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秋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

2021秋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

举报
开通vip

2021秋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2021秋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第一单元《声音》全部教案1.听听声音【教材简析】《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并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激...

2021秋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
2021秋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部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共24课时)第一单元《声音》全部教案1.听听声音【教材简析】《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并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声音的问题,为后面声音问题的研究做好铺垫。【学情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对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对于声音,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体发出来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科学态度目标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难点:能根据听到的声音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录表、微课视频资料和课件PPT。小组: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课: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半分钟的时间仔细听听我们周围的声音。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2.教师总结: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音,声音无处不在。这个单元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听听声音》。(板书课题)二、探索:倾听周围的声音(预设27分钟)(一)活动一:听声、描述声音[材料准备:课件微课视频材料、作业本、班级记录表]1.课件播放声音,仔细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要求学生:①教室内保持安静;②把听到的声音记录在作业本中。)2.研讨: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来的?预设:鸡叫声、猫叫声、风声……3.描述声音:你能描述听到的声音吗?(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学生观看)通过视频,你学会用科学词汇来描述我们听到的声音了吗?(预设: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4.小组交流:看了微课后,把你听到的声音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5.反馈交流:教师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记录在“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中。6.教师总结: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悦耳的或刺耳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一进行研究。(二)活动二:声音分类[材料准备:“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1.提问:请大家看我们的班级记录表,这些都是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你能给这些声音分分类吗?2.讨论:小组内讨论分类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3.反馈:(提示学生按动物发出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分类。)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声音方面的知识或问题呢?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吧!三、拓展:听一段乐曲(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PPT音频]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声音,请大家看大屏幕,会唱的同学可以边听边唱。(播放音频)2.手势比划:学生根据边唱曲谱边唱边用手势比划音符的高低。3.强弱变化:学生边唱音符边打拍子,感受曲子中声音的强弱变化4.教师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声音有强弱变化,这些强弱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体验。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逐一了解声音的魅力。【板书设计】1.听听声音高、低、强、弱动物发出的:悦耳、刺耳自然界发出的: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简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2课。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通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多种物体,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并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在发出声音时的现象,使学生们有机会观察到物体在发出声音时的振动现象,从而感受到物体振动和它发出声音的关系。【学生分析】如何让物体发出声音,学生会想出很多的方法,可让他们思考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却往往会用让物体发出声音的动作去解释,很少能关注到物体发声的本质。因此,本课要有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与描述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认识物体发声的本质——振动,这是完全可以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科学态度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随时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难点:通过观察多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振动,并把物体发出声音和它的振动联系起来。【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1面鼓、1把钢尺、1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1个音叉,几粒豆子和1个装有水(占水槽深度的2/3)的水槽、《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师直接通过聚焦问题展开本课的活动: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在本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用类似于“头脑风暴”的方法来展开对问题的讨论。通过“头脑风暴”了解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原有认识,并将学生们的观点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解释或说明,并阐明理由。设计意图:“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而学生对这一概念知之甚少。学生对“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大多是从对物体施加力量的方法考虑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有的放矢地去纠正他们原有认识的误区,形成新的科学的、正确的认识。二、探索活动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1.教师出示“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的实验装置,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让皮筋发出声音?(让学生尽量说出多种方法)2.学生领取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把拉伸、按压、揉搓时橡皮筋不发出声音的状态和弹拨时橡皮筋发出声音的状态进行比较。3.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可能他们还说不出“振动”这个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此时,教师不必过早揭示“振动”这一概念。设计意图:弹拨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现象。此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能使橡皮筋发声,哪些方法不能使橡皮筋发声,并比较橡皮筋发声和不发声时的状态,从中发现物体发声的本质。通过比较来发现事物本质是常用的认识事物的方法,通过橡皮筋发声比较,为后面观察其他几种物体发声活动提供了方法指导。活动二:继续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看一看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1.教师出示钢尺、鼓和音叉,先介绍实验材料,再提问: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比较它们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看一看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2.教师边讲述实验方法边演示:钢尺放在桌面的一端,要用一本硬壳书对齐桌沿压紧,轻轻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轻轻用鼓槌敲击鼓面,并可以在鼓面上放些轻的物体(教师可以发给每组几粒豆子);音叉要敲击它的上方位置,然后靠近耳朵。同时,教师提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手轻轻触碰正在发声的物体,把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和不发声的状态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3.学生领取实验材料,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提示和教师的实验提示开始实验操作。把观察到的现象或触碰的感受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并写出观察后有什么想法。4.学生完成上面的活动并进行记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想法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和讨论。5.活动完成后,提示学生将实验材料整理好后放回材料中心。设计意图:用钢尺发声需要有比较规范的操作才能达到实验效果,否则更多的是听到钢尺拍打桌面的声音,所以教师的规范演示非常必要。三、研讨1.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并提供证据,教师提示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质疑或提出不同的想法及证据,并可当场演示。学生往往得出的结论和证据比较简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比如教师可以追问: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声音吗?你观察的所有物体在发声的时候都是这样吗?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让学生明白,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事物,用归纳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等等。这样不但让学生建立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也能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认识事物的方法。2.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当学生确认“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之后,教师拿出一支竖笛吹一首简单的曲子(吹出声音就行),然后提问: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这里也可以让学生吹一吹竖笛,亲自感受后再进行猜测。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学生不易观察,也不易理解,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形式常见的有:空气经过缝隙,比如常见的现象是风从门缝吹进来会发声,在门缝处放一个纸条就能看到纸条在振动,等等。设计意图:学生弄懂空气振动发声比较困难,不必深究,这里只要知道空气振动可以发声就可以了。四、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下面的活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然后带领阅读教科书上的资料,汇报收获。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板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找到了什么证据?…………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材简析】《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3课。当一根针落到地上,当我们朗读课文时,当一架飞机急速划过长空,声音会一波一波地发送出去,就像扔一块石头到池塘里,水面会引起波纹一样,我们把这称为声波。声波看不见,但是我们的耳朵可以探测到它们,我们的大脑能将它们加工成声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碰到物体时,它们会使物体振动。尽管声音能够穿过各种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但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常态下,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声音传播如此之快,以至于在短距离内,声音对发出者与接受者来说似乎是同时发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其实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比如雷雨天,经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是有难度的,通过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现象。【学生分析】学生对听声音已经习以为常,但却很少思考“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个问题。他们虽然已经观察到了物体发声时能产生振动的现象,但很难理解声音的振动能穿过物体(气体、固体、液体)传到耳朵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科学探究目标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的推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振动并发出声音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难点:通过观察收集证据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一个音叉(敲击小锤)、一个水槽(里面装有1/2的水)、1米长的铝箔条、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一张“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空气传播声音实验装置,每两个人一个“土电话”,《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拿出一面小鼓,敲击小鼓并发出声音。提问:小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引导学生回忆鼓面在敲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2.教师继续提问:你们都听到了刚才老师敲鼓的声音,那有没有想过鼓声是怎样到你们的耳朵里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让学生对其观点进行解释,最后再把学生的想法简单记录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很少关注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此活动先让学生回顾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再引导学生去关注声音传播的问题。二、探索活动一:证明空气传播声音1.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引出活动。同学们对鼓声是怎样到达耳朵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看演示实验,大家边观察、边思考: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跟空气有关系吗?2.教师出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实验装置”(没有实验装置的可以让学生们观看视频资料),并简要介绍。实验过程:首先让闹钟响起来,盖上玻璃罩,学生们仍然能听到闹钟声音,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小闹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自己耳朵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传播路线图:闹铃→空气→玻璃→空气→耳朵。接下来,教师打开抽气机,学生仔细倾听闹钟声音的变化。打开进气阀,又能重新听到声音。3.学生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确认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设计意图:在聚焦环节的讨论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于鼓声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的这一观点是认同的,但缺乏感性认识。活动二:证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1.教师提问: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那么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吗?2.实验方法: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在桌子另一端的同学轻轻抓挠桌面(或用指尖轻轻在桌面滑动,注意一定不能用手去敲击和拍打桌面,以免对听声音同学的耳朵造成损伤,也达不到实验的目的)的声音,再把耳朵离开桌面听一听,比较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提问:你认为声音能通过桌面传到你的耳朵里吗?让学生阐述他们的理由,并确认桌面可以传播声音,并且传播声音的能力要比空气强。3.学生领取实验材料,根据教师的讲解或阅读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开始实验,并将实验中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中。4.学生在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和小组交流后,整理好实验材料。活动三: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1.教师提问: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和固体传播,那么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吗?2.实验方法:一名同学将耳朵紧贴水槽外壁,另一名同学用击打后的音叉慢慢浸入水槽的水中(音叉从水面中心放入,不能触碰到水槽壁),同时观察水面的变化。重复上面的实验,教师提问:你还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吗?让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路径,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3.学生领取实验材料,根据教师的讲解或阅读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开始实验,并将实验中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4.学生在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和小组交流后,整理好实验材料。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二和活动三丰富学生对声音传播的认识。三、研讨问题1:当学生完成以上探索活动后,教师提问: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通过问题来展开本课的研讨活动。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活动记录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地描述。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会通过音叉振动引起水面的波动,而对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有比较形象的了解,但对于抓挠桌面引起桌面振动,并让振动传到桌面的另一侧,以及声音如何引起空气的振动这类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将这些都能准确说出,在后面“土电话”活动和下一课模拟“耳膜”实验时,学生会进一步去观察和感受。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设计意图:借助问题1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振动后会向周围扩散开,就会让声音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也就是声音的传播是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来进行。问题2:当学生对声音需要通过物质才能传播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让学生来解释: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其实是比较容易的。设计意图:问题2是对前面认识的应用,旨在说明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声音的。四、拓展1.教师拿出“土电话”并指导学生玩“土电话”时,需特别强调,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应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拉紧。在两名同学玩“土电话”的时候,同组的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两个纸杯的连接线,看看有什么发现。为了观察方便,可以在连接线中间系上些轻小的物体,如下垂的小短线等。2.组织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师提醒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玩要有要求、玩要有目的、玩要有收获。通过玩“土电话”后谈收获、谈发现,结束本课的探究活动。设计意图:玩“土电话”研究声音传播是非常好的活动,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比对声音在气体和固体中的传播,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振动。【板书设计】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材简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4课。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碰到物体就会引起物体的振动。我们耳朵中的鼓膜就是接收声音振动的“探测器”。鼓膜是一个很薄而且有弹性的组织,即使很轻的声音都可以让它产生振动。在本课,学生要用一块很薄的橡胶皮包住一个塑料杯口,制作完成一个鼓膜模型。通过观察橡胶皮的振动,来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人耳是如何工作的。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思考观察结果,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听力和人耳的理解。【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不具体,也不全面。通过图书资料大多了解到的是结构与功能作用,但对器官是如何工作的,知道的并不多。有的学生对于人耳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可能根本没有关注过。耳作为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学生对它具有先天的熟悉感;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些都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知识、技能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耳的结构,探索人耳各部分的功能。难点:能够用建模的方法了解耳郭和耳膜的作用。【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1张“耳的结构”图片或模型、1个塑料杯、1块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皮(气球皮)、1根橡皮筋、1个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盐或细沙。教师准备:1张大的“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师提出问题: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直接聚焦本课的研究问题,开展全班讨论,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教师将学生们的观点提炼并记录在黑板上。二、探索活动一:耳的结构1.教师出示“耳的结构”挂图或模型。要想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就要先了解人耳的结构。教师在黑板出示“耳的结构”挂图,并发给每组学生耳朵模型。2.学生对照挂图上人耳的结构和名称再结合模型认识人耳的结构。并思考:耳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3.学生汇报了解到的人耳的结构名称,并猜想耳的各部分具有什么功能。设计意图:一些知识性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比如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对人耳结构的了解过程中去发现想要研究的问题。活动二:了解耳郭的作用1.两人一组,一名学生用纸卷成喇叭形,放在自己的耳朵上,另一名学生在喇叭旁边发出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同样的声音,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然后两名学生交换实验。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实验的发现。活动三:模拟比较鼓膜的振动1.制作鼓膜模型。将一块气球皮覆盖在杯口,并用皮筋扎紧,将气球皮的边缘向下拉,让杯口的气球皮尽量绷紧。杯口的气球皮就是模拟的鼓膜。2.在杯口的气球皮上面放少量细沙(精盐)或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模拟“鼓膜”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模拟“鼓膜”是否发声振动,并将模拟“鼓膜”的振动状态记录下来。在模拟“鼓膜”上方远近不同的位置制造同样强度的声音,观察模拟“鼓膜”是否发声振动,并将模拟“鼓膜”的振动状态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记录时,可以用“强”“弱”或“幅度大”“幅度小”等词语描述。3.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试着说一说鼓膜的作用。组内一起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介绍鼓膜资料,进一步了解鼓膜在人耳听声音的过程中的作用,并完整叙述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设计意图:模型是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活动二和三就是让学生体会模型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三、研讨根据学生对耳的结构图或模型的观察以及探索活动二和三的操作展开研讨,进一步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我们前面的研究,大家对耳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研讨的过程中,学生对耳郭和耳膜的作用应该会结合观察实验说出他们的理解。对于耳蜗、耳神经等的作用,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形成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听诊器,尤其是听诊器头的薄膜结构,理解这样的结构对于帮助听诊器收集声音时起到的作用,再理解胶管和听筒在声音传播上起到的作用。设计意图:问题1是引导学生对耳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进行完整的认识,特别是我们能听到大小不同的声音时鼓膜所起的作用;问题2是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耳郭聚集声音的作用。【板书设计】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声音的强与弱【教材简析】《声音的强与弱》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5课。在第1课“听听周围的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变化。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本课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和橡皮筋,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探索声音强弱与振动幅度的变化。学生通过对听到的不同声音的描述,对声音将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学情分析】通过前4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了解了声音的传播以及能够听到声音都与振动有关。认识了声音的本质,这就为进一步认识声音的属性——音高打下了基础。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声音的大小也不同,从而认识物体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也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科学探究目标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不同物体在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状态的不同。难点:发现物体振动幅度与发出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1根两端固定了的橡皮筋、1面鼓和1把鼓槌、几粒黄豆、《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这个环节通过一个感受音量的小游戏来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大小。1.教师播放一段强弱不同的声音。提醒学生:当听到的声音比较小的时候,比画出一个小圆形;当听到的声音比较大的时候,比画的圆也跟着变大。2.声音的大小不同也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教师接着提出本课的聚焦问题“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并组织全班展开讨论,适当记录学生的观点。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互动活动,让学生进入到情境里,顺利过渡到后面的学习活动中。二、探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三个探究活动的内容,明确活动一、活动二和活动三的实验方法,并讲解实验的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考:物体发出的声音强弱与什么有关?实验结束后,将你的发现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活动一:拨动钢尺按照教科书中示例图的样子,将一把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一只手将钢尺的另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先轻轻拨动钢尺,听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看看听到的声音和钢尺振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重复实验,仔细观察,再用力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和振幅有什么关系。重复上面的实验,进行多次观察和比较,把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示意图记录在表格内。画一条直线,围绕一个点(按压点)上下摆动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表示振动的幅度不同。活动二:拨动橡皮筋用不同力量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大小和振动幅度的关系,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活动三:敲击鼓面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观察当鼓面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用鼓槌敲击鼓面时,最初敲击的力量一定要轻,然后再慢慢加重,敲击的力量也要适度,否则会影响观察的效果。鼓面的振动观察起来不太容易,尤其是轻轻敲击鼓面的时候。因此,可以在鼓面上放几粒黄豆,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时,通过观察鼓面上黄豆跳动的幅度来感受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在进行这三个探究活动的实验时,教师应着重提醒学生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并及时提示学生将每个活动的发现记录在本课《学生活动手册》中。设计意图:学生边实验边思考是科学课教学的主要原则之一。三、研讨问题1: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分析你的记录,你能发现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吗”,引导学生交流研讨。这一问题在学生充分的观察实验基础上比较容易发现和得出总结,重点是让学生去解释“振动的幅度”这个概念。设计意图:在下一课学生们将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将成为学生理解的关键。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音量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资料,或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课堂笔记的记录。问题2:举出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的例子时,学生很容易将某物体发出声音的强弱与它的振动幅度联系起来。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观察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这个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当听到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将它与物体的振动幅度联系起来。【板书设计】声音的强与弱强——振动幅度大弱——振动幅度小6.声音的高与低【教材简析】《声音的高与低》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6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物体的振动联系起来,本课学生将探索声音的另一个重要属性——音高。敲击铝片琴和吹口琴都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通过观察,学生可以猜测到音高可能跟物体的长短、薄厚有关。学生再利用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进一步发现物体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的秘密。【学情分析】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物体的振动联系起来,关注物体的振动及其幅度大小,这些是本课研究声音音高的基础,学生也会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振动的快慢上来。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确立不同变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发现、整理分析产生新发现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描述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学生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通过分析柱形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难点:学会用柱形图的方法将实验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事物的规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每个小组1个铝片琴、1把口琴、1把钢尺(或塑料尺)、1本厚的硬皮书、《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师先准备一种乐器(如竖笛),再进行讲解。教师:现在,我试着让这个乐器发出声音。当你觉得听到的声音高的时候,就把身体站高;当你觉得听到的声音低的时候,就把身体降低。教师讲解后,师生开始互动活动。设计意图:在学习的情境中,通过生动形象的互动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的高低。教师继续提问:声音有高有低,那么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物体如何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原有认识。二、探索活动一: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铝片琴,让学生先敲击铝片琴上的铝片,听一听铝片琴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然后仔细观察铝片琴上的铝片,看看能不能发现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活动二:吹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口琴,让学生吹奏口琴,使它发出不同的声音;然后打开口琴的外罩,观察口琴的簧片,思考声音的高低和簧片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通过上面两个活动,学生会初步认识到: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与物体的长短、薄厚等方面有关系,这些知识为后面研究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做了一定的铺垫,特别是能帮助学生预测钢尺发出声音部分的长短与发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活动三: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师出示一把钢尺,提问:“我们是如何让它发出声音的?”再继续提出本课研究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1.预测。教师先让学生预测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发出的声音高低之间有什么关系,鼓励学生用上面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预测的理由。2.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可选择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再按照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保能清晰地听到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为了观察到钢尺振动快慢的变化,每个长度应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本课《学生活动手册》“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中,可以选用“高”“较高”“较低”“低”等词汇进行描述。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用相同的力量去拨动钢尺。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边,可以用一本厚的硬皮书放在桌子上的那部分钢尺上,再用力压住书,然后拨动钢尺,使其发出声音。这个细节是本课实验活动的关键,教师需要进行强调。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研究的对象才可能是问题的本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状况,并适时地给予指导。尤其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将观察到的音高和振动的频率划分成不同的等级。3.整理数据。在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学习绘制本课《学生活动手册》的“音高变化柱形图”。由每个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对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达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颜色,制成柱形图。各小组还要对柱形图进行讨论,找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柱形图制作方法可以参考本课的“活动手册使用说明”。设计意图:分析和整理实验数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部分,科学探究不等于做实验,做实验是为了获取实验数据,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才是科学探究的目的。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是科学课的主要内容,柱形图是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之一。三、研讨问题1:引导学生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从钢尺的长度变化、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频率)之间建立联系。要求学生用数据或柱形图来说明。问题2:将三个实验中物体发声高低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普遍联系,找出物体振动频率与发声高低之间的联系。认识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问题3: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用知识解释现象,实现科学应用。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尝试用知识解释现象,实现科学应用。【板书设计】声音的高与低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材简析】《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7课。通过第6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将物体振动的快慢和它发出声音的高低之间建立了联系。弦乐器是通过弦的长短、粗细的变化,改变振动快慢,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它是帮助学生认识声音高低的最好物体。本课学生将使用不同的弦乐器,让它们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探索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秘密。【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密切联系: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弦乐器如何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学生会观察到有些乐器(如吉他、小提琴等)的弦粗细是不同的,那么可以推测这些乐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能跟弦的粗细有关。但是,像二胡这样的乐器弦的粗细是一样的,学生通过观察这些乐器在演奏时演奏者手指位置的变化,猜测出演奏者通过手指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出声音弦的长度,从而改变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像吉他、小提琴等乐器,演奏者在演奏时手指位置也不断变化,学生可能会推测到弦的粗细和长短变化都会使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物体长短、粗细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科学探究目标能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跟哪些因素有关。难点:通过猜测和不断试弹,找出更多影响弦音高的因素。【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不同弦乐器演奏的视频资料,弦乐名曲欣赏的音频或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师播放各种弦乐器演奏的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乐曲,一边仔细观察演奏者是怎样演奏的。欣赏乐曲后,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弦乐器的发声原理,特别是演奏者是怎样控制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二、探索1.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小组合作,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2.教师向学生介绍准备的乐器,如吉他、二胡、小提琴、古筝等,可以全班研究同一种乐器,也可以每组选定一种乐器进行研究。学生需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选定的弦乐器的弦,它的音高跟哪些因素有关。3.小组讨论:找一找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再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并记录在本课《学生活动手册》“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的“音高变化推测”一栏中。4.小组继续讨论一个研究问题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比如:怎么改变弦的长短,怎么改变琴弦的松紧,等等。5.请各小组学生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和预测,并说说研究方案,再讨论和完善各组的方案。6.开始实验前,教师提醒学生:(1)每种方法都要用相同的力量反复试弹;(2)在听声音、比较发出声音高低不同时,还要仔细观察琴弦发出声音时的振动快慢情况。提示:旋转调弦螺丝,可以改变弦的松紧;同一根琴弦,用按压不同部位的方法,可以改变琴弦发出声音时的长度。各小组领取乐器,根据研究方案反复试弹,来验证推测是否准确,并把发现记录在“试弹结果”一栏中。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没有把乐器直接发给学生,是为了避免学生把注意力用在试弹上,避免学生因盲目试弹而忽略了对问题本身的研究。7.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影响弦音高的因素和变化规律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这是对研究活动的拓展和延伸,针对影响弦的音高的某个因素,让弦发出更多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并能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连续发出。根据上面实验中发现的影响弦发出音高不同的因素来设计方案,并设计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变这些因素,通过不断试弹来修改方案。8.提醒各小组同学讨论他们的发现,总结小组发现的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因素都有哪些。设计意图:整个探索活动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设计研究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拓展延伸。得出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才更加重要。三、研讨问题:通过刚才的探索,你发现弦乐器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秘密了吗?1.全班交流观点,通过弹拨验证,教师适时板书。2.大家一起欣赏优美的弦乐合奏,在优美的乐曲中结束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同学之间交流,阐明观点,并在践中验证。【板书设计】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材简析】《制作我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8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声音的各种属性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探究了最有代表性的发声乐器——弦乐器发出声音高低的秘密。本课学生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可以说,本课旨在考察学生对声音属性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如何让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实践操作。学生将利用更多材料,尝试让它们发出高低不同的、有规律的音节,对学生来说,这既是一次创造力的考验,同时又能感受创造的过程和快乐。【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声音的各种属性,特别是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原理。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很多种类的乐器,有些学生已经有了多年学习乐器的经历。乐器是将长短、粗细、薄厚等不同的物体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通过敲击、弹拨或吹奏等方法来发出高低不同的、有规律的声音的,学生对于乐器的这一发声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科学探究目标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随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小乐器。难点:如何调整物体的属性,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有规律的声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不同的制作小乐器的材料和相关工具。教师准备:展示各种小乐器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设计小乐器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中弦乐器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然后直接提出本课任务:根据你了解的乐器的发声原理,自己设计、制作小乐器。二、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教师给学生介绍各种小乐器,为学生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给予一定的启发。教师在展示、介绍小乐器的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小乐器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的发声原理是什么。1.设计小乐器。各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用什么方法让材料发出声音?怎样让材料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画出小乐器的设计图。2.制作小乐器。(1)根据设计图,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工制作,边制作边调试。(2)制作完成后,用小乐器试着演奏音节或小乐曲,看看它能否发出高低不同的、有规律的声音。调整和校对小乐器的音准,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乐器。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声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了影响音高的有关因素。在本课,学生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这个动手活动可以全面检验学生对声音的认识,丰富学生对声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三、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1.每个小组依次展示小乐器,并进行演奏。2.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小乐器的优点是什么,同时也可提出改进的措施。教师出示小乐器的评价要点:(1)想办法改变材料的属性,让它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让不同属性的材料有序排列,方便演奏,并尽量调整让它们发出的声音接近音节的变化。(3)能演奏简单的乐曲。【板书设计】制作我的小乐器小乐器评价要点:想办法改变材料的属性让它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让不同属性的材料有序排列,方便演奏,并努力调整让它们发出的声音接近音节的变化。能演奏简单的乐曲。各小组小乐器设计图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全部教案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材简析】《感受我们的呼吸》是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1课。作为单元起始课,教师应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服务;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师了解学生本单元知识基础的重要场所。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的活动是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吸的过程,知道呼吸包括“一呼一吸”,同时通过观察发现呼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在“呼”和“吸”时胸腔与腹部产生的变化与自己原先的推测不太符合,从而引发认知冲突。第二层次的活动是用人体呼吸模拟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学生通过操作呼吸模拟装置的过程,可以在原有的认识上建构对呼吸器官参与呼吸作用的科学认识,并产生进一步研究呼吸的兴趣与欲望。【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活动,教师发现学生们对于呼吸有着许多经验性的感性认识。1.我们为什么要呼吸?有44.4%的学生认为不呼吸会死;25%的学生认为呼吸需要氧气;19.4%的学生认为呼吸需要新鲜空气。2.呼吸时,身体有哪些变化?有55.3%的学生认为吸气时空气吸进身体后会到肚子里,从而认为肚子会变大,呼气则相反;13.2%的学生认为会心跳;13.2%的学生认为身体会动。3.呼吸时,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有42.1%的学生认为肺参与;15.8%的学生认为胃参与;42.1%的学生认为口、鼻参与。通过调查发现,没有学生关注到呼吸时胸腔的变化,认为肚子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对于呼吸时参与的主要器官,学生知道,但并不是很完整;也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参与呼吸的各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以及呼吸时空气在身体里的路径。基于调查结果,可以通过感受呼吸的环节,引导学生关注呼吸时,肋骨、胸腔和腹部的变化。通过讨论后,帮助学生知道人体在呼吸时,参与呼吸活动的主要器官的名称,并用装置模拟呼吸的发生,明确呼吸是器官之间协作完成的。【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科学探究目标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科学态度目标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推测呼吸时有哪些器官参与以及它们的作用。难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人体各个呼吸器官间的协同工作。【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学生活动记录表等。教师准备:呼吸系统结构图、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体验憋气,引出课题。教师:手捏鼻子,嘴巴紧闭,憋气30秒。说一说你是什么感受呢?学生:我们离不开呼吸,即使停止几秒钟都会让人很难受!呼吸很重要。2.展示课前调查结果,暴露原有认知。关于呼吸,我们已经做了一个课前调查。第1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呼吸?预设:不呼吸会死亡,我们需要氧气。第2个问题:吸进来的空气到了哪里?教师请学生描述:明确肋骨处为胸部,肋骨以下的躯干为腹部。第3个问题:呼吸的时候,身体的哪些变化可以支持你的观点?聚焦疑问:空气是吸入到了胸部还是腹部?二、探索活动一: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师:我们需要仔细感受并观察呼吸的整个过程,才能解决疑惑的问题。开展观察活动。呼吸时,身体的各部位有哪些变化?学生做深呼吸。怎样做算是一次呼吸?1.出示人体轮廓图进行分步骤指导。(1)双手放在腹部,深呼吸感受腹部的变化。(2)双手放在肋骨,深呼吸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3)集体做深呼吸。2.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初步达成共识。吸气时:肋骨向上,胸廓扩张(变大),腹部收缩。呼气时:肋骨向下,胸廓收缩(变小),腹部放松。学生思考:这些变化,说明空气是进入了胸部的肺还是腹部?学生回答:肺,因为吸气时胸腔扩张了。观看视频,最终明确吸进去的空气到了胸部的肺。3.认识肺和气管。(1)出示人体轮廓图(如右图)通过刚才的体验,我们达成了共识,空气会吸到胸部的肺里。空气在吸进身体时有两个部位,分别是鼻腔和口腔。看一看肺在身体里的样子(出示图片),这时候空气能到肺里吗?学生回答:不能,因为还缺少气体进去的通道——气管。在人体的胸部和腹部,还被一种肌肉——膈肌分开。(2)推测气体进出身体的路线。吸气时,空气进入身体的路线是怎样的?吸气:鼻子(嘴)—气管—肺。呼气:……(3)学生小结人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呼吸。参与呼吸的器官主要是鼻腔、口腔、气管和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吸过程,理解呼吸包括“一呼一吸”,同时发现呼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上述两部分分别在“呼”和“吸”时产生的变化与自己的推测不太符合,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活动二:模拟人体的呼吸1.介绍模拟实验。通过感受呼吸,我们知道了呼吸时有许多器官参与,但是它们都在身体内部,无法观察它们的变化,呼吸又是怎样发生的呢?科学上有一种研究方法,是通过装置去模拟我们的身体(出示模拟装置)。2.明确装置各部分对应我们身体的部位。说说这些装置分别模拟了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3.怎样模拟吸气?怎样模拟呼气?4.学生活动,并做好记录。记录表:模拟我们的呼吸请在下图中,画出肺和膈肌的变化。膈肌__________,胸腔体积,肺__________,吸气。膈肌__________,胸腔体积,肺__________,呼气。挑战:你能说一说呼吸发生的过程吗?例如用:“先……然后……再……”的方式表达。5.学生汇报交流。我们发现:膈肌下降,胸腔体积变大,肺变大,吸气。(呼气时,相反)设计意图:操作呼吸模拟器能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上,建构对呼吸器官参与呼吸作用的科学认识,并产生进一步研究呼吸的兴趣。三、研讨1.人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充分表达,互相补充,教师稍作引导。2.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记录在班级记录表里,以待后续探究学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形成对参与呼吸的器官及其作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期望学生对呼吸产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板书设计】感受我们的呼吸膈肌2.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材简析】《呼吸与健康生活》是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2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来自于课程标准中3~4年级的相关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上一节课的问题清单,聚焦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不同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二部分“探索”,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认识人呼吸的本质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并引导学生测量记录人在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第三部分“研讨”,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呼吸次数变化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拓展”,这部分既是研讨环节的资料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后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基于以上分析,可以采用资料阅读、视频辅助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善或修正对呼吸本质的认识,为后续解释呼吸速度变化做好知识储备。再引导学生测量不同状态下人体呼吸次数的变化,并对测量的数据展开思考与分析,同时引发对健康生活的思考。学生通过对呼吸活动的体验与探索,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呼吸是人体维持生命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活动。在体验活动中,学生还会感受到心跳次数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人体不同部分的器官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呼吸有较多的生活体验,知道我们离不开呼吸,运动起来呼吸会加快,睡觉时呼吸会减弱,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呼吸”“为什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加快”等问题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和零碎的,并不完整,故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一个同化的过
本文档为【2021秋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c1899
一线教师
格式:doc
大小:3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1-09-25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