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画史上流传石涛伪作分类考略

画史上流传石涛伪作分类考略

举报
开通vip

画史上流传石涛伪作分类考略 47ART RESEARCH 美术史研究ART 2005.3RESEARCH 画史上流传石涛伪作分类考略 朱良志   石涛是一位高产量的艺术家, 其友人黄云(1621-1702)说他赠给 其学生洪正治的作品就近千件,由 此可见其创作量之一斑。其传世作 品数以千计,但真伪混淆,赝品极 多。像著名的致八大山人请作大涤 草堂图书札,世间流传就有两本;其 代表作之一《清湘书画稿》,北京故 宫博物院藏有一本,另外还有一赝 本在市上流传。石涛去世后不久,康 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年),石涛一 位友人就指出:“老人...

画史上流传石涛伪作分类考略
47ART RESEARCH 美术史研究ART 2005.3RESEARCH 画史上流传石涛伪作分类考略 朱良志   石涛是一位高产量的艺术家, 其友人黄云(1621-1702)说他赠给 其学生洪正治的作品就近千件,由 此可见其创作量之一斑。其传世作 品数以千计,但真伪混淆,赝品极 多。像著名的致八大山人请作大涤 草堂图书札,世间流传就有两本;其 代表作之一《清湘书画稿》,北京故 宫博物院藏有一本,另外还有一赝 本在市上流传。石涛去世后不久,康 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年),石涛一 位友人就指出:“老人画传世者多, 然真伪相半。”[1]   造成此一情况,有多方面的原 因,一是石涛处于一个造伪极发达 的时代,他在世之时,假冒其作品的 赝作就有流传;另外其自身也是一 个原因,石涛晚年生活困顿,与收藏 家、商人来往密切,为了生计,大量 地卖画,有些作品过于随意,其中也 不排除有代笔的情况;石涛在当世 就很有名,像朝廷的高官博尔都、曹 寅、孔尚任等都向他求画,王原祁甚 至说石涛之画江南第一,他和王石 谷都有所不及,因此他的画价位不 会低,这对一些仿作者产生诱惑。近 代以来,有专门仿造石涛的画家,像 人们所熟知的张大千,就以仿造石 涛之作而著称。   石涛传世赝品多,作伪者的方式 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里拟通过分 类的形式,对石涛传世作品的伪作情 况做一概括。对石涛传世作品伪作的 清理,是石涛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 石涛作品真赝互参的情况,严重影响 石涛研究的深入。这里提出一些初步 的意见,以就教于学界。 一、若极、亨极和依极   石涛晚年曾有“赞之十世孙阿 长”、“靖江后人”等印章。所谓“靖 江后人”,表明他是靖江王的后代。 靖江王朱守谦,是太祖朱元璋的从 孙,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守 谦去世,其子赞仪继位,这就是石涛 的十世祖。员 的记载正说明石涛 的传承谱系:“清湘石公,天机清妙, 落笔超脱,自是画家逸品。公于画 上,往往钤‘靖江后人’印。⋯⋯按 靖江王系高族祖皇伯南昌王孙守谦, 以洪武三年,同九皇一体受封。钦锡 ‘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 一行,远得袭芳名’二十字为派 系。⋯⋯嗣王亨嘉僭号桂林,闽中丁 魁楚讨平之。公名若极,应是亨嘉的 托名石涛兰竹水图 托名石涛山水四段之一 嗣。”[2] 自“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 数到“若”字,正是十世,故石涛称 48 ART RESEARCH 美术研究 ART 2005.3RESEARCH “赞之十世孙”。   然世之流传石涛作品有些与此谱 系不合。   上海博物馆藏有石涛《兰竹水仙 图》,《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号为沪 1-318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年出版之《石涛》(郑为编)第91页 影印。此图右侧下画一怪石,向左参 差几片兰叶,右侧伸出一枝竹和数叶 水仙。左上以楷行干笔书有七律一 诗,诗云:“几年未许错相干,一纸书 成忽□繁。随世随人频吐玉,无风无 雨尽安闲。天开名畹何常设,地结兰 荪那得干。不是野夫多曲护,寒心多 被热肠看。”款署“大涤子亨极漫写”。 钤“阿长”、“痴绝”一白一朱印。再 靠右,有浓墨书“脱却风流开秀色, 乱呼群玉冒仙人”诗句,应是补题。 钤那枚著名的“赞之十世孙阿长”印。 此作题跋和印章酷似石涛,但落款称 “大涤子亨极漫写”,殊为奇怪。石涛 晚年之落款署“若极”之处凡十多见, 然书“亨极”目前仅此一见。从员 所记载的靖江“派系”看,石涛父亲 名“亨嘉”。据徐《小腆纪传》卷九记 载,亨嘉乃“太祖嫡兄南昌王兴隆之 裔”,以“庶子袭封”靖江王位。员 云:“公名若极,应是亨嘉的嗣。”李 虬峰《大涤子传》也以亨嘉为其父。 亨,明明是其父亲的辈分,自称“靖 江后人”、朱赞仪十世孙的石涛,怎 么可以僭父之辈分而为之!此乃不谙 石涛家族谱系所致,断非石涛所为。 此作可定为伪作无疑。   这和历史上曾误石涛法名为 “道济”同出一辙。石涛传世作品多 有“原济”、“元济”之款,而其友人 记载中也称其为“原济”或“元济”, 如张潮《尺牍友声初集》就载其名为 “元济”。但清乾隆以来,以“道济” 为石涛之法号者多见史载。《国朝画 征续录》卷下、《扬州画舫录》、《清 史稿》卷290等都以石涛法名为道 济。石涛没有“道济”之印,今传石 涛作品中惟有一件款题“道济”,这 就是见载于傅抱石《石涛上人年谱》 的一件赠陈元孝(恭尹)的作品,这 幅作品当为赝作。石涛与岭南三大 家之一陈元孝生平无交往。汪世清 先生说:“石涛在宣城作《十六阿罗 应真图卷》,即署款‘天童 之孙善 果月之子石涛济’,佛教谱系很严,怎 能祖名道 而孙名道济?”[3]这是 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石涛传世作品中还有名为“依 极”的款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署 名石涛的山水四段,为一卷轴,纸本, 上装裱有四图。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 号京1-4730。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石涛书画全集》 下册 数学七年级下册拔高题下载二年级下册除法运算下载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免费下载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收录。第一段 山水,上有款:“遥山近山青欲滴,大 木小木叶已疏。斜日疏篁无乌雀,一 湾溪水数函书。大涤子耕心草堂。”钤 “大涤子极”白文印。诗为隶书写成, 名款为行书。第二段,跋云:“在涧幽 人乐考 ,南山白石夜漫漫。空林无 风万籁寂,长啸一声山月寒。清湘大 涤子依极。”钤“粤山”和“老涛”一 白一朱印。诗和名跋均为隶书写成。 第三段山水,跋云:“泽雉樊中神不 旺,白鸥波上梦相亲。一鞭斜日归来 晚,只有青山小慰人。清湘老人极燕 山道中。”跋文乃端庄之楷书。第四 段山水跋:“老木高风著意狂,青山 和雨入微茫,画图唤起扁舟梦,一夜 江声撼客床。清湘老人极。”并钤有 “半个汉”、“若极”二印。   此四幅作品流传有序,曾经潘正 炜和庞元济等收藏,四幅中分别钤有 潘正炜“潘季彤鉴藏章”、“曾藏潘健 庵处”、“健庵眼福”、“听帆楼藏”、“季 彤曾观”、“季彤审定”以及庞元济“虚 斋审定”、“虚斋鉴藏”等印。   潘正炜《听帆楼书画记》卷四收 有《大涤子山水花果册》,此四段全 见是册。并和其他四幅花果装裱在一 起。石涛著名的《苦瓜》图[4],也收 在此册中。庞元济《虚斋名画续录》 卷四录有《石涛山水卷》,纸本,共四 段,四段的款署与故宫所藏相同,但 顺序却不同。故宫之第二幅,在此为 第一幅,故宫之第四幅,此为第二幅, 故宫之第四幅,此为第三幅。说明潘 正炜之后,此四段山水流传到庞元济 之手时,已经重新装裱,而庞元济之 后,四图又重新作了装裱。   故宫第二幅(《虚斋名画续录》 第一幅)的落款为“清湘大涤子依 极”,石涛名为“若极”,此四段山水 中的第四段所钤印章就是“若极”。 依照朝廷所赐靖江之谱系,“依”在 “若”后,“依极”,应该是石涛的子 辈,但石涛并没有这样的子辈,即使 有这样的儿子,他也不可能以“极” 名之。这样的作品不可能出自石涛 之手。晚年急于回归“大本”的石涛 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错误。故我判 此作非石涛所作。 二、道士的僧家功课   石涛晚年出佛入道,成了有发有 冠之人。他从1692年南归,到大涤堂 建成的1696年冬天,他过着将近5年 的漂泊生活,他成了一个“久罢参” 的“高僧”(石涛友人先著之语)。大 涤堂建成之后,他正式脱离佛门,皈 依道教,直至1707年去世。石涛晚年 信奉道教有史料可征,如其晚年密友 博尔都《问亭诗集》(1705年抄本)中 就多处称石涛为“道士”,卷二有《题 清湘道士<枯木竹石图>》,卷三有 《霁后怀清湘道士》,卷四有《答清湘 49ART RESEARCH 道士》等。诗中说:“吾友鹤背人”,骑 在鹤背,飘飘欲仙,一个修道的仙客; 又说“箨冠疏世情”、“之子今黄冠”, 分明以石涛为道士。这一思想转变情 况,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一部分石涛作 品的真伪。   程霖生《石涛题画录》录有石涛 《松下清斋》,其跋文称:“我坐松斋, 求理胜最。遗其爱憎,出乎内外。去 来住止,夫岂有碍?依榻或宿,御风 亦迈。云行水流,游戏自在。乃处岩 居,先于地上。照胸中事,往往不昧。 如波月底,光烛眄睐,是镜是灯,是 火非绐。根尘未净,自相翳晦。耳目 所移,有如盲聩。心想之微,扁舟岂 坏。冁然一笑,朝朝世界。清湘大涤 子石涛济山僧。”称“大涤子”,可确 定其为大涤堂落成之后的作品,应为 1696年底之后,在这之后,石涛已出 佛入道,故不可能有“济山僧”之自 称。而此中的“云行水流,游戏自在”、 “根尘未净,自相翳晦”乃佛门之语, 在石涛晚年的题跋中很少直接以佛学 语入跋。   粗看这段文字,也不似石涛手 笔,石涛的文字活泼捷便,而此则四 言体诗凝重迟滞。其实,这首四言诗 原是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之诗,《倪 云林先生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一 载有此诗,原诗如下:“我行域中,求 理胜最。遗其爱憎,出乎内外。去来 住止,夫岂有碍?或榻或宿,御风亦 迈。云行水流,游戏自在。乃处岩居, 先于地上。照胸中山,历历不昧。如 波月底,光烛眄睐,是镜是灯,是火 非绐。根尘未净,自相翳晦。耳目所 移,有如盲聩。心想之微,扁舟岂坏。 冁然一笑,朝朝世界。”这里只是有 意做了一些文字上的更动,如原诗之 “我行域中”,改为“我坐松斋”;“照 胸中山,历历不昧”,改为“照胸中 事,往往不昧”。其他照录。引古人之 诗题跋,在石涛的画作中常出现,但 一般石涛会加以注明,若不注明,或 是较短,或是人们熟知的,像这样冷 僻的长诗,石涛若以此格式引用,则 有掠美之嫌。此事则非石涛所为。虽 未能见画,此作可定为伪作无疑。   汪研山《清湘老人题记》载有石 涛一画,其跋语云:“山居镇日无事, 佛课又暇,正当诗画时也,奈炎蒸渐 到,贫人无以为棚叶之资,遂兴幽感, 是盖非达者所为,缘去夏苦甚故耳, 勉作著色画一册,并不为柴米衣履计 也。好事君子以芦柴数束、杉木数本, 不必问我以彼易此,竟携将去无罪过 也。大涤稽首和南。”此画并未涉及 时间,但其中所涉内容与石涛生涯不 合。所录之画今不见。但可以断此画 为伪作,应可从石涛题画语中剔除。 款署“大涤”,而大涤堂建成,他起用 “大涤子”之号,此时他已离佛门,已 无“佛课”。其实石涛在1687年离开 金陵客居扬州准备北上之时,就告别 了佛课。而这幅画跋语中竟称“佛课 又暇,正当诗画时”,何来此语!作 伪者因不了解石涛生活道路,想当然 而为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有题名 石涛之《东岑嫩绿图》,纸本,设色, 大幅。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之《石涛 书画全集》列入石涛未纪年作品。此 画构图倒有石涛痕迹,近处一桥一 斋,远山迢递,笔法熟练,多用淡墨。 上有跋云:“两亭抱东壑,一障横西 天。嫩绿初肥,亟(又似“函”)易先 生属写于大涤草堂,清湘小乘客一字 钝根。”题款称此为石涛住进大涤草 堂之后的作品,若是,应为石涛晚年 之作。此图初视即不似石涛真迹,一 是风格细软,不太像石涛晚年画风。 二是落款书写体式也不同于石涛一般 的书写习惯,如“嫩绿初肥,亟易先 生属写于大涤草堂”以稍大的隶书写 成,与前诗句字体同。而“清湘小乘 客一字钝根”则用稍小楷书写成,将 落款分列,不是石涛落款的常例。此 作款题与石涛身份有矛盾。此时石涛 已出佛入道,而款署“清湘小乘客一 字钝根”,“小乘客”三字明明是佛门 称谓。石涛早年号“小乘客”,并有 “小乘客”之印,在石涛早年的作品 中多见。石涛题画诗中就有“目极小 乘禅”、“时人皆笑小乘客,吾见有口 即当哑”、“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 无趋小乘”、“笔如削铁墨如冰,冷透 须眉见小乘”等等。石涛出佛入道之 后的作品仍以“小乘客”自称,这是 匪夷所思的。   广州美术馆藏有署名石涛的大幅 《净墨山水》,纸本墨笔,立轴,长过 两米。画以细碎之笔写山水古木,中 段有一溪横出,轻舟迟迟,画得很熟 练。其右上以隶书录一诗:诗云:“屋 静围深竹,平看老树林,山光到溪冷, 秋色入门深。共此寒暄候,谁为远别 心。丘林多胜概,遥羡日登临。”其侧 以轻柔之行草书:“余客邗水,与蚀 庵论画,至深邃及平远,一一参出, 精微入□,遂嘱予作大幅,气横宇内, 纵笔超之,若有不能止者,至工拙计, 予不能遗也耶!大涤子清湘石涛济山 僧。”此图载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之 《石涛书画全集》之下册。荣宝斋《石 涛画集》收录此画,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1年出版的《中国名家经典画库》 石涛卷也收录了此图,改其名为“凉 亭客话图”。均判为真品。   此图粗眼一过,即不似石涛真 迹,笔势细而碎、文而软,若依其有 “大涤”之款看,当是石涛晚年之作, 石涛晚年之作中的古拙苍莽之态,全 然不见。尤其是跋诗之隶书与落款之 美术史研究ART 2005.3RESEARCH 50 ART RESEARCH 美术研究 ART 2005.3RESEARCH 行书,笔势软沓,似有硬性模仿所生 之痕迹。   落款之文露出作伪之两大消息。 一是款署“大涤子清湘石涛济山僧”, 既然是“大涤子”即是出佛入道之作 品,此时的石涛曾不以“山僧”自称, 这样的款署与石涛晚年的思想状态大 悖。余定其作伪之由一也。   其二,此款称与一位名为“蚀庵” 的人论画,论到至精至微处,因蚀庵 所请,而作此画。蚀庵确有其人,即 徽人程守(1619-1689),字非二,号 蚀庵。石修《歙县志》云:“程守,字 非二,号蚀庵,郡城人,钱塘籍,诸 生,甲申后谢去,一意为诗,刻划多 创语。书法奇崛,涉世早而历年尊, 四方名宿皆知之。性淡泊,操守极严。 年七十一卒。”非二的确在黄山、扬 州以及宣城之间往来过,石涛在宣城 期间可能就与其相识。在渐江著名的 《晓江风便图》上就同时有程守和石 涛的题跋。石涛晚年定居大涤堂时, 非二早已去世,何来与其论画之事? 三、从地名上发现的石涛伪作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石涛一 生活动的情况现在越来越清晰了。 他大约在1664到1666年间到宣城, 1675年曾有一次松江之行,1678年 至金陵,1687年因北上未果而滞留 扬州,时往返于金陵扬州之间。1690 年初北上,1691年夏秋之际准备南 归未果,滞留天津,1692年初再至北 京,1692年深秋南返,至金陵,1693 年初居扬州吴山亭,是年秋冬之际 曾短暂客居静慧寺,是年冬至1695 年春避居黄山之下,客居于歙县的 梅庄、丰南等地。1695年春夏之交到 1696年秋,客居真州。1696年底大 涤堂成,除了1702年曾有一次金陵 之行之外,他很少离开扬州。1707年 秋过世。这个“线路图”可以帮助我 们鉴别石涛作品的真伪。   如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 《山亭听雨》轴,墨笔,纸本,高三 尺一寸,宽一尺,入录天津人民美术 出版社的《石涛书画全集》下册,又 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 《中国名家作品选粹·石涛》之中,成 了石涛作品的精粹。但这是一伪作。 上录有一诗:“双干亭亭碧玉明,翠 阴凉风石床清。南风吹断闲庭酒,卧 听萧萧暮雨声。”款署:“清湘大涤子 写于一枝阁。”书法以楷体写成,过 于方正有力,不似晚年石涛于劲健 中裹挟一种狷介之气的书风。山石、 柳、松和屋宇的设置也同样过于方 正,有呆板之嫌。屋宇几同于界画。 这幅画跋所涉地名有问题。“大涤 子”是大涤堂成后、石涛离开佛门的 新号,李 在《大涤子传》中明谓石 涛大涤堂成后,始用“大涤子”之号。 而一枝阁在金陵长干寺(即大报恩 寺),是石涛在金陵时所住的一个小 阁,石涛于1687年离开这里。1696 年底起用“大涤子”之号后,虽然有 一 次 十 余 天 金 陵 之 行 的 记 载 (1702),但未见再次光顾一枝阁的 记载。如果在那个一张破床一个炉 铛的羞于示人的小屋中,重温过往 的生活,那该有怎样的感受,但这幅 作品没有。这里只有平淡地大大咧 咧地勾勒!此作绝非石涛所作。且 这幅作品名下所钤的“清湘老人”朱 文印,乃方形小印,石涛有一枚“清 湘老人”的椭圆形朱文印,大概于石 涛在金陵的后期开始使用,晚年石 涛的作品中多用之。而“清湘老人” 的方形小印,在署名石涛存世作品 中仅此一见。这也是此作乃伪作重 要证据之一。伪作者似对石涛的风 格领会不够。绝非张大千这样的仿 石涛高手所为。   而下面著录的这幅石涛作品就更 奇了。汪研山《清湘老人题记》载石 涛一作,其跋云:“云卧雪声集,庭树 飒以秋。身同高飞鹤,心若不系舟。 燕俎登松菌,匏尊□涧流。芳兰日馨 香,吾生已安休。不作蝼蚁梦,游神 麟凤洲。仙飘行冉冉,风鸣竹修修。 谅哉伐木诗,鸟嘤尚可求。广陵仲秋 于一枝阁下写此,清湘大涤子石涛 济。”一枝阁又到了扬州,岂非咄咄 怪事!此作定非石涛所作。   同样的情况,《清湘老人题记》载 有石涛《山云仙寿图》,汪研山所录 文字为:“尊前何物相赠贻,红叶风 清起清影。君素爱此特寄君,驻颜好 共轩皇并。山云仙寿。壬戌十月,一 枝阁石涛济山僧写于邗江平山堂。” 一枝阁是斋名,文人有以斋名为号的 做法,石涛有“枝下人”之号,但无 “一枝阁”之号。这里的“一枝阁”乃 在表斋名,意思是“一枝阁中的石涛 在扬州的平山堂画下这幅画”,地名 如此重复,别扭。跋诗也很劣,这是 祝寿之作,诗全无意味,“红叶风清 起清影”、“君素爱此特寄君”这样的 劣句,定非石涛所可出手。此诗款作 于“壬戌十月”,时在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此年石涛是否有扬州之 行,今海内外所见石涛传世作品也无 载。故此作赝本的可能较大。汪研山 所见的这幅画的作伪者水平不高。   神州国光本《大涤子题画诗跋》 卷三著录《白花图设色长卷》,记石 涛跋云:“庚辰(1700)花朝节偶过 白燕楼,适见案头有宋人花枝长卷, 兴会所至,猝尔临之,工拙所不计 也,即请问亭老维摩正。清湘大涤子 济。”博问亭为石涛生平密友,号白 燕楼主,其有斋名为白燕楼。白燕楼 51ART RESEARCH 在北京,李光地题博问亭所藏石涛 《百美图》说“偶过白燕堂中”,曹寅 题此图也说“过白燕堂”,所到之地 均是北京的白燕堂。1700年石涛未 有北京之行。未至北京,如何能“过 白燕堂”?当然,也不能绝对排除扬 州有白燕堂的可能,但此跋中明说 “问亭老维摩”,白燕堂就是问亭之 斋,问亭之斋不可能跑到扬州。此作 定非石涛所作。   《清湘老人题记》载石涛所临赵 子昂的《神骏图》,题作于康熙丁亥 (1707)春日。其上诗云:“年少公子 富且强,不爱金玉爱 。金珠为槽 粟为 ,亲被银鞍锦绣装。东风三月 试康庄,擎鹰牵狗迓秋霜,一匹当前 万匹降,主人大喜累千觞。红旗飘拂 风琅琅。”款:“清湘遗人大涤子次日 复题于大本堂中。”下又有一跋:“右 少陵画马赞并录以裕其后,此册得自 宣城。数十年未装潢,值守虚子李氏 一日过大涤堂索观时,一览便携去装 潢。遇大涤子南来,问翁往我西山, 方属题焉以藏,大涤宝之。瞎尊者主 人再题并记。”这就有些奇怪了。从 其中的“遇大涤子南来,问翁往我西 山,方属题焉以藏”的话看,题跋者 当不是石涛,而是住于西山的另一 人。而从“大涤宝之”之句看,意思 是让石涛好好珍藏,作画者又不是石 涛,而是另一人。而最后的落款却是 “瞎尊者主人”。石涛晚年出佛入道之 后,很少用“瞎尊者”之号,而石涛 生平使用“瞎尊者”之号,从来没有 加上“主人”而称之。这幅画要么是 汪研山所录有问题,要么是伪作,以 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四、时间不合的署名石涛作品   石涛于1707年秋冬之际去世,这 已成定论。然文献中多有康熙丁亥之 后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判为非石涛 所作。现将我在阅读文献中发现这方 面的一些问题,随记于后。   神州国光本《大涤子题画诗跋》 卷三载石涛《重午即景图》,其跋云: “亲朋满座笑开眉,云淡风轻节物 宜。浅酌未忘非好酒,老怀□□为乘 时。堂瓶烂漫葵枝倚,奴鬟 叶垂。 耄耋太平身七十,余年能补几篇诗。 清湘遗人己卯蕤宾于大涤堂下。”程 霖生《石涛题画录》著录此图,跋语 相同。此图又见日本《支那名画宝 鉴》著录,题名为《五瑞图》。这被 有的学者称为“石涛七十自寿诗” [5],从而一度在确定石涛生卒年中 成为最主要的证据之一。此图作于 康熙己卯(1699年)。石涛生于1642 年,已被确认。如石涛在《庚辰除夜 诗》中就说:“五十有余枝叶少,一 生累及友朋多。”此诗作于1700年。 何以1700年石涛自称五十有余,而 托名石涛东岑嫩绿 托名石涛伪净墨山水图 托名石涛山亭听雨 托名石涛钟馗图 美术史研究ART 2005.3RESEARCH 52 ART RESEARCH 美术研究 ART 2005.3RESEARCH 在此前一年却称自己“耄耋太平身 七十”。其荒诞如此,应非石涛所作。   荒诞者不仅有“石涛七十自寿 诗”,还有“八十述怀图”。北京《中 国画》杂志1981年第1期,刊《清湘 老人八十述怀图》,款署:“辛丑仲秋, 清湘陈人大涤子济青莲草阁。”此图 定为赝本。辛丑为康熙六十年 (1721),此时石涛已经去世十四年 了。由此二图,也可见石涛流传画迹 混杂之一斑。   神州国光本《大涤子题画诗跋》 卷三录石涛《石竹水仙图》之跋语: “冰姿雪色奈双钩,淡淡丰神隔水 羞。一啸凝脂低粉面,天然玉质趁风 流。早春争秀芳兰并,带露凌空洛浦 俦。灯下但将文竹书,容管夫醉得骚 头。壬午八月哲翁年道长五十初度 清湘弟请正。”《石竹水仙图》今不 见。傅抱石《石涛上人年谱》将其系 于石涛1702年之下。所赠之友人哲 翁先生应是程哲(1668-1739,字圣 跂,王士祯及门弟子,为石涛晚年密 友)。此期石涛有大量致“哲翁先生” 的书札(上海博物馆藏有九通,辽宁 省博物馆藏有两通),谅此画中的 “哲翁年道长”也指此人。不过,这 幅作品跋语的内容与程哲不合。康 熙壬午为1702年,此年程哲50初度, 那么程哲当生于顺治癸巳(1653 年)。但据《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 (程梦星纂,康熙抄本藏北京大学图 书馆)卷五,程哲生于康熙戊申 (1668),卒于乾隆己未(1739),享 年七十有一。《支谱》与《大涤子题 画诗跋》所录前后相差了十五年。是 《支谱》错了,还是《大涤子题画诗 跋》所录作品乃伪作(因为这是祝寿 之作,不存在纪年上的错记)?据 《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卷五,程哲 父亲程浚生于明崇祯戊寅(1638), 比石涛长4岁。程浚有五子,长子喈, 次子祖愈,三子启,四子哲,五子鸣。 程喈生于顺治丁酉(1657),次子祖 愈早亡,三子程启生于康熙丁未 (1667)。由此可见,程哲不可能出生 于1653年。《支谱》记其生于康熙戊 申(1668),比其兄程启小1岁。这 应该是一个可靠的记录。神州国光 本《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三所录的这 幅作品,可以排除是石涛的作品。   康熙年间成书的《十百斋书画 录》著录石涛作品较多,然问题也不 少。是书巳集著录《石涛云山放舟 图》,其跋文称:“白云起石上,迅逸 如迸泉。泛演乎林莽,飘摇乎山川。 飞霞共联溪,清风与周旋。开轩涤遐 思,我意何绵绵。顾瞻忽在兹,亦复 停披焉。放舟无定处,来去随留连。 戚欣从妄起,心寂和自然。壬寅七月 既望。大涤子石涛作于一枝阁下。”壬 寅,为1662年,此时石涛刚满二十, 何来一枝阁和大涤子之名。若定为 1722年,此时石涛已经去世。故可判 为非石涛所作。   《十百斋书画录》酉集收《清风 高节》图,言为石涛所作,纸本,画 墨竹一枝。上有题跋三,首题为:“梅 花道人有此本,予喜而临此,大涤子 石涛。”后复题一次,跋云:“风枝木 未干,叶叶舞青鸾。浑似潇湘夜,纵 横山月寒。得心随应手,写入画图中。 峭壁临秋水,萧疏若有风。粤山僧原 济复题一遍,时丙寅四月望日也。”后 再题,跋云:“翠竹如云溪水春,愿将 结屋傍岩滨。堤边迸笋从侵径,雨后 垂阴复得邻。映叶黄鹂还自语,依人 白鹤亦能驯。遥知静者忘声色,满拂 清风未觉身。丁卯五月,清湘老人再 笔。”第一题未署时间,第二题乃是 1686年,三题乃在1687年。初题当 石 乾  扇面 石 乾  西楼自寿图跋文 53ART RESEARCH 在康熙丙寅之前,但却款署“大涤子 石涛”,此一名称不可能出现于1686 年之前,故此图难定为真。   程霖生《石涛题画录》收有石涛 《苕水垂纶》图,跋有一诗:“苕水群 流合,澄泓碧眼明。清风吹短棹,白 日照孤城。树老忘今古,亭闲任送迎。 收帆依钓竿,犹对晓山横。”款署:“丁 酉秋仲画,法元人墨妙,于一枝阁下, 自顾稍有安处,而觉数十年来之进益 也。识者当一可乎。大涤子石涛济山 僧。”若为石涛所作,可能的时间应 该是顺治十四年(1657),然其时石 涛不到二十岁,更与金陵一枝阁不 合。只能考虑康熙五十六年(1717), 而其时石涛已经过世。而且“大涤子 石涛济山僧”,也与石涛晚年出佛入 道之变化不相合。此画定伪。   程霖生《石涛题画录》又有《松 瀑鸣琴》图,上有一诗:“深山有怪 松,举世人罕识。生植万木间,挺出 亦孤特。老干嵌龙鳞,修枝扇鸾翼。 (诗长,后略)”款署:“清湘陈人大涤 子,时丙辰□□。”依石涛生平,丙辰 应为康熙十五年(1676),此时石涛 在宣城,哪里来大涤子之称呼?而后 一个丙辰,乃是乾隆元年(1736),此 时石涛早已作古。   程霖生《石涛题画录》著录一图, 其跋云:“幽居兴未索,觅径恣悠讨。 沿流戛琴瑟,穿云进窈窕。源深即平 旷,巘杂入云表。急泉响弥清,乱 石净如扫。兴到足忘忘,岭高溪更绕。 浪高三月渡,客舟去若淼。谡谡松风 吹,息游此中老。壬寅春仲造天龙古 院,作此以拟古人精华,识者赏之。 大涤子石涛济山僧。”从落款之“大 涤子”来看,此壬寅应在1696年之 后,则为康熙六十一年(1722),显 然不可能为石涛所作,且“济山僧” 的落款也不符合晚年石涛的情况。若 定为康熙元年(1662)年之作,则又 不该有“大涤子”之号。故此画为伪。 傅抱石《石涛上人年谱》忧天龙古院 地名无从考订,此为伪作,可不必当 真也。另此画跋文之“作此以拟古人 精华,识者赏之”,似非晚年石涛表 述习惯。而此诗堆砌严重,内容浮廓, 缺少石涛诗作常有的韵味。   汪研山《清湘老人题记》载有石 涛一花果图,题跋云:“滴滴酸同味, 黄黄胜过金。有仙难作酒,无耦不空 心。设芰情非少,投桃意独深。者般 清极品,未许一尘侵。丁酉秋八月为 希老年道兄画果品并题。清湘道人大 涤子极。”另,《陶风楼书画目》(南京 国学图书馆铅印本)载《道济松鹤 图》,其款云:“松鹤延年。丁酉秋八 月为希老道先生教。靖江后人石涛 写。”[6]这两幅作品都是赝品。若是石 涛所作,从“大涤子”或“靖江后人” 的题款看,应为后期作品,这样丁酉 乃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时间不 符,应非石涛所作。   《清湘老人题记》录有石涛一图, 其跋云:“云山满目夜萧萧,正是高 人远世嚣。独坐游亭无一事,近临流 水看春潮。甲寅冬月客维扬傍花草 舍,写此以解寂寥。清湘大涤子。”此 图今不见。甲寅或为1674年(康熙十 三年),此年石涛在宣城。石涛1673 年曾客扬州,住静慧寺,为象南作《古 松人物图》,1674年是否来过扬州,史 无所载。但即便是年客扬州,也不应 有“大涤子之号”。有“大涤子之号”, 就不会“客维扬”,因为此时他已经 有了真正的家了。其后一个甲寅为 1734年(雍正十二年),显然没有这 个可能。   秦潜声《曝画纪余》卷七著录 《清湘道人山水图》,潜声记云:“楮 本,长四尺,高九寸。原题云:‘此 图学董北苑,兼学巨然僧,合而为 之。时壬辰小春,清湘石道人漫作于 耕心草堂。’是帧气势雄健,墨渖淋 漓,随笔潇洒,似绝不经意者,非刻 画摹拟家所能学步也。”壬辰为康熙 五十一年(1712年),时石涛已过世, 不知何能作此图。此画受到潜声赞 扬,但即便仿造者水平很高,毕竟不 是石涛作品。   《支那南画大成》卷十五著一兰 花长幅,题为石涛所作。其跋云:“磊 磊几块石,馥馥数枝兰。写得其中意, 幽情在笔端。壬寅清和一枝阁下石涛 济山僧。”这首五言绝句又见《清湘 老人题记》。石涛在金陵一枝阁大致 在1680到1687年之间,前后约八年, 而壬寅则不在这时间范围内,若靠 前,顺治元年(1662)为壬寅,但此 时石涛尚没有住一枝阁;靠后,康熙 六十一年(1722)为壬寅,此时石涛 不在世。故此画难判为石涛真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石涛《黄山 游踪图》,六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 社《石涛书画全集》下册收录,其中 第二开上有跋云:“新长龙丝过屋檐, 晓云深处露风尖。山中四月如十月, 衣帽凭栏冷翠沾。清湘苦瓜老人入山 采茶写于敬亭之云齐斋。”石涛1678 年离开宣城,年龄三十多岁,三十多 岁的人自称为“苦瓜老人”,似有不 妥。当然,另一种可能就是石涛在金 陵或扬州时返回宣城时之作,但其画 风格又不像石涛后期作品,石涛即使 回宣城,是短暂的小住,是否有入山 采茶之闲意,颇值怀疑。故此画伪作 的可能性较大。   南京博物院藏有石涛一扇面,入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拟名为《山径独 行图》,编号为苏24-0656。诸家对此 画并未置疑。荣宝斋《石涛画集》收 录此图,题为《青莲草图》[7],并署 美术史研究ART 2005.3RESEARCH 54 ART RESEARCH 美术研究 ART 2005.3RESEARCH 年代不详,其实此图不应名“青莲草 图”,也不是年代不详。此扇面上跋 文称:“辛卯冬十月,为只庵老道翁 漫设,清湘大涤子原济青莲草阁。”题 大涤子,若为石涛所作,必在晚年。 辛卯是康熙五十年(1711),这年的 冬天,石涛已去世整四年了。   《别下斋书画录》卷五著录石涛 《大涤子山水幅》,今此画不见,其款 署“清湘大涤子原济仿张僧繇没骨画 法”,此作伪作的可能性也较大。因 原济为石涛佛门法名,石涛出佛入道 后,即不以此名,友人称其为“石清 湘”、“清湘先生”、“大涤子”。   傅抱石《石涛上人年谱》1695年 条云:“夏五月,上人受合肥李相公 稻香园之请,有皖省之行,道过銮 江,奉访巢民先生,留赠山水册十 纸。中华书局刊《石涛和尚山水集》 录此,上有款云:‘时乙亥夏月,予 受合淝李相公之请,道过銮江,奉访 巢民世先生,小册十纸留赠,请 正。’”据说这十幅粗笔画,曾归张大 千先生的大风堂所有[8]。这帧册页 被写进了很多石涛的年谱传记,其 实,它是一赝本。冒襄,字辟疆,别 号巢民,如皋人。十岁能诗,崇祯壬 午副榜贡生,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 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 晚年隐居不出,著述甚丰,其生于 1611年,卒于1693年。康熙乙亥 (1695年),冒襄已故世两年,石涛何 有小纸十幅赠巢民? 五、从印章上发现的石涛伪作   印章是鉴别书画真伪的重要依 据。石涛仿作中,很多印章制作简直 到了乱真的地步,像张大千所摹刻的 几十枚石涛印章,十分逼似,往往通 过肉眼难以发现其差异。但即便如 此,辅之以一些技术手段,还是可以 辨别其真假。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着两 枚完全相同的印章。近年来从印章的 角度,鉴别石涛作品的真伪,已有其 成果。   神州国光社集外增刊之五十七 《清湘老人山水册》,是由神州国光社 审定精印的。该册叶共十二幅作品, 涉及到十多枚印章,全是赝品,且模 刻水平极劣。其中有“苦瓜”、“大涤 子”、“阿长”、“石涛”、“瞎尊者”、“清 湘遗人”、“清湘老人”、“清湘石涛” 等。如以下这几枚印章,就是本册页 上的。这与我们通常所见的石涛印 章,有很大的差别。   石涛传世伪作很多,但像这组册 页,有如此劣章,并能被专家“审定” 而判为石涛精品,是不多见的。   石涛有多方阳文、阴文的“苦 瓜”、“苦瓜和尚”、“大涤子”、“大涤 子极”等印章,其形制与神州国光社 所收录的此作有很大区别。   张大千《大风堂书画录》第一集 录有《苦瓜钟馗图》,此图今藏上海 博物馆,郑为《石涛》题名为《钟馗 图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石涛 书画全集》下册也收录此画,题名为 《人物》。此画纸本,墨笔,正面为一 威武凛然之人物像,一手张开,一手 压住一物。细看人的影象,可能就是 所谓鬼了。故郑为以“钟馗图”名之, 不为错。此图人物非佛教中人。画右 上有款云:“时乙丑清湘大涤子制”。 康熙乙丑为1685年,郑为注为1685 年,而天津之《石涛书画全集》则注 云:“年代不详”,图上明明有“乙丑” 之字,为何说是年代不详?可能编者 也认为此图的年代有问题,1685年, 石涛在金陵,此时何来大涤子之号? 所以款为大涤子之号的乙丑之作,就 很成问题。既然成问题,怎么又作为 石涛作品收录其中,其原因不得而 知。此图“时乙丑清湘大涤子制”下 有一“西方之民”白文印,刀法凌厉, 似石涛同文之印。另,左下角又钤有 二印,一是“苦瓜和尚济画法”,一是 “藏之名山”,均为白文。此二印石涛 均有使用,印章也十分像。但细辨此 三印与石涛原印都有不同,应是模 刻。判此图为伪作有二原因:一是大 涤子之号不可能出现在1685年;二、 既然书“大涤子之号”,就不可能再 用“苦瓜和尚画法”之印。石涛求画 于八大山人,要求他“莫书和尚”,他 自己为何又这样作?晚年石涛出佛入 道,一般不用有和尚标记的印章了。   《大风堂书画录》第一集又载有 《苦瓜采药图》,此画纸本墨笔,高四 尺八寸,宽二尺三寸。左有“前有龙 阿长篆刻 大涤子极印 大涤子印 苦瓜 苦瓜和尚印 苦瓜印 石涛印六方 55ART RESEARCH 眠济”引首,款署“癸丑粤西济山僧 石涛客广陵之净慧寺”。癸丑为康熙 十二年(1673年),这一年石涛的确 来过广陵,如其有《古松人物图》,其 款云:“画为象南先生老道长博正。癸 丑客广陵之净慧,粤西石涛济。”但 《采药图》的印章却有问题。其下一 连钤有三印:“瞎尊者”朱文印、“大 涤子”朱文印以及“搜尽奇峰打草稿” 朱文印。连同印首的“前有龙眠济”, 这四印的确与石涛同类型印状态极为 相似。但“大涤子”这样的后期之印 不可能出现在1673年。   葛金烺《爱日吟书画录》卷二 收《明道济山水轴》,纸本,上有题跋 云:“一峰突起,连冈断堑,变幻顷 刻,似续不续。如云护蛟龙支股间, 凑接亦在意会而已。清湘石涛济一枝 阁下并识。”神州国光本《大涤子题 画诗跋》卷一也录有此诗跋。但《爱 日吟书画录》后有“大涤子”(朱文圆 印)、“零丁老人”(朱文方印)。这二 印就显得非常奇怪,他是石涛晚年定 居于大涤堂时所用。而在金陵之时, 他年届四十左右,何来“零丁老人” 之称。唯一的可能石涛于金陵之时作 画后,没有钤印,而到了晚年再钤印。 这样的可能不是很大,所以这幅作品 极有可能是赝品。 六、清湘大涤之子所作图   石涛于真州学道处所作之《仿范 宽笔意图》,上有跋云:“除夜客真州 之读书学道处,风雪中不得奉访西玉 道兄,用范宽笔意。此小徒中有人大 似西粤瞎尊者,未归客,请发一笑, 清湘原济。”石涛对他的老友西玉说, 徒弟中有人模仿自己到了“大似”的 地步。正如儒学名臣李光地所说,当 时石涛已名满天下,向其求画者,有 公子王孙(如博尔都)、朝中重臣(如 大宗伯王泽弘,大司农王骘、国子博 士孔尚任、盐业御史曹寅),又有文 坛胜流,更有南来北往的商贾。石涛 晚年独居大涤堂中,“家口甚众”,常 以卖画为业。故石涛的小徒模仿其师 自当难免,有心慕其艺是原因之一, 但同时,“大似”石涛的模仿者,也有 可能就是石涛生前的代笔者。董其昌 的画多由代笔者所为,而石涛传世之 作如此混乱,可能也有代笔的缘故。   石涛晚年“家”中的生活压力不 仅很大,而且也很混乱,互相争斗, 甚至石涛做出要逃难的准备。石涛故 世后,他的印章还在,他的大涤堂尚 存,他的那些“大似”石涛的模仿者 便利用这些条件,干起了瞒天过海的 勾当。这里现在可知的就有石乾(当 不止石乾一人)。   谢稚柳先生在《谈石涛二事》一 文中云:“最近程十发先生出示其所 藏的石涛《兰竹图》轴。这是一个新 奇的发现。画上的署款为‘时乙未春 清湘大涤之子并识于大本堂中。’‘乙 未’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这时 石涛已七十五周岁,幸而这一图尚传 于世,得以证实这时石涛尚健在。”[9] 两位大师都已作古,他们对中国书画 的精鉴享誉海内外。但谢先生所述这 幅十发先生藏品,应该不是石涛所 作。不要说1715年石涛早已作古,就 是其中的款署也有问题。如“清湘大 涤之子”,决非石涛署款之语,石涛 只有“清湘大涤子”之款,而无“清 湘大涤之子”,多了一个“之”字,内 容完全不同。此图我未见,据谢先生 说,此图后有三印,一为“眼中之人 吾老矣”,一为“西方之民”,一为“石 乾化九”。谢先生以“石乾化九”为石 涛之别号。其实化九乃是石乾之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石涛致江世栋 的四通书札中,有一封这样写道:“向 日先生过我,我又他出。人来取画, 我又不能作字,因有事客在座故也。 岁内一向畏寒,不大下楼,开正与友 人来奉访,恭贺新禧是荷。外有宣纸 一幅,今挥就墨山水,命门人化九送 上,一者问路,二者向后好往来得便。 岱瞻先生知己。济顿首。”由此可证, 石乾是石涛的门人,化九是石乾之 字,而非石涛之号。程十发先生所见 之《兰竹图》是石乾所作,而非石涛 所作,这样此画作于1715年就可以得 到解释了[10]。   画史上将石涛门人石乾所作归于 石涛名下的,目前所见有这样两件。   一是《十百斋书画录》乙卷所录 之《石涛僧兰竹画》,其款云:“画兰 一本藏之石边与疏梅相映,试问春风 不知兰之先乎梅之先乎?幽兰有夙 念,到处静无声。裂石穿云叶,流香 结纫生。素心藏九畹,拱璧照孤清。 若说春风面,名苏百卉醒。庚寅仲春 似云章老道长先生博教,清湘石子 乾。”这是石乾的作品,而非石涛。庚 寅1710年,此时石涛已经过世。   二为《听帆楼书画记》卷四著录 的《大涤子山水花卉册叶》,共十二 开,此是第七开。题为《泛舟买夏》, 上有跋云:“茱萸湾里打西风,水上 篆刻伪1 篆刻伪2 美术史研究ART 2005.3RESEARCH 伪清湘老人山水册篆刻 56 ART RESEARCH 美术研究 ART 2005.3RESEARCH 行人问故宫,秋草茫茫满天雁,蛮烟 新涨海陵东。⋯⋯甲辰初夏雨窗读老 人《广陵竹枝词》十一,录为与白道 翁文长博教。一枝石乾耕心草堂。”此 跋中明确说道:“读老人《广陵竹枝 词》”,是石乾所作,而非石涛。《听帆 楼》所判不确。此扇面今尚存,上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石涛》(郑 为编)收有此扇。   今所见款为石乾所作的作品有三 件,除了郑为《石涛》画册所收的这 帧扇面和程十发所藏的《兰竹图》之 外,尚有《西楼自寿图》。此图为美国 王季迁所藏,载《艺苑缀英》第38册, 其上跋称:“咏西楼自寿写意,清湘 石子乾大涤堂下。”   另有两件画史著录的石涛作品, 也有可能为石乾所作:   一是《十百斋书画录》戊卷著录 的《石涛山水画》,其上跋云:“五十 年来大梦春,野心一片白云因。今生 老秃原非我,前世襄阳却是身。大涤 草堂聊尔尔,苦瓜和尚味津津,犹嫌 未遂逃名早,笔墨牵人说假真。此苦 瓜和尚癸巳年旧作,今为香林道兄嘱 笔率性图此并之其题请教。时乙未三 月上旬也。”《十百斋》以为是石涛所 作,乃误解。因为跋中明谓:“此苦瓜 和尚癸巳年旧作”,即这首七律为石 涛所作,作于康熙癸巳(1713年),但 此年石涛也已下世。或许为后来的作 画人误记。1715年作画之人显然不是 石涛,最大的可能是石乾。这位香林 石涛也认识。《大风堂书画录》著录 石涛《晚风渔艇图》,其上有跋云:“香 林道兄佳纸在案,兴到图此。”图作 于大涤堂中。可能为金陵诗人马香 林。《国朝金陵诗征》卷十四载:“马 禹锡,字洛文,一字香林,上元人。” 香林与石涛的好友田林相善,田林 《诗未》卷下甲午(1714)编年诗有 《马香林七十》,诗云:“甲午正月之 四日,香林先生年七十。我长二龄鬓 成丝,不及先生发如漆。”《淮海英灵 集》戊集卷三载有员 诗序,称:“白 沙翠竹江村,旧属余家别业。更历数 主,至郑氏始增台榭。多名流题咏。 近归香林,遂为江北名构。”不知这 是否就是马香林。   二是汪研山《清湘老人题记》所 录石涛第一图,其跋诗云:“春云离 离浮纸肤,翠攒百叠山模糊。(诗长, 从略)”款:“戊午冬月临高尚书手卷 为巨幅并题于清湘耕心草堂。时十月 二十四日洒墨。”傅谱以此定石涛 1678年在扬州耕心草堂,并是对这则 材料的误读。其实,这幅作品的题跋 中有玄机:“戊午冬月临高尚书手卷 为巨幅并题于清湘耕心草堂”,汪研 山和傅抱石均误为石涛所作,其实是 在“清湘”之“耕心草堂”作,而不 是清湘作于耕心草堂。这位作者可能 也是石乾。   从以上所录的七件作品看,石 乾作为石涛的门人,笔墨模仿石涛, 书法酷似其师,要命的是他有意地 设下一个个圈套,使一个个鉴赏大 师上当,从十百斋主到潘季彤,从傅 抱石到程十发、谢稚柳等,莫不如 此。他的款题如“清湘大涤之子并识 于大本堂中”,堂也是石涛的堂,清 湘大涤也多是石涛习惯的题款之法, 甚至印章也是石涛的章,只是多了 个“之”,则风味大变。又如他题款 中有“一枝石乾耕心草堂”,无发无 名寄一枝,石涛的号也成了他的号。 他题款中的“清湘石子乾大涤堂 下”,设下重重烟幕,就等着人上当。 他也是文字游戏的高手,一个“之” 字、一个“子”字,或者一个“于” 字,就完成了他的魔术。   由此可见,石乾作为石涛的门 人,是给石涛流传绘画带来极大混乱 的关键人物,为了应付艺术市场,得 到些许银两,握老师印章,住大涤草 堂,瞒天过海,行骗人之实。相信石 涛存世作品中,还有不少出于他的手 笔。《画谱》可能就是他的大作。□ 注: [1]上海博物馆藏石涛花卉册页,共八 幅,题纸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 号沪1-3151。 [2]见汪研山《清湘老人题记》附录。 [3]见汪世清先生《石涛并无道济之名》 短文。世清先生一组考石涛生平之 文字,多刊香港之《大公报》,上海 书画出版社2002年出版之《石涛研 究》论文集(《朵云》第五十六集), 将其裒为一篇,名《石涛散考》,颇 便览观。感谢编辑者张长虹、王克文 等先生的劳动。草撰此文时,忽闻世 清先生驾鹤仙去,哀痛至极,谨以此 文以表纪念。 [4]《苦瓜图》跋文称:“这个苦瓜老涛就 吃了一生,风雨十日,香焚苦茗,内 府纸计四片,自云不易得也。瞧,且 看,是何人消受。清湘苦瓜并识于大 涤子下。” [5]如谢稚柳先生《关于石涛的几个问 题》,《鉴余杂稿》,上海人民美术出 版社,1996年,第135-136页。。 [6]《陶风楼书画目》的这则材料据傅抱 石《石涛上人年谱》。 [7]荣宝斋《石涛画集》下册366页上图, 2003年。 [8]引见李叶霜《石涛上人之研究》,《中 华学术集刊》第十二集。 [9]《鉴余杂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第265页。 [10]参见张长虹先生所作之《石乾小考》, 《文物》2000年第1期。 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00871 (本文责任编辑  张 鹏)
本文档为【画史上流传石涛伪作分类考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403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01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21
浏览量: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