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举报
开通vip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第37卷第2期 2010年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e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01.37,No.2 March,2010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 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王晓丹,陈旭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两可社会情境解释问卷儿童版(ASsIQ--C)对365名小学留守儿童与 255名小学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探讨小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第37卷第2期 2010年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e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01.37,No.2 March,2010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 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王晓丹,陈旭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两可社会情境解释问卷儿童版(ASsIQ--C)对365名小学留守儿童与 255名小学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探讨小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 系。结果发现:(1)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2)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非留 守儿童f(3)小学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小学儿童的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在各个维度上都 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f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认知偏差;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looO一5315(2010)02一0057一05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 民工涌向城市,在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产 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被滞留在原居住地的 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 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留守儿童这一特殊 群体因早期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亲子之间良 性互动的缺失,致使他们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产生 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发展不良趋向。如今留守儿童问 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但已有的为数 不多的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留守儿 童一般生活状况、监护人素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 缺陷,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等儿童发展的外在 影响因素来了解和分析留守儿童的成长,针对留守 儿童内在特点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社 交焦虑问题更是少有研究。 在美国,社交焦虑障碍已成为继重度抑郁和酒 精依赖之后的第三大精神障碍。同时,社交焦虑障 碍的共病率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发 现:社交焦虑障碍很少是单独存在的,往往伴随有其 它精神障碍,大约有70%一80%的病人除了有社交 焦虑障碍外,还伴随有至少一项其他精神障碍,所以 对社交焦虑症状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尤为重要[1]。 1995年,Clark和Wells构建了社交焦虑障碍认知 模型,为社交焦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 有研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指出,高社交焦虑的成人对两可社 收穗日期:2009-10—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JAXLX011),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 号:08BSH050)和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王晓丹(1983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性 发展, 陈旭(1966一),男,重庆渝北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社会 性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研究。 57 万方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会事件的解释呈现出认知偏差[3]。另有研究对高社 交焦虑者和低社交焦虑者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低 社交焦虑者相比,高社交焦虑者更多地将两可社交 情境理解为消极的,并认为情境中包含着危险因 素[4]。Vassilopoulos用消极社会事件灾难问卷对 不同焦虑水平的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高社交 焦虑个体常从略带消极性质的负性生活事件中获得 严重的灾难性感受[5]。Alden和Taylor进而指出, 与低社交焦虑者相比,他们更容易将略带消极性质 的负性生活事件归因为自身的消极特质,或假设事 件会为自己带来持久而灾难性的后果;即使对于积 极的社会事件,高社交焦虑者也会将他们看成是不 那么积极甚至认为其带有否定的含义[6]。 社交焦虑并不是从青春期开始,而是可以提前 到小学阶段‘7][3]。但目前研究主要以成人或青春期 少年为研究对象,专门针对儿童的专项研究还较少, 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是少有研究。 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 非留守儿童[9]。基于留守儿童独特的家庭背景,父 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在身边,年幼儿童可能将父母 的外出归咎为自身的原因,并泛化到其他的生活事 件中去,产生更多的认知偏差;在社会交往过程中, 也容易带着这些歪曲的观念来审视自己和他人,使 自己在正常的社交交往中体验到更多的焦虑和不 适。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并探讨社 交焦虑与认知偏差的关系,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具 有现实意义。已有研究往往停留于对留守儿童社交 焦虑现象的表面分析,考察年级性别等不同人口统 计学变量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缺 乏整体的规律性研究以及与社交焦虑有关的因素的 分析和探讨。鉴于留守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已有研究 的不足。本研究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问题人手,通 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分析现阶 段西部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现状,并初步探讨认知 偏差与社交焦虑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后续的干 预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重庆市北碚区和合川县分别随机选取一所小 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发放问卷650份,全部 回收,有效同卷620份。有效率达95.38%,其中男 生308人、占49.70%。女生312人、占50.30%。因 58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 间的差异,因此将被试分为留守儿童组和非留守儿 童组,其中留守儿童包括父母均在外打工和单亲外 出打工的儿童,共365人,非留守儿童255人,被试 的年龄分布为8至14岁。具体情况如表1。 裹1.被试基本构成 8岁 9岁 10岁11岁12岁13岁14岁总计 留守儿童 16 74 10463 75 33 365 非留守儿童 3 39 78 61 56 16 2 255 总计 19 11318212413149 2 620 在本次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均外出打工的 占62.47%,父亲外出打工的占33.15%,母亲外出 打工的占4.38%。对代养人的情况调查表明,祖辈 代养占大多数,为62.47%;单亲看护其次,占 26.03%;父辈代养、自我看护和同辈看护的比率分 别为8.77%、2.19%和0.55%。代养人的文化程度 整体偏低,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代养人占 63.84%,初中文化程度的代养人占20.55%,中专 或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代养人仅占16.01%。从代 养人的职业分别来看,大多数为农民,占68.49%, 工人占18.36%,知识分子和干部各占6.58%。 (二)研究工具 1.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AnxietyScalefor Children,SASC) 该量表由LaGreea等人编制[10]2柚_2柏,现有国 内通用版本包含10个项目,由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 回避及恐惧两个因子构成。题目采取3级评分,得 分越高,说明社交焦虑的情况越严重。量表的内部 一致性信度为0.76,两周后重测信度为0.67。 2.两可社会情境解释问卷儿童版(TheAm- biguousSocialSituationInterpretationQuestion- naireforchildren,ASSIQ—C) 原问卷由Butler&Mathews在1983年编 制m],主要针对成人,用于测量被试对两可社会情 境的解释是否存在认知偏差。每个情境下都设置三 个有关这个情境的原因解释,三个给定的选项中有 一个为消极解释,另外两个解释都是中性的或一个 为中性解释、一个为积极解释。让被试假想当他处 于给定的情境中时,对三种解释在头脑中出现的可 能排序进行选择。根据消极解释回答的顺序进行评 分,如果被试脑海中首先出现的为消极解释,则记3 万方数据 王晓丹陈旭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分,次之记2分,最后出现记1分,得分越高,说明存 在越多的认知偏差。由于原量表主要针对成人,多 数情境不适用于儿童,所以本研究在使用原量表前 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如将“你刚刚开始新工作,老板 就要见你”改为“新学期你担任了班委工作,老师把 你叫到办公室”,并根据实际需求增删了一些项目。 经过开放式问卷和预测,修订后的量表共包含10个 项目,由两个因子构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75,分半信度为0.76。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 KM0检验(O.852)和Bartlett球形检验(p0.05), 留守情况与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 316,p>0.05)。在年龄分布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 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见表3),且10岁为社交焦虑状况发生变化的转折 点。 表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比较(M=kSD) 害怕否定评价 社交回避及恐惧 总分 留守儿童n=3654.28士2.362.75士1.907.03士3.48 非留守儿童n=2553.20士2.021.85土1.5Z5.04±2.75 t 5.96。‘ 6.31’。 7.60。。 注l。p<0.0S,*’p<0.01,下同。 表3.不同年龄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的差异比较 (M士SD}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t 8岁 7.13士4.676.00士1.00O.40 9岁 7.00士2.845.49土Z.912.72‘‘ 10岁 6.86士3.594.63士2.8l4.54’。 11岁 6.94士3.525.15士2.753.16。。 12岁 7.12士3.525.16士2.703.47。。 13岁 7.55士3.834.88士Z.552.52。 14岁 6.00士2.8Z 注:因留守儿童中14岁被试为0人,所以有缺失值产 生,下同。 (二)小学儿童认知偏差情况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显著 差异,非留守儿童在指向自身的认知偏差和指向他 人的认知偏差两个维度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 低于留守儿童(见表4)。以儿童的留守情况和年龄 为自变量,认知偏差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二因素方差 分析,结果显示,留守情况的主效应显著(F= 9.072,pO.05),留守情况与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F一1.970,p>0.05);在年龄分布上,留守儿童与 非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整体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的趋势(见表5)。 59 万方数据 四川I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表4.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状况比较(M士SD) 指向自身的 指向他人的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 总分 留守儿童D.-一--3658.85士2.407.66士2.4316.49士4.04 非留守儿童n=2557.85士2.346.70士2.OO14.69士3.85 t 5.20。’ 5.18’。 5.61。‘ 裹5.不同年龄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认知偏差状况的差异比较 IM士SDI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t 8岁 17.56士3.4316.33士4.16.53 9岁 16.55士4.0716.59土3.86—0.42 10岁 16.65士4.1913.90士3.424.49。‘ 11岁 16.52±4.3614.80士4.212.04。 12岁 16.40士3.7913.88土3.133.95’。 13岁 15.67士4.0713.94士4.041.37 14岁 13.50士4.95 (三)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之间的 关系,分别进行了社交焦虑和认知偏差两个维度之 间的相关分析(见表6)。结果显示,害怕否定评价 和社交回避及恐惧两个因子与指向自身的认知偏差 和指向他人的认知偏差两个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正 相关。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认知偏差 得分为自变量,社交焦虑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 析(stepwise),结果显示,认知偏差能够显著预测社 交焦虑(t3=0.236,p<0.01),认知偏差对社交焦虑 的解释率为8.0%。 表6.小学儿童社交焦虑和认知偏差的相关 指向自身的认知偏差 指向他人的认知偏差 害怕否定评价 O.24’。 O.24‘’ 社交回避及恐惧 O.19。。 O.27‘’ 四 讨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检出 率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 比非留守儿童更为严重。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 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明 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同时,小学儿童社交焦虑状况 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这与王良锋等人的研究 结论有相似之处[1“,并且10岁为社交焦虑状况发 60 · 生变化的转折点。这可能与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 展变化有关,低年级儿童往往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评 价多来源于主观的自我评估,随着年龄的增大,自我 意识逐渐增强,在公开场合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并关注自我表现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这种内 部的关注可能会引发焦虑情绪。有研究显示,小学 儿童升入初中后焦虑水平还会呈现继续上升的态 势‘15][1副。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显著 差异,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中性的外部信息,留守儿 童多将其解读为带有消极的含义,其中既包含对自 身的否定也包括对他人的错误认知。留守儿童因父 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幼年时期亲情的缺失使他 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有些儿童会将父母外出 打工的原因归结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并在成长的过 程中泛化到其他的生活事件中去,产生更多的认知 偏差。在修订两可社会情境问卷儿童版的过程中曾 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很多留守儿童认为同学“不 喜欢我”,“讨厌我”,是因为“我做得不好”,“我衣服 很脏”,“我家人不在身边,他们专门嘲笑我”。这样 的认知偏差对儿童以后的成长都会带来深远的影 响。但整体来看,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 他们的认知偏差都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随着心理发育的逐渐成熟,儿童已经能够渐 渐客观地看待外界事物,正确解读外部信息。 Clark和Wells于1995年构建了社交焦虑障碍 认知模型,他们认为当社交焦虑的个体处于一个社 会情境中时,基于自身的早期经验,个体会对自身和 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一系列假设。假设通常可归为 三个范畴:第一,对自己的社会表现有过高的要求; 第二,用特定的方式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推论而产生 不合理信念;第三,对自身的彻底否定。这样的假设 让高社交焦虑个体认为所处的环境是危险的,从而 导致他们无法产生好的自我表现,并认为一些积极 或中性的社会线索也具有消极含义,这导致了个体 焦虑的产生,焦虑又强化了之前的假设,这样的恶性 循环导致个体焦虑情绪的延续。这一理论模型已经 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高社交焦虑者往往比低社 交焦虑者存在更多的认知偏差。本研究进一步证 实,在小学儿童的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中,害怕否定 评价和社交回避及恐惧两个因子与指向自身的认知 偏差和指向他人的认知偏差两个因子均有不同程度 万方数据 王晓丹陈旭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的正相关;同时,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认知偏差能 够显著预测社交焦虑。这初步证实了Clark和 Wells的社交焦虑障碍认知模型,也说明改变高社 交焦虑者的认知偏差可能是改善其社交焦虑状况, 对其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 (1)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 24.38%,高于非留守儿童的6.67%。 (2)小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状 况上呈现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 非留守儿童;小学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随年龄增长 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3)小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状 况上呈现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 非留守儿童;小学儿童的认知偏差状况随年龄增长 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4)小学儿童的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在各维度 上均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偏差对社交 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初步验证了Clark和Wells 的社交焦虑障碍认知模型,说明减少高社交焦虑者 的认知偏差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社交焦虑状况。 参考文献: [1]陈华,季建林.综合性医院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治[EB/oL].[2009—04—273.http:llwww.psycard.corn/zsxlk/ShowArticle. asp7ArticleID=9058. [2]D.M.Clark,八Wells.Acognitivemodelofsocialphobia[C]//ILHeimberg。M.Liebowitz,D.丸HopeandF.R Schneier,Editors.Socialphobia:Diagnosis,c陆sP55胱以fandtreatment.GuilfordPress,NewYork,1995. [3]L.Stopa,D.M.Clark.Socialphobiaandinterpretationofsocialevents[J].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0,38. [4]Voncken,S.M.B69els,K.deVries.Interpretationandjudgmentalbiasesinsocialphobia[J].BehaviourResearchand Therapy,2003,41. [5]Vassilopoulos,s.P.Interpretationandjudgmentalbiasesinsociallyanxiousandnonanxiousindividuals[J].Beha口ioural andCognitivePsychotherapy,2006,34. [6]LE.Alden,C.T.Taylor,T.M.J.B.Mellingseta1.Socialanxietyandtheinterpretationofpositivesodialevents[J]. JournalofAnxietyDisorders,2008,22. [73E.Gullone,N.J.King,T.H.Ollendiek.Self-reportedanxietyinchildrenandadolescents:Athree-yearfollow-upstudy [J].TheJournalofGeneticPsychol,2001,162(1). [8]严标宾,郑雪.农村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5). [9]张顺,王良锋,孙业桓,陈兴付,张秀军,高荣,邢秀雅.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7,34(3). [10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1]G.ButlerandA.Mathews.Cognitiveprocessesinanxiety[J].Advancesin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1983,5. [12]刘贤臣,等.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2). [13]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同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武汉: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14]王良锋,张顺,孙业桓,张秀军.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 [15]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 [16]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王哗.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口].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 [责任编辑:李大明] 61 万方数据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作者: 王晓丹, 陈旭, Wang Xiaodan, Chen Xu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 刊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010,37(2) 参考文献(16条) 1.陈华.季建林 综合性医院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治 2009 2.D.M.Clark.A.Wells A cognitive model of social phobia 1995 3.L.Stopa.D.M.Clark Social phobia and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events 2000 4.Voncken,S.M.Bgels,K.de Vries Interpretation and judgmental biases in social phobia 2003 5.Vassilopoulos S P Interpretation and judgmental biases in socially anxious and nonanxious individuals 2006(34) 6.L.E.Alden.C.T.Taylor.T.M.J.B.Mellings Social anxiet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sitive social events 2008 7.E.Gullone.N.J.King.T.H.Ollendick Self-reported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 2001(1) 8.严标宾.郑雪 农村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5) 9.张顺.王良锋.孙业桓.陈兴付.张秀军.高荣.邢秀雅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期刊论文]-现代 预防医学 2007(3)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1999 11.G.Butler.A.Mathews Cognitive processes in anxiety 1983 12.刘贤臣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8(2) 13.胡明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 2007 14.王良锋.张顺.孙业桓.张秀军 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 2006(10) 15.袭开国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4) 16.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王晔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csfdxxb-shkxb201002010.aspx
本文档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39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3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9-18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