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眼》《如何在家修行》《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沈家桢居士

《 五眼》《如何在家修行》《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沈家桢居士

举报
开通vip

《 五眼》《如何在家修行》《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沈家桢居士沈家桢居士讲五眼 肉眼 诸位朋友: 什么叫做五眼呢?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这几个名称,来和诸位研讨一些佛法。首先我要指出,这里所称的“眼”,并不是单指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只是肉眼的一种。事实上,人眼并不十分优越。鹰的眼睛比人眼看得远得多。猫头鹰的眼睛对于光,远比我们的眼睛敏感,所以猫头鹰能在黑暗里看见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为了说明人眼的限制,我要介绍这张由现代科学家所绘制叫做电磁光谱的图表(见彩图一)。这张图表告诉我们,人眼只能看见宇宙里非常狭窄的一段,我们称它为“...

《  五眼》《如何在家修行》《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沈家桢居士
沈家桢居士讲五眼 肉眼 诸位朋友: 什么叫做五眼呢?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这几个名称,来和诸位研讨一些佛法。首先我要指出,这里所称的“眼”,并不是单指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只是肉眼的一种。事实上,人眼并不十分优越。鹰的眼睛比人眼看得远得多。猫头鹰的眼睛对于光,远比我们的眼睛敏感,所以猫头鹰能在黑暗里看见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为了说明人眼的限制,我要介绍这张由现代科学家所绘制叫做电磁光谱的图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见彩图一)。这张图表告诉我们,人眼只能看见宇宙里非常狭窄的一段,我们称它为“可见光带”(指图中的彩色部分)。人眼看不到红内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长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短的一切。   那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别的工具来帮助他的肉眼探测“可见光带”以外的宇宙前,人类所看到的,并认为是完全的、真的、确实的世界,实际上是极不完全的,它只是整个宇宙的极小一部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已经比几百年前不知要大了多少,可是还只是整个宇宙微乎其微的一部分;这个极重要的事实真理,一向是被人类所忽略的。想想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便能不靠我们今日所拥有的任何工具指出同样的结论。那确实是令人惊服的。   这里有个比喻,也许可以帮各位更清楚地了解我们人类的肉眼是如何拙劣,以及天眼和肉眼的比较是怎样的。   试想像在一个大城市的中心,如果有一幢完全关闭的屋子,只开了一个很小的窗子,从这个窗口,一个人只能看到层叠的高楼和上面一小块蓝色天空,以及有限的人们活动。假设有一个小孩,在这屋子里出生长大,那么他对世界的印象可能是什么样儿呢?无疑地,他对他的世界的印象是根据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所看到的一切。你如为他描述海景浩瀚的美丽和日出日落的奇观,无论说得怎样天花乱坠,他都很难了解,很难欣赏。我们人类的肉眼所能给我们的便只有这些。事实上我们是住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透过一个很小的“窗口”——我们的眼睛——去看世界,然而我们却坚持地说,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完全整体、确切而又真实的世界!   现在假设另有一所完全封闭的房子建在山顶上,并且开有一个很大的风景窗,从这儿可以看见无际的天空和无限的旷野。或许,为了让它更显得美妙些,我们不妨说,到处都是鲜花园地,还有少女们在园中曼舞婆娑。在这个屋里也有一个小孩出生成长。 那第二个孩子所看见的世界,无疑地要远比那个从小窗口看出去的拥挤都市要来得伟大与美丽。如果说第一个孩子只有肉眼,那么我们可以譬喻地说,第二个孩子是具有天眼了。 天眼   通常我们都说只有天上的神或女神才有天眼,然而按照佛教的义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人类也能得到天眼,有两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做到:一是透过“禅那”(Dhyana),这是一个梵文字,通常译为“冥想”(Meditation)。另一个方法是在肉眼上加仪器(要知道肉眼本身也是一种仪器,在今天甚至可以移植了)。虽然第一个方法比第二个高明得多,第二个方法却可能易于为现代人所接受。现代人依靠高度望远镜可以看得很远很远。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所不见的微生物的活动。今天,一个人可以藉著人造卫星及电视看到万千里以外发生的事。有许多奇景在佛陀的时代是天眼所独享的,现代人也能看到了。在佛陀的时代,禅那可能是使人类超越肉眼限制的唯一方法。其实,人的看的能力原是无限的,我们之所以不能发挥这整个看的能力,乃是受了我们这对肉眼的限制。很明显的,佛陀深知这一真理。经过多年的禅那,佛陀发现肉眼的障碍可以打破,人原来的看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当一个人发挥了他原来的视力时,他将毫无困难地把视界扩展到天眼所能达到的范围。 说到这儿,我相信诸位不难了解肉眼是什么,天眼是什么了。在佛陀的时代,使人类了解天眼是很困难的。但是在现代,实际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某种程度的天眼,因此,我们也就比较容易领会得到。 慧眼   现在让我们来谈慧眼。   为了描述慧眼,我必须介绍一个很重要的佛法基本概念,这个概念在梵文里叫做Sunyata,通常把它译为“空”,更正确些,是译成“第一义空”。这个教义是很独特的,在别的宗教教义里可不容易找到。佛教浩瀚的经典有极大部分致力于研究“空”。我今天所能贡献给各位的,实在只是从汪洋大海中掬出来的一滴水,但我愿意尽我所能。以下是介绍佛陀常常使用的三种分析方法。而每一个方法都归结到宇宙万物万象的本体原皆是“空”。   第一种方法,我叫它分解分析法。   我这里有一架收音机,让我用它来做例子。这是一架我们叫做收音机的东西,现在我把它的扩声器拿了出来,诸位是否把这一个扩声器叫做收音机呢?答案是否定的。诸位将称它为扩声器。现在我又拿出电晶体,诸位把电晶体叫做收音机吗?又不是的,那是电晶体。电容器、电阻器、塑胶套子、电线等等,又怎样呢?这些部分无一可以称为收音机。现在请大家注意,当各个部分都拆散移开了后,诸位能告诉我收音机在那里吗?收音机没有了。因此,“收音机”只是我们为暂时合在一起的许多零件的集合体所取的一个假名称。当一个人在心中把它分解时,它就失去了存在。因此,收音机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实体,收音机即是“空”。(请注意这个“空”不是“实”和“空”相对的空,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因此,佛法中更精密地称之为“第一义空”。)   不仅收音机是“空”,扩声器也是“空”。假如我拿出扩声器中的磁铁,诸位称它为扩声器吗?不会的,诸位一定称它为磁铁。假如我移掉架子,诸位称它为扩声器吗?也不会的,诸位将称它为架子。当所有的零件都拆开移去时,你还到那里去找扩声器呢?所以,我们分解了扩声器,它就失去它的存在。扩声器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实体,扩声器是“空”。   分解的分析法非常重要。因为诸位可以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世上的每一样东西上而引出相同的结论:每一样东西都能分解,没有一样东西是永久性的实体。所以,不管我们称呼它为什么,它总是“空”。佛陀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他自己身体上。他幻想从他身体上去掉他的头,而后问道:这头是否还能称为人身或“自我”?答案是:否,它是一个头。他从身上取去手臂,这可以叫做人身或“自我”吗?答案又是:否,它是一只手臂。他取出他的心,问道:这是否人身或“自我”?也不是的。现在我们甚至于更精确地了解到一个人的心可以移植给另一个人,而不把另一个人改变成这个人。他取去身上的每一部分,发现这些部分没有一个可以称为人身或“自我”。最后,在每一部分都移去之后,“自我”在那里呢?因此,他下结论说:不仅肉体是“空”的,就连“自我”的观念也是“空”。   第二个方法,我叫它归纳分析法。   虽然我们在世界上看到成千成万不同的东西,人却能将它们归纳为少数基本原素。比如说,基于化学的特性,人类把黄金列为基本原素之一。虽然成千的金制物品,从复杂的黄金铸像到简单的金条,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但每种金制物品都可以熔解并再铸成另一形状,它们都是可变的、不恒久的。能保持不变的是共同的化学特性。因为有这共同的特性,所以我们就把所有的这些物品叫做金子。换句话说,它们都可以归纳成一个称为金子的单一元素。   在佛陀的时代,印度哲学家将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归纳为四种基本元素,就是:地、水、火、风。佛陀则宣称这四种元素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空”。并用金子做例子,佛陀的意思是:虽然我们已经抽出这一切金制物品的共同特性,称它为金子,可是我们能指出金子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吗?能指出金子究竟在那里吗?凡是我们所能够指出的,都只是金子的某一种特殊形状,例如金条,可是金条不能代表金子,因为金条是可以变的,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因此,“金子”这二个字只是我们给某些特性的一个名称,是没法拿出来给你看的。所以,佛说金子是“空”。基于同样的推论,一切固体都即是“空”。   不仅固体是空,液体又何尝不是空?液体的特性,也是没有永久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是可变的,是无从捉摸的,是空。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说,宇宙每一样东西都能归纳为“空”。(这即是“色即是空”的注释。不但色法是空,心法也是空,因为欧美人著重物质,所以这篇讲词偏重色法,请读者注意。)   西方科学家也获得一个与此类同的结论,那确是很有趣的事。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前,西方科学家把宇宙万物归纳为两个基本元素,说这两个元素是恒久常存的;一个叫做物质,另一个叫做能。爱因斯坦用数学方法证明,将这两个元素统一了起来。他说:物质也是能的一种形态、正和电是能的一种形态,光是能的一种形态等一样。他由此下结论说,宇宙万物万象都只是能的各种不同的形态。可是我们如进一步问,什么是能的原来性质呢?你能拿出能的本体来给我们看看吗?虽然我不敢武断地说西洋科学家的所谓能,同于佛法的所谓“空”,至 少我说能的本体也是没有固定形状,无法捉摸,类似于“空”。   第三个方法,我叫它透视分析法。   佛陀用禅那来实施这种方法,我们没有这样的功夫,不容易照办,幸好现代的科学成就提供了许多工具仪器,可以大大地帮助我们了解这个透视分析法。   让我们再来谈谈这张电磁光谱(见彩图一)。我们知道,人类的肉眼只能看到宇宙中这个在谱上叫做“可见光带”的很小的范围。但是靠某种仪器的帮助,例如红内线仪、X光、显微镜等,现代人已能够看到“可见光带”以外的若干宇宙领域。为了更容易帮助诸位透彻了解起见,请诸位再看这张图表(见彩图二)。这张图表所显示的是,藉不同的仪器、在不同的电磁波长下所看到的一个通常我们所谓的人。我在这张图表上标明了一到五。在“一”底下,诸位看到一个主要由红、黄及绿三种颜色所构成的形象,那是藉红内线仪所看到的人的样子。在“二”底下是肉眼不用其他仪器所看到的人。在“三”底下是透过X光所看到的人,皮和肉都不见了,然而骨架仍在。接著一个标明“四”的,是用显微镜所看到的人身各部分的分子构造图。最右边标明“五”的是一片空白。   诸位看了这个图,请不要误会,说这四个图和那一片空白是代表不同的实体,它们是同一个人。也不要误会,认为从左到右它们占据著不同的空间。实际上,它们是在同一个空间里的。为了再说得清楚一点,请诸位把我当作我所谈的那个人。请试想像,如果诸位的眼睛能看到红内线,那么诸位所看到站在这里的我便是红、黄、绿三色组成的形象。现在,再改用诸位日常使用的“仪器”来看,在诸位的肉眼里,我的身体显现出来了。再想像诸位的眼睛能看到X光,那么皮肉及血液都消失了,诸位现在看见的,便只是我的骨骼。再换另一种仪器——显微镜的眼睛——来看,现在站在这里的则是一个复杂的分子结合了。我们更进一步深入探讨,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分子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则由质点组成,最后一切质量都可以转变成能。能的原本性质是我们看不见,也抓不到,无形无色,无从捉摸的。让我们称它为“无形之形”,这个就是“五”底下的空白处。   请诸位注意这一事实:我仍是同一个通常所谓的人,但现在却以不同的形象在诸位的面前呈现——一个彩色的影像,一个肉体,一架骨骼,一个分子微体的结合,以及诸位从各种不同的境界看成的其他许多形态。最后则是无形之形。   这第三个方法——透视分析法,也引到同样的结论:宇宙间的万物万象都可以深究到它的根源,科学家称它为能,而佛陀称它为“空”。   有一点极其重要,要请诸位注意,前面我所说的都是意识理解,而“空”却是直接的经验境界。容我重复地说一遍:“空”是直接的经验境界。据说当一个人达到那境界时,他便会经验到一种极大的快乐感,比一般人所经验到的任何快乐感都要强几百倍。不仅这样,“空”是一种没有变动与无常之感的境界。   现在让我再推进一步。诸位都知道,认识了人的痛苦是导致悉达多太子放弃宫廷生活,做一个苦行僧,去寻求人类解脱大道的直接原因。佛陀列出了人类的八苦——苦在梵文里是duhkha。这八苦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无常(也即是五蕴炽盛)。我没有时间为诸位更详细地解绎八苦,但是,如果诸位细心地将它们分析一下,就可以断定,这八苦统统都跟我们所具有的肉体,以及我们称为“自我”的意识有关,或者也可以说,肉体和“自我”意识是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源。   因此显而易见,在“空”的境界中,肉体与“自我”意识已不再存在,苦又怎么还能存在呢?当一个人达到那种境界时,宇宙万物,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成“空”观。所有人类的痛苦以及生死都消失了,都不再执著,这种人我们说他拥有了慧眼。   这就像忽然从一个极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像慈母和他失去了多年的爱子不期而遇的心境;这就像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大海中绝望地航行时,忽然发现一条地平线时的狂欢。这些是佛经上对一个人得到慧眼时,所经历的大喜悦的一点描写。 很多佛陀的弟子都达到了这种境界。在佛教里他们被称为阿罗汉,他们已是圣人。然而佛陀却向他们发出严厉的警告:“不要停顿在慧眼上!”佛陀指出,人的最大的病是执著;当人只有肉眼或天眼的时候,他把不完整、易变的,因而也是虚妄不真实的世界看成完全的、恒久的、真实的。他就执著于他所看到的世界,一切痛苦由此而生,这是一个极端。可是当一个人用慧眼看见了宇宙万物是无常的、不真的、“空”的时候,他喜乐留恋于这个“空”的境界,这就成了对“空”的执著,是另一个极端。无论是对“有”或对“空”,一旦有了执著,那个构成一切无明和痛苦之根的“自我”意识便不能完全绝灭,人也就不能澈底解脱。因此,法眼的获得乃是佛法中再进一步的教旨。 法眼   什么是法眼呢?一个人得到了慧眼之后,能不停滞留恋在“空”的境界里,却体认到:虽然他在不同的境界里所看到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幻相,然而对那一个境界而言,这些幻相即是真的,这个人得到了法眼。   现在让我们再参考第二个图表。一个只有肉眼的人会坚持只有肉眼所看见的一切是真的,他缺乏对其他境界的知识。一个拥有天眼的人会说红内线的形象、肉体、骨架、分子的复合体等等都是真的,并执著于这一切。一个拥有慧眼的人看出这个图上的一切形象全是无常、无实体和虚妄不真的幻相,唯有“空”才是真实恒久的状态,因此便执著于“空”。   现在一个拥有法眼的人会说,虽然这一切形象确实是无常、虚妄的假相,它们却不是与“空”分得开的另一实体,它们都是同体,然而就它们所在的境界领域而言,它们全都是真的、实有的。   “空”的直接体验给人以大智慧;然而若能把一切虽然都是假相,可是在它自己的境界领域里却是真的这一点认识了,那就会自然产生一种无条件的、无差别的、遍及一切的爱与慈悲。我们认为这种人拥有法眼,在佛教里则称他为菩提萨埵,简称菩萨。   一旦一个人达到了“空”的境界而又能克服了对“空”的执著,无条件、无差别、遍及一切的爱与慈悲,便自然而然地从一个“空”的直接经验里产生出来,那真是人类的奇迹,也因此使得佛法成为最独特、最精深的实践教义。   让我告诉诸位一个故事,用它来说明得到慧眼的阿罗汉与拥有法眼的菩萨间不同之处。   一座大厦失火了,只有一个导向安全的门。许多人——男人、女人、小孩——在这大厦里玩,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知道火灾的危险。这少数知道危险的人,努力寻求一条出路。路是又长又难走的。最后他们冲出浓烟,出了大厦,当他们再度在户外新鲜的空气里呼吸时,他们是如此地高兴,以致他们就只是躺在地上,再也不想做任何事情了。然而,他们之中却有一个人,不这样想。他记得许多人仍在这大厦里,而不明白火的危险;而且即使他们明白了,他们也不知道通到门口的路。所以,他便不顾自己的疲倦和危险,一再跑进大厦,去引导别人走出这危险的地方。   这个人就是菩萨。   另一个有名的故事,由赫士唐·史密斯教援(Prof.Houston Smith,他的中文名字是施锡恩)在他的杰作《人类的宗教》里介绍给西方的读者。故事是这样的:三个人为了到远地寻宝而旅行横贯沙漠。他们在烈日下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又累又渴,急切需要一个荫凉的地方休息,和一些水或水果来解他们的焦渴。忽然,他们来到一个有围墙的庄院。他们之中一个人爬上墙头,高兴地喊起来,就跳进了那庄院,第二个旅行者跟著也跳进了庄院。接著第三个旅行者也爬上了墙,他从那里看到一所美丽的花园,在棕榈树的荫蔽下,还有一个有喷泉的大水池。在渴累交迫、赤日黄沙的景况下,这是何等的诱惑!正当他要跳进庄院去的时候,他想起还有许多许多的旅行者仍旧在那可怕的炎日沙漠里拖著沉重的脚步彷徨,不知道有这个绿洲。他终于拒绝了跳进庄院的诱惑,忍耐著一切的苦,再爬下墙来,回到那漫无边际、炽热的沙漠里,去接引别的旅行者到这个荫凉休息的地方来。   我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不难了解,这第三个人是菩萨。   这里必须指出:这样的慈悲并不是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深不可测的。它没有诸如“因为我喜欢你”或“因为你服从我”一类的先决条件。它是无差别的、无条件的。这种慈悲和爱是从“空”的直接体验而生,是从完全调和、完全平等、没有任何执著的境界而生。   为了帮助各位更正确地了解法眼,我必须提出非常重要的两点。第一,法眼能观照真理的无限方面。正如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天文学家指出许多银河、恒星、行星等等一样,在“空”的体验中看出无穷无数的境界,无穷无数的天堂、人间,无穷无数的有情众生和不可计数的活动。第二,具有法眼的菩萨是没有执著的。在《金刚经》里佛陀一再地说,当菩萨救度众生时,他对主体,例如“自我”;对客体,例如“你”;对其余的事物,例如行为;或对时间的概念都没有任何执著。因为如果菩萨对任何事物有丝毫执著,他便不能称为菩萨。   说到这里,我希望诸位对肉眼、天眼、慧眼及法眼这四种眼已经有了清楚的观念。下面是禅宗里两首有名的偈及关于它们的故事。   中国唐朝时候,有一次禅宗的五祖要他的弟子们都写一首偈给他看,以显示他们对佛法的了解。神秀上座呈了如下的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评论说,神秀只到了门口,还没有登堂入室。   一个名叫惠能的俗人也在寺内。虽然他没有接受过五祖的教诲,却是一个有大利根的人。当惠能听到这首偈时,他不以为然,便说:“我也有一首偈。”于是就宣读他的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来,惠能做了五祖的弟子并证到大觉大悟,成为禅宗史上最有名的六祖。他对不同根性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诲。虽然没有这样的记载,我敢说,六祖会毫不犹疑地告诉一个来求教的初学者: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现在我想问:神秀是用了那种眼作他的偈?惠能又是用了那种眼不同意神秀而念出他的偈?为什么在他成了六祖之后,他却可以用他先前所不同意的偈来教人?现在六祖用的又是那一种眼呢?我不回答这些问题,愿意把它们留给诸位,以便诸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佛眼   现在我们来谈谈佛眼。   到此为止,我算勉强说了一些关于前四种眼的解说。可是关于佛眼,我确实无法说什么,因为无论我说什么,都是隔靴抓痒,不会中鹄的。   但我也很明白,我不能就此停止,站在这里,一声不响,像佛陀那样,就只举起一朵金色莲花。不仅我没有像佛陀那种透过沉默能够传达了解的辐射力,而且诸位也不会满意。那是可以了解的,因为不但我们的眼是肉眼、我们的耳朵和意识也同样都是肉体的,所以我们必须使它们满足。因此,我总得说上一点儿:   一、诸位一定会注意到,当我谈到前面四种眼的时候,总有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譬如说,就肉眼而言,人是主体,世间现象是客体;就慧眼而言,阿罗汉是主体,“空”是客体;当我说法眼时,菩萨是主体而宇宙间万千境界是客体。然而,现在谈到佛眼时,倘若说佛是主体而宇宙是客体,那就绝对错了。因为佛与宇宙之间区别已经不再存在;佛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佛。倘若说佛拥有佛眼,这话是同样的错误,因为佛与佛眼之间也没有差别;佛眼就是佛而佛就是佛眼。简而言之,诸位所能提到的任何相对观念,在佛眼下都不再存在。甚至“空”也不存在,因为“空”就是佛,而佛就是“空”。   二、我对佛眼想说的第二点,是关于“无限的无限”概念。我说“无限的无限”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说人类宇宙观的概念是无限的,那么拿它和佛陀宇宙观的体验相比较,只就有如一个泡沫在大海之中。这是不可信的吗?是的,这是难信的。但是让我们想想数学里说些什么。诸位知道一次乘方是一条直线;两次乘方是一个平面或面积;三次乘方代表一体积或空间,其大小已经可能是无限的了。现在四次乘方怎样呢?五次乘方以至若干次乘方又是怎么样的呢?如果诸位能向我解释若干次乘方代表的是什么,诸位对佛陀的宇宙观——无限的无限——就已有点了解了。   三、我对佛眼想说的第三点是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这又是一个很难为人们了解的概念。对我们来说,时间的持续是一件确确实实的事。因为有这个时间的因素,人从一个婴孩长大为青年、成人和老年等等。若说在佛眼之下时间是不存在的,这是我们不能了解的。那就是佛眼之所以为佛眼。亿万年无异于一利那。照我们的宇宙观看来,距离地球以亿万光年计的世界,佛可以在一瞬间到达,这是如何的奇迹!   四、关于佛眼的第四点是互摄互入的总体性与无不涵摄性。诸位中可能看过一部叫“黄色潜艇”的电影。在那电影里,有一个真空吸管的怪物,它能吸进任何遇到的东西,在它吸完世界上一切东西以后,它开始吸它所站著的大地。真空吸管是如此有力,以致它把整个地球吸到了自己身体里面,于是它也吸进了它自己。这一个描写可以给诸位一些无不涵摄的概念。   综结而言,我对佛眼提到了下列四点:   一、无主体与客体,那是绝对待,没有相对概念;   二、无限的无限,那是绝空间,没有空间概念;   三、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那是绝时间,没有时间概念;   四、总体性和无不涵摄性,那是无空无,没有空无所有的概念。   这是佛眼的四种概念。   在我结束今天的讲话前,我要给诸位再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对夫妇,常要争吵,后来他们听到了五眼的说法。有一天他们又开始吵嘴了,看起来那又将是一次像往常一样的争吵,弄得夫妻两人都恼怒非常,气愤颓丧,以致他们可以好几天见面不讲话。正在这当儿,忽然丈夫说:“现在我在用我的天眼,呀!你只不过是一具骨架,我为什么要跟一具骨架争吵呢?”妻子静默了一会儿,然后放声大笑。丈夫问她:“你现在干什么?”妻子说:“我正在用我的慧眼,你已经消失了。现在没有什么可以恼我了。我很快乐的在‘空’的境界里。”然后他们两个都大笑著说:“还是让我们都用我们的法眼吧。虽然我们都是假相,但让我们在这个境界中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吧。” 今天我们庆祝这位伟人——释迦牟尼佛的生日,智海法师还要赠送诸位一个大生日蛋糕。我现在所赠送的只是一些生日糖果而已。我的生日糖果是这句忠告:“不要总是用你的肉眼,要把视界扩大。”不要让你的心老是被这个细窄地段中所见到的事物弄得神魂颠倒。把窄带打破,把视界扩大,发展张开你的天眼。渐渐地发展张开你的慧眼。到了这个境地后,请诸位想着在那广大炽热的生死大漠中挣扎的许多同胞以及别的可怜众生;张开你的法眼。最后我希望诸位全都有佛眼,诸位都成佛。 谢谢诸位 一九六九年佛诞日以英文讲于纽约大觉寺 讲稿由舒吉夫人、唐龙居士译成中文 沈家桢居士谈“在家人如何修行”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这里先以「如筏喻者」作个引子。 〖如筏喻者〗 「如筏喻者」是以划船渡大海为譬喻。筏或者船是譬喻佛法,渡大海是譬喻从轮回生死到解脱成佛的过程。轮回生死譬喻此岸,解脱成佛乃称彼岸,此大海茫茫,非有船不得渡。 各位你们可以说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上了船的人应该说已有希望到彼岸,可是世上也有很多人上了船之后,又改变主意,跳回此岸。有的船老是在此岸港口不离开,有的船虽已划到海中,但不知划向何方,有的船则老是在兜圈子。我很盼望大家不但已上了船,而且知道彼岸的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一直划去。 世上已上船的人,如果已经剃度出家的,我们称之为出家人;如果并未剃度出家的,我们称之为在家人。因此,我这个题目中的在家人,并不是指世上所有未剃度出家的人,而是指已有缘接触佛法、已有缘找到一条船、已有缘上了船、已有缘握桨在手、已有缘在划船、或者已有缘认清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划船前进的这批在家人,正好比如各位。应该如何修行最是有效?如何修行最不浪费时间?是我想和各位讨论的题目。 我十六岁有缘接触佛法,可以说上了一条小船,六十几年中划划停停,有时候兜圈子,甚至于倒退。近年来,虽然自己觉得好像比较能用得上劲,方向也似乎看准了些,但究竟已离此岸多远,实在不敢讲;会不会又划回此岸,也不敢讲。所可说的,我是一个十足的在家人,从来没有出过家,凡在家人所有的妻子、子女、贪嗔疑疑慢我都有。虽然现在已逐渐减少,譬如说妻子已先走了,嗔也比从前减少,但六十余年中多少有一些领会,有一些在酸甜苦辣中提炼出来的经验,深深感觉到修行的不容易,而在家人修行似乎障碍更多。这里之所以选这个题目,也是因为觉得在家人修行实在不易,觉得我这多年中得到的一点经验,应该贡献出来,以供大家作参考或是借镜。抛砖引玉,还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修行这个名词,原有广义狭义之分。这个题目是专指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是广义的包括了修人天福报的十善道,换句话说,是有相布施及无相布施都包括在内;而布施也包括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简称之,也可以说是指修一切善法。 在家人要想修行,只有靠自己,要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这是我六十年来所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出家人过的是寺庙生活,有做功课的殿,有庄严的佛菩萨像时时看著他,有一定的时间共同做功课 ── 早课、晚课及参加各种法会,还有师父师长的督促指导及师兄师弟的互相鼓励。我们在家人没有这种福报,而且在家人的环境也远比出家人乱而杂,上事父母,下养子女,不但谋生的负担重,外境的引诱也多,特别是在美国的中国年轻父母,想到将来子女读大学的费用,每每觉得压力很重。因此,在家人要修行,实在不容易,不但错了方向没有人纠正您,也极容易感到疲厌,生退心。所以,在家人修行,顶重要的是要严格管理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我愿意再强调一次,这是我六十年中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自己订功课〗 怎样订您自己的功课呢?当然每个人不会相同。我也订过不少不同的功课,试验过好几种法门,我目前的结论共有四点,想贡献给大家。 第一点,要决心起早,自己订一早课。晚上订的功课,极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劳或者因为有晚间的应酬而松懈或放弃。唯有早上提早至少半小时起床,在早餐以前,订出半小时的功课,这时间最为有用,也不容易受打扰,可以持久。譬如说每天早上念一遍《金刚经》,或者多少遍《大悲咒》,或者一遍《阿弥陀经》及一千声佛号,或者念多少遍六字大明咒,或者练习四念住,或者修习止观禅定,看您对那种修法最能相应,都可以,但一经订后,三、五年内不要更变。 第二点,要设法一年至少参加一次严肃的佛七、禅七或其他修持,不要短过七天。我一生中感觉到跟张澄基教授有三次连续三个星期的修静最为得力。在参加期内一定要止语,能守八关斋戒最好。止语要真真连续七天,并不是上堂止语,回到宿舍又和人闲谈,这样的中断,对修持毫无用处,毫不得力。所以,最好甚么事都不管,在这七天中,将身心完全放在修行上。各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就抽出七天,将您身心内的一切污染,澈底清除一次,对您一定有好处。 第三点,要细心认识自己。先问一问自己,您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认识您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是在家人修行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如果您对自己没有了解,不知道您的嗜好、长处及弱点,不明了自己的个性,很可能盲修瞎练,浪费时间,甚至于走入邪途。 怎样去认识您自己呢?先从大处著手,细心体会一下您自己的个性。不要去想这种个性是好呢?还是坏?也不要听别人这么说,就以为您是如此,而是要坦白找出您自己的个性是那种典型。下面二个例子是比较偏向于极端的例子,您的个性可能介乎两者之间,不过也可以找出倾向。 第一种典型 ── 你是不是常有不安全感?常常为自己著想,将自己的利害看得很重?因为要保护自己,所以怕和人结交,怕找麻烦,也因此不喜欢帮人?所谓独善其身,个性趋向孤独。这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另一种典型 ── 你对自己的事、自己的利害看得很淡,不十分关心,却喜欢帮别人的忙,喜欢替别人著想,有极强的同情心,有仗义打抱不平的胸怀,不计自己的利害,有时会弄得焦头烂额,不以为苦。为人慷慨好朋友,虽然有时也会答应了人做不到,反而被人骂。这又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自己细心的观察一下,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 各位,这两种典型都不坏。您只要自己认清楚了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运用发挥您的长处,避去您的缺点,一样可以成功。我的所谓成功,是指走上修行的菩提大道。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一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先从修学原始佛教入手。四念住是一帖对症良药。如果您对于研读中国古文的经典没有问题,四圣谛、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应该细心研究。倘您宿根深厚,一样可以得果。《金刚经》中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修学原始佛教达到的初果。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响。第一种典型的人,比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响,也比第二种典型的人所接触的外境简单,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二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读一读《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将您的心胸放大。学大乘佛法,顶要紧的是冲淡我相,而扩大心胸是破我相的基础。第二种典型的人已具有大乘根器,再将心胸放大,则人我之分趋淡,分别计较减轻,自然能迅速走上菩提大道。 至于认识您自己的弱点,是贪心重呢?是嗔心重呢?是疑心重呢?或是自慢骄傲?唯有自己坦白承认您的幻躯有那些弱点,方能设法避免,方能自己提醒,不走上造恶业的因缘,这是想要修行的在家人须时时警惕的重要步骤。 第四点,要尽量将你的生活和修行打成一片。这初听好像并不容易,其实并不难,养成习惯之后,效用很大。因为我们所讨论的是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最可能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是布施。其要诀是将布施的念头常常放在心上,留心抓住机会。要记住凡是影响人们愈广愈大愈久的机会,其作用,也即是功德福报,也愈大。 我们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应该知道布施并不只是捐钱。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范围很广。让我简单的和各位谈一谈: 使人增加智慧,教人有用的智识(如做老师),供养法师(使法师能安心将佛法智慧传给大众),助印佛书,赠送及流通佛书,都是法施。像台湾的李祖鹄居士,二十年如一日,经他的手送出去的佛书,相信已超过一百万本。台湾另一位翁仁明居士开了一所维摩诘书屋,大规模的赠送及流通佛书,自己常常到书屋去照料。他们二位都是将生活与法施打成一片的好例子。 财施也包括了物质,有的宗教,规定教徒要将每个月收入的百分之几捐给教堂,佛教中一般来讲,都没有这种硬性规定。其实,这种每月得捐若干的办法,也有它的好处,至少可以每个月提醒您一声。假定您能自己规定,我每个月一定捐几块钱给某一个寺庙或某一种义举,久而久之,您就养成财施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习惯。至于随时随地助人之急,不论多少,都是财施,都是善因,必得善报。 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 沈家桢博士著  本文作者沈先生早年攻读科学,慧根深厚,近年在美经营企业,现为航业界钜子。从宾州大学张澄基教授共研佛学,过往甚密,对禅密二宗造诸均深。此文为沈先生在纽约大觉寺之讲词,内容精辟、创新,特为再版流通、俾能共尝法味!  编者   佛法的目的,在于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苦痛中最普遍的为生老病死。当婴孩初生时,呱呱大哭,从来没有一个人是笑的,可知生的过程原是苦痛的。年轻时不能了解老的苦痛,年纪一大,便齿牙摇动,老眼昏花,行走艰难,种种衰老的痛苦,大凡身受者都很知道。病的痛苦,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死的经验,虽则我们还没有;可是从耳闻目见的情形来推测,很少人会感到死是快乐的;因为死不但使人完全放弃所喜爱,所依靠的一切,而且将人带入一个渺茫不知的前途。其他如和亲人分离;想见的人不容易见面,而憎厌的人却又偏偏碰头;要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这些情况在佛家中称为‘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都是人生的苦痛。在人生的过程中,快乐并不是没有,但往往是很短暂的;有时因这些暂时的快乐,反而引起相对的更大更久的苦痛。高楼巨厦,美女情男,富贵荣华,没有一样是能够持久的。所以佛法中除了上述的七种苦痛外,‘无常’也是苦痛之一。  如果佛家把人生看得如此苦痛,岂不是相信佛法会令人消沉悲观吗?其实这正好相反。这里我们得提到佛法的认识。佛法说:人生的一切苦痛,都是因妄想执著而来,因为妄想执著,妄生分别,认妄作真,将原有的永远真乐的本性湮没了,所以才有苦痛。每个人原都具有圆满真乐的本性,倘能认清妄想执著是什么,使妄想执著,烟消云散,则一切苦痛,亦随之而去。  那么妄想执著究竟能否消除呢?佛家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法可并不叫人只求神拜佛,或祈求上帝赐以恩典,因为这些虽然可以助人获得精神上的寄托及安慰,但不能使人彻底消除妄想执著,因之也不能彻底解脱人生的苦痛。  释迦牟尼佛凭他亲身证悟的经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要说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一个好榜样。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凭自身的努力,本性可以显发;妄想执著—这一切苦痛的根源可以彻底消除。这犹如一间多年无光的暗室。明灯一亮,黑暗全消。释迦佛的榜样及以后历史上很多依照他的方法而得显发本性的成功者,为人类树立了对于佛家的认识。因为有了这个认识,它给人类的苦痛带来了可以解脱的希望。释迦佛并且强调:如果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像任何有大成就的科学家、哲学家等一样,废寝忘食,精益求精,即在此生,不必等到死后,自会那么一天,机缘成熟,妄想执著全消,苦痛永远解脱。因此,学习佛法,才是真正的有胆量面对现实,真正的有办法、有毅力、乐观、积极。他的胸襟,不仅是追求自己苦痛的解脱,而且是为了求全人类的永远真乐;最低限度,也是可以减轻人类的各种苦痛。 我们再进一步问:既然佛家有这个苦痛可以解脱的认识,其中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消除妄想执著,显发原有的常乐本性呢?答案是方法极多,在无数的方法中,布施及禅定可算是两种最普通而基本的修法,何谓布施?简单的讲,这就是把你所喜爱的送给别人。这里我们得先认清:一切你所喜爱的,舍不得的,原来即是你的执著。执著愈深,你就愈舍不得送给别人。所以布施实在是一种去掉妄想执著的最好的训练。何谓禅定?定是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妄想就像镜子裹的影像,对镜子生不起作用一样。禅则是方法,禅(Dhyana)字中文也译作‘静虑’,那是一种集中心力便生理心理都逐渐起变化以达到定的境界的训练。所以禅定并不是叫人像木头石块一样呆坐,而是要训练心力的集中;这裹面包含著一层层的深入,所谓过了一重山,又是一重山,要到那么一天,妄想执著,犹如捕风捉影,连名相都不存在时,方才有个消息。  刚才乐渡法师说:我们人是顶幸运的,是顶有希望消除妄想执著,显发本性的。因为上了天堂,太快乐了,玩也忙不过来,还那里想得到修行,等到天福享尽,要想修时,就已经来不及了。做了畜生,在地狱里的,则没有机会听到佛法,不晓得怎样修行。唯有人,他有苦痛的刺激,使他想到修行;他有机缘听到佛法,使他知道如何修行。像在座的各位,不但获得人身,而且得闻佛法,真是万千众生中最幸运的,可见各位已经是多世勤修,有此一天,决非偶然。  上面说了一个引子,简略的提到了佛法的目的,佛法的认识:  也提到布施及禅定这两个修行的名词;顺便更提醒各位,不要错过这难得的做人的机缘。  为什么我今天要介绍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呢?这裹有两个原因:第一,观世音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发有极大的愿心,所以与我们有极深的渊源。知道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的人,也多得不可计数;因为有这样深的因缘,所以学习观世音所采取的修行方法,依之实行,顶容易收效。观世音是在布施及禅定两修持上,有登峰造极的成就的。他的布施,不但包括一切人们能够想像得到的财施,法施,而且能解除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的一切畏惧恐怖,所以人们又尊称他为‘施无畏者’。今天我要介绍的,则是著重于观世音菩萨修禅定的过程。第二,这条禅定的过程,是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应释迦牟尼佛的建议而向大众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的。那次会上,一共有二十五位修行极有造诣的提出他们的修行方法及心得。之后,释迦佛叫文殊菩萨作个结论。文殊菩萨就特别指出,观世音由耳根修禅定的法门,是最适合于这个世界人类的修行方法。因为上述的二个原因,乐渡法师选择了‘观音圆通’这个题目,叫我来把我所了解的,贡献给各位,以供大家参考及讨论。 上面提到‘观音圆通’是楞严经上记载观世音菩萨所讲述他用耳根修禅定的过程。现在我先将楞严经上的这段原文写在黑板上,那是:  初于闻中    入流亡研    所入既寂    动静二相 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    闻所闻尽    尽闻不住 觉所觉空    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    生灭既灭 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    世出世间    十方圆明  各位请记住:一、观世音修行用的是耳根,因此我们所讲的,都以听闻为主体。二、观世音菩萨所说的是他修行的过程,因此是由浅入深。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说是在修行的初期,因此关于观世音的初期修行经验,特别对我们有用。我将尽可能解释得详尽些,希望各位能够有所收获。 在研究观世音的修行过程中,对‘我’、‘闻性’、‘闻’、‘听’及‘声’这五个名词,有先认识清楚的必要。这五个名词,实际上也代表妄想执著的五个层次。‘声’是最浅最粗的妄想执著,而‘我’则是最深最细也是最难消除的妄想执著。下面我当一一指出观世音菩萨如何一层层地消除妄想执著,来完成本性显现的修持。  ‘声’、‘听’、‘闻’及‘闻性’通常容易混作一谈,其实其中有很重要及根本的区别。观世音的初期修行,即是从认识这种区别开始。据传说观世音是在海滩边习禅定的,他每天听到海潮声音的来去。清晨醒来,万籁俱寂,潮声远来,打破了清静;不久潮声退去,耳边又恢复清静。随后潮声再来,静又消失了。观世音研究这潮声的来去,发觉潮声及清静这两个对象,在听觉(指所闻的闻性)中是此起彼伏的;潮声生,清静灭;潮声灭,清静生。可是两者有一相同之点,即是都不久存,都有生灭;而听觉则不然,它却老是在那儿。因为有听觉,所以能听到潮声,潮声去了,听觉并不随之而去;因为那时听到的是静。如果听觉随潮声而去,则不但分不出静,而且潮声再来时,又何能再听到次一个潮声,因此潮声有来有去生灭,而听觉则并无来去生灭。(注一) 这个‘声音’有来去生灭的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人的妄想执著,实在是因为‘跟追’这暂时生灭的声音而来。为使各位得一深刻的印象起见,我再举一个例: 我现在打一下钟,‘当—’我问:‘有钟声没有?’大家回答:有钟声。’待钟声过去,我又问:‘现在有钟声没有?’大家回答:‘钟声没有了。’这答得很对,钟声是来了又去,也可以说是有生有灭。可是现在让我再打钟一下,‘当——’而我问:‘各位听见吗?’各位都说:‘听见。’一回儿钟声消失,我又问:‘各位听见吗?’有人答:‘听不见了。’这话可有语病,好比盲人说不能看见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盲人并不是看不见,不过所看见的是黑暗而已。我们现在并不是听不见,不过听见的不是钟声而是静或其他声音而已。试想如果你的听觉没有了,你怎能知道钟声已息。又如果听觉没有了,你又怎能现在还听到我说话。可见消失的只是钟声,而不是你能听的听觉。钟声有来去,有生灭,而听觉则老是在那儿,并无来去,也没有生灭。这不动而能听的听觉,佛法中叫它为‘闻性’。  上面的二个例子,说明‘闻性’和‘声’的区别。一天到晚,在我们耳边忽上忽灭,一刻不留的是‘声’。一直在那儿,不生不灭的是‘闻性’。聋子也一样有‘闻性’,但是听不到声音。 那么什么叫做‘听’?而‘听’和‘闻’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都晓得,耳朵是听声音的。说得更详尽些,外面的波动震动耳膜,因此传达到脑子裹的听神经,就听到声音。所以‘听’是‘闻性’经耳及脑两器官而生声音感觉的一种作用。可是各位可晓得,发生有声音的感觉,却并不一定需要耳朵。十多年前,在加拿大的蒙得里城(Montreal)有一位范宣德(Vincent)博士用电极接触著人的脑子来做实验。他将一位女太太的脑壳打开一部分,当一对极细的电棒微触脑子的某一点时,这位太太忽然说她听到了某种熟悉的歌声。但当时并没有人在唱歌,而当电棒移开时,歌声亦即终止;电棒再触此点时,同样的歌声却又重来,她这个有歌声的感觉,显而易见,是只用了脑子,并未用到耳朵;我们叫这种作用为‘闻’。正如梦中听人说话,也没有用耳朵,所以也只是‘闻’,而不是‘听’。  现在我们对这四个名词:应该已有比较清楚的概念了。让我再来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一下:‘闻性’是人一直有的听的本能;它无来去,也没有生灭。闻性由脑子及耳而起的闻的作用称为‘听’;其单由脑子而起闻的作用称为‘闻’。‘声音’则是听或闻的对象,它是有来去,有生灭的。事实上,每一个单独的声音,都是刹那生灭的。对此四个名词有了认识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了解观世音所讲的修行过程了。 观世音说: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注二)。  ‘初于闻中’,是说:‘我在修行的初期,运用听觉。’这里我要请各位特别注意,在这修行的初期,观世音菩萨也是和我们一样:一、有‘我’的强烈观念;二、知道运用‘闻性’;三、有‘闻’及‘听’的作用;及四、听到‘声音’,譬如上面所讲的潮声。为什么我在此处要强调观世音在修行的初期,也像我们凡夫一样,有‘我’、‘闻性’、‘闻’、‘听’及‘声’等妄想执著呢?这是因为要反映以后观世音怎样逐一消除这种妄想执著。  上面已说过,观世音是在海滩边修禅定的,因听潮声的来去,悟到声音在闻性中刹那生灭,并非永久的,实有的;而人之妄想烦恼,却都因执著这声音而来。所以观世音采用‘入流亡所’的方法,使声音不再成为烦恼的根源。  ‘入流亡所’应该分开来研究,现在我们先讨论‘入流’。‘入’是佛法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是表示人的各器官与外界接触的现象,所以佛法中有所谓‘六入’,那是眼、耳、鼻、舌、身五外部器官与外界的接触,及脑意识与外界思想的接触的总称。此处的‘入’则是‘耳入’,是外界的波动震著耳膜,使人发生有声音的感觉的现象。  ‘流’的意义是‘不住’。金刚经里常提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即是说不要将‘入’留停下来,而要让它一接‘即流’。所以观世音所说的‘入流’,即是金刚经中的‘不住声生心’。  再说得详细些,‘入流’就是说不要停留每一个因耳朵与外界接触所感到的单独的声音(单音),而要让每个单音像流水般的继续不绝的流去。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很容易,实则很难。我们人的毛病,就是在留住这种单音,而将它们连贯起来,于是组成名词,连成句子,产生意义;妄想执著由此而生,烦恼苦痛由此而来。各位不信,让我们来试一试。  现在我请智海法师发三个单音,各位听著。  ‘观’。—‘世’。—‘音’。  现在我问:‘各位听到智海法师说了什么’?很多人答:‘观世音’。诸位答‘观世音’的,就没有做到‘入流’。因为你们没有让‘观’‘世’‘音’三个单音一‘入’即‘流’,而是将这三个单音都留住了下来,连贯了起来,组成‘观世音’这个名词;并且很多位的脑子里,将平时所知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一切,都连想了起来,这就是妄想执著啊!各位,不论‘观世音’这个名词是好是坏,它一样的是妄想执著;所以要去掉妄想执著,就得‘入流’。  这样一试,各位也许反过来要说,那倒真不容易,人的脑子中就有这么的机能,将单音留住下来,连贯起来,叫我们怎能‘不住’而让它‘流’呢?这话也不尽然。我们仔细想一想,‘入流’也并不这么难。此刻各位的耳朵和外界接触而产生的音声实在多得很:有汽车经过的声音,有小孩在外面吵闹的声音,有邻座呼吸的声音,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可是各位很自然地将这些声音都‘流’而‘不住’。所‘不流’的只是我在讲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各位在注意我讲的话,要想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因此不让这些‘入’流去,而将这些‘入’留住,因此就听见我的话,也因此就产生许多思想上的反应。又譬如智海法师的三个单音,如果各位不将它们留住,每个单音都任它一触即流,单独的一个‘观’声,一个‘世’声,或一个‘音’声,都产生不出观世音这个名词及因之而有的一切意义。各位自己可以将这个道理推面广之,自会觉得‘入流’这个办法,确是很妙。  ‘亡所’的亡是‘亡失’、‘消除’的意思;‘所’是所听到的对象及因听到而引起的一切对象的简称。在佛学经书里常提到‘能’‘所’两个名词,‘能’是指能起作用的主体,譬如能听的我,能看的我。‘所’是指作用所及的对象,譬如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色彩。世界上有许多现象,都由此相对的‘能、所’观念造成,是妄想执著的主要形态。所以‘亡所’是说在修行中‘亡失了听到的对象及因此对象而产生的一切对象。’让我来举一例子:  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居士说:‘地下车(指纽约的Subway)的声音真闹,一坐进地下车,就被这乱烘烘的闹声音弄得心烦’。当我们分析这句话的时候,就会发现下列的层次:  一、坐进地下车,耳朵与外界接触;(‘入’)  二、将每个单音留住了下来(不流而住),及发觉有声音;(听到的对象—这是第一个‘所’)  三、这声音是轰轰轰的;(单音连贯了起来,造成有意义的对象—这是第二个‘所’)  四、这轰轰的声音是地下车的声音;(联想起其他的对象—这是第三个‘所’)  五、地下车的闹声真烦心。(又联想起以往的经验而引起烦心的对象 这是第四个‘所’)  现在让我们将这些对象一层层的反推回去。  一、尽管知道是地下车的闹声,但不去联想起以往因听到地下车闹声而烦心的经验—‘亡’第四个‘所’;  二、尽管听到轰轰的声音,但不去管它是飞机的轰轰声呢,还是地下车的轰轰声,还是其他的轰轰声—‘亡’第三个‘所’;  三、尽管听到有声音,可是不去分别它是轰轰声呢,还是吱吱声,还是其他各种的声音—‘亡’第二个‘所’;  四、每个单音,任它一触即流(入流),不予留住连贯,闻性中不起有声音的感觉。‘亡’第一个‘所’。  到此阶段,所有的‘所’—对象,都已亡失,此种境界,便是‘入流亡所’。  各位现在明白了‘入流亡所’的整个意义。观世音菩萨在他修行的初期,即是用的这个方法:在闻性中,耳入不住,亡失对象。这方法还可以分开来实行。根基较厚的可以单刀直入,迳从‘入流’下手。烦恼较重的则逐步的从‘亡所’修进,易收成效。譬如前面所说地下车闹声的例子。根基较厚的可以生进地下车后,心中仍清清净净,没有受到闹声的影响,这就是‘入流’。烦恼较重的则可以先训练自己便不因此闹声而烦心,再训练自己不去分别这是何种声音,如是渐渐进步,以达到‘亡所’的境界。  观世音接下去说: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三句是说因‘入流亡所’的不断训练。功夫渐深,在闻性中此时已没有任何可听的对象(‘所已寂’),也没有了耳根和外界接触的现象(‘人已寂’);闻性中清清净净,但并不昏沉或木然而无知觉(因此说‘了然’,此时感觉到的既没有动的形相(声因动而来),也没有‘静’的形相(与动相对的静)。在这个阶段,已经是‘定’的境界了。不过‘定’有程度的深浅,要一层层的深入,现在还只能说是初定的境界。在这境界中,前面指出的五项妄想执著—‘我’、‘闻性’、‘闻’、‘听’及‘声’,还只能说去掉了‘声’及‘听’。可是因为去掉了‘声’‘听’这两妄想执著,人类的许多苦痛,已经可以减去很多。世人能到此境界,已能够有很多的快乐自在的受用。此时脑子中‘闻’的作用还在。观世音到此境界,并不停止,而是努力深入推究,使‘定’的程度日益加深,所以说:  ‘如是渐增’ 讲到此处,我想说一个寓言。因为在这以前的修行境界,有很多位可能已经达到。但自此以后,则都是定中用功夫,不容易为一般人所了解。先说一个寓言,不但希望增加各位的兴趣,也藉此说明我本人的立场。  各位知道青蛙在它生足之前,只能在水中生活,要等长大,足生出来后,才能到岸上去。有一天一只母蛙从岸滩上回来,对一群只能在水中过活的小蛙说:‘孩子们呀!那岸上可真舒服啊!阳光是这样的温暖,微风吹来,又是那么地凉爽!’各位,小蛙可能体会到此中的滋味?小蛙们吵著要叫母蛙解释得更清楚些,可是母蛙用尽它所能想像得到的形容词,无法使小蛙了解真滋味。一直要等到小蛙自己长出脚来时,一跳上岸,恍然大悟,原来那天母蛙所讲的是如此如此。  在座的可能有母蛙在。但我本人却只是小蛙。因此我所讲的,只算是小蛙传述母蛙的话。如果各位中有的也是小蛙,那么我们只能说小蛙和小蛙瞎猜瞎摸一番;但希望我们这群小蛙,有那么一天,大家长出脚来,跳上岸去,那时才能真正了解观世音菩萨所讲的真相。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因为在此阶段,‘闻’及‘闻性’还在,观世音在定中,继续深入推究这‘能闻的我’和‘所闻的对象’究竟有什么区别?推究来,推究去,推到尽头,才恍然大悟,原来‘能闻的我’和‘所闻的对象’,其中并
本文档为【《 五眼》《如何在家修行》《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沈家桢居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735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4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16
浏览量: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