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

举报
开通vip

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 发病规律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很容易萌发,对温、湿度敏感,在南方不易直接 越夏,北方也难直接越冬。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丝体潜 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菌源除来自当地外,还 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助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进行 侵染和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该病菌可以分生孢 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上侵染繁殖,自生麦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侵染秋季 麦苗,也可通过病残体上...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 发病规律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很容易萌发,对温、湿度敏感,在南方不易直接 越夏,北方也难直接越冬。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丝体潜 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菌源除来自当地外,还 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助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进行 侵染和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该病菌可以分生孢 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上侵染繁殖,自生麦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侵染秋季 麦苗,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秋季条件适宜时,闭囊壳放 射出子囊孢子侵染秋苗。 该病发生的适温是15,200c,最低为12~C。日光对孢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对湿 度>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 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密度大发病重;多雨地区如雨 日、雨量过多,会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病害反而减缓。 症状 该病在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东北、华 北、西北等地,亦有日趋严重之势。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 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 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 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并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P、K肥。南方要在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 气滞留。北方应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 清除掉自生麦。 药剂防治可用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喷施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 液。也可喷施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 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杀菌剂混配,可达到关键期1次用药的效果。小麦生长中、后 期,条锈病、白粉病、麦蚜混发时,每667mz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抗蚜威有效成分 3g--磷酸二氢钾150g;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黏虫混发区或田块,每667mz用粉锈 宁有效成分7g--40,氧化乐果2 000倍液+磷酸二氢钾150g;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 发区,每667m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g+粉锈宁有效成分7gq-抗蚜威有效成分3g+磷酸 二氢钾150g。
本文档为【小麦白粉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4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29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