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举报
开通vip

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讲主要内容:准则修改背景突出变化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披露与新旧准则比较一、修改背景1999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2001年修订,06年再次修订。99年,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体现了发展趋势,并且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提高了信息的可靠、真实性,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但是,当时我国生产要素不发达,经济不完善,公司治理急需改善,非货币性交易的公允价值难以真正显现公允。影响利润的可靠...

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讲主要内容:准则修改背景突出变化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披露与新旧准则比较一、修改背景1999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2001年修订,06年再次修订。99年,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体现了发展趋势,并且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提高了信息的可靠、真实性,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但是,当时我国生产要素不发达,经济不完善,公司治理急需改善,非货币性交易的公允价值难以真正显现公允。影响利润的可靠、真实。01年,公允价值账面价值,避免滥用公允价值,抑制利润操纵行为。06年,面对国际趋同,06年修订,再次由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并且更名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现了实质性趋同。规范了信息生成、披露。**二、突出变化1.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价基础的不同。符合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换入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价,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2.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方式不同。不核算收到补价所含收益或损失的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损益;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不确认损益。三、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受票据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资产与现金等价物是不同的概念。货币性资产以可确定金额为其特征,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受票据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可收回的金额是确定的。而现金等价物,指的是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很小、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的投资,如交易性的债券、证券,因其交易后能收回的金额不确定,所以不属于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两者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否固定或可确定。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固定或可确定,则该资产为货币性资产;反之,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固定或不可确定,则该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认定(一)定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二)认定在资产交换过程中,有的可能会涉及到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资产(补价)。在实务过程中如何判断该项交易是属于货币性资产还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其判断的标准是看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大小。从收取补价方看,如果收取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和收到的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该交易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反之为货币性资产交换;从支付补价方看,如果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支付补价之和(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该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反之则为货币性资产交换。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确认与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第一,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第二,换入或换出的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1.商业实质的判断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加以确定。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使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根据准则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这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这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相同,获得这些现金流量的风险相同,但现金流量流入企业的时间不同。比如,某企业以一批存货换入一项设备,因存货流动性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现金流量,设备作为固定资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两者产生现金流量的时间相差较大,上述存货与固定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风险不同是指企业获得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存在差异。比如,某企业以其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国库券换入一幢房屋以备出租,该企业预计未来每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与房屋租金在金额和流入时间上相同,但取得国库券利息通常风险很小,而房屋租金的取得则取决于承租人的财务及信用情况等,两者现金流量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上述国库券与房屋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现金流量总额相同,预计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的时间跨度相同,但各年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存在明显差异。比如,某企业以其商标权换入另一企业一项专利技术,预计两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相同,在使用寿命内预计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总额相同,但是换入的专利技术是新开发的,预计在使用该专利技术初期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明显少于后期,而该企业拥有的商标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均衡,两者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差异明显,上述商标权与专利技术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差异明显,上述商标权与专利技术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这种情况是指投入资产对换入资产的特定价值(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换出资产存在明显差异。这里所指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税后未来现金流量,根据企业自身而不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特定风险的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7430389059_0,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比如,某企业以一项非专利技术换入另一企业拥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该项非专利技术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相同,两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和金额亦相同,但对换入企业而言,换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使其对被投资方由重大影响变为控制关系,从而对换入企业的特定价值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换出的非专利技术有较大差异;对方换入的非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从而对其特定价值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换出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满足上述任何一项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通常认为不具有商业实质。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换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2.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1)换入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交易性证券、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2)换入或换出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对于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调整后的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3)换入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三)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会计处理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补价的,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则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例1]腾飞公司以其账面价值为50000元,公允价值为55000元的A材料,换入长城公司账面价值为60000元,公允价值为55000元的B材料,腾飞公司为此支付运杂费1000元,长城公司运杂费2000元。假设两公司均未对材料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增值税税率均为17%,且双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则双方采用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处理如下:腾飞公司的会计处理:借:原材料——B材料(55000+1000)5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350贷:原材料——A材料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350银行存款1000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5000长城公司的会计处理:借:原材料——A材料(55000+2000)5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350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5000贷:原材料——B材料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350银行存款2000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在资本公积中确认的前期公允价值变动,也应当一并转入投资收益。[例2]长城公司以其生产经营用的设备与腾飞公司作为固定资产的货运汽车交换。长城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0000元,至交换日已累计计提折旧300000元,但未对换出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0000元。为此项交换,长城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设备清理费20000元;腾飞公司换出货运汽车的账面原价为1400000元,已提折旧为400000元,公允价值为1100000元。双方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长城公司支付腾飞公司100000元补价。假设长城公司换入的货运汽车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且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可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分析:从收到补价的腾飞公司看,收到的补价100000元占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及收到补价的比例为9.09%(100000/(1000000+100000)),该比例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进行核算。其会计处理如下:换出设备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情理900000累计折旧300000贷:固定资产1200000支付清理费:借:固定资产清理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换入货运汽车并支付补价:借:固定资产——货运汽车11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920000银行存款100000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换损益80000(二)以账面价值为基础的确认与计量在不能满足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形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资产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不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例3]假设[例1]中,腾飞公司与长城公司的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腾飞公司的会计处理:借:原材料——B材料(50000+1000)5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350贷:原材料——A材料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350银行存款1000长城公司的会计处理为:借:原材料——A材料(60000+2000)6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350贷:原材料——B材料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350银行存款2000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不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且涉及到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1)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2)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例4]假设[例2]中,双方交换的公允价值均不可靠,则应采用账面价值计价,则长城公司的换出资产转入清理以及支付清理费用两笔分录不变,但在做换入货运汽车并支付补价这笔分录应改为:借:固定资产——货运汽车102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920000银行存款100000(三)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1.非货币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披露与新旧准则比较(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披露根据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关的下列信息:1.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2.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3.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损益。(二)新旧会计准则比较新准则与旧准则在定义及判断非货币性交换事项的标准上是一致的,主要的不同在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价基础,且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方式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量与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异旧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且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不确认损益。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补价一方应确认损益,且损益仅以收到的补价所含的损益为限。而新准则规定:符合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换入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价,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不管以何种基础计价,不核算收到补价所含收益或损失的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损益;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不确认损益。1)在不涉及补价的条件下(1)新准则规定:若以公允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若以账面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2)旧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2)支付补价的(1)新准则规定: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按照账面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2)旧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3)收到补价的(1)新准则规定: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按照账面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2)旧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所含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计算补价所含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收到补价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相关税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确认的收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披露方面的差异新旧会计准则在披露方面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均要求披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换出资产的金额,包括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确认的损益。只是新准则另要求披露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因为旧准则是按账面价值计价,而新准则则在符合条件时按公允价值计价,不符合条件时按账面价值计价。
本文档为【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多多
大家好我是一名语文老师,现在担任班主任
格式:ppt
大小:31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21-02-06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