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举报
开通vip

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套科学版) 2002年 第2g卷 第 3期 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刘 玉 娥 (许 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许 昌 46i000) 摘 要 盂 于一生十丹重视人 的精神境界 的培养 和提升 .他提 出的“浩然 之气”说对 中国知识 分子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至太至 刚 ,配义与道 是浩然之气 的重要 内涵 ;与人 为善 ,忧患 意识是 浩然之 气”的修炼方法 ;动心 忍性 ,反求诸 己是“浩然之气”的修 养过 程 美键词 孟子;浩然之气j精神境界 中国...

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套科学版) 2002年 第2g卷 第 3期 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刘 玉 娥 (许 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许 昌 46i000) 摘 要 盂 于一生十丹重视人 的精神境界 的培养 和提升 .他提 出的“浩然 之气”说对 中国知识 分子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至太至 刚 ,配义与道 是浩然之气 的重要 内涵 ;与人 为善 ,忧患 意识是 浩然之 气”的修炼方法 ;动心 忍性 ,反求诸 己是“浩然之气”的修 养过 程 美键词 孟子;浩然之气j精神境界 中国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2359(2002)∞ 0008—03 作者简介:刘玉娥(1 955一),女,河南许昌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孟子思想研究 如果说 中国儒学就是人学,那幺 ,孟子则堪称人 学大师。孟子所处的时代 ,使他在人生哲学方面倾注 了更多的精力。孔子较多地关注人的礼 、义方面的修 养,孟子则较多地关注人的内在精神境界 的提升 。他 提 出的“浩然之气”.在 中国人学思想史上具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 ,对今 日中国之精神文明建设亦具有重 要意义。 一 、 至大至 刚,配义与道 :浩 然之气 的特征与本 质 孟子十分强调“志”和“气”在一个人的精神修养 和完成 自己人生使命中的重要作用。他说 :“夫志,气 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 ,气次焉 。”(《盂子 · 公孙丑上 》)“志”是意志 ,志向,是内在的;“气”是血 气 ,充盈于躯体之中,是外在的;“志”与“气”是统一 的 ,“志”是“气 的统帅 ,“志”之所趋 ,“气”遂从 之 “志”与“气”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 。一个人活着不 能没有“志”,否则就是与动物没有了区分。但光有 “志”还不够 ,还必须有“气”。要以“志”统帅“气”,而 使“气”充于 自己的生命之中。这样 ,人才可能与之谈 论修养的境界 孟子认为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有“浩 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 ? 第一 ,“至大至刚”。其 大”,已至无可再大 .充塞 天 地、宇宙 之间,“大”,博也 ,宽广也 ,无边无际也 ; “刚”,坚也,牢固也 .始终如一也 如果联系庄周“大 收稿 日期 :2001 12-28 · 8 · 象无形”、“大音稀声”等意象,可理解为“无限”:比一 切都大.乃“无限”也 ,这指“量”;比一切皆“刚”,也是 无限 ,指“质”也 。这是一种“量”与“质”、内在与外在 都无限的境界 ,以至大到无可复加 第二,“配义与道” 与义与道相生相存 ,而且是 “集义所生”。它既不是生而固有的,也不是偶然一次 义行所能取得的,它产生于义行的不断积累。由于人 的义行不断积累,道德水平亦因之提高,人的道德最 终达到与天地相配的高尚精神境界。 “至大至刚”是“浩然 之气”的特征性 描绘 ,“配 义与道”是“浩然之气”的本质性揭示 。但用“配”字 , 说明“浩然之气”还需要性格、气质方 面的因素,不完 全是 由“义”、“道”所决定的 但无疑“浩然之气”需 “集 义”而生 。 “浩然正气 ”体现在人生方面 ,就是“居天下之广 居 (指仁),立 天下之正位(指义),行天下 之大道(指 仁义之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此谓 “至大”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 ·滕文公下》)“舍生取义”,此谓“至刚”也。 在人生旅途中,如何对待富贵、贫贱,这是每一 个人都不能回避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在历史或现实中,人都是追 求富贵.摆脱贫贱,这原是天然台理的。但是孟子提 出一个界限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无论是处 于富贵或处于贫贱 ,都应保持“志”的不变 尤其是在 某些关键时刻,后有强力的威-蹑.前有富贵的诱惑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叉该怎么办呢?如果屈服于威慑时富贵可求,如果不 为威慑所屈服,则终生贫贱,甚至丧失生命。何去何 从,叉该如何选择?孟子提出“威武不能屈”这五个 字,可 以说是字字千钧,指引 出一条人 生正确 的道 路,要坚持真理 ,忠于理想 ,永远保持其“志”, 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 .如何对待生死 ,尤其是当 生和义发生矛盾时,人应作如何选择?这是每个人都 不 能回避的问题。孟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舍生 取义”。虽然“生”是我之所欲,而“义”更是我之所欲 , 故 不能舍“义”而苟且偷“生”。“死”是我之所恶 ,而 “不义”更是我之所恶 .故不能避“死”而陷于“不义”。 人都求。生”,但生就要生得像一个光明正大、顶天立 地的人。不能背弃民族 、人 民的“公义”,卑躬屈膝,苟 且偷生。人都不欲“死”,但死就要死得重于泰山,为 民族、为人 民的“公义”而死 ,义无反顾 。孟子的“舍生 取义”体现出“尚公”的精神境界,它培养出千百万为 民族、为人 民的“公义”而慷慨捐躯的伟大人物 ,锻造 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 。 二、与人为善,忧患意识:浩然之气的修炼方法 (--)“与人为善”,配义也 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孟子提出“善于人同”。何谓 。善与人同”?乐于取人之善为己善,舍去已之不善, 而从之善。这种取人之善 以为己善即“善与人同”的 道 德修养方法 ,孟 子又称之为“与人为善”.意即:与 他人一道为善,这是一种要求 自己吸取人之所长.以 补己之不足的修养方法 ,也就是“善与人同”。“舍己 从人 ,乐取于人 以为善”,这 既要看到 自己道德的不 足 ,又要看到别人道德之长。一个人要乐于取人之所 长,以补己之不足.道德修养才有可能提高。这也就 是孟子所说的“取诸人 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其 实,孟 子所说 的“善与人 同”与孔子说的“见 贤思齐 焉”是同一个意思。它对于今 日青年一代提高道德水 平使之道德完善、理想人格完成是切实可行的。 (--)“忧患意识”,配道也 忧患意识是儒家人生哲 学的显著特色之一,它 既是一种仁者心态,又是一种通达理想人格的修养 方法。忧患自远古已成 为中华 民族的一种普遍心态, 只是俗人之忧 .常常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患得患失,晨 首畏尾,没 得到的怕得不到 ,得到了又怕失去,是所谓“小人常 戚戚”。而儒者则抛开了个人的恩怨得失.荣辱进退 . 是忧天下之兴亡 ,百姓之 困苦 .忧 文明能否延续 .风 气是否淳正。以 L盂 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的进亦忧 ,退 亦忧,“忧 以天下.乐 以天下”正是这种君子之忧 ,概 括而言,所谓忧患意识是对世道人心、国家兴亡、人 类前途的关怀 这种忧患心态.始终是追求真蒋美, 追求崇高理想的。 孔子是提炼升华忧患意识的第一人 。他对时代 风气的衰变非常忧虑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阐义不 能徙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 ·述而》)孔 子常存 忧患 ,他不仅忧一己之善德不达,而且忧天 下.忧国家,忧民族 ,更忧文化衰退变乱。这是以天下 为己任的忧患。 孟子丰富和发展了 L子的忧患思想。他提出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征于 色,发于声 ,而后能喻 。⋯⋯人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孟子 ·告子下》)孟子这段话意思是说 :人只 有常犯错误 .才能总结教训 ,改正错误 ;人 只有在意 志 陷于困惑和思虑受到阻塞之后,才 能精神振奋,有 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于言谈 中,而 后才会被 人了解。一个国家如果 内无懂法度的世臣、辅弼的贤 士,外无强敌人侵的忧患,这个 国家是容易被灭亡 的。当人们懂得以上的道理之后 ,才懂得忧患给人以 生存 ,安乐将导致灭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不 是 吓唬人 ,而是孟子对人生、对历史进行深人探讨之 后得出的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道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 一 个 国家或一个民族 ,如果长期处在既无内忧 ,叉无 外患的环境 中,社会呈现一片歌舞升平景象,纸醇金 迷,人们沉醉于“安乐”之中,就会意志颓丧,最终导 致 国家、民族的衰亡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华 民族是一个古老的 民族 ,历史上,经历 了多少内忧外 患.历尽了千辛万苦 ,但是这个国家 ,这个 民族 ,迄今 仍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 民族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 强敌前不畏惧 ,在险阻前不退缩,在困难前不低头。 这种民族性格 ,源于民族传统文化 ,孟子的“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思想对于民旗性格形成的作用不可忽 视。孟子的“忧患意识”不仅对国家、民族的兴盛具有 重要影响,而且又是提 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可行方法。 三、动心忍性 ,反求诸 己:浩然之气的修炼过程 (一)在苦难中“动心忍性” 孟子在培养“浩然之气”中强调“集义所生”。它 实际上说 的是一种锻炼人的意志和精神境界 的方 法 “非义袭而取之”,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经过 长期的磨炼、培养、积累点滴的“义行”而成。孟子另 有名篇 ,鼓励人们在艰苦条件下磨炼意志,以提高精 神境界。他说:“故天将 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孟 子 ·告子下 》) 孟子认为一个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的人 ,必须在艰苦 环境 中经受磨炼 ,虽然身体饥乏.筋骨劳累,但是在 艰苦磨炼下,反而意志坚定、意气风发、精神振奋,不 ·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为挫折或困难所压倒 ,而是从 中汲取教训 以提 高自 己 ,以致“动心忍性 ”,培养出高尚的精神境界 ,从而 担负起时代使命 ,为 民族、国家、人民做 出一 番丰伟 事业 。无数事实证明 ,贪图安逸 、耽于享乐、不思进 取,会毁了一个人。自古“纨绔子弟少伟男”,而出身 贫寒,所处环境恶劣的人,往往能在艰难困苦的奋斗 抗争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变得有出息,有建树。 “宝剑锋须磨砺出,梅花香 自苦寒来 。”通 向理想人生 境界的路 ,尽管漫长曲折 ,但是经 过一番艰 辛的磨 炼,都可以完成人格的突变,进人人生的理想境界。 (二)“反求诸己” 孟子的道德修养论 本于 性善论 ”,他的道德修 养方法具有 向内求的特点 。他说 :“仁者如射 :射者 正 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 己者 ,反求诸 己而已 矣。”(《孟子 ·公孙丑上》)孟 子以射箭作 比喻:箭射 出而不 中的,不要埋怨获胜者 ,而应反省 自己,找 出 不中的原因,以提高 自己的射箭技术 ,在道德修养上 也应如此 。孟子叉说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 其智,札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 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 ·离娄上》)爱人而得不到 人爱,不要责怪人,要反躬 自省,自己的“仁”够不够? 治人而得不到人治,不要责怪人,而要反躬 自省:自 己的“智 ”够不够?札人而得不到人以礼回敬 ,不要责 怪人,要反躬自省:自己的“敬”够不够?一切行为,凡 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的,都必须 自我反省,找出自身之 不足,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其身正”才能“天下归 之”。孟子这种内求诸己的修养方法是和孔子一致 的。孔子曾说过“君子求诸 己”(《论语 ·卫灵公》),就 是强调君子要严于律己 。 儒家非常重视在不断的反省中完善其道德修养 和提高其精神境界,《论语》中记载: 司马牛问君子, 子 日:‘君子不忧不惧 。 日: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 已乎?’子 曰:‘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惧?”(《论语 · 颜 渊》)就是强调君子要严 于律 己。由此可见,要保 持这种不忧不惧的君子风格 ,关键在于不断地反省。 曾子也曾说:“吾 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学而》)在这一 句话 里,最紧要 的是“省”字。人要在不断 的反省中认 识 自己,排 除杂念和私欲,通过 自我反省 ,明确 自己 在 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以明智 的态度对待人生,以 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所 以在儒家的经典《大学》中更明确地宣称 :“自天子以 至于庶人,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 。”由此可见 ,重视自我 修养 是儒家的优 良传统 。 人生哲学 ,实 际即人如何实现 自身价值 的哲学 思考。孟子所述对我们今人仍有重要意义。其一,他 为人生价值树立 了一个标准,也就是他设定 了一个 人生境界。这个境界 即“浩然之气”,意思既有汇纳百 川之宏大胸襟与势压群峰之豪迈气概,如范仲淹的 以天下为己任,文天祥的临危不惧 ,一身正气。中国 士大夫中,从屈原到谭嗣同,到鲁迅 ,均继承了这种 精神;其二,他为达到这一境界提出了几项准则。如 “集义所生”、“舍生取义”、“与人为善”等 ;其三,他强 调 了达副这种境界必须有一种 坚韧 不拨 的牺 牲精 神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苦 难是人走 向成熟必须 的课程 ,把艰苦困难当作磨砺 自己的过程。这些观念 对于我们今人无疑仍是至珍至贵的箴言。 Noble Spirit:A Lofty Realm of Spirit in M ENG zi’s W hole Life LIU Yu’e (Xuch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l College tXuehang 461000tChina) Abstract:MENG zi devoted much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and raising of people’s Realm of Spirit He advanced training noble spirit t being manliness and keeping a lofty realm of spirit in the whole life.riches and honour could not be loose in morals{poor and lovely could not be removing,and coutdn’t be subdued by force.The iT~tn who wanted to reach a lofty realm of noble spirit needed to have code of brotherhood and morals,to have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and to die in peace and happiness.and then needed to be worried about the world or China and to be cheerful about the world or China.and to be worried and cheerful with the country and people’s consciousness and happiness in the whole life.Today these briliant ideas of M ENG zi are still meanings of use for reference today. Key words:MENG £ ;noble spirit;realm of spirit ·10· [责任编辑 张家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562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2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0-24
浏览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