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

举报
开通vip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一、技术的价值和起源:技术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1、技术与人 [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人类需求孕育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2、技术与社会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技术也影响着军事、政治、文化等。是推动社...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一、技术的价值和起源:技术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1、技术与人 [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人类需求孕育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2、技术与社会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技术也影响着军事、政治、文化等。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 3、技术与自然 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二、技术的发展史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三、技术的性质 P7-9 1、技术的实践性(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恩格斯“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2、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个方面的知识。(例:小板凳制作技术) ①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P9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 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通过试验,验证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研究为技术发展拓展空间,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发展也促进科学的应用与延伸,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 ②技术与艺术 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象力。 技术涉及工具、材料、技能、工艺、程序等,艺术则涉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 3、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显示器的革新和电视机的创新,阴极射线管(CRT)) 4、技术的相关性 5、技术的价值性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成果,是技术发明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6、技术的保密性 7、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成果。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技术产生和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要。 四、技术的影响 技术的未来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一、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二、技术创新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三、专利的申请和保护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1、​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设计,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使科技成果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P24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富有创造性特征的设计使产品具有新的品质,这种新品质的实现可能要求更先进的技术予以投入和支持,从而使技术在实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得以发展(例: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P27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例:达·芬奇的飞行器) 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设计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设计的效率更高。(例:灯具的发展) ③技术进步促进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思维,它促使人们不断考虑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改进现有的产品,如何有机地结合各种技术来开发新产品等问题。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如:奥运场馆“鸟巢”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指的是综合设计。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听觉效果、情感、线条、装饰等。 二、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三、设计需要多种知识 第2章​ 技术的基础 第一节 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一、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P35 1、发散思维 2、定势思维 3、逆向思维 三、开发智能与创造潜能P38 1、开发智能 2、开发创造潜能 四、影响技术发明和创新的诸多因素 1、主体因素 2、社会因素 3、科技文化因素 4、机会和机遇 第二节 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 一、设计的种类 二、技术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一)设计的一般原则P43 1、​ 创新原则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案例:洗衣机的发展历程) 2、​ 实用原则 设计中的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它包括 物理功能(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和可靠性等)、 生理功能(产品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等) 心理功能(产品的造型、色彩、机理和装饰) 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 3、​ 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最得最佳的效果。所谓最低的费用,是指产品在得到最优良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功能的同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和总量最小。(包括运输成本等) 由于产品所用的材料都有其特定的性能和加工的方法,作为设计者,如果只追求形式美而不了解生产工艺,往往就会出现无法生产或成本很高的情况。另一个方面,如果设计者只追求价廉而粗制滥造,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设计的目的,可能会导致产品滞销或亏本销售,造成更大的浪费。 产品设计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合理使用优质价廉、能优化产品质量的原材料,并在明确目标市场、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基础上改进与完善产品设计,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 4、​ 美观原则 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的设计组合来表达的。通过各种元素组合,表现产品不同的设计特点,强调形态美,技术美,材质美,色彩美等独特的表现元素,产生不同的产品风格,带给人们各种美的享受。 产品设计中的美观原则是多元的,受到消费者、功能、技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 5、​ 道德原则 产品设计者必须具有宽广的眼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力求用设计完美的产品奉献社会,维护、完善社会伦理道德,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①设计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不能出于某种不道德的目的;(刑讯逼供器具) ②设计不能单纯为了谋取利益而损害他人和环境;(假冒伪劣,有毒材料制造食品、药品等) ③设计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技术成果。不能一味抄袭别人的设计( ) 6、​ 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规范是有关开发生产技术的知识、领域、方法和规定的综合。产品的设计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 7、​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产品的设计既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应充分考虑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 应尽可能选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使用材料,应尽量减少原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降低产品在生产中的损耗和产品的回收问题 8、​ 设计一般原则之间的关系 各种原则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技术设计的一些方法P46 (三)设计中的人机关系P48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①高效 在设计中,应该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人机所在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 指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 , 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 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 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 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 指在人们的操作使用中,产品对人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气囊、课桌角等)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①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现在大多数产品是为了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所以在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②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 人们使用产品时时常处于动态和静态两种状态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静态的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③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例:茶座、咖啡屋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而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④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如: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四)设计的依据标准 三、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P48-P50 1、​ 发现和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和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2、开展调查、搜集信息 3、制定设计方案 4、制作模型或原型 完成方案筛选后,要开始制作模型或者原形了。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既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原型。对于小型、简单的产品可以直接制作产品原型,而对于大型、复杂的产品先制作缩小、简化的模型。 5、测试、评估及优化 要明确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6、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于产品使用者来说尤为重要。 设计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步骤之间则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我们不能将设计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而应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 第三节 设计和交流的技术语言 一、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P52 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按照专业类型来分: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等; 依照人的感觉类型的不同来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触觉语言等; 依据人的视觉形式的不同来分:有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等。 技术语言的特征:言简意赅、通俗直观.特点:多样性、专业性、规范性。 口头语言:较多适用于面对面的、规范要求并不过于严格的场合,其特点是简洁、方便。 技术图样:采用某种规范形式将设计用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特点:易于把握技术特征,最具技术特征。呈现较复杂产品的设计方案及对设计进行详细说明陈述时,比较合适。(克服了语言障碍,直接明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模型: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特点:容易吸引观众或读者的注意 图表:交流方式相对比较正式,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交流,其特点:较为规范,可以反复查阅、核对。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图表包括:表格、草图、效果图等。 计算机演示、网页:使各组成部分具体情况、结构和运作方式一目了然,比较生动、形象等 网络语言:帮助人们实现了远程的设计交流的需要。 二、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 1、正投影P53 投影:在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 正投影法: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的方法 2、三视图及其画法P57 正投影法就是假设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体的投影的方法。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主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到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俯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到的图形 左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到的图形。 三视图投影规律: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三、草图的绘制P62-63 徒手绘图:详见教材P63 网格徒手画:作图的要领:与地面垂直的线垂直画,与地面平行的线按网格上的斜线画,同时以网格上的小格来确定物体的比例关系。 草图(方案草图或设计速写):它能迅速捕捉和记录设计者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表达设计创意,是把设计构思转化为现实图形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分为构思草图和设计草图。 构思草图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想法的记录,它以具体图形的形式记录和描绘设计者头脑中的诸多想法。设计的主体构思基本上是在绘制构思草图阶段完成的。 设计草图是经过设计者整理、选择,修改和完善的草图,它是一种正式的草图方案。设计草图是构思草图中挑选出来的,可以继续深入的,可行的实际方案,是通过对细节的完善得到的。 四、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1、形体的尺寸标注P64 四个基本的要求:正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完整(必须注定齐全、不重复、不遗漏)、清晰(尺寸标注布局整齐、清晰,便于识图)、合理(尺寸注定方式符合加工要求) 尺寸三要素: ①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作尺寸线。 ②尺寸线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一般采用箭头作为尺寸线终端。 ③尺寸数字 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否则必须注明。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上方或其中断处,水平方向尺寸字头向上,垂直方向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的左侧且字头向左。 直径:ø,整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直径。注意小尺寸标注的方法 半径:R,半圆或者不足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半径。小尺寸标注方法 五、机械加工图的识读P65 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是完成产品机械加工的主要依据。它通常由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和文字说明几部分组成。标题栏通常包括:设计的名称、材料、图的比例、设计者、设计单位、设计日期、审核等。(A4图纸:210×297) 读图:首先要了解它的组成部分,其次要了解各个部分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 六、剖视图 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处于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剖切平面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包含内部结构如孔、槽的轴线,或物体的对称面②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画图时应注意: ①用粗实线画出物体的剖面轮廓及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 ②应省略不必要的虚线,只有对尚未表达清楚的物体结构才画出虚线。 ③由于剖切平面是假想的,因此在一个视图上取剖视,并不影响其他视图的投影 ④剖面需按规定画出与物体材料相应的剖面符号,剖面线应间隔相等、方向一致。 七、电路图的识读P72 电子线路图一般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首先要认识线路图中的元器件符号,知道它所代表的元器件;其次要弄清楚元器件符号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后确定信号如何流通。 八、透视效果图的识读 效果图能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和空间效果。在识图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要注意从中了解产品外观上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了解产品内部结构和色彩装饰效果。 九、正等轴测图 1、 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 2、 平面结构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轴间角:1200,轴向变形系数: 切割法要领:1.先画轴线,2.再画出整体的轴测图,3.然后再切割,4.可见轮廓线加粗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设计问题的来源P82 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来源于生活 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来源于需要 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试图解决。来源于你的主动积极发现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第一、第二种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较明确,主要是针对一般的和已有的问题提出的,而第三种问题却是全新的,它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我们独具慧眼的发现。这类问题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1、​ 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a、​ 观察日常生活(包括有意识观察和无意注意) b、​ 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c、​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二、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P82 1、​ 明确问题的内容和价值 a、​ 问题是否明确 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等。 b、​ 问题的价值 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学原理?——是否能够解决 现有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是否当前能解决 所需的投入、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解决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值得解决判断 第二节 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条件和要求 P87-89 2、​ 设计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制定周密的设计计划对确保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参照P89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 第三节 信息的收集P91-93 第四节 怎样挑选材料P94-97 标准件:采购方便;直接使用,简化制作过程;相对便宜,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实现通用通换,易维护 第五节 技术试验P98-100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什么是技术试验 ①定义;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例:技术试验卫星) ②重要作用:技术试验是技术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技术试验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 ③分类: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分类: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性能试验 通过改变所给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确试验对象的性能或性能故障 对产品的高(低)温试验、振动颠簸试验 优化试验 对试验对象进行条件优化或条件组合 农业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 预测试验 通过试验,预测被试对象状态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 通过老化试验预测零件老化后的结果 信息试验 通过测量、采集、识别和处理信息来影响试验效果 2、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 ①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②模拟试验法:是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如汽车碰撞试验。)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大坝水利试验等。) ③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如: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 ④强化试验法:是在技术试验中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 ⑤移植试验法: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 3、技术试验的实施与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的写作 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活动,需要试验者具有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技术实验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因此,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毅力等良好品质对于技术试验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实际书试验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试验项目、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4、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第六节 制定设计方案 一、设计的角度和思路P105 二、设计方案的制定P108 三、方案的比较、权衡和决策P112 四、方案的改进与拓展P113 总结: 在发现和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紧接着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和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提出各种设计想法,并依据一定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这就是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 ①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②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收集信息: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设计分析:合理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一步,分析得当可以指引以后的技术设计上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面对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矛盾,为了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以便于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产品本身是一个整体,包括功能、造型、材料等,但任何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为了服务的,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设计: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的,必然受到环境制约并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如台灯分析,由总到分,由组到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 方案构思: 1、​ 定义 要求我们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方案构思是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 2、​ 方案的构思方法 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成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思维过程。 ①草图法 随意修改。捕捉灵感、自由发挥、不受约束。 ②模仿法 模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进行方案的构思。(如仿生技术) ③联想法 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广的见识、较好的知识基础及丰富的想象力。不一定能一次性成功,不能盲目地实践,应该首先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而后再进行制作和实施。 ④奇特性构思法 奇特性构思法所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创性。这些构思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有些构思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 方案的比较和权衡P112:在多个方案经构思形成之后,我们往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同时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最后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考虑的方面:实用、美观、创新、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加工难易程度、经济成本,等 1、权衡时首先要考虑最关键因素(基本功能) 2、其次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 3、还要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环保性等 4、最后还在考虑产品使用对象    方案的权衡(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是一个综合考虑过程,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制约,要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方案呈现:常常是,为了使其,我们通常会用草图把构思过程中产生的模糊的零散的设计想法转化、综合为具体化视觉形象。 方案筛选: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以后,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第四章 技术的实现——制作 第一节 工艺P120 工艺是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它体现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和经验,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常见的工艺有加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和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工艺等。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工序,有特定的工艺要求和严格的工艺规范。 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金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等等。 [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 一般步骤为:①划出基准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冲眼。工具一般有: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和样冲。 (手锯的使用P123)[锯割]:操作要领:1.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3.锯程要长,4.推拉要有节奏。 (锉刀的使用P124)[锉削]:为了使工件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粗糙度,往往需要进行锉削、铣削和磨削。操作要领:1.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2.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衡而不上下摆动。 (台钻的使用P125)[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常用的钻头是麻花钻。钻孔的操作步骤:①划线定位②装夹工件③装夹钻头④钻孔。安全操作警示:二要(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睛;) 二不(不准带手套操作;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 [表面涂饰]:为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觉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等。 表面刷光工序: 准备(清除毛刺和铁屑)→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细处理(用精细级金刚砂纸打磨) 喷涂油漆:一般先检验所选用的油漆对金属表面的适用性,然后涂防锈漆,再油漆喷涂。 镀层: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塑料,也可以采用电镀的方面 第二节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P131 一、原型与模型 原型:可以是产品本身,也可以是产品生产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模型具有制作成本低、便于修改等优点。 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①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设计复杂的产品,必须通过模型制作,才能投入生产.例:大东方号) 草模: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概念模型:用于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结构模型: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机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等。 功能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展示模型:展示模型是在 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作为产品的样品,展示模型为研究人机关系、结构、制造工艺、外观、市场宣传等提供实体形象,并可以直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提供实物依据。 二、模型制作P132 模型制作的一般步骤: ①制作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②零件加工:按设计图样划线,对材料进行加工③产品装配④表面涂饰⑤对产品进行评价⑥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 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完成之后,根据审美的需要,一般要对产品的外观加以一定的润色,以使产品更美观,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第三节 测试P141 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放重物是测试承重力、材料强度、结构强度;电风扇吹是测试重心稳定性;亲自坐上感受一下是测试舒适度;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稳固是测试结构稳定程度、稳固性) 评估:在测试的基础上,还要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 第四节 优化P144 优化: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既要分析测试和评估的具体记录,也要重视对公众意见的调查,以明确改进的方向。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进行调查,征集优化的具体意见。三种人群即专家(销售者、制造者)、潜在客户(可能会用的人)和用户(正在使用的人) 第五章 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第一节设计的交流 一、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 1、定义:是指导用户选择产品、使用产品的“路标”和“向导”。 2、作用: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特性,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 3、结构:标题、正文、标记 4、形式:条款直述式、自问自答式 5、写作要求:①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②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③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④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 二、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 用户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2、​ 明确产品维护和保养的要点,熟悉产品维护的途径和方法 3、​ 明确产品常用的服务途径 第二节 设计的评价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它对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从评价对象来分:一是对设计过程的评价,二是对设计成果的评价。 从评价者角度来分:一是设计者自我评价,二是他人的评价。 对设计评价应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评价者首先应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准确的判断、说明、阐述。只有在事实确定的前提下,评价才会有效,才不至于失真。 1、​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内容:设计过程是否完备,过程是否全心投入,计划是否科学严密,组织是否协调;分工是否合理;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各环节或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是否注意把握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否要注意把握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设计资源运用是否合理;等。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应服务于完善设计方案、促进个人发展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设计过程终结时的回顾性、反思性评价,而且也包括设计过程之中的即时性、阶段性评价。因此,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应寓于设计的全过程。 2、​ 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 对最终产品评价的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 日常用品评价: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等 (人机关系:主要操作装置应与人体有关尺寸相适应;主要显示应清晰易读,处在人阅读的最佳范围内;操作件使用方便,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在工作区域内无划伤人的尖棱突角,照明光线柔和,亮度适宜;在危险区域内,有保护装置,有警示标志;等) 3、​ 设计的评价和设计的交流 很多情况下,设计的评价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有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图表、模型、计算机演示等。 技术与设计2 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2.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内力 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要能区分:书本P5) 3.结构的类型: 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 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铁架塔。 壳体结构:层状的结构,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 二、稳定结构的探析 1.结构与稳定性P11-12 (1)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如果一个物体的结构不能有效地抵御常见外力的作用,那么该物体是很难承受负载而保持平衡的。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 1) 重心位置的高低: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 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落在范围内就是稳定的,没有就是不稳定的。 2) 结构的底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 支撑面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如:高塔的共同特点都是上端小而下端大。 3) 结构的形状:结构的形状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如:三条腿的凳比两条的稳定。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讨论结构的稳定性。 2.结构与强度P16-19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①结构的形状:三角形是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②结构的材料:不同材料构成的结构,其强度各不相同。如:混凝土梁加钢筋,加强抗拉能力。 ③结构的连接方式: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种:铰连接 和 刚连接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具体有松螺栓、松铆等,如:门与门框的连接等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如:桌腿与桌面的连接等 3.结构与功能:P21 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功能的变化。如:自行车的演变、多用起子等。 三、简单结构的设计P24 1.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P24 结构设计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或满足特定的需要,必须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稳定性、强度、安全、环境、美学、个性、成本等)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安全因素, 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需求, 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 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材料、民俗文化、地域特点等。 2、简单结构的设计P26-29 四、经典结构的欣赏P30-33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一、流程P38 (1)时序P39: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就是时序。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在这种先后关系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可以颠倒的。 (2)环节P40:完成某一个具体目标、组成某项生产或某个活动过程的若干阶段或小的过程。 环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依据问题性质的不同和不同人的理解,环节的划分可能会有所不同。环节中又包含若干可以分解的、目标更具体的事项。在某项生产或某个或动中,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3)流程P41: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可以把流程理解为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 任何流程都反映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4)流程的表达P42-43: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等方式,有些场合还可用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用箭头、用数字序号、用时间等表达时序。流程图的序号或方框反映了环节、工序的具体情况。(要会画流程图) (5)生活与流程P43-44:生活中处处都有流程,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6)生产与流程P45-47:对于生产过程,有加工流程、组装流程、包装流程、质量检查流程、安全生产流程等;对于企业经营过程,有原材料采购过程、市场销售流程、财务工作流程等。 二、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P50 设计一个流程首先应明确流程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对于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流程设计,主要应考虑如何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目标。 对于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主要应从提高效率、提高质量、节省资源、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明确设计的目标。 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具体看书本P51) 2.流程设计的步骤P51 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其次,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因素。(分析基本因素) 第三,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明确主要事项) 第四,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确定时序、划分环节) 第五,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时序,要标注时间。(画流程图) 3、简单流程的表达P52-53 三、流程的优化 流程优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流程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有所侧重,主要涉及到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优化指标。(要能区分) 流程与材料、设备、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优化流程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 第三单元 系统与设计 一、系统的结构 1.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部分相对于整体而言,要素相对于系统的元素结构而言。很多情况下,要素和部分又可以通用。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至少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第二,要素(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这个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2.系统的类型:(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人体系统、生态系统是自然系统;城市系统、计算机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是人造系统 生物系统、机械系统是实体系统;哲学系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抽象系统 3.系统的基本特性P67-73: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⑴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系统的任何一个要素(部分)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时,都会影响其他要素(部分)或整体的功能的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⑵相关性: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如:厨具与厨房整体的关系 ⑶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正是区别不同系统的标志。 对于复杂的系统,目标有多个,要从整体协调的角度出发寻求平衡,以获得整体上的最佳效果。如:数控机床 (4)动态性: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如:雷达24小时监测等。 (5)环境适应性: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只有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发挥自身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春捂秋冻 二、系统的分析 1、系统分析:一般是从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全面地思考与解决问题。 系统分析的目标是为了发挥系统功能,实现系统目标; 采用的方法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 产生的结果是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系统提出改进方案; 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是为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决策。 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问题,设立目标;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③分析计算,评价比较;④检验核实,作出决策。 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P78-80: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三个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系统分析首先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 (2)、科学性原则(例:优选法):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 (3)综合性原则:系统分析总是为实现系统目标服务的。当存在多个目标时,需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2.系统的优化:是指在给定的条件(或约束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目标函数是系统目标与系统中的某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约束条件是对系统的功能起着限制作用、并且是不能人为调节的因素。 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是指对系统的目标函数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可以人为调节的因素。P82-83 三、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设计是对各种各样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筹划研究、评价实施、运行改善等,直到完成一个能协调工作的实际系统的过程。(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程。) 系统设计要从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为目的。不同行业的系统设计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 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首先从系统整体考虑优化,统筹兼顾,再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部分的设计。 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系统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等。(具体事例见P87-90) 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 一、控制的手段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这就是控制。 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P97 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按人工干预的情形分:人工控制 、自动控制 按执行部件的不同分: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 按是否有反馈分: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 控制的应用:控制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的各个方面。P99-100 二、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1.控制系统: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一个控制系统。一般的控制过程都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的控制系统。 对于开环控制系统,通常可以用下面的方框图来描述:   3.闭环控制系统: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 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下: 检测装置测量出被控量并返回到系统的输入端;比较器将给定量与所检测的被控量进行比较,求出偏差值;控制器将这一偏差值进行运算处理,并向执行器下达控制指令;执行器根据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从而使被控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量为执行器的输出信号。 三、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1.干扰因素:指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给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有的是环境造成的,有的是人为原因所致。在控制系统中,干扰因素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若干个。干扰需要克服,干扰也可利用。 2. 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控制系统中将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称反馈,闭环控制系统中必定反馈,闭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通过反馈来减少被控量的偏差。 3.功能模拟方法:以功能和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模型”模拟“原型”的功能和行为的方法。 4.黑箱方法:把将要研究的系统作为黑箱,通过对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研究,进而推断出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方法。如,中医切脉诊病、瓜农选西瓜等。 四、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P118-123 (1)、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应明确要达到的目的、控制的对象、被控量和控制量、干扰因素的克服等,设计方案的选择既要能达到目的,又要易于实现。 (2)设计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精度和抗干扰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的分析,设计并制作简易控制装置的模型是学习控制系统的重要实践活动。
本文档为【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566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2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11-07-11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