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学课件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课件货币银行学

举报
开通vip

金融学课件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TheEconomicsofMoneyandBanking)第一章货币银行学概述1.为什么研究货币?Whystudymoney?人:私人和法人货币对于私人和法人的重要性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了个人和企业只能对一部分资源拥有所有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以付出一定的货币为前提,否则,非抢即偷。2.为什么研究银行?Whystudybanking?货币出现后就产生了货币的融通。金融(Finance)是资金融通的简称,社会资金融通方式无外乎直接融资(Di...

金融学课件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TheEconomicsofMoneyandBanking)第一章货币银行学概述1.为什么研究货币?Whystudymoney?人:私人和法人货币对于私人和法人的重要性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了个人和企业只能对一部分资源拥有所有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以付出一定的货币为前提,否则,非抢即偷。2.为什么研究银行?Whystudybanking?货币出现后就产生了货币的融通。金融(Finance)是资金融通的简称,社会资金融通方式无外乎直接融资(DirectFinance)和间接融资(IndirectFinance)两种。直接融资主要体现为各类证券(Securities)的发行和流通,间接融资主要体现为通过各类金融中介FinancialIntermediary(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实现资金的融通。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直接融资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获得发展,我国传统的金融学课程就是货币银行学课程。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PlanedEconomy)向市场经济(MarketEconomy,Mr.Market)转轨,其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DistributeofResource)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配置资源的前提是配置资金(DistributeofCapital),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决定了社会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效率。因此,我国金融系统(Financialsystem)尤其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对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就决定了整个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Rationality)和效率(Efficiency)。金融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资金融通,能否做到3个小时内从大连赶到广州?(社会化大生产能否得以建立)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前店后厂积累的有限性:生产规模的有限性经济规模的有限性反例:比尔·盖茨世界首富财富积累的前提:社会化大生产金融的三个层面微观层面:货币、资金与资本中间层面: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高级层面:金融运行机制与体制、金融调控机制与体制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框架《货币银行学》按其理论体系和逻辑规律划分为四部分:货币(Money)、信用(Credit)、金融机构(FI,FinancialInstitution)、货币供求(MoneySupplyandDemand,SupplyofandDemandforMoney)与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四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横向和纵向两条线索。货币信用金融机构货币货币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信用:行为信用工具:载体利息与利率:价格金融市场:场所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横向上看:用文字可以解释为:货币====>信用====>金融机构货币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制定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其发行与流通——货币制度(MonetarySystem)。现代货币经济的特征是出现资金的余(Surplus)、缺(Deficit)双方,二者之间有融通资金的需要,而且必须采用有偿形式,因此,信用行为产生;信用行为的有偿性体现为资金融通是必须支付利息(Interest),边际资金的利息即为利率(InterestRate);资金融通需要载体或证明——信用工具(InstrumentofCredit);资金融通总是在一定的场所进行——金融市场(FinancialMarket)。资金在余、缺双方的融通有两种方式,即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间接金融在本世纪80年代以前占据了主要地位,间接金融需要一定的中介——金融机构来沟通借贷双方。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包括:中央银行(CentralBank)、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专业银行(SpecialBank)和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Non-bankFinancialInstitution)。货币货币供求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工具体系传导机制与效应目标体系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失衡从纵向上看:用文字可以解释为:货币====>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货币产生后,货币运行的结果导致社会存在一定的货币需求(DemandforMoney);面对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金融体系必须供应货币来满足——货币供给(SupplyofMoney);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总是表现为三种状态:货币均衡(MonetaryEquilibrium)、供给大于需求、供给小于需求。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体现为通货膨胀(Inflation),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体现为通货紧缩(Deflation),都会导致经济失衡。在货币供求出现失衡(Disequilibrium)时,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操作来使之恢复均衡。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工资上调与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的关系:时间、幅度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利益的转移:通胀使得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却使债权人的收益受损。1980年100万元与2000年的500万元(货币价值、经济规模)通货紧缩假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对企业意味着什么简要分析:1.对企业的影响:所有的前期投入都无法得到补偿,收入无法实现,下一轮的再生产也难以进行,企业利润下降,生产规模趋于压缩,投资规模下降。2.对个人的影响:收入无法实现,失业的概率上升,消费下降。3.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总需求不足,经济停滞。4.产品卖不出去的两种情况:产品过时;货币不足。我们所担心的是后面一种。几点补充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银行学:现代经济是开放经济,货币银行学的内容必然包括开放经济下国际间的货币、货币流通、资金融通等。本教材将这些内容直接融入了相关的章节,以更好地体现开放经济的视角。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以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三次金融危机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为标志,金融稳定问题成为世界性的课题。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浪潮极大地金融业的面貌和版图,目前这一创新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需要我们动态地去观察和研究变化中的金融业。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认识金融压抑、金融深化以及金融约束理论,对于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研究货币?Whystudymoney?2.为什么研究银行(或金融)?Whystudybankingorfinance?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MoneyandMonetarySystem)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为货币银行学的基础。应重点掌握和理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把握其演变规律,同时了解一些货币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历史演变、货币层次的划分等问题,为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章货币概说2.1货币的产生与本质2.2货币的职能2.3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2.4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2.5货币的层次划分2.1货币的产生与本质2.1.1货币的产生2.1.2货币的本质2.1.1市场经济与交换行为1.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ExchangeEconomy)。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DivisionofLabor)。3.社会分工的存在导致任何人都只能对一部分资源拥有所有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交换制度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交换的两种形式:物物交换(Barter)与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的演变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1.需求的双重巧合(DoubleCoincidenceofWants)2.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3.难以建立相互一致的交叉兑换比率4.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时间的双重巧合(DoubleCoincidenceofTime)地域的限制(RestrictionofRegion):郑和下西洋与丝绸之路货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解决了需求上的双重巧合问题。解决了时间上的双重巧合问题。拓展了交易的地域。使购买力一般化,有利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货币选票(MoneyVote)2.1.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1.货币是从商品中游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商品。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2.2货币的职能(FunctionsofMoney)2.2.1价值尺度(UnitofAccount)2.2.2流通手段(MediumofExchange)2.2.3贮藏手段(StoreofValue)2.2.4支付手段(RepaymentofDebt)2.2.5世界货币(InternationalMoney)2.2.1价值尺度1.概念: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3.价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PriceStandard):货币计量单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如:1两黄金,1两又分为10钱。4.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区别:前者代表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代表一定的技术重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前者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后者是由国家用法律加以规定的。前者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后者一经规定就比较稳定。2.2.2流通手段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通手段职能。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货币流通速度2.2.3贮藏手段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2.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具有完全价值的货币。3.货币流通的调节器:举例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假设社会上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含的价值量与一枚金币内含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设一枚货币在一年只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1000枚金币。反证: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一件商品,理性的人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分,以金属条块的形式保持价值。假设发行了9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高于一件商品,理性的人必然会将原先收藏起来的金币或金属条块重新投入流通。总结:因此,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抉择机制使货币贮藏手段职能发挥着货币流通的调节器的功能,货币过多时会自动趋于减少,在过少时会自动趋于增加,货币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满足流通的需要,既不过多,也不过少。拓展: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否存在,WHY货币失去实际价值,只有名义价值。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下降(通货膨胀)都只会促使人们加速出让自己手中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是减少反而是增加;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通货紧缩)都只会促使人们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数量不是增加反而是减少。“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2.2.4支付手段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2.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活学活用:在现行工资制度下,货币在工资的发放中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还是流通手段职能?分析的出发点:二者的区别在于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间隔。流通手段下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商品让渡与货币回流之间不存在时间间隔;支付手段下商品让渡和货币回流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在现行工资制度下,无论是月工资制度还是周工资制度,劳动是每天每时每秒进行的,而工资只在某一天发放,因此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而非流通手段职能。2.2.5世界货币1.概念: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2.表现(1)国际间的支付手段(2)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3)国际间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一点总结在五大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两个最早的、最基本的职能,而价值尺度又先于流通手段职能。补充:西方货币银行学中的货币的职能Moneyissomethingactasmediumofexchangeandstoreofvalue.Moneyisanythingthatisgenerallyacceptedinpaymentforgoodsorservicesorintherepaymentofdebts.1.货币作为交换媒介(MediumofValue):首要功能2.货币作为记账单位(UnitofAccount)3.货币作为价值的贮藏(StoreofValue)4.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StandardofDeferredPayment)下列阐述分别描述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这个人很有钱。价值贮藏他一个月挣1万多元。支付手段张三从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住房。支付手段李四花了1万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流通手段王五今天在大连市商业银行存入了2万元。贮藏手段物价上涨了,钱毛了。价值尺度现在商场都在打折,皮尔·卡丹西服才卖2000多元。价值尺度2.3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2.3.1支付制度的变化2.3.2货币的形态2.3.3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电子货币2.3.1支付制度的变化1.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2.纸币的使用3.支票的使用4.资金调拨电子系统2.3.2货币的形态1.实物货币(CommodityMoney)2.金属货币(GoldStandard)3.纸币(FiatMoney)4.存款货币(CreditMoney)货币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必须具有实际价值即必须是商品的属性日益减弱,货币的普遍接受性特征日益增强。补充:信用货币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概念: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信用货币流通的基础:信用货币的流通是建立在一种信念的基础之上的,即持有者相信信用货币能够购买到其所载明的价值量。这一信念一旦破灭,整个货币体系和信用体系将彻底崩溃。因此,现代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责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形态:流通中的现金(Currency),即辅币和纸币;银行存款(BankDeposit),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DemandDeposit,SightDeposit)Fiatmoneyisawondersomething.Todayapersoniswillingtoacceptdollarsforacowbecauseshebelievesthattomorrowshecanusethosedollarstobuyapigbecauseshebelievesthattheownerofthepigbelievesthatheinturncanusethedollarshegetsforthepigtopurchaseabunchofchickensbecauseshebelievesthathebelievesthattheownerofthechickensbelieves…Fundamentally,thevalueofthemoneyreliesonavastofsystemofiteratedbeliefs:itiscommonknowledge(everybodybelieveseverybodybelieves…adinfiniturn)thatlittlegreenpiecesofpaperareastoreofvalue.SusanneLohmann,WhyDoInstitutionsMatter?20012.3.3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电子货币(E-money)1.概念:所谓电子货币,在目前的情况下,一般是对“通过电子信息的交换完成结算的系统”的总称。2.特征:基本特征:用一定数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将该数据直接支付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其他特征:技术方面的特征(使用了电子化方法并采用了安全对策),结算方式的特征(分为预付型、即付型和后付型),流通规律的特征(既有允许一次换手,也有可多次换手的形式),电子化的结算可以分为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支付方法的电子化。2.4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MonetarySystem)2.4.1货币制度的形成2.4.2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2.4.3货币制度的演变2.4.1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2.4.2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货币金属(MonetaryMetal):货币由何种金属铸造,金属货币制度的最基本要素。货币单位(MonetaryUnit):规定名称和所含的货币金属量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本位币(StandardMoney)与辅币(FractionalMoney)3.金准备制度:增强公众对信用货币的信心本位币(StandardMoney)(1)含义: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2)特点: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一致(3)无限法偿货币(4)自由铸造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垄断还是自由发行,理由辅币(FractionalMoney)(1)含义: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2)特点: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3)有限法偿货币(4)垄断铸造举例与思考:1.如何理解我国20元纸币的发行?我国于2000年发行了面额为20元的新版纸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币种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时,人们遵循一个基本的进制原则,一次支付最后能用两张以下的货币就能够结清,这样才既方便,又有效率,因此,正如我国原来的货币进制一样,1、2、5、10的进制最为合理,也是我国取消3元纸币的原因(1953年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人们的日常支付中,数额为几十元的支付日益普遍,几元则更多地用于找零,因此,迫切需要出现20元面额的纸币。2.如何理解我国收回第四版人民币,发行第五版人民币?回忆一下二者的区别时事变迁:原来的设计不再适合现代的经济和社会形势3.第五版1元纸币2004年7月30日发行:1999年印刷,硬币流通不便,假币问题4.大胆的猜想:我国下一步将会引入哪种面额的货币,是200元、500元还是1000元的货币?这一货币现在处于酝酿设计还是已经印刷完毕等待发行的阶段?2.4.3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SilverStandard)2.金银复本位制(BimetallicStandard)3.金本位制(GoldStandard):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4.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CreditMoneyStandard)银本位制含义:以银子所铸造的银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特征:演变:两因素的叠加效应银币自身价值的降低商品内含价值的提高金银复本位制含义:以金和银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种类:平行本位制(市场比价)、双本位制(法定比价)和跛行本位制劣币驱良币规律(Gresham’sLaw,BadMoneyDrivesoutGoodMoney)种类:1)平行本位制(市场比价):价格体系的紊乱2)双本位制(官方规定比价):劣币驱良币规律3)跛行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的中间形式劣币驱良币规律含义: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举例:  举例:假定法定比价1:15,市场比价1:16,分别假定你持有银币和金币  从银币出发:假设持有15枚银币,可以要求政府兑换成1枚金币,然后将金币熔化为金块,将金块在市场上卖出,得到可以铸造16枚银币的银子,将之铸造成16枚银币,15枚用于弥补原有投资,获得了1枚银币的收益  从金币出发:将之熔化为金块,在市场上兑换成可以铸造16枚银币的银子,将之铸造成16枚银币,用15枚银币要求政府兑换成1枚金币,剩余1枚银币。  由此,导致流通界的金币大量被熔化,退出流通,而银币则充斥流通领域。由于金币的价值被低估,其实际价值高于其名义价值,故称金币为良币,由于银币的价值被高估,其名义价值高于其实际价值,故称银币为劣币,因此称这种现象为劣币驱良币现象。 劣币驱良币规律的发生机理:  1.良币与劣币的确定: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为良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为劣币。  2.存在官方的兑换保证:官方承诺按规定的比例保证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时间的推移使得官方比价与市场比价之间出现差异现实生活中的劣币驱劣币现象观看演出:乘坐公共汽车买票:中国博士在德国的求职经历没有信用,何谈信用:赖账经济  拓展: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情况  良币驱劣币: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货币赖以流通的基础是信誉或评价,因此判断货币良、劣的标准不再是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对比,而是人们的评价或货币的信誉;另一方面,不再存在政府的兑换保证。因此,人们在流通中更愿意持有和使用良币,劣币将退出流通。  例证:东南亚金融危机(SoutheastAsianFinancialCrisis)  货币替代(MonetarySubstitution)与美元化(Dollarization,拉美国家)问题:外币在价值贮藏手段方面替代本币,甚至在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方面替代本币  东南亚金融危机: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解释,以泰国为例  外汇市场:官方规定1美元兑换20泰铢,但市场预期为1美元兑换30泰铢,投机者借入泰铢购买美元,大量买入美元现货与期货,导致泰国政府手中的外汇储备日益减少,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汇率向投机者预期的方向变化,金融危机爆发,投机者获得盈利。  股指期货市场:大量卖出股票指数期货,但泰国政府为了提高投机者的成本,提高利率,利率的提高导致股价下跌,股指期货贬值,投机者买入股指期货平仓,获得盈利。  投机者在外汇现货与期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均获得盈利,泰国成为投机者的提款机。  索罗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维持:特区政府运用政府资金大量购入股票,确保股票指数未发生大幅下降,使得对冲基金未能实现在股指期货市场上的盈利;基于来自大陆的强有力的支持,汇率也未发生较大波动,保持了联系汇率制度的稳定,对冲基金在外汇现货与期货市场也未实现较大盈利。但由此导致的外资进入的减少和大量撤出,对香港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金本位制  含义:以金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的特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在辅币和价值符号与黄金的自由兑换间增加了障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含义: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复习思考题: 如何理解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对金属货币制度的必然替代?  1)金属本位制的缺陷:金属数量决定的货币供给的有限性与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2)资源的节约:金属、人力  3)成本的下降  4)流通效率的提高:自身,建立在信用货币基础上的现代银行体系和转账结算制度  5)货币形态演变的规律:2.5货币的层次划分2.5.1从货币的职能划分货币层次2.5.2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划分货币层次2.5.3金融创新与货币层次的划分 2.5.1从货币的职能划分货币层次货币供应量包括那些执行货币主要职能的工具M1=通货+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狭义的货币2.5.2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划分货币层次  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手段职能,货币是一种资产,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流动性:货币与商品的转换能力、货币之间的相互转换的能力(方便程度与损失程度)    M1=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2.5.3金融创新与货币层次的划分  使现有货币的流动性发生变化:储蓄存款  出现新的金融工具,具有货币的特征:可转让大面额定期存单、ATS、NOW  我国:股民保证金第三章信用与利率机制本章研究和讲授了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四种基本形式,要求在掌握信用概念与形式的基础上,理解发展多种信用形式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本章讲授了信用工具的概念、种类,要求结合自身实践理解经济生活中使用的种类繁多的信用工具。在此基础上,本章讲授了利率的概念种类及其计量问题;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问题和利率的期限结构与风险结构问题。第三章信用与利率机制3.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3.2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3.3利息与利息率3.4利率的计量3.5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3.6利率结构3.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3.1.1信用的解释3.1.2信用的特征3.1.3信用的产生3.1.4信用发展阶段3.1.1信用的解释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体现一定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基本特征:到期还本并支付利息3.1.2信用的特征1.标的为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双重付出和双重回流。3.1.3信用的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商品交换→私有制→贫富分化→借贷行为的出现。从借贷内容上看:实物借贷→货币借贷从借贷性质上看:高利贷→借贷资本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性。3.1.4信用发展阶段尚未工具化的信用阶段、尚未流动化的信用阶段、流动化的信用阶段、电子化及网络化与信用制度相结合的阶段。3.2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3.2.1信用的主要形式3.2.2信用工具3.2.1信用的主要形式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消费信用1.商业信用含义:厂商在进行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所提供的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特点:以商品形态提供、双方为工商企业、供求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一致。作用:加速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资本和节约商业资本,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局限性:规模有限;有严格的方向性(商品使用价值)。2.银行信用含义:银行及某些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以货币资金形式提供的信用。特点: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债务人是工商企业和个人;信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可以通过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降低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过程的稳定性。优点: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数量上不受工商企业资本量的限制;方向上不受商品使用价值的局限(货币队对任何人都有使用价值)。以上两种信用形式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工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两种信用基本形式。3.国家信用含义: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外国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国家信用的产生:弥补财政赤字补充:弥补财政赤字的三种方式(增税、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发行国债)的区别增税:公众反对,立法程序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通货膨胀预期赤字货币化发行国债:公众支持,购买国债可获得收益;货币支配权和购买力的转移,不会引起货币投放的增加4.消费信用含义: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形式:赊销、分期付款与消费贷款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断层银行卡的分类:贷记卡(信用卡)、借记卡和准贷记卡(必须有一定准备金,但可在一定范围内透支)关于消费信用的几点补充:1.消费与投资的区别住房支出是消费还是投资教育支出是消费还是投资2.消费信用的调节措施: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例利率,期限,还款方式,抵押率,首付比例3.消费信用的提供者:企业与金融机构4.消费信用资金的筹集:证券化、发行商业票据3.2.2信用工具1.概念:亦称金融工具、融资工具,是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2.种类按融资方式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信用工具按可接受程度分:无限可接受性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分:短期、长期和不定期信用工具3.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1)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即期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支付命令。承兑是票据的支付人在票据上签名盖章,写明“承兑”字样,承诺票据到期保证付款的行为。按汇票上记载付款期限的长短,可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按汇票出票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按汇票承兑人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等。2)支票:是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指定人或持票人的命令。按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3)本票(又称期票):债务人承诺在一定时间及地点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的支付承诺书或保证书。按付款期限可分为即期本票(见票即付)和远期本票(到期付款)。4)信用卡:消费信用的一种形式,具有先消费后付款的特点。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和长期债券1)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其投资者,证明其所投入的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普通股和优先股股票价格指数:用以表示多种股票平均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并衡量股市行情的指标。常见的有: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指数、日经指数、恒生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指数。2)债券:债券是用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债权人有按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的债权凭证。收益较为确定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股票债券的差别:1)发行的主体不同;2)所反映的关系不同;3)偿还期限不同;4)收益风险程度不同;5)会计处理不同补充:信用工具的特点1.偿还性:信用的本质决定2.可转让性(流动性):财务困难的可能性3.收益性4.期限性:两个特例期限无限短和期限无限长的信用工具(活期存款存折、股票)3.3利息与利息率3.3.1利息及其本质3.3.2利息率3.3.3利率体系在利率决定理论上,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3.3.1利息及其本质1.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内容利息本质上是部分平均利润、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2.西方关于利息来源和本质的理论研究利息是对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机会成本的补偿。利息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息是在偿还借款时大于本金的那部分金额。3.3.2利息率1.利息率的定义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和本金额的比率。利息率=两种计息方式:单利和复利单利:单纯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利息额I=Prn,本利和S=P(1+rn)例:某人1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5%,期限为3年。则:利息额I=Prn=1000000×5%×3=150000(元)本利和S=P(1+rn)=1000000(1+5%×3)=1150000(元)复利是单利的对称,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出来的利息。本利和S=P(1+r)n利息额I=S-P=P((1+r)n-1)例:某人1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5%,期限为3年。则:利息额I=S-P=P((1+r)n-1)=157625(元)本利和S=P(1+r)n=1157625(元)两种计息方法何者更能有效地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复利更能有效地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2.利息率的种类(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如:一年期100元贷款,年利息额8元。1)假定某年度物价没有变化,则实际利率=名义利率=8%;2)假定某年度物价变化率为5%,若仍要获取8%的实际利率,则名义利率=13%。信用行为中,债权人所获得的收益不仅受名义利率的制约,而且受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在物价水平为正的情况下,债权人在获得利率报酬的同时,还遭受到物价水平上升对其收益的侵蚀,如果物价水平高于利率水平,则债权人不仅未得到报酬,反而遭受到损失,在物价水平为负的情况下,则相反;同样,债务人的筹资成本不仅受名义利率的制约,而且还受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在物价水平为正的情况下,债务人的利息成本由于物价水平的上升而得到减免,因为其用于清偿债务的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假设你以住房抵押贷款的形式购买了一套住房,年利率为5%,现在物价水平为6%,则你通过住房增值所获得好处将高于你偿还债务的成本,因此,你贷款购买住房的财务成本下降,甚至你会决定再购买一套住房。(2)官定利率、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指在借贷货币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利息率,包括借贷双方直接融通资金时商定的利率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各种有价证券时的利率。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变化的指示器。官定利率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确定的各种利息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部门的金融民间组织如银行公会等确定的利率。比较:官定利率:更多地体现政策意图,不能较好地反映资金供求。市场利率:利率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较为合理官定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保证政府对资金配置的垄断与控制,低成本地为政府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将资金低成本地配置到政府偏好的企业(如国有企业)(3)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是指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时所取得的利息与存款额的比率。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所收取的利息与借贷本金的比率。比较: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复习思考题:贷款利率为什么必然高于存款利率?(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尝试不断补充答案)贷款利率为什么必然高于存款利率?1.银行作为企业的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贱买贵卖,同时要弥补经营中的费用2.一部分资产处于低利甚至无利状态:现金资产、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应收款项3.贷款收息率问题:贷款存在风险和损失风险溢价或升水4.贷款的流动性低于存款的流动性:流动性补偿或溢价或升水(4)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利息率在借贷期内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而波动的利率。浮动利率又称可变利率,是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息率。如:欧洲货币市场利率调整期限一般为3-6个月。作为基础的市场利率的选择:LIBOR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二者的比较:固定利率:收益与成本固定,融资中的不确定性减弱,促进融资;利率不能随经济形势与资金供求的变动而适时的调整,有可能成为不合理的利率。浮动利率:利率能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资金供求的变动而适时地调整;利率波动带来融资中不确定性提高。(5)一般利率、差别利率、优惠利率按金融机构对同类贷款利率制定不同的标准划分一般利率是金融机构按照一般标准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所执行的利率,主要针对普通客户使用。差别利率是指针对不同的贷款种类和借款对象实行的不同利息率。优惠利率是指国家通过金融机构对于需要重点扶植或照顾的企业、行业或部门所提供的低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3.3.3利率体系利率体系:各种不同利率由各种内在因素联结组成的有机体。此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基准利率。如: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1.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与商业银行存贷利率再贴现率:中心地位,核心和指导作用商业银行利率:基础性利率2.拆借利率与国债利率拆借利率:弥补临时头寸不足国债利率:长期金融市场中的基础利率3.一级市场利率与二级市场利率一级市场利率:债券发行时的收益率或利率二级市场利率:债券流通转让时的收益率3.4利率的计量3.4.1现值、终值、贴现与货币的时间价值3.4.2利率与收益率3.4.1现值、终值、贴现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间的终值在现在的价值。1年后的100元钱与现在的100元钱是不同的。问题:如果今天把100万元存入银行帐户,年利率为5﹪,3年后值多少?即这100万元的未来3年价值是多少?1000000(1+5﹪)3=1157265(元)问题:若年利率为5﹪,假定3年后需要1157265元,问现在需要多少?即现值多少?1157265÷(1+5﹪)3=1000000(元)一般地,设投资于某项资产在n年后可一次得到F元的总收入,利率为i,那么把未来的这F元贴现到现在的价值,就是未来F元的现值,其计算公式为:简单贴现公式:  一项在未来n年中每年都有回报的投资项目,假定第k年的回报为Rk元(k=1,2,…,n),利率为i,则这项投资的回报的现值计算公式为:上式称为定期定额贴现公式。一项投资利率为i元,每年连本带息收回R元,n年后全部收回,则这项投资的现值为:    一项投资利率为i元,每年利息收回Ck元,连续收n年后还有F元的本金偿还,则这项投资的现值为:1.在利率分别为10%和20%的情况下,对你来说明天的1元钱,在那种利率下更值钱?,所以,10%的情况更值钱。2.假定利率为10%,有一种债券明年向你支付1100元,后年1210元,第三年向你支付1331元,试问该债券的现值?3.你刚刚中了500万的彩票,在以后10年内该彩票每年支付50万,你真的赢得了500万吗?没有4.一张20年期的息票债券,息票利率10%,面值1000元,售价2000元。请写出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5.一张1年期贴现发行债券,面值1000元,售价800元。到期收益率为多少?i=25%净现值法则: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大于初始投资额的项目是可以被接受的。应用:100元5年期公债,售价75元,若利率为8%,是否购买?100/(1+8%)5=68.05(元)<75元4.2利率与收益率  1.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的收入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投资者用V元投资于某种信用工具,n年后可一次得到R元的总收入,那么使这R元收入现值PV等于当前投资的价值V的利率i由下面的公式决定:     计算到期收益率时要准确把握:第一,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第二,期限内获取的收入(终值);现值=期限内获取收入现值总和简易贷款的到期收益率  简易贷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以L代表贷款额,I代表利息支付额,n代表贷款期限,i代表到期收益率,则:例:一笔金额为100元的1年期贷款,1年后获取100元本金和10元利息。100=100/(1+i)+10/(1+i)i=10%固定分期偿还贷款的到期收益率  对于任何固定分期支付贷款,如果L代表贷款额,R代表每期的支付金额,n代表贷款的期限,i代表到期收益率,则:例:一笔金额为1000元的25年期贷款,要求每年偿付126元。1000=126/(1+i)1+126/(1+i)2+····126/(1+i)25i=12%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对于任何一笔附息债券,如果Pb代表债券的价格,C代表每期支付的息票利息,F代表债券的面值,n代表债券的期限,i代表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则:例:一张息票率为10%,面额为1000元的10年期的附息债券。1000=100/(1+i)1+100/(1+i)2+····100/(1+i)10i=10%债券价格到期收益率12007.1311008.4810001090011.7580013.81  当附息债券的购买价格与面值相等时,到期收益率等于息票率。  当附息债券的价格低于面值时,到期收益率大于息票率;当附息债券的价格高于面值时,到期收益率低于息票率。  附息债券的价格与到期收益率负相关。如果债券价格上升,到期收益率下降;反之,如果债券价格下降,到期收益率上升。贴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对于n年期的贴现债券,则是:但:贴现债券一般都是短期的,即一年和一年以内。    例:面额为1000元的1年期债券,发行价格为900元。900=1000/(1+i)i=11.1%2.持有期收益率收益率是金融工具可使投资者取得红利及资本利得等方面的收益。即收益/本金。到期收益率是债券的期满收益率,没有考虑资本利得。是债券的内部报酬率,即由债券本身内在确定的收益率,不受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持有期收益率:充分考虑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上式可能的缺陷:没有考虑折现问题如果考虑折现问题:  持有到期:到期收益率  中途卖出:持有期收益率3.5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3.5.1利率决定理论1.马克思利率理论2.古典学派的真实利率利润3.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4.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在利率决定理论上,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西方的局部均衡利率论:储蓄投资论★马歇尔的储蓄投资论:储蓄资本供给;iIS投资资本需求;若资本供大于求,资本使用者付给储蓄者的报酬就低,反则反之。所以,资本供求决定利率。西方的局部均衡利率论:货币供求论★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中央银行流动偏好iL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MsQ一般均衡利率论:可贷资金论可贷资金论:一方面指责实物市场论忽略货币供求的缺陷;另一方面认为货币供求论忽视资本供求因素的不足。提出利率是由二个市场的因素共同形成的可贷资金供求决定的。▲可贷资金的供给: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的新增货币量;▲可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3.5.2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1.平均利润率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利率受制于利润率。利润率有平均化的趋势。利率受制于平均利润率。2.银行成本借贷资金的成本、经营的所有费用3.通货膨胀预期费雪效应利率必须高于物价水平,即必须保持一个正的实际利率。原因:要保证资金融通行为的正常进行必须保证一个正的实际利率,即债权人通过借出资金所得到的报酬不能被物价水平的上升完全侵蚀掉。4.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试图引导利率上升,应该在公开市场买入还是卖出国债5.商业周期利率的顺周期特征6.借贷资金供求状况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资金的价格——利率决定于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供大于求:利率下降供不应求:利率上升7.政府预算赤字正相关:挤出效应8.国际利率水平(1)国际信贷渠道(2)国际贸易渠道一国在确定本国利率水平时必须参考国际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原因:国际间的利率差异会带来资本从低利率的地方流向高利率的地方,从而缓解或抵消一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一国为治理通货膨胀而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使得本国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会带来资金大量进入该国,使得该国的货币供应并未缩小,反而有可能扩大,与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相悖。3.6利率结构3.6.1利率的期限结构3.6.2期限结构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3.6.3利率的风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和流动性的债券,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要研究的是长短期利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收益曲线的四种情况:正收益曲线、反收益曲线、平收益曲线和拱收益曲线。利率期限正收益曲线反收益曲线平收益曲线拱收益曲线利率期限结构试图解释的三个现实:1.债券的期限不同,其利率随时间的长短波动;2.短期利率低,收益率曲线更趋于向上倾斜,短期利率高,收益率曲线更趋于向下倾斜;3.收益率曲线几乎总是向上倾斜。利率的期限结构包括三种理论,一是纯市场预期理论,二是流动性偏好理论,三是市场分割理论。这三者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期限不同的利率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另外,还有期限偏好理论,是上述三者的结合。纯市场预期理论纯市场预期理论是由希克斯和卢茨提出市场预期影响期限结构形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根据市场预期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完全取决于对未来利率的市场预期。考虑以下两种投资策略:1.购买一年期债券,一年期满时,再购买一年期的债券;2.购买2年期债券至期满。(1+r2t)2=(1+r1)×(1+re)r2t=(r1+re)/2(r2t2、r1re→0)2年期债券的利率等于两个一年期债券的平均值。例如:若一年期债券的当期利率为8%,预期明年一年期债券的当期利率为10,则两年预期利率的平均值为9%。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债券购买人在不同的债券之间没有偏好,因而期限不同的债券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投资于一个n年期的债券的收益率=投资于n个连续的一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从而:得到:长期利率是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举例:假设R1=6%,E(r2)=7%,E(r3)=7.5%,E(r4)=8.5%,求R2、R3、R4。R2〉R1:E(r2)=7%为何使用几何平均而不是算术平均:复利原则所以,纯市场预期理论对期限不同的利率存在差异的解释,是人们对短期利率存在不同预期。该理论认为,短期利率现在的上升将提高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而长期利率等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数,所以短期利率上升会提高长期利率,从而导致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一起移动。该理论解释了不同期限的债券利率在一段时间内为何会出现同方向波动,但解释不了收益率曲线通常向上倾斜的经验事实。流动性偏好理论该理论基本上承认纯市场预期理论,但有一个修正。该理论认为,长期证券比短期证券有更多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其流动性较差,必须给予流动性报酬作为补偿,从而使长期证券的利率大于短期证券的利率,差值为流动性报酬。该理论认为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替代性(但不是完全替代),因此一种债券的预期报酬率能够影响期限不同的另一种债券的预期报酬率,同时投资者在债券的不同期限之间又有所偏好。这样,投资者不仅存在一个期限偏好,同时他们也关心与他们所偏好的期限不同的债券的预期报酬率。当其他非偏好期限的债券的预期报酬率高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也会愿意购买。该理论可以表述如下:在该理论中,长期利率大于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差值为流动性报酬TP。流动性偏好理论解释了期限不同的债券的利率为什么在一段时间内会一起波动,短期利率上升导致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数上升,因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上升。同时该理论也解释了收益率曲线为什么通常向上倾斜,这是因为人们偏好持有短期债券,使得风险补贴为正数,即使预期短期利率未来保持不变,长期利率也高于短期利率。除非预期短期利率在未来下降得更加厉害,以至于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数远低于即期短期利率;这样,即使正数风险补贴,加在这个平均数上得到的长期利率仍然低于即期短期利率。该理论认为,当短期利率较低时,人们一般预测它们在未来会上升到某个正常水平,因而未来的预期短期利率平均数较高,加上正数风险补贴的附加额,长期利率将大大高于即期短期利率,所以,收益率曲线出现一个很陡的向上斜度。当短期利率高时,人们通常预测它们会下降,由于预计未来的短期利率平均数将远低于即期短期利率,以至长期利率尽管有正的流动性补贴,仍然低于短期利率,使得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正的流动性报酬不足以弥补预期短期利率的急速下降)。向下倾斜:正的流动性报酬恰好弥补预期短期利率的下降。这样,只要观察收益率曲线的斜度,就能知道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测。较陡的上升的收益率曲线表示,短期利率预计在未来会上升;不太陡的曲线表示,短期
本文档为【金融学课件货币银行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精品资源资料库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9-28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