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三篇

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三篇

举报
开通vip

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三篇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三篇篇一: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  1、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8Am,4PM),连续3天,无异常者改为每日4PM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8Am,4PM、8PM);大手术患者、体温达到38.5℃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压及体重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能起床站立的病人,每周磅体重一次,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一般病人每天问大、小便一次。  2、病人入院后,按...

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三篇
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三篇篇一: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  1、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8Am,4PM),连续3天,无异常者改为每日4PM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8Am,4PM、8PM);大手术患者、体温达到38.5℃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压及体重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能起床站立的病人,每周磅体重一次,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一般病人每天问大、小便一次。  2、病人入院后,按护理分级,在病人一览表和床头牌上作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病危病人一览表上用红色“?”表示。  3、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和需要,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4、做好基础护理,并按不同病种认真执行各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5、严格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病员医疗安全。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  1、每班均应准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0-15分钟到达科室,阅读交班报告本、体温本,在接班者未接班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2、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件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班。  3、白班应为夜班做好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注射器、被服、常用器械,以便夜班能顺利地工作。  4、交接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再发现问题,应由接班者自行负责。  5、白班交班报告由主班护士书写,要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交待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的病情、诊治情况,如果进修护士或护生书写交班报告,带教护士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  6、交班前,护士长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员记录,晨会后陪同日夜班护士重点巡视危重病人和新病人,并安排护理工作。  7、每班交接班时应严肃认真,必须做到三清(交接班记录要写清、口头交待要说清、病人床头要看清)。  8、交班内容  (1)住院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病人、危重抢救病人、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置的病人病情变化,同时要注意情绪波动、不安的病人。  (2)交清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重点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  (3)查看昏迷、瘫痪病人有无褥疮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  (4)查看病人伤口,各种导管固定和引流情况及病人输液情况。  (5)点清物品,对常备、急救、贵重药品及物品、器械等亦应注意交、接班,并有登记。  (6)值班护士应坚持岗位,不准自行换班。  三.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执行后应做到班班查对,两人核对,无误后签名。  2、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曾用过的空安瓿瓶,经检查核对后再弃去,抢救病人结束后须督促医师补开医嘱。  4、每周总查对医嘱二次,护士长至少参加总对医嘱一次,并做好记录。  5、单人值班时应做到下一班查对上一班医嘱执行情况。  (二)、服药、注射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操作前、中、后检查和核对床号、姓名、剂量、浓度、时间、药名、用法和有效期。  2、配药和摆药时,应注意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潮解,针剂有无裂痕,注意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楚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发药时须待病人服下方可离开。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该类药物的过敏史,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并保留安瓿瓶。用数种药物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时,若病人或其它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6、整理注射单、服药单、治疗单时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原单应保存到下次总对医嘱后废弃。  7、发药、注射时均需带服药单、注射单。  8、发药、注射前必须核对床号、姓名,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输液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认真查对输液卡,加入药液后须签名,标明时间。  3、备药前检查输液瓶口铝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药液有无变质,同时注意批号、有效期,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4、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配液后检查药瓶内有无细小颗料、混浊、变色等。  5、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该类药物过敏史,查询药物过敏试验记录。  6、输液时如病人或其它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实无误后方可继续执行。  (四)、输血查对制度  1、采集配血标本前须准确填写患者姓名、床号、病区,并将化验单上的联号贴于试管上。  2、抽血时必须将试管连同输血申请单携至病人处,核对床号、姓名、标本联号后才能采血。  3、同时有两个以上病人需要配血,必须分别进行,避免将二人以上配血试管同时拿到病人处,以防出现差错。  4、送配血标本必须由医师或护士进行,不得交由病人或病人家属送、取。  5、血取回后必须两人共同查对交配报告单上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供血员姓名、血型、血量、核对交叉试验结果,确认无误后双人签字,方可执行。  6、注意血液内有无凝血块,血袋有无裂痕。  7、输血时在病床前再次核对床号和姓名。  8、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并在病床边观察十分钟后方可离去。在输血全过程中要都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如有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一边作相应处理,一边通知化验室重新检验、交配。  9、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填写输血反应卡,存放于病历内。  (五)、手术室查对制度  1、接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  3、查无菌包的失效日期、灭菌指示剂效果。  4、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5、手术后取之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验。  (六)、供应室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失效日期。  3、收回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4、灭菌时查温度、压力、时间,灭菌后查灭菌效果指示剂,及有无湿包情况,达到要求后方可发出使用。  四..执行医嘱制度  医嘱是医疗活动中由医师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的书写应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1、医嘱的执行应准确、无误,并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医嘱执行记录需客观、真实、原始,执行人应签全名和执行时间。医嘱须经两人核对并签名。  2、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医师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复诵一遍,复诵无误后执行;抢救结束后,要求医师及时据实补记。护士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签署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3、凡需护士整体协作完成的医嘱,如护理常规、级别护理、饮食护理、部分治疗等,可由主班护士或值班护士在长期医嘱单上签名。  4、长期医嘱执行后由执行人在长期医嘱执行单上签名、签执行时间。临时医嘱执行后由执行人直接签署在临时医嘱单的相应栏内。  5、手术后、分娩后要停止术前、产前医嘱。  6、凡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待清楚。  7、实习医师无单独下达医嘱权,开出医嘱后需上级医师签名,核实后方有效。  8、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  9、出院、转院、专科、死亡病人应及时注销各种执行单。  五.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一)书写原则  1、遵循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护理文书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根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与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实行分级护理,按护理级别执行各项护理措施。  3、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记录者须签全名。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指定的合法执业护士即时审阅,其修改意见、修改日期及签名用红色墨水笔书写。  4、护理文书应当文字工整,图表、字迹清晰,语句表述准确、通顺,符号、标点应用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画在错字上,然后更正,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各类护理文书楣栏共同项目包括:患者姓名、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或病案号。  6、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各医疗机构尚可自行设计“血压测量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记录”等文书,其书写应遵循本原则,必要时纳入病历管理。  7、护理查房、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个案分析等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观察、分析讨论而提出的意见、评价和建议等,属于主观性护理文书,暂不纳入病历管理,也不提供给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  8、各医疗机构对归档前的护理文书,应指定专人按安徽省制订的《护理文书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后方可归档。  9、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的日期。  10、各班记录结束时,必须签全名。  11、各项记录、文件应妥善保管。  (二).住院患者护理记录  根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与实施要求》,一般患者是指医嘱“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中的病危、病重患者等以外的适用对象。其书写须遵循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原则和以下要求:  1、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包括“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  2、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是指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应在本班内完成。  3、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上的“入院诊断”是指医师在“入院记录”上书写的诊断。“药物过敏史”,若为“有”,则应写清具体的药物名称,如青霉素。“皮肤情况”,若为“异常”,应写明异常的具体情况,如擦伤或压疮,其部位、范围、程度等。  4、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上的“专科情况”,应记录患者专科疾病主要的症状和阳性体征等。“护理措施”系根据病情观察、医嘱,为患者制订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维护措施。  5、首次记录完毕,另起一行,记录者签名(签名位置:右对齐),签名的下一行记录时间。首页未记完的部分,可连续使用。填写内容中如遇空项时,应画“/”(删除线)。  6、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是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记录日期、时间、病情观察情况、处置措施及效果、护士签名。  7、病情观察要求重点记录患者的客观病情动态变化及用药反应,如主诉、生命体征、皮肤、饮食、排泄等异常情况。处置措施及效果,要求重点记录已实施的与病情相关的护理措施,以及处置后的患者反应、结果。  8、护理记录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在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手术等前后应即时记录。大手术患者,随时观察并记录,每班至少记录1次,直至72小时。一般手术患者于24小时内每班至少记录1次。患者病情平稳时改为按护理级别确定记录频次,一级护理患者每1~2天记录1次,二级护理患者每3天至少记录1次,三级护理患者每周至少记录1次。  9、患者出院时应书写出院护理记录,须在患者出院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出院日期,护理小结简述,健康指导,护士签名等。  10、遇患者病情转危等情况时,应转单记录。如医嘱:“病危”,则应转记“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同时在原记录单上注明转记原因。转单记录的页码须与原记录单的页码顺延编制。  11、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书写格式:首先记录书写日期、时间(左对齐),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记录内容,记录完毕,另起一行记录者签名(右对齐)。若无特殊情况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页码自第1页开始编制。  (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凡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可不再书写“住院患者护理记录”。  2、依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与实施要求(试行)》(皖卫医[20XX]49号)的规定,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适用对象是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或监护,以便进行抢救的患者。如严重的创伤、大出血、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昏迷、早产婴儿等,属于特别护理和一级护理的危重患者。  3、记录要求: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记录完毕后护士签名。病情稳定时,每班至少记录1次。  4、记录内容:应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等情况。意识、瞳孔的记录须对照参照图示准确填写,瞳孔对光反射情况记录在“现情观察”栏内。  5、记出入量的内容及要求:  (1)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食物中的含水量、TEN(胃肠内营养)、输入液量、输血等。为准确记录口服入液量,应使用可计量的容器测量。固体食物须记录其数量,再折算含水量予以记录。出量指患者大、小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腹腔抽出液及各种引流量等。对尿失禁的患者应设法保留导尿予以记量;自行排尿者,记录每次尿量,或根据病情需要将24小时尿量集中于一个容器内测量记录。  (2)出入量的统计:每日需小计、总计各一次。白班于下班之前小记出入量(画一蓝横线,小结日间出入量),夜班于次日晨7Am总结24小时出入量(用蓝笔画一条横线下总结,再画一条蓝横线),并同时转记到体温单上。  6、病情观察及处置: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药物反应、皮肤、饮食、睡眠、排泄等方面的异常情况,针对异常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处置后患者的反应、结果。  六.分级护理制度  新病人入院后,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标记。  分级护理常分为以下四级:  (一)特别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或监护,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大出血、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和多脏器衰竭等。  2、质量标准:(1)设24小时专人护理或成立专门抢救小组进行护理。(2)运用护理程序,制定并执行护理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要。做好必要的护理记录。(3)严密观察病情,掌握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准确控制输液(输血)速度,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处置。及时、准确填与特护记录单。(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依据病情需要建立翻身卡。严防护理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5)送水、送饭、送药、送便器到床头。(6)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以应抢救之急需。  (二)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危、病重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婴儿等。  2、质量标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2)对危重病人要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尽量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要。做好必要的护理记录。(3)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准确控制输液(输血)速度,建立输液巡视卡,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处置。(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依据病情需要建立翻身卡。严防护理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5)送水、送饭、送药、送便器到床头。(6)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以应抢救之急需。  (三)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2、质量标准:(1)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一次。(2)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准确给药。依据病情需要建立输液巡视卡。(3)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护理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4)送水、送饭、送药到床头。(5)按病情需要备齐抢救药品和器材。(6)给予健康指导,尽量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要。  (四)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轻症病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人、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的病人等。  2、质量标准:(1)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日巡视病房不少于两次。(2)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准确给药。依据病情需要建立输液巡视卡。(3)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护理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4)送水、送饭、送药到床头。(5)给予健康指导,尽量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要。督促病人遵守院规。  七.健康教育制度  1、护士应对每位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护理过程中。  3、严格按照健康教育的程序实施病人教育。  4、根据健康教育分类分别给予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社区教育。  5、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适当运用,其中包括护患关系技巧、护患沟通技巧、行为训练技巧。篇二: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一.重点环节包括以下内容:1.重点环节:病人交接、病人信息的正确标识、药品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道管理、压疮预防、病人跌倒、有创护理操作、医护衔接。2.重点时段:晚班、夜班、连班、节假日、工作繁忙时。3.重点病人:颖难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老年病人、接受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有自杀倾向的病人。4.重点员工:护理骨干、新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近期遭遇生活事件的护士。二、落实组织管理护士长应组织有关人员加强重点时段的交接班管理和人员管理,根据病房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人力,对重点时段的工作、人员、工作衔接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在排班中体现。三、落实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制度、护理操作规程。四、落实措施病房针对重点环节,结合本病房的工作特点,提出并落实具体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保证病人的护理安全。五、落实人力根据护士的能力和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有针对性地安排重点病人的护理工作,及时检查和评价护理效果,加强对重点病人的交接、查对和病情观察,并体现在护理记录中。六、控制重点员工工作职责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安排专人管理。护理重点环节管理内容一、危重患者管理制度1.危重患者的特点是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因此对危重患者必须给予严密、全面的观察,及时分析、评估病情变化的治疗护理的效果,提供有效护理。2.危重患者初诊或病情变化时,如医师未到场,接诊护士应做到初步抢救处理,如吸氧、开辟静脉通道等,待医师赶到后密切配合抢救,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无误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和特殊用药用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和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所有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之,事后督促医生及时、据实补记医嘱,并签署全名。3.危重护理记录应正确、准时、清晰,记录患者病情、用药、特殊治疗及检查的时间、出入量等,时间记录至分钟,并签署全名。4.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如眼、口、皮肤、大小便及呼吸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5.做好各种导管护理,当患者身上导管较多时,各导管标识应明确、醒目、清洁、衔接正确、牢固,避免误用,观察各种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准确记录,保持通畅。6.及时正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引流液等标本,及时送检。7.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掌握患者主要治疗、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做好预防性护理。8.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其安全,酌情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使用保护具必须告知)。9.各项操作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必要时两人配合进行,严防误伤、烫伤、咬伤、抓伤、撞伤、坠床等情况发生。10.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增强了解、支持,对创伤性检查和护理操作必须取得患者或家人知情同意,尊重患者人格,维护患者隐私和自主权。11.护理中遇到疑难问题,护士长应及时组织讨论,酌情申请院内护理会诊,解决护理难题。12.因病情需要转院、转科、手术时,须严格执行转交接制度。二、危重患者交接班制度1.值班护士应严格遵照执行交接班制度。2.危重病人必须进行床头交接班并做好口头书面交接。3.危重病人必须认真交接病情(包括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皮肤压疮)、治疗、护理措施、护理记录等。4.交接班护士必须做到交不清不接,接不清不交。5.危重病人转科必须有医嘱及病人家属签署转科同意书方可转科,必须有专人护送。6.对实施保护性约束病人,交接起止时间、约束部位、局部皮肤及血液循环情况。7.各种引流管通畅情况、伤口有无渗血、渗液、颜色,引流袋(瓶)更换时间等。8.护士长必须检查危重病人交接班情况。9.病房护士长对本病房的危重、特殊病人进行访视,必须时上报护理部,实行三级访视,并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指导,有记录。三、病房药品安全管理制度1.药品分类⑴药品种类: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⑵管理分类:贵重药、抢救药、毒麻药2.药品分类管理⑴贵重药:设有用药登记本,护士发给病人后由病人签名。⑵抢救药:设有专用清点本,每班清点有签名,护士长每周检查签名。抢救病人完毕后及时补充。要经常检查,严禁有过期药品。⑶毒麻药:设专人、专柜、专锁,并清点登记,每班交接并有两人签名。遵医嘱给病人使用,用后有登记,并保留空安瓿,专人持医生处方及空安瓿到药房请假。3.药物领取方法⑴病人用药由医生开具处方,并进行登记。⑵口服药:从病房取回后,由药班护士摆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4.发药及用药⑴按医嘱规定时间发药,提前或推后不得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药效。⑵用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认真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必要时让病人自己说出名字。⑶口服药做到发药到口,及时收回空药瓶。⑷用药后应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如有过敏、中毒等么应,立即停用,并报告医生,做好记录、封存及保存样品准备检验等。⑸做好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病人应知道使用的药物名称,作用及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5.病房药品的使用及保管⑴药柜随时保持清洁整齐。⑵内用与外用药品分开放置,静脉与肌注药分开放置。并按有效时限的先后有计划使用,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和浪费。⑶口服药存放于原装药瓶。⑷静脉用药现配现有。皮试液配制后注明日期、时期,限2小时内使用。溶媒使用要注明开启日期、时间,限24小时内使用。⑸胰岛素、肝素、疫苗、干扰素等放置冰箱内保存,定期检查,避免过期。⑹易被光线破坏的药物应避光保存,如维生素C、氨茶碱、硝普钠、肾上腺素等。⑺抢救药放在抢救车内,每日清点有签名,用后补齐,便于急救时使用。⑻易燃、易爆的药品放置阴凉处,远离明火,如过氧乙酸、乙醇、甲醇等。6.毒麻药管理补充细则⑴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住院病人按医嘱使用,其他护士不得私自取用、借用。⑵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每班交接班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字签全名。⑶见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该病人使用,使用后留下空安瓿。⑷设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病人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日期及时间,护士用正楷字签名。⑸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避免过期。四、危重、老年、小儿、肥胖等病人发生意外事件防范管理制度1.执行“首护”负责制,护士对病人的入院介绍要详细,对危重、意识不清、老年、小儿等病人一定要详细向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以防发生意外,并请陪护家属以签字为据。2.如家属不陪伴,又未请陪护者,医生应记录在病程录上,请家属签字,当班护士也应在护理记录上记录,并请家属签字。3.每天护士长带领管床护士、当班护士一起到床旁交接病人病情,并督促、检查、指导护理工作存在的隐患,以便及时改进。每班必须严格执行床旁交接。4.防跌倒:帮助病人熟悉环境,加深对床、布局和设施的记忆;地面滑,告知病人走动时,应穿耐滑的鞋子,尽量不穿拖鞋,以防滑倒。护士长随时检查房间及走廊地灯是否有损坏,及时修理,保证晚夜间有足够的采光。告知老年、病情重、有体位性低血压、服用降压药、安眠药的病人尽量夜间不去厕所,在床旁备好便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者,一定要陪伴入厕。配餐员发完餐后,即时请保洁工人或护工将地面拖干净,以免地面沾油渍致病人摔倒。5.防坠床:危重、年高、小儿、肥胖病人加护栏,对意识不清、嗜睡、烦躁不安、肥胖、身体高大的老年病人加上双侧护栏,并加用椅子防护。6.防呛防噎:食物少而精,软而易消化,保证足够营养,进食时,体位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吃干食发噎者,进食准备水,每日食物不宜过多。7.肥胖、有睡眠综合症者,夜间睡眠以侧卧为好,平卧时,以防舌后坠引起呼吸暂停,应给予肩部垫枕,保持气道通畅。8.注意给药安全:发药时,讲解药物作用、副作用,在给病人服用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时,医护护士应注意其延迟反应。当静脉、肌注给药时,初次给有副作用(过敏反应)药物时,虽然过敏试验无反应,静脉滴注速度也应缓慢,发现病人有不适立即停止用药,让病人平卧,同时报告医生。夜间或睡眠中给口服药,护士应将病人叫醒后再服,以防似醒非醒服药造成呛咳,使药物误入气管。9.防抓伤: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应剪短指甲,去除发夹,移开床头柜上的水杯等危险物品。五、皮肤压力伤管理制度1.凡新入院病人要作全身皮肤检查,如发现压疮要及时作好详细记录向护士长汇报,并交班。记录的内容包括:压疮的部位、范围、程度及处理措施等,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2.病区护士长每天要带领护士检查危重病人及瘫痪病人皮肤情况及各种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根据病情制定严格的护理措施,如:确定翻身时间,皮肤清洁、营养及预防、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等,必要时设置翻身卡,并保证措施落实。3.加强质控检查:⑴护士长随时抽查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⑵对上报的压疮由护理部、护士长及皮肤压力伤管理小组护士及时进行检查及指导。⑶护理部每季度检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4.奖惩办法:⑴新入院病人带来压疮,如接诊护士无检查、无发现、无及时记录,按一般不良事件处理。⑵由于交接班不清楚而未发现压疮,由接班者负责,按差错处理。⑶因护理不当导致发生院内压疮,护士长应负责,如隐瞒不报,护士长负全责。⑷凡院外带来三期以上压疮,视面积大小,若在本片区治愈者,经皮肤压力伤护理小组检查核实后由护理部酌情给予奖励。六、皮肤压力伤防范措施、1.对危重、年老、消瘦、长期卧床等可能发生压疮的病人入院时,要对病人进行仔细检查,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放置气垫床或建立定期翻身卡。翻身卡的填写必须真实、准确。2.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随时更换脏床单元。3.大手术后,根据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4.对病情不允许搬动的病人或不可避免的压疮应及时告知病人及家属,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填写压易患病人评估表上交护理部)。5.对手术时间过长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压疮的发生。6.对转院、转科或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应双方交接清病人的病情及皮肤情况。7.交接班时,必须班班床前交接病人病情及皮肤情况,如病人病情变化随时评估记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七、围手术期护理制度一、手术前护理1.协助医生准确及时地做好病人的全面检查:如手术前需做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及肝、肾、心、肺功能等检查。2.心理护理: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减轻术前害怕、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增加病人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建立面对现实,稳定乐观的心理状态,利于机体的康复。3.皮肤准备:彻底清洁皮肤,防止切口感染。病人应剪指(趾)甲、洗澡,手术前一日,手术区域按备皮范围剃去毛发,清洁皮肤。4.胃肠道准备:手术前一日服用泻药或灌肠,以排出粪便。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以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因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5.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6.保证休息:术前保证良好的睡眠。7.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8.术晨准备:按要求为病人放置胃管,导尿,病人应取下假牙、眼镜、手表、发卡、耳环、项链等饰物。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9.手术后用物准备:备好麻醉床,术后用物,如:全麻护理盘、氧气、吸引器、胃肠减压器、引流袋、监护仪等。二、手术后护理1.妥善搬运病人2.保证正确体位:全麻术后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颈、胸、腹部手术病人麻醉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度;头部手术病人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脊柱手术后病人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病人应抬高患肢。3.病情观察⑴观察神志、瞳孔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按一级护理要求测量BP、P、R至平稳。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⑶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⑷准确记录出入量。⑸各种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防止脱落、扭曲。②保证引流管通畅。③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4.术后并发症护理:⑴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及时通知医生。⑵切口感染:注意床铺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术后3-5日病人仍有剧烈疼痛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迹象。严密观察体温如超过38℃每4小时测量一次。⑶吻合口漏:表现为术后一周左右突然出现腹产中剧烈疼痛或持续性胀痛,发热,腹膜刺激征阳性,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遵医嘱用药,争取最佳疗效。⑷肺部并发症:鼓励病人进行主动有效的咳嗽训练,促其排痰,定时翻身叩背,可采用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等方法湿化呼吸道。⑸营养支持:术后维持病人的营养需求,促进伤口愈合。禁食期间应及时给予病人静脉营养支持,保证水及电解质平衡。护士应正确配制营养液,遵守配伍禁忌原则,严格无菌操作,维持正常的输液速度,并做好入量记录。⑹疼痛护理:护士应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可能维持的时间,做好心理护理,必须时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并观察止痛效果。八、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手术、治疗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2.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完善关健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即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及记录(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名称等)。⑴急诊科与病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转送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及记录;⑵手术室(麻醉科)与病房、ICU之间患者转送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⑶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⑴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⑵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等科室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九、各类导管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感染;进行各种管道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及时。2.保持管道引流通畅,引流管的管腔必须通畅无阻,避免引流管拆叠、扭曲、受压;防止血凝块阻塞,可定时挤压管子,若是负压引流,应6小时抽吸负压一次。3.防止引流管脱出,应牢固、妥善固定,必要时可采取多方位的固定。4.长期引流的管道,应定期更换引流管。5.引流的管道周围敷料应及时更换,保证引流管周围清洁干燥,以防细菌感染。6.对带管病人加强宣教工作,减少恐惧心理。7.如发生脱管,应立即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8.护士不得擅自拔管,必须根据医嘱,达到拔管指征方可拔管。十、各种医技检查护理制度1.病人病情需要作CT检查、放射检查、核磁共振、B超及送人入院时,严格执行“首护”负责制,护士对病人做各种检查要做到心中有数。2.危、急、重病人给予上氧、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双通道。做检查时护士要全程陪护,途中注意氧气是否脱落,输液是否通畅、外漏。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给予约束带固定,预防病人坠落。3.对外伤、骨折病人妥善固定,送检途中,要保护骨折端,防止骨折加重。4.对病情危重、血压不正常者,不能随意搬动,但病人又必须检查才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及大小时,必须告之家属在送检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家属必须在《运送病人协议书》签字。同时,在护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携带必须的抢救药品及设备。5.凡急诊病人检查后需住院或立即手术时,由急诊护士电话通知病房或手术室作好准备,病人送入病房后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十一、病人有自杀倾向或自杀后的风险预案与应急程序1.风险预案:⑴发现病人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值班医生、护理部、医务处。⑵检查病人病室内环境,若发现私藏药品、锐利器械等危险物品给予没收;锁好门窗,防止意外。⑶告知家属24h监护,不得离开。⑷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心理状态。⑸查找病人自杀原因,有针对性的作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病人的影响。⑹发现病人自杀,通知医生立即赴现场立即抢救。⑺保护现场,包括病室及自杀处。⑻通知护士长、值班医生、护理部、医务处。⑼作好家属的安慰工作。1.风险预案:⑴告知病人及家属预防坠床/跌倒的相关知识,提高病人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坠床/跌倒。⑵完善病房设施,对危重、年高、小儿、肥胖等病人加护栏,极度躁动的病人,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病人造成损伤。杜绝不安全隐患。⑶当病人突然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到病人身边,检查病人摔伤情况,立即判断病人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同时通知医生。⑷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病人,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病人的方法,必要时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⑸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机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病人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⑹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病人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病人,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根据病情做出进一步的检查治疗。⑺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可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清洗消毒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皮肤裂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药物。⑻准确、及时书记处写护理记录,认真交接班。十三、病人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然断电的风险预案与应急程序1.风险预案:⑴值班医师应熟知病房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病情。⑵住院病人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护士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病人使用呼吸机的安全。⑶部分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合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然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护理护士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并备简易呼吸器。⑷突然断电时,应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同时通知值班医师,严密观察病人面色、呼吸、意识等情况。⑸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如:总务科、医务处、护理部、行政值班,迅速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恢复通电。⑹停电期间,医护护士不得离开病人,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⑺应将停电经过及病人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十四、有创护理操作(一)静脉留置针技术1.穿刺好注明日期、时间、签名2.封管用5-10ml肝素盐水正医封管,推注缓慢。3.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剧烈运动和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4.告之患者留置针处避免污染,穿刺处切勿沾水,敷料潮湿时应及时更换,不能自行拔出留置针。5.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6.更换透明贴膜后,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二)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注意事项: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当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清楚。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当及时处理。(三)经外圈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1.注意事项(穿刺后)⑴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黏性较大的液体后,应当以等诊液体冲管,防止管腔堵塞,输入化疗药物前后均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⑵可以使用PICC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但是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等。⑶严禁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否则如遇导管阻塞可以导致导管破裂。⑷护士为PICC置等患者进行操作时,应当洗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⑸尽量避免在置置管侧肢体测量血血。(四)输液泵使用技术1.掌握输液泵使用技术2.注意事项:⑴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需参数,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⑵护士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拔警、故障,防止液体失控。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十五、医护衔接1.护士严格执行医嘱;2.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必须一致;3.处理医嘱时发现疑问及时报告医生;4.病人有病情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篇三: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根据医院护理工作发展情况,定期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安全,保证护理安全。2.医院成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委员会(质量管理组),负责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及相关规章制度等,做到质量标准化并对护理质量实施三级(二级)控制与管理。3.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的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建立护理质量保障体系,定期检查和抽查的形式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督导与评价。4.对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跟踪监控,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5.护理部应充分使用现代质量管理工具,收集日常客观、真实数据,建立院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找出现状值与目标值的偏差,深入分析并制定改进对策,定期进行效果评价,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6.建立护理质量三级管理档案,包括质量工作年计划、检查标准、检查安排、检查记录、总结、数据分析、专题会议记录。二、护理部工作制度1.护理部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实行三级(二级)管理,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垂直管理。2.根据国家、地区及医院整体目标,结合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情况制定中长期工作规划(3-5年)及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安排、月工作重点,并认真组织落实,年终有总结。3.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疾病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及各项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实时修改。4.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聘任、培训、考核、调配、奖惩等有关事宜,对护理人员的晋升、任免以及调动提出建议,负责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档案的登记与管理。5.加强对外交流活动、拓宽管理思路,使护理管理工作不断创新。6.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安全管理委员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以促进护理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7.健全科护士长、护士长的考核标准,定期考核,择优竞聘。8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查房,协助临床解决实际问题。9.定期召开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及全院护士大会。10.建立护理继续教育体系,包括成立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各类人员(在职护士、护生、进修护士)教学/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并有效落实措施。11.定期对护理人员岗位技术能力实施评价工作,并定期进行考核,将成绩纳入技术档案。12.做好与院内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临床科室工作的顺利进行。13.定期进行住院(出院)病人、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整改对策。14.组织护理科研及新技术推广工作。三、护理人员管理制度1.护士聘用与使用须按照《护士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按照《护士条例》从事护理活动,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单独从事护理工作。2.护士在执业期间如遇延续注册、中断职业后重新注册、变更执业地点等情况,均应按照《护士条例》相关程序办理。3.应采取各种措施保障护士享有《护士条例》规定的权利,如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医疗保健及社会保障等待遇并享受同工同酬、参加院内执业安全防护培训、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等权利。4.在执业过程中,注册护士如违反《护士条例》规定的义务,按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5.护理部应明确护理各岗职责、任职资质及临床能力要求,并实施各层级能力晋级考核,定期评价,不断提升护理人员能力。6.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护理部应当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根据本单位护士岗位工作需要,制定并落实护士的培训制度及培训计划,为护士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空间。7.结合人力资源配置要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培训机制,为护士营造积极、公平、关爱的职业环境,稳定护理队伍。四、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1.医院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技术和专业要求,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称、学历、工作经验、技术能力等综合因素,确定层级划分标准。3.依据护士分层级准入标准、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培训重点等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工作。4.制定各层级护士的培训计划,实施相应层级的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能具备晋级条件。5.科室应根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责任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应对。6.医院应定期遵照考核标准及晋级条件,对各层级护士进行综合考核及评定,考核合格,方能晋级。7.医院对护士进行综合考核时,应当与日常工作表现及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主要依据,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科学。8.护士的薪酬分配向临床医技护理工作量大、风险较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并与层级护士考核相结合。9.各层级护理人员比例应科学合理,N1~N4其比例原则为4:3:2:1,可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10.护理部成立考评组织,N0~N2级护士由科室组织实施考核,N3~N4级护士由护理部组织实施考核。五、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1.护理人员培训包括新入职护士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专科护士培训和护理管理培训。2.护理部针对护士不同层级和护士职业生涯发展制定培训计划并有考核记录。考核培训效果与绩效挂钩。3.建立护理人员培训档案。4.应设专人管理,负责培训大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培训要强调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入手,可采用岗位实践、脱产进修、建立导师制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和深化专业理论、实践能力以及外语水平。各级管理人员定期对培训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反馈、针对问题进行整改,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1.医院护理部负责制定专科护士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并监督落实。2.专科护士均应符合国家、地区的资质要求。3.完成相应级别的专科护士培训并考核合格。4.按期完成专科护士的继续教育及考评。5.获得资质后的专科护士应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临床工作并发挥骨干作用,包括专业查房、护理会诊、护理教学、护理研究及参与科室护理管理工作。6.护理部建立专科护士培训考核档案,记录专科护士的成长过程。7.医院应为专科护士提供发展平台。七、聘用护士薪酬管理制度1.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卫生行业薪酬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医院特点,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与管理制度,做到同工同酬。2.设立专门部门管理聘用护士薪酬。3.薪酬分配应当根据岗位所承担的责任不同、风险不同、技术不同,并综合考虑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工作数量、创新能力等因素,在规范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以量化考核为主,难以量化考核的部门主要以岗位职责为基础进行考核。4.薪酬工资的分配应当重实践、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八、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1.按照公平、激励、竞争的原则进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2.根据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原则建立考核综合量化指标、评价标准、考核内容,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考核内容应侧重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要包括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技术难度、病人满意度等。3.成立院、科两级考核委员会、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对照绩效考核标准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同一岗位执行相同考核标准。4.考核评价结束经双方签字确认。考核结果将与收入分配、年度考核、职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相结合。九、执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各种危险行为。2.强化执业安全意识,建议医务人员酌情接种乙肝疫苗。3.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防护技术和用品。4.避免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伤害的操作,正确处理意外刺伤事件。5.正确处理病人使用后的设备、污染物品以及医疗废物。6.当出现职业暴露伤害时,应遵循暴露后的处理原则,按规定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十、护理查房制度1.护理查房包括护理部主任查房、科护士长查房、护士长查房,教学查房等。通过查房逐步建立护理质量PDCA循环管理体系,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2.护理查房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专业性,通过护理查房针对病人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针对问题及措施进行讨论,以提高护理质量。3.护理查房要结合临床实际介绍新技术、新业务的进展,注重经验教训的总结,通过查房解决实际护理问题,促进临床护理技能及护理理论水平的提高。4.查房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质量查房前进行预查房,个案查房前选择适宜病例,查阅有关资料并做好个案报告)并提前通知参加人员及查房内容。5.各级管理者应对整个查房过程给予指导并进行质量监控,评价查房效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水平。6.护理部主任查房三级管理体制医院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二级管理体制医院每两月一次,科护士长查房每两月不少于一次,护士长查房每月不少于一次。十一、护理会诊制度1.凡属复杂、疑难、危重症病人在本学科内或本院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应及时申请会诊。2.科间会诊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由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赴申请科室会诊,并记录会诊意见。3.全院性会诊由申请会诊科室提出并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护理部,护理部应及时组织相关科室的护士长或专科护士到该科室参加全院会诊,责任护士说明会诊目的并报告病情,认真记录会诊意见。4.会诊时间原则上在接到申请后24-48小时完成,紧急会诊及时进行,会诊地点设在申请科室。5.会诊专家查阅病历及检查病人后,提出会诊意见并记录在会诊单上签全名。十二、制度、操作常规变更批准制度1.护理制度、操作常规修订均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立足于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实事求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护理制度、操作常规修订由护理质量管理组负责。如有修订需求,科室向该组提出申请,待质量管理层批准后,再做出修订。3.修订后的文件应遵照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程序,并有修订标识。4.变更程序(1)对现有护理制度、操作常规的自我完善和补充。(2)对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需要制定新的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3)将修改的或制定的新的护理制度、操作常规提交护理质量管理组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进一步完善。(4)护理制度、护理常规变更后或新制定的,应设置3-6个月试行期,经过可行性再评价后经护理质量管理组批准,方可正式列入实施。(5)护理制度、护理常规修订或新定后,文件上均标有本制度执行起止时间及批准人。5.变更后的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及时通知全院护士,认真组织培训并贯彻执行。6.重大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变更要与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做好协调,保持医疗护理一致性,并向全院通报。十三、安全管理制度1.做好防火、防盗、防损伤的安全管理工作,贵重物品应妥善保管。2.氧气应做到“四防”(防火、防油、防震、防热),室内应禁止吸烟,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要定点存放、妥善保管。3.病房设施应定位放置,处于安全良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消防通道畅通无阻碍,消防设备齐全,标识醒目,专人管理并放于规定位置。有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发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组织病人撤离现场,保证人身安全。5.公共区域应设有明显标识,保持地面干燥、防滑,防止病人跌倒。6.做好病人的安全保护工作,防止坠床,教育患儿院里危险物品,锐器玩具,易碎物品不能带入病房,避免意外发生。7.患儿、昏迷、危重等病人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防止坠床。8.对可能发生自杀、自伤、伤人、逃跑等倾向的病人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9.加强对陪伴和探视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管理,根据病情开具陪伴证,如发现可疑人员应立即通知保卫部门。10.各科室根据特点建立安全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程序。11.各科室应设有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防范措施(如床栏、约束带、防滑设施等),警告标示及告知程序,防止病人跌倒、坠床等危险发生。12.入院时护士应主动向病人介绍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如禁用电器、禁烟、防火、贵重物品保管、安全通道等)以及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呼叫医务人员。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病人身份,对危重症、意识不清、手术、有创诊疗、沟通障碍等病人使“腕带”作为识别标识,确保病人安全。14.应用高危药、执行静脉输液及输血操作,均应执行双人核对,保证安全给药。15.各科室应备有抢救车,有专人负责,车内物品按要求放置。16.有专人负责仪器测试及维修登记,且可追溯。17.危险品管理对于易燃、易挥发的医用液体(如酒精、甲醛等)应按医院危险品管理流程按需领取、专柜专人上锁管理,有领取使用登记。十四、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1.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科内一旦发生或发现护理不良事件时,当事人或知情人应履行上报程序,根据事件性质逐级上报,并有完整记录。2.Ⅰ级警讯事件、Ⅱ级不良后果事件必须遵循主动及时上报原则,要求在24小时内通过强制性的报告系统完成逐级上报。遇重大紧急情况事件应在处理事件同时口头上报上级管理人员。3.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Ⅳ级临界错误事件遵循保密非惩罚错误自愿上报。4.各级护理管理部门应定期(科室每月组织一次,护理部每季度至少一次)针对护理不良事件案例,从系统观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讨论、制定整改策略并有记录。5.一旦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时,医护人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病人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不良后果发生。6.科室管理人员应及时将科内不良事件信息上报至护理部,护理部定期审核确认后,通过不良事件管理系统上报至相关部门。十五、皮肤压疮管理制度1.对可能发生皮肤压疮的高危病人如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痴呆、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当天必须完成初次评估,并每班评估一次,当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2.如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加强巡视随时了解病人情况做好记录及交接班。3.发生压疮,应准确填写皮肤压疮评估表,如压疮发生来源、部位、分度(面积、深度、渗出等),落实压疮护理措施并评价转归效果。4.科室发现Ⅱ级及以上压疮应及时上报至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伤口小组成员进行现场评估,视压疮程度给予指导。5.当病人转移时,认真进行压疮交接并把压疮记录交与转入科室。6.发现压疮按照不良事件上报流程逐级上报,疑难压疮组织护理会诊。第1页共1页
本文档为【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三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4.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格式:doc
大小:18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0-04-02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