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种外来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婚姻变迁

两种外来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婚姻变迁

举报
开通vip

两种外来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婚姻变迁 2007 年 8 月    第 23 卷第 3 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ug. 2007 Vol. 23  No. 3 两种外来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婚姻变迁 Ξ 杨彩娟 ,姚米佳 (陕西教育学院 , 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 :鸦片战争后 ,各种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婚姻。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精神 ,启蒙了中国婚姻 主体的自我意识 ,对近代都市读书人的婚姻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婚姻权的下移是...

两种外来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婚姻变迁
2007 年 8 月    第 23 卷第 3 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ug. 2007 Vol. 23  No. 3 两种外来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婚姻变迁 Ξ 杨彩娟 ,姚米佳 (陕西教育学院 , 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 :鸦片战争后 ,各种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婚姻。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精神 ,启蒙了中国婚姻 主体的自我意识 ,对近代都市读书人的婚姻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婚姻权的下移是其最大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阶 级斗争框架下的妇女理伦 ,解放了传统社会等级和婚姻关系中的妇女 ,对革命政权区域内乡村群众的婚姻变革产 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文化思想 ;婚姻变迁 中图分类号 :C913. 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598X(2007) 03 - 0056 - 04 鸦片战争中国惨败 ,国人不得不放下天朝上国架子 ,努力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在诸多外来思想文化中 ,以自由主义为核 心价值的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和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精神的马克思主义 ,对近代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 影响 ,本文着重论述这两种外来思想文化影响下的近代中国婚姻变迁。 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下的婚姻变迁 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包括婚姻观念也输入中国 ,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最早感知中西婚姻差异的是清末民初从事涉外事务的外交人员、留学生和接 受了西学的知识分子等。他们在对中西方婚姻差异的比对中 ,有意无意地、情愿不情愿地进行着情感和理智上的选择 ,在对 西方婚姻的介绍中展开了对中国传统婚姻的猛烈抨击 ,并起而大胆追求新的婚姻。 1. 抨击传统婚姻 ,提倡新式婚姻 对传统婚姻的批判集中在婚姻决定权、婚姻礼俗以及婚姻结构问题等方面。礼俗主要涉及反对早婚 ,提倡晚婚 ;反对繁 琐礼仪、聘金、贞节 ,提倡文明婚嫁等方面。婚姻结构主要涉及反对“纳妾”,提倡一夫一妻制等。婚姻决定权是重中之重的问 题。中国传统婚姻服务于家庭、宗族的发展 ,婚姻主体的利益、感受等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 ,婚姻主体没有权力决定娶谁或嫁 谁 ,有权做决定的是来自于家族的核心力量。维新领袖康有为批判这种婚姻为“男女之约 ,不由自主”,全凭“父母定之”。[ 1 ]高 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的陈独秀高呼要打倒三纲。鲁迅则撰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尖锐地批判父权。 在批判传统婚姻的同时 ,谭嗣同提出“夫妇择偶判妻 ,皆由两情自愿。”[ 2 ]严复声称 :“男女自行择偶”,“实为天理之所宜 , 而又为将来必至之欲”。[ 3 ]金天翮认为“婚姻者 ,世界最神圣最洁净的爱力之烧点也”,主张实行“婚姻自由”。[ 4 ]男女婚姻主体 不仅在择偶方面追求自主权 ,也提出了离异自由权。“夫妇不合 ,辄自离异 ,夫无河东狮吼之患 ,妻无中庭相器之忧 ,得人道自 立之宜 ,无终身相继之苦”。[ 5 ]辛亥革命后 ,有些人在婚姻自由方面走得更远 ,他们认为爱情与天气是差不多一样的自然现象 , 天气不能天天一样 ,爱情自然也难免要有转变 ,并公然声称“废婚制”,“实为今日之要图”。[ 6 ] 这一时期婚姻变革的主导思想是西方的民权、平等、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 ,婚姻变革的目标就是建立西方式的婚姻 ,在婚 姻中以个体生命的情爱为首要原则。瑞典妇女理论家爱伦·凯的恋爱是结婚的唯一前提的观点深受青年人的青睐。但是西 方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个性解放、平等、平权等思想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婚姻中过分自由也出现了“杯水主义”的糟粕 , 这些局限性或者糟粕 ,却被早期宣传西方婚姻家庭观念的人所忽略 ,因此时人不免对西方的婚姻产生理想化的意向 ;因对西 方婚姻的理想化意向 ,在对传统婚姻的批判上又不免趋于极端 ,他们基本上把中国传统婚姻和道德规范作为消极的对立面加 以批判和否定。 65 Ξ 收稿日期 :2007 - 04 - 25 基金项目 :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项目 (05 KJ016) 作者简介 :杨彩娟 (1970 - ) ,女 ,陕西岐山人 ,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教师 ;姚米佳 (1964 - ) ,女 ,陕西蒲城人 ,陕西教育学 院政法系教授。 2. 拒绝包办婚姻 ,追求自主婚姻 时人在观念上批判传统婚姻 ,肯定并勾画新式婚姻蓝图的同时 ,还积极从自身做起 ,冲破牢笼 ,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婚姻。 当然这种努力在不同年龄、不同家庭出身、不同学历背景和不同生活阅历以及不同性别的人身上有所区别。 晚清状员外交官洪钧携赛金花以大臣夫人的身份活动在欧洲的外交圈 ,虽有入乡随俗之需 ,但在模仿西方婚姻习俗方 面 ,可谓是迈出了第一步。梁启超和谭嗣同“首倡不纳妾”并积极践行之。[ 7 ]孙中山在主持南京临时政府期间 ,颁布政令 ,禁止 买卖奴婢和蓄娼 ,提倡文明婚姻。上述所及各位 ,在接受并传播新的婚姻观念前 ,大多已有传统婚姻在身 ,他们在宣传新的婚 姻理念时 ,在很长时间里都维持着原有的婚姻。他们观念上的激进和行动上的传统 ,反映了婚姻变革中第一代人的尴尬处 境。年龄稍小一代的人 ,如鲁迅、胡适等人 ,他们接受新式婚姻观念时 ,正值谈婚论嫁之时 ,他们本该在反对并拒绝传统婚姻 方面更坚决些 ,由于此二人共同的失怙背景 ,他们事实上妥协于寡母包办婚姻 ,并长时间品尝着婚姻不自主所带来的苦痛。 而蒋廷黻、毛泽东等人 ,也有家庭的包办婚姻在身 ,但他们在追求婚姻自主方面义无反顾。一些觉醒的女性也站在历史前沿 , 勇敢抗拒传统婚姻。著名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秋瑾 ,身先士卒 ,挣脱不幸婚姻。湖南女子赵五贞自尽于花轿。天津女子郭隆 真大闹婚礼 ,抗拒家庭包办婚姻。 进步人士不同程度地在实践中探索新式婚姻 ,抗拒传统婚姻 ,为追求幸福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 ,这是中国人主体意识 觉醒的表现 ,反应了历史的进步。但这种抗争也造成一群凄苦女性的悲剧。孙中山、蒋介石的家庭包办夫人 ,因她们有子 ,事 实上的婚姻短短续续是存在的 ,但她们终遭遗弃。鲁迅的家庭包办夫人 ,和鲁迅不存在事实上的婚姻 ,虽未遭遗弃 ,但她在周 家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蒋廷黻与毛泽东的家庭包办夫人 ,由于蒋毛的强硬抵制 ,并不存在事实上的婚姻 ,她们也因此早早 抑郁身亡。 西风东渐下出现的第一次婚姻观念和习俗上的某些变化 ,从地域上“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以及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的附 近地区”。[ 8 ]从人员上看主要集中在开风气之先的学生、知识分子和一部分涉外人员群体中 ,他们的人数在中国人口结构中只 占少数。从本质上与其说是年轻人抗拒家庭包办给自己的那个女子或者男子 ,还不如说是抗拒家庭包办这件事本身 ,婚姻中 的男女主体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反抗家庭是这一时期婚姻变革的主要特征 ,婚姻中的男女主体双方的关系 ,还是个有待实践的 问题。总之 ,虽然从地理范围、人员数量、或者斗争本质来看 ,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的婚姻变迁还不足以动摇传统婚姻在中国 的基础 ,但毕竟使得婚姻权开始从家庭核心势力手中向婚姻主体下移。此后 ,婚姻权的下移 ,在城乡的表现形态有所差异。 城市仍然以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为指导 ,自由结婚、自由离婚日益为民众接受 ,趋于流行 ,30 年代国民党以立法的形式对之进行 了肯定。下面着重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婚姻变迁。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推动下的婚姻变迁 作为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就注定了妇女遭受男人压迫。此后随之而来的是轻 视 ,甚至蔑视妇女的时代”。[ 9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并把这种压迫上升为阶级压迫 ,“丈夫是资产者 , 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 ,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 ,而最初的阶 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 10 ]这就在妇女解放和无产阶级解放之间找到了交点 ,在家庭问题的解决和社会 问题的解决上找到了共同出路 ———消灭私有制。妇女和无产阶级共同进行阶级斗争 ,发动革命运动 ,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才 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1. 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思维下的革命婚姻 五四运动后 ,上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入中国。李大钊、陈独秀、向警予、毛泽东等曾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关注中国妇 女问题以及婚姻问题的知识分子 ,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 ,开始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为理论武器 ,以马克思主义妇 女理论为指导 ,重新探讨妇女问题和婚姻问题。 首先 ,他们认为妇女的解放离不开社会革命运动 ,“经济问题一旦解决 ,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 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是可以决的”,[ 11 ]妇女的解放“非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来改革社会制度不可”,[ 12 ]“劳动妇女的解放与整 个阶级的胜利是分不开的 ,只有阶级的胜利 ,妇女才能得到真正解放。”[ 13 ]也就是说 ,他们认为妇女问题从属于更大的社会问 题 ,妇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离不开社会革命运动 ,离不开阶级斗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的胜利 , 妇女解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视野中被纳入到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中 ,广大劳动妇女要想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 ,只有投身于 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中。 其次 ,他们认为社会革命运动离不开妇女的参与。1919 年 ,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认为 ,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 , “最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通过“联合同志 ,不分男女老幼 ,士农工商”。[ 14 ]此后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妇女是 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 13 ]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 ,要是没有女子参加 ,就做不成气。我们打日本 ,没有女子参加 ,就打不成 ; 生产运动 ,没有女子参加 ,也不行。无论什么事情 ,没有女子都绝不能成功”。[ 15 ]这样 ,以阶级的解放和民族的解放为前提而实 现妇女解放的思维框架中 ,妇女自身的力量或作用 ,共产主义者从联合的角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妇女解放离不开社会革命运动的预设前提 ,和社会革命运动离不开妇女参与的角色定位 ,对于渴望自身解放渴望新婚姻 的女性 ,开启了一扇大门 ———通过革命来获得自身的解放。土地革命时期 ,贺子珍、伍若兰、康克清、金维映等成为革命队伍 75 里的巾帼英雄。她们一方面与男性承担着同样的社会责任 ,革命要求她们按照男性的标准来建构自身 ,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境 遇下 ,天下兴亡 ,“匹妇亦与有责”[ 14 ]的社会要求 ;另一方面 ,她们可以自由恋爱 ,自主选择婚姻 ,贺毛、伍朱、金邓等结成革命伴 侣 ,是她们走出家庭 ,投身革命后对个体生命来说最大的收获。 苏区女革命者的极度稀缺 ,事实上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并不多。延安时期 ,大批知识分子 ,特别是广大女知识分子奔赴 延安 ,缓解了革命队伍性别比失衡的压力。英雄美女的爱情故事在延安演绎为工农干部与知识女性的革命婚恋模式。革命 婚姻模式 ,是西方民权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婚姻的诉求 ,在新的国家革命斗争的历史场景中 ,在马克思主义革命队伍里的一种 实践模式 ,这种模式随着革命的一步步发展而在革命队伍中逐步取得主导性地位。这不仅为党的婚姻立法提供了基本经验 , 也对根据地群众婚姻观念风俗的转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 ,革命婚姻中男女年龄、地位和出身上的悬殊 ,表明这种婚姻仍然是在没有改变传统性别秩序的范围内进行的。 对男性而言 ,婚姻上的优先权是与他们在革命队伍中取得的地位相一致的。工农出身的老干部 ,娶年青漂亮的知识女性 ,如 果是两情相悦 ,本无可厚非 ,但某种程度上存在的组织介入 ,体现了革命对男性地位的保护。丁玲的《三八节有感》、马加的《间 隔》等杂文和小说曾对此有所指涉。对女性而言 ,嫁给革命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追求的一个符号 ,一种象征。苏区时期 ,金 维映在邓小平被指控为毛邓集团时离他而去 ;1930 年李梅五被开除党籍后郭隆真随之与其离异反证了当这种符号 ,象征不存 在的时候 ,婚姻也将不存在。这两起婚姻中的女性都曾抗过婚 ,都是婚姻自由的追求者 ,都在革命斗争中自主选择了婚姻又 自主放弃了自选婚姻 ,这种自主选择的背后 ,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巨大的无形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党的事业 ,就是对革命事业 的神圣追求。这种自主选择不管是合是散 ,体现的主体价值是是否有利于革命 ,是否与主流政治要求一致。这种标准一直延 续到文革结束。革命队伍内部 ,在性别秩序上的老传统和个体利益让位于集体利益、党的利益、民族利益的新传统共同作用 影响下 ,革命婚姻中女性自主选择的背后事实上是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缺失的不自主选择。 2. 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传统婚姻的改造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就特别注重妇女的解放和对传统婚姻的改造。从党的成立到大革命的失败 ,由于一系列原 因 ,党对妇女的解放以及对传统婚姻改造的主张 ,大抵上只是以书面文字的方式存在于党的文件中。根据地开辟、革命政权 建立后 ,党运用立法的形式逐步加大对传统婚姻的改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党领导下的革命政权颁布的婚姻法规定 40 个。 最主要的有 1931 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1934 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1939 年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条 例》、1944 年的《修正陕甘宁边区婚姻暂行条例》、1946 年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婚姻条例》等。这些婚姻法规颁布时的具体情况 不同 ,从内容和体例上都有一些调整 ,但婚姻自由与男女平等的精神却始终贯穿于这些法规之中。 和谐婚姻涉及婚姻内外力量的协调和婚姻内部男女力量的协调。中国传统婚姻形成外部力量主宰内部力量 ,内部男性 主宰女性的不平等格局。改造传统婚姻 ,必须打破这种不平等格局。 婚姻自由的斗争就是婚姻主体向婚姻外力量争夺自主权的斗争。党颁布的一系列婚姻法令 ,无不以婚姻自由为基本原 则。1931 年《婚姻条例》强调 :“婚姻以自由为原则”,“不许任何一方或第三者加以强迫”;1934《婚姻法》重申 :“确立男女婚姻 以自由为原则”。1939 年《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规定 :“男女婚姻照本人之自由意志为原则”。1946 年《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 继续强调 :“男女婚姻以自愿为原则”。[ 16 ] 传统婚姻中男女不平等外在表现为男子对女子的压迫 ,其本质是男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 ,地位的不平等。党的婚 姻法令强调男女的平等地位 ,并使女子获得了一系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31 年《婚姻条例》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 ,禁 止一夫多妻制”;1934 年《婚姻法》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 ,禁止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1939 年《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规定 : “实行一夫一妻制 ,禁止纳妾”;1944 年《修正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重申 :“实行一夫一妻制 ,禁止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16 ]禁 止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给予了婚姻中女子与男子同等的专一义务和权力。在离婚问题上也打破了男子的垄断权 ,实行自由 离婚。1931 年《婚姻条例》规定 ,男女双方同意或一方坚决要求离婚 ,“即行离婚”;1939 年《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规定只要男 女双方自愿离婚 ,便可“向当地乡政府或市政府请求离婚登记”,政府“发给离婚证”。[ 16 ] 党颁布的婚姻法规 ,是革命者自身婚姻实践在立法上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也是党早期改造根据地群众婚姻的总结 ,体现了革命者和 党反对封建专制压迫 ,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这些法令的颁布和实施 ,促进了妇女的解放和革命政权区域群众婚姻的变革。 一是自由结婚盛行。江西苏区在反包办婚姻方面 ,“收到了相当的效果”,[ 17 ]赣西苏区不少青年男女获得了“结婚自 由”。[ 18 ] 二是农村女性意识上升。婚姻法规的颁布 ,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束缚人类尤其是束缚女子的封建锁链。解除锁链的广 大妇女 ,终于敢于挑战丈夫的权威 ,有的地方“丈夫骂老婆的少了 ,老婆骂丈夫的反倒多起来了”[ 19 ] 。以前买卖婚姻中的女性 , 或者在婚姻中长期受到不平等待遇的广大女性 ,借助于革命政权颁布的婚姻法规 ,大胆地提出离婚 ,以挣脱不幸婚姻给自己 带来的伤害。苏区时 ,寻邬县“各处乡政府设立之初 ,所接离婚案子日必数起 ,多是女子提出来的。”“十个离婚案子 ,女子提出 来的占九个 ,男子提出来的不过一个。”[ 19 ]龙岩县委“简直没有一天不有几件妇女离婚的案子 ⋯⋯尤以反对包办婚姻的厉 害”。[ 20 ]延安时期 ,边区各地发生的婚姻案件逐步上升 ,1940 年 77 件 ,1941 年 125 件 ,1942 年 224 件 ,1943 年 203 件 ,1944 年 173 件 ,1945 年 130 件。在延安时期日益增多的离婚案件中 ,也是以女方提出离婚居多 ,子长县向边区民政厅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说“离婚案 件逐年增多 ,十分之九尽是女方提出离婚”。[ 21 ] 自由结婚的增多 ,传统包办婚姻的解体 ,表明党对传统婚姻的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自由结婚主要体现的是婚姻中男 85 女双方的共同利益 ,在向传统势力抗衡的斗争中 ,男女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他们之间没有利害上的冲突。但女人敢于骂男人 , 很多女人闹着要离婚却是对婚姻中男性权威的挑战 ,引起了男性的不满 ,他们认为“八路军什么都好 ,就是离婚不好”。[ 22 ]因此 党的婚姻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事实上变相的买卖婚姻、早婚等现象在传统势力和男性的支持下仍然占据 着主流。 总之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 ,近代中国婚姻的变化 ,是在外来力量的催生和内部传统力量的抗衡中发生的。传统力量在 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风光不再 ,但经过了一次次的冲击、洗礼 ,在中国很多偏远地区及一部分都市民众中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西 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精神 ,启蒙了中国婚姻主体的自我意识 ,对近代都市读书人的婚姻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 阶级斗争框架下的妇女理伦 ,解放了传统社会等级和婚姻关系中的妇女 ,对革命政权区域内的乡村群众的婚姻变革产生了巨 大影响。自由结婚、自由离婚是上述两种外来思想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城乡婚姻变革的共同成果。但不同的是 ,城市的自由结 婚以情感型结合为主 ,自由离婚以男离女为多 ;革命队伍与乡村的自由结婚日益以政治符号为象征的功能型结合为主 ,自由 离婚以女离男居多。 [参 考 文 献 ] [1 ]  康有为 . 实理公法全书[ G] .中国文化研究集刊. 第一辑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4. 332. [2 ]  谭嗣同 . 仁学三十八[ G] .谭嗣同全集 (下)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351. [3 ]  严复. 严复集 :第二册[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470. [4 ]  金天翮 . 女界钟[ M ]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67 - 76 ;5. [5 ]  康有为 . 大同书[ M ]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6. 138. [6 ]  李绰. 告主张“小家庭”反对“废婚制”者[ N ] .觉悟. 1920 - 07 - 10. [7 ]  邵先崇 . 近代中国的新式婚姻[ M ]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11. [8 ]  傅建成 ,王红岩 . 苏区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姻制度改革分析[J ]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3) . [9 ]  奥古斯特·倍倍尔. 妇女与社会主义[ M ] . 上海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5. 25. [10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2 ;63. [11 ]  李大钊 . 每周评论第 35 号 ,1919 年 8 月. [ 12 ]  陈独秀 . 独秀文存[ M ] .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788. [13 ]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毛泽东主席论妇女[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8. 4. [14 ]  毛泽东 . 民众的大联合[ G] .毛泽东早期文稿 . 长沙 :湖南出版社 ,1978. 338. [15 ]  毛泽东文集 :第 2 卷[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 167. [16 ]  韩延龙 ,常兆儒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 M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789 - 878. [17 ]  江西省档案馆. 江西苏区中共省委 工作总结 关于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关于年中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报告 (续) [ G] .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上) .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2. 473. [18 ]  江西省档案馆. 赣西苏维埃区域的现状[ G]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上) .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179. [19 ]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324 ;179. [20 ]  江西档案馆.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下) [ M ] .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21 ]  秦燕 ,岳珑. 走出封闭 :陕北妇女的婚姻与生育 :1900 - 1949[ 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 149. [22 ]  秦燕. 陕甘宁边区婚姻法规变动及其启示[J ] .妇女研究论丛 ,1994 (4) . [责任编辑  李兆平 ] On Chinese Marriage Changes Under the Effect of Two Cultural Thoughts in Modern Times YAN G Cai2juan , YAO Mi2jia ( Politics and Law Department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Xi’an 710061 , China)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Marriage changed with the changes of Chinese sociotu after Opium War.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capitalistic culture from west , t raditional marriage was damaged in city to some extent . The shift of the marriage decision rights f rom family authority down to young people is the main achievements. On the promoting of Marxism , many women gained liberation , more strikes to traditional marriage took place in the CPC’s revolutionary area. Key words :modern times ; cultural thoughts ; marriage changes 95
本文档为【两种外来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婚姻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019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0-12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