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行篇注解

儒行篇注解

举报
开通vip

儒行篇注解1、原文: 鲁哀公问於孔子曰:“夫子之服(1),其儒服与(2)?” 孔子对曰(3):“丘少居鲁(4),衣 逢掖之衣(5);长居宋(6),冠章甫之冠(7)。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8)。丘不知儒服。” 注释: (1)夫子:此是对孔子的敬称。服:衣服。(2)儒服:标志儒者身份的服饰。与(yu2):同“欤”。(3)对:回答。(4)丘:孔子名讳。少(shao4):成年之前。(5)衣(yi4):穿。逢(peng2)掖(ye4)之衣(yi1):从手腕到腋下的衣袖都很宽大的衣服。逢:宽大的意思。掖:同“腋(ye4)”。...

儒行篇注解
1、原文: 鲁哀公问於孔子曰:“夫子之服(1),其儒服与(2)?” 孔子对曰(3):“丘少居鲁(4),衣 逢掖之衣(5);长居宋(6),冠章甫之冠(7)。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8)。丘不知儒服。” 注释: (1)夫子:此是对孔子的敬称。服:衣服。(2)儒服:标志儒者身份的服饰。与(yu2):同“欤”。(3)对:回答。(4)丘:孔子名讳。少(shao4):成年之前。(5)衣(yi4):穿。逢(peng2)掖(ye4)之衣(yi1):从手腕到腋下的衣袖都很宽大的衣服。逢:宽大的意思。掖:同“腋(ye4)”。(6)长(zhang3):长大后。宋:指春秋时代的宋国,殷商的后裔被分封在此。(7)冠(guan4):头上戴着。章甫(fu3)之冠(guan1):殷商时期的一种礼帽。(8)服:所穿戴的衣冠。乡:顺应所居住的地方衣冠规定。 2、原文: 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1),悉数之乃留(2),更仆(3) ,未可终也(4)。”哀公命席(5)。 注释: (1)遽数(ju4 shu3):仓促之间逐一讲说。终其物:把儒者之行完全说清。(2)悉:全部,完整 。乃留:就会用很长时间。(3)更仆(geng1 pu2):即使到了君主更换太仆的时候。(4)未可终:无 法说完。(5)命席:令人铺设坐席。 3、原文: 孔子侍(1),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2),夙夜强学以待问(3),怀忠信以待举(4),力 行以待取(5)。其自立有如此者(6)。 注释: (1)侍:陪着,侍奉。(2)有:为,是。聘(pin4):有重大事情而被人咨询。(3)夙(su4)夜:早晚。强学:勉力于求学。(4)举:被推举任用。(5)取:选拔。(6)自立:自修以立身。 4、原文:   儒有衣冠中(1),动作慎(2)。其大让如慢(3),小让如伪(4);大则如威(6),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5)。其容貌有如此者。 注释:   (1)中:适中,中正。(2)慎:慎重。(3)大让:指让国、让天下之类。慢:傲慢而不屑。 (4)小让:指在小节方面的谦让。伪:虚伪。(5)大则如威:遇到大事时,好似有所畏惧。(6)粥(zhou1)粥:柔弱谦卑的样子。无能:没有能力。 5、原文: 儒有居处齐难(1),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2),冬夏不争阴阳之和(3)。爱其死以有待也(4),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5)。 注释: (1)居处(chu3):在平时的生活之中。齐难(zhai1 nan2):像斋戒一样庄重,神圣不可侵犯 。(2)道涂:道路。涂,通“途”。(3)阴阳之和:阴气与阳气的和谐。(4)爱其死:爱惜生命。有待:等待时机。(5)备豫:预先有所准备。 6、原文: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1),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2),多文以为富(3)。难得而易禄也(4),易禄而难畜也(5)。非时不见(6),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後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注释: (1)祈(qi2):相当于“求”。(2)积:指积聚财物。(3)文:道德礼义。(4)难得:难以被招致。易禄:易于得到俸禄。(5)畜(xu4):不符合道义而长久留住。(6)非时不见(xian4) :时机不到就不会出任官职。(7)近人:平易近人。 7、原文: 儒有委之以货财(1),淹之以乐好(2),见利不亏其义(3);劫之以众,沮之以兵(4),见死不更其守(5)。鸷虫攫搏(6),不程勇者(7);引重鼎(8),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9);过言不再(10),流言不极(11);不断其威(12),不习其谋(13)。其特立有如此者(14)。 注释: (1)委:委托,托付。(2)淹:浸染,诱惑。乐好(le4 hao4):享乐和喜好。(3)亏:亏欠,减少。(4)沮(ju3):威吓、威胁。一说,通“阻”。(5)更(geng1):改变。守:指所要遵守的志向。(6)鸷(zhi4)虫:凶猛的鸟兽。攫(jue2)搏:掠夺、搏杀。(7)程:衡量。(8)引:牵拉。(9)豫:通“预”,事先有顾虑。(10)过:过错。再:重复。(11)流言:流传不实之言。极:极力追究从何处而来。(12)断:断绝。威:威严。(13)习其谋:从计谋上下工夫。(14)特立:立身处世不同凡俗。 8、原文: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1),可近而不可迫也(2),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3),其饮食不溽(4),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5)。其刚毅有如此者。 注释: (1)亲:亲密。劫:利用。(2)迫:逼迫。(3)居处(chu3):居住和生存的环境。淫: 倾邪不正。(4)溽(ru4):追求浓厚的味道。(5)微辨:隐微地说清道理。面数(shu3):当面指责。 9、原文: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1),礼义以为干橹(2);戴仁而行(3),抱义而处(4);虽有暴政,不更其所(5)。其自立有如此者。 注释: (1)甲胄(zhou4):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2)干橹(gan1 lu3):盾牌,干为小盾,橹为大盾。(3)戴:尊崇。(4)抱:信守。处(chu3):安置自己内心。(5)更(geng1)其所:改变自己的原则。 10、原文:   儒有一亩之宫(1),环堵之室(2),筚门圭窬(3),蓬户瓮牖(4);易衣而出(5),并日而食(6);上答之不敢以疑(7),上不答不敢以谄(8)。其仕有如此者(9)。 注释: (1)一亩:宽一步、长百步的土地,换算为长宽各十步,墙方圆六丈为一个宅院。宫:墙壁。(2)环堵:四面的墙,长度只有一块木版那么长,高度只有五块木版的宽度。筑墙用木版,每打一 层就把木版向上移动一次,移动五次而筑成的墙叫做堵,五堵为一雉。(3)筚(bi4)门:用荆条、竹子编造成的门。圭窬(gui1 yu2):形状像圭一样上尖下方的狭窄的门户。(4)蓬户:用蓬草做的门。瓮牖(wen4 you3):用无底的破罐子做成的窗口。(5)易衣而出:出门时必须换衣服,意味着可穿的衣服极少。(6)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一天的饭。(7)上答之:君主接受他的主张。(8)谄(chan3):谄媚,有意讨好。(9)仕:从政做事。 11、原文: 儒有今人与居(1),古人与稽(2);今世行之,後世以为楷(3)。适弗逢世(4),上弗援(5),下弗推(6);谗谄之民(7),有比党而危之者(8),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9),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10)。其忧思有如此者。 注释: (1)今人与居:与今人生活在一起。(2)古人与稽(ji1):与古人之意相符合。(3)以为楷:把他作为楷模。(4)适:生存的时代。弗(fu2)逢世:没有遇到政治清平的时代。(5)上:指君主及在上位的人。援:引荐,选拔。(6)下:在下位的人。推:推举。(7)谗谄(chan2 chan3):进献谗毁和谄媚之言。(8)比党:因利益相同而结成党派。(9)竟:终究,始终。信(shen1):通“伸”,伸展。(10)犹:图谋、考虑。 12、原文: 儒有博学而不穷(1),笃行而不倦(2);幽居而不淫(3),上通而不困(4)。礼之以和为贵(5),忠信之美(6),优游之法(7)。慕贤而容众(8),毁方而瓦合(9)。其宽裕有如此者(10)。 注释: (1)穷:停止。(2)笃(du3):纯正专一。倦(juan4):倦怠,厌倦。(3)幽(you1)居:平时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淫:倾邪不正。(4)上通:上与君主相通。困:被困扰。(5)以:应用。和为贵:以和谐为最重要。(6)忠信:见到忠信的人能、。美:赞美。(7)优游:见到柔和温顺的人。法:效法。(8)慕:敬慕学习。容众:宽容地对待众人。(9)毁方:去掉棱角。瓦合:与一般人共同相处。(10)宽裕:宽厚大度。 13、原文: 儒有内称不辟亲(1),外举不辟怨(2);程功积事(3),推贤而进达之(4),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5),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6)。 注释: (1)内称:在亲人之中举荐人才。辟(bi4):同“避”,避讳。(2)外举:举荐外人。(3)程功:衡量功绩。积事:根据所做的事加以判断。(4)进达之:使人能晋升、通达。(5)苟:如果。(6)援:支援、帮助。 14、原文: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1),患难相死也(2);久相待也(3),远相致也(4)。其任举有如此者(5)。 注释: (1)相先:相退让。(2)相死:为人而置自己生死于不顾。(3)久:长久处于卑下的地位。相待:等待他人。(4)远:相距遥远。相致:使朋友能前来投奔明主。(5)任举:委任和推举。15、原文: 儒有澡身而浴德(1),陈言而伏(2)。静而正之(3)上弗知也(4);粗而翘之(5),又不急为也(6)。不临深而为高(7),不加少而为多(8)。世治不轻(9),世乱不沮(10)。同弗与(11),异弗非也(12)。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注释: (1)澡(zao3)身:洁身自好。浴(yu4)德:以德自清。(2)陈言:陈述见解。伏:泄露于外,张扬。(3)静:平心静气而不急不躁。正:以正道使人能正。(4)弗(fu2)知:不必知道。(5)粗:察言观色而委婉含蓄。翘(qiao2):启发引导。(6)急为(wei2):急于去做事。(7)不临深而为(wei2)高:不在卑下之处去显示自己的高贵尊显。(8)不加少而为多:不因为自己在某方面略微高于别人就去矜持自傲。加,强加于人。少,在某方面略微有了成效。为,表现。多,矜持骄傲。(9)世治:社会安定的时候。轻:自轻自薄。(10)沮(ju3):自暴自弃。(11)同:地位相同。弗与(yu3):不求相亲相合。(12)异:地位不同。弗非:不非难、诋毁。 16、原文: 儒有上不臣天子(1),下不事诸侯(2);慎静而尚宽(3),强毅以与人(4);博学以知服(5),近文章(6),砥厉廉隅(7);虽分国如锱铢(8),不臣不仕(9)。其规为有如此者(10)。 注释: (1)不臣天子:不屈服于天子的威权,而以道义做事。(2)不事诸侯:遵从道义做事,而不是为诸侯做事。(3)尚宽:崇尚宽缓。(4)强毅以与人:以强毅的心志与人相处。(5)知服:知道敬畏服从往圣前贤之道。(6)近文章:随时学习礼仪典籍。(7)砥(di3)厉:同“砥砺”,用石头打磨。廉隅:棱角。(8)虽:即使。分国:分封给一个诸侯国。锱铢(zi1 shu1):二十四铢为一两,八两为一锱。比喻微小。(9)不臣不仕:不做他人之臣,不求仕官。(10)规为(wei2):操守意志与所作所为。 17、原文: 儒有合志同方(1),营道同术(2);并立则乐(3),相下不厌(4);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5)。其行本方立义(6),同而进(7),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注释: (1)合志同方:志向相合,法则相同。(2)营道同术:经营道艺,用同样的法术。(3)并立:与朋友的级别地位同等。(4)相下不厌:地位有高有低而不厌弃。(5)流言:虚伪不实之言。(6)其行:儒者的品行。本方:所守的根本原则必须方正。立义:立身行事必须符合道义。(7)同而进:道义相同就前相从共进。 18、原文: 温良者(1),仁之本也(2)。敬慎者(3),仁之地也(4)。宽裕者(5),仁之作也(6)。孙接者(7),仁之能也(8)。礼节者(9),仁之貌也(10)。言谈者,仁之文也(11)。歌乐者(12),仁之和也(13)。分散者(14),仁之施也(15)。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 注释: (1)温良:温和而善良。(2)本:根本。(3)敬慎:严谨而慎重。(4)地:立足存身之所。(5)宽裕:宽厚大度。(6)作:生发和应用。(7)孙(xun4)接:谦逊地待人接物。(8)能:技能。(9)礼节:以礼仪来节制。(10)貌:外在体现。(11)文:文理。(12)歌乐(yue4):诗歌与音乐。(13)和:和谐。(14)分散:分散资财。(15)施:施与。 19、原文: 儒有不陨获於贫贱(1),不充诎於富贵(2)。不慁君王(3),不累长上(4),不闵有司(5),故曰儒。今众人之命儒也妄(6),常以儒相诟病(7)。” 注释: (1)陨获:因为困穷而失志的样子。(2)充诎(qu1):因为欢喜而失志的样子。(3)慁(hun4):辱没和受辱。(4)累(lei4):劳烦、牵累。长(zhang3)上:在上位的人。(5)闵(min3):使人担忧。有司:官吏。(6)命:自称,自命。妄:虚妄。(7)诟(gou4)病:指责、侮辱。 20、原文:   孔子至舍(1),哀公馆之(2),闻此言也,言加信(3),行加义(4)。“终没吾世(5),不敢以儒为戏”(6)。 注释: (1)舍(she4):家。(2)馆之:在孔子家附近的馆舍住宿。(3)言加信:说话更加重视诚信。(4)行加义:做事更加重视仁义。(5)终没(mo4)吾世:我这一生。(6)以儒为戏:拿儒者开 玩笑。
本文档为【儒行篇注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20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19
浏览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