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中 国 地方行政制度 目 录 TOC \o "1-2" \h \z \u 第一章 导言 - 4 - 第一节 定义 - 4 - 第二节 行政区划诸要素 - 4 - 第三节 学科背景 - 5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5 - 第二章 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与奠基 - 6 - 第一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起源的误解 - 6 - 第二节 县制的起源 - 6 - 第三节 郡制的由来 - 7 -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郡县制 - 8 - 第三章 郡县制的封建变形 - 9 - 第一节 汉代部分封建制的恢复 - 9 - 第...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地方行政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中 国 地方行政制度 目 录 TOC \o "1-2" \h \z \u 第一章 导言 - 4 - 第一节 定义 - 4 - 第二节 行政区划诸要素 - 4 - 第三节 学科背景 - 5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5 - 第二章 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与奠基 - 6 - 第一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起源的误解 - 6 - 第二节 县制的起源 - 6 - 第三节 郡制的由来 - 7 -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郡县制 - 8 - 第三章 郡县制的封建变形 - 9 - 第一节 汉代部分封建制的恢复 - 9 - 第二节 西晋封建的失误 - 10 - 第四章 两千年三循环——政区层级的增减 - 12 - 第一节 从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 - 12 - 第二节 从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 13 - 第三节 从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 - 14 - 第四节 层级变迁规律的探讨 - 15 - 第五章 行政区划的划界原则 - 17 - 第一节 政区边界的概念 - 17 - 第二节 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 - 17 - 第三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萌芽与发展 - 18 - 第四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极端化及肥瘠 - 18 - 第五节 建置管理方面的犬牙相入 - 19 - 第六章 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 - 20 - 第一节 政区幅员的尺度 - 20 - 第二节 “百里之县”的幅员相对稳定 - 20 - 第三节 “千里之郡”幅员的缩小倾向 - 20 - 第四节 “万里之州”幅员的起伏变化 - 21 - 第五节 行政区划幅员变迁的特点 - 21 - 第七章 历代地方行政组织设置 - 22 - 第八章 地方行政的等第变化 - 24 - 第一节 县级政区的等第 - 24 - 第二节 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 - 26 - 第三节 政区分等的意义和作用 - 26 - 第九章 内外轻重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政治因素 - 28 - 第一节 内外轻重的转换 - 28 - 第二节 政治主导原则 - 28 - 第十章 影响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 30 - 第一节 经济因素对政区置废的影响 - 30 - 第二节 移民和政区置废、分布的关系 - 31 - 第三节 交通路线与政区分布的关系 - 32 - 第十一章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文化因素 - 32 - 第一节 地方行政建置和数的关系 - 32 - 第二节 地方行政建与宗教的关系 - 32 - 第三节 行政区与文化区的契合 - 33 - 第一章 导言 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1]行政区划(简称:政区) [2]地方行政组织 第一节 定义 行政区划: 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形成行政区划的必要条件: 一定的地域范围、一定的数量人口、一个行政机构、一个行政中心、明确的边界。 狭义的行政区划: 正式政区,国家规定的正式行政管理区域。 广义的行政区划: 一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区域,包括准政区。 准政区: [1]因其他职能而介入行政的区划。 军事管制区、时政督理区、宗教事务区、便将与少数民族等特殊治理区域、监察区域。 [2]作为行政区划的前身。 宋代和尉司辖区、民国的设治局。 [3]因行政空间特殊而处于模糊状态的区划。 南朝的双头州郡,宋代的路,明代的高层政区。 虚拟政区: 有政区之名儿无实际的统辖范围。 [1]虚幻空间型:有空名,但既无行政组织,又无行政区划,无下辖人口。如遥、领、虚封。 [2]借用空间型:有行政组织而无行政区划,行政组织所管辖人、户附着于其他政区内的情形。如侨置州郡。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分官设置,以为民极。 第二节 行政区划诸要素 [1]层级:核心要素。县级、统县、高层。 虚级:不被中央认可,但实际上具有一级政区功能;政区形态不完善;中央政府或某一级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形成的管辖区。 [2]幅员:政区面积的大小。 [3]边界:政区之间的界线。 [4]形状:政区在地图上的平面投影。 [5]地理区位。 第三节 学科背景 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 政治地理、行政地理(政区地理)、沿革地理。 第四节 研究意义 [1]行政区划是解释历史事件的基础,反映政治过程与经济发展的态势;明晓地方行政区划变迁的各种因素,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基础之一。 [2]中央支付必须通过各级地方政府才能管理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行政组织的重要性有事还超过中央政府。 [3]为将来地方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具有可变性与承继性。 行政区划研究的三个阶段: 史料编撰阶段(明以前)→个别考证订讹阶段(清、乾嘉学派)→整体复原研究阶段 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重中央轻地方;重地方职官制度,轻行政区划;重行政区划中的正常制度,轻特殊制度。 [2]对行政制度的规律及之间的联系缺乏探讨。 主要史料: [1]正史职官志,地理志; [2]十通; [3]典章制度方面的史料:会典、会要;地理总志及地方志;专述官职的史料; [4]杂类:笔记、文集、奏议、档案; [5]出土资料。 主要参考书目: 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振鹏《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刘君德《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与奠基 春秋战国——221B.C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过巨大的变动,诸侯国君逐渐掌握专制权力,先是县制出现,随后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制多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两次大变局,其一即是封建改而郡县,其二是专制改而共和,由封建变郡县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的产生,这一转变过程大约延续了五百年时间,郡县制渐渐臻于完备。 第一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起源的误解 《汉书·地理志》: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治国万区。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封建制——分土而治 《左传·桓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丈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礼记·礼运》: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封建制是地缘关系,宗法制是血缘关系,封建制与宗法制二而一。这是以地缘关系来维护血缘关系。 总结: 由于天子、诸侯、大夫同为有土之君,因此天下、国、家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周代实际上是一个全面分权的社会,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行政区划和地方政府,并无所谓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自然也无所谓地方行政制度。 国野、都鄙 第二节 县制的起源 起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推行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一、三种不同涵义的县 县的三个发展阶段:县鄙之县、县邑之县、郡县之县。 ①县鄙之县:县=鄙=野——国以外的地域。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群工资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 《楚语》 国有都鄙,古之制也。 《周语》 国无寄寓,县无施舍;国有班事,县有序民。 《左传·昭公十九年》 晋之县鄙,何国之为? 《左传·昭公二十年》 县鄙之人,入从其政。 《左传·宣公十四年》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②县邑之县: 《春秋·宣公十五年》 夏,齐侯伐我北鄙……秋,邾人伐我南鄙。 楚国在边地置县,晋国县普及全国。 《左传·哀公十七年》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 特点: 春秋的县尚未形成,其基层组织没有经过改造,仍是原来的氏族组织。 二、晋县特点 [1]大夫的采邑有称为县的。 [2]有些大夫手中的县,可转由国君支配。 [3]晋县可以一分为二。 《左传》 以先茅之县赏胥臣。瓜衍之县。 三、晋、楚边地县邑的性质: 晋楚的灭国为县以及在新领土上所设的县虽然还不是后世的郡县,但已开始具有地方行政组织的萌芽,即作为国君的直属地,并且县的长官不世袭。 四、春秋时其他诸侯国的县邑制: 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国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 鲁:施氏之宰打百室之邑。公冶致其邑于季氏,而终不入焉。 五、从县邑之县向郡县之县的转型: 郡县之县与县邑之县的差别,即战国时县的基本特征—— [1]郡县之县不是采邑,而完全是国君的直属地; [2]长官不世袭,可随时或定期撤换; [3]其幅员经过人为划定,而不是天然形成的; [4]县以下还有乡里等更为基层的组织。 县邑之县向郡县之县转化的标志;封建制向官僚制转化的标志;地方行政制度萌芽的标志; 晋国514BC: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代之田以三县。 第三节 郡制的由来 春秋: 《晋语》 君实有郡县,且入河外列城五。 《左传·哀公二年》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推测: 春秋时晋县多在繁华之地,郡多在边远地区。 姚鼐:郡远而县近,县成聚富庶,而郡荒陋,故以美恶异等,而非相统属也。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郡县制 县一级的组织在战国时已经普遍化。战国中期,郡下统县也已很普遍。郡-县-乡-里,在战国末年成为诸国(齐国除外)的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 一、县以下组织的改变 什伍制度、集乡聚为县。 [1]形成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2]有了一定的分划原则; [3]由国君任命县令,标志官僚制的完善。 齐:邑——卒(十邑)——乡(十卒)——县(十乡)——属(十县) 二、郡的普遍设立及性质 边地、郡守、临时设置、少数民族地区。 第三章 郡县制的封建变形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第一节 汉代部分封建制的恢复 一、秦汉之际的封建 项羽西楚国,刘邦汉国,章邯雍国,司马欣塞国,董翳翟国,魏豹西魏国,申阳河南国,韩成韩国,司马殷国,赵歇代国…… 二、西汉的封建 [1]西汉分封制的性质——郡县制的变形 《随书·地理志》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这是一点也不错的。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汉郡——县(道) 中央———王国——支郡——县 ——————侯国(邑) ——郡——县(道、邑、侯) 中央—— ——王国——县 诸侯王特权: ①自置吏; ②得赋敛。 [2]汉代诸侯王封域的变迁 ①高帝五年七异性王国; ②高帝十二年十王国。 [3]景帝削藩 《史记·诸侯王表》 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谪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 自此以后,王国地仅一郡,地位等同于郡,封建制名存实亡,诸侯王国作为一种特殊政区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与郡同样性质的统县政区。 [4]武帝之后的推恩法 9BC,19王国,84汉郡 三、西汉诸侯王国行政制度的变迁 [1]汉初的几项基本制度 ①名份与中央朝廷相对应; ②诸侯王必须定期入朝贡献; ③诸侯王自置二千石以下的官吏; ④诸侯王得赋敛,不但食田租,而且收取算钱。 承认其相对独立地位,但又加以种种限制: 不得僭制窃用皇帝仪仗;入朝不得羁留京师;无虎符不得擅发兵;不得违制自置吏;不得在国内私自煮盐冶铸;不得擅爵人、赦死罪;不得收纳亡人、藏匿亡命;不得交通外戚;不得私会晤其他诸侯王;不得私自出境;不得私赏朝廷大臣。 [2]王国行政制度的变迁 ①缩小自置吏的权力; ②减损王国官员及改变其地位职权; ③削夺诸侯王的赋敛权; ④实行贬损王国地位的法律; ⑤诸侯王不得治民,不能参与政事。 [3]侯国制度的变迁 四、东汉封建制的变迁 控制措施: [1]一郡为国,有时不就国。 《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 和帝遵肃宗故事,兄弟皆留京师,恩宠笃密。有司谴诸王归藩,不忍许之,及帝崩,乃就国。 [2]减少其经济收入。 [3]减少官员。 [4]严密控制监视。 《后汉书·北海靖上兴传》 中兴初,禁网尚阔,而睦性谦恭好士,千里交结……永平中,法宪颇峻。睦乃谢绝宾客,放心音乐。 第二节 西晋封建的失误 一、三国曹魏之封建 《三国志·魏书·文武世王公传》 封建诸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悬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王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 二、西晋封建之严重失误 西汉与西晋初年封建制的差别: [1]西晋的封建只是一种名称特别的地方行政组织,不具有任何中央制度的性质。 [2]西汉初年除荆国与吴国以外,只有皇子及皇兄弟才受封为同姓王,这一成规为后代所遵奉,绝少被违反。西晋初年则多宗亲王。 [3]西汉中期以后,王国所封只有一郡之地,同样成为定制。 第四章 两千年三循环——政区层级的增减 政区三要素:层级、幅员、边界 第一阶段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时800年。地方组织从两级制变成三级制。 第二阶段是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历时约700年,重复了从两级制变成三级制的循环。 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时期及民国前期,历时650年,从多级制逐步简化到三级制,以至短时的二级制。 第一节 从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 一、秦汉时期的郡——县二级制 秦: 中央——郡——县(道)[道是秦在少数民族统治地的设置,等同县] 汉: ——汉郡——县(道) 中央———王国——支郡——县 ——————侯国(邑) ——郡——县(道、邑、侯) 中央—— ——王国——县 汉郡增加的原因: [1]把秦郡划小; [2]分割王国领地为汉郡; [3]汉武帝之后扩大疆域,在新征服地增设新郡。 刺史部——州 监察区——政区 [1]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2]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3]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弄 两汉刺史地方官化的表现: [1]每年刺史不必回京述职; [2]刺史在地方上有明确的衙门治所,不像过去完事之后要回中央; [3]权力扩大(监察、行政、军权)。 东汉末年: 中央——州——郡——县 二、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 大建尊州之规,竟无一日之治。故(刘)焉牧益土,造帝服与岷峨;袁绍取冀,下制书于燕朔;刘表荆南,郊天祀地;魏祖据茺,遂构皇业。汉之轸灭,祸源于此。 西晋灭亡的原因: [1]由于封建诸侯的失误,形成总是王集团与皇子王集团的对抗; [2]由于州的领域较大,身兼州刺史而又军权在握的都督可以割据一方,有所凭借。 说明: 在中央集团尚未高度发达的时候,实行三级制以及高层政区幅员过大都是易于造成分裂割据的因素。 牧守令长,虚增其数,……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第二节 从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一、隋代及唐前期的州(郡)——县二级制 中央——州(郡)——县 道:由监察区到政区 唐后期:中央——道——州——县 本置采访使,令举大纲,若大小必由一人,岂能兼理数郡?自今已后,采访使但察访善恶,举其大纲,自余郡务所有奏请,并委郡守,不须干及。 二、唐后期及宋辽金的道(路)——州——县三级制 安史之乱道变为政区的原因: [1]藩镇割据,无法根除。 [2]安史之乱以后,官吏纲纪松弛,尤其是财政方面,腐败现象严重,需要观察使对州县予以监督。 宋初: 中央——州——县 宋朝大部分时间: 中央——路……州——县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 [1]不在州以上设置统一的高级地方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首长,而是把这一级的事权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诸监司; [2]不在州以上设置高级的单一行政区划,而是尽量使诸监司分路不一致,形成一套复式路制; [3]各州依然保留向中央政府的直接奏事权。 宋朝政区变革的目的: [1]使地方各级组织互相牵制,尤其路一级组织事权分散,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单一的权力圈和单一的权力中心,也就失去了割据一方的地理基础。 [2]宋代行政区划又是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施政区域。路、州、县的官员有中央朝官担任,就削弱了地方分权的人事基础。 宋朝政区变革结果: [1]绝对中央集权。 [2]强干弱枝,地方对外防御、对内安能力削弱,内忧外患不止。 文天祥:本朝惩五季之乱,消除藩镇,一时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羸弱。故敌至一州,一州则颇;至一县,一县则残。 第三节 从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 一、元代的多级复合制 原因: [1]各个被征服政权的现成制度而混合; [2]一些在战争中施行的临时措施(行省制度),也渐渐变成永久性的制度; [3]疆域过于广阔。 特点: [1]层级多; [2]层级之间存在复试的统辖关系。 元: ——路—府—州—县 中央——行省——(道)——府——州——县 ——州——县 二、明清及民国初年对层级的简化 明代行政区划: —县 中央——布政使司——府——州——县 —直隶州—县 明初行政区划改革主要措施: [1]减少层级。 [2]行省幅员划小。 [3]省级政区三司分权。 清代行政区划: 省——府——州、县、厅 州——县 厅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省——道——县 省——县 省——专区——县 第四节 层级变迁规律的探讨 一、层级变化过程的归纳 高级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秦 郡 县、道 汉 郡、王国 县、道、邑、侯国 魏晋南北朝 州 郡、王国 县、侯国 隋唐前期 府、州(郡) 县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府、州 县 辽 道 府、节度州 州 县 宋 道 府、州、军、监 县、军、监 金 路 府、州 县 元 省 路 府 州 县 明 布政使司(省) 府、直隶州 州 县 清 省 府、直隶州、直隶厅 县、州、厅 民国初年 省 道 县、设治局 二、层级变迁的基本规律 层级变化的规律主要有两条: [1]由高降低;(州、道) [2]由虚入实。(监察区) 第五章 行政区划的划界原则 第一节 政区边界的概念 《新语·道基》 后稷以立封疆画界畔,以分土地之所宜。 隙地、欧脱、闲田。 从边地到边界。 齐桓公: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无礼于燕。 《史记》 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钟离小童争桑,粮价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攻楚,遂灭钟离。 战国时期,边境概念已完全形成。 且夫韩、魏之所以重畏秦者,为与秦接境壤界也。……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则国以危亡随其后。 秦统一六国后,在开发比较深入的地区,郡县等政区已有明确的边界。 划界时考虑的因素: [1]对集权统治有利。 [2]政区要与地理环境一致。 中国古代基本划界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 第二节 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 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原则,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 作为山川形便依据的主要高山大川: 秦岭、南岭、淮河、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太行山、武夷山、雪峰山。 《礼记》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山川形便的原则,不仅使政区边界与自然地理相一致,往往使其与文化地理相一致。 在中国,山川形便原则是同边界概念同时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的边界已以山川作为标志。 隋代郡、唐代道的划界充分运用了山川形便的原则。 《新唐书》 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 唐代山川形便对后世的影响: [1]南方现代一些省界在唐代已基本形成; [2]唐代的许多州界为明清延续下去。 山川形便原则的利弊: 利:完整的地形,同样的气候,土壤有利于进行同一类型的生产活动,简化生产管理。 弊:易于造成地方割据。 《易》 地险山川丘陵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进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抗衡。 第三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萌芽与发展 汉文帝:朕欲定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地’。朕不得擅变焉。 《史记》 高皇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为磐石之宗也。 从秦至唐,犬牙相入的原则一致处于从属地位,宋代之后趋于普遍。 第四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极端化及肥瘠 元代是犬牙相入原则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湿气,无论是作为高层政区的行省,还是作为统县的路,犬牙相入的原则都走向了极端。 唐代的道重山川形便,以横向为主,元代的行省重犬牙相入,以纵向为主。 元代行省南北较长的目的: [1]便于军事上由北向南的控制; [2]破山川之险,减少割据。 元代如此分省的结果: [1]地方无险可守; [2]对农业经济不利; [3]地域过大,管理不便。 第五节 建置管理方面的犬牙相入 第六章 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 政区本身的要素:幅员、边界、形状、地理区域、地理位置 《礼记·王制》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幅员:指地方政府管辖的面积的大小。 第一节 政区幅员的尺度 县是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长官的基层政区,因此划定县的幅员是确定其他层级政区幅员的基础。 《汉书·百官公卿表》 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汉:千里之郡。 三国:万里之州。 二千年以来,县级政区的幅员相对稳定,县以上各级政区的幅员都是变动不定的。 第二节 “百里之县”的幅员相对稳定 县以数目与幅员的变化是不大的。 作为基层政区的县,幅员大小是以行政管理的过程来确定的。不管什么朝代,都要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才能保证王朝的长治久安。而县级政府是直接“牧民”的基层组织,其劝课农桑和收租征赋的施政范围是不宜朝令夕改,频繁变动的,否则将会影响国家职能的正常发挥,这就是县级政区的数目与幅员相对比较稳定的基本原因。 第三节 “千里之郡”幅员的缩小倾向 一、统县政区幅员变化趋势 统县政区,其幅员自秦至宋呈现出逐渐缩小的倾向,元代以后又经过先大后小的起伏。 第四节 “万里之州”幅员的起伏变化 州、道、路、省:由大变小。 一、州的幅员和数目 南北朝州数增多的原因: [1]为报功酬庸而因人设州; [2]因侨置需要而置州; [3]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使州置于割治无常的状态; [4]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为治安需要,或为管理方便而逐渐划小。 二、道的幅员与数目 10道(唐太宗)——15道(唐玄宗)——40-50方镇 三、路的幅员与数目 13道(宋太宗)——15路——18——23——26(宋徽宗) 四、省的幅员与数目 元11——明15——清18 第五节 行政区划幅员变迁的特点 总趋势:逐渐变小。 特征: [1]政区幅员的变化存在地域差异。 由于经济开发程度的差异,在同一朝代中,不同地域的不同层级政区,其幅员有时是相差很大的。南方政区幅员的变化速率就比北方要快。 [2]不同层级政区的幅员变化原因有所不同。 在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及县级政区中,以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较大,统县政区次之,县级政区起伏最小。前者的变化主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后两者则多数由于经济的发展而逐渐缩小其幅员。 [3]政区幅员的缩小有一定限度。 第七章 历代地方行政组织设置 一、明代地方行政组织 [1]高层地方组织的都布按三司 都指挥使:正二品,兵,属兵部及五军都督府; 布政使:从二品,民政、财政,属六部; 提刑按察使:正三品,刑法、监察,属刑部与考察院。 内设六部九卿以统治天下,而外又设十三布政以分治郡邑。内设都察院以整肃朝廷,而外又设十三按察以分寄考劾。兵部、帅府以相维于内,而布、按、都司以相制于外,则名实当而防检为加密矣。 朱元璋《承宣布政使诰》 朕有天下,更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承者,朕命也;宣者,代言之也;布者,张陈之也;所以政者,军民休戚国之利病,所以使者必去民之恶,而导民之善。 《明史·职官志》 ·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凡僚属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上下其考,报抚、按以达于吏部…… ·初置藩司,与六部均重,布政使入为尚书、侍郎,副都御使每出布政使,宣德、正统间犹然,自后无之。 · 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 奸暴一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 ·都御使,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凡都司并流官或得世官,岁抚按察贤否,五岁考选军政而废置之。 [2]府州县组织 知府:正四品,“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每三岁察属吏之贤否,上下其考,以达于省,上吏部。” 知府属官:同知、通判、推官。 知州属官:同知、判官。 知县属官:县丞、主簿、典吏。 [3]总督、巡抚制度 临时——长期 个别地区——普遍设置 辖区变动频繁——固定 中央官职——地方化 天顺而后,巡抚之寄专,而监司守牧不得自展布,重内轻外之势成矣。 洪武永乐为萌芽期。 洪熙宣德为初置期:设置目的单一;官吏来源不一。 正统至正德为发展期:镇巡一体、编制统一、与地方关系密切。 嘉靖至天启为稳定期:巡抚到任离任交接进一步制度化;巡抚多加提督军务职衔,进一步明确掌握军事大权;巡抚称呼的变化,也透露出向正式地方官转化的趋势。 崇祯紊乱时期。 二、清代地方行政组织 [1]高层地方行政组织 8总督、15巡抚 布政使、按察使 第八章 地方行政的等第变化 简州:管理盐井,民多土著,不繁;钱粮岁内全完,不疲;惟路当滇黔湖广大道,民俗习悍,命盗亦多,难于治理。向系冲难要缺。 西昌县:当滇省入川捷路,略冲;赋税无多,并无逋欠,不疲;惟裁改归并建左、中、前礼州三年,地辖凉山,夷 杂处,蛮刁俗弊…… 划分标准:幅员、户口、赋税、行政事务的繁简易难、政治或军事地位。 分等目的:选派官员、考核政绩、了解国情。 第一节 县级政区的等第 秦、西汉:大县、小县(户口) 东汉:大县、次县、小县(户口) 晋:六等(户口) 北魏:上、中、下(户口) 北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户口) 唐:赤、畿、望、紧、上、中、下(地位、户口、地理条件) 宋:同唐 元:上、中、下(户口) 明:同元(缴纳钱粮) 清:冲繁疲难(最要、要、中、简) 秦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东汉: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 隋炀帝时期:以所管闲剧及冲要之处以为等级。 唐:正式取消县令、县长的分别。县的长官一律称令。 秦汉时代县的等第的例外: [1]边境县; [2]经济发达区域的县; [3]贵族的封邑。 平、剧 唐: 赤——首都及陪都所在的附郭县。 畿——首都及陪都之外的县:政治地位。 望、紧:地理位置重要且事务繁剧。 上、中、下:户口。 安史之乱时:次赤、次畿。 成都、江陵。 宋: 赤、畿:政治地位 望、紧、上、中、下:户口 金: [1]赤、剧(次赤)、次剧 [2]京县、上中、下 明: 繁、简 繁:15万石以上的府、7万石以上的州、3万石以上的县、王府或都布按三司治地、驿道枢纽、边境要冲、马队的驻屯地。 隆庆元年:将天下府州县大小繁简冲僻难易细加重访,逐一品第。 清: 冲繁疲难 地当孔道者为冲,政务纷纭者为繁,赋多逋欠者为疲,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为难。 四字:最要缺、要缺 三字:要缺 二字:要缺、中缺 一字或无字:简缺 从简单的大小县发展到复杂的冲繁疲难,说明中央政府对县一级政区的管理水平越来越高,控制越来越严。 纵观两千年分等标准的变迁,有几个回合的反复,从秦到南北差主要以户口分等。上、中、下三等或从上上到下下的九等分法,不过是大小县的明细化而已。隋唐至宋在户口之外有加上政治等因素,元代回到纯粹的经济因素,明代开始将分等标准明晰化,至清代则是前朝各种标准的综合。 第二节 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 一、统县政区 汉郡:大、小(户口) 北周郡:五等(户口) 隋郡:上、中、下 唐州:辅、雄、望、紧(地理位置)、上、中、下(户口) 宋州:同唐 辽州:上、中、下 金州:上、中、下、散上、散中、散下、边下 元州:上、中、下(户口) 明府:上、中、下(户口) 清府:冲繁疲难 唐代: 四辅:同、华、岐、蒲(京兆府周围) 六雄:河南府周围六州 十望:六雄周围 十紧:交通要道 二、高层政区 高层政区只有南北朝时的州有分等。 第三节 政区分等的意义和作用 一、政区分等的意义 政区分等是为了了解国情,以便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县级政区的分等最为必要。 二、政区分等的依据 分等的标准是以经济因素为主,并结合政治、军事、地理因素而定。 三、政区分等的作用 [1]了解国情,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理政策。 [2]以此来决定政府组织的规模、长官的级别、职属的配别、以及行政经费的支配。 四、政区等第变化的意义 每一次调整,都是中央对地方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九章 内外轻重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内外轻重的转换 内:中央政权; 外:地方政府。 外重内轻——割据分裂 内重外轻——地方不宁、外患 干支、首尾、本末 强干弱枝、大本小末、尾大不掉。 宋代: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外重内轻——内重外轻。 秦、汉——轻重相维 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外重内轻 隋、唐前期——轻重相维 安史之乱后至五代十国——外重内轻 宋代、元、明、清——内重外轻 第二节 政治主导原则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首先要服从于政治目的和政治需要,因而两千年中国的争取诸要素一直在随着内外轻重关系的变动而改变。 层级: 中央总是在力图简化层级,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如果高层政区无法简化,就使之成为不完善的形态,或更进一步使政区层级与权力层级不一致。 幅员: 县级政区相对稳定,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则在逐渐缩小,反映了内重外轻的倾向。 边界: 犬牙相入原则后来居上,也是由于内重外轻的强化所造成的。 政区的层级、幅员、边界三要素的演变,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和政治需要,即政治主导原则。 第十章 影响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政区的置废和腹部情况的变化,实际上是经济兴衰和人口变迁的一项动态指标。 第一节 经济因素对政区置废的影响 一、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 置: 在新开辟的领土上置; 开山洞置。 新争取的设置多是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人口的逐渐增加而进行的。 其地与漳州龙岩县、汀州沙县及福州侯官县三处交界,山洞幽深,溪滩险峻,向有千里。其诸境逃人,多投此洞。开源二十八年……因为县。 时湘衡之界五十余洞不宾。 分: 由一个政区分成若干个新政区; 若干事政区各划出一部分地域,组成一个新政区。 废: 领土的放弃; 将一个政区的领域进入其他政区; 合: 并省、复置 一次性并省打量政区有两方面的原因: [1]大乱之后,户口严重损耗,许多政区人虚地荒; [2]由于政治原因,需要对政区进行坚决及时的整顿。 历史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政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稠密程度的增大而数目越设越多,幅员越划越小,地理分布越来越稠密。 二、中国古代经济中心从北向南的转移 人口转移: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公元2年(汉) 75.5% 20.9% 1.6% 公元742年(唐) 61.4% 25.8% 2.8% 公元1078年(宋) 34.8% 58.4% 6.8% 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至于宋代,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已。 元: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三、南方与北方政区分布密度的逆转 无论是基层政区、统县政区或高层政区,其地理分布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 107BC 州 北9南4 东汉末 州 北9南4 627年 道 北5南5 733年 道 北7南8 北宋元丰 23路 北9南14 元11省 北5南4 明15省 北5南10 清18省 北6南12 四、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政区分布关系 第二节 移民和政区置废、分布的关系 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对政区的设置于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侨置郡县的设置 为北方移民开设。 二、因移民而增设的政区 第三节 交通路线与政区分布的关系 第十一章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地方行政建置和数的关系 九州、十道、秦朝的六、王莽的五 九:多 十:完备、齐备 数以六为纪,符、法冠者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第二节 地方行政建与宗教的关系 一、因祭祀需要设置的县 陵县——祖先崇拜、镇压豪强 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县令、秩高、城垣 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陵,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 万年邑、南陵、云陵、奉明邑 北宋:永安镇 奉郊县:奉高邑、崇高邑 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 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于天。 二、由宗教事务机构管理的政区 宣政院 第三节 行政区与文化区的契合 中国古代在划分政区时,也考虑到了文化区的因素;同时当一个政区设定后,也会对一定地域的文化地理产生影响。 一、政区中的风俗因素 《汉书·王莽传》 臣又闻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 《分巴郡疏》 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精敏轻疾;垫江以西,土地平敞,姿态敦重。上下殊俗,情性不同,敢欲分为二郡:一治临江,一治安汉。各有桑麻丹漆,布帛鱼池。盐钱足相供给。 二、政区与方言地域差异 西汉齐国:民能齐语者皆属齐。 北宋: 西浙路——吴语区 荆湖南路——湘语区 广南东路——粤语区 福建路——闽语区 江南西路——下江官话 荆湖北路——上江官话 兴代军——兴化府——莆田市: 莆仙方言、发达的文化、宗教 (一)元代土司 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军民总管府、军民府、土路、土府、土州、土县、蛮夷长官司。 (二)明代土司 武职土司:属都司、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 文职土司:属布政司,军民府 (三)清代土司 元:经朝廷批准 明:赴京受职,有明确继承顺序,有认证物证,有禁例 清:更加严密
本文档为【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63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7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1-07-06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