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张连红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张连红

举报
开通vip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张连红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张连红 内容提要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20余位西方人士成立南京 安全区,对南京难民进行了人道主义的保护与救济。日军当局在攻占南京之 前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在攻占南京初期,又默认了安全区的存在,但其后不 久日军便认为南京安全区的存在妨碍了他们对南京“新秩序”的建立。因此, 日军当局对南京安全区便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压迫。直到扶植“自治政权”以取 代之。可以说,由于西方人士倡议成立和管理的安全区违背了日军当局的战 略意图,南京安全区被迫解散的结局实际上早已注定。...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张连红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张连红 内容提要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20余位西方人士成立南京 安全区,对南京难民进行了人道主义的保护与救济。日军当局在攻占南京之 前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在攻占南京初期,又默认了安全区的存在,但其后不 久日军便认为南京安全区的存在妨碍了他们对南京“新秩序”的建立。因此, 日军当局对南京安全区便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压迫。直到扶植“自治政权”以取 代之。可以说,由于西方人士倡议成立和管理的安全区违背了日军当局的战 略意图,南京安全区被迫解散的结局实际上早已注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本军队 南京安全区 1937年11月12日,日军攻占上海后,迅速向南京推进。当 时留在南京的20余名西方人士组成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本着 人道主义精神,在南京城内发起成立了一个旨在保护和救济战争 难民的中立区——南京安全区。安全区位于外国使领馆和教会学 校较为集中的城区中西部①,占地面积3.86平方公里,约为当时 市区的1/8。南京安全区于1937年12月8日对难民正式开放, ① 安全区的地理范围为:东以中山路、中山北路为界,自新街口起,止于山西路口;北 以山西路及其以北一带至西康路之线为界;西以西康路、汉口路西端与上海路同汉 中路交叉口之间之直线为界;南以汉中路为界。 · 2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于1938年2月18日宣布更名后被迫解 散。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内难民人数在25万人左 右,其中有将近7万人居住在安全区内25个难民收容所里。 8O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南京安全区做了相当深入的 研究,国内学者发表的相关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主要有三篇:孙宅巍的《试论“南京 大屠杀”中的安全区》(《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刘惠恕的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学术月刊)1995年 第8期)和杨夏鸣的《试论“南京安全区”功能的错位及其原因》 (《抗日战争研究)2ooo年第4期)。日本学者笠原十九司在专著 《南京难民区百日》中曾辟出篇幅论及安全区的成立及解散①,洞 富雄在其名著《南京大屠杀》中对南京安全区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 究。②但是由于受资料的限制,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如:日 军在进攻南京之前为何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在攻占南京初期日 军为何又要默认南京安全区的存在?日军当局为何后来又要压迫 和解散安全区?本文试图根据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些史料对上述几 个问题作一探讨。 日军进攻南京之前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 1937年11月中旬,日军将向南京进攻,金陵大学董事会董事 长杭立武和留在南京的一些外国人贝德士(Bates)、史迈士 (Smythe)和米尔士(MiuS)等会商应付办法。大家一致决定援照 上海南市难民区的先例建立一个中立区,以便在日军进攻南京的 时候,使未及撤离的难民有一个躲避的处所。11月17日,贝德士 ① [日]笠原十九司著:(南京难民区 百日>,岩波书店1995年版。 ② [日]洞富雄著,毛良鸿、朱阿根译:(南京大屠杀>,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 22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等3人赴美国大使馆商谈成立安全区一事,得到大使馆佩克 (Peck)的赞同,同日晚,在美国大使馆内举行的一个有孙科、张群 和南京市市长马超俊参加的宴会上,关于成立安全区的提案也得 到大家的赞同。①但是安全区能否成立,还必须得到战争的另一 方日军当局的认可。 - 11月22日,德国商人拉贝(Rabe)被推选为筹备南京安全区 国际委员会的主席,会议并决定于当天晚上将成立安全区的建议 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通过上海美国总领事转交给日本大使,呼吁日本当局“迅予 考虑答复,俾立即向中国当局接洽,并筹备一切”②。24日,美国大 使经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将国际委员会的请求书交川越大使,“竭诚 希望日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尊重安全区,并盼对国际委员 会的提议赐予答复”③。同一天,南京德国大使馆的罗森(Rosen) 为了南京安全区之事,也给上海的德国总领事馆发去电报,请他们 同东京方面进行联系。④25日,为了促使日本当局能迅予承认安 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曾致电希特勒和德国驻上海总领事。 到27日,由于还没有收到日本当局的答复,国际委员会又致电在 上海的日本驻华大使,“请求即刻答复委员会的建议”⑤。29日,国 际委员会再次给上海日军当局发了一份电报,恳请对安全区建议 ① [日】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编译:<南京事件资料集:①7, IJ力关系资料编>,青木 书店1992年版,第122—123页。 ② 章开沅:<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湖北人民出版社195年版,第24—25页。章 著中所引安全区成立的建议书是中文原稿,拉贝日记中所载为英文译成的德文稿, 可参见中文版<拉贝日记>。 ③ 吴天威辑译:‘美国新公开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档案资料>,载朱成山主编<侵华 日军南京大屠杀外籍人士证言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年版,第261页。 ④ [德】约翰·拉贝著,本书翻译组译:<拉贝日记),1937年l1月24日,江苏人民出版 社、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⑤ <拉贝日记),1937年l1月27日。 · 2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予以友善考虑,并迫切希望对此建议做出答复。除了通过正常外 交途径同日本当局联系外,29日晚,国际委员会还通过在上海创 设南市难民区的法国神父雅坎诺(Jacpuinot,即饶家驹),希望他能 尽快同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大使馆副顾问日高联系①,并希望他 “把地图给日本的司令看,请他同意我们成立难民区,并且答应以 后不要骚扰难民区”②。 由于日军向南京逼近的速度异常迅速,因此,南京国际委员会 十分迫切希望能得到日军当局的答复,但是日本当局却迟迟不予 回复。与此相反,日本的新闻媒体反应倒很及时,但对此多持反对 意见。如东京《日日新闻》声称:“如南京成立安全区,则日军之进 攻南京,将大受妨碍。南京外侨不足五十人,而所拟之安全区,则 毗连炮台与军事工程,日军欲攻击南京而不妨及安全区,乃不可能 事。”《读卖新闻》则认为:“南京安全区与上海南市难民区完全不 同,此事必须由进攻南京之日军当局决定之。”③ 到了12月1日,法国神父雅坎诺才得到日本政府关于南京安 全区的答复,电文称:“日本政府已获悉你们建立安全区的申请,却 不得不遗憾地对此予以否决⋯⋯但是,只要与El方必要的军事措 施不相冲突,日本政府将努力尊重此区域。”④尽管El本政府对安 全区的建议予以否决,但国际委员会认为El本政府的答复措辞巧 妙,留了一条后路。收到这一电报后,国际委员会立即通过美国大 使馆给雅坎诺神父回复了一份电报,希望他同El本当局再次联系, ① <“南京安全区计划”顿挫),1937年12月4日<大陆报)(TheOama Pres)。转自 (日]南京战史编集委员会编纂<南京战史资料集I),偕行社1993年版,第643页。 ② 杭立武:<筹组南京沦陷后难民区的经过),(台北)<传记文学)第41卷第3期。参 见<杭立武先生访问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印行,第23._-24页。 ③ <日报意见),见1937年l1月26日<申报)。 ④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2日。 · 23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以便使委员会能获得日本政府带有保证性的正式通知。12月3 日,德国使馆从汉口发来的电报称:日本“出于军事上的原因不同 意设立南京特别保护区或要塞区域”。12月5日,国际委员会收 到东京通过美国大使馆转来的正式答复,对国际委员会关于成立 安全区的建议再次给予拒绝,其答复同12月1日的答复除内容更 为详细外并没有什么不同。尽管如此,国际委员会仍然加紧实施 安全区的计划,并积极敦促中国军队从安全区内撤离。 当日本方面得知国际委员会仍然在积极筹建安全区后,日本 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季正于12月8日在一份致挪威总领事等人并 向外交使团感兴趣的成员传递信息的信件中,再次要求留在南京 的外籍人士撤离,宣称所有撤入南京“所谓的安全区”的人是“自甘 冒险”。①这一信息同时也通报给了驻南京的美国大使馆,这已十 分清楚地表明日军对安全区的拒绝态度。 在日军当局回复的电文中,其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的主要理 由为:“考虑到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委员会不具备完全切断安全区 与外界联系的自然条件与人工设施,有必要给安全区领导层提供 足够的物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或其他特别权力,以便安全区附近发生战斗时,能 够阻挡中国武装部队进入安全区寻求保护或将安全区用于军事目 的。此外还必须考虑到,不论是在安全区内,还是安全区的附近都 有中国的军事设施和据点,一旦在南京发生战斗,这些设施和据点 很难做到不会被中国军队使用。鉴于上述原因,日本政府认为,即 使该建议受到中国当局的欢迎,但仍然不能保证做到在南京发生 战斗时,能够完全阻挡中国军队进入安全区并将安全区用于军事 ① 陆束屏汇辑编译:<南京大屠杀:英美人士的目击报道>,红旗出版社199年版,第 9一l0页。 · 23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目的。”①日军当局上述答复既含糊又明确,其拒绝的理由较为含 糊,但其拒绝的结论却十分明确,其拒绝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两点: 其一,日军认为作为民间机构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没有能力 阻止安全区为中国军队所利用,12月6日《东京日日新闻》对此发 表评论也称:“完成南京中立地带的设想存在困难,对委员会的实 力抱有怀疑”②。其二,日军认为安全区本身也缺少成为中立区的 自然条件。他们认为安全区与非安全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两者 之间只有一条马路之隔,而且“南京的地形以及中国军队修建的防 御工事已使整个南京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堡垒。安全区存在于这样 一 地区在名称上也是自相矛盾。”③实际上这也是日军当局为何 承认上海南市难民区而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的重要原因。④因为 上海南市难民区毗邻法租界,其内没有军事设施,且难民区监察委 员会有一些外国租界负责人参与,其背后有西方列强的背景,日军 认为该委员会有足够的力量保持中立,中国军队不能随便进人。 因此,日军认为南市难民区的设置对日军不存在任何威胁,而南京 安全区的存在则将妨碍日军对南京城的军事进攻。 但是日军又不肯断然拒绝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提议,声 称“日本军队无意对未被中国军队使用的地点或不存在军事设施 ①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5日。 ② 转自[日]东中野修道著,严欣群译<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内部发行),新华出版 社2O00年版。 ③ <南京大屠杀:英美人士的目击报道>,第9—1O页。 ④ 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田中正明认为:日军未正式承认“安全区”的一个最重要 的原因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上海的雅坎诺神甫完全不同,后者采取了公正 和中立的态度,而前者一开始就对日军抱有严重的偏见。他认为:“南京安全区国 际委员会是由一些反日亲蒋的美、英、德三国人员控制的。”(参见[日】田中正明著 <“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245-246页)但田中正明 的这一观点尚未发现有相应的日文资料予以支持。 · 23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或没有部署中国军队的区域发动进攻”①。其实日军这种表态纯 粹是一种幌子,因为如果断然加以拒绝,则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 他们担心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实际上,国际委员会也非常清楚 日本方面回复电文的背后含义,所以他们不敢对市民的安全做出 任何保证。8日,国际委员会在市内张贴的《告南京市民书》中非 常婉转地道出他们的担忧:“然而在战争的时候,对于任何人的安 全自然不能担保的。无论何人也不应当认为进了这个区域,就可 以完全保险平安。”②在落款时,国际委员会也特别注意,使用了 “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而不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防 止市民的误解。 日军攻占南京初期对安全区的默认 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前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但是,在其进攻南 京的过程中以及攻占南京初期,许多事实说明日军对安全区的存 在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12月10日,日军先头部队已推进到南京城郊,南京已开始直 接受到日军炮火的攻击。11日,炮击最为激烈,有9枚炮弹击中 安全区。③日军进城之后,他们攻至安全区附近,在同国际委员会 成员接触之后,日军并未攻击安全区,但在安全区附近奔跑的20 名中国人被日军枪杀。④据英国路透社记者史密斯(Smith)报道, 在安全区里,在日本军队进攻过程中,约有100名中国人惨死,还 ①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5日。 ② 《告南京市民书>(1937年12月8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③ 高兴祖:<日军侵华暴行:南京大屠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④ 《费奇日记>,1937年12月13日,章开沅编译:‘天理难容: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 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 23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有数百人受伤。①不过,同安全区之外的情形相比,安全区无疑显 得安全多了。 但进攻南京的日军是否知道安全区的存在呢?他们又在多大 程度上承认安全区呢?当时安全区委员会一些成员记下了他们各 自不同的经历。 在13日日军进城之时,安全区总干事费奇(Fitch)在同日军 小分队接触时,得知日军已经被告知安全区位置,一名日本军官 “取出一张城区地图,在上面指指划划,他指的明显是安全区”。费 奇对此感到庆幸,认为“安全区有希望了”。②同一天下午,国际委 员会秘书史迈士同拉贝和懂日语的克拉(Cola)决定一起去找日军 高级军官,在新街口的汉中路,他们“试图向军官解释安全区的概 念,并在地图上指给他看,发现他的地图上并未标明安全区。他说 只要没人向日军射击,医院就会确保无恙,对于缴械的士兵,他却 没说什么。”③拉贝认为他们“得到了贵军的完全理解”④。马吉 (Magge)在致夫人函中也谈到国际委员会同日军初期接触的情 况:安全区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同某些日本军官取得了联系,他们说 只要医院不藏匿士兵,医院将受到尊重,放下武器的士兵也不会受 ① <德国档案馆中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档案资料》,<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第 2期,第158—161页。 ② [美]乔治·费区著,郦玉明译:<南京的毁灭》,<民国档案》1995年第3期。但是当 天费奇的日记却没有记载日军已被告知安全区事(<费奇日记}1937年12月13 日,<天理难容: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第10页)。另外,杭立武在其回忆录 中曾提及在进人南京的日兵身上,曾发现有被注明安全区的地图,参见<杭立武先 生访问录),第23—24页。 ③ <史迈士致家人函),<天理难容: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第283--284页。 ④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致日本帝国大使馆二等秘书福井喜代志函)(1937年12 月17日),见<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6日。实际上该信为16日所起草,17日 递交给福井。 · 23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到伤害。①据魏特琳(Vautrin)的日记记载,安全区委员会委员米 尔士对她说,他们目前与日本人的接触还算愉快,尽管接触并非很 多。②显然,日军进城的第一天,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成员对于同 日军的接洽还是比较满意的。 从日军战后公布的战史资料来看,进攻南京的日军是知道南 京安全区的。在第10军发布的一份《攻占南京城及人城有关注意 事项》中,其第三条为:“严禁接近外国之权益特别是外交机构,对 于外交使团提议设立而为我军拒绝之中立地带(笔者注:即安全 区),除必要外,应禁止进入,并应在重要地区设立岗哨。”③原每 日新闻摄影记者佐藤振寿在《随军就是步行》中,有一张当时手绘 地图,这幅地图上就标有难民区。④ 12月14日,史迈士草拟了一封信,并请人翻译成日语,准备 面呈日本指挥官,试图同日军当局取得联系。在日本使馆参赞福 田的协助下,国际委员会拉贝、史迈士等人同5名日本军官进行了 接洽,但他们均表示此事要等到第二天最高指挥官抵达后和他联 系。⑤当天,南京国际红十字会的马吉和克拉在一位“比较正派” 而且会讲英语的日军上校的帮助下,去见日军在南京的最高指挥 官,也得到同样的答复,他们必须等待几天。⑥ 第二天,日本海军少尉关口和大使馆参赞福田先后来访问国 ① <马吉致夫人函>,<天理难容: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第190页。 ② [美]明妮·魏特琳著,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译:<魏特琳日记>,1937 年12月13日,江苏人民出版社2O0o年版。 ③ <南京战史资料集I>,第434页。 ④ [日】南京战史编集委员会编纂:<南京战史资料集Ⅱ>,偕行社1993年版,第611 页。 ⑤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6日;<史迈士致家人函>,<天理难容:传教士眼中的南 京大屠杀>,第285—286页。 ⑥ <马吉致夫人函>,<天理难容: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第190页。 · 2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际委员会,拉贝将14日的信函副本交给了他。当天中午,拉贝、史 迈士和施佩林(Sperling)同日军参谋部参谋长和特务机关长官在 新街口附近的交通银行进行了会晤,日军对国际委员会表示:“1、 在城内搜索中国士兵。2、在安全区入口处设置日本岗哨。3、居民 应尽快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4、如何处理已经解除武装的中国士 兵,您交给日军办理,您可以相信日军有人道主义。5、中国警察可 以在安全区内巡逻,但必须解除武装,仅携警棍。6、贵委员会在安 全区储备的1万担米可以供难民使用,但是我们的日本士兵同样 也需米,必须允许他们在区内购买粮米。7、电话和水电供应必须 恢复。我们定于今天下午和拉贝先生视察这些设施,我们将在视 察后制定相应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8、从明天起将城市进行清理,我们急需劳工, 请委员会在这方面提供帮助。我们明天需要100个至200个劳 工,干活付酬。”①会谈结束后,原田将军接见了委员会代表,并表 示希望拉贝“带他去安全区转一圈看看”。第二天,日军派人同委 员会成员视察了下关电厂方面的情况。16日上午,日军专门通知 国际委员会,日军将从9点开始在安全区有系统的搜寻中国士兵。 从上面的材料来看,日军当局显然已将安全区委员会当成南 京城中惟一可以进行交涉的机构。日军在进城之初,其眼中的国 际委员会,其地位正如16日晚上从上海前来的日本大使馆巡回总 领事冈崎胜男访问委员会时所说的那样:虽然日本人没有承认国 际委员会,即“从法律角度来看,国际委员会的存在是没有根据 的”,但是国际委员会受到的待遇就如同被日方承认了一般。②21 ① 《与日军参谋部参谋长在南京(交通银行)的会晤纪要》(1937年12月15日),<拉 贝日记》,1937年12月15日。 ②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6日。<拉贝日记》中原译为冈崎胜雄,本处译名根据 洞富雄所著<南京大屠杀》一书第358页。 · 23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日,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曾同到日本大使馆请愿的22 名西方人士握手致意。在松井石根20日的日记中,记有:“避难区 收容了许多下层的中国百姓,其为数达到12万多,由美国传教士 及红 字会等团体共同负责保护。”这说明松井石根也是知道南京 安全区的。①不久,日军开始为安全区重要难民场所派遣宪兵巡 逻,尽管这种巡逻并未能阻止日军暴行的继续。 日军进攻南京之前曾多次表示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但在攻 占南京之后却对南京安全区予以默认,这增强了国际委员会管理 安全区的信心,12月14日国际委员会在给日军当局的第1号公 函中还强调国际委员会暂时行使市政府的职权。但是几天后,由 于日军进城后屡次对安全区进行扫荡,使得国际委员会对坚持拥 有半行政权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在12月17日的第6号公函中郑 重声明:“敝委员会殊无意继续行使半行政机关的职权,深盼贵方 迅予接收,使敝委员会成为单纯的救济机关0”② 但是,日军并未立即接收安全区,而是将国际委员会当作一个 管理机构来对待,并希望它能协助尽快恢复南京的水电。其原因 主要有如下两点:其一,日军攻占南京初期缺乏接管安全区的能 力,当然这并不是说日军没有占领安全区的军事实力。一方面, “日本军在开进南京的同时,掠夺、强奸、屠杀,为所欲为,军纪很 坏,出现了军事当局亦感到束手无策的恐慌局面⋯⋯为此,日本军 事当局未能要求接管安全区。”③另一方面,日军攻占南京之初, 物资供给奇缺,国际红十字会曾希望日军接管安全区内的伤兵医 ① <松井石根大将阵中日记>,1937年12月20日,载<南京战史资料集Ⅱ>,第14 页。 ② <国际委员会致日使馆公函)(1937年12月17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第 274—275页。 ③ <南京大屠杀>,第105页。 · 23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院,但日军则以自身伤员颇多,无力兼顾,予以拒绝。①面对安全 区内20余万缺衣少食的难民,日军当局未敢轻易要求接管安全 区。其二,日军攻占南京之后,国际委员会主动与日军联系,积极 寻求同日军当局进行合作。国际委员会几乎每次在致日本大使馆 (日军当局)的函中都要强调国际委员会愿意同日军合作。如14 日国际委员会在致南京日本军指挥官的一封信中说:“为了中国平 民百姓的安康,我们期盼着能有机会和您进行任何形式的合 作。”②事实上,国际委员会在恢复水电问题上不仅为日军提供了 熟练的工人,而且为此曾专门致电上海西门子公司,请求派遣工程 ‘师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这一合作态度使日军认为没有立即 接管安全区的必要。另外,日军特务机构策划的伪自治政权迟迟 不能成立,12月23日才勉强凑成一个筹备委员会,日军进城28 天后才正式成立南京市自治委员会。没有可以取代国际委员会的 傀儡政权,这也是日军当局未立即接管安全区的原因之一。 日军当局对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仇视 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初,在一定程度上被迫默认了安全区和国 际委员会的存在,但其对西方人士管理的南京安全区在内心是反 感和不满的。曾任南京西部城区警备司令的佐佐木到一在日记中 说,由外国人管理的伤兵收容所“似乎俨然享受着治外法权”⑦。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长期以来依赖欧美的思想太深,中国人应该同 ① <中岛今朝吾日记)(1937年12月13日),<南京战史资料集I),第219页。 ②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致南京日本军队指挥官函),<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 日。 ⑦ <佐佐木到一少将私记),1937年12月14日,<南京战史资料集I),第273页。 · 23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日本合作,共存共荣。也许,国际委员会如果能够完全听从日本军 事当局的摆布,日军对安全区本质上的反感可能会被淡化。但事 实上,留在南京的这些对基督教义和人道主义深为理解的西方传 教士、教授和商人,面对残暴无比的日军,他们并没有失去公正、正 义和人类的良知,他们的言行必然导致日军对他们的仇视。 首先,日军认为安全区的存在妨碍了日军的军事行动,这一点 以日军在安全区搜捕中国士兵最为典型。由于中国守城部队并没 有周密的撤退计划,当日军破城之后,许多守城士兵被围困在城 内,在国际委员会的帮助下,他们被迫扔掉武器并换上平民服装, 进入安全区寻求避难。国际委员会这样做的目的是:“如果在安全 区的边上发生了巷战,那么逃跑的中国士兵毫无疑问会撤进安全 区,这样安全区就不是一个非军事化的区域。它即使不被日本人 摧毁,也会遭到日本士兵的猛烈射击。”①但日本人认为国际委员 会未能将其集中安置,而且什么标记也没有,这给他们的搜捕工作 增加了难度。②另外,国际委员会认为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应准 予其过上平民生活,但日本人认为他们是具有威胁的便衣兵,因此 要加以搜捕消灭。 日军对安全区的扫荡是从14日上午开始的,扫荡部队是日军 第9师团第6旅第7步兵团。对于日军在安全区内抓捕枪杀中国 士兵的行动,拉贝等委员会成员曾向日军苦苦说情,希望日军能从 人道主义和国际法角度来处理这些业已放弃抵抗的中国士兵,但 丝毫未起作用。16日早晨,日军再次大规模地在难民区搜捕中国 士兵,在司法部,搜查中国士兵的日军同委员会成员里格斯等人发 生冲突,日军认为当他们在司法部里搜查过中国士兵之后,国际委 ①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3日。 ② 参见<“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第24页。 - 2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员会又私自放进了中国士兵。“在事件的过程中,里格斯(Riggs) 先生一再想把事件解释清楚,避免中国平民被当作士兵抓走,结果 3次遭到这名军官用军刀威胁,他还用拳头重击里格斯的胸部。”① 日军对国际委员会的干预十分不满,据《泰晤士报》特约记者报道: “外国人对解除了武装的中国军人的恻隐之心亦会激怒日本 人0IP②他们认为许多中国士兵隐藏在安全区,而国际委员会应负 藏匿士兵的责任。③另外,1月25日上海的《大陆报》曾发表日本陆 军发言人永井大佐关于安全区中国士兵一事的新闻讲话称,到 1937年12月28日,驻南京的日本宪兵队在安全区各所房子里共 抓获了23名中国军官、54名下级军官和1498名士兵,其中原南 京保安队长王新尧④实际上领导着国际难民区第四区的工作。 发言人还称在外国官员撤出的大使馆和公使馆的防空洞里发现藏 有大量武器弹药。⑤这一新闻稿的背后,显然隐藏着日本人对国 际委员会的强烈不满。 第二,日军认为国际委员会对日军暴行的抗议与揭露有损其 形象。日军进城后,许多外国人都以为“秩序很快就会恢复,和平 不久就会再见,难民也能迅速重返家园,重过正常的生活。但是结 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⑥。日军施暴的对象,不仅有大量 ① <司法部事件备忘录>,<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8日。 ② <恐怖的南京:劫掠、屠杀,占领者残暴的行径>,1937年12月18日<泰晤士报>, <南京大屠杀:英美人士的目击报道>,第128页。 ③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第194页。参见辽宁省档案馆<满铁档案中有关南京大 屠杀的一组史料>(<民国档案)1994年第2期):“进入本年度后,在各国庇护下潜 伏的残败兵、不法分子接连不断地被查出逮捕。” ④ 王新尧又译为王兴龙,参见<拉贝日记>,1938年1月11日。 ⑤ <拉贝日记>,1938年2月5日。 ⑥ [澳]哈罗德‘约翰·廷珀利著,马庆平等译:<侵华日军暴行录>,新华出版社1986年 版,第55页。 · 24o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中国人,而且还包括西方人及其财产甚至他们国家的国旗。国际 委员会成员试图通过抗议和向世人揭露事件真相来迫使日军当局 采取措施来制止暴行的继续,来呼唤人性的良知,但是结果并未能 如愿,相反,国际委员会成员却被日军当局看成是和中国民众一样 的一群“抗日分子”,是有意在损害“皇军”的形象。 从12月16日起,国际委员会开始向日军当局指控日军暴行。 “我们每天去造访大使馆,递呈我们的抗议、我们的请求,以及对于 暴力和犯罪的确切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报告。”①据统计,国际委员会向日本大使 馆书面提出的日军自12月13日侵占南京起至1938年2月7日 期问的部分暴行,共计达到了444件,而且均列有确凿证据。此 外,国际委员会委员、金陵大学非常时期委员会主席贝德斯博士, 几乎每天要向日本大使馆提交一份抗议报告,反映日军在金陵大 学的犯罪事实。②为了抗议日军的暴行,12月21日,在南京的22 名外国侨民曾一起到日本大使馆去请愿。 1938年初,美、德、英三国使馆人员相继回到南京,国际委员 会成员于是通过他们继续向日本大使馆抗议,同时也通过书信等 各种渠道将日军暴行向世界予以揭露。由于有许多抗议都被日本 使馆官员搁置,因此美、英和德国使馆官员便通过华盛顿、伦敦和 柏林与东京直接联络,“这使得此地的日本人气得发疯”③。1938 年1月21日,上海的日军当局宣称:凡涉及日军暴行的电讯稿不 会通过新闻检查,并宣布“不准玷污日军名誉的恶毒报道在国外流 ① [美】乔治·费奇著,郦玉明译:<南京的毁灭),<民国档案)195年第3期。 ② 有关详细材料可参见田伯烈的<外国人目睹之日军暴行)、徐淑希的<南京安全区档 案)、<拉贝日记)、章开沅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等专著。 ③ Martha Lund Smally,Amer/can M/s/onary Eyexvitneses to the Nanking Masacre. 1937-1938.YaleDivinity SchoolLibraryOecasioml Pubfication,No.9,1999,P. 48. · 24】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传”。①在日军眼中,国际委员会成员都是一些有偏见、帮中国人 的美国传教士。② 第三,日军认为西方人士对日军暴行的干预加剧了中国人依 赖欧美的思想,妨碍了日军“新秩序”的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期间, 面对四处施暴的日军,委员会成员充分利用其作为中立国人员的 特殊身份,挺身救助了许多处于绝望之中的受害难民。他们有时 将一些被日军当作中国兵而将被枪决的难民从死亡线上解救出 来,有时将到处抢劫难民财产的日本兵赶走,有时则大喊一声轰跑 正在强奸难民妇女的日本兵。国际委员会成员对日军暴行的干 预,一方面使得干坏事的日本官兵对他们既恨又怕,另一方面使得 处于恐怖之中的南京难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而这一点也是日本 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南京大屠杀期间,困在城内的难民将惟一的希望寄托于留在 南京的20几个西方人士身上。一些西方人士的住宅及公司成为 难民躲避的最佳选择,如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这两个学 校,在最高峰时曾分别涌进3万和1万多名难民。在难民眼中,西 方人成了他们惟一可以依靠的救星,“外国几位先生,每到一处,一 般难民齐围上来,好象小鸟见了他的母亲一样”③。在南京大屠杀 之前,老百姓看到西方人士时,都称他们为“洋鬼子”,但在南京大 屠杀期间及其之后,人们从内心里真正地改变了这一称呼,如魏特 琳、拉贝等都被称为“菩萨”。2月17日,魏特琳在金陵女子文理 ① <南京的恐怖),1938年1月25日<洛杉矶时报),<南京大屠杀:英美人士的目击报 道),第83页。 ② 约翰·阿利森:<来自草原的大使:阿利森奇境),<南京大屠杀:英美人士的目击报 道),第4l5—4l6页。 ③ 郭歧:<陷都血泪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 l9页。 · 24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学院为拉贝先生举行告别茶会,有二三千名难民跪在大草坪上乞 求拉贝留下。①“在日军宣布要解散难民营的时候,数千名妇女跪 在我们面前,许多人发誓宁愿死在难民营,也不愿回家被日军强 奸、杀死。”②日本人曾试图让中国人“矫正依靠欧美的观念”③,但 结果日本人发现,“中国人依赖欧美人的思想至今犹存”④。 由于许多难民不肯离开西方人士主持的安全区,致使日军新 成立的傀儡政权形同虚设,日军当局认为是国际委员会在“指使难 民阻碍自治委员会事业的顺利开展”⑤。1938年2月5日,新任南 京警备司令天谷少将在招待各国外交代表时说:在扬州,中国人和 日本人的关系良好,但是在南京,外国人干涉鼓励下的抗日情绪在 当地中国居民中继续存在,妨碍了恢复正常局面。⑥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一直试图限制委员会成员的活动,他 们不让委员会成员在城内自由行动,更不能出城。12月28日,日 军曾向拉贝提出建议,认为德国人应该集中在一个有警卫的地 方⑦;30日,美国人也得到了日军相同的关照⑧。不过,这一软禁 ① <魏特琳El记),1938年2月17日。 ② <贝德士致妻子函)(1938年2月1 E1),<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 屠杀)。第32页。 ③ <满铁档案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组史料),<民国档案)194年第2期。 ④ (驻南京总领事花轮义敬致驻北平森岛参事官函)(1938年4月12 E1)。中央档案 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 编:南京大屠杀),中华书局195年版。第365-366页。 ⑤ <满铁档案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组史料),<民国档案)1994年第2期。 ⑥ <驻华大使馆三等秘书(阿利森)发给国务卿的电报)(1938年2月6 E1),<南京大 屠杀:英美人士的目击报道),第198—19页。 ⑦ (拉贝El记),1937年12月28 El。 ⑧ Martha Lurid,~nally,Ame一∞,l Misionary Eo~a.tnesses to the Nanking Masacre。 1937一I938,Yale Divinity School Library Occasional Publication,No.9,1999,P. 36. · 2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外国人的设想最终没有能付诸实施。威胁更是日军对国际委员会 成员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了不让国际委员会成员抗议和揭露日 军的暴行,贝德士和费奇等人曾被日本使馆主要官员正式传讯,他 们指认贝德士“反日”,并诬蔑他有“精神病”,还恐吓如不停止攻击 日军,所有在南京的传教士将被赶出南京。①为了对付委员会对 日军暴行的指控,日军恐吓胁迫可怜的中国人否认向委员会成员 说过的事情,有些中国人甚至被迫准备证明抢劫、强奸和焚烧乃是 中国人而非日本人所为。②日军试图借此迫使委员会成员不敢再 轻易抗议日军的暴行。对于一些要求去上海的委员会成员,日军 则不断威胁他们不得向外界讲日军的坏话,否则将得不到再回南 京的许可。③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有时还会遭到日 军殴打和侮辱,甚至面临生命的威胁。此类案例很多,如12月22 日,委员会成员克勒格尔(Kroeger)和哈茨(Hatz)遭到日军士兵的 攻击,克勒格尔曾遭到他们的捆绑。25日,里格斯为了保护一名 被日军追逐的妇女,遭到一名日军军官的反复殴打,这名军官还要 求里格斯在他面前磕头。 日军当局扶植伪自治政权压迫取代安全区 日军在不断威胁、殴打国际委员会成员并限制其活动的同时, 积极扶植傀儡政权来取代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从而最终达到 ①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第49—5O页。 ② Martha Lurid Smaly,Amber'/can M/s/onary E3ewitnesses the Nanking Masacre, 1937-1938.Yak Divinity School Library Oeeaskm~Publication,No.9,1999,P. 43. ③ 参见《拉贝日记》,1938年2月10日。 · 244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迫使安全区解散的目的。策划成立傀儡政权的任务主要是由日军 特务机关及日本驻南京使领馆负责的。1938年1月1日南京市 自治委员会正式成立后,在日军当局的导演下,南京市自治委员会 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蚕食压迫安全区,直至安全区被迫解散。 一 是驱逐安全区难民回家,以达到接收安全区行政权的目的。 自治委员会成立之后,在市内设置划分了行政区,但是由于日军暴 行仍未有丝毫收敛,难民们仍留在安全区内不肯回家,这使得自治 委员会下辖的各行政区徒有虚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日军特务 机关的长官松冈会同自治委员会召集各难民收容所的负责人举行 了一次会议,会上松冈要求难民必须返回其城区的原住处,截止日 期是2月4日。如果不遵守此要求,日军士兵将采取武力把所有 难民驱逐出安全区。2月10日,自治委员会在日军的授意下又到 处张贴“安民布告”:“禁止难民久住难民区,违者严厉处罚。”另一 方面又令各区公所组织宣传队,劝说难民回家居住,同时宣称“凡 回己宅居住者,每人每日发米半升,每五日至各区公所领取一 次”①,以此引诱难民回家。据日军特务机关报告,到1938年2月 末,各区登记居民数达172502人。②由于大多数难民相继返回, 国际委员会对安全区的行政权力逐渐为自治委员会所取代。③ 二是禁止国际委员会在安全区出售粮食,剥夺安全区的民政 救济能力。南京市自治委员会成立不久,即1月6日,日本大使馆 的福田通知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根据军事当局的决定,国际委 ① 范式之:<敌蹂脯下的南京>;蒋公谷:<陷京三月记>,均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 料>,第124—125、88页。 ② <满铁档案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组史料>,<民国档案)194年第2期。 ③ 日本著名学者洞富雄教授认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安全区所拥有的行政职权,事 实上于2月7、8日左右,似已移交自治委员会,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名称是在其 职权移交完毕后更改的。参见洞富雄著<南京大屠杀>,第152—153页。 · 24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员会应予解散,其储备和资金由自治委员会接管。”拉贝当即表示 了抗议。①日军试图接管国际委员会的救济财产遭到严厉拒绝之 后,遂封闭了国际委员会的粮食配售点,以此来胁迫国际委员会, 其用心在日军特务机关的一份报告中表露得十分明显:“由于本年 初前后难民的粮食问题已经颇为严重,因此要借此机会将救恤难 民的实权从国际委员会手中夺过来0'1②1月8日,日军当局准备 用暴力封锁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米店。10日,国际委员会所开米 店被迫停止营业。与此同时自治委员会在安全区之外开张一家米 店,以吸引安全区难民离开安全区。这样,在日军当局的压迫下, 国际委员会原有的救济难民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 三是设立警察机关,接收安全区的治安权。南京安全区宣布 成立之时,原南京市政府曾赋予其有关治安、消防等方面的管理权 力,但日军攻占南京不久,安全区内的400余名警察就遭日军捕 杀,后来安全区的治安警察实际上是由西方人士来充当的。南京 自治委员会成立之后,在日军的支持下,自治委员会于1月初成立 警察机关。自治委员会通过协助日军当局发放良民证、协助日军 逮捕所谓“残败兵及抗日分子”和协助日军特务机关收缴遗散各地 的兵器等一系列活动,逐渐接收了国际委员会对安全区的治安权。 由于日军当局对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敌视和日军扶植的南京 市自治委员会对难民区的蚕食,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面临巨大 压力。1938年1月初,由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引起世界舆论的谴 责,东京方面又给南京日军当局发来严厉指示,命令南京的秩序要 无条件地恢复,一切行政工作均应由自治委员会而非由国际委员 ① <拉贝日记),1938年1月6日。 ② <满铁档案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组史料),<民国档案)194年第2期。 · 24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会承担。①在南京日本大使馆的参赞福田告知拉贝这一信息后, 国际委员会立即回复一公函,公函声明:国际委员会深盼自治委员 会“能迅速行使警务、消防及卫生各项职权”,并保证国际委员会对 地方政府的行政权,毫无恋栈之意。②与此同时,拉贝也开始考虑 为消除日军误解更改委员会的名称。 随着大批难民相继离开安全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实际上已 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2月中旬,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决定成立 第四区,第四区实际上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国际安全区。2月l8 日,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理事会成员在宁海路总部开会,会上决 定将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更名为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国际委 员会称:更名后的国际委员会更符合委员会的工作性质,“庶与目 前的实际工作更为相符”③,便于委员会继续开展自己的工作。实 际上,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更名标志着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正 式宣布放弃自己对安全区的行政管理权,南京安全区随之解散,从 此之后,国际委员会仅仅成为一个救济机构。但安全区解散后,许 多难民收容所一直存在到6月份才最后关闭。 结束语 南京安全区是一个由国际民间人士组成的为战争难民设置的 中立区,虽然它的成立得到美、德、英三国外交官的支持,也得到了 中国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但未能得到日军当局的承认。尽管日军 ① <拉贝日记>,1938年1月7日。 ⑦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第286页。 ③ T'anothyBrook,Docuraentson theRa~ofNal,ing(the UniversityofM;cIli酗n Pres, 1999)。P.166. · 2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占领南京初期出于利用的目的,对安全区的地位曾给予一定程度 的默认,但是日军始终认为安全区的存在妨碍了日军在南京建立 “新秩序”,而且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日军暴行的抵制与揭露,更加 导致了日军当局对安全区的强烈不满和仇视。在日军当局眼中,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这样一个纯粹中立的国际救济组织已“变 异”为一个反日的带有不可告人目的的机构。而事实上,南京安全 区国际委员会的成员,有的甚至是日本同盟国德国的人士,曾多次 表明他们并不是“反日”派,他们反对的只是一切丧失人性、良知和 道德的残暴行为。 . 战争期间,从人道主义出发,由中立国民间人士成立收容和保 护难民的中立区,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有许多先例,也符合国际法中 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人道原则”0①但日军在攻占南京的过 程中,试图通过非人道的暴行来达到“膺惩暴支”、“速战速决”的战 略目的,显然,西方人士倡议成立的安全区违背了日军当局的战略 意图,而且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安全区的存在又大大阻碍了日 军这一战略目的的实施,因此,南京安全区从成立之初,实际上就 已注定了它必然要遭到日军当局仇视并被强迫解散的结局。 [作者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副 教授。 南京 210097] 【责任编辑:谢维】 ① 参见<日内瓦公约)(1929年),载<国际条约集(1924-1933),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1年版。关于对国际法中“人道原则”的论述。参见李恩涵的论文<南京大屠杀 所涉及的战争国际法)(李恩涵:<日本军战争暴行之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 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55—1O4页)。 · 24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张连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43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8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2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21
浏览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