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礼记 儒行

礼记 儒行

举报
开通vip

礼记 儒行《礼记 儒行》选 《礼记 儒行》选 《儒行》以鲁哀公向孔子请教的方式,论述了儒者所应该具有的十五项德行,故名为《儒行》。郑玄《礼记目录》说:“名曰《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一般把它们作为儒者立身处世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对后世儒生发生过深远影响。 【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欤)?”孔子对曰:“丘不知儒服。”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1],夙夜强[2]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3],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4],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

礼记 儒行
《礼记 儒行》选 《礼记 儒行》选 《儒行》以鲁哀公向孔子请教的方式,论述了儒者所应该具有的十五项德行,故名为《儒行》。郑玄《礼记目录》说:“名曰《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一般把它们作为儒者立身处世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对后世儒生发生过深远影响。 【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欤)?”孔子对曰:“丘不知儒服。”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1],夙夜强[2]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3],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4],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5],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6],粥粥[7]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注释】: [1]席上之珍: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聘:聘用。 [2]夙:早。强(qiǎng):努力。 [3]举:推荐。 [4]中:适度。 [5]威:同“畏”。 [6]进:做官。退:辞官。 [7]粥粥:谦恭柔和的样子。 【译文】:孔子对鲁哀公说:“儒者有如筵席上的美味佳肴,怀抱美好的品德,等待他人聘用,早晚勤勉学习以等待咨询,心怀忠实诚信以等待推荐,努力修行以等待取用。他们就是这样努力修身而有所成就的。” “儒者穿戴适度,行动谨慎。他们对大利的推辞从容迟缓,对小利的推让也舒缓不迫。对待大事考虑再三,总怕出错;对待小事也不随意,以免愧疚。他们难于接受聘任为官,又易于辞退官职,谦恭柔和得如同无能一样。他们的容貌相貌就是这样的。” 【原文】:“儒有居处齐(斋)难(戁)[1],其坐起[1]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途)不争险易之利[3],冬夏不争阴阳之和[4];爱其死以有待[5]也,养其身以有为[6]也。其备豫[7]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8]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9]也。非时[10]不见(现),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注释】: [1]居处:指日常起居。齐(zhāi):同“斋”,严肃。难:庄重可畏。 [2]坐起:指坐立等行为举止。 [3]涂:同“途”。险易:指平坦。 [4]阴阳之和:冷暖调和。 [5]有待:等待政治清明的时机。 [6]有为:有所作为。 [7]备像:预备。 [8]祈:企求。 [9]畜:容留。 [10]非时:时机不适宜 【译文】: “儒者日常起居严肃庄重,坐立举止都很恭敬。他们说话必以信用为先,行动一定中正无邪。在路途上不争平坦的便利,在冬夏季不争冷暖调和的地方。他们爱惜生命是为了等待时机到来,保养身体是为了有所作为。儒者就这样,做任何事时都预先有所准备。” “儒者不以金玉为宝贝 ,而以忠信为宝贵;不企求多占土地,而把合乎义理当作土地;不企求积聚财物,而把博学多闻当作财富。得到他们不容易,给他们俸禄却容易;给他们那俸禄虽然容易,却难以容留他们。时机不适宜他们那不出任,这不是难以得到吗?不合乎义理他们不合作,这不是难以容留吗?先有功劳才取俸禄,这不是容易给予俸禄吗?他们那就是这样待人接物的。” 【原文】: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1]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2]之以众,沮[3]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4]虫攫搏,不程[5]其勇;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6];过言不再,流言不极[7];不断其威[8],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9],其饮食不溽[10],其过失可微辨[11]而不可面数[12]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注释】: [1]淹:沉溺。 [2]劫:威胁。 [3]沮(jǔ):恐吓。 [4]鸷(zhì)虫:猛兽。 [5]程:估量。 [6]豫:预备。 [7]极:寻根究底。 [8]威:尊严。 [9]淫:奢侈放纵。 [10]溽(rù):味道浓厚。 [11]微辨;委婉地批评。 [12]面数:当面指责。 【译文】: “儒者有这样的品格:赠给他们财物,让他们沉溺在所喜爱的东西之中,也不会使他们见利忘义。用众人相威胁,用武力相恐吓,也不会使它们在死亡面前改变操守。遇到猛兽便上前博击,不考虑自己的勇武能否胜任。扛举重鼎,也不考虑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对过往的事不追悔,对未来的事不预测。说过的话不再重复,对流言也不追究其来源。不丧失自己的尊严,不讲求成功的谋略。他们特有的品格就是如此。” “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奢侈,饮食不丰美。对他们的过失可以委婉地批评,却不可当面指责。他们的刚毅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1];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一亩之宫[2],环堵[3]之室,筚门圭窬[4],蓬户瓮牖[5];易衣而出[6],并日而食;上答[7]之,不敢以疑[8];上不答,不敢以谄[9]。其仕有如此者! 【注释】: [1]干橹:干为小盾,橹为大盾。 [2]宫:墙垣。 [3]堵:土墙。环堵:四周各一丈的墙。 [4]荜(bì)门:荆条、竹子编的门。圭窬(yú):墙上开出的上尖下方圭形的门洞。 [5]蓬户:蓬草编的门。瓮牖(yǒu):用破瓮做的窗户。 [6]易衣而出:一家人只有一件可以穿得出去的衣服,所以相互更换以后才能够出门。 [7]答:指采纳其言。 [8]疑:二心。 [9]谄:阿谀奉承。 【译文】: “儒者用忠信作为护身的盔甲,用礼义作为抵御的盾牌,行动尊崇仁爱,安居怀抱道义。即使遇上政治统治残暴,也不更改其所确立的志向。儒者的自立就是像这样的。” “儒者的家院只有一亩大,房屋只有一丈见方,用荆条、竹子编的院门,门旁的院墙上开个圭形的小门洞,屋门用蓬草编成,窗子只有瓮口那么大,要更换衣服家人才能出门,两天只能吃一天的饭,[能够仍能坚守清贫]。如果君王采纳了他的意见,他就事君不敢有二心;如果君王不采纳他的意见,他也不敢以谄媚求得官职。他们出仕做官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1];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2];适[3]弗逢世,上弗援[4],下弗推,谗谄[5]之民有比党[6]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伸)[7]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8]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9]而不困;礼之[10]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11]之法;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12]。其宽裕有如此者! 【注释】: [1]稽:相合。 [2]楷:楷模。 [3]适:到。 [4]援:提拔。 [5]谗谄:谗佞。 [6]比党:结伙。 [7]竟:始终。信:伸,伸张。 [8]病:疾苦。 [9]上通:通过达君主。 [10]之:是。 [11]忧游:温柔中和。 [12]毁方:去掉棱角,意思是不露锋芒。瓦合:破损的瓦器相合,意思是平易近人。 【译文】: “儒者虽然和同时代的人共处,但他的志向却与古人相合。他在当今时代的行为举止,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遇上社会不治的时代,君主不提拔,臣下不举荐,那些退佞的小人,结党营私,进行陷害。但是,他的身体虽会遭到危害,他的志向却不可动摇。虽然身处危难之中,但始终伸张着他的志向,并且不会忘记老百姓的疾苦。儒者的忧患和信念就是这样的。” “儒者广泛地学习,没有止境,忠实地笃行,不知倦怠。隐居而不放纵自己,通达君主而不困惑。行礼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温柔平和为法度。仰慕贤者,宽待众人,不露锋芒,平易近人。他们宽阔博大的气度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内称[1]不辟(避)亲,外举不辟(避)怨[2];程功积事[3],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4]也,患难相死[5]也;久[6]相待也,远相致[7]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注释】: [1]称:举荐。 [2]怨:指有私仇的人。 [3]程:考察。积:汇集。 [4]相先:互相推让。 [5]相死:互为献身。 [6]久:久居,滞留。 [7]远:指远离君主。致:召唤。 【译文】: “儒者推举人材,对内不回避果属,对外不回避有私仇的人。考察他们的功劳和事迹,推荐贤才,使他们得到任用。儒者并不希望得到回报,只是为了合乎君主的意志。只要对国家有利,不求个人富贵。其推举和提拔贤能之士就是这样的。” “儒者听到好的事情就告诉朋友,见到好的事情也让朋友知道。接受爵位能互相推让,遇到患难能争相献身。朋友久居下位,则等待朋友一道升迁;朋友远离君主,则召唤朋友一同来做官。儒者的互相推举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澡身而浴德[1],陈言[2]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3]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4]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5];同弗与[6],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7],强毅以与[8]人,博学以知服[9];近[10]文章,砥厉(砺)廉隅[11];虽分国,如锱铢[12],不臣不仕。其规为[13]有如此者! 【注释】: [1]澡身而浴德:意思是用道德来洁身。 [2]陈言:进言。 [3]翘:启发。 [4]临深:居高临下。 [5]沮:丧气。 [6]与:亲近。 [7]宽:宽容。 [8]与:与人交往。 [9]服:敬服。 [10]近:爱好。文章,指礼乐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11]砥厉;同“砥砺”,磨炼。廉隅:棱角,这里指人品行端正。 [12]锱铢(zī zhū):古代重量单位。这里指轻微,不重要。 [13]规为:约束自己的行为。 【译文】: “儒者用道德沐浴以洁身。向国君进言后退居等待,依然宁静并恪守正道。国君有不知道的事,就略加启发,不急于求成。身居高位时不妄自尊大,不夸张自己的功绩。世道清明不轻佻,世道混乱不沮丧。对政见相同的人不亲近,对政见不同的人不非难。儒者特立独行的品德就是这样的。” “儒者上不作天子的巨下,下不为诸侯效劳。谨慎宁静而崇尚宽容,刚强坚毅而与人交往,学识渊博而敬服前贤。爱好礼乐,磨炼品行,端方正直。即使被封为诸侯,也看成轻微小事,既不称臣,也不做官。儒者约束自己的行为就是这样的。” 【原文】:“儒有合志同方[1],营[2]道同术;并立[3]则乐,相下[4]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5],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6]也;孙(逊)[7]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8]让有如此者! 【注释】: [1]方:道。合志同方:意思是志同道合。 [2]营:实行。 [3]并立:指一起做官。 [4]相下;谦虚待人。 [5]本方:以道为本。立义:树立道义。 [6]作:起始。 [7]孙:谦逊。 [8]尊:同“撙“(zǔn),自我贬低,谦虚待人。 【译文】: “儒者彼此之间志同道合,实行道义的方法也相同。他们地位相同时相处快乐,地位悬殊时谦虚相待而不厌烦。长久不相见,听到有关朋友的流言也不相信。他们的行为以道为本而为了树立道义,志向相同就一起前进,志向不同就自行离去。儒者的交友之道就是这样的。” “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土地,宽大充裕是仁的起始,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儒者全部具备了这些美德,还不敢自称达到了仁的境界!儒者谦让的品格就是这样的。” 【原文】:“儒有不陨[1]获于贫贱,不充诎[2]于富贵;不慁[3]君王,不累[4]长上,不闵[5]有司,故曰‘儒’。今众人之命[6]儒也妄,常以儒相诟[7]病。” 孔子至舍,哀公馆之[8]。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 【注释】: [1]陨(yǔn)获:窘困失意的样子。 [2]充讪(qū):过分喜欢而失去控制的样子。 [3]慁(hùn):辱。 [4]累:拘系,这里指困厄。长上:指则卿、大夫等官员。 [5]闵:忧患。有司:卿、大夫以下的官员。 [6]命:命名。妄:同“亡”,无。 [7]诟(gòu)病:嘲讽,侮辱。 [8]馆之:这里指在客舍款待孔子。 【译文】: “儒者不因为贫贱而失意,不因为富贵而得意,不困辱君王,不牵系长官,不忧患下官。有这样的品格才叫做‘儒’。现在人们随意称某人为‘儒’,甚至以称他人为‘儒’来互相攻击。” 孔子到馆舍。哀公款待他,说:“听了这番话,知道儒者的言论更加可信,行为更加合理。一直到我死,也不敢拿儒者开玩笑了。
本文档为【礼记 儒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424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0-12-13
浏览量: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