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举报
开通vip

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摘要]总结286例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相关并发症9例,急性脑梗死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术前做好充分的急救和导管材料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做好术中不间断的导管冲洗以及良好的肝素化护理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正确压迫止血,穿刺侧肢体严格制动。本组除2例动脉瘤破裂出血紧急开颅手术外其余并发症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恢复良好。[关...

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摘要]总结286例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相关并发症9例,急性脑梗死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术前做好充分的急救和导管材料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做好术中不间断的导管冲洗以及良好的肝素化护理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正确压迫止血,穿刺侧肢体严格制动。本组除2例动脉瘤破裂出血紧急开颅手术外其余并发症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恢复良好。[关键词]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969201304B-0054-03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常见病症之一。神经介入治疗术作为目前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诊疗手段在临床已广泛开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精细而复杂,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是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相关疾病不可缺少的环节[3]。笔者对我院286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总结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286例,男159例,女127例,年龄28~84(56.4+1.8)岁,所有病例都经数字减影DSA造影明确诊断。其中颅内动脉瘤156例,颅内动脉狭窄75例,动-静脉畸形4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9例,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或全麻下行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在导丝辅助下送导管进行全脑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全身肝素化,将导引导管微导管或球囊导管放置到病变部位,根据不同诊断,采取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法,常用的栓塞材料有MicroVention弹簧圈,Onyx-18胶,eV3APOLLO支架等。286例患者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并发症9例,其中假性动脉瘤1例,后腹膜血肿1例,局部出血血肿7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例,急性脑梗死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2.1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及护理可能的原因有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过度压迫牵拉血容量不足尿潴留等[4]。主要表现为神情淡漠、打哈欠、面色苍白、出汗、心率减慢、血压下降。2.1.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患者,由于扩张的支架直接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本组4例患者在支架释放过程中,心率减慢<38-50次/min,护士及时发现情况,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手术医生,暂停球囊扩张,给予阿托品1-2mg静脉注射,心率转为正常。故术前需连接心电和血氧饱和度监护,各种急救设备放置到位,开放可靠的静脉通道,抽吸好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等抢救药物。由于大多介入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导管室护士术中须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熟悉血管解剖走向,全面了解手术步骤,特别是在支架释放、球囊扩张过程中更加严密关注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一旦心率减慢至<50次/min,及时告知手术医生,迅速作出处理。本组4例患者由于发现及时,并发症得到立刻处理,狭窄的血管也获得满意的治疗。2.1.2实施正确的拔管、按压技术:过度压迫可引起血管性迷走神经反射,本组8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压迫止血过程中,自觉乏力,继而出现神情淡漠、出汗、血压下降,立即减轻按压力度,吸氧、去枕头偏向一侧、补液,应用多巴胺、阿托品等药物后血压回升好转。故笔者认为,在手术结束、压迫止血过程中,不能放松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需随时与患者交谈,询问有无不适感,一旦发现患者表情淡漠、打哈欠、出汗,护士首先考虑由于过度按压导致的血管性迷走神经反射,立即做相应的处理。为减少压迫刺激,必须掌握正确的压迫技巧,左手示指、中指在穿刺血管近心端压迫,压迫力度以足背动脉能被触摸到为宜,压迫时间1520min[5]。运用上述方法压迫止血,未再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效果良好。2.2穿刺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穿刺引起的并发症有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与反复多次穿刺,鞘管直径大(>8F),拔鞘时压迫点位置不准,时间过短,或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不足,抗凝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压增高等有关[6]。本组9例患者发生穿刺并发症,7例患者回病房后即发现股动脉压迫包扎处敷料有渗血,局部肿胀,淤斑,重新压迫20min以上,止血后再用优力舒绷带8字型加压包扎24h。对局部血肿及淤血者,24h后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5-7d后血肿及淤斑消退。1例患者在术后第5天股动脉处触到杂音,B超检查提示假性动脉瘤,采用上述方法加压包扎,下肢继续制动,48h后血管杂音未见消失,最后予外科手术修补。1例患者术后3h,发现表情淡漠、烦躁、血压82/44mmHg,检查穿刺部位无出血及血肿,腹部稍膨隆,床旁超声显示后腹膜大量液性暗区,考虑为后腹膜出血。立即配血、快速输液、输血、穿刺部位徒手按压,2h后血压逐渐回升,改用1kg沙包加压包扎,下肢用绷带固定在床尾制动,24h后病情稳定,1周后出院。笔者总结上述病例资料的经验教训认为,在搬动患者、转送患者回病房途中需特别注意包扎部位有无移动错位,运送途中需一手扶住沙袋,以防滑落;发现有出血情况,必须徒手按压直到止血;术后加压包扎及下肢制动很重要,穿刺部位加压包扎6h,制动24h,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耐心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严格制动的必要性及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使患者自觉遵医嘱;做好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大小便,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腹压增高的便秘、咳嗽等症状。2.3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观察及处理: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情急,进展迅速,极易发生脑疝,病死率高,多因血压波动,介入材料的机械刺激,凝血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改变引起,与手术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也有关系[7]。本组15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中4例发生动脉瘤破裂。术中发现血压突然升高,呼吸节律改变,造影显示造影剂自瘤体漏出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护士立即递送弹簧圈,配合医生快速对破裂的动脉瘤进行栓塞,同时加快降压药的滴速,2例患者造影显示瘤体填塞致密,未见造影剂外渗,生命体征稳定结束手术。2例弹簧圈填塞无效,立即做术前准备,备血,剃头,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手术室,紧急运送患者到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同时夹闭动脉瘤。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瘤形成发展及破裂的高危因素,当血压达到一定阈值,突破动脉瘤壁的承受压力,便会破裂出血发生率为2.0%-3.3%[8]。动脉瘤介入术中破裂是介入治疗中最危险的情况之一[9],通过上述护理,笔者的体会是:清醒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恐惧心理,缓解因紧张而导致的血压升高;观察患者的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意识不清或全麻患者,术中的严密观察尤为重要;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患者接有创动脉压监护,动态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为防止动脉穿刺部位堵塞,同时接无创监护测量时间为每10min1次;术中护士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发现血压升高,迅速准备好造影剂,一旦动脉瘤破裂,及时准确地递送各种型号规格的填栓塞材料,为抢救赢得时间。2.4急性脑梗死的观察及处理:急性脑梗死是神经介入治疗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与导管刺激使原有斑块脱落、导管内肝素滴注不畅导致血栓形成,抗凝不足,操作时间过长有关[10-11]。表现为言语障碍、肌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意识不清昏迷。本组3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1例手术结束时发现患者表情淡漠、失语、右侧肢体肌力减退,考虑有脑梗死,予以平卧、吸氧、保暖、静脉滴入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5000U,4h后意识转清醒,2d后语言及肌力逐渐恢复正常。2例患者术中造影时发现血栓形成,加快肝素盐水的滴注速度,并从微导管内缓慢注入尿激酶50万U溶栓,30min后好转,术后未见神经受损体征。足量抗凝和加压液体滴注是预防血栓的重要环节[12],导引导管到位后,一次性静脉推注首次剂量的肝素,80-100U/kg,设置闹铃,隔1h给予首次剂量的半量,依次递减为预防导管内凝血,术中持续肝素盐冲洗(每500mL生理盐水+2000U肝素)加压袋压力保持在280-300mmHg,更换肝素盐水时,要通知手术医生,确保导管处于关闭状态,防止血液倒流到导管形成血栓。由于抗凝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增加患者的出血概率,须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血常规,使凝血酶原时间控制在正常的1.5-2倍.注意观察全身皮肤、口腔黏膜、牙龈、眼结膜有无出血点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淤斑,有无鼻衄及血尿黑便现象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出血。3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神经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发展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适应范围广、安全、恢复快的特点,越来越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但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掌握急救和护理程序,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迅速作出判断,早发现,早处理。总结本组28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经验,笔者认为导管室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细致的洞察力、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以及娴熟的急救技巧,掌握疾病的各种相关知识及血管解剖走向全面了解手术步骤。[参考文献][1]李永坤,刘新峰.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11(2):152-158.[2]汪莉,颜秋媚,张兆,等.心理疏导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患者的影响[J].微创医学,2011,7(5):539-540.[3]李雪,黄青霞,王艳生,等.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检查及治疗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431-432.[4]沈芸.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及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8(11):325-326.[5]梅静,郭小平护理干预对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低血压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7,19(5):67-69[6]李淑蓉,郑燕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980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7]徐伟光,彭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并发症观察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34):156-157.[8]荆国杰,姚晓腾,祝刚,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1):6-9.[9]龙霄翱,陈兵,陈立一,等.破裂性类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急处理[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2):169-174.[10]曹文锋,吴凌峰,屈新辉,等.神经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及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处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61-162.[11]黄燕,陈浩波,林本,等.症状性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8(8):962-964.[12]宋川,田红,张玉波,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处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杂志,2012,14(5):37-39..
本文档为【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熊猫图文
公司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等。用户至上,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0-29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