皮”的细节, 塑造了画 皮女鬼尤枫的柔弱与无奈。彻底颠覆了“画皮”女鬼“面翠色,齿??如锯”, 被收伏 时“卧嗥如猪”,令人战栗的异类形象。 此期还出现了低级色情的《聊斋艳谭》系列。可谓是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1.1.1.3九十年代至今:改编的繁荣期。 90年代以来,大量的聊斋改编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拍摄年代 原著名称 影视作品 导演编剧 影视公司 演员 1990、1991 聂小倩 倩女幽魂 2、3 徐克 香港 张国荣、王祖贤等 《连琐》 《娇娜》 傅艺伟、邢岷山、 1991 年 《画皮》《聂小 古墓荒斋 谢铁骊 北京电影制作厂 周迅等 倩》 1992 年 鲁公女 幽魂奇恋 邱丽利 潇湘电影制片厂 黄国强等 画皮之阴阳法 1993 年 画皮 胡金铨 新达宝影业公司 郑少秋、王祖贤 王 1994 年 聂小倩 古庙倩魂 孙满义 北京电影制片厂 惠娟艳 赵军文 1999 年 席方平 席方平 谢铁骊 大陆 沙溢、马伊俐 《聊斋喜剧系列》: 第一部《官运亨通》 (梦狼); 牛? 候长荣 黄浩 第二部《妖女画皮》(画皮);第三部《一笑三百 义 姚二嘎 马小宁 年》 (婴宁) ;第四部《双玉丽狐》 (霍女)第五部 1994 年 大陆央视 王安秋 周媛媛 陈 《洗心革面》 (陆判) 第六部《阴差阳错》 (王兰) 剑月 夏星 董怀义 第七部《两个女鬼》 (湘裙) 第八部《蝴蝶美女》 高英 (丐仙) 第九部《抱打人间不平》(崔猛) 《聊斋?倩女幽魂前传》(7 部):牡丹灯笼(聂 1995 年 小倩) 2)花妖 3)火妖 4)鲁公女 5)伍秋月 6) 台湾 狐媚 7)珊瑚女(珊瑚) 《聊斋 1》 流光情劫(鲁公女)侠女田郎(田七 罗嘉良、钱小豪、 1996 年 郎) 翁婿斗法(长亭)秋月还阳(伍秋月)狐 香港 TVB 版 俞小凡 刘丹 陈鸿 仙报恩(小翠)古剑幽灵(金生色) 烈 林其欣 刘敏涛 刘岷 陈莎 1998 年 《百集聊斋》之《人鬼情缘》(聂小倩) 大陆 莎 张子建 王绘春 张铁林 李翔 常远 1999 年 聊斋先生 大陆 王菁华 朱德成 吕 汉彪6第 1 章 《聊斋志异》的改编状况及改编潜质 徐熙媛、陈晓东、 2003 年 《倩女幽魂》 台湾 宣萱、吴京、元华 2003 年 阴阳判官 《聊斋 2》 《陆判奇谈》 (陆判) 《绿野飞仙》 (阿英) 梁小冰、陈浩民、 《鬼母痴儿》 (湘裙) 《阴差阳错》 (王六郎、王兰) 吕颂贤、谭耀文、 2004 年 《花醉红尘》 (辛十四娘、石青虚) 《隔世追情》 (锦 香港 TVB 版 麦包、梁荣忠、苏 瑟)魅影灵狐》 (莲香) 《斩妖神剑》 (花姑子、娇 玉华 娜) 张庭 邱心志 王艳 2004 年 花姑子,33集 大陆 沈晓海 张潇潇、沈世朋、 2005 年 粉蝶 大陆 谢元真、陈彦、关 礼杰 吴越、王茂雷、黄 2005 年 连琐 大陆 鹃 唐宁、黄晓明、林 志颖、胡歌、杨幂、 新版《聊斋》: 《陆判》、 《痴心灵雀》阿宝、 《小 2005 年 内地 胡可、曾黎、李冰 倩》、《画皮》 、《小谢和秋容》、《小翠》 冰、江华、李立群、 霍思燕、杨丞琳 聊斋志异 1: 《小倩》、 《阴差阳错》 (陆判)、 《画 唐人电影国际有 胡可,黄晓明,李 2005 年 皮》、《小翠》、《阿宝》、《小谢》,六个单元, 限公司 立群等 每单元六集,共 36 集,导演吴锦源等 尹天照、午马、麦 2005 年 鬼妹 导演徐小健 香港 家琪聊斋奇女子:《宦娘》、《连城》、《侠女》、《辛 吴奇隆、范文芳、 2006 年 内地,40 集 十四娘》: 瞿颖、潘粤明等 聊斋志异 2: 《胭脂》、 《义犬》、 《粉蝶》 、 《莲香》 、 韩雪 严宽 陈 浩民 2007 年 大陆 《罗刹海市》 、《婴宁》 、 《画皮 》,6部 26 集 孙耀威等 周迅、赵薇、陈坤、 2008 年 画皮 《画皮》 陈嘉上 合作电影 甄子丹、孙俪 林文龙,萧蔷,张 聊斋 3: 《梅女》、 《画壁》、 《白秋练》、 《庚娘》、 上海东锦文化传 2009 年 茜,邱泽,薛凯琪 《公孙九娘》、《江城》六个单元,36 集 播有限公司 等 1.1.2 其他形式的“聊斋”影视改编 除了将“聊斋故事”改编成影视剧之外,人们还进一步将聊斋故事改编成了影视“动 画”聊斋和电影“戏曲”聊斋。 1.1.2.1“动画”聊斋 动画版《聊斋志异》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和空白。据资料显示,2004-2008年 ? 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传统题材动画片中取材于《聊斋志异》的只有6部 ,相较 于其他的古典名著,其数量是非常少的。目前成型的较有影响的聊斋动画片 有《种梨》、 ? 《现代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高薇华等7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倩》等。 《种梨》是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1985年摄制的一部根据《聊斋》同 名篇改编的国产经典动画电影,邬强导演,李杨配音。这部片子忠实原著、画面简单流 畅,教育意味浓郁;《小倩》是导演徐克 1997年根据电影版《倩女幽魂》改编拍摄的。 “无厘头”搞笑成分居多,比如将“黑山老妖”设计成爱发如命的万人迷“歌王”;专 门靠吸食人血生存的“姥姥”则是因为皮肤龟裂大呼小叫的爱美老太;影片中还有与宁 采臣相依为命的小狗金坚则只爱赚钱„„。这部影片中宁采臣的戏分被明显加重。宁采 臣与聂小倩在除妖过程中相知相恋,共同成长,随着昀后情节的展开,二人的成年礼也 终于完结,回归了原著中的圆满家庭。另外,因为日本团队的加盟,影片在人物设计上 难以摆脱日漫的影子,但结尾水墨山水般的背景还是极富中国韵味的。这部徐克风格的 《小倩》对原著做了大量的现代改编,其动画的尝试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值得大家去 关注。 至于其他的聊斋动画片《梦黄梁》 、 《续黄梁》、 《狼》、 《怪哉》 (改编自《聊斋志异. 白莲教》),在网络上可见。由于制作团队等问题未形成影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动画版聊斋较之真人版聊斋,可以说是景况惨淡,改编作 品寥寥无几,且未得到广大受众认可。徐克的《小倩》虽然比较成功,但并不适合低幼 年龄的孩子们去看;《种梨》除了拍摄手法幼稚简单无可夸耀之处外,其简单的构图和 故事更像是在告诉一个小朋友“不要太自私哟,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否则得不偿 失。”因此,动画聊斋如果想达到孙悟空等动画片的水准,差距还很大。 其实,从大众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鬼神的故事向来是人们关注、探索的一个热 点,所以鬼狐文化或说对异度空间的关注与猜测自古盛行而且呈现不衰之势。 《哈利?波 特》、 《魔戒》,宫崎峻的《千与千寻》、 《幽灵公主》、美国的《寂静岭》 、 《小岛惊魂》以 及西方的吸血鬼系列电影在全球的风靡,都足以证明读者、受众对这类文艺 作品存在着 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们着笔点不在现实人生,而是充满了幻想和神秘感。同样的,“聊 斋故事”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它篇幅短小却情节跌宕,有着神奇瑰丽的 艺术想象,与动画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尽情展现的表现方式也是非常契合的。但 关键还是如何改编出好的剧本,这才是改编者需要关注和下苦功的一个问题。 对此,笔者认为改编者可适当借鉴日本动画的改编、拍摄方法。日本对中国的《聊 斋志异》非常感兴趣,可以说是“熟悉”,许多动漫都可以看出聊斋的痕迹如:《阴阳 师》、《犬夜叉》等。《阴阳师》更被誉为“日本的《聊斋志异》”。在《阴阳师》的漫 8第 1 章 《聊斋志异》的改编状况及改编潜质 画改编中,改编者将主要人物安倍晴明改编成了一个形象冷峻,举止风流、飘逸 出尘的英雄形象。这部原著中斩妖除魔的神秘英雄式人物被付予了更多的人类感 情,整体形象得以重新造型,他对万物多情、对权贵无视,具有了普通人的爱恨 怨憎,使之进一步 “人性化”。这些改编都得到了受众的大力追捧,在日本掀起 阵阵波澜。这都可以作为我国《聊斋志异》动画改编的一种参考。 1.1.2.2聊斋“戏曲”电影 “聊斋”戏曲自清代始就蔚为大观。已知的聊斋故事被改编为杂剧、传奇的约有二 十种。陶君起在《京剧剧目初探》一书中注录了四十种“聊斋戏”。许多优秀剧作如《胭 脂》(越剧)、《姊妹易嫁》等剧目至今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建国后,聊斋戏曲电影也 广泛吸收戏曲表演、舞台设计之长,又兼纳电影声光色彩的优势,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1963年、1964年、1982年先后录制完成“聊斋”戏曲电影艺术作品《姊妹易嫁》(吕 剧,香港华文影业公司出品)、《花为媒》(评剧)、山东梆子《墙头记》。 其中昀著名的为1963年录制完成的评剧《花为媒》,也叫《张王巧配》、《张五 可》。该剧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寄生》篇。由评剧艺术的开创者成兆才在民国初 年编写。1949年后,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剧目进行了改动。1950年剧本再次修改, 昀后以王俊卿和李月娥、贾俊英和张五可喜结良缘结局,突出宣传自主追求 爱情、婚姻 自由的主题。该剧于 1963年拍摄成彩色电影,由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也受到广泛 的欢迎。 成兆才版《花为媒》是个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书生王俊卿爱上了表姐李月娥, 但李父不允婚事。于是媒婆阮妈为王和张五可说媒,张五可久慕王俊卿的才情,表示愿 意嫁给王俊卿,想不到被王俊卿拒绝。张五可误以为王俊卿看轻自己,非常气愤。于是, 阮妈又在中间撮合,促成二人在花园相会,一见钟情,以花为媒,订立婚约。另一边, 李月娥听说王俊卿要娶张五可,郁闷病倒。她的母亲于是背着其父于张王二人成亲当天, 抢先将李月娥装扮一番,送入洞房。张五可花轿后到,双方纠纷一场。昀后以王俊卿一 娶两美,大团圆结局。 1949 年、1950 年为响应党的新政策号召,反映新社会、新爱情婚姻观,剧本再次 改编,剧情有了很大的变化,增添了王俊卿的表弟贾俊英这个角色,花园相会定情,改 为贾俊英顶替王俊卿与张五可相会。昀后以王俊卿和李月娥、贾俊英和张五 可喜结良缘 而告终,1963年的戏曲彩色电影就是根据改编后的剧本拍摄的。9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剧情改编的过程中有几个变化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首先,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原著相比,人物性格变化昀大的当属“王俊卿” (原著中 名为王寄生)。原著中王寄生是一个见异思迁、朝秦暮楚、二三其德、心猿意马,以美 色为重的纨绔子弟。但在评剧《花为媒》中,王俊卿被改编成了一个忠于爱情,“非爱 人不娶的伟男子”。 张五可也塑造得非常成功。蒲松龄原著中的张五可就是一个敢作敢为、坚韧任性、 心机周密、有杀伐决断的独特少女形象,可与王熙凤、贾探春之类的人物相提并论。她 为了得到一个浪荡公子的爱情可谓是步步为营,不择手段。但在戏剧改编中,编导者显 然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旋律、道德主题,将之塑造为一个泼辣大胆,敢于追 求婚姻幸福且又心直口快,心性善良的“新人”形象,即所谓“热心肠、玲珑性、多 情种又聪明”。 其次,结局的变化:《花为媒》的结局一改原著中“二美共侍一夫”且互相倾慕、 其乐融融的封建结局,变为一夫一妻,有情人喜结连理的结局。剧中融入了“阴差阳错” 却“两全其美”的戏曲艺术情节。此剧的改编非常符合中国当时的道德主旋律,刚刚从 战争困境中走出来的人们,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民主的婚姻,因此这种寓教于乐,弘 扬人间的真善美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影视作品与观众的深层心理需要相关联,深受 人民群众欢迎。有人研究指出:“这些影片往往不是严肃正剧,而是采用各种观赏性强 的娱乐片样式作为载体,商业卖点丰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而这些恰恰反映 出时代变迁对改编理念的进一步影响。 1.2《聊斋志异》改编特点 从以上资料来看,《聊斋志异》故事的改编范围非常广泛,改编数量极为可观。早 在影视艺术进入中国之前,聊斋故事就已经以戏曲的形式风靡了大江南北。20世纪以来, 随着影视艺术的逐渐普及和不断发展, 《聊斋志异》越发成为编剧、导演的“宠儿” ,改 编频率越来越高。结合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约略统计出,自1925年第一部聊斋电影《清 虚梦》开始,截止到2009年,根据《聊斋志异》故事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已超百 部,其中的名篇如《胭脂》、 《画皮》、 《聂小倩》等,更是多次被搬上银幕。不仅数量众 多,这些根据聊斋故事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还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的特点。 10第 1 章 《聊斋志异》的改编状况及改编潜质 1.2.1 表现形式的不同决定着影视改编作品的多样化 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说到底还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影视艺术具有极强的视 觉特点,是时空艺术,它可以依靠镜头画面产生直观的形象,让观众直接看到;文学则 是语言的艺术,它更多的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媒介,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完成自己 的人物塑造,在阅读者的头脑中化成一个个具体形象,是间接的,是不确定的,是可以 进行加工想象和再创造的。因此,就有了“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经 典论断。 所以文学著作本身并不能等同于影视剧本。文学这种间接的艺术形式如果想以直观 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就需要有改编者对文学著作进行再加工创作成影视艺术,也就 是运用特定的视听语言对文学名著进行一次新的阐释。在重新阐释的过程中,很自然地 要渗透改编者独特的理念和情思。改编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人文素养及生活阅历、人生 体验都会直接反映到改编作品中,影响或指引受众的思维方向和角度。《聊斋志异》的 影视改编也同样如此。 其实,每部“聊斋”影视剧作品都是特定的编剧、导演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特定的 聊斋故事,表达自己对故事文本的理解而形成的文化产品。而不同的编剧、导演因为文 化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会对不同的聊斋故事产生兴趣,即使感兴趣的是同一部“聊 斋故事”,欣赏的角度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历代编导们不断演绎不同的“女鬼”形象, 即使是对同一个女鬼形象,也做过多种不同角度、不同意义上的诠释,如《画皮》、 《聂 小倩》形象的反复创造和改编,使得“聊斋故事”的整体改编状况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1.2.2 故事文本的特点决定着影视改编作品的模糊性 《聊斋志异》本身只是一部短篇文言故事集,其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可供拓展空间 较大。另外,作者蒲松龄作为一历尽坎坷、阅尽沧桑的才子,从独特的艺术视角观察彼 时社会,以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借“黑林青塞”间的狐鬼花妖来展示他所生 活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现实。作品本身的这种特质,也为改编作品创造了一个便利条件: 可以模糊时代背景,也不必刻意解释笔下人物的来龙去脉,使作品本身变成了一个相对 开放自由的个体。如陈嘉上版《画皮》就可以将王生等人放入汉代去演绎,这与其故事 本身超越时空和时间限制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这一特点为改编者们开拓了更加广阔的 表现、重塑空间。这也是聊斋故事常改常新、变化多样的一个主要原因。11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另外,聊斋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加之影视作品改编者在改编上的不 拘一格,改编时除非有所言明,否则有一些鬼片很难判定究竟是不是改编自《聊斋志异》。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聊斋志异》改编的丰富性、模糊性和复杂化。 1.3“聊斋故事”的改编潜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们对《聊斋志异》的关注程度和改编热情。截止到 2011 年, 根据《聊斋志异》故事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已超百部,其中的名篇如《胭脂》、 《画 皮》、 《聂小倩》等,更是多次被搬上银幕。为什么《聊斋志异》能够走入影视作品的改 编创作视野呢?《聊斋志异》小说 491篇,大概可以忽略的划分为两类:一类纯粹是各类奇闻异事 的简单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缺少必要的情节,这类篇章不会被选作影视改编的题材;另一类则是鬼神 妖狐的灵异故事,有完整起伏的情节,成为影视作品改编选材的渊薮。这两类作品大概 都占据了总量的二分之一。针对这 491篇小说,历代改编者从多个故事中取材,运用多 种方式对原著作品进行了改编、拍摄。一次选材昀多的是 1986年推出的聊斋系列剧, 选择了 56个故事,拍成了 48部 78集,奠定了聊斋影视的坚实基础。其它选用较多的, 有 2005年由唐人电影国际有限公司和新传媒制作私人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新聊斋志 异》,选用了 6 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包括《小倩》 、 《陆判》、 《画皮》、 《小翠》、 《阿宝》、 《小谢与秋容》,每个故事 6集,共 36集;还有 2006年由上海影视有限公司、上海益 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东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联林影视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 《聊斋 2》,也只选择了 6个聊斋故事做底本,改编成了《胭脂》、 《义犬》 、 《莲香》、 《粉 蝶》、《罗刹海市》、《婴宁》等 6个单元剧,共 40集;另外,香港导演李国立还于 2006 年选择了聊斋故事中的几位奇女子,将她们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故事拍摄成了《连城》、 《宦娘》、 《侠女》、 《辛十四娘》等 4个单元,共 40集。拍摄于 2009年的《聊斋 3》 ,包 括《梅女》、《画壁》、《白秋练》、《庚娘》、《公孙九娘》、《江城》等六个故事,目 前可见 36 集。 除了这些集合出现的聊斋故事之外,单独被拍摄成为影视作品,频率昀高、影响昀 为深远的就是《画皮》。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有 1966年鲍方的《画皮》、1979年李翰祥 的风月版画皮??《鬼叫春》、1988年连炽芬的《聊斋志异之画皮》、1990年谢铁骊的 《古墓荒斋》、1993年胡金铨的《画皮之阴阳法王》、1994年《聊斋喜剧系 列》之《妖 12第 1 章 《聊斋志异》的改编状况及改编潜质 女画皮》、2005年吴锦源等的《聊斋志异之画皮》,以及 2008年陈嘉上导演的《画皮》 等八个版本的画皮故事。 《画皮》,乃至整个《聊斋志异》之所以备受改编者青睐,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 改编价值。 1.3.1 唯美浪漫的故事文本 86版聊斋系列电视剧顾问袁世硕老先生说:“„„《聊斋》不是再现性的,而是表 意性的,不是写实的,而是运用了假借、比喻、象征等多种寓意手法„„”。从这段话 中我们不难看出,《聊斋志异》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唯美、浪漫的艺术风格是被多数改编 者认可的。聊斋世界中营造出的是一个多姿多彩,充满幻想的美丽、神秘的世界。在这 个世界中,作者用清丽委婉、潇洒脱俗的笔墨写了一大批唯美浪漫的鬼魂。她们可以摆 脱世间礼法的束缚,自由出入于人间、冥间、仙境,在品德、才华和志趣上兼备人、神、 鬼的特性的同时,显示出的是一种至纯至善的人性美。与世间的多情公子、 落魄书生谈 成了一场场既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不落钻穴逾墙之嫌的美丽的爱情。这 是集人性美、人情美、思想美于一身的美丽文章。它带给人的不是鬼域的恐怖与无常, 却是异域里的温柔与善良,这与东方人唯美浪漫、富于幻想的个性特质也相吻合。正是 这种“正中下怀”的文人心理以及来自神秘世界的美丽诱惑,使《聊斋志异》自问世以 来,不断被创造性地转换成说唱、曲艺、戏曲、影视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著作本 身以文言文写成,却丝毫未影响它与历代受众的交流与沟通。 1.3.2 明确深刻的道德观念 《聊斋志异》本身所折射出的宗教情绪是相当芜杂的,这和中国宗教特有的兼容性, 聊斋素材的博泛性是分不开的。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以至于它根深蒂固地影响和左 右着任何一种外来宗教的“入侵”,以至于佛教在传入中国伊始,也不得不改头换面, 适应中国国情,与中国哲学、神学、中国文化有机结合。因此,它就兼容了中国原有的 灵魂不死观念,吸取了两晋玄学的精华,拢络了不少文人士子之心。它更大力 宣扬孝道, 得到了统治者与百姓的共同拥戴。再加上禅宗的创立更使出世修行变为入世修行。人们 历来主张“三教合一”,这就大大强化了善男信女们的综合崇拜情绪。在《聊斋志异》 中宗教的综合情绪表现得非常明显。作品中仙道与佛教并存,出世与入世同行,其作品 中所折射出的宗教现象颇为复杂。有学者研究认为,其散发纯正的宗教观念如佛、道等 13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义的篇章可谓屈指可数。典型有《乐仲》、 《长清僧》、 《菱角》的虔诚向佛,另有《成 仙》、 《白于玉》、 《贾奉雉》的彻底悟道。而更多的篇章则把中国宗教史上特有的儒释道 三教融合混一的现象以一种随意的、自然的、甚至是漫不经心的笔墨表现到了极致。体 现了一种儒释道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惩恶扬善的浪漫想象。如《席方平》、 《钟生》、 《汤 公》均是这样的篇章,三人均为“至孝”之人,在坎坷的求医、求公平、求仙的过程中, 均遇到了儒释道等代表人物的指引、救助。特别是汤公的故事中就有孔圣人、文昌帝君、 菩萨、佛各自
本文档为【《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以《画皮》为中心(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02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