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举报
开通vip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妇科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  正常子宫及其附件 1、子宫的检查及测量方法: 子宫肌层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中央为宫腔和内膜,表现为较强的线状或梭形回声,其厚度和形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子宫体下部为子宫颈,呈圆柱形,回声稍强,子宫颈内口与外口之间为宫颈管,呈梭状。 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性变化,增殖早期至中期(月经后6-11天),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增殖晚期内膜回声呈略增厚的条状强回声。分泌早期(月经后15-19天),内膜呈较增厚的梭形强回声,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呈梭形强回声。 纵切面检查,在纵切...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  正常子宫及其附件 1、子宫的检查及测量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子宫肌层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中央为宫腔和内膜,表现为较强的线状或梭形回声,其厚度和形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子宫体下部为子宫颈,呈圆柱形,回声稍强,子宫颈内口与外口之间为宫颈管,呈梭状。 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性变化,增殖早期至中期(月经后6-11天),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增殖晚期内膜回声呈略增厚的条状强回声。分泌早期(月经后15-19天),内膜呈较增厚的梭形强回声,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呈梭形强回声。 纵切面检查,在纵切面向右、向左检查,观察子宫体全貌,在显示子宫底部、子宫腔及子宫内口切面上,测量子宫的长径(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及前后径(垂直子宫长径的最大径线),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为线状强回声,内膜低回声晕为内膜周围肌层,不应包括在内)。横切面检查,从宫底部开始,依次往下为宫底平面、宫角平面。于宫角平面稍下测量子宫横径。 临床上超声探测成年妇女正常子宫大小参考值:纵径5.5-7.5cm,前后径3.0-4.0cm,横径4.5-5.5cm,宫颈长2.5-3.0cm,青春期宫体与宫颈等长,生育期为2:1,老年期又为1:1。 二、卵巢的检查及测量方法: 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录卵泡数目。 必要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子宫和卵巢的血供进行检测。子宫和卵巢的血流灌注与雌激素和孕酮的循环水平有关。 第二节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 1. 先天性无子宫:纵向、横向扫查,均不能显示子宫的图像。本病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2. 始基子宫:超声显示子宫为一很小的低回声区,其纵径<2cm,中央无宫腔内膜回声。 3. 幼稚子宫):青春后期的妇女,子宫各径线均较正常为小,前后径<2cm,体颈比例小于1:1,宫颈相对较长。子宫呈极度前屈或后屈位,其内膜较纤细或显示不清。 4. 双子宫:盆腔两个完整的子宫图像,宫腔内均有内膜回声。横切面见两个子宫之间有凹陷。并可见双宫颈及双阴道。 5. 双角子宫:子宫横切面见子宫底部增宽,中间有一切迹,呈“马鞍形”,形成左右双角,近宫底处可见两个宫腔,而宫体、宫颈仅一个。 6. 残角子宫:即子宫一侧发育正常,另一侧为残角,超声所见:主子宫之一侧上方见一圆形小子宫,与子宫以一蒂相连;主子宫内膜可见;小子宫壁均匀而薄;小子宫内可见积血。注意无宫腔的残角子宫容易与浆膜下子宫肌瘤相混淆。 7. 纵隔子宫:横切面上子宫横径增宽,其内可见两个宫腔内膜回声。若两部分内膜均延续到宫颈,为完全性纵隔子宫;若双侧内膜回声汇合,则为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偶有一侧宫腔妊娠或有积液时,则更易于识别。 8. 处女膜闭锁:青春期妇女,宫颈下方阴道内可见积血的无回声区呈圆形或椭圆形,如阴道内经血积聚增多时,宫颈管、宫腔内、输卵管甚至腹腔内也可见积血无回声区,内有细点状回声为粘稠血液所致。 9. 阴道闭锁:阴道闭锁多位于阴道下段,超声可显示阴道中上段结构,内有气体线状强回声,当有经血积聚时,中上段阴道、宫颈、宫腔及输卵管内均可见积血的无回声区。 10. 注意事项:疑为该类疾病,超声检查应选择在月经前期,因此期对宫腔内膜有否改变,易于观察。 第三节 子宫肌瘤 1. 检查子宫的形态、位置和大小。单发的小肌瘤位于肌壁层内,子宫形态和大小可正常,若小肌瘤位于子宫表面或有多个肌瘤时,子宫形态失常,且宫体增大。 2. 宫腔线清晰度,宫腔是否分离,位置有无偏移。宫腔线可因肌瘤的压迫变形、移位,黏膜下肌瘤宫腔线可不规则甚至分离, 宫腔内见中等或低回声病灶。 3. 观察子宫肌壁间及腔内病灶的个数、具体部位、大小或回声特征。子宫肌瘤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根据肌瘤细胞及纤维组织的排列,其回声分布各异。较大的肌瘤内呈漩涡状回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直径>4cm的肌瘤,发生变性或坏死时,肌瘤内相应部位出现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边界不规则,后壁回声可增强。若肌瘤有钙化时,可见肌瘤周围钙化部分呈强回声带,后方伴声影。子宫前壁较大的肌瘤,特别是浆膜下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膀胱变形移位和尿潴留。子宫后壁较大的肌瘤向后突起可压迫肠管。 4. 有条件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血供,富血管型肌瘤外周或(和)内部有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且多分布至肌瘤病灶的周围,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特征。 第四节 子宫腺肌症 1. 子宫增大,外型尚规则。 2. 子宫病变区内部回声强弱不均,伴有散在的小低回声或无回声区(积血小囊)似“蜂窝状”。月经期无回声区可增大。 3. 若为腺肌瘤,子宫呈不规则增大,局部出现异常回声区,边界欠清楚,以后壁居多。 4. 有条件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腺肌瘤病变肌层内见较正常宫壁丰富的点、条状动脉血流信号,腺肌瘤周边无明显环状血流包绕。 第五节 子宫内膜增生症 1. 内膜增厚呈梭形高回声; 2. 内膜内可见散在的点状高回声区及小的无回声区; 3. 内膜边缘不光整,但与肌层分界清楚。 第六节 子宫内膜息肉 1. 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等回声或高回声。有的蒂较长,可脱出至宫颈外口。 2. 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血流信号自息肉底部进入。 第七节 子宫内膜癌 仔细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子宫大小、外形。癌肿浸润肌层时,增厚的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肌层回声不均匀。宫腔内有积液、积脓时,可见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内有点状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癌块的周边及内部有较多的斑点状或(和)迂曲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呈低阻型。晚期子宫内膜癌,常可于子宫的一侧或双侧探及肿块、腹水或远处转移病灶等现象。 第八节 卵巢疾病 1. 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2. 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录卵泡数目。 3. 双侧卵巢大小及其内卵泡大小。正常月经周期,两侧卵巢大小有差异,静止卵巢比活动卵巢小。 4. 观察肿块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囊肿者注意囊壁光滑度、乳头等。 5. 声像图分三大类:1)卵巢囊性肿块。肿块形态往往较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差异可很大,边缘清晰、光滑,内部无回声,内壁光滑,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2)卵巢囊实性肿块。即混合性肿块。边缘可清晰、囊壁稍厚,其内部分为无回声区,部分为低回声、等回声或强回声,附着于囊壁。3)卵巢实质性肿块。呈均匀性或非均匀性团块状低(高)回声。 第九节 输卵管疾病 1. 正常情况,超声检查输卵管并不显示,但在盆腔内有适量液体(腹水)衬托下,在子宫底两侧及阔韧带上缘超声检查才能探及铅笔芯状的实质性条索状回声,伞端稍粗,无明显特征性。 2. 当炎症时,可见双侧卵巢外另见肿块,官腔内有积液。如伞端阻塞,输卵管腔扩张明显,内有积液或积脓。急性期盆腔内也有积液或积脓。盆腔包裹性积液,多见于盆腹腔手术后,也可见于炎症、盆腔结核,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其形态按盆腔周围器官而变,张力往往偏低,无回声区内常可探及卵巢。 3. 如输卵管内有癌肿时,管腔内肿瘤分泌液体,形成混合性肿块,实质部分内见彩色血流,呈动脉频谱且阻力指数低。 第十节 宫内节育器 1. 首先检查子宫纵轴切面,观察节育器回声在宫内的具体位置。不同节育器的类型其回声亦各异,但其回声强度均高于宫腔内膜线回声且常伴有“彗星尾”征。 2. 节育器位置下移其声像图表现为节育器上缘远离宫腔底部,下缘达宫颈内口,或其上缘距离宫底>2cm者。 3. 节育器嵌入子宫肌层内,声像图显示节育器强回声脱离宫腔中心部位,偏于一侧低回声子宫肌层内。 4. 子宫穿孔而致节育器异位,宫腔内未见节育器回声,而在子宫旁或腹腔内可见节育器强回声。 5. 节育器脱落,于子宫部经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宫内均未探及节育器回声。 6. 注意事项:带有节育器而有早孕表现者,需注意鉴别有否带器妊娠。       
本文档为【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