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P2、1、政治经济学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其原因有: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P3、2、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有: (1)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非实体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教育、经济管理、经济信息) 1.所有制包括哪些内容?(P3) 1)生产资料所有制。 2)劳动力所有制。 3)产品所有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二章 P20、6、商品的二因素: (...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P2、1、政治经济学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其原因有: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P3、2、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有: (1)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非实体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教育、经济管理、经济信息) 1.所有制包括哪些内容?(P3) 1)生产资料所有制。 2)劳动力所有制。 3)产品所有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二章 P20、6、商品的二因素: (1)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商品的有用性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 P21、7、价值是指相同的、抽象的劳动凝结在商品里。是凝结在商品里的抽象劳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形式。 P22、8、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表现在: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没有价值,使用价值只是一般的有用物,不成为商品。 矛盾性表现在: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 什么叫商品?(P20) 商品是用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商品具备的条件: 1)劳动产品 2)交换 3.劳动二重性的关系(P23)及笔记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不是两个劳动过程,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种不同形式。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成价值。 4.​ 价值量的衡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简单劳动 3)​ 劳动生产率 5.​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P26) 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分为:单个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 在一定的时间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个商品价值量无关) 在一定的时间内,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个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6.货币的职能和基本职能是什么?(P30) 货币具五种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 货币的流通规律(P32)(重要)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流通中存在的货币量,现阶段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的支票存款。 货币需要量是指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 决定货币需要量的客观规律叫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需要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流通中的商品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程度 货币需要量由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P34、1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3)它既包括价值生产,又包括价值实现。 P35、16、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经济比例; (2)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 (3)优胜劣汰造成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比。 第三章 P41、17、资本和货币的区别: (1)从流通的形式看; (2)从流通的内容看; (3)从流通的目的看。 P43、18、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P44、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养活家属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为使劳动者掌握必要的文化技术所花费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P45、2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2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P48、22、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1.资本和货币的区别与联系(P41)及笔记 联系:资本最初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天然就是资本,它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转化为资本。 区别: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50第二、第三段) 不变资本(c):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按能否创造剩余价值划分:不变资本----生产资料(不能创造m) 可变资本----工资(能创造m) 3.​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P51)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来提高剩余劳动时间 4.​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在工作日不变下,通过减少必要劳动时间来提高剩余劳动时间 8.​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如何生产出来(P53)(重要) 参考作业 6.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主要内容?(P59) 资本积累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积累必然引起相对过剩人口增加;资本积累必然引起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第四章 要实现三种循环的统一,使再生产过程不致中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必须并存; (2)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必须继起。 P67、27、资本周转速度的公式为:n=U/u;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1)生产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2)周转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P72、28、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同时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P63) 资本循环三个阶段:1)购买阶段。其职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 生产阶段。其职能是创造剩余价值。 3)​ 销售阶段。其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 1.​ 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划分(P67第12行—15行) 按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固定资本----劳动资料(厂房、机器设备) 流动资本----劳动对象、工资(原材料、自然物) 按能否创造M划分:不变资本----生产资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可变资本----工资 2.​ 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P79) I(v + △v + )= II (c +△c) I (c + v + m ) = I (c +△c) + II (c +△c) II (c + v + m)= I(v + △v + )+ II (v + △v + ) 第五章 P97、38、借贷资本的特点: (1)​ 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 (2)​ 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3)​ 具有拜物教性质的一种资本形态。 P99、39、借贷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借贷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 (1)​ 平均利润率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平均利润率构成了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利息率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2)​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越高,利息率越高;平均利润率越低,利息越低,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P104、40、股票价格是资本化的股息收入。 P107、41、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条件:土地优劣的差别; 级差地租的来源: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 资本主义垄断。 P109-109、42、产生级差地租I的条件: (1)​ 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 (2)​ 土地位置的不同。 级差地租II,是连续投在同一块土地上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它是雇用工人在连续追加投资而提高生产率的土地上所创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 P111、43、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P112、44、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带来的垄断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垄断地租只存在于少量自然条件特别有利的土地上。 P113、45、土地价格:土地本身是自然物,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价值。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与利息成反比。 1.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P89) 1)二者比率不等。(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一般m’> P’,且m’、 P’同方向变化)。 2)二者反映的关系不同。(m'揭示剥削;P'掩盖剥削) 2.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P89) 1)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关系。 2)资本有机构成。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反方向变化。 3)资本的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 4)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变资本的节省,利润率必定提高。 3.​ 生产价格(P93)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 + 平均利润 = k + 当平均利润率没有形成时,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平均利润率形成时,商品的价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第六章 1.垄断形成的一般规律:(P116) 由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垄断。 第七章 P154、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1)​ 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不发达到实现现代化); (2)​ 农业向工业化家的转变; (3)​ 从自然为主到市场经济为主; (4)​ 科技文化从不发达向比较发达阶段转变; (5)​ 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 (6)​ 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7)​ 建立较成熟的经济政治体制; (8)​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P153)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什么是市场经济?(P171)及笔记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是商品经济高级阶段的产物 不具有社会制度性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最明显的特点)(P174) 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一词,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是属于社会主义的。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 2)​ 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P180) 五大支柱构成:1)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市场体系:统一开放 4)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 5)宏观调控:间接为主 第九章 P242、56、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P249-250、57、在我国现阶段,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必须坚持做到: (1)​ 在微观方面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宏观方面体现兼顾社会公平原则; (2)​ 鼓励部分先富,带动后富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3)​ 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藏,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 P251、58、社会保障包括: (1)​ 社会救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 P269、5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对外技术交流、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创办经济特区和保税区。 P302-304、60、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1)​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 (2)​ 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3)​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P305、61、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的宏观调控方式是直接调控; 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是间接调控。 P306、62、经济手段可分为:(1)国家计划;(2)经济政策;(3)经济政策工具。 P307、63、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1)产业政策、(2)货币政策; (3)财政政策;(4)布局政策。 P309、64、经济政策工具: (1)​ 货币政策工具; (2) 财政政策工具。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P192) 1)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构将长期存在。 2)公有制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3)各种经济成分互相渗透,混合所有制经济单位将越来越多。 2.各种混合经济单位越来越多的理由(P193) 1)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产权的形成和转移是遵循资源配置效率性原则,而不受所有制关系的限制。 2)​ 公有制经济会通过社会集资的途径,吸纳私人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私人也会购买公有制企业有股票,从而使人资产越来越多地进入公有制经济内部 3)​ 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混合所有制经济单位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将形成新的财产所有制结构 3.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基本特征:(P201)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9.​ 4.加快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P201)(重要) 1)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2)​ 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3)​ 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 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第十章 10.​ 1.用市场机制分析“谷贱伤农、谷丰伤农”的现象?(P220)(重要) 要点: 市场机制:供求机制 价格机制 竞争机制 产品过剩——>供过于求——>买方市场——>价格下降——>利润下降——>生产规模下降 ——生产规模上升<——利润上升<——价格上升<——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2.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P221) 1)价格由价值决定 2)价格受货币币值变动影响 3)价格受供求关系变化影响 4)价格受国家经济政策影响 第十一章 1.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P236)及笔记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界 例:下列属于国内生产总值的项目的是:(A、C);下列属于国民生产总值的项目的是:(A、B), A.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价值 B.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产品价值 C.外国人在国内生产和产品价值 D.外国人在国外生产的产品价值 2.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P242) 1)​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2)​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 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为何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P248—249) 1)​ 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 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要求 3)​ 是工业化起飞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4.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49) 1)​ 在微观方面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宏观方面体现兼顾社会公平原则 2)​ 鼓励部分先富,带动后富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3)​ 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 第十二章 11.​ 马克思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内容?(P267)(重要) 1.​  1)马克思提出了国际价值的科学范畴 2)马克思指出了价值规律的国际性质。 3)马克思指出国际交换在使各国获得比较利益的同时,也会引起一国对另一国的剥削。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的指导意义?(P268) 这一理论表明,国际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对国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调节作用是强有力的,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利用国际价值规律,尽可能地提高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微观和宏观效益。 第十三章 12.​ 1. “市场失灵”的表现?(P300)(重要) 1)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不如对微观经济的调节有效,不能自发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2)市场不能对有损社会利益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消费项目进行有效或有益的调节。 3)市场中的优胜劣汰会导致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市场不能自发地实现社会公平。 4)市场竞争必然导致垄断,垄断不利于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并影响市场经济的活力。 2.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是什么?(P302)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四、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答: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之间在商品和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关系。我国发展对牙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 首先,发展外经济关系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其次,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第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协调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第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自觉利用现存的国际分工,扬长避短,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计划地引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是在经济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的桥梁。 最后,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P267 五、概述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指导意义。 答: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国际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学说。其内容包括: 第一、国际价值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价值,它是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形成的。衡量国际价值的尺度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国际价值是由世界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一国的产品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其国内价值必须转化为国际价值,与此相应,价值规律也就具有国际性质。它不公调节一国国内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而且调节国际上的商品生产和交换。 第三、国际交换在使各国获得比较利益的同时,也会引起一国对另一国的剥削。一方面国际交换不但起着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作用,而且可使双方都节约社会劳动。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上等价交换的背后,是发达国家以较少劳动与示发达国家较多劳动的交换。这种不等价交换使发展中国家遭受一定程度的剥削。 这一理论表明,国际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对国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调节作用是强有力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和利用国际价值规律,尽可能提高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微观和宏观效益。因此,国际价值理论,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P299 六、如何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主要从两方面来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一、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也有其局限性和弱点,主要表现在: (一)市场经济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不如对微观经济的调节有效,不能自发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市场不能对有损失社会利益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消费项目进行有效的或有益的调节; (三)市场中的优胜劣汰导致收入分配上两极分化,市场不能自发地实现社会性公平; (四)市场竞争必然导致垄断,垄断不利于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并影响市场经济的活力。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必须实行宏观调控。 第二、加强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经济落后国家赶超经济发达国家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为了解决资源短缺的困难,实现经济起飞;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二)新旧体制转换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由于市场调节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双重体制并存极易出现混乱,在破旧立新中往往会出现影响经济秩序的某些空档和漏洞,因而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计算) 生产部门 c :v m’ m P’ 食 品 70c +30v 100% 30 30% 20% 20 纺 织 160c + 40v 100% 40 20% 20% 40 机 械 90c + 10v 100% 10 10% 20% 20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 + 平均利润 = k + 当平均利润率没有形成时,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平均利润率形成时,商品的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例: 可变 不变 商品价值 (生产价格) 部门 C :v m’ C V W P’ 商品出售时的价格 甲 4000 4 :1 100% 3200 800 4800 20% 25% 1000 5000 乙 3000 3 :1 100% 2400 800 4000 25% 25% 800 4000 丙 800 1 :1 100% 400 400 1200 50% 25% 200 1000 C= 资本 × (乙: 丙: ) m=m’·v W = c + v +m P’ = = 生产价格 = k + 例一、某企业1975年年底的价值构成如下: 1600c + 800v + 800m =3200 假设第二年投资者拿出1/4的剩余价值进行投资,m’也提高了50%,问1976年年底该厂的价值构成如何变化? 解:追加资本m- = m =200 c:v =△c +△v = 1600:800=2:1 △c =200× = 133 △v =200× = 67 第二年的生产规模 c+△C+V+△V =(1600+133)C+(800+67)V =1733c + 867v m’1975= ×100% = ×100% = 1×100% = 100% m’= 100% + 50% =150% m = m’×V = 150%×867 =1300.5 第二年的价值构成:1733c + 867v +1300.5m =3900.5 例二、某厂年产产品5000只,固定资本9万元,使用9年,流动资本为3万元,年周转4次,该厂有工人50名,每人每月平均工资40元,产品单价为30元。 求:1、预付资本年周转次数? 2、剩余价值率? 解:1、预付资本9+3=12万 2、求m’ m’= ×100% m年 = w - (c + v ) C+V = 固定资本 + 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年周转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总额 = W - (固定资本年周转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总额) = 0.5 × 30 – (9 × +3 × 4) = 15 – 13 = 2 万 V年 = 40 × 50 × 12 = 2000 × 12 = 2.4万 m’= ×100% = × 100% = 83.33%
本文档为【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311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4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0-11-26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