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GB_T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GB_T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举报
开通vip

GB_T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ICS 27. 160 一 一 F1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17049-2005 代替GB/T 17049-1997 全 玻璃 真 空太 阳集 热 管 All-g...

GB_T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ICS 27. 160 一 一 F1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17049-2005 代替GB/T 17049-1997 全 玻璃 真 空太 阳集 热 管 All-glass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 tubes 2005-05-25发布 2005-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中T/Vi'VI"'1_Mim[m*辈万埔瞥‘瑾丫豁荟发布 GB/T 17049-2005 曰幽L .日‘. o'i 青 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代替GB/T 17049-1997《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本标准与GB/T 17049-1997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为: — 提高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及其材料的光一热性能指标(本版第5章); — 增加了罩玻璃管直径为58 mm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技术规定(本版第4,5章); — 增加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真空品质检测(本版6.5.2); — 增加了采用钢球进行机械冲击试验(本版6.8)0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北京玻璃仪器厂、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 任公司、山东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山东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华 扬太阳能有限公司、浙江美大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北方阳光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志强、薛祖庆、贾铁鹰、沈长治、严锡元、陈革、刘希杰、朱宁、黄永伟、徐建龙、 马卫国。 本标准于1997年11月首次发布。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GB/T 17049-2005 全 玻 璃 真 空 太 阳 集 热 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以及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接收太阳辐射并转换成热能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 ISO 780) GB/T 308 滚动轴承 钢球(ISO 3290,NEQ)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eqv ISO 1000) GB/T 9505 蒸散型钡吸气剂 GB/T 12936. 1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第一部分 GB/T 12936. 2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第二部分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QB/T 2436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用玻璃管 JJG 1032 光学辐射计量名词及定义 ISO 3585:1998 硼硅玻璃3.3 性能 ISO 4803:1978 实验室玻璃制品 硼硅玻璃管 ISO 9806-1:1994 太阳集热器检测方法 第一部分:带压差的有玻璃盖液体集热器的热性能 ISO 9488:1999 太阳能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 3100,GB/T 12936. 1,GB/T 12936.2,JJG 1032和ISO 9488:199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标准。 3.1 玻璃管节瘤 knot of glass tube 玻璃体内存在与玻璃主体成分有差异的玻璃体。 3.2 玻璃管结石 stone of glass tube 玻璃体内含有的固态夹杂物。 3.3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表面)solar selective absorbing coating (surface) 具有高的太阳吸收比和低的发射比的涂层。 3.4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吸热体 absorber of all-glass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 tube 外表面具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内玻璃管,吸收太阳辐射转换成热能。 GB/T 17049-2005 3.5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的真空夹层 vacuum jacket in all-glass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 tube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罩玻璃管与内玻璃管间处于低气压时的夹层,当夹层内气体压强足够低, 气体的导热可以忽略。 3.6 蒸散型吸气剂 flash getter 使用时需采用蒸散工艺,靠吸气材料在蒸散过程中和沉淀成膜后所具有的吸气作用而工作的吸 气剂。 3.7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空晒温度 stagnation temperature of an all-glass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 tube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只有空气,于规定的太阳辐照下,在准稳态时,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 空气达到的最高温度。 3.8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空晒性能参数 stagnation parameter of an all-glass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 tube 空晒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与太阳辐照度的比值。 3.9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闷晒太阳辐照f solar irradiation for obtaining a preset water tempera- ture rise in an all-glass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 tube under stagnation 充满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水的温度升高一定温度范围所需的太阳辐照量。 3. 10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平均热损系数 average heat loss coefficient of an all-glass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 tube 在无太阳辐照的条件下,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充满的热水平均温度与平均环境温度每相差 10C 时,经吸热体单位表面积散失的热流量。 3. 11 真空品质 vacuum quality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内加热后,集热管内吸气镜面轴向长度消失率表示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内的真空 性能。 3. 12 漫反射平板 diffuse flat plate reflector 以漫反射为主的平板,安装在与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相隔一定距离的下部,用来增加全玻璃真空 太阳集热管采集的太阳辐射。 4 产品分类 4. 1 产品 4.1.1 产品结构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由具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内玻璃管和同轴的罩玻璃管构成,内玻璃管 一端为封闭的圆顶形状,由罩玻璃管封离端内带吸气剂的支承件支承;另一端与罩玻璃管另一端熔封成 为环状的开口端。其结构及组成部件的名称见图to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GB/T 17049-2005 1 2 3 4 。 。 健乌童5 6uS }\- 1— 内玻璃管; 2—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 3— 一真空夹层; 4 罩玻璃管; 5— 支承件; 6— 吸气剂; 7— 吸气镜面。 图 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结构及组成部件 4.1.2 结构尺寸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结构尺寸按表1选取。 表 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结构尺寸 单位为毫米 卜3747号71A 19#F}& D4758行-K Pt L200,1 500,1500,1 800,2二f`fAaff}f S<15<15一 4.2 产品命名 4.2. 1 命名内容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命名由如下的五部分组成: 派厂; v- A s ;CRH A ff m }}tf A wf}lM}WMAI / Wj WHX 4.2.2 命名标记 第一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QB表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第二部分用化学元素符号或英文字母表示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材料,常用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及 其表示方法见附录Do 第三部分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玻璃管外径/罩玻璃管外径,以mm为单位。 第四部分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长度I,以mm为单位。 第五部分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改进型号。 GB/T 17049-2005 在相邻部分之间用一字线“一”隔开。 4.2.3 命名示例 采用以铝为底层、多层铝一氮复合材料为吸收层的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内玻璃管外径37 mm,罩玻 璃管外径47 mm和长度为1 200 mm的普通型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标记为: QB- Al-N/AI- 37/ 47- 1 200-1 一一 L*AM* 11I' L h 1 200 mm } { } 一 靴 帮 腿 D为47 mm } ! 匕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内玻璃管外径d为37 mm } 匕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多层Al-N/Al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 匕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5 技术要求 5.1 材料 5.1.1 玻璃管材料应采用硼硅玻璃3.3. 5.1.1.1其理化性能应符合ISO 3585;1998(见附录B)与QB/T 2436的要求,以及玻璃管太阳透射比 r>0. 89(大气质量1.5,即AM1. 5,按ISO 9806-1:1994计算)。 5.1.1.2 玻璃管上不大于1 mm的结石不得密集,即10 mm X 10 mm范围内不得多于一个,整支管子 上不得多于五个,结石周围不得有裂纹,大于1 mm的结石不允许存在。 5.1.1.3 玻璃管上不大于1. 5 mm的节瘤不得密集,即10 mm X 10 mm范围内不得多于两个;整支管 子上,不大于2.5 mm的节瘤不得多于五个,大于2.5 mm的节瘤不允许存在。 5.1.2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太阳吸收比+>0. 86(AM1. 5). 5.1.3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半球发射比。h毛0.080(80℃士5,C). 5.1.4 吸气剂应符合GB/T 9505的规定。 5.2 空晒性能参数 太阳辐照度G>800 W/m2,环境温度8C成to簇300C,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以空气为传热工质, 空晒温度is,空晒性能参数Y=(t,-te)/G,Y>190 m20C/kW, 5.3 闷晒太阳辐照, 5.3. 1 罩玻璃管外径为47 mm,太阳辐照度G>800 W/m2,环境温度8 0C镇t8<30 C,全玻璃真空太 阳集热管以水为传热工质,初始温度不低于环境温度,闷晒至水温升高 35℃所需的太阳辐照量 H<3.7 MJ/m2。 5.3.2 罩玻璃管外径为58 mm,太阳辐照度G>800 W/m2,环境温度8 0C镇to镇3 0 0C,全玻璃真空太 阳集热管以水为传热工质,初始温度不低于环境温度,闷晒=,L, :rfl升高 35℃所需的太阳辐照量 H,<4.7 MJ/mz。 5.4 平均热损系数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平均热损系数ULT镇0.85 W/(m2·℃)。 5.5 真空性能 5.5.1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真空夹层内的气体压强p镇5.0X10--2 Pa. 5.5.2 真空品质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内玻璃管于350℃下,保持48 h,吸气镜面轴向长度消失率不大于50%.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HouYuzhi 高亮 GB/T 17049-2005 5.6 耐热冲击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应能承受不高于0℃的冰水混合体与不低于90℃热水交替反复冲击三次而 不损坏。 5.7 耐压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应能承受0. 6 MPa的压强。 5.8 抗机械冲击 钢球试验: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应能承受直径为30 mm的钢球,于高度450 mm处自由落下,垂 直撞击集热管中部而无损坏。 5.9 外观与尺寸 5.9.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罩玻璃管表面轻微划伤累计长度不大于管长的1/3, 5.9.2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选择性吸收涂层不得有污渍、起皮或脱落。 5.9.3 距离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开口端的选择性吸收涂层颜色明显变浅区应不大于50 mm. 5.9.4 支承内玻璃管自由端或其他部位的支承件应不得明显变色,放置端正,不松动。 5.9.5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开口端内、罩管过渡圆滑,无薪连,无玻璃堆积,端面和内、罩管表面应平 整,厚度均匀,无喇叭状和明显变形。 5.9.6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长度是从环状开口端至另一端玻璃管直径015 mm处的距离,其长度 允差应不大于长度标称尺寸I的士0.5%.罩玻璃管直径允差应符合ISO 4803:1978的要求。 5.9.7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弯曲度不大于0.2%0 5.9.8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开口端正距端口10 mm-30 mm处玻璃管的横断面呈圆管形,罩玻璃 管的径向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比不大于1.02. 5.9.9 排气管的封离部分长度S镇15 mm. 6 检测方法 6.1 材料检查 6.1.1 玻璃管的太阳透射比(AML 5)是切割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罩玻璃管的样品,采用波长范围 不小于0. 3 tm-2. 5 jm的分光光度计,使用积分球装置在入射光与呈凸、凹的玻璃样品两次测量的太 阳透射比数据取平均值。 6.1.2 玻璃管上的结石按本标准的5.1.1.2要求,目测检查。 6.1.3 玻璃管上的节瘤按本标准的5.1.1.3要求,目测检查。 6.1.4 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太阳吸收比(AML 5)是在80/d的几何条件下,对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使用具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在波长范围0. 3 tm-2. 5 pm内分别测量离全玻 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开口端 150 mm和集热管的管长 1/2处的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反射比,再分别对 AML 5计算确定它们的太阳吸收比,取两处的平均值表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太阳选择性吸收涂 层的太阳吸收比。 6.1.5 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成品管置于密封的水冷套内,内管中插入由中心主加热器与两侧补偿 加热器组成的加热棒,配置相应的加热装置和测温系统,构成了半球发射比测量装置。在准稳态下,直 接测定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吸热体的选择性吸收涂层在温度为80℃士5℃时的半球发射比。 6.2 空晒性能参数测定 6.2. 1 测试条件:在室外进行测量,总日射表放置的平面应与漫反射平板平行,太阳辐照度 G>800 W/m2,环境温度80C镇to<300C,风速毛4 m/so 6.2.2 测试装置: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南北向平行放置三支,中间为被测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两 旁为测试陪管,其中心间距为内管直径的2倍,其中心与漫反射平板的间距为70 mm。漫反射平板为 漫反射比不小于0.60的轧花铝平板。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以空气为传热工质,测温点置于全玻璃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GB/T 17049-2005 真空太阳集热管中部,测温元件不应与玻璃管壁接触。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开口端放置保温帽,帽顶 部有厚 50 mm的聚氨醋硬泡沫,帽壁深度以遮住无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内玻璃管为限。按 ISO 9806-1;1994的要求:太阳垂直直射,角度变化士2%;从水平面至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采光面的 倾角,为当地纬度士50,但不小于300。测试装置见图20 6.2.3 测试步骤:在太阳辐照度G>800 W/m2,并在15 min内太阳辐照度变化不大于士30 W/m“的 条件下,每隔5 min分别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一次太阳辐照度、集热管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共记录四次。四次平均值为 测试期间的太阳辐照度G、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空晒温度t。和环境温度to . 6.2.4 测试仪表:总日射表,一级; 铂电阻温度计,误差应不大于士0.20C; 水银温度计,误差应不大于士0.50C; 风速仪,误差应不大于士0. 5 m/so 5 10_ 12气 -一\- 一迎 6j .r...;:1En 8O 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2- 漫反射平板; 3— 铂电阻温度计; 4— 保温帽; 5— 总日射表; 6一一 辐射记录仪; 7— 温度测试仪; 8— 打印机; 9— 测试支承架; 10— 一水银温度计; 11— 百叶箱; 12一一风速仪。 图2 全玻瑞真空太阳集热管热性能测试装it示意 6.2.5 按照公式(1)计算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空晒性能参数Y; Y=t9二to .·..·..·..·..·..·..·...⋯⋯.。:.(1) G 式中: Y— 空晒性能参数,单位为平方米摄氏度每千瓦(m2·0C/kW); t,— 空晒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o— 平均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G— 太阳辐照度,单位为千瓦每平方米((kW/m2 ) o GB/T 17049-2005 6.3 闷晒太阳辐照f测定 6.3.1 测试条件:与6.2. 1相同。 6.3.2 测试装置:与6.2.2相同。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以水为传热工质。 6.3.3 测试步骤: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水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在太阳辐照度G>800 W/m“的 条件下,当水温等于环境温度时,记录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水温升高35℃时所需的太阳辐照量H, 6.4 平均热损系数测定 6.4.1 测试环境:本项测试应在室内无太阳光直射处,测试期间平均环境温度为21 0C簇to毛25℃和没 有风直吹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状况下进行。 6.4.2 测试条件 6.4.2. 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开口端用与6.2.2相同的保温帽套住。 6.4.2.2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应自上而下布置三个测温点,对1 2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 热管,三个测温点分别距开口端200 mm, 600 mm, 1 000 mm. 6.4.2.3 对 1 5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三个测温点分别距开口端 250 mm, 750 mm, 1 250 mm. 6.4.2.4 对 1 8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三个测温点分别距开口端 300 mm, 900 mm, 1 500 mm } 6.4.2.5 对2 1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三个测温点分别距开口端350 mm, 1 050 mm, 1 750 mm. 6.4.3 测试步骤:先用90℃以上的热水注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进行预热,2 min后,倒掉预热水, 再注人90℃以上的热水,集热管在垂直状态下,管内水平面离管口为40 mm(对1 200 mm和1 500 mm 长的集热管)或 50 mm(对 1 800 mm和2 100 mm长的集热管),自然降温至三点平均水温为800C 士o.2℃时第一次记录三个测温点的平均水温t,,再每隔30 min记录一次水温三个测温点的平均水温 t:和t,,共取三次数据;在相同的时刻分别记录三次环境温度数据t.1 I t.2 } t.3 0 6.4.4 测试仪表:铂电阻温度计,误差应不大于士0.20C; 水银温度计,误差应不大于士。. 5 0C o 6.4.5 按照公式((2),(3),(4)计算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平均热损系数ULT C M〔t,一t) U,二= 上1,w- 一一二竺二一 ······························⋯⋯(2) AA (t。一to)pr t,+t2+ t3 t-= 二匕二二二-二-二三 ··············。··。·⋯。····⋯ ⋯。二(3) 3 tel+t,2+t.3 to= 二二土=止二丘=-三业丝 ·····⋯⋯。⋯。..⋯⋯。.⋯ 。..⋯。(4) 3 式 中: ULT— 平均热损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摄氏度[W/(m2·℃)〕; tm— 在测试时间内,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水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 平均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一 从水温t,到t:总的测试时间,单位为秒(s) ; M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水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 Cpw— 水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 0C)]; AA-— 吸热体外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 ; tel , tee , tea— 在相同的时刻分别记录三次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l ,t2 ,t3— 分别为三次时间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水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下角标1,2和3分别表示在测试时间内的三次数据点。 GB/T 17049-2005 6.4.5.1 罩玻璃管外径为47 mm: 对 1 2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吸热体外表面积A、为0. 136 m'; 对 1 5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吸热体外表面积AA为0.171 M2; 对1 8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吸热体外表面积AA为0. 205 m'. 6.4.5.2 罩玻璃管外径为58 mm: 对 1 5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吸热体外表面积AA为0. 216 m'; 对 1 8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吸热体外表面积AA为0. 260 m'; 对2 1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吸热体外表面积A?为0.303 M2. 6.5 真空性能试验 6.5.1 真空夹层内的气体压强试验 用火花检漏器在暗环境下探测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无选择性吸收涂层开口端部分的真空夹 层,根据放电颜色对真空状况作定性判断,在玻璃壁上呈现微弱荧光为合格品。出现辉光放电、火花穿 透玻璃壁或火花发散而玻璃壁上无荧光均为不合格品。 6.5.2 真空品质试验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放置长度不小于集热管长90%的电热棒(单端出口,直径020 mm,功率 1 500 W),加热棒外套铝翼后放入集热管内,铝翼两头包石棉布以免铝翼直接与集热管壁接触,集热管 口用玻璃纤维作良好保温,将镍铬一镍硅型(K型)热电偶置于集热管中部,并贴紧玻璃壁,使内玻璃管处 于350℃下,保持48 h。从集热管封离端玻璃管直径015 mm处至吸气剂镜面边缘的距离,测量周向六 等分处吸气镜面轴向长度,六点平均值表示为吸气剂镜面轴向长度,该长度消失率不大于 50%为合 格品。 6.6 耐热冲击性能试验 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开口插人不高于。℃的冰水混合体中,插人深度不小于 100 mm,停留 1 min后,立即从冰水混合体中取出并插人 90℃以上的热水,插人深度不小于100 mm,停留1 min后, 再立即取出并插人不高于。℃的冰水混合体中,如此反复三遍,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应无损坏。 6.7 耐压强试验 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注满水后,将水压均匀增至0. 6 MPa保持1 min,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 管不应破损。 6.8 抗机械冲击试验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水平固定安装在试验架上,由间距 500 mm的两个带有厚5 mm聚氨醋衬 垫的V型槽支撑,直径 30 mm的钢球对准集热管中部与两支点中部,钢球底部至玻璃管撞击处 450 mm,自由落下,垂直撞击在集热管上,集热管不应破损。 6.9 外观与尺寸检查 6.9. 1 按本标准5.9. 1的要求,用测量与手感检查。 6.9.2 选择性吸收涂层外观按本标准5. 9. 2的要求,目测检查。 6.9.3 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颜色变浅区按本标准5. 9. 3要求,用精度为1 mm的钢板尺测量,距离全玻 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开口端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颜色明显变浅区不大于50 mm. 6.9.4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的支承件按本标准5. 9. 4检查。 6.9.5 按本标准5.9.5的要求,用目测或手感检查。 6.9.6 按本标准5. 9. 6检查,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两端置于一个水平支架上,用精度为1 mm的钢 卷尺测量开口端至玻璃管外径为15 mm间的长度。对 1 2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其实际 长度偏差不大于士6. 0 mm;对1 5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其实际长度偏差不大于 士7.5 mm;对1 800 mm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其实际长度偏差不大于士9. 0 mm;对2 100 mm 长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其实际长度偏差不大于士10.0 mm.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HouYuzhi 高亮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GB/T 17049-2005 6.9.7 按本标准5.9.7检查,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两端置于一个水平支架上,用百分表测量全玻璃 真空太阳集热管中部最大径向与最小径向尺寸,其弯曲度不大于0. 2 %0 6.9.8 按本标准5.9.8检查,用精度为0. 02 mm的游标卡尺或专用工具,测量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距端口10 mm-30 mm处的罩玻璃管径向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其比值应不大于1.02, 6.9.9 按本标准5.9.9检查,用精度为1 mm的钢板尺测量,封离部分的长度S镇15 mm, 7 检验规则 7.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7.2.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出厂前必须逐支进行出厂检验。 7.2.2 出厂检验包括以下内容: 7.2.2.1 按本标准5.9. 1检验; 7.2.2.2 按本标准5. 9.2检验; 7.2.2.3 按本标准5. 9. 3检验; 7.2.2.4 按本标准5.9.4检验; 7.2.2.5 按本标准5.9.5检验; 7.2.2.6 按本标准5.9.6检验; 7.2.2.7 按本标准5. 9. 7检验; 7.2.2.8 按本标准5.9.8检验; 7.2.2.9 按本标准5. 9. 9检验; 7.2.2.10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存放 12 h以后,按本标准5.5.1的要求检验。 7.3 型式检验 7.3.1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7.3.2 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随时进行型式检验: 7.3.2.1 新产品试制定型时; 7.3.2.2 改变产品结构、材料、工艺而影响产品性能时; 7.3.2.3 停产超过半年,恢复生产时; 7.3.2.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3.3 型式检验样品是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抽取的样品不少于三支。 7.3.4 型式检验项目按本标准第5章各项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7.4 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中,凡各项检验全部合格者,判为合格产品。凡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空晒性能参数、 闷晒太阳辐照量、平均热损系数和真空品质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即为不合格产品。太阳透射比、太阳吸收 比、半球发射比、结石、节瘤、开口端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明显变浅区、真空集热管的长度偏差、真空集热管 的弯曲度、距开口端的罩玻璃管径向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的比值与真空集热管的封离长度等指标中有 两项不合格者为不合格产品。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 1 产品标志 产品上应有商标。 8.2 包装 8.2. 1 包装方法应采用箱装,包装箱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 8.2.2 包装箱的标志图样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GB/T 17049-2005 8.2.3 包装箱上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8.2.3.1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8.2.3.2 产品名称; 8.2.3.3 商标; 8.2.3.4 产品标记; 8.2.3.5 产品数量; 8.2.3.6 允许垂直堆码层数; 8.2.3.7 外形尺寸(长X宽X高); 8.2.3.8 整箱的质量; 8.2.3.9 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8.2.4 包装箱内应附有检验合格证。 8.3 运输 产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得遭受强烈颠簸、震动,不得受潮、雨淋。 8.4 贮存 8.4. 1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 8.4.2 产品不得和易燃物品及化学腐蚀物品混放。 GB/T 17049-200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ISO 4803:1978实验室玻璃制品 硼硅玻瑞管(节选) 表 A. 1 外径与壁厚(外径36 mm-50 mm) 单位为毫米 一r#' f l*ft * 'T*-Jft2. 0 1 0. 2 2. 8 0. 32.00.2 2.80.32.30.3 3.20.42. 30. 3 3. 210. 42. 310. 3 3. 210. 42. 3 1 0. 3 3. 2 1 0. 42. 30. 3 3. 210. 42. 510. 3 3. 510. 42. 510. 3 3. 510. 42. 5 0. 3 3. 510. 42. 510. 3 3. 510. 42. 5 0. 3 3. 5 0. 43. 2 0. 4 3. 510. 43. 2+0. 4 3. 5 1 0. 43. 210. 4 3. 510. 4 1 表A. 2 弯曲度的限值 片一二兰0. 9 yo0.7%0.5%川 GB/T 17049-2005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ISO 3585:1998确硅玻瑞3.3 性能(节选) B. 1 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一种名为“硼硅玻璃3.3”的性能。该玻璃用于制作实验室玻璃制品、玻璃仪器、 管道和连接件。 B. 3 总体要求 玻璃应按用户可接受的质量进行退火,而且应足够均匀,不含有能影响玻璃机械强度的夹杂物(例 如:耐火材料夹杂物)。 B. 4 化学稳定性 B. 4. 1在98℃时的耐水性 耐水性颗粒分级ISO 7”一HGB 1; 检测方法:ISO 7190 B. 4.2 在121℃时的耐水性 耐水性颗粒分级ISO 720-HGA 1; 检测方法:ISO 720, B. 4. 3 耐酸性 该玻璃作为“一种材料”被测试时,每平方分米玻璃所含Na20<1100 tg(包括原始酸处理)。 检测方法:ISO 17760 B.4.4 耐沸腾混合碱水溶液傻蚀性 耐碱等级:ISO 695-A2或更好; 检测方法:ISO 6950 B. 5 物理性质 注 1:对5. 3,5. 4和5. 10至5. 12,物理性质数据没有给出偏差限制,未给出专门供硼硅玻璃3.3的检测方法。 B. 5. 1 平均线热膨胀系数 a(200C ^-3000C)=(3.3士0.1)X10一6 K一’。 检测方法:ISO 79910 B. 5. 2 在20℃时的密度 p= (2. 23士0. 02) g·cm-3。 B.5.3 平均导热系数(20 *C - 1000 ) A=1.2 W·m-1·K一1。 B.5.4 在恒压下(20C - 1 000)的平均比热容f cp =0. 98X 103)·kg-'·K-'。 B. 5.5 工作点温度 on=1 260℃士200C。 检测方法:ISO 7884-2和7884-50 工作点温度相对应的平衡戮度为}f, =104 dPa " s o GB/T 17049-2005 B.5.6 软化点温度 0f2 =8200c士to0c。 检测方法:ISO 7884-2和7884-60 对硼硅玻璃3.3来讲,与其软化点温度相对应的平衡戮度为gf2 =10'. s dPa·so B. 5. 7 退火点温度 Of,=5600C士lo *c。 检验方法:ISO 7884-7o 注2:按ISO 7884-7中的弯柱法,7p3 =10'3' z dPa一的非平衡猫度定为退火点。 B. 5.8 应变点 OR=510℃士lo *c。 检测方法:ISO 7884-70 注3:按ISO 7884-7中的弯柱法,yA, =10'" 7 dPa一的非平衡勃度定为该玻璃的应变点。 B. 5.9 转变温度 t,=5250C士15C。 检测方法:ISO 7884-80 B. 5. 10 弹性模f E=64 kN·mm一2=64 X 103 MPa o B. 5. 11 泊松比 Fu=O. 20。 B. 5. 12 抗张强度 Rm=35 N·mm一2一100 N·mm一2二35 MPa^-100 MPa. 在使用研磨、压制、拉制或火抛光的商业玻璃检测样品进行抗张强度测试时,检测的结果很分散。 表面损伤会降低破裂强度。给出的数值不宜用于强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GB/T 17049-2005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ISO 9806-1:1994太阳集热器检测方法 第一部分: 带压差的有玻瑞盖液体集热器热性能(节选) C. 5.3 倾角 为了便于国际上对检测结果的比较,从水平面至集热器采光面的倾角是:当地纬度士5-,但不小 于30'. C.6.8 仪器/数据记录仪 仪器的最小分格不超过2倍准确度。例如,如果准确度是士0. 1 0C,最小分格不超过。.2-C. C. 8.3 检测时,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太阳辐照度应大于800 W/m2 0 C.8.6 检测周期(稳态) 表C. 1 测f时间内允许测f参数的偏差 二ft;k } 1caAt*ANA R 1*211一汗} C. 8.8 集热器效率计算 C.8.8.3 瞬时效率曲线 当散射辐照度占总辐照度的20%以上时,不可以测试集热器的人射角修正系数,需用附录B校正 成当量法向辐照条件;当散射辐照度占总辐照度不到20%时,这个影响可以忽略。 表C. 2 半球太阳光谱辐射的100个等能,间隔的相应波长 万刊 GB/T 17049-2005 表C. 2(续) % 板 % 板 % AK % AK 拌m 拌m 拜m 拌m 60.50 0.821 4 70.50 0. 952 6 80.50 1. 135 0 90.50 1.556 0 61. 50 0.833 1 71. 50 0. 973 2 81.50 1. 171 1 91. 50 1.565 4 62.50 0.843 6 72. 50 0.988 6 82.50 1. 194 6 92.50 1. 637 5 63.50 0.854 0 73. 50 1.002 7 83.50 1. 216 8 93.50 1.681 4 64. 50 0.864 3 74.50 1.016 6 84.50 1. 239 0 94.50 1. 732 4 65. 50 0.874 8 7.5.50 1.030 5 85. 50 1.261 4 95. 50 1.976 4 66. 50 0.886 0 76. 50 1.044 0 86. 50 1. 283 7 96.50 2. 116 7 67. 50 0.897 9 77.50 1.059 8 87.50 1. 311 7 97.50 2.247 1 68. 50 0. 910 7 78.50 1. 076 2 88.50 1. 453 5 98. 50 2.418 2 69. 50 0.925 2 79. 50 1. 095 2 89. 50 1.518 9 99. 50 3. 637 1 注:%是太阳辐照从波长0到AK的部分,AK值是等能量间隔的中点。该值相对于太阳辐射(AML 5)到一个平 : 面,其倾角为370,面向赤道和一个5.8”的视场角(地面反射比0.2)0 GB/T 17049-2005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分类 表D. 1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材料及其表示方法 一r 0n "z, AI-N/AlF n"0 SS-C/Cu1 a 43K v CrO/Alf_ a fv IN Cr-O/Cup ' Zn-Ni-S/Cui A Ni-AI, O, /Al I; 0 a %} l SS-AINx/Cu 注1:出现其他选择性吸收涂层可以类似表述。 注2:对于有减反层的选择性涂层,由厂商确定是否表示出减反层材料,例如具有 MgF:介质减反层的Cr-O/ AI可
本文档为【GB_T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699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8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1-05-14
浏览量: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