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姓名:黄玉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郭志仪20100501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中文摘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世界范围内的一般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动因是工业化,第三产业将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取代工业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因此研...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姓名:黄玉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郭志仪20100501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中文摘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世界范围内的一般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动因是工业化,第三产业将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取代工业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因此研究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的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1990—2008年的相关历史数据,直观清晰地描述安徽省的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此时间范围内的现状特征。接着运用协整检验、回归分析、格兰杰检验等计量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研究了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的相关关系,得出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双向因果联系。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了第三产业各层次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相关性最高,与第三产业第二层次相关性较弱,与第三产业第三层次相关性最弱。最后综合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两者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计量统计数据结果,提出实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实现人口的有序转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健康的快速发展。关键词:城镇化,第三产业;协整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AbstractHigllorlowlevelofurbanizationis懿importantsymboltoacount巧orregion*seconomicdevelopmentlevel.Theexperienceintheworldwideindicatedthat,urbanizationisdevelopedbyindustrialization.HoweverwhentheindustrializationgoOlltoacertainstage,theTertiaryindustrywillbecDmethemaindrivingforcetotheurbanizationinsteadoftheindustrialization,iIlthemeantime,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willalsoinfluencethedevelopmentoftheTertiaryindustry.TheurbanizationlevelofAnhuiProvinceisonthestageofacceleratingdevelopmentperiod.SoStudyon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izationandtheTertiaryindustryinAnhuiprovince,it’Sveryimportantfor啦toacceleratetheprocessofurbanizationandOptimizethestructureofTertiaryindustry.Inthispaper,webdng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izationandtertiaryindustry笛theresearchsubject.At丘r瓯basisonsomerelevanthistoricaldatafromtheyear1990to2008,IntuitiveandcleardescribethedevelopprocessoftheurbanizationandtertiaryIndustryinAnhuiProvince,Presemedthecharacteroutofthedata.Thenu∞co-integrationtest,regressionanalysis,Grangerinspectionmeasurementmethodsfromtimeandspacetostudy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tertiaryindustryandurbanization.Andresultthatthereisalong-termstablerelationshipbetweenthemandwithasignificantcausalrelationship.Afterthatusethegraycorrelationdegreemethodtocalculatetherelationshipamongtertiary∞ctoratalllevelswiththeurbanization,urbanizationwiththefirstleveloftertiaryindustryreachedthemostrelevantlevel,therelevancewiththesecondlevelofthetertiaryindustryisweak,therelevancewiththethirdlevelofthetertiaryindustryisweakest.Finallysomerecommendationareputforwardon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ndthetertiaryindustryinAnhuiprovince:Implementationofsystemreform,achieveanorderlytransferofthepopulationandacceleratethedevelopmentoftertiaryindustry,optimizethethirdintra-industrystructure,andthuspromotetheprocessofurbanization,aimingforhealthyandrapiddevelopmentbetweenurbanizationandthetertiaryindustry.Keywords:Urbanization,Thetertiaryindustry,Co-integrationtest,GrayrelationalanalysisH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董玉生3同期:洫fQ二左:Z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棚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兰州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兰州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 电子版 色卡电子版电子版送货单模板电子版会议记录模板家谱电子版模板doc电子版工资表模板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兰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童玉啦导师签名:F1朔.勿知一6一一7⋯期:笙!:竺二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一)研究背景一、绪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特别是中国,城镇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城镇人口在地区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产业结构发生转换,从第一产业开始逐步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这些转变使得人们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内容.综合来看,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它的社会、经济等总体的发展水平都会相对比较高。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比重也不断提高。由于非农业人口越来越多所带来的城镇化、生活条件的现代化、生产越来越趋向于服务化、信息产业的网络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第三产业得到不断的高速发展。在这其中,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口城镇化。服务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伴随着城镇化出现的人口大量集聚,而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也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j服务业比重将持续扩大,服务业的行业种类范围也将更趋于丰富多样。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动因,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将被第三产业所取代,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次要动力,而第三产业将逐渐演变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因;城镇化过程反过来也将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除了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外,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关联,合理的内部结构将积极正面的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是正在加速发展的城镇化浪潮,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服务业需求的大幅上升都为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动力,未来~段时间安徽省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如何促进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快速发展。但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没有权威的定论,主要是因为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城镇化与工业化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对于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安徽省的具体研究暂且还没有先例。正是基于此,笔者选择了安徽省第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三产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作为论文研究的主题。安徽省是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积极稳妥的推进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对于解决该地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2.62%上升到2009年的42.1%,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参考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到城镇化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成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率处于300/o-70%的水平时属于城镇化的加速阶段.目前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为40%左右,正处在加速发展的阶段。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推动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要求政府部门不但要在宏观上对第三产业及城镇化发展进行长远战略部署,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协调职能;而且要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产业政策,对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引导,使之与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相适应,使两者达到良性互动的结果。(二)研究的意义1、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城镇化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因此深刻理解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加深理解地区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理性推动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两者之间的有序发展关系,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归纳起来,对于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关系研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对我国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我国现在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镇化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及发展战略等研究上,这种以总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缺陷在于:过于笼统的结论并不完全适用子每个区域,对具体省市的指导力度不够,对发展落后城市以及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城市的发展规划容易造成误导。本文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具体考虑了安徽省的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及其产业特点的关系,对该地区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入分析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内涵,对它们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历史数据做出全面深入的评价。(2)有利于理清城镇化、第三产业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系。通过全文的综合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有着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此外第三产业各层次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度。本文重点阐述了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基本内涵、安徽省现阶段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使用计量方法分析历史数据来得到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城市经济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必要性,最后对全面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协调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2、研究的现实意义对安徽省的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与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建议,加速经济发展Ⅱ1。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发展规律,有利于主管部门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经济发展的管理政策,促进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对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现代企业的建立有参考作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改革的深入,一些夕阳产业将逐步退出竞争市场,实现产业转移,与其同时,企业也更加注重创新式的增长模式。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人力资本迅速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都给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充分认识到加快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城市发展和国民经济带来的活力和动力,有利于安徽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合理高效的现代企业。(--)研究概念的界定1、城镇化的内涵及评价指标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赛达(A.Scrda)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原理》中第一次提出了城镇化的概念,而实际上城镇化进程在此前的工业革命开始前就已经启动了。城镇化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定义,这让城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口1。即使是在城市经济学中,关于城镇化的定义也没有形成共识。而在本文中笔者把城镇化定义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指非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转移,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占地规模不断的扩大,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变化的过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等各方面不断变迁的过3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程。从经济结构角度来看,城镇化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一、二、三"向“二、三、一一甚至“三、二、一一升级转变的过程;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区域转移,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以及城市的现代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市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口1。表1-1列出了各个学术领域对于城镇化的理解以及定义:表1-1相关学科对城镇化的定义及研究上的差异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对城镇化的定义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社会产城镇化是一个时间跨度大、并且十分复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农村剩经济学各种社会活动空间的集中。余劳动力、各种物质资料和能量等向城市地区转移。人口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布;社城镇化是人口由从事农业活动转向非地理学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重组农业活动,以及空间上从松散向集中转和集中。变的趋势。社会中各种人员关系网络的城镇化使社会群体的关系网络不断扩社会学变化,各种社会组织的结构变大;密度降低,人际关系趋向专门化与迁.单一化的过程.社会总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城镇化是城市总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向城市的转移,城市非农业人口学人口在空间上的迁移。人口在地区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高的过程。社会中人员转变生活方式,不城镇化是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向人类学断的丰富和完善社会文化和城市区域的相关方式不断转化的过程。社会文明。简单地说,城镇化是农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对于这一过程,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有基于各自知识背景的不同认识,但这些理解并不相互抵触而是互相补充的,它们从不同角度共同阐述了内容复杂的城镇化过程。在本文中,笔者对城镇化的界定以经济学意义的城镇化概念为基础,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学科对城镇化定义的相关内容,重点强调了城镇化的空间内涵。笔者认为,城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漫长的过程,主要是由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以及生存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变迁。具体的城镇化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4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的广大地区逐步向城市地区演化,中小城镇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与此同时,城市的整体规模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的现代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广大农业人口所模仿M。城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是一种十分复杂、在时间上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国际通用的城镇化水平指标是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总数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的嘲.本文为了研究的需要,在具体衡量城镇化水平时,也采用这种常用的、简便易得的指标,称为城镇化率,即城镇化率(U)=城镇人口数/地区总人口数*100%1.2、第三产业的定义及评价指标第三产业(TertiaryIndustry),也称第三次产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认为:①第一产业即农业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食物;②第二产业即工业主要是满足了人们除了生存以外的一些其他的物质需要;③第三产业便是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外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便利、娱乐和精神上的需要。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种类繁多,因此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混合产业”、“大杂烩"等。此外,在经济学领域,还存在一个和第三产业含义接近的名词:服务业,事实上,服务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划分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不同,服务业主要是对该行业所提供产品的属性进行描述,而第三产业则是用排除法概括的把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行业统统归纳为第三产业。在本文中,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不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之间做严格的区分,把服务业等同于第三产业来做具体的研究,.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根据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制定了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根据统计数据以及计量分析的需要,我们把第三产业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是为流通服务的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第二层是为生产生活和金融服务的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第三层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发展1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有时也会选取非农业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数来代替该地区的城镇化率.5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的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1.综合各种评价指标,~般认为,评价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程度的~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即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作出这样判断的主要根据是: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经济最发达的一些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一般都维持在60%以上;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多数维持在5096左右的水平;在经济不发达的一些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基本上维持在35%左右。对此结论,我国的部分学者并不完全认同,他们认为使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作为综合评价的指标:这在对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时是可行的,但它并不完全适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特别是这个国家或地区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严重不平衡的情况。在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的产值比重大,工业化发展较慢的地区,人们可能从事住宿餐饮、旅游等地方性服务业,也会使得该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比较高。如果单纯的使用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指标,可能会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基于以上的考虑以及具体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的主要指标有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第三产业GDP等,运用历史数据和相关的数量统计方法,综合评价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四)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1、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的整体思路是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分析安徽省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相互关系。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对于安徽省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对安徽省的城镇化以及第三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定性分析.之后,利用统计数据,从时间、空间以及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关联度三个方面开始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最后就如何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相互协调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定量分析部分运用了1选自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翅1分规定)6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协整检验、回归分析、格兰杰检验、灰色关联度等计量方法2、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从研究背景开始,揭示研究意义,界定了城镇化、第三产业等重要概念及相应的评价标准,接着简洁扼要的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最后也补充说明了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理论综述。综合陈述了国外和国内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综述,并特别阐述了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安徽省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三章,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对1990.2008年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特征分别描述,并用统计数据加以佐证。第四章,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关系的定量分析。使用回归、协整、格兰杰检验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各层次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系数。第五章,结语.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根据计量分析结果对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五)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协整检验、回归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从时间、空间两方面考察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2)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内部各层次的相关性做深入细致分析.不足之处主要有城镇化和第兰产业的测度指标很多,但是本文只选取了较为容易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此外,因为部分年份的统计数据不易获得,且多数年份的统计口径并不相同,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本文只选取了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在计算灰色关联度时,考虑到产业分类标准的不断演化,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本文的指标只选取了2004.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些都可能会对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存在明显不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尽可能的增加时间序列数据的时间跨度,对多因素影响下的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互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同其他相近的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综合分析,进而找出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特色之路。7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二、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理论综述20世纪以来,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一)国外的相关理论综述国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在微观上对第三产业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二是城镇化在宏观上对于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20世纪40年代,配第一克拉克定律表明,提高了人均的国民收入水平,能够加速促使劳动力人口从农业向工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又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是整个农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不断减少,而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库兹涅茨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均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总体上是上升的,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大体不变或只是略有上升;在第三产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基本是上升的,但是,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产值比重却没有同步上升的迹象,综合来看,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总体不变或略微有些上升的口1。钱纳里等人在1975年提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多国发展模型",该理论综合阐述了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嘲,他收集整理了1965年90个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方面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得出工业化的推动作用是城镇化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signatman研究了1920.1970年间已经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相关国家的劳动力迁移过程,他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这些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城市的非农业部门,特别是一些第三产业部门,因此他认为服务业增长的原因是城镇化的发展,因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城市设施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它使得服务产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可以直接进行商品交易,而面对面交易是服务产品的共同特点。另外,城镇化还带动了政府服务8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的不断改进、促进了第三产业中其他一些非营利性服务行业的发展嘲。Riddle(1986)认为“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协。他运用历史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来证实了这种观点,他运用中等收入以上以及工业化国家在1981年的截面数据,综合分析了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得到: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嘲。Daniels(1994)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美国境内规模不同城市的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是由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市场,城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服务业的进一步扩张n¨.Harris主要研究的是在印度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所起的作用,研究认为,城市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经济中心,是辐射和扩散效应的中心,是社会中各种商品流通中转的集中地,是第三产业等很多行业的核心区域n铂。Chang等国外学者研究了中国的城镇化与高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等许多行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向城市转移的就业机会。第一产业主要关注于农业领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给自足的特征,这就使得他们对服务业的需求并不多。但城市生活完全不同,城市对于运输、零售、餐饮等服务业的需求非常大,因此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转移,可以刺激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与此同时,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也将同步上升n町.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结构转变,进而对服务业产生影响的研究。Eckstein等经济学者研究了美国服务业就业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后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服务业从业人口的增加n钉.Henderson认为“城镇化伴随着经济发展2’’.经济不断增长促进了现代产业部门的扩张,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最终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开始由传统的农业开始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所在的城市区域。城镇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发展,形成了人员和知识向城市地区集聚,也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可以产生一定的辐射和知识外溢效应n酊.YoshimaAraki(1997)的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从业总人口占城市就业人口的比重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城镇化对于服务业从业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n日。Tiffen(2003)从农业发展情况.、城镇化水平以及人民整体的收入增长三个方面1RiddleD.Sarvice-LedGrowth:theRoleoftheServiceSectorinWorld1)cvcIopment.NY:PraegerPublishers,1986.2HendersonJV.Urbandevelopment:theory,factandillusion嗍.OxfordUniversityPressUS,1991:10l·129.9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对非洲近撒哈拉地区进行了总体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业人口不断的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区域,城市中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将获得加快发展;反过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又会继续带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n力。Messina(2004)收集整理了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中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政府部门的现有规模等要素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加速城镇化发展、扩大政府等公共服务部门的规模对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n砚。(二)国内的相关理论综述·国内不少学者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作者掌握的文献资料,他们的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城镇化与非农业化同步发展.这种论点认为,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化水平的上升与整个社会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以及它们的就业比重的上升同步。如辜胜阻(1991)认为以机器化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化使得农业劳动力人口和各种生产活动越来越多的向城市集中,这就让工业化的进程与整个城镇化的进程几乎同步发展。在工业化发展的后期,各种服务业的不断兴起,网络、信息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动力n町。周叔莲主持,郭克莎执笔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通过对国际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般变动模式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城镇化与非农就业的相关性较大,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大小主要取决于工业化对非农化以及对非农就业的推动作用的大小㈨。切(2)城镇化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基础,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受到该地区城镇化道路选择的影响。当整个社会处于农业劳动力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不会太好。林汉达(1998)认为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成为社会人口的集聚地,人口的集聚进而带来对各种产品的需求,这就需要社会能够满足人们在各方面对于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总体需求,这种需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才足以支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会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果城市规模太小,就难以形成较高的人口集聚效益与规模效益,非常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乜¨.都沁军(2005)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城市在空间上不断扩张,人口大量积1。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0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聚,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这些需求带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没有城镇化的高度发展,也就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嘲。(3)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初级阶段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到了城镇化发展的后期,第三产业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并逐步演变为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的长久动因。到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作为城镇化的后续动力日益显现。李健英(2002)认为,第二产业主要是从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两个方面来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而第三产业不仅推动城市的发展规模,也不断推动城市功能的完善、增强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功能嘲;陈柳钦(2005)研究认为第三产业中生产配套性服务与生活配套性服务的增加是其后续动力作用的最显著体现,并且在工业化推动的基础上,第三产业赋予了城镇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持续动力嘞】.(4)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发展相互促进,城镇化发展程度影响第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王玉珍(1999)认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对第三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基于生产的发展、收入的增长、购买力的提高以及各种服务需求的增长嘲。陈可(2002)认为城镇化发展不足将会抑制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其整体的发展质量。第三产业中金融、地产、保险、证券等行业依赖于发达的市场体系,城镇化发展程度高,集聚功能增强,对它们的促进作用就越强嘲。(三)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研究综述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湖南省、黑龙江省、成都市、京津冀等地区做了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并相应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问题,甚至相同问题在不同地区也不能采用相同的解决方法,需要因地制宜,找到具体问题,并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纵观目前对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对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各自独立进行的研究分析,尚没有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互关系加以研究的先例。在城镇化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测量、城镇化发展进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宣国富等建立了区域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这些地级市分为4个梯度类型跚1。范光华在对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尼系数模型,阐述了安徽省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态势,同时对安徽省城镇化水平的区域格局进行了系统的划分㈨。杨海霞回顾了安徽省1949年~2004年的城镇化历程,根据历史数据综合阐述了安徽省城镇化的现状特征,并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11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机结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城市基础建设、优化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等加快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㈨。梁欣然研究了安徽省1978.2005年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得出,安徽省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作用相对较强,而城镇化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显著,并据此分析了原因洲。在第三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对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及第三产业现状、发展对策的研究。安徽省三产普查办课题组在对第三产业发展研究的成果中指出,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口u。苏勤,贾利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传统的第三产业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要,也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而新兴的第三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第三产业的整体结构不够完善,需要转变整个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协调快速发展盥刃。姚卫东也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嘲。朱彩青建立了对服务业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发展规模、政府投入、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内部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总体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评价,依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决策汹1。邓祖兵,徐莉对安徽省第三产业竞争力进行四分量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进而研究得出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波动性大,总体来说竞争力较弱t3观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三、安徽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一)城镇化发展现状城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以及城市空间区域的扩张,同时城镇化还表现为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安徽省自1990年以来,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镇化处于加速时期,但是始终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城市化率+安徽省+全国48.0045.OO42.OO39.OO36.OO33.OO30.0027.OO24.0021.0018.0015.OO_-一-—■’’一.Ip。’—AI|.—r一。■’—r·l■r一-/可一一一■_Pr一袅—厂。I一夕--.“...·●●.一7’毒~T———r———r———r—r一—r———r———r——一一r~—r一——r——{年份oHNn呻曲∞卜∞aoHN一呻∞o卜ao蜜窖昌窜誉器·宝霉鐾蛊88gg8gg8gHHHHHHHHdHNNNNNNNNN图3-1安徽省与全国的城镇化率比较我们从图3-1中可以看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1998年)此阶段安徽省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处于平稳或略有上升的状态,此间高点为1998年的22.33%,低点为1990年的17.94%,9年间人口城镇化率只上升了4.39%,其中1995年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了2.62%,其余年间基本处于停滞徘徊状态。这期间,安徽省的人口城镇化率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10个百分点,1998年差距最大,为11.0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1998年安徽省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这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产生了非常明显的阻碍作用。第二阶段(1999年一至今)此阶段安徽省人口城镇化率呈现加速上升趋势,10年间,城镇化率上升了14.5%,由图示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随着年份的增加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几乎呈线性增加.在此期间,安徽省的人i:3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差距在不断缩小,至2008年,差距最小,为5.2个百分点.2、安微省人均GDP快速增长,但与全国人均GDP的差距不断拉大oHO,1∞呻∞∞卜∞∞oHN∞_∞t.D卜∞o西a①oo∞oo⑦ooooooooooa,o∞a,o西oo口'oooooooooHdHHHdH_HHNNNNNNNNN图3.2安徽省与全国人均GI)P的比较年份我们可以看到,90年代初,安徽省的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差距较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全国还是安徽省的人均GDP都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但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安徽省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从1990年人均GDP的差值不到500元加剧到2008年的8155元,并且还有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3、城市人口规模总体较小表3-1安徽省城市规模体系的变化(单位:个,万人)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市区总人口衡量)根据表3.1的数据,从1999年到2007年底,安徽省的城市规模较小且变化不大,截至2007年底,全省只有一个人1:3超过200万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有四个,人1:3都在110万左右徘徊!整体城市规模层次不高,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尤其是缺乏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中心大城市,城市布局呈现低、小、散状态,城市的集聚作用较弱,缺乏竞争力。截至2007年底,安徽省只有合肥一个超大城市,但由于其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聚集和辐射作用也十分有限,从而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4、区域内各地级市发展水平不平衡表3-22008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城镇化综合情况表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2009},表中的绝对数以当年价格为准.截止2008年底,安徽省辖区内有地级市17个,县级以上城市105个。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基础设施等各种要素的差异,使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在区域间的差异很大。由上表3.2可以看到,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这四个城市在各个指标中都基本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马鞍山的人均GDP最高为49824元,是阜阳人均GDP的7.7倍;而在城镇化率方面,铜陵最高为58.84%,比第二名芜湖的城镇化率高了9.56个百分点,是毫州的5.3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山市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高,这主要是因为黄山市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从事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的服务业是该地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二)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1、起点低,振荡上升后下行第三产业在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以来振荡上升,直到2003年到达高点41.76%后至今一直下行.见图3.3:募35.00比笆30.00图3-3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份199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为37.4:38.22:24.38;相对于同期全国水平27.1:41.3:31.6而言,第三产业在安徽省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是比较低的,产业结构是“二、一、三"的格局,第三产业处于三次产业中的末位,低于全国整体水平7.22个百分点。2008年安徽省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6:46.6:37.4,演变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从图3.3可以看到,在1990年到2008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经历了上升、回落、再上升、再回落的振荡过程,在2003年达到高点41.76%,至今一直处于下降阶段。2、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2008年安徽省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37.4%,全国平均水平为40.1%,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从总量上来说,2008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18.7亿元,与其他发达的省份和直辖市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如图3.4所示,2008年安徽省的第三产业产值仅相当于广东省第三产业产值的21.66%,北京市的43.2%,上海市的45.15%,江苏省的28.74%,对于同属中部省份的湖北省来说,安徽省也只相当于它的72.35%。16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从数据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徽省的第三产业产值和周边省市存在很大的差距,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点。而日前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文将简称其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首个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根据{:规划》内容,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现代服务业作为需要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第三产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需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对第三产业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和发展契机,不仅拥有国家和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且可以吸引众多的外来资本进入第三产业,这些都将有力的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棠t广东北京上海湖北新江江苏山东图3-42008年部分省市第三产业产值比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3、各地级市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表3.3对安徽省内各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以及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三个指标综合,将安徽省17个地级市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如合肥、马鞍山。芜湖和铜陵四个市,其第三产业的人均增加值一直处于全省的首位,2007年它们的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依次为12458元、12560元、9451元和11850元.四个城市中,合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三个年份里全部等于或高于40%,其他三个城市的相应比重都在30%-40%之间,在这类地区,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相当,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o∞柏∞吣∞∞∞∞第三产业产值^亿元v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从就业角度来看,芜湖市的三产就业比重一直处于全省首位,2007年其三产就业率为41.7%。合肥市的三产就业率在三个年份中都相对较低,但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高,说明该市非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马鞍山和铜陵的三产就业比重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表3-3安徽省各地级市第三产业相关指标比较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安徽省统计年鉴》,(注:本表的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按现价和户籍人口计算.)第二梯度,如淮北,蚌埠,淮南,宣城,池州,安庆,黄山,共7个城市。它们的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基本处于全省中间水平,相互之间的差距不大。除安庆外,其他城市在2000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超过35%,但就业比重却参差不齐。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山市,黄山市的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对较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三个统计年份中均高于40%,但其就业率却始终在25%左右徘徊。这是由于黄山市经济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落后,主要依靠旅游业的收入,因此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高,但该地区还有大部分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总体GDP较低。第三梯度,如毫州,宿州,阜阳,滁州,六安,巢湖,共六个城市。2007年它们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均没有超过4000元,其中阜阳最低为1988元。除滁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州外,其他城市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2000年到2005年期间均有所上升,之后又普遍出现回落,波动性较大。这些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始终偏低,并且增长缓慢。4、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安徽省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1比重并不突出,下表3-4中的产值比重是指第三产业各层次产值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就业比重则为第三产业内部各层次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总就业入口的比重,具体如下:表3-4安徽省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008
本文档为【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海艳
人民教师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4-16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