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概述

举报
开通vip

心理健康概述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 第1章​ 心理健康概论 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是潮流文化的创造者和引导者。他们思想敏锐、富有激情,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然而,现代社会在给人们机遇与希望的同时,也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心理冲突、心理压力已成为现代青年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自我调节措施,对于帮助和提高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 第1章​ 心理健康概论 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是潮流文化的创造者和引导者。他们思想敏锐、富有激情,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然而,现代社会在给人们机遇与希望的同时,也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心理冲突、心理压力已成为现代青年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自我调节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对于帮助和提高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 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概念 (1)​ 健康的概念 健康的含义是什么?长期以来,“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的传统观念一直被人们信奉和遵循着,并影响到医疗保健和卫生政策。20世纪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下的定义为:“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我国的《辞海》对健康的描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活动效能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只把个体看作生物人,个体的身体健康几乎就等同于健康的全部含义。这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医疗保健乃至政府的卫生政策。但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健康的理解就更为广泛。 人类对健康的探索和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认为人的心和身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古代人认为,我们人类之所以生病是因为遭到“妖气”入侵。他们相信,如果“妖气”进入人体,人则生病,但“妖气”又可以用一些办法来驱除。后来考古家们发现,石器时代的人头颅骨上常常有一些小洞,他们断定这些小洞是当时的人用尖锐的石器凿出来的。那时的“医生”就是用这种所谓的“医术”试图把“妖气”从人体里赶出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另一方面,古希腊人虽然也认为心身是分离的,但他们并不把生病归之于妖气。如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用以说明人类疾病的病因和治疗。这种学说认为,人体内四种液体——血液、粘液、黄胆汁、黑汁——的数量如果不平衡,就会生病。对疾病的处理就是设法恢复体液的平衡。由此可见,人们也没有考虑到心理因素的作用。 到了中世纪,神秘主义占了统治地位。人们把生病看成是因为做了坏事而受到上帝的惩罚,治疗措施则是拷打身体以使罪恶脱身。后来,这种“治疗法”被祈祷和行善积德所取代。在这个时期,医疗知识被教堂占有,医疗方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文艺复兴之后,医疗技术发展很快。显微镜的发明、尸体解剖的出现,以及其它许多成就,使人类放弃了体液说而转向了细胞病理学,这些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看重“医学实验室”和人的身体因素,把它们当成医学发展的基础,对于心则显然不大过问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心身逐渐分离。医生成了身体的卫士,只有哲学家才考虑到心。此后的300多年中,医生们专注于器官和细胞的变化,他们把此当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唯一基础。 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正在起着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状态、社会环境有关。对于疾病的治疗及愈后处理,都会受到病人和医护人之间关系、病人对于自己疾病的态度等因素的微妙影响。而且,要保持身体健康,需要良好的卫生习惯,而卫生习惯则受个人的控制,也受一些社会因素的制约。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心和身是不能分开的,不了解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心理条件及社会环境,就不能确切地理解如何使人保持健康。显然,心身相互作用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人们所接受。 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也揭示了人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它让人们认识到,人是一个身体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身体在同一生命系统中共同起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亚健康”,即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又称为“次健康”。在医学上来说,处于这个状态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未发现异常,没有出现任何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但生理、心理、躯体均存在活力减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现象,与健康人相比,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容易疲劳,许多人常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背痛等症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处于这个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但处于一种心理的非健康状态。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81年对健康的概念作了新的阐述:“健康就是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的从事日常活动,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能力”。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表明,21世纪人类健康是生理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这是对健康的一个全面、完整、科学和系统的定义。从以上关于健康定义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自身生存或生活状态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尤其对于物质生活条件较佳的人们来说 ,健康的重点已经由身体向心理方面转移了。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有很多种,国内外不少专家都有过研究和定义。例如,英格里士(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另外,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的接受生活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而是需要三者的同时具备。心理健康者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令人愉快的气质”。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教授在《体育心理学》一书中则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的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社会上认可的行为进行克服,凡具有这种耐性的状态,就可以说是心理的健康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作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 学者们思考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状态,表现在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良好人际关系以及与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等方面。 综上可知,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当然,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也不是指对任何事物都能愉快地接受,而是指在对待环境和问题冲突的反应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心理健康包含有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和道德四个方面的意义。 从生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其身体状况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当是没有疾病的,其功能应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不健康的体质遗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健康的身体特别是健全的大脑乃是健康心理的基础,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个人的感情、意识、认知和行为才能正常运行。身体不健康特别是大脑出了毛病,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从心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对自我必然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识,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优点和缺点,并发展自我;其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有效的运用;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得到发展;现实中的自我既能顾及生理需求又能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能面对现实问题,积极调适,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从社会行为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能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常规而不离奇古怪,所扮演的角色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道德上看,健康的心理与人的思想品德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健康人格与思想品德的相互联系之中。人的思想品德结构中就包含着个性心理素质,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本身就是个性心理倾向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内容。此外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刻苦的学习精神等等,也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做基础和中介。因此,思想道德修养离不开健康的个性心理的培育。可以说,一个人的性格中会反应出自身特有的品德和世界观。健康的性格,诸如豁达开朗、自尊自强、勇敢坚定、不畏困难、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廉洁正直等等,有些是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品德的基础,有些则是它们的直接组成部分;而不健康的性格,如狂妄自大、残忍暴虐、贪婪自私、怯懦自卑、狭隘猜疑之类,其中有些是低劣的思想品德,有些则是它们的直接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得出,培养健康的性格与培养先进的思想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要想具有先进的思想品德,不可不注意培养自己的健康性格;而培养健康的性格,也要和培养先进的思想品德结合起来才能完成。有德之人、善于修身养性的人,都会有益心身健康。可以说,具有完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内心世界的宁静和谐,重视心理的平衡统一,重视心理的自我调节,如提出恰淡虚无、清心寡欲、省思少虑、舒畅清志、性善、知足、忍让、调节七情、养心调神、戒怒等内容。强调个人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关系。当内心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强调以“克己”的方式求得调和与平衡,不重视表达与宣泄。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强调牺牲个人服从社会。因此,中国人的心理健康以“和”为核心。古人有一个心理处方叫“和气汤”, “先下一个忍字,后下一个忘字”,可“治一切怒气、抑郁不平气”。一忍一忘,均为克己。这样一种低调的心理健康观念,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代代相传,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许多大学生。 我国古代关于理想人格的论述中也隐含着中国式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孔子视仁德的君子为理想人格,而孟子则视“明心见性”的大丈夫为理想人格。第二个特征是坚强的意志,刚毅不拔、日进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坚强乐观的态度。《易经》中将其界定为:“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第三个特征是它的自律与反省,独立自信。“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第四个特征是君子能自得于心性,非常自信,在人际关系中能够左右逢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在达到理想人格的方法上,孔子强调立志(志于道,志于学),博学(切问、近思、广博)、笃行(言忠信,行笃敬)、慎思(敏于事,慎于言),同时特别强调“内自省”。孟子认为如欲成就大丈夫的品格,不仅要立志、诚心、存养,而且还要寡欲、自省、动心忍性,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除了主流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的界定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传统文化关于修身养性的方法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养生方法中基本上都包含有“养心”的内容。通过分析这些养心的方法,我们可以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古人心目中的心理健康标准。如聂世茂在研究《内经》后,总结出的九条标准,即: 1.经常保持乐观心境,“心恰愉为务”,“和善怒而安居处” 2.不为物欲所累,“志闭而少欲”,“不惧于物” 3.不妄想妄为,“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 4.意志坚强,循礼而行,“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5.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的生活,“御神有时”,“起居有常” 6.心神宁静,“恰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 7.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乐其俗”,“好利人” 8.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婉然任务,或与不争,与时变化” 9.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己的缺点,“节银燕而调刚柔” (二)中国现代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王登峰、张伯源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是: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台湾学者黄厚坚教授提出了四条标准,它们是: 1.心理健康者有工作,而且能够把本身的知识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他乐于工作,能够从工作中得到满足,获得乐趣。 2.心理健康者有朋友,他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尊敬、信任、喜悦等)多于负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恶等)。 3.心理健康者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接纳自己。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坦然接受,而不作无所谓的怨尤。 4.心理健康者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进行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够作健全的、有效的适应,他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处理,而不企图逃避。心理健康者未必都能够解决他碰到的一切问题,但他采取的方法总是积极的,适应方式是成熟健全的。 (三)国外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西方的心理健康观念,则以崇尚自我为核心,崇尚个人的成长,潜能的发挥,尊重个体的独立性与创造性,重视直接而坦率的自我表达。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是: 1.力争自我的成长 2.能客观的看待自己 3.人生观的统一 4.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 5.人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6.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美国学者库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具有四种特征,即: 1.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 2.恰当地认同他人 3.面对和接受现实 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对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心理学上最著名的当属美国的马斯洛。马斯洛将理想的心理健康看成为自我实现,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并提出了自我实现者临床观察的16个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被公认为经典的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发展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因此,综合上述各种观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我的恰当认识,悦纳自己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也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不会高估自己,不会对自己具有的一些长处和优势沾沾自喜,从而提出不切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理想;同时,也不会贬低自己,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而自责、自怨、自卑。心理健康的人能接受自己,对别人的评价能做出客观的反应,自我认识稳定,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不能恰当地认同自己,总存在强烈内心理矛盾冲突,对自己总是不满意,缺乏积极的自我态度,总是要求十全十美然而往往又无法达到,因此无法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 2.对现实环境的良好适应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够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中。面对不利的现实环境,既不怨天尤人,也不采取逃避的方式,而是敢于面对现实的挑战。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能很好地面对现实,而且也能接纳他人。在与人交往中总能注意别人的长处,不苛求别人,同时也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进行较好的沟通,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集体生活中与大家融为一体,既能与挚友同聚一堂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感。在与人相处时,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消极的态度。在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有积极的人生体验。心理健康的人不在乎生活事件的细小,不管是一次朋友聚会,还是独自漫步街头,总能从其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同时他们还在工作和学习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从学习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学习和工作看成是乐趣,而不是负担。 5.保持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整体的精神风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6.情绪有效地调整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总是占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惧退缩;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经常是开朗、乐观和愉快的。 (四)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一般人认为心理健康与疾病是相互对立的双方,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绝对的,一个人若非健康就是有疾病。现代心理卫生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健康的一面,也有独持的、甚至异常、古怪的一面,问题的关键在于,健康、异常两方面行为的频率程度如何,异常行为若是屡屡出现,而是持久毫不间断,便足以视作存在问题。另外,异常是基于正常的标准,不但与其他人作比较,亦与自己本身惯例比较,这样才能全面地去分辨出什么是问题性行为。 由此我们得知,健康并不是某种固定的状态,它会因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精神状态不健康的人的精神活动并非都是异常的,他们也有部分或大部分正常的精神活动;反之,健康人的心理活动也不都是正常的,他们也可能存在着部分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心理健康与否只能反映某一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非永远。 同样,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一个相对的衡量尺度,这是因为: 1)从统计学角度看。依据的标准是以全体人群中具有正常心理待征的人数频率为正态分布,居中间的大多数人为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如下图所示。因此,确定一个人的行为健康与否就是以其心理待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对同一个体而言也符合正态分布,在其一生的多数时间内是正常的,少数时间内是异常的。这里,异常是相对而言的,其程度要根据其与全体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来确定。 2)从社会文化角度看。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心理健康与否仍以能否适应其所处社会环境作为标准。若行为不能适应所处环境,就被视为异常。然而社会的人际关系、道德、法律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很大的差别,甲社会的风俗习惯可能不同于乙社会,某一社会众所认可的行为,可能在实质上并非真正良好或健全的行为。 因此,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并不是绝对的,绝不能生搬硬套,是否存在问题或病态还应结合其它情况一并考虑。心理健康标淮只是—种相对的衡量尺度,而且,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而,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总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我们在理解和运用上述心理健康标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的心理是处于健康与异常之间的第三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这正如一个人偶尔睡了一次懒觉,不能就给他下一个懒惰的结论一样。只有当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持续表现并且稳定形成之时,才可以说其在这一方面是不健康或变态的。因此,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 第二,当一个人心理健康发生问题时,不能轻易地由自己或他人给其下一个“心理疾病”的结论。因为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地由健康到不健康,由不健康再到健康发生运动和变化的。某方面心理特点发生了问题,只反映其某阶段某方面的特定状态,而非永远。因此,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持发展的眼光。 第三,上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依据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生活时所应有的心理状态提出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并以此为目标,不断追求心理健康发展的更高层次。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后期向成年初期转化的过程,其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之中。但其心理上的发展和成熟绝不像生理上的发展和成熟来得那样稳定。由于大学生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弱,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还难以全面、准确,而其所承担的学习任务较重,对自我的期望较高,对社会的期盼也较高,又极易受外界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很难自觉地积极地驾驭自己、主宰自己。因而在个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产生诸多的社会不适应症。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其学业的顺利完成,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1981年,全世界约有4000万人患有严重精神病和脑疾病,2.5亿人患有较轻的心理疾病(如神经症等),到了1995年,这个数据则迅速上升为5亿人。 我国12个地区的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重度精神病患病率为:50年代1.3‰—7.3‰,70年代为3.2‰—7.3‰,80年代初为10.54‰,90年代初达到12.6‰。 1997年和1998年,天津市对入校新生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评检测。结果显示,1997级24.839%的大学生存在不问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1998级大学生中这一比例上升到28.75%。以1998级大学生为例,在存在的心理问题中,轻度不适应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居多,分别为25%、21.09%、18.85%;其次为抑郁、敌意和附加症状,分别为18.17%、17.49%和16.28%;中度以上不适应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敌意和附加症状,分别为3.51%、2.61%、2.07%、2.07%、1.88%和1.42%;心理障碍呈较严重和严重状况的约占1%一2.3%。 而据国家教委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在高校大学生中,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大约占总数的20%以上。其中退学、休学的学生中,因患心理疾病的占40%—70%。 上述这些数字的确是令人震惊的。这是常人所不愿想象也无法想象到的,但它却是无情的现实,而正是因为如此之多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染上了各种心理疾患,从而导致各种心理性疾病对人的健康的严重影响。请看下列事实: 本世纪初,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营养不良等,而现在则演变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后者都与不良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美国,1979年其政府有一份报告分析,死因中约70%直接或间接地与心理因素有关。1982年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的一份很有权威性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美国导致死亡的十大因素中,50%的致病因素可以退溯到生活方式。”在我国,1957年国民死亡原因中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三者占总死亡率的32.3%;而居于第五、六和第七位的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三者占总死亡率的17.24%。到了1982年,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三者占死亡率的67.59%,其中心脏病的发病因素中与生活和行为方式相关的占45.7%,心理社会因素占19.15%,两者共占64.85%,而生理因素和保健因素只占35.15%。在高校,因病休学、退学的学生中,因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原因者其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如北京大学1978—1988年因心理疾患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数的1/3左右;中国人民大学的统计结果是24.2%。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李淑然等对北京16所大学同期本科生的调查表明,1978—1987年10年间,大学生中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数的比例由24%左右上升至40%以上;而因传染病休退学的百分比则由30%一40%下降到20%以下。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层次科学知识的群体。在同龄青年中,他们的智力水平较高、求知欲、成才欲强烈,活动能量和效率也相对较高。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水平大都比较客观。他们思维敏捷,思想解放,勇于拼搏进取,有较强的自制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并对未来,包括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充满美好的憧憬。总体来说,大学生是一群乐观向上、健康发展的人才后备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且大学生生活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之中,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对大学生都倍加关心和爱护,并尽可能地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对他们施加良好的影响,使他们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培养。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大学生比其他同龄青年更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大学生毕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种种因素,大学生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矛盾。在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由于社会适应性、挫折耐受性、个体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也会使一部分人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 针对前面所列举的数据,依据这些事实,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致可以做出如下结论: 其一,总体而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较高。 其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进步,不可避免地给个体带来新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心理疾病患病率呈上升势头。 其三,精神疾病日益成为中止大学生学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四,大学生中的精神疾病以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为常见的主要疾病。 其五,在大学生中重性精神病患已非偶然。它是因病退学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危害极大,特别值得关注。 (二)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 1.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指的是一组神经障碍,主要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疑病症、癔病以及神经衰弱症等。 神经症通常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而仅仅是功能的降低或失调,是一种比较轻微的心因性疾病。神经症的致病原因是人脑长期负担过重,过度疲劳,或精神受到刺激不能正确调节而使情绪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等。 神经症患者尽管也感到躯体的不适,但没有器质性病变。然而,患者常常处于精神痛苦之中,力图摆脱而无能为力,想控制又不能。神经症患者对自身病态有充分的自知力,十分关注并会主动求医,但病症总会持续一段时间地反复发作。它会影响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工作效率,但尚能生活自理和适应社会,工作能力也基本没有缺损。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焦虑、忧烦等精神痛苦之中,必然会给其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神经症是大学生心理疾患中最多见的一类精神疾病。它患病率高,影响面广,特别值得关注。 现将常见的神经症分述如下: (1)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常常无端地感到惶恐不安、心烦意乱,并在焦虑情绪反应的同时,伴有心悸、头昏、恶心、多汗、手脚发凉或燥热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这种焦虑情绪一般找不出引起焦虑的具体对象和理由。因此,它与一般人因具体事物偶尔诱发的焦虑情绪不同,焦虑症患者的情绪焦躁程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往往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精力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2)强迫症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患者反复出现不可抗拒或被迫无奈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那些不由自主产生的不合理的、甚至荒诞的、难以控制的观念。如自杀或杀人的念头、悖德或反社会的念头等,明知不堪设想,也非本意,却不易摆脱。强迫行为是指那些不合情理、毫无意义的言语和举动。如强迫性洗手、强迫性数台阶等等。 (3)恐怖症 对那些引发焦虑情绪但并不具有任何伤害或威胁意义的事物或情境常常具有条件反射性的、持久、特殊、不合理的强烈恐惧感,视为恐怖症。患者常有“—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感,虽也自觉恐惧反应明显过分,就是不能自制。 (4)疑病症 患者常常怀疑自己染上了什么实际上并没有的疾病,并出现一系列自觉症状。因而经常诉说,并四处求医。医生告之无病,也很难使其相信。因此,其情绪往往是低沉、萎靡、悲观的。究其原因,大抵属于过分关注自身健康,或受过什么不良的暗示。 (5)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抑郁情感为特征的神经症。常常表现为悲观、哀伤、孤独和自我贬值,视外界一片灰暗,对前途悲观失望,无交往欲求,少活动兴趣。 (6)癔病 癔病有多种表现。有的发病时有强烈的外部表现,如大喊大叫、又哭又闹、抽搐、昏迷等,因此此病又称“歇斯底里”。有的有失明、耳聋、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等器官功能障碍,但并无器质性病变,病因解除或精神治疗后,一般可消失。这类病症大学生中较为少见。 (7)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症分为兴奋型、抑制型和兴奋抑制型三种。兴奋型的主要症状是以兴奋为主,经常失眠;抑制型的主要症状是以皮层的抑制状态为主,终日昏昏欲睡而又不解疲倦。兴奋抑制型则两种症状交替出现,其共同症状是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多梦、情绪易激动等,有时全身感到不适,症状多不可数,可达百余种之多。 神经衰弱是大学生的常见症。它极易打破正常生活节律,产生多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8)器官性神经症 患者自觉身体某部分或某器官不适,并确有功能异常表现,如心律失常、消化不良、胃腹疼痛等,但并无器质性病变。此类疾患多由精神因素引起,因大脑皮层中枢对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降低所致。长期劳累或精神受刺激最易诱发此症。 2.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可划分为单纯型、紧张型、妄想型等多种类型。其症状主要是情绪紊乱、思维破裂、意志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等。思想和行为完全失去逻辑,脱离现实,心理和行为失调,甚至产生幻觉和妄想。其发病原因复杂,但多与遗传、环境,特别是精神的不良刺激有关。 3.抑郁、躁狂 抑郁和躁狂是此病的两种极端状态。前者表现为忧郁、伤感、沉默寡言、拒食、自杀等,它与一般的神经症性抑郁有明显的差异。后者发作时,住往情绪十分高涨、兴奋、欣快,精力充沛,过分活泼好动,对人异常热情,甚至于舞足蹈,大声谈论,歌唱,有时会很容易转为攻击行为。 4.人格异常 人格异常也叫人格变态。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从而使患者的行为模式超越常规,并且总是一贯的和顽固的,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青年中常见的人格异常主要有:第一,反社会型人格。这种人格的主要特点是:不合时宜,妨碍公众,违法乱纪冲动,无责任感、羞耻感和罪恶感,常把一切责任归罪于他人。第二,偏执型人格。其主要特点是:感觉过敏,固执死板,怀疑妒忌,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窄,胡搅蛮缠,报复心强,树敌过多。第三,分裂样人格。虽不属精神分裂症病人,但其观念、思考、知觉、言谈和行为多有各种奇异表现,如观念离奇、具有魔术性思考、众多的迷信禁忌、玄幻的想象、荒唐的推理、意想不到的异端层出不穷。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大学生的具体现状而言,其关系比较密切的有环境变迁、早期教育、家庭环境、生活事件、青春期不适、心理冲突以及社会因素等。 1.环境变迁 从中学进入大学,对大学生来讲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一旦跨入大学校门,所面临的是一个非常新奇、但又非常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迁,使许多大学生面临一个适应与调整的问题。 新入学的大学生对环境的不适应是非常明显的。新的学习生活要求大学生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思想上自律,而这些与中学完全不同。他们缺乏新的学习生活的经验,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环境的变化给他们适应新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 就变化的内容而言,新的人际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是巨大。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一直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同学和亲人身边,人际关系相对稳定。而一旦进入大学,就面临一个重新认识别人,确立人际关系的过程。同时,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大学中自己地位发生变化的适应过程。在中学他们往往是学习的尖子,是佼佼者,有很强的优越感,并已习惯了这种地位。但是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学生失去了拔尖的地位,变成了很普通的学生,使不少学生产生“平庸感”。这种情况需要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过程。 环境的巨大变化,再加之许多学生缺乏心理准备,使许多大学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心理困扰。如果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他们以后的适应与心理健康。 2.青春期的不适应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后期,处在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过程当中,而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青春期初期遗留下来,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解决的许多心理问题。 首先,在青春期开始时,也就是在中学时,生理上的变化,给他们带来许多心理困扰。许多大学生在中学时,比如女孩子第一次月经,男孩子首次夜遗精,都让他们极为敏感,然而那时却往往不知如何处理,心理上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一些令人担忧的体验。他们不敢同自己的父母讲,也不敢同别人交流,许多人会觉得很害羞、丢人,变得压抑,并一直把这种情绪带到大学。那时,他们还非常关注自我形象,比如自己的长相、身材、高矮、口才等,若他们感到自己不符合理想标准,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变得自卑。而这些消极的自我认识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疏导,进入大学以后仍会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认同。特别是本已很脆弱的自信心在其他强手如林、风度翩翩的大学生面前,更是自惭形秽,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严重的心理压力。 其次,随着青春期开始,人的性意识随之产生。在中学时他们开始关注异性,并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也渴望与异性交往,给异性留下较好的印象。但他们往往不知如何与异性保持正常的接触,发展正常的异性间的友谊,反而自我封闭,使正常的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加之家庭、学校、社会舆论对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极为敏感,高考的学习压力使他们不敢有半点分心,从而造成他们面临的问题被压抑下来。而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自感压力减轻,被压抑的渴望又滋生出来,而且表现得更为强烈,导致着各种心理困惑及问题的产生。 青春期的不适应,还表现在大学生离开家庭,在家庭之外建立成熟的情感联系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以前对家庭的过于依赖,使他们在新的大学生活中面临各种挑战时,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3.家庭环境与教育 家庭是人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否良好,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子女的健康成长。从大学的心理咨询实践来看,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多与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1)家庭环境气氛 家庭的环境气氛,对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据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单调、贫乏的家庭环境中,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潜能的发挥。如有的家庭气氛过于沉闷或严厉,孩子从不敢大声说话,自由说笑,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们进入大学后,往往也难以充分的表现自己、难以有较强的自信心去参与竞争,表现得过于抑郁。 如果在家庭中,父母经常发生争吵,甚至武力相向,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经常冲突的氛围中长大,有的大学生对人缺乏信任感,过于敏感、多疑,难以和同学和老师建立和谐、信任的人际关系。 (2)父母对于女的态度及教养方式 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如果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其以后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儿童在早期不能与父母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或者由于父母离异而过早与父母分离,都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与父母存在着对立关系,难以相容。 一些研究表明,在人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反之,则会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会缺乏安全感,形成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因而容易在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障碍。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也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成长。在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特别是子女上大学成为他们的较高期望,并常常采取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的教养方式,这使得子女承担过重的心理压力,或过分依赖,或过分的自我谴责,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恰当地面对学习与生活目标,有效地解决各种遇到的问题。 4.心理冲突 在现实生活当中,人常会存在多种动机,面临多种选择。如果这些动机彼此不相容,相互不可兼得,在选择上就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常给人以挫折感,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增加个体适应环境的困难,对生活和工作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个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冲突有各种类型,一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冲突,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趋避冲突。当同一个目标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人们有吸引力,同时又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威胁,对人们有着某种伤害性的时候,人们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会同时存在,并互相冲突。这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遭遇最多,而往往又是最难解决的。比如许多大学生渴望与异性交往,但又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特别是害怕如果主动与异性交往后被对方拒绝,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还有部分学生想在大学期间修两门专业,可他们又担心这样自己会太紧张,精力不够,反而最后效果不好,等等。 (2)双趋冲突。当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目标,并且两个目标对人们具有同样吸引力时,但又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使得二者不可兼得,必须放弃其中一个目标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难以做出取舍的内在冲突。比如想多利用些时间进行学习,在大学期间争取考过六级英语;但又想多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但时间与精力总是有限的。 (3)双重趋避冲突。当同时有两个目标,人们面临两种选择时,每一种选择既可能有利于人们,但同时又会给人们带来不利,这便是双重趋避冲突。例如,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既想到国营企业,认为比较稳定,各方面有一定保障,但收入偏低;又想去三资企业,收入比较高,但管理较严,也不太稳定。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冲突是经常发生的。象所学专业与自己兴趣的冲突,学习功课与社会工作的冲突,恋爱与专业学习的冲突,想积极的人际交往获得别人的尊重与封闭自己自我保护的冲突等。特别是当今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各种文化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混乱,内心动荡不安,矛盾冲突加剧。 心理冲突是挫折的一个重要来源,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强烈的心理冲突会使人陷于无尽的困惑和苦闷之中。内心世界的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甚至可以引起人们的厌世、颓废和绝望,极大地消耗人的心理能量,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发挥,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5.个体素质 从大学生的个体素质来看,人格中的不良因素与心理障碍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是导致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原因的内在因素之一。据湖北青年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部对部分存在一定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的人格分析中发现,他们当中大部分的性格属于内向不稳定型,即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易损伤性和对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其性格的缺陷表现为:内向、心胸狭窄、抑郁性高、神经质、多愁善感又难于表露、自卑感严重、自信心不强、对社会现实和所处环境难以适应、活动范围狭小。 再有,大学生虽然生理已成熟,但是心理上还正处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当中。心理与生理成熟之间的落差,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大学生的心理还多不稳定,心理状态仍带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赖性和冲动性。另外,一些大学生由于各方面较顺利,入学前多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能力低。一旦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6.社会因素 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十分关心,对社会问题反应敏感。尽管身处高等学府,但高墙大院不能将他们与社会相隔绝。而在当今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种改革不断推动着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变革,推动着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的繁荣发展。社会变迁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适应与不适应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和压力。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1986年10月在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会议开幕式上指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在现代社会中,极易引发大学生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的因素很多。诸如:价值观念冲突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压力;传统的、稳定的生活方式被抛弃,原有的安全感在逐渐丧失引起的心理忧虑;生活事变的压力;某些政策和举措带来的压力等等。社会在科技、政治、环境和人口上发生的显著变化,正向人的思维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并不一定是坏事,对某些适应良好、自身条件较好的人来说,可能会带来机遇,但对那些还为生存而奋斗或心理素质不甚稳定、自身条件不太优越的人来说,这种新的、快速的、深远的变化,会使他们感到难以适从,产生胆怯、失望、迷惘、恐慌、失落、嫉妒、思维混乱、自我防卫等异常心理。 五、如何应对造成心理疾患因素的困扰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而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在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因惑。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有效地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学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在学习、工作中有所创造,大学生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学知识在我国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普及,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也相应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大学生在心理键康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有: 1.对健康定义的片面理解,往往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也同样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只注意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 2.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片面理解,常容易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病”,只有患有精神病的人才是有问题,而对大多数人来讲不必考虑这个问题。 3.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自以为没有什么心理烦恼、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学不学心理健康知识,重视不重视心理健康与自己无关,自我感觉良好。 显然,作为大学生,消除以上的认识问题是必要的,这就需要: 第一,认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由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学习中既不可掉以轻心,也避免一知半解。学习的方式,一是可以参加有关课程的学习,听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也可以自修,阅读有关心理学书籍,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将重视心理健康变成自身的自觉行动。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处于一般水平,也许许多大学生没有心理障碍,但能否自问一下,自己的心理潜能已经充分发挥了吗?自己属于心理健康水平最优秀、具备良好的健康个性吗? 心理学家强调,一个人没有心理障碍,并不说明他就有真正健康的、理想的个性,没有心理障碍只是达到真正心理健康的第一步。真正健康的、理想的个性所达到的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一般水平。对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有两种偏离,一种比一般水平高,一种比一般水平低。显然,如果说低于一般水平是我们所不期望的,即患有心理障碍等,那么高于一般水平应当是社会所更为期望的超常,就象那些登山运动员,他们比常人有更坚强的意志,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就象那些优秀的科学家,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创造和贡献。 那么,具有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究竟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呢?心理学家发现,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尽管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也能够适应日常生活的各种要求,并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甚至对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感到满足。但是这些人仍然会常常感到生活无聊、厌烦和每况愈下。如许多大学生能完成学业,拿个文凭,对大学生活也能逐渐适应,但仍感大学生活枯燥无味,每日背着书包,“三点一线”,过一天是一天。当然其中许多人可能生活舒适,学习稳定,家庭温暖,生活中似乎没有碰到什么大问题和困扰,但他们也从来没有高度振奋的体验和献身精神。事实上,这些人还有许多潜能没有得到发挥,他们还没有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水平和生活状况。就象一辆有八个汽缸,而只用其中几个来驱动的汽车,虽在行驶,但其平稳性、功率和速度都没有达到它能够达到的水平。不少大学生,以60分毕业,但本可能拿到优秀;也较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本可使之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意义;也掌握了知识,但也同样可能使社交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得到更大增长和锻炼等等。 因此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心理能量发挥的程度,影响着他的身体健康、生活状况与成功,更影响到他个性所达到的发展水平。 第二,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还有一个如何消化、吸收和掌握的问题。 一是要避免盲目对号人座。现实中,有的人读书,经常会不自觉地“对号入座”,或觉得自己象焦虑症,或觉得自己可能有同性恋倾向等等,常常为此变得恐惧不安,以致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这样读有关心理学、心理健康方面的书,不但没有获得有益于健康的悟性,反而成为“邯郸学步”典故中那个燕园寿陵的少年。借助心理学的书籍来认识自己,包括认识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既使有一定问题存在,也不是可怕的事情,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的。越是担心、害怕自己可能有什么问题,越容易在书中“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我解脱。 二是要明确读书的目的。读心理学的书,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首先要明确读书的目的。如果有人说,因为我内心不安,所以我要读心理学的书,这种目的是很模糊的。明确的读书目的应该是:我是为战胜内心的不安,更好地改变和发展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世界,面对人生。确定这样的读书目标可能是不容易的,它甚至包含一些痛苦的自我考验,因为很多人害怕改变自己,要按照书中指出的那样,改变自己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想法、情感、行为等等都是不容易的,也必然是伴随着痛苦的体验,他们可能害伯那样会失去自我。这也常造成一些人觉得读书没用,因为他们从不敢改变自己,真正按书中的指导去思考、去付诸行动。 其实,一个人要走向健康就必须不断成长,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才能够成为人生的强者。当然这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总之,只要有了明确的读书目的,就能从书中得到许多的帮助和好处。 三是读心理学的书,重在行动。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的关键在于行动。有的人读书越多,情绪越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未付诸于行动,想轻而易举、不费力气解决一些问题,这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不管人们从书中获得多少知识,重要的还是要运用于实践,付诸于行动,指导自己的生活。只要愿意改变自己,学会了自律,勇敢地去实践,就会有所成效。改变和行动,是摆脱心困扰、理压力的最有效的良方。 (二)积极进行自我调整 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大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道路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则更为关键。作为大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每个人都具有极其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其核心部分即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直接关系到心理是否能健康发展。因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使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事物,持较正面的认识和了解,并能采取较适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能较客观地理解、分析和处理各种事物,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
本文档为【心理健康概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558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3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2-26
浏览量: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