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糖尿病与中医

糖尿病与中医

举报
开通vip

糖尿病与中医糖尿病与中医 目录 1糖尿病与中医 2对糖尿病的思考,糖代谢与木土的关系。 4中医的消渴症根本就不是西医的糖尿病 7糖尿病为何会一个病人都治不好呢?糖尿病的病患都是被饿死的、医死的。 9糖尿病所生恶疽与消渴症的痈疽不同 10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希望吗? 11为什么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11中医辩证分型论治糖尿病 13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31.“消渴失治,阴津耗损,阴损及阳”为主要病理 142.“虚多实少,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为辨治原则 143.“肝脾肾同补,独重补...

糖尿病与中医
糖尿病与中医 目录 1糖尿病与中医 2对糖尿病的思考,糖代谢与木土的关系。 4中医的消渴症根本就不是西医的糖尿病 7糖尿病为何会一个病人都治不好呢?糖尿病的病患都是被饿死的、医死的。 9糖尿病所生恶疽与消渴症的痈疽不同 10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希望吗? 11为什么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11中医辩证分型论治糖尿病 13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131.“消渴失治,阴津耗损,阴损及阳”为主要病理 142.“虚多实少,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为辨治原则 143.“肝脾肾同补,独重补肾;阴阳均补,偏重滋阴”为治疗要点 154.“结合西医研究成果,坚持活血化瘀抗凝”是重要治疗环节 15典型病例 16中药治疗糖尿病原理 161.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 162. 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173. 通过保护、修复胰岛β细胞而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 174. 防止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 175. 降低胰升糖素,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 176.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 177. 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及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188. 影响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189. 通过骨胳肌纤维组成成分的变化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1810. 通过增加靶组织葡萄糖转运体4的含量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1911. 促进外周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利用 1912. 通过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血糖 19中医辨证糖尿病 21我论糖尿病 对糖尿病的思考,糖代谢与木土的关系。 《思考中医》 谈到消渴,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现代的病名,就是糖尿病。从文献记载来看,实际早在隋末的时候就已经把消渴病当作糖尿病了。那么,厥阴提纲条文中提到的这个消渴与隋唐以后的消渴病,亦即与现代的糖尿病有什么联系呢?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在讲到厥阴提纲证时,老师还会专门强调不要将厥阴的消渴当成现代的消渴(糖尿病),教材的释义也这样明文规定。厥阴病很主要的一个证是消渴,而现代糖尿病很主要的一个证也是消渴。虽然厥阴提纲证的消渴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与厥阴病会不会就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萦绕心头,久久难去。 我们知道,糖尿病很直观的一个情况就是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时,超过了肾的糖阀值,这时就会连带出现尿糖。所以,古人对糖尿病的诊断就主要通过对尿糖的观察。尿糖怎么观察呢?那个时候又没有尿糖试纸,这就要靠蚂蚁帮忙。蚂蚁嗅觉很灵,尤其对于糖更是灵敏,一般的尿拉到地上是不招蚂蚁的,蚂蚁也怕这个臊味,可是糖尿病人的尿拉到地上,很快就会招来许多蚂蚁。古人就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糖尿病。 糖在身体的作用主要是为身体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那么,现在血糖为什么会升高呢?现代的说法主要是胰岛素的不足,所以,过去治疗糖尿病的惟一方法,便是设法补充胰岛素,或是设法刺激胰岛细胞的分泌。但是,最新的研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胰岛素的不足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机体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所以,看起来好像是血糖很高,好像是糖多了。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真实的情况却是机体组织细胞内处于缺糖的状态。正是因为机体组织内处于这样一种糖缺乏的状态,所以,你不足我就得补足你。怎么补足呢?当然就需要机体启动各式各样的方法,其中一个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方法就是易饥,就是多食。糖尿病人的易饥多食其实就是由此而来。而在生化上的一个集中表现,便是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它不是糖太多,而是糖不足。因而,糖尿病的关键问题是要没法解决糖的利用问题。扫除了糖利用过程中的障碍,糖尿病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上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对糖尿病作了一个大致剖析,那么,从中医的角度,尤其是从伤寒六经的角度,我们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呢?血糖升高是不是土跑到水里面去了?糖尿病属于糖的代谢利用障碍,糖在中医它属于哪一类的东西呢?糖是甘味的东西,而甘味于五行属土,所以,很显然,糖应归到土这一类。因此,糖的代谢、利用障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应该是土系统的障碍。土系统怎么障碍呢?从上述直观的角度我们知道,糖尿病就是血中的糖太多了,糖太多当然也就是土太多,而血于中医、于自然它可以与什么类比呢?它可以与江河类比。故古人云:人之有血脉,如大地之有江河。所以,把血中的糖分过多的这样一个病理情况放到自然里,实际就是水中的土太多了,江河中的土太多了。 过去,我们沿着长江往西走,江中的水是碧绿碧绿的,再加上两岸青山的依衬,真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可是现在我们再去长江看一看,原来的青山不在了,绿水也变得黄浊。绿水为什么会黄浊呢?水中的土太多了。土本来应该呆在它的本位上,不应该到河流里,可现在为什么会跑到河流里来呢?根子在木。这个原因我们在太阴篇里已经讨论过,就是土的流失。由于树木砍伐,植被减少,所以,土就很难安住在本位上,几度风雨就把它带到河流里了。由此可见,水中的土太多,使河流变得浑浊,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木少了,植被少了。看上去好像是土的问题,土不安分,跑到水里来滋事,使我们看不到从前的绿水,可是追溯它的根子,却是在木上面。 我们遵循老子的“道法自然”,将上述糖尿病的过程放到自然里,就知道糖尿病虽然是土系统的毛病,可是它的病根却在木系统上,却在厥阴上。厥阴的提纲证为什么首言消渴呢?这里的消渴与后世的消渴病(糖尿病)是不是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很显然,我们将糖尿病放到厥阴病里来思考,这便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的三消学说,使我们得以从真正的源头上来设立对治的方法。这便将糖尿病的论治,糖尿病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自然境界。迄今为止,现代医学还是认为糖尿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必须终身服药。而我们从厥阴的角度,能不能找到一个治愈的方法呢?对此我是满怀信心的。用中医的思想武装中医。我们通过思考,利用中医的方法治愈了现代医学认为不能治愈的疾病,这个算不算现代化呢?这个不但是现代化,而且应该是超现代化。作为人类,我想他更希望中医以这样的方式来出奇制胜地为现代提供服务。用现代的仪器设备将中医武装起来,甚至武装到牙齿,不是没有用处,但,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惟一的方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开动脑筋,用中医的思想来武装中医,只有这样,中医的路才可能走得长远。   中医的消渴症根本就不是西医的糖尿病 《中医之钥》 常听说:西医的糖尿病,就是中医的消渴(三消)症,事实上,中医的消渴(三消)症,根本就不是西医的糖尿病!西医的糖尿病只是发明了血糖、尿糖的检查,而在糖上做文章,玩糖的数字游戏,结果没法向病患者交代,反而牵强附会地拿中医的消渴(三消)症,来自圆其说,掩其医学的不是,做为欺骗病患的掩耳盗铃之学说。 中医学的消渴症根本就与糖、胰岛素无关,西医的糖尿病以糖与胰岛素的作用而为医学的标的。 糖尿病是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证状,试问今日被检查到糖尿病的一百个病患中,有几个会有多吃、多喝、多尿的证状呢?事实上,今日被检查到有一点糖尿病的病患,有三多证状者,不到百分之一呢! 从来不曾听到糖尿病的医学报导,为什么会多喝?为什么会多吃?为什么会多尿呢? 让我们从中医的医学来揭穿这幕糖尿病的医疗骗局吧! 三消病因肺燥、胃热、肾虚之别。 医宗金鉴:消渴篇。 上消:属肺,饮水多而小便如常。 中消:属胃,饮水多而小便短赤,且多食。 下消:属肾,饮水多而小便浑浊,量多。 三消皆属燥,热病也,然观年老好饮茶者,夜必多溺,则非三消皆燥热也,亦有寒者矣! 今日许多医学报导劝人多喝开水,亦为造成老人多饮、多尿之病源。 饮水多,小便少而浑赤者属热,是火盛耗水而浑也。 饮水少,小便多而清白者属寒,是火虚不能耗水也。 内经:灵枢五变第四十六篇,黄帝问于少俞曰:善病消瘅(能吃能喝而瘦为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黄帝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则多怒,柔者易伤也。黄帝曰:何以候(诊断)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皮肤薄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是为情志不调之病。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死于上,气为之留,皮肤肌肉为之充塞,而血脉不能通,所以蒸而为热,热则消肌肤而消瘅之病成矣! 高士宗曰:按平脉篇云: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上入胸膈,盖精血少,则气逆往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刚强,谓五脏之精质柔弱而气反刚强,是柔者愈弱,而刚者愈刚强,刚柔之不和也。 朱永年曰:有五脏之消瘅,有肌肉之消瘅。五脏之消瘅,津液内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瘅也,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盖因内者必及于外,因于外者必及于内也,形体为五脏外内之相合也。 消渴的原因在于燥、热之气,影响虚弱的身体所造成,而此燥热之气有三: 1、天气:如夏天,天气热,令人口渴,晒太阳,令人口渴,中暑、中暍令人口渴。 2、食物:煎、炒、炸、辛辣………等燥性食物令人口渴,如花生用煮,不使人口渴,用炒、炸很香,但容易使人口渴,如猪肉用煮、用蒸不使人口渴,用炸则使人口渴,食物因料理之不同,易产生对身体不同的影响令人口渴。 3、情绪:诸气愤郁,气血不顺,蓄积逆流,血脉不行,转而为热令人口渴。 身体虚,热(火)、燥在上焦(上消)耗水,则多饮,在中焦(中消)耗食则多吃,在下焦(下消)因肾虚则多尿。 身体为何会虚呢?热(火)燥是如何进入体内的呢? 4、感冒:感冒分为风暑寒湿燥火,却被消炎伤心肾,致心肾虚,风寒内侵,又吃燥性食物(如油炸食物,炒花生、饼干、辣椒………等),致食物之燥与风寒相结合致口干、口渴。 5、房事过度:房事伤肾、风寒乘虚进入心肾,致口渴又吃冰凉食物而口淡,再食燥性食物致肾阴受伤。 三消为体虚,风寒与燥气食物结合在上焦为上消,在中焦为中消,在下焦因行房事或消炎伤肾致肾虚而成下消。 消渴虽有上、中、下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之别。实际上三消证状,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或有明显的多饮,而其它二者不甚显著,或以多食为主,而其它二者为次,或以多尿为重,而其它二者较轻,故上中下三消之治疗,当辨证以论治。 经云:心传热于肺,传为鬲消,治疗上消者,宜清热润肺,兼清其胃以生津止渴,治中消以清胃养阴,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阴补肾,兼补其肺,使金能生水,为治消渴之基本原则。 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食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又曰:渴饮水干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景岳全书: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认为火证,然有实火者,以邪热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不足也。治消证而不辨虚实,则未有不误者矣! 医学心悟:三消之证,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经,但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 消渴症发生,小便泡沫多,如膏如脂,如麦麸片,如浓油………等许多营养的流失,不止糖份——尿糖,而今日医学只发明了对糖份的检查,却不明各种营养流失的真正原因,而以糖份的多寡做为治疗的依据,致杀人如麻的医疗科学产生——糖尿病。   糖尿病为何会一个病人都治不好呢?糖尿病的病患都是被饿死的、医死的。 《中医之钥》 火热、燥与肾虚造成多吃、多喝、多尿的消渴症,是为三种疾病,并非糖与胰岛素的问题所造成。 常听到口好渴,泡碗糖水来解渴,喝碗糖水口渴的问题就解决了。 为什么喝碗糖水就能解决口喝的问题呢? 人体为一小天地,人体的作用与天地的变化作用相同,流汗太多喝碗盐水,补充盐份,口渴,喝碗糖水,补充糖份,如土之得雨水滋润,糖(味甘)——甘味入脾,脾(味甘),脾属土,土能生养万物,土生金,土润而金旺以生水,天气下降为雨水,水气上升为云雾。天气下降为雨水,能降气温,大家都看得见,体会得到,水气上升为云、雾时,除廿四节气时,大家都不易看见。 土得甘(糖水)而生金,脾主肌肉,土旺则饮食甘美而肌肉强。小孩喜欢吃糖之主因,乃为供给迅速生长发育的肌肉。甘津之气布溢,全身得以润泽,肌肉强能使皮肤具弹性、光泽,皮肤与肺的呼吸作用得以发挥。 缺少糖份则皮肤枯萎干燥,皮肤的呼吸作用衰退,即无力气,故感觉疲倦无力。 肺强(金盛),则小便通利,大便顺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水能气化上升为汗,乃土得水润之涵养,得甘滋而使气升润肺金之燥,而解口渴,故喝糖水能解决口渴的问题。 容易饥饿多吃的原因,亦因火热燥,火热能消食,而心脾肾之功能衰退,吸收功能差,故常见小便混浊,有脂似麸片者,有色如脓油者,上有浮膜,是以排出的并不止糖分,今日医学只发明了糖份的检查,而忽略了其它更重要的成份之检查。 糖份的检查更犯了数据的错误,如吃十公克的糖,身体能分解利用的有八公克,而排出两公克的糖,检查为正常。即身体每天所须的糖份为八公克。 如吃十公克的糖,身体能分解利用的只有两公克,而排出了八公克,即须加强补充,以供身体所须,是身体起自然的反应而多吃,即须服用四、五十公克的糖分,身体能利用的才有八公克或十公克的糖,乃有足够的食物、糖份以维持身体所需。虽排出四十公克的糖,乃为多吃的原因,多吃以维持身体所需。而不致造成身体能源不足的无力感,是身体调理之自然现象也,多吃自然就会多排,其检查数据自然增高,今日医学却以降低此增高数据为依据。 今日医学不明医理,盲目的从数据做为医疗的标的,研究发明了胰岛素的克制、消灭此超高数据糖份的救命仙丹,更限制病患不准吃饭、不准吃糖,结果呢? 今日的病患者不为健康,只为了达到检查的数据标准而过日子,甚至为了数据而挂急诊。 我们常看到许多糖尿病的患者,并没有几个是有多吃、多喝、多尿的证状,全都是怕自己有病会不知道,而去做健康检查,结果是医生告诉他们高血压有一点!糖尿病有一点!的病患。 就像狗被拴上链子,一辈子被医生拉着走,成天在害怕高血压、糖尿病所造成的后遗症而提心吊胆,心想事成,因而有许多人不敢吃饭、不敢吃糖的自虐病患,只吃青菜、冬粉,致饿得手软、脚软,其至昏迷或死亡。 身是铁、饭是钢,多吃的原因是营养流失太多,消耗太大,身体需要加强补充营养的自然反应,俗谓一餐能吃两、三碗饭,则什么病也没,有一餐、两餐没吃饭则手软、脚软、头昏眼花,几个月不吃饭呢??? 身体的疲倦虚弱无力,因营养食物的未能获得充分、适当的补充,未获补充营养,而营养照样流失。最后检查,虽未见营养的流失,乃身体营养补充的弹尽援绝——禁吃饭、禁吃糖,而不是身体机能的恢复。 心属火、肾属水,因心肾的衰弱,又被禁吃饭少吃、禁吃糖,脾属土,土不得甘不能生养万物,脾主肌肉,肌肉因而消瘦。致肌肉失去了弹性,心脏无法获得充分氧气的供应,致心肾的衰弱(引起头痛、头晕、呕吐、出汗、全身震颤、呼吸困难、思睡等等),乃心脾衰弱无力,饿得发慌的证状,甚至昏迷,皆因被限制吃饭、吃糖,又用胰岛素消灭身上的糖份所造成。此时用十四味建中汤加枣仁、远志、或归脾汤、或参苓白朮散救急有良好的效果。呕吐甚者加鹿茸,被检查尿毒者亦加鹿茸,皆可痊愈。 为了血糖、胆固醇的数据而只吃青菜、冬粉,不吃饭、不吃糖而挂急诊,或不能工作的病患,是否应该醒醒呢?   糖尿病所生恶疽与消渴症的痈疽不同 《中医之钥》 千金要方: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虑有大痈。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万病回春:消渴者,口常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知内有湿也,湿宜泻之,小便自利而渴者,知内有燥也,燥宜润之,大抵三消者,俱属内虚有热也。 消渴 HYPERLINK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neikexue/76-1-4.html" \l "m4-0" \o "书籍相关:口渴" \t "_blank" 口渴的原因在于燥热、火气与虚,体虚而燥热之气内蓄,久而成痈疽,是湿热内缊而成,不因于糖。 今日糖尿病之头痛,疮疖收口慢,易疲倦,乃长期使用胰岛素致胰岛素之药物在肝中毒,故其所造成之病皆在肝经经络,疖疮发作皆始于肝经之大敦穴——即脚之大趾,阴部骚痒糜烂皆因肝经经络络于阴器,尤以妇女为甚,视网膜障碍皆在肝经经络。如肝经流注图: 糖尿病所发之病皆在肝经经络,而不在胰脏,是为肝中胰岛素之毒所造成,并非糖份蓄积造成,骚痒、溃烂与视障若是糖的问题,注射胰岛素应该可以消除其糖份的蓄积,而不会单独蓄积于肝经经络,长期使用胰岛素所造成中毒的结果也。 男性因肝蓄毒,而肾又衰弱,致肝无力运作其经络而阳痿,肝气无力通于目,而产生视觉障碍。 肾脏衰弱,糖份无法排出,肝又中胰岛素之毒,无力使糖分从小便排出致糖份回流血液中,引起血糖增高,或皮肤骚痒皆肝中毒所造成,故要消除血糖,当以清除肝中毒素——胰岛素,使肝有力解毒,更补肾水以生肝木而不是用胰岛素降血糖。 西医的糖尿病中,或许有些病患具有中医的消渴症病人,但中医的消渴症不等于西医的糖尿病,西医的糖尿病根本不是中医的消渴症。要使疾病痊愈当认清这点。否则永远困于医疗的科学,怨得了谁? 消渴症的“病因”在于燥火、热,在于内虚,故治疗时清热、润燥、滋阴补肾,病可以治疗痊愈,不禁吃饭、吃糖,而禁吃燥性食物、辛辣酒之类食物。 糖尿病的病因在于糖的数据、在胰岛素,一个病人也不能治疗痊愈,病人都因被禁吃饭、禁吃糖而被饿死,或被打胰岛素中毒而成全身都是并发症——引发心脏病肾损伤及眼疾病,整篇似是而全非的医学理论,媒体强制灌输给大众,科学数据讲得多正确、多标准,从头到尾却没有治好一个人,不知残害了多少人的健康之科学,是否应重新修正,以正视听呢! 胆固醇、血脂高,皆因肝肾的衰弱,无力排除,回流血液中,与血液中的糖份——血糖相同,不求肝、肾的恢复作用,而在降血糖、胆固醇、血脂高之检验,是否在慢性谋杀人类的健康呢?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希望吗?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糖尿病类似于中医的“消渴病”,中医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燥热”,多采用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近年来,广大中医药学家开展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实验研究,尤其在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上,中医药的辨证施治有着比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寻找行之有效的方药,为糖尿病的防治研究开辟了新的途经。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大有希望。   为什么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体表现在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西医的微观相结合,取长补短,提高了糖尿病的疗效。经临床发现,有一部分患者经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后,虽然在血糖、尿糖方面控制比较满意,但自觉症状仍很多,如乏力、大便干、失眠、汗多等,患者很痛苦,而中医的优势则表现在西医疗法处于劣势时,得以充分显示。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总的说来,西医的优势是控制血糖,中医的优势在于慢性并发症的预防,症状的改善以及协助降糖作用。故二者结合,才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及慢性并发症的预防。 中医辩证分型论治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确有临床疗效。一是通过综合调节作用,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正常,二是中药确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根据阴阳偏盛偏衰分型,我国著名糖尿病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林兰教授将糖尿病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   阴虚热盛型主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治则:滋阴清热。方药: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生地30克,元参30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葛根15克,花粉30克,黄连10克,枳实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阴虚热盛是糖尿病早期的常见证型。见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大多未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绝大部分患者均有多饮、多尿、多食等典型的“三多”症群。辨证要点是烦渴多饮,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少津。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故治当滋阴清热为主。阴虚热盛型治疗用药大多寒凉,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寒凉损伤脾胃。对于脾胃素虚或老年糖尿病患者需用滋阴清热药时,剂量亦不宜过大,否则过服寒凉重剂可引起胃脘不适,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气阴两虚型主证: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等不明显,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治则: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味:生黄芪15克,黄精15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葛根15克,花粉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   气阴两虚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证候,大多由阴虚热盛型转变而来,少部分可见于初诊的老年糖尿病人,临床以口干,乏力,气短,舌胖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也可选用玉液汤、玉泉丸、降糖甲片等治疗   气阴两虚兼瘀型主证:三多症状不明显,口干,乏力,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痛,视物模糊,胸闷胸痛,或兼双下肢微肿,或兼中风偏瘫,血液流变学异常,甲皱微循环异常,血小板聚集增强,舌体胖,舌质暗或紫暗有瘀斑,舌腹静脉紫暗怒张,脉沉细。治则: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益气养阴活血汤:黄精30克,生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生地20克,玄参30克,丹参3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葛根15克,花粉30克,枳实10克,生大黄6~10克。   气阴两虚兼瘀是糖尿病合并症最为常见的证型,其特征是:①病程相对较长,多见于糖尿病的中后期。②燥热标证已退,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的三多症状不显著,多合并视物模糊,眩晕心悸,肢体麻痛,水肿胸闷胸痛,中风偏瘫等并发症。③临床表现以口干,乏力,气短,舌胖质暗为特征。充分反映了气阴两虚兼瘀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阴阳两虚型主证: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寒肢冷,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大便溏泻或泄泻便秘交替出现,小便混浊如膏,面色苍黄晦暗,耳轮干枯,齿摇发脱,阳痿,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则:育阴温阳、补肾活血。方药:金匮肾气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5克,猪茯苓各15克,芡实15克,金樱子15克,桂枝6克,附片8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   阴阳两虚证多见于糖尿病合并症中后期。此型病人病程长,合并症多,病情复杂,病变部位可累及五脏六腑,其中以心肝脾肾为主,但关键在肾。其病机为消渴病日久,阴损及阳,脏腑功能严重受损,气机升降失常,血液运行受阻,水液代谢障碍而致阴阳俱虚,湿浊瘀血内阻。治疗上应滋阴温阳,补肾活血,兼以利湿化浊。方中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芡实、金樱子固肾涩精;桂枝、附片温补肾阳;丹参、葛根活血化瘀;泽泻、猪苓、茯苓利湿化浊。 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肾脏合并症,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由于属于继发性肾脏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而导致治疗困难,预后差。中医药治疗本病,若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对早中期病人可取得较好疗效,对晚期病人亦可起到改善症状、减少透析并发症的良好作用,从而成为深受该病患者青睐的有效治疗手段。   现将我们对该病的辨证治疗经验体会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如下。 1.“消渴失治,阴津耗损,阴损及阳”为主要病理     消渴病肾病必从消渴病发展而来。临床以糖尿病症状加蛋白尿和(或)水肿为主要表现。消渴之病,本系阴虚燥热,若迁延日久,治不得法,或失治误治,则阴津愈耗,阴伤耗气,阴损及阳是其基本的病理机转和发展趋势。且消渴病多禀赋亏损,《灵枢.五变》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若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常致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之证;阴伤不止,同时耗气,则成气阴两伤之候;气虚失摄,精微外泄,则出现尿多尿浊;久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精微外泄增多,水湿气化不利,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从而尿浊浮肿并见;若病情继续发展,肾体劳衰,肾气失司,气血俱伤,血脉瘀阻,浊毒内停,则诸证迭起,最终导致肾气衰败,五脏受损,三焦阻滞,升降失常,水湿浊毒泛滥,转为气机逆乱之“关格”、“肾衰”。 2.“虚多实少,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为辨治原则 糖尿病肾病多发生于消渴病的中后期,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据笔者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阴多虚,且阴虚气耗,甚则阴损及阳,燥热或湿毒之邪亦多兼见之,总之以虚证多见,虚多邪少。故治疗多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临床当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早期,多为气阴两虚,燥热夹瘀证,多见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频清长,腰酸乏力,舌质暗红苔干,脉细稍数,治宜滋阴益气,清热活血,用知柏地黄汤加丹参、桃仁等;如系肝肾阴虚,气虚夹瘀证,多见双目干涩,五心烦热,口干苦饮,腰酸腰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活血,用左归饮或一贯煎或杞菊地黄丸加当归、丹参、鬼箭羽等;若系脾肾气虚,瘀浊内蕴证,多见其短气乏力,纳少腹胀,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体胖大,质淡齿痕,脉虚弱,治宜补益脾肾,益气活血,用济生肾气丸合四君子汤加当归、川芎等;若系脾肾阳虚,瘀浊内阻证,多见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口淡不渴,高度浮肿,脘腹胀满,时有呕吐,尿少,大便秘结,舌淡胖,脉沉弦,治宜温肾利水,化瘀泄浊,用温脾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上述各证,均以正虚为主,邪实次之,故均以补益之法为主,祛邪为辅。  3.“肝脾肾同补,独重补肾;阴阳均补,偏重滋阴”为治疗要点 消渴病发病的病理关键当首责之于脾,脾为病变启动病位。主要由于患者嗜食肥甘厚味、烟酒炙煿,及劳倦内伤等,导致脾胃受损。而过度情志刺激,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消灼浸液,亦引发消渴。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失固摄封藏,精微外泄,日久精元流失,阴损及阳,水饮内聚,浊毒内生,而成为“关格”、“肾衰”之危候。故消渴病肾病多责之肝、脾、肾。治疗时当据证或偏补一脏,或二脏、三脏同补。但三脏之中,独重补肾,故临床多用六味地黄汤为主加味治疗,即体现治疗该病当以补肾为首务。但肾乃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故治疗或补其阴,或助其阳,或阴阳并补,但临床偏重滋补其阴。上述所言知柏地黄汤、左归饮、一贯煎、杞菊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均是以滋补肾阴为主,即便是温补肾阳之金匮肾气丸亦是六味地黄汤加附桂而成,体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旨。 4.“结合西医研究成果,坚持活血化瘀抗凝”是重要治疗环节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抗凝、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是其主要治疗原则。中医学认为,消渴病日久,必然元气大伤,气阴两虚,气虚则运血无力,阴虚者血行艰涩而成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之血瘀证候。近年迅速发展的各项检测手段,有利于从微观角度对瘀血证作出判断,如凝血、抗凝、纤溶、血小板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等。治疗当补攻并行,驱邪当注意除湿、清热、化浊、解毒,我们认为尤其要重视活血化瘀原则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因补益之品多有壅满胀腻之弊,故治疗糖尿病肾病在补益气血阴阳,或补养肝脾肾等脏的同时,当配以活血祛瘀药物,既可使补益药物活泼畅荣,而无壅腻之弊,又能使补益之力得以充分发挥。常用药物有当归、丹参、丹皮、川芎、桃仁、红花、田三七、赤芍、郁金、地龙、水蛭、三棱、莪术、酒大黄、毛冬青、益母草、鬼箭羽等。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可使益气养阴温阳药物之疗效相得益彰。   典型病例 吴某,男,68岁,退休干部,2005年10月初诊,患糖尿病十余年,长期服西药降糖药治疗,现“三多”症状已不明显。近一年来反复出现下肢水肿,重时按之凹陷没指,甚则行走困难,夜尿频,量少不利,足趾麻木,间有针刺感,伴见畏寒肢冷、气短乏力、精神不振,少言淡漠、腰酸膝软、纳食尚可、舌边齿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血压:130/80mmHg,化验检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4.8g,血尿素氮6.50mmol/L,血肌酐180μmmol/l,总胆固醇7.60mmol/l,空腹血糖8.7mmol/L,血清总蛋白70.4mmol/L,白蛋白40.2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辨为阴阳两虚,兼气虚血瘀证。治法拟温肾益气,滋阴化瘀,利水消肿,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6g,肉桂5g,仙灵脾15g,巴戟天10g,首乌15g,黄精15g,熟地15g,黄芪30g,淮山药30g,茯苓30g,泽兰15g,车前子30g,芡实15g,益智仁15g,丹参15g,鬼箭羽15g。每日一剂,配合西药拜糖平50mg,每日三次,蒙诺4mg,每日一次,及金水宝等,服药7剂后,诸症即见明显改善,随症稍有加减,共服二十余剂,诸症悉除。复查尿蛋白+,血糖6.2mmol/L,血肌酐130μmol/L,目前仍在门诊随诊及治疗中。 按该病证属阴阳两虚,兼气虚血瘀,故治疗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方中加黄精则滋阴之力添,加黄芪则益气之力增,加仙灵脾、巴戟天则助阳之力尤著且无温燥伤阴之嫌,加芡实、益知仁有益肾固涩之效而无恋邪之弊,更加泽兰、丹参、鬼箭羽活血利水,化瘀抗凝。全方滋阴温阳,补肾益气,化瘀利水,邪正兼顾,标本兼治,故临床症状很快消除,各项实验室指标也大有改善,收效良佳。 临证中尚需注意,糖尿病肾病虚多邪少,但湿、热、瘀、水、毒等标实之邪在各期中均可夹见,阶段不同,主次不等,程度各异。早期以热、瘀、湿等为主,在治疗中多选用黄连、知母、牛蒡子、半枝莲等;活血化瘀则多选用川芎、赤芍、丹参、益母草、鬼箭羽、泽兰等;中后期水饮、浊毒渐成主要矛盾,利水多用茯苓、猪苓、车前子、冬葵子,尤可选用有双效作用的黑豆健脾利水,泽兰、王不留行化瘀利水,桑寄生补肾利水等;祛湿浊毒邪则选用土茯苓、虎杖、生大黄、茵陈、蒲公英、苏叶等。尿中蛋白为水谷精微化生,大量蛋白从尿中排泄,正气日益耗损,脾肾更见亏虚,遂形成恶性循环。故如何尽量减少尿蛋白量也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可酌情选加萆薢、芡实、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玉米须等,选药得当,疗效尤佳。(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中药治疗糖尿病原理    1.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负性调整血糖的激素,它通过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受体后信号传导,通过激活的葡萄糖转运子把葡萄糖运人细胞内进行氧化代谢,是维持血糖正常的重要激素,其分泌绝对和相对不足将导致糖尿病。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2. 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胡芦巴乙醇提取物引起大鼠胰岛素浓度增加的实验提示其机理是由于对β细胞的直接刺激作用,胡芦巴提取物中存在能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物质:羟基异亮氨酸,其主要作用于β细胞膜的K通道。     3. 通过保护、修复胰岛β细胞而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     生地黄连水煎液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胰岛素内分泌细胞明显肿胀,胞浆减少,细胞排列稀疏,紊乱不均,见大小不等的空泡变性,核大小不等;而生地黄连大剂量组小鼠的胰岛内分泌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接近正常,肿胀减少,空泡变性减少,分泌细胞较模型组增加,提示其主要通过保护、修复胰岛内分泌细胞而增加血清胰岛素浓度.     4. 防止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     用消渴停治疗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研究发现,其可以显著降低血糖,增加血胰岛素浓度,与细胞凋亡的有关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其降糖机理主要是抑制Fas基因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刺激正常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     5. 降低胰升糖素,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     胰升糖素与胰岛素作用相反,胰升糖素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而使血糖升高。研究发现糖渴清可以显著地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糖素的分泌,与优降糖比较,血糖的下降与胰岛素的升高与优降糖相当,而对胰升糖素的抑制强于优降糖。说明糖渴清不仅通过受损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恢复和再生,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而且改善细胞功能,使胰升糖素分泌减少,产生降血糖作用。     6.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     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基础之一便是胰岛素抵抗,即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起初β细胞可以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但随着代偿机制的丧失,就会表现出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而发生2型糖尿病。目前已发现一些中药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7. 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及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是其发挥降血糖作用的第一步,如果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将导致IR。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STZ糖尿病大鼠,在血糖下降36%的同时,其肝细胞膜高亲和力胰岛素受体数目明显增加并接近正常,低亲和力受体数目亦有所上升,提示其通过增加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改善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IR减轻.消治(人参、黄芪、生地黄、茯苓等)对肾上腺素高血糖大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都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能增加18月龄小鼠骨髓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目,降低大鼠脑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的最大亲和力和受体亲和常数。     8. 影响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用加味桃核承气汤对链脲佐菌素和高热量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发现,其可明显降低STZ大鼠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摄食量、饮水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肝细胞释放的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的胰岛素受体量,提高基础的和胰岛素刺激的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氧化能力,提示加味承气汤可使受体后胰岛素抵抗减轻。用黄芪煎剂预先给大鼠灌胃1周,可使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K值明显升高,高胰岛素血症及降低的组织糖原明显改善,提示黄芪对外源性TNF-Α所致的IR有明显的预防作用。TNF-α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产生IR,它可以抑制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的活性,以及通过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量减少、活性降低等方法来产生胰岛素抵抗。因此,可以推论,黄芪能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受体底物、GLUT4等的数量或活性来改善IR,降低血糖。     9. 通过骨胳肌纤维组成成分的变化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用参地降糖颗粒对高果糖诱导的IR大鼠进行实验发现,参地降糖颗粒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标M值,同时可改善骨胳肌纤维组成,显著提高Ⅰ型骨胳肌纤维和减少Ⅱ型骨胳肌纤维,提示其对IR的改善是通过对骨胳肌纤维组成成分的改变而发挥作用,其机理主要为Ⅰ型骨胳肌纤维含肌球蛋白,具有高氧化低隙解的代谢特点,含丰富的毛细血管,与胰岛素结合力强,因而其有较强的糖摄取利用能力,而Ⅱ型骨胳肌纤维与之相反。     10. 通过增加靶组织葡萄糖转运体4的含量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GLUT4主要功能是负责胰岛素增高条件下使葡萄糖摄入迅速增加,对维持血糖内稳态有着重要作用,GLUT4的表达减少可以产生胰岛素抵抗。用山茱萸乙醇提取液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发现其可以使NIDDM大鼠骨胳肌GLUT4 mRNA表达明显上调,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提示其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11. 促进外周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利用     菊苣胶囊可以显著地降低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模型的血糖含量,并能显著地增加肝糖原的贮存,减少肝糖元分解,提示其降糖机理与胰外途径,特别是增加肝糖原贮存、减少肝糖原分解相关。五子衍宗丸可明显缓解STZ致糖尿病大鼠“三多一少”症状,降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酸水平,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促进肝糖原恢复至正常水平,其机制与增加肝细胞对糖的摄取、加速糖原合成有关。     12. 通过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血糖     研究发现中药五味子、虎杖等能极强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提示它们可以竞争性地抑制小肠上皮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起到降糖的作用。 中医辨证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因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而引起糖、蛋白、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率乱,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能合成。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及糖糖耐量降你,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久之,相断伴有一系列并发症出现。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中国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依据不同的病机、主证分别谓之“消渴”、“消瘅”、“肺消”、“鬲消”、“消中”等。古医书《说文解字病疏下》解释:“消,欲饮也。”《古代疾病候疏义》解释:“……津液消渴,故欲得水也。”名之为消渴病,多尿为其特征:“其人一日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汉代张仲景《金匮》载有:“渴欲饮水不止,”“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又说:“消谷饮食,大便必坚,小便必数。”李杲《兰室秘藏》说消渴:“口干舌燥,小便频数,大便闭涩,干燥硬结。”又说“能食而瘦”。这些记载与糖尿病的症状相似。故历代医家一直把糖尿病称为消渴病。   中医将糖尿病(消渴病)的“三多”谓“三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其病机与虚(气虚、阴虚)、燥(燥热)、血(瘀血)有关,一般认为阴虚燥热为主,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肺、胃、肾之损伤是消渴病的病位基础,水液代谢紊乱是消渴病的理基础。   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随着病程延长,容易并发全身神经、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并可导致心、脑、肾、神经及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诸多并发症日趋增多,程度加重,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祖国医学治疗消渴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效方剂。消渴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之别。 (1)上消(肺热伤津): 主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治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麦门冬饮子加减,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生地12克,葛根6克,甘草3克,天花粉15克,知母10克,竹叶15克,茯苓6克。 (2)中消(胃热炽盛): 主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 治则:清胃泻火,养阴保津。 方药:玉女煎加减。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麦冬10克,熟地15克,另再加黄连,栀子。 (3)下消(肾阴亏虚或阴阳两虚): 主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 治则;肾阴亏虚者,宜滋阴固肾,可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阴阳两虚者,宜温阳滋肾固涩,可用金匮肾气丸治疗。 61.治疗糖尿病有哪些中成药及古方? (1)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干山药、山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为蜜丸,每丸6克,每日2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糖尿病后期,有眼目昏花、腰酸腿软等症状者。 (2)黄连丸;黄连、生地黄各等份,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丸,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无并发症者。 (3)玉泉丸;麦冬、天花粉、葛根、人参、茯苓、乌梅、甘草、生黄芪,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消渴多饮者。 (4)菟丝子丸;菟丝子、鹿茸、附子、肉苁蓉、桑螵蛸、五味子、牡蛎、鸡内金。水丸,梧桐子大,每服20丸,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肾虚尿多者。 (5)消渴丸:主要成分有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o.25毫克),初服者每次5丸,每日3次,饭后30分钟服用,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增成。适用于糖尿病初期轻、中型糖尿病。 (6)黄芪六一汤:炙黄芪300克,甘草(半生、半炙)50克,共研细末,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2次。适用于糖尿病并发症、坏疽等。 (7)七味白术散:白术、茯苓、人参各30克,甘 草40克,木香7克,藿香15克,葛根30克,共研细末,每服10克,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日久,小便甜者。 (8)玉女煎:石膏15克,知母5克,牛膝5克,熟地黄9克,麦冬6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糖尿病胃热阴虚,牙痛、口舌生疮、烦热口渴等。 (9)玉液汤;生黄芪、葛根、知母、天花粉、生山药、生鸡内金、五味子,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糖尿病无并发症者。 (10)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生扁豆、生甘草、冬桑叶,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糖尿病伴咽干口渴等症者。 (11)增液汤;生地、麦冬、元参,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大便秘结、口干舌燥者。 (1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水煎,每日1剂。适用于糖尿病多汗、乏力、口干口渴者。 (3)左归饮;熟地9克,山药6克,枸杞6克,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2次。适用于糖尿病伴有腰酸遗精、阳痿、口燥咽干、口渴多饮者。 (14)右归饮;熟地9~60克,山药6克,山萸肉3克,炙甘草6克,枸杞6克,杜仲6克,肉桂6克,附子9克,水煎服,每日l剂,日服2次。适用于糖尿病并发肾病者。 (15)生地八味汤;生地、麦冬各9克,山药、知母、丹皮、荷叶各6克,黄芩、黄连、黄柏各3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糖尿病中消症,易饿善饥者。 我论糖尿病 子渡 糖尿病病人体内的糖不时多了而是少了。由于肌体不能消耗或者不能燃烧血液里的糖。血液里过多的糖就会通过肾系统排出体外而查出是糖尿。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肌体得不到糖, 它实际是处于饥饿状态。 长期以往病人的各个脏腑处于过度疲劳而触发某一脏腑崩溃。对外呈现某一危病状。目前西医尚不知到糖尿病的病因。因而所有治疗都是针对降低血液里的糖。其结果病人禁吃糖而被饿死,或被打胰岛素中毒而成全身都是并发症——引发心脏病肾损伤及眼疾病。 糖尿病对中医来说只是一个名子。中医对” 糖尿病”病人辩证施治, 分出阴阳, 表里虚实, 湿燥寒热, 归经属脏。然应用针,灸,草药,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去湿润燥, 温寒清热, 治本去标, 病可治愈。 病人应戒烟戒酒, 早睡早起, 饮食平衡, 辅以太极拳或气功锻炼, 病焉能不愈呼。 PAGE 21
本文档为【糖尿病与中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9765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4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7-10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