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长度单位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经历长度单位的认识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知道1米=100厘米,认识线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意识。教学难点:建立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教具准备:直尺、米尺、三角板。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做一做,统一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长度单位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经历长度单位的认识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知道1米=100厘米,认识线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意识。教学难点:建立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教具准备:直尺、米尺、三角板。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做一做,统一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学生提出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教具准备:1角硬币、曲别针、方木块(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1、找原因:小猪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他帮妈妈锄地。他干了一整天,饿极了。晚上回家吃了2碗饭。第二天,他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他吃了8碗饭。这可能吗?(碗有大有小)2、矛盾冲突:(1)我们先做一个量铅笔的游戏吧!游戏分两个小组,一组男生,一组女生,女生先来1人,男生捂上眼睛不许偷看,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先别说。女生捂上眼睛男生来1人,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别说。(2)女生说你们的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男生呢?(3)你们说哪支铅笔长?(4)出示两支铅笔,你们看怎么样?这是怎么回事?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1、量数学课本的宽(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这说明什么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4)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3、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1)用同一物品量,既可以量书上提供的,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2)做一做第3题,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作标准(为过渡到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做准备)。先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再用正方体进行实际测量。三、小结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是因为它们的测量工具不一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3、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教具:学生尺、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学具:学生尺一把,小方块一个,三角形学具一个、方格纸一张。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小朋友,我们又见面了,能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咱们接触时间不多,彼此还不太了解。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和大家有什么不同?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想听吗?(播放小裁缝的故事)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装做不知道)2、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裁缝的一拃和小裁缝的一拃是不一样的,量出的结果也不同。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工具。现在我们一般用什么来量长度?三、探索实践,建构新知1.认识尺。小朋友都有学生尺,(指着尺)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观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你发现了什么?(生:有数)有哪些数?读一读。还有呢?(生:有线)这些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每条长刻度下面都对着一个数。刻度0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起点。(这是刻度1,这是刻度5)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了什么?(生:字母)(板书:cm)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认识)2.认识厘米。(1)看这把放大的尺,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瞧,(课件演示1厘米长度)这就是1厘米。真正的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找到吗?自己说说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厘米。还有谁找得不同,但也是1厘米?(3—4人)指名说一说。(师注意纠正第一个学生: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在投影上指出来。(停一会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指着课件)(2)1厘米到底有多长,咱们用小手来比划比划?这个小正方体每条边的长正好都是1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拿住它,手指不能动,哦,轻轻抽开它,瞧,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自己试一试。把你比划出的1厘米放到尺上比一比,手指不能动,再拿起来看一看。(3)好,放下手,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比划比划,放到尺上看一看你比划得准不准。(4)小朋友都能比划出1厘米了,找找咱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学生说到的第一第二个教师拿出尺帮他量一量。)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有没有留意到,咱们手指的宽度大约也是——1厘米。(拿出尺放到手指上)3、认识几厘米。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2厘米呢?到尺上找一找。你为什么认为它是2厘米?(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自己说。)有2个1厘米,就是2厘米。还有谁也找到2厘米了?(指名学生回答,2个)伸出小手比划出2厘米。小朋友比划得挺准确的,你还能找到几厘米?指着尺子说给同桌听听。(学生说了3厘米)你怎么找到的?有3个1厘米是3厘米。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①(都从0开始)你们为什么都从刻度0开始?②(不是从0开始的)你数得真仔细,从刻度8到刻度15是7厘米。(数一数)还有谁也找到8厘米了?哪种方法更好?③(找的短的)还有谁找得长一些?看来,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我们一般都从刻度0开始看起,这样非常方便!(6)看,这枝铅笔长几厘米?你是怎么看的?线段呢?(7)刚才小朋友认识了1厘米,还知道看几厘米时一般从尺的刻度0开始。现在厘米和尺是咱们的好朋友了吗?和咱们的好朋友唱首歌,怎么样?请出咱们的好朋友。(师也拿出尺和cm卡片)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师举起cm卡片)还把它送回去。(示意学生放回抽屉)咱们认识了直尺、厘米,现在和好朋友玩个闯关游戏好吗?5、第一关:量一量。(课件出示)(1)准备好了吗?(停一下)(出示学具三角形)用尺量量这条最长的边是几厘米。把你的方法和同桌小朋友说说。谁想上来量。(没有对准0的)老是看到有的小朋友这样量,你有什么意见?(一般把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看另一个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2)(师举起纸)再量一量方格纸的长边是几厘米,比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放歪,师随意把尺往方格纸上一放。)尺子这样摆行不行?尺要放平小朋友觉得在量长度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板书:量:对准放平。)(3)再来量一量手掌宽和一拃长。(出示:手掌,一拃)量手掌宽时要五指并拢,从最宽的地方,平平地量。那你看这个手掌宽大约是几厘米?说说你的想法。正好6厘米吗?(更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6厘米。如果比6厘米多一点点呢?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几厘米。(4)你能像图上这样量自己手掌和一拃大约是几厘米吗?自己量一量,写下来。(师下去指导学生量)这就是咱们身上的尺,每个小朋友手不一样,量出的结果也不同,就象老裁缝和小裁缝,他们的一拃也不同,咱们要记住自己身上的尺。读一读,记一记。真棒,恭喜你们顺利闯过第一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课件演示)(耶!)下面进入第二关。6、第二关,画一画。(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切换视频)画完后,自己量一量,检查一下是不是4厘米。谁想画给大家看?一边画一边说。这是放大的4厘米,真正的4厘米只有这么长。(指着学生作业)(2)再画一条比它长3厘米的线段。你画了多长?同桌交换,互相量量,画对的,给他画一个五角星,夸夸他。7、第三关估一估。小朋友真能干,顺利闯过第二关,放个鞭炮庆祝一下。(耶)有没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1)小朋友还记得第一关量的身上的尺了吗?有哪些身上的尺?(手掌宽、一拃长、食指宽)记住身上的尺了吗?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比眼力。先把尺藏好,放到抽屉里。(等学生收拾好,注意力都集中后,再开始)估一估这块橡皮大约有多长?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指名回答)(板书学生答案)小朋友,你们看他会用自己身上的尺或刚才量过的东西帮自己估计,真会动脑筋。(也可以借助对1厘米或2厘米的认识进行估计。)老师帮小朋友量一量?(板书正确答案:6厘米)(指名学生回答)一般前后相差不超过2厘米的,比较接近的都称得上是估计高手。是估计高手的请举手,真棒。(2)小朋友们,你们都会估计了吗?没有尺,可以怎么办?用这样的方法自己试一试,好吗?咱们估计2个,(出示课件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估计自己的中指长和数学术封面短边的长,把估计的结果填在这2个括号里。小朋友估计得怎么样呢?拿出尺来量一量。(把学生作业放到投影上)看他估计得怎么样?(如果相差远:没关系,咱们刚估计了2个,以后多观察,估计能力会越来越强。这次估计得比较接近,是估计高手的站起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小朋友,咱们第三关也过了,(课件演示放礼花)耶!三、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全课,拓展延伸今天咱们和谁交了朋友?这个新朋友能帮我们干什么?(量物体长度)小朋友都量了什么的长度?你还想量什么?自己量一量。量量教室的长好不好?怎么了?看来,用厘米做单位是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量比较长的物体还要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想再继续研究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具和教具:1米长的卷尺、皮尺或折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二、新授1.认识米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对厘米的认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1)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2)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3)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4)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5)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2.用米量(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初步质疑。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2.操作性练习。(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四、归纳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第5页教材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能用刻度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线段的特征,体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3.培养观察、想象、操作以及运用线段的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线段,掌握画线段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观察体验,直观感知1、认识线段⑴出示:师:星期天,小明要到小红家去玩,有四条路可以走。小朋友们,如果我们把这四条路分一分,你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你是怎么想的?预设:学生会把四条路分成直的和弯的两类。⑵师:小明到小红家去玩,走哪条路好呢?(走直的那条,也就是走线段,这样比较近。)⑶师:像这样一条线,我们就叫它线段(板书:线段)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跟另外三条线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说一条,教师板书一条,引导学生说出:直的和有两个点)师:它的两端都有一个点,我们把它叫做端点,所以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课件将原线段不断旋转,让学生判断)师:不管是长的、短的、横的、竖的,还是斜的。像这样有两个端点的直线就叫做线段。(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⑷师:哪个小朋友能够看着黑板,说一说线段是怎么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线段,结合板书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并且是直的)师:谁能够再来说一说?(通过不断重复的说,加深学生对线段特点的认识。)⑸师: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一下线段。(板书补充课题:认识线段)2、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学生区分哪些线段后,可以让给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进一步巩固线段特点的认识:有两个端点,是直的。)3、找线段师:看,我们教室的黑板边从这个端点到那个端点(教师指黑板两端),直直的(教师顺着黑板边摸),可以把它看作一条线段。请小朋友们也找一找,摸一摸,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4、认识图形中的线段下面每个图形有几条线段组成SHAPE\*MERGEFORMAT二、自主探究,画线段1、尝试测量⑴师:请小朋友翻到课本第5页,这一页的中间部位有三条线段,找到了吗?你觉得最长的线段是第几条?(第二条)最短的呢?(第一条)回忆一下我们前面学习的长度单位,估计一下它们大约有多长?⑵师:现在请你用尺子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可以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测量操作,并引导学生评价他的测量方法。小结:把尺子的“0”刻度对着线段的一端,看另一端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厘米。(如果有其他量法也要注意进行肯定。)3、探究画法(1)任意画一条线段师:小朋友们会量线段,那么你们会画线段吗?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任意画一条线段。(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⑵指定画一条线段师:小朋友本领真大,看来任意画一条线段难不住你们,那你们能按老师的要求画一条线段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练习本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学生尝试画线段,教师巡视,大部分学生画完后,教师请一名学生在投影仪上示范画一画。)预设:学生可能先画出一个端点,用尺子测量出3厘米长度后画出另一个端点,并连接;也可能先画出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再点出两个端点。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一定要注意画上端点,而且要用尺把线画直。⑶比一比师: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老师请小朋友们按老师的要求画线段,画完后请举手,看哪个小朋友画地又快又好。①2厘米②五厘米③七厘米(指名几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本子上独立完成。)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先估计,再用尺子量。(第7页练习一第8题)2、比比谁的本领大。(第7页练习一第10题)师:仔细观察,一条横的,一条竖的线段,你觉得哪条线段长?要想知道结果,应该怎么办?四、小结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够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在量线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画线段的时候,我们又要注意什么?第五课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内容:长度单位)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填一填。(34分)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3、1米=()厘米400厘米=()米4、看一看,填一填。这支回形针长()厘米这支铅笔长()厘米。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6、30米+8米=()米12厘米-7厘米=()厘米27厘米+6厘米=()厘米54米-4米=()米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下面三条线中,()是线段。①②③2、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来量。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3、你的椅子大约高()。①45厘米②45米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①厘米②米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5分)1、一张单人床长2米。…………………………()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四、量一量。(24分)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第一条()厘米第二条()厘米①两条一共有()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厘米。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估计长()厘米估计长()厘米实际长()厘米实际长()厘米五、画一画。(10分)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六、找一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你能举出三个例子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课时:10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二、自主探究: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2 6    +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2 ?   +? 4      5 9      7  9开放题:36       +6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9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 8  6 7  1 7       9+3 9  + 4 +5 3   +3 6 3、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4 4   +3 9   +3 5   8 3    6     1 0 0  4、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31+( )=( )  54+( )=( ) 13+( )=(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二、自主探究:1、看谁算的正确?57+12=  40+38=  16+52=  23+72=36+47=  28+59=  8+75=   43+37=24+68=  19+49=  85+9=   18+47=2、第15页的第8题,分组完成。3、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 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开放题、第15页第10题。第(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第(3)小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二、自主探究: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2、师:56-22该怎样解决呢?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三、拓展运用: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3、48-18=   35-31=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   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   开放题: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25元       30元       18元玩具飞机玩具汽车小熊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3、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43-23= 89-62= 59-5= 92-71=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让学解决。二、自主探究: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学情预测:(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不方便)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三、拓展运用:1、做练习三第7题。2、数学门诊: 4 7    8 0     6 4    9 0    -2 8  -5 1   -2 3  -1 7    2 9    3 9    3 1   8 73、蚂蚁传递信息。 38-18=()  ()-8=() ()+35=()      ()-25=( )()+40=( )( )-26=() 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26---P27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同学间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1、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2、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27页做一做。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四、课堂总结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第七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第八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32例5.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这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利用白板出示主题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口算:15+8=27+40=8+12=14+26=34+28=87-45=61-9=77-70=2、小兔采了12个蘑菇,兔妈妈比小兔多采了9个,兔妈妈采了多少个?12+9=21(个)答:兔妈妈采了21个。3、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少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35-11=24(本)答:科普书有24本。4、分析题中的关键句,说出各题的数量关系。(1)公鸡只数比母鸡多3只。(2)男生人数比女生少7人。(3)松树棵树比杨树多12棵。(4)故事书本书比连环画少4本。(5)红花朵数比黄花多6朵。强调: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列式。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列式。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5情境图,激发兴趣: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老师引导学生读题。提问:(1)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男生有多少人,第二个是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观察两个问题的联系,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2)怎样解答呢?要求男生的人数,就是求比14少5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14-5=9(人)答:男生有9人.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9+14=23(人)答: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3)解答正确吗?检查一下。(14减9等于5,男生确实比女生少5人。)(14加9确实等于23。解答正确。)知识运用1、做一做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33+4=37(人)33+37=70(人)答:二班有37人参加。答:两个班一共有70人参加。2、育才小学有21名男教师,38名女教师。育才小学一共有多少名教师?蓝天小学有45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多少名?3、把下面的题补充完整再口答。(1)有公鸡7只,母鸡比公鸡多5只,?(2)有公鸡7只,,母鸡比公鸡多多少只?(3)母鸡比公鸡多5只,,母鸡多少只?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连续两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做题时,要认真地读题,分析两问题之间的联系,明确要求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先求出第一个问题。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课堂作业1、草地上有3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17只.白羊有多少只?白羊和黑羊一共有多少只?39+17=56(只)答:白羊有56只。56+39=95(只)答:白羊和黑羊一共有95只。板书设计:例5: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14-5=9(人)答:男生有9人.9+14=23(人)答: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第十课时单元测试一、看谁的口算本领强。16+8=9+25=31-6=50+8=54-3=40+50=6+30=6+24=52-7=8+32=28+10=30-7=18+3=76-20=64-9=90-2-80=26+20+4=68-8+9=76-8-20=65+5-70=二、计算。三、列竖式计算。(1)35+17+16=(2)80–41–25=(3)67–23+37=(4)48+20–50=(5)85-70+16=(6)60-13-27=四、填一填。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2、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住三条:①相同数位()。②从()加起。③个位满十向()进1。3、我会在计数器上画线表示出结果,并填空。4、在○里填上“>”“<”或“=”。28-32532+73840+307156-3035-956-203536+236030+285718+4272-135、一个数是58,另一个数是15,这两个数的和是(),差是()。6、估算一下,哪些算式得数比70大,把它圈起来。90-1131+4223+31+2988-1738+29100-20-12五、诊一诊。(有毛病的改在方框里)1、62+38=902、30-17=23六、用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2)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2、制作角。(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3.画角。(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3)学生练习画角。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总结画角的方法。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完成P40页的1、2、题。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3.学生创作画。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40、41,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这种角就是直角。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3。(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2.教学例4(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3.画直角(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三、学习效果测评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班级姓名成绩填空。黑板面有()个直角。一个直角有()个顶点,()条边。一个长方形有()个面,每个面上有()个直角。一个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上()个直角,一个长方体一共有()个直角。一个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上有()个直角,一个正方体一共有()个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比一比。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画角时,先画的这个点,叫做角的(),两条线叫角的()。一张长方形的纸有()个直角,对折展开后有()个直角。三角板上有()个角,有()个直角。你的数学书的封面上有()个角,这些角都是()角,这个面是()形。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关。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越(),张开越小,角越()。从一个点起,用()向不同的()画()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画一画。经过一点画一个直角。.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以下面线段的端点为角的顶点,各画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四、给下面的图形添上一条线段,使它符合要求。增加2个直角增加3个直角增加4个直角2、画一个直角。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口算题,学生与教师比赛,引出乘法简便。3+3 5+5+5  8+8+8+8+8+8+8  9+9+9+9+9+94+4+4+4+4+……+4  15个2、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问:你在哪见过乘法?3、3×2=6中间是什么?怎样读?问:这节课你还想学什么?二、自主探究:1、观察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特点。(口算题)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加法能用乘法计算?判断下面的算式能否用乘法计算:6+6+6  3+5+1  7+7  2+2+2+2+22、自己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学生汇报,学情预测:5×5 3×5 5×3 5×5×5师:这么多乘法算式,哪一个对?听老师怎样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例如:5+5+5(1)看,相同加数是几。 5(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3个5(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关键)3×5或5×3问:3是什么?5是什么?有错的同学改正。闭眼回忆改写的方法。3、5+5+5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板书:5×3或3×5) 3+3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板书:3×2或2×3)学生独立改写:8+8+
本文档为【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顾歆晨boy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1-10-24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