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目标变革的基本趋势

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目标变革的基本趋势

举报
开通vip

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目标变革的基本趋势 辽宁教育研究·2005 年第 3 期  短论荟萃   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 目标变革的基本趋势 渤海大学  于海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别是 20 世纪 80、90 年代以来 , 世界主要国家高中教育的目的与目标有了新的发展。我们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目标变革 的基本趋势。 一、教育目的超越工具化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 ,逐步确立 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首要位置 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永恒目的。日本教 育学者森隆夫在谈到日本的高中教育改革时指出 ,人的形象 (即“人间象”)...

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目标变革的基本趋势
辽宁教育研究·2005 年第 3 期  短论荟萃   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 目标变革的基本趋势 渤海大学  于海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别是 20 世纪 80、90 年代以来 , 世界主要国家高中教育的目的与目标有了新的发展。我们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目标变革 的基本趋势。 一、教育目的超越工具化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 ,逐步确立 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首要位置 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永恒目的。日本教 育学者森隆夫在谈到日本的高中教育改革时指出 ,人的形象 (即“人间象”)是不随时代而变化的 ,这种“不变”就是“人格 的完善”。日本的教育基本法第一条规定 :“教育的目的在于 人格的完善。”我认为 ,所谓人格的完善就是“智”、“德”、“体” 等的协调发展 ,但这是非常困难的 ,单拿“智”来说 ,很多情况 下 ,知识和智慧就是不调和的。在信息化社会中 ,知识量正 在迅速地膨胀 ,但如果不能培养起控制知识的智慧 ,人就会 因此而失去平衡 ,并陷入困难境地。作为人的“不变”的人格 总是处于“不完善”状态的 ,所以教育 (包括高中教育) 必须要 彻底地贯彻“基础、基本”的目标。这是森隆夫从自己的教育 观和日本高中教育改革的角度 ,对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目 的观的阐述。 高中教育具有有机整合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功能。美国 1996 年制定的《美国高中新计划》明确指出高中生要为升学 和就业做准备 ,要求高中生取得丰富的就业与入学信息。在 法国 ,“高中的目标在传统的意义上是非常明确的 ,即赋予学 生以坚实的普通文化。但随着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迅速 发展 ,高中的普通教育单一模式已不复存在”,各种类型的后 期中等教育机构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融合态势。 二、教育目标关注合格的社会公民的素质结构的培养 , 为学生奠定基础学力 ,培养个体规划人生的能力 从国际高中教育目标来看 ,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公民素 质的培养 ,特别在道德素质等方面 ,引起了每个国家的关注。 当代社会 ,教育中存在的有些问题是国际性的。因而 ,在教 育目的与目标的确定上 ,国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融通 性。例如 ,日本的后期中等教育目标中 ,尤其强调培养学生 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作为国家和社会有为的成员 所必备的素质”,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 ,强化学生 的正义感和伦理观念 ,增强学生的体魄。美国的“七项原则” 中 ,“保持身心健康”、“养成就业技能”、“胜任公民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等均 反映了对学生公民素质结构的基本要求。英国在《传递结 果 :到 2006 年的战略》中指出 :“使所有年轻人能够发展并拥 有生活与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个人素养。”各个国家都 共同强调基础的学习能力 ,这已经成为世界后期中等教育的 普遍追求。 三、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道德品质和主体精神成为后 期中等教育的灵魂 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过程。在社会学、文化学的意义 上 ,人的标志就是具有个体的个性品格和主体精神。现代教 育过程恰恰就是培养学生这种精神和品格的过程。日本的 后期中等教育目的中指出 ,“培养学生对社会具有广泛而深 刻的理解和健全的批判能力 ,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培养 “热爱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 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从偏重知识转向培养学生 的独立思考能力。法国后期中等教育目标的重要一条是培 养学生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批判精神 ,对科学和科 学的利用采取批判的态度。俄罗斯的教育目的中指出 ,“教 育的目的是造就独立的、自由的、有文化的、有道德的人”。 各个国家的教育目的与目标中具有对健康人格、道德品质与 主体精神的不同表述 ,可见这已经成为新世纪世界后期中等 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平等意识成为世界 后期中等教育的主流 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互动的背景下 ,教育的职责范围大大 扩展了 ,教育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 ,更要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因而民主、合作、平等意识和观念就超越 了原来的国家范围。俄罗斯的有关教育法规规定 ,教育要实 行“人道主义”、“多元化”和“民主化”,保证个人的自我选择 并为其实现创造条件 ,“尊重他人的权利与自由”,“在人与人 之间 ,在各国人民之间 ,以及不同人种、民族、宗教和社会群 体之间能相互谅解与合作”。德国的教育目的规定 ,“培养民 主精神、乡土爱、爱国心及合作精神”。法国《面向 21 世纪的 高中》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指出 ,“高中应当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和团结的公 民”、“尊重科学的统一性和文化的多样性”等。目前 ,在世界 范围内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运 动已经预示 ,未来的教育在时空上应更多体现民主、合作、平 等的精神。 五、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确立科学人文主 义的教育价值观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强调是各国后期中等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意义在于提升学术水平 ,奠定大学教 育和职业生涯的基础。例如 ,法国越来越强调“共同知识和 能力基石”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认为通过传授一些“共同知 识和能力”可以超越学生发展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美国 的高中教育强调“高水平的学科与技能的学习”、“使用科技 以增进学习的效果”。而澳大利亚的后期中等教育课程强调 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数物能力 ,尤其要求学生关注科学和信息 技术的发展。在新的世纪 ,人类逐步认识到科学的积极性与 局限性 ,倡导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因此高中教育课程越来越 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现代综合课程、STS 科学 教育课程即为此种代表。这种教育价值观念已经逐步成为 ·48·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现代社会的重要精神导向 ,从而保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后期中等教育目标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现实价值取向 中国在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实验)》中指出 ,高 中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掌握适应 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收集、判断和处 理信息 ,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 实践能力”。另外 ,尽管有些国家的教育目的与目标中并未 体现这样的字眼 ,但究其实质 ,我们发现世界上任何国家的 教育 ,特别是高中教育无不强调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 养。在教育实践中 ,各个国家无不紧紧围绕着创新与实践做 文章 ,这一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责任编辑 :徐治中 ;责任校对 :李  莉) 电视的教育功能、 手段及其发展 辽宁大学广播电视学院  裴婧华 电视具有直观、远距离传播、观众可以自主参与等特点 , 于是 ,人们开始将电视和教育相结合 ,不仅在电视节目中融 入知识性、教育性的内容 ,而且开辟了用于专项教育的教育 电视 ,并由此发展成像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中专这样的 电视教学体系。伴随着现代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卫星技 术、网络技术在电视领域的普遍应用 ,旧的电视教学体系正 向着现代化远程教育体系发展。 一、电视作为大众媒体的教育功能 电视在我国已经成为最有影响的大众媒体 ,它的教育功 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电视节目对人们的思想素质、知 识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 ,它在构建 终身教育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大电视观众可以 从电视节目中获取各自需要的知识内容 ,接受各自需要的教 育内容。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的教育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两种完 全不同的教育形式。课堂教育有着比较系统的教学计划和 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电视则是在轻松的环境下 ,没有预设固 定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自由地吸收各自所需的精神营养。传 统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而电视面对的是观众。对学生来说 , 学习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而对观众来说 ,看电视只不 过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没有人规定观众必须观看哪 个栏目 ,或不能看哪个节目。因此 ,电视栏目要依靠电视的 手段来实施教育的目的 ,通过发挥电视新颖、奇特、快捷的特 点吸引观众 ,用优秀的节目来影响观众。 有些电视节目的教育目的非常明确 ,然而更多的电视节 目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但如果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 社会教育这一根本出发点来看 ,很多电视节目都可以称作电 视教育节目 ,都会对收看它们的观众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 只是这些效果会有大与小之分而已。 长期以来 ,电视一直被作为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来看待 ,党和政府对电视的教育作用一直都非常重视 ,将 电视作为开展群众教育的有力工具。如今 ,许多电视台都设 有社教部 ,电视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激励民族精 神、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视将越来越多地发挥着教育的作 用 ,这是人们对电视教育功能认识发展的结果。广大电视工 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合作 ,自觉地担负起社会教育的 责任 ,努力营造良好的电视文化和电视教育的氛围 ,使观众 从电视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教益。 二、作为教育手段的电视教育 这里的电视教育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是指通过电视媒体 手段 ,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固定的学员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 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和广播电视中专等教育就属于这种电 视教育。电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 ,它利用电视、放 录像设备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电视教育实现了 画、文、声共现的多媒体教学 ,实现了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 科学实验的经典过程再现。不仅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而且实 现了远距离、多媒体可重复教学。由于电视教学手段的先进 性 ,冲破了时间和社会空间的局限 ,占有地理分布的优势 ,使 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电视教育实现了教育的网 络化。比如 ,电视大学就是根据教学覆盖面大、学生人数多、 教育战线长、学员分布广、专业设置活这些特点 ,从中央到地 方设有电视大学及分校和教学班等管理机构。这样 ,整个电 大形成了上下贯穿、左右相联、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电视 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开设的 ,它有较大的灵活 性 ,而普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比较死的 ,多少年不变。比如 , 电视大学由过去开设全国统设专业科类和专业 ,过渡到只开 设全国通设科类 ,具体专业由省级电大设置 ,使专业设置更 加灵活。 三、电视教育向多媒体网络教育的发展 多媒体网络教育是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普及教育信 息资源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 ,它基于电视教育并且对电视教 育作了超越发展。它除了电视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普及 性、共享性、时空不限性等特点外 ,还通过多媒体网络特有的 技术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教学规律 ,并具有以下特点 : 首先 ,实现了学习的交互性。网络教育使学习者在学习 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人机交互 ,同时还能够实现人人交互 , 做到人机优势互补 ,从而极大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及学生 人格的健康发展。 第二 ,教学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网络教育信息的无纸化 使知识信息被编码后能以极高的速度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 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保持同步 ,以适应知 识更新速度大幅加快的新形势。 第三 ,学习的个别化与协作化。网络教育使学习者拥有 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学习者可以根据兴趣、学习程度等来选 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等 ,实现因材施教的 个别化教育模式。然而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及知识复杂程度 的日益加剧 ,仅仅强调学习的个别化是不够的 ,对于某些教 学内容的学习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 ·58·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本文档为【国际高中教育目的与目标变革的基本趋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717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11-06-05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