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举报
开通vip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现代传播 2010年第 10期 (总第 171期 ) 69���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 � 张丽娜 内容摘要! � 非言语交际是一种传播行为。非言语交际通常发生在当事者的无意识中, 但时刻影响 着人们的生活。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强化、替代或否定言语行为, 可以传播相关的意义、情形及欺骗 性。尽管许多民族文化都共有一些非言语交际行为, 但是非言语行为代码往往都是由特定的文化环境 决定的。有时, 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可以形成一种文化的定势。本文试就非言语交际的文化 意义及在跨文...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现代传播 2010年第 10期 (总第 171期 ) 69���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 � 张丽娜 内容摘要! � 非言语交际是一种传播行为。非言语交际通常发生在当事者的无意识中, 但时刻影响 着人们的生活。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强化、替代或否定言语行为, 可以传播相关的意义、情形及欺骗 性。尽管许多民族文化都共有一些非言语交际行为, 但是非言语行为代码往往都是由特定的文化环境 决定的。有时, 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可以形成一种文化的定势。本文试就非言语交际的文化 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 � 非言语交际; 文化差异; 空间说; 时间说; 符号; 文化定势 � � 非言语交际是一种传播行为, 是人类交际和传播 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西方学术界从二十世纪 50年代开始对非言语交际的研究, 随后逐步扩大其 研究领域并最终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 而陆续取得的 突破性研究进展, 更使这门学科变得更加系统和完 善。中国学者近些年对非言语交际文化意义及差异的 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成 分是极具动态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因此, 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非言语交 际, 有助于非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非言语交际的含义 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 人类的交际除了用语言交流外, 还有两种交流形式, 一种是面部表情、个人空间、目光接触、时间的运用 以及交谈中的沉默 (语 ); 另一种是我们所占据和确 立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就是形成我们身份认同的社 会背景和文化环境, 是我们生活所在的能够产生文化 意义的地方。 1�言语与非言语交际的比较 言语与非言语交际都具有象征性符号、传播意义 及模式化, 也就是说, 言语和非言语交际受到与文化 环境相关而形成的规则和习惯的影响。大多数非言语 交际都是后天学习和养成的结果, 并且受文化环境的 影响。透过一些非言语行为, 人们可以了解其中的文 化内涵。不同社会文化体系中有不同的非言语的语言 信息, 就像不同社会有不同的口头语言一样。然而, 非言语与言语交际表意代码之间的一些差异, 对于跨 文化传播和互动具有重要的密切关系。 国外学者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来说明非言语交际表 意中的差异: 一位美国姑娘来到阿尔及利亚, 当她在 阳台上看到一位并不熟悉的年轻男同事在不远处走 过, 出于礼貌就向他挥了挥手。几分钟后, 这位男同 事敲响了姑娘的门, 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姑娘, 好像在 说, 你召唤我就来了。在阿尔及利亚, 男士拜访不认 识的女士是非同寻常的事情, 这让姑娘感到一时不知 所措。姑娘几周后总算搞明白了, 在阿尔及利亚包括 在世界许多其他地方, 美国式的挥手是发出 ∀到这 儿来 # 的非言语行为的信号。 两位刚到法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在路上搭便车赶往 学校, 一位开车的法国人停车捎上他们并用英语与他 们交流。他们很惊讶这位法国人怎么会知道他们是讲 英语的。后来他们乘火车到德国, 列车员走进他们的 包厢, 用英语提示他们不要把脚放在对面的座位上。 这让他们再次感到迷惑, 售票员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是 讲英语的。其实, 拦截搭车的手势语和在火车上的不 文明的体态语早已显示了他们美国人的文化特征。在 不同文化背景中, 某种非言语交际行为有明显的特定 文化含义。而非言语交际必然包含一些体态语, 它是 非语言交际研究中的重点。一些体态语在不同文化中 是共有的, 比如, 通常微笑表示和善, 握手意味着友 好。但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就有了不同的含义。有 些使人们形成习惯的体态语, 也可能在另外一个不同 的文化环境中被误读出人们不认同的文化信息。比 如: 乘坐轿车坐在副驾座上, 为了安全和因为有法规 要求, 在许多国家人们会马上系上安全带。但在马其 张丽娜: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 70��� 现代传播 2010年第 10期 (总第 171期 ) 顿有人就发现, 当这样做时司机对这样的行为非常恼 火, 认为系安全带表明对司机不信任。 甚至我们的外表也同样能够清晰地传达出我们的 某种信息。哲学家汤姆斯 ∃福勒曾说过: ∀观其壳可 知其核。#比如, 一个人的服装修饰也可能就足以显 示出他的国别文化特征。服装有三项基本功能: 遮 体、舒适与文化展示。虽然从古至今服装的这三项功 能都很重要, 但是它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却越来越显 著。美国人着装更喜欢休闲, 色彩丰富, 体恤衫上印 字, 等等。一个人是这样的穿着, 也许不用开口, 就 足以表明他是一个美国人。这些都表明了非言语行为 在无意识中所起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流中, 当交际行为出现误解时, 我们 往往质疑的是我们的言语交际而不是非言语交际。我 们通常会寻求各种不同的方法, 希望从言辞上解释我 们所要表达的正确意思, 甚至可能会从词典上查找更 合适的词语或通过某个语言更精通的人解释一些不熟 悉的语义。相比之下, 却很少首先是发现和确定非言 语交际的错误, 能够发现错误的认知则更显困难。 我们往往通过一些隐含的社会化行为了解非言语 交际的意义。比如, 有学者提出, ∀当你与你喜欢的 人交谈时, 你会身体前倾, 面带微笑, 而且不时地触 摸一下对方, 因为这些行为能够传达出你的关心和在 意对方。# 在许多文化环境中, 这种行为传达出的是 直接和积极的意义。如果人们不展示这些行为, 那 么, 这样的关心和在意对方就不能被表现出来。有 时, 我们也应该学习一些非言语行为交际的策略。 如, 当你与某人见面时握手一定要用力。因为软弱无 力的握手可能表示你在应付, 或者说明你是一个脆弱 的人。同样, 年轻女士在公开场合的礼仪坐姿, 应学 会双腿并拢且要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两脚可构成交叠 状。这些非言语行为交际的策略, 把社会化、群体化 的交际习惯演变成了非言语行为代码的方式。 非言语交际行为与言语交际具有各自的特点, 同 时相辅相成, 共同传达源语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 1981年, 美国学者萨姆瓦托经研究指出, 在面对面 的人际交流中, 通过言语传达的信息仅占 35% , 而 非言语行为 (主要是体势语 ) 所传达的信息高达 65%。但是非言语方式必须在言语的配合下, 才能提 供明确的信息。非言语行为可以强化、替代或否定言 语行为。例如: 当人们摇头并且说 ∀不 # 时, 这是 在强化言语含义; 当人们用手指着 ∀那边 # 而不是 用嘴说 ∀那边 # 时, 则是在用非言语行为替代言语 交际; 当你告诉朋友说 ∀我要见你 # 却并没有在朋 友家出现, 这就是非言语行为在否定言语信息。因 此, 我们可以看到, 非言语行为交际发生在几乎无意 识中, 人们很少能控制他们的非言语行为。可以说, 非言语交际行为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 达情感及在语境中起着决定含义的作用。非言语行为 在交际中具有言语表达不可替代的作用。 2�非言语行为传播什么 尽管语言是一种传播明确、清晰信息的有效甚至 是高效的手段, 但非言语交际行为也可以传达人们可 以真实获知他人的相关信息。非言语行为也传播地位 和权利的信息。例如: 一位上级可以触拍下属, 但是 下属触拍上级通常是不能接受的。心胸宽阔有气量的 体态或手势会使人联想到身份和社会地位, 相反, 畏 畏缩缩的体态传达出的信息是社会地位的低下。 除此之外, 非言语行为也传达出欺骗性。早期的 研究者认为, 一些非言语行为 (如: 躲避目光接触、 触摸等 ) 表明说谎。最新的研究表明, 欺骗是完全 由个人特有的行为所传达出来的, 多由非言语交际中 的不一致性 (矛盾的言行 ) 所揭示, 而不是由特有 的非言语行为所揭示。 大多有关喜好、身份地位、欺骗的非言语交际发 生在无意识中。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互动中起着重要 作用。普遍性和无意识, 是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两个主 要特征。 二、非言语行为的普遍性和差异 各民族文化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既有共性, 又有独 特性。共性是基于人类的共同生理机制, 独特性是人 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后天学习养成的结果。 为了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因为互相不了解而造成 的障碍, 大多数传统的跨文化研究集中在识别非言语 行为中交叉文化的差异上。虽然往往因为情形的不同 而出现偏差并导致严重误解, 但通过错综复杂的状 况, 依然可以发现事物的普遍性。比如, 人们认为德 国人的特点是严谨刻板,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 都是这样。社会学家们会寻找德国人所共有的特性信 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德国人进行交流。 1�非言语行为的普遍性 黑猩猩与人类都有许多非言语行为。如都会通过 眉毛来表现: 眉毛的微微挑起传达出认知, 这是最原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 张丽娜: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现代传播 2010年第 10期 (总第 171期 ) 71��� 始和最普遍的动物行为之一。灵长类动物和人类都有一 些面部表情。在对许多动物进行研究后, 美国研究学者 斯特凡 ∃索米 1988年得出结论: 恒河幼猴普遍表现出的 特别的面部表情与人类婴儿和幼童表现出的表情惊人得 相似, 被普遍解释为基本情感状态的象征。然而, 猴子 间的交际与人类相比就显得简单多了。猴子最基本的交 际能力显然与人类不可同日而语。 人类行为学家 Irenaus E libl- E ibesfeldt在对丧失感 官的聋哑和盲童的非言语交际的研究中表明, 以盲童的 面部表情与有视力的儿童的面部表情做比较, 他们有许 多相似之处。即使盲童看不到其他人的表情进行模仿, 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展示出正常儿童同样的表情。这就表 明了这些行为具有某些天生和遗传的因素。 许多跨文化研究都指出了非言语交际具有的普遍 性, 特别是面部表情的普遍性。有几种面部表情尤其 具有普遍性, 包括眉毛的闪动、皱鼻子 (表示社会 地位的差距 )、厌恶的表情 (一种强烈的社会排斥的 迹象 )。在多数社会群体里, 至少有六种基本情感 (包括幸福、难过、厌恶、害怕、生气和惊讶 ) 是通 过相同的面部表情表达出来的。因为这些情感的表达 具有同样的意义, 所以得到了多数文化群体的认可。 2�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非言语交际带有普遍性但也存在着差异。不同文 化有不同刺激的方式引起非言语行为。比如, 笑, 在 各种人群中可以说是具有共性的。但是, 通常什么能 够引发一个人笑, 这既有具体的个案因素, 也可能具 有不同文化的特定性。同样, 在非言语行为和非言语 交际发生的环境中存在着习惯上的差异。比如, 多数 文化群体中人们都会有亲吻的举止, 但是, 什么环境 下、谁吻谁, 都会存在着差异。在法国, 朋友之间相 互问候时, 人们通常在对方的两个面颊上亲吻, 而不 是亲吻嘴唇。在美国, 朋友间通常是在久别重逢时以 亲吻表达问候, 同时还要拥抱一下。这些亲吻的习惯 也是要有性别区别的。非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 到文化的影响,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 相同的非言语 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意义, 体现不同的功能。 3�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含义分析 空间说 ( proxem ics) 空间说是指研究人际交往的 空间距离及其使用方式和意义, 即人们怎样运用自己 的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标示着人们自己与其他人之间 的交往距离。空间说专家美国的欧 ∃沃斯顿 1970年 在一个学校进行一项研究, 当他听说阿拉伯学生与美 国学生两个群体间产生许多相互抱怨后, 便对这两个 群体的非言语交际作了专门调查, 结果发现, 阿拉伯 学生认为与美国同学交往时感受的是冷漠和无理, 而 美国学生则感到阿拉伯同学傲慢自大和粗鲁。两个群 体在个人空间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则。 欧 ∃沃斯顿的研究证实了艾德华 ∃豪对个人之间 交流时应保持怎样的人体距离这一文化差异。人们在 对待人体距离地态度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传 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塑造出不同的行为举止。艾德华 ∃豪对接 触文化与非接触文化进行了划分, 他对接触文化 ( contact cu lture) 的描述是: 人们交谈时相距较近, 更常运用面对面的体位, 不断地碰触对方, 体触意向 强, 大声地讲话。南美洲和南欧一些国家属于接触文 化这样的社会群体; 而北欧、美国及远东的社会属于 非接触文化 ( noncontact culture), 人们在交谈时习惯 保持 ∀适当 # 的体距, 很少有目光接触, 体触意向 弱。另外, 白人同黑人交谈时, 体距显然要大于白人 与白人或者黑人与黑人的体距。 当然, 除了地域文化外, 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决定 人们交谈时双方应保持怎样的距离。性别、年龄、种 族、背景及话题都会影响到个人空间的运用。事实 上, 一些研究已表明, 地域文化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因 素。比如, 在阿尔及利亚, 性别可能是首要因素, 因 为未婚青年男女几乎不能近距离地站在一起交谈、不 能触碰对方、不能保持直接的目光接触。 目光接触 ( eye contact) 目光接触通常属于空间 说范畴, 因为它能控制人际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直 接的目光交流可以从几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 直接目 光接触能缩短两人间的距离, 而较少目光接触可以增 加两人间的距离。目光接触传达出尊重、地位的意 义, 通常能控制话语。直视别人的双眼既可以暗示攻 击性威胁, 又可以是对真诚坦率交流的渴望。在许多 当代理论学者看来, ∀凝视 # 是权力的象征。把对方 看作被动的对象, 凝视者则处于主动的地位。这种客 体化概念, 即一个人注视而另一个人被注视, 是对目 光接触的诠释和反应的根基。对大多数人而言, 盯视 别人的眼睛几秒钟相对来说无关紧要。然而如果目光 交流超过了这几秒钟, 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场非言语 张丽娜: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 72��� 现代传播 2010年第 10期 (总第 171期 ) 的权力较量, 最终权力较弱的一方便会把视线移开。 目光接触的模式是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许多文化 都教育孩子, 直接盯着大人的眼睛是不尊敬的表现, 避免目光接触传达出的是尊重和服从, 低头和移开视 线则表示恭顺。而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 保持目光接 触传达出的含义是, 有人在关注以及表示重视。 大多数美国人在与他人交谈时, 大多时间都会把 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 或许每隔 10至 15秒看一眼对 方。当他讲完话时, 会直接看着对方表示 ∀我讲完 了 #。然而, 美国的一些文化群体在交谈时甚至不会 运用目光接触, 一些本土美国人在交谈时常常会转移 目光的注视。 面部表情 ( facial expression) 关于面部表情的普 遍性含义, 一些学者已做过许多调查研究。 1987年, 美国两位心理学家保罗 ∃俄克曼和瓦雷斯 ∃福列森, 曾对非言语交际做过广泛和系统的研究。他们拍摄了 一些美国人表现 6种情感的面部表情的照片, 被认为 是各种文化群体的人们所共有的表情。他们发现, 这 些不同文化的人在照片中的面部表情却一致地反映出 相同的情感。他们的研究结论证实, 人类的基本情感 是在完全有限的面部表情中被表现出来的, 这些表情 可以普遍地得到公认和确认。无论是与西方人的实际 交往中, 还是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都会发现, 美国 人开朗大方、易于接近、喜欢交谈、不善于隐瞒观 点、不太会掩饰自己的情感, 所以, 这些性格特点通 过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完全展现在人们面前。而在亚 洲的许多国家特别是日本, ∀暧昧 # 是日本的一个重 要特点, 偏爱含糊、省略、含蓄的表达, 与人交往时 总会顾虑重重、思前虑后。这些性格特点也是通过面 部表情的严肃、拘谨展示给其他人。从这些现象可以 分析, ∀美国人较注重自己的感觉, 个人主义价值观 是美国的最主要的价值观。而日本是集体主义价值 观, 做什么事都会淡化个人身份, 考虑到团体的利 益, 考虑自己的事是否会跟集体冲突。# 时间说 ( chronem ics)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基 本形式之一, 是物质形态交替的序列。人们在长期的 实践中, 对时间逐渐形成了三种认识方式, 即生物 的、心理的和文化的时间观。人们在怎么理解和运用 时间上存在着很多文化差异。美国学者艾德华 ∃ 豪 1976年就共时性 ( monochronic, 指一元时间、单向 记时制 ) 和历时性 ( po lychronic, 指多元时间、多向 记时制 ) 之间的时间取向进行了区分。有共时性时 间概念的人把其视为一个商品。人们可以获得时间、 失去时间、花费时间、浪费时间或节省时间。在这个 取向上, 时间是线性的 (线性时间观 ) , 一次只能有 一件事发生。通常, 共时性文化价值是守时、完成任 务、遵守日程安排。在美国, 大多数大学的教职员工 主张保持时间的共时性取向。上课、开会、办公预约 都要依照日程安排进行; 教师们一次只能约见一位学 生, 一次只能召开一个会议, 而且要保持预约, 除非 发生紧急情况。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因家庭问题未 能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 都被视为理由不充足。必须 说明的是, 习惯于共时性的美国人, 虽然讲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性, 但美国人更注重时效性。因为美国人的观念是绝 不做无效的劳动。所以, 在国际留学生和商人们的眼 里, 美国人好像被日程安排紧紧束缚住了, 太不在意 亲情关系。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约会, 常常牺牲与朋 友、家人团聚的时间。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美国人 相信未来, 回归是没有出路的,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 坚定的决心、不懈努力工作, 就能实现所定的目标, 就能改变现状。对时间的未来取向给美国人带来了成 绩、进步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相比之下, 在历时性取向上, 时间更加整体和全 面, 或许时间更具有循环性 (环形时间观 ), 几件事 情可以同时发生。许多国际贸易谈判和技术援助项目 工程停顿不前甚至不能完成, 原因就是时间取向的差 异。例如, 美国商人常常抱怨在中东的会谈不能 ∀按时 # 开始, 会谈期间人们注重社交, 而且由于个 人原因, 会谈可能被取消。通常由于靠个人社会关 系, 工作任务才得以完成。阿拉伯人在时间观念上有 重视现在的倾向。他们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认为 只有真主才知道未来的事情。所以他们认为 ∀过早 发出邀请的约会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他们的时间系统 的惯用结构将所有一星期之后发生的事都列入 %将 来 & 的范畴, 而属于将来的计划很容易被 %忘 记 & #∋ 。 中国学者则认为,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道两家 思想的影响, 历来重视历史, 主张以史为鉴, 借研究 过去以指导现在和将来。过去的时间观取向一直影响 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沉默 (语 ) ( s ilence) 沉默语是一种能传达丰富 信息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沉默语属广义语言学范畴, 其本质是一种非言语符号。沉默语可以独立于语言行 为而存在, 具有极强的交际功能。沉默语的使用规则 是在无意识状态中学习得来的, 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 张丽娜: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现代传播 2010年第 10期 (总第 171期 ) 73��� 的人对它的理解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认为 ∀语 言是银, 沉默是金 #, 相信 ∀静水深流 #。而西方人 对沉默语的理解则是负面的, 认为 ∀我说, 故我 在 #。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个方面, 沉默语是我们成 功地学习一种语言, 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所必须要 了解的一个方面。各文化群体对沉默的强调程度有所 不同, 就如同语言一样有意义。有位学生回忆他的童 年时说: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我一直都明白一件事, 沉默是最严厉的惩罚。比如, 倒垃圾是我该做的家务 活, 但我没做, 然后, 我母亲就会一句话都不跟我 讲。我立刻就会明白我忘记做什么事了。 在多数美国人生活的环境中, 沉默并未得到高度 重视。特别是在发展中的关系中, 沉默传达的是尴尬 和难为情, 使人感到不自在、不舒服。根据美国学者 威廉 ∃盖蒂昆斯特 1983年提出的不确定缩减理论, 初期互动的语言交际的重要原因是要减少不确定性。 在美国人生活的环境中, 人们运用主动和积极的不确 定缩减策略, 如, 主动提一些问题。然而, 在许多其 他文化背景中, 人们为了减少不确定性, 采用更多的 是被动策略, 如保持沉默、观察或通过第三方了解某 人的行为。 在一篇有关保持沉默的规则和习惯的研究中, 凯 斯 ∃巴索 1970年记述了美国亚利桑那州西部阿帕切 族人在 5种环境中保持沉默的习惯: ( 1 ) 碰到陌生 人时; ( 2 ) 讨好某人时; ( 3) 看到久而未见的朋友 时; ( 4 ) 表示固执时; ( 5) 与悲伤的人在一起时。 对陌生人保持沉默寡言直接关系到信任。他们认为社 会关系的建立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因此需要小心谨慎 地判断, 需要时间。 在讨好某人时, 阿帕切人不用交谈很久就可以达 到目的了。同样, 两个分开已很久的人碰到一起时需 要沉默。比如, 当孩子从寄宿学校回家后, 父母与孩 子之间可以保持一阵沉默, 观察回家的孩子是否在某 种程度上有变化。 阿帕切人也坚信, 对于一个变得愤怒的人和侮辱、 挑衅别人的人来说, 沉默是一种恰当的回应。沉默表明 了一种认知: 生气之人并不是他本人, 也就是说, 生气 的人暂时脑子有了毛病, 是不能为他的行为负责的, 因 此可能是危险的。这个例子说明, 沉默好像是最安全的 行为过程。出于一些原因, 与伤心的人或丧失亲人的人 在一起也需要沉默。首先, 交谈是没必要的, 因为人人 都懂得伤心的感觉。其次, 极度的伤心就像极度的愤怒 一样, 造成性格改变和个人情感不稳定。 巴索说, 社会环境中这些隐含的共性是, 参与者 认为把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系视为不明确的或者难以预 料的, 而沉默对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是一种恰当的回 应。巴索还说, 这种相同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可以适用 到其他文化群体中。 传播学者查尔斯 ∃布雷斯维特 1990年汇编了来 自美国 13个不同语言社会群体的人种学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证实 巴索所说的规则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群体。在这 13个 群体中, 沉默看起来有着相同的作用; 这些群体包括 俄勒冈州的印第安人、夏威夷的日本人、 17世纪的 贵格会的教徒。布雷斯维特的调查结果表明, 在许多 社会群体中, 沉默不单纯与不确定性有关。 4�文化定势 ( S tereotype) ∀定势 ( S tereotype) # 的概念, 最先是由美国社 会学家利普曼在 1922年出版的 )公众舆论 ∗ 一书中 提出的。他指出, 人所处的环境, 无论是自然环境还 是社会环境, 都太复杂了, 以至于不允许他对世界上 所有人、所有事逐一亲身进行体验和认识。于是人们 便用一个简化的认知方法, 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群人 或一个民族、一个种族塑造成一定的形象。一般地 说, 它是一种感觉上较为鲜明、固定的印象, 也是研 究者对某一特定文化感知过程的产物。在人们传统的 定势思维中, 美国人独立进取、自由富有; 德国人深 沉、稳重、呆板僵硬、节俭; 法国人绅士, 浪漫, 温 柔, 斯文, 女性主义; 日本人含蓄委婉、锐利进取; 犹太人自强不息、超凡智慧; 非洲人懒惰贫穷、不懂 礼教。这些过于一般化、简单化、忽略了个体及细节 差别的定势造成了许多跨文化交际传播的偏见。比 如: 如今中国和印度是四金砖国中发展最快的两个大 国, 但是, 按照大多数印度人的定势思维, 普遍认为 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人口众多、贫穷、落后愚昧的国 家, 在工业、农业、科技方面印度远远领先于中国。 前面提到, 在非言语交际行为中, 确定文化差异 的问题之一就是, 人们过于归纳这些差异和定势, 其 结果对那些与之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美国心 理学家赫尔莫特 ∃莫斯贝奇 1988年就日本人与西方 人对待沉默的态度做了比较研究。根据他的研究和在 日本丰富的经历, 他确认了一些沉默文化模式的细微 区别。相比较美国的环境, 日本更重视强调沉默。但 是, 当与陌生人交流时, 日本人与美国人相比, 日本 人把沉默看的更加消极和负面。沉默是非言语交际的 张丽娜: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 74��� 现代传播 2010年第 10期 (总第 171期 ) 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被称为 %沉默的民族 &。日本 人长期在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和固定居所的生活中培育 出了彼此依赖 %黯然了解 & 的文化风格, 沉默就是 这种文化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交流中, 不了 解日本人的沉默, 就无法确切理解对方所要传递的信 息, 从而造成交际中的误会。根据不同的情景, 日本 人的沉默有时表示肯定, 有时又相当于否定, 其中的 奥妙是极难掌握的。#+ 文化差异是我们在跨文化交流和互动中不得不 注意把握的重要内容, 即使我们把握和运用的还只 是暂时不能确定的参考因素, 即使我们不能预料其 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 , 但它足以 帮助我们理解在非言语交际行为中存在的大量文化 差异, 以便当我们的确碰上这些差异时 , 我们也能 灵活应变。 三、符号学与非言语交际 符号学 ( Sem iot ics或 Sem io logy) 广义上是研究 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 当中涵盖所有涉文字符、讯号 符、密码、古文明记号、手语的科学。在跨文化交际 中, 符号学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其目的是用来检测广 告、服装及其他各种人工文化制品所创造的意义。为 了理解符号所传播的意义, 符号学家们一直在关注意 符 ( S ignifier符号的语音形象 ) 所处的背景和环境。 例如,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穿特种服装可能传达的是 人们不需要的信息。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的差异极 大, 对符号辨识差异巨大。西方人演示数字 ∀八 # 的时候, 张开八根指头, 可中国人只需伸出大拇指和 食指来表示。但也有人认为, 指示标识更是国际化 的。譬如, 厕所的标识用男人和女人形象来指示, 无 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能一目了然, 它的能指和受指 并无思维差别。在多元文化下, 非言语交际中的符号 应根据不同的地域思维特色做出代表自己民族的特色 来。差异性的符号也是具有国际性的, 比如用龙、京 剧脸谱、长城、功夫等做出的标示, 世界皆知是中 国, 用风车、郁金香做出的标示代表荷兰, 这些都具 有指示性和民族性。 然而, 文化环境和背景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动 态的和移动的, 正如玛舍尔 ∃ 普鲁斯特在 )逝去的 回忆 ∗ 中写道: ∀我过去所熟悉的那个真实的巴黎已 不存在。因为 Mm e Swann没有在同一时刻, 穿同样 的服装出现, 就足以说明这条街道发生了变化。我们 过去所熟知的地方不再属于我们通过地图就能很容易 找到的空间世界。不再是从前我们所生活的弹丸之 地; 除了惋惜就剩下对过去特殊事物的回忆; 唉, 房 屋、道路、街道, 就像一年年那样飞快地逝去了。# 正如以上所描述的, ∀真实 # 的巴黎已不存在。这个 城市在不同时间因不同原因有着不同的意义。如, 跨 国公司的行政官们来到巴黎与出于某种原因移民到巴 黎的人, 他们看这座城市的眼光是完全不同的。因 此, 以动态方式思考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 我们必须 常常考虑文化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注释: ∋ � [美 ] 霍尔∃ 爱德华著: )无声的语言 ∗, 刘建荣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 � 潘国强: )文化视角中的中外时间取向差异 ∗, )商业时代 ∗, 2006年第 36期。 + � 李朝辉: )沉默 , , , 日本人的非言语交流 ∗, )思想战线 ∗, 2006年第 1期。 参考文献: 1�B asso, K� ( 1970) � Sou thw estern Jou rnal of Anthropo logy, 2�H a l,l E�T� ( 1976) � Beyond cu ltu re� Garden C ity, NY: Boub leday� H al,l E�T� ( 1973) �The silent language, N ew Y ork: Doub leday� 3�Sam ovar, L� A� Unders tand ing Intercu ltu ral Commun ication 4�Suom ,i S� J� ( 1988) � N onverbal commun ication: Where natu re m eets culture 5�W atson, O�M� ( 1970) � Proxem ic b ehavior: A cross cu ltu ral study� 6�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7� [美 ] 李普曼著: )公众舆论 ∗, 阎克文、江红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8� [美 ] 马兰德罗著: )非语言交际 ∗, 孟小平等译, 北京外语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 9�潘国强: )文化视角中的中外时间取向差异 ∗, )企业文化 ∗, 2006年第 36期。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责任编辑: 赵 � 均!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 张丽娜: 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本文档为【探析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8697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0-11-26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