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1我在成长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1我在成长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2.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1-2悄悄发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2.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科学知识: 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 2.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3.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调查提纲、写给家长的一封信。(2)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青春期的资料。 教学步骤: 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2、导课时可以说: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 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 4、谈话: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 5、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6、推荐书目: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告诉孩子真相》 《青春期——写给女生》 《青春期——写给男生》 1-3人生之旅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 2.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3.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2.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 3.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2)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2.学生准备: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谈话: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讲述“斯芬克司之谜”。 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 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 学生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之后,可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4.讨论交流: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 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 (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 (2)步骤:(要提供给学生) ①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 ②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 ③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 ④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 (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人数;③调查内容;④调查时间;⑤调查问题;⑥调查结果;⑦其他。 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 此项调查活动建议每个小组只调查一组人群。 1-4踏上健康之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科学知识: 1.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2.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3.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2.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 教学步骤: 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谈话: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这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3、做我们全班的身高统计图。 (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身高数据在第1课时已测量) (2)分别做男女生的身高统计图。 (3)观察此表,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4.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谈话: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我们再来根据教材12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学生活动。 5、了解健康生活方式。谈话: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2-1生物的遗传现象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 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2.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发现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分组做游戏。课前请小组内的一些同学从家里带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混合在一起后与其他小组交换,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小组交流。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展示遗传遗传特征明显的组合。由学生本人验证是否正确,大家再仔细观察对照,说说到底哪里最像。 3、老师讲解什么是遗传。 4、学生把各自的照片与父母的照片进行对照观察,然后思考并交流:遗传了父母的哪些特征? 5、活动:在课文中,用连线的方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 二、认识动物的遗传现象。 1、学生分别观察小狗、小兔、猎豹、企鹅、长颈鹿等家庭的图片,找找它们的相似点。 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整理好。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动物界也有遗传现象。 三、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 1、提问: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植物难道也有遗传吗? 2、小组讨论。 3、学生看课文中的说明。 4、布置任务:回去找出类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谚语或成语。提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找到答案? 5、学生交流。 四、综合练习。 谈话:仔细观察照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然后观察照片中的小猫妈妈,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并讲讲你的理由。 2-2生物的变异现象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 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讨论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 2.生物遗传的秘密在基因里,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 3.1对基因决定人体的一个性状。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1.人体染色体配对挂图、眼睑基因遗传图解、男女性别决定图。 2.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刊、光盘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2、讲解:为什么子女有些特征像父母,有些又不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遗传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 (1)结合课本人体细胞图讲解: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知道,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人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父母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两两分开,各将自己一半的染色体传递给孩子。因此,孩子从父母那儿各得到一份染色体,他们的染色体是父母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个体。 (2)提问: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有一些特征像父母,又不完全长得像父母了吗?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由于孩子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是父母染色体的重新组合,因此,他们总有一些特征像父母,又不可能与父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还很大。 (5)讲解:人体细胞共有染色体23对,其中第23对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当人的第23对染色体是由1条X和1条Y染色体组成时,是男性;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时,是女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对染色体也要分开。 (6)提问:为什么你会是男孩?为什么你会是女孩? (7)学生讨论、汇报。(出示男、女性别决定图) (8)小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第23对染色体也要分开。父亲产生含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母亲产生的卵都是含X染色体的。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样,就产生了XY和XX两种组合。XY的组合是男孩;XX的组合是女孩。 2、指导学生认识基因及其作用。 (1)提问:为什么子女的某些特征会特别像父母中的一方,而有时却谁都不像?都是双胞胎,有的彼此长得特别像,有的却不太像?这是为什么? (2)观察课本第29页三幅(双胞胎)插图并讨论。 (3)讲解:通过现代遗传学的研究,人们发现染色体上排列着许多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每个基因上都携带着遗传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生物遗传的秘密,就在基因里。由于染色体在细胞核里是成对存在的,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4)提问:基因怎样控制人的性状呢?也就是基因和性状有什么关系? (5)讨论汇报。 (6)小结:1对基因决定人的一个性状,如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性状就是由1对基因决定的。人体细胞大约有10万个基因,排列在23对染色体上。 (7)讲解:在人类约10万个基因中,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由于基因成对存在,1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而只有1对基因中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例如,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两种性状,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基因。如果用E表示显性基因,而用e来表示隐性基因。那么单眼皮人的基因肯定是ee,而双眼皮人的基因可能是EE,或者是Ee。 (8)提问:爸爸妈妈是单眼皮,孩子会是双眼皮吗?爸爸妈妈是双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双眼皮,这种说法对吗? (9)学生讨论汇报。 (10)结合眼睑基因遗传图解讲解:父母都是单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单眼皮,不会是双眼皮;父母都是双眼皮,生出的孩子不一定是双眼皮,也可能是单眼皮。(如父母都为Ee时,有生单眼皮的可能) 3、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 (1)讲解:人体遗传变异的秘密主要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基因决定人的性状。为了解开人体遗传变异之谜,必须破译人体的约10万个基因。为此,人类开展了对自己基因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叫做“人类基因组计划”。它的进展如何,有何意义?请阅读课本第30页内容。 (2)学生自学课本30页有关内容。(结合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 (3)提问:你认为这项工作值得吗?它会给人类带来些什么? (4)学生讨论。 (5)小结:这项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旦全部完成,我们将能更有效地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某些疑难疾病(特别是基因方面的病),为人类造福。 第三单元 进化 第三单元教案 1 、消失了的恐龙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各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教学准备: 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文字、图片、模型以及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 导入: 出示各种恐龙模型或图片。 同学们这是你们很感兴趣的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到 6500 万年前,去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爬行动物——恐龙。(板书) 二、 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 1 .关于恐龙的知识同学们一定了解的很多,想说说吗? 2 .学生分组讨论。 3 .学生汇报、交流。(将汇报的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 4 .我们的地球已有 45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 38 亿年的历史。这 38 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我们都知道恐龙是早已灭绝的,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三、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程。 1 .谁能给我们讲讲你所知道的故事。 2 .学生简单介绍恐龙化石被发现及还原的过程。 3 .同学们从课外书上看到了很多,那么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有相关的碟片 4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恐龙化石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你能够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5 .引导学生从头骨大小或牙齿的尖利程度等展开合理想象,推断这只恐龙的体形和食性,让学生体验到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6 .小结: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恐龙骨架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四、根据恐龙的外形猜想它内部的骨架结构。 1 .出示各种恐龙的图片或模型。 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恐龙吗?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各种恐龙的外形,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每一只恐龙最独特的地方。) 2 .作为一名小考古学家,你们应该能粗略地描绘出内部的骨架结构。 分组活动,每个人试着画一画。 3 .出示各种骨架模型图片。 根据你刚才描绘的骨架请你将这些恐龙和它们的骨架一一对应起来。 学生分组活动。 4 .交流、汇报,说说这样对应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1 .今天我们对恐龙有了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同学们对恐龙的兴趣更浓厚了,回去以后查找你所感兴趣的内容跟同学们交流,或者观看一部跟恐龙有关的影片。 2 .了解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消失了的恐龙 关于恐龙的知识:名称、种类、生活习性等 恐龙化石的发现及骨架还原的过程 外形对应骨架 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了解化石的作用。 理解什么是活化石。 知道一些人们对化石的困惑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和进化有关的问题。 珍爱动植物,保护珍贵的动植物。 教学重点: 知道化石的基本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印迹化石模型,使学生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再次重申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化石图片或实物(根据条件)、橡皮泥、贝壳、骨头或树叶、相关的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 导入: 1 .谈话:我们从恐龙的化石中了解了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化石。我们先来看一看。 2 .出示各种化石图片或实物。(在去年学这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带了化石标本,学生们很喜欢。课前老师可以先了解一下。) 3 .你认识这是哪些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学生简单介绍,老师介绍。 4 .小结: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二、认识化石的形成及被发现的过程。 1 .出示化石形成图,讨论: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人们又是怎样发现的 2 .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化石形成的过程。(恐龙身体的哪部分会被保存下来) 3 .介绍恐龙化石的形成以及被发现的过程。 4 .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了解制作的步骤。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 .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可见化石是多么的珍贵。 三、认识化石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人们多化石的困惑。 1 .思考:为什么把地层比作是一本书,把化石比作书中的特殊文字? (让学生领悟这个比喻所蕴涵的含义,这是认识化石作用的基本前提。) 2 .谈话:想要“读懂”这些文字,并不是那么容易。人们对各种化石以及生物进化感到困惑不解已达数百年之久。我们再来看看科学家们产生了哪些困惑。 3 .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的五个困惑。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了解长颈鹿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假设: 1 .谈话: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原因科学家们也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你能说说你的解释吗? 2 .学生发表意见。 3 .谈话:同学们从课外书上了解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解释的? 4 .阅读课文。 找一找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 .讲述:这两种解释都是科学家提出来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曾经在历史上引起过争论。你赞成哪一种呢?说说理由。 6 .学生交流。 五、延伸、拓展: 课后继续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内容。 板书设计: 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化石是: ------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科学家的困惑: 3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道科学探究要允许别人的质疑科学结论需要证据。 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尊重证据。 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并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让学生知道,这一理论正受到新证据的挑战,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证据、认识证据、利用证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 达尔文进化论资料、图片,尺蠖蛾、极地狐狸、沙漠狐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 1 .出示达尔文照片。 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谁吗? 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达尔文。你知道他吗? 2 .请学生讲述达尔文的故事,同时准备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展示给学生看。 3 .交流:听了科学家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4 .小结:达尔文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他用进化论学说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儿起源,人类是怎样诞生的,作出了精辟的解释。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二、理解什么是人工选择、什么是自然选择。 1 .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2 .学生交流。 3 .引导学生思考: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意识到:正是人的行为影响了羊群的生存和发展。 4 .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就是什么颜色的了? 5 .学生讨论、交流。 6 .比较两种羊群的变化,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理解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之间的本质区别。 三、了解尺蠖蛾的翅色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反复变化。 1 .出示尺蠖蛾的图片(两种翅色) 2 .请学生介绍尺蠖蛾翅色变化的故事。 3 .举例:蝗虫体色的变化、青蛙肤色的不同。 4 .小结:自然选择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四、认识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1 .出示两种狐狸的图片。 2 .让学生来认一认。 3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耳朵的区别,结合各自生活的地域环境作出合理的解释。 五、拓展、延伸: 1 .谈话:近 100 多年来,更多的科学家仍然在对生物现象进行研究,随着新证据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挑战。你们了解这些新发现吗? 2 .如果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如果不知道则由老师介绍。(出示相关资料) 3 .知道新发现对达尔文理论的挑战,感受还有许多科学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 板书设计: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尺蠖蛾、蝗虫、青蛙 --- 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4-1寻找生物的家园 过程与方法: 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科学知识: 1.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2.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3.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 4.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5.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新课 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出示P26页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问: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 学生回答。 问: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 师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 2、了解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P27页的自然风光或自己寻找的自然风光图片 问:请找出这张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学生寻找并回答。 问:这些生物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讨论。 师: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国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树的图片。 问:一棵树会是多少种生物的栖息地。 学生到校园里进行实际观察并做好记录。 注意:要学生保护生物,不要伤害它们。 3、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和敌对关系 出示P28和P29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问:从这几幅图片上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问:P2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问:P2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环境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都要靠生物自己,对于生物来说,不管是相互合作还是敌对关系,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长和繁殖,由于不同的生物它们所选择猎食方式不同应而我其它生物之间所产生的关系也就不同。 4-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过程与方法: 1.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 2.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3.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科学知识: 1.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 2.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 3.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 2.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3.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 1、播放《变色龙》录像。 2、谈话: 在刚才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3、提问: 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作用? 4、动物们的哪些本领是有利于生存的?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 二、 给动物的本领分类 1、谈话: 大家刚才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生存本领,我们来给它们分类。 2、集体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捕食安家保护自己 4、谈话: 上课前大家已经找到许多关于动物生存本领的资料,给资料分分类,可以根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 5、学生自由分成捕食、安家等小组。 6、小组互相交流并讨论。 三、 交流信息,探讨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 1、各小组分组汇报(形式自选),交流补充。 (1) 各种动物怎样捕食?捕食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2) 各种动物怎样安家?安家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 各种动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 2、交流、补充还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3、讨论: 受动物生存本领的启示,想到哪些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方案? (1) 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2) 用图、语言或简单实验、制作介绍方案。 四、 巩固、延伸 每组利用课余时间尝试设计、实施自己的新方案,做出作品或设计图进行展示。 4-3有趣的食物链 过程与方法: 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2.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3.能够通过食物链的游戏活动意识到人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科学知识: 1.解食物链的组成,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意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2.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时出示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张照片中的生物放在一起,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学生描述会发生的事情。 二、新课 1、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师讲述: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把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种生物放在一起生活,植物的果实会被老鼠吃掉,而老鼠同样会被猫头鹰吃掉,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问“你能举几个像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一样的食物链吗?” 学生举例。 出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问:谁能解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师:这个成语它反应了生物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食物链,在我们生活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你们知道吗? 2、了解食物链中的组成 师:生物学家给在食物链上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名字: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和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分解者。 师指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种生物哪个是生产者,哪个是消费者,哪个是分解者? 出示P35上面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阅读P35的资料,了解生产者的营养和分解者的来源。 出示P35的生物界中的各种分解者 师: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组织各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总结。 师组织学生进行食物链的游戏活动。 4-4生态平衡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自觉地开展一些保护生物的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 2.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2.了解桑基农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2.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并问:“谁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平衡?” 二、新课 1、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师讲述:生态系统是指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态系统。 2、制作生态瓶 (1)鱼缸养鱼。 (2)种小草 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并记录生长过程。 同时各小组讨论: 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C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D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全班汇报。 3、生态平衡对人类的重要性 出示P38页的三幅图。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这三幅图片都反应了人类在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会有什么的变化? 各小组讨论并汇报。 请同学们阅读P39和资料并讨论问题。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读活动记录上和图表,说说你对鹿和狼的关系的看法。 4、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了解各种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师讲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及我国怎么保护珍稀动植物。 请学生们说说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态平衡。 师介绍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并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它们意义。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5-1各种各样的能量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能量。 2.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 科学知识: 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2.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42的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 师引出课题。 二、新课 1、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师讲述: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从刚才的五幅图中你能说出一些能量的名称吗? 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能量名称。 问: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 学生举例。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水能、风能、热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2、了解能量的作用 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说说吗? 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 出示P43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 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如果,一切物体都将停止。 3、火箭发射活动 让学生根据P44的要求制作和发射火箭,并把活动方案写活动记录本上。 要求:发射时不要对着人,要尽量向上发射。 记录时要认真仔细。 5-2能量的转换 过程与方法: 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科学知识: 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 二、新课 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 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学生观察并描述。 教师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并且让学生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 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 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 3、制作能量转换玩具 出示P46页的制作说明,并讲解给学生听。 让学生们按要求制作玩具。 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 5-3能源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 2.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的能量。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2.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 2.能保护不可再生性能源,开发新能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47的图片。 师问:请指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 学生回答图片中和物品名称。 问: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请学生回答。要求说得明白具体,并一一对应,不能随便说。 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们把能产生能量的物品称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源一课。 二、新课 1、了解能源的来源 师问: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来的? 学生可以尽情地说,师要有规律地板书在黑板上。 师问:同学们说了这么的物品,你们找找看,它们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并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小结:我们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但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 师问:对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请学生阅读P48的资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阅读资料。 请学生说说对阅读资料后的想法。 师小结:人们在生活生产中都离不开能量,而其中矿物燃料所占比重相当大,而这些能源都是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这些能源只要用一点就会少一点,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临到枯竭的危险。所以,我们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保护这些能源,并且多开发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书中的一种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组自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动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5-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二、新课 1、节约能源 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学生举例。 出示P50三幅图,师讲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例子 如:在使用空调时设定的间谍过高或过低,造成浪费电的现象。 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多,造成汽油的紧张。 在白天的时候,路灯一然大开。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常见的现象,不仅仅这三种情况,还有更多。 2、做实验:比较白炽灯和荧灯哪个效率更高。 此实验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以免学生出现伤害。 3、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出示P51页的未来的住宅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是利用了自然能源? 学生观察并讨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阅读P51的资料,了解太阳能的作用。 4、介绍几种新能源的开发。 海洋潮汐能、沼气能、地热能 第六单元 拓展与应用 6-1拓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 2.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 3.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 2.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拓展,增强本领,丰富知识。 2.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热情。 教学准备: 尺子、报纸若干、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快餐盒、试管、金鱼、酒精灯、吸管、塑料瓶、墨水、橡皮泥、透明胶带、热水、水槽等。 教学步骤: 1、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本领。 2、其实,像这种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问题进行探究就是一种“拓展(开拓发展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古人曾说过“举一反三”和“闻一之十”也是同样的道理。 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书上的现象。 瓶中的草为什么和外面的长的不一样呢? 4、学生将自己的解释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5、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6、总结:像这样用所学的知识对现象和问题进行的解释就是一种对所学内容的拓展。 7、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器材动手探究,并将自己的发现和解释记录下来。 (1)两人小组完成尺挑报纸的实验 (2)四人小组完成金鱼在试管中存活的实验 (3)每人单独完成气垫汽车的实验 (4)演示瓶子吹泡泡的实验 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都要要求学生进行初步地假设—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解释—讨论与交流。 8、像这样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拓展。 9、你还能对生活中发现的哪些现象,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呢? 6-2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将自己的设想画出图样。 2.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制作。 3.能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尝试并加以改进。 4。能说得出自己应用的主要原理。 科学知识: 1.知道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大地中传导的原理。 2.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利用了蒸气气流的力量。 3.了解发电的多种方法和电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善始善终地从事一项活动。 2.有精益求精的行为倾向。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科学原理及其应用的资料,气球、轮胎、卡纸、剪刀、胶带、吸管、泡沫板、木块、橡皮泥、叶轮、皮筋等。 教学步骤: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懂得和解释是一种本领,能将所学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 2、你知道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有哪些将科学原理应用在制作上的例子吗? 3、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科学原理应用在制作上的例子。 4、阅读书上73页的资料。 5、出示做小车的材料和要求(以空气为动力,比一比谁的小车跑的又快又远) 6、要想在比赛中获胜,你觉得做小车时应当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依据是什? 7、回忆一下,做空气动力的小车运用到了我们以经学过的哪些知识? 8、学生动手制作。 9、小车进行比赛。 10、交流有关小船的资料。 11、设计自己想做的小船的草图和所需的简单材料。(应当配有文字说明) 12、你认为制作的小船应当涉及哪些科学原理呢? 13、讨论交流。 14、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小船。 15、你造的小船涉及哪些科学原理呢? 16、今天,我们将自己所学的科学原理应用到了物品的制作上,这也是一种拓展。 17、其实,科学发展的目的本意就是用来改善人类的生活,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18、你在平时做过哪些小制作,你知道它们是根据哪些科学原理吗?
本文档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459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8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17
浏览量: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