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举报
开通vip

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总论 【活动构造学】active tectonics见86页“活动构造学”。 【新构造学】neotectonics见86页“新构造学”。 【新构造】neotectonics由挽近时期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地质构造。“新构造“一词由前苏联地质学家奥布鲁切夫(В.А. Обручев)在1948年首先提出,指自新近纪到第四纪初期的地质构造。有些学者曾指出:在此之前已有人,如里克特(M.Richarter,1932)、克兰...

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总论 【活动构造学】active tectonics见86页“活动构造学”。 【新构造学】neotectonics见86页“新构造学”。 【新构造】neotectonics由挽近时期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地质构造。“新构造“一词由前苏联地质学家奥布鲁切夫(В.А. Обручев)在1948年首先提出,指自新近纪到第四纪初期的地质构造。有些学者曾指出:在此之前已有人,如里克特(M.Richarter,1932)、克兰斯(E.Krans,1933)等,已分别通过阿尔卑斯山北部和波罗的海东部的研究工作,提出过新构造运动一词。但较系统和在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仍是奥布鲁切夫。新构造最主要的特点是:不仅造成岩石(层)的变动,而且直接表现于地貌形态上。不同学者对新构造使用过的各种术语有:新构造的构造、形状构造、形状构造单元、地貌构造、形态构造、地形大形态。新构造有多种表现形态:如新褶皱构造、活动断裂和活动断裂带、新造山带、现代裂谷、现代地裂、活动断块、构造地貌和地貌变形、近代火山活动、近代地震活动、地震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和地震错位等。 【新构造运动】neotectonic movement挽近地质时期的地壳构造运动。舒尔茨(С.С. Шульц)指造成现代地势基本特点的构造作用。尼古拉耶夫(Н.И. Николаев)把新近纪到现代的构造运动统归为新构造运动。并认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具普遍性和节奏性,它最普通的表现形式是振荡运动。长期以来,新构造学者曾一致认为“差异性断块升降”是新构造运动最主要的特征。最新研究结果却揭示,水平运动是新构造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运动方式。不同学者对新构造运动的时限有不同的见解。新构造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地壳水平运动与地壳垂直运动,内生运动与外生运动,区域性运动与局部性运动,造山运动与非造山运动,断层蠕滑运动与断层黏滑运动,海平面升降运动,动压负荷运动与静压负荷运动,流体地质动力运动,以及拱曲运动、掀斜运动、地穹运动、地裂运动、块状运动和旋扭运动等。 【挽近地壳运动】neoid crust movement1955年李四光提出的名词,认为在地质记录不完全的地区,要确定构造运动发生的时期及其持续的时间,往往有很大的困难,任意作主观的断定难免铸成错误、引起混乱。因此,概括地标示时期的名词,是有一定效用的。挽近一词和前苏联学者所倡导的新构造运动,在时间的含义上,大致近似,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挽近”是相对概念,在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层鉴定清楚的地区,则可使用更确切的名词。 【新构造运动普遍性】neotectonic generality新构造期中,不管在地球上的那一部分,无论是活动地带,还是相对稳定地区,都发生着类型不同、强度不等的地壳运动;即使在所谓稳定的地台区,新构造运动也是相当明显的。例如在东欧和北欧,据测定其垂直运动速率为每年±02厘米。这就是新构造运动的普遍性。 【新构造运动继承性】neotectonic inheritance新构造运动往往与老构造运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老构造对新构造起着显著控制作用。例如,中国西部在新构造期中,地槽系之间的塔里木地块表现为差异运动微弱的地块隆起,而各地槽部分则形成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大幅度的强烈差异性断块构造,就继承了老构造运动的基本特点。 【新构造运动间歇性】neotectonic intermittence又称新构造运动波动性(neotectonic fluctuation)、新构造运动振荡性(neotectonic oscillation)。新构造运动的活动不是连续不断的或直线式的,一个地区运动的强度有强有弱,运动的速度时快时慢,或者时而活动时而停滞,这种性质称为间歇性。由于间歇性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在地貌上往往形成各种类型的多层地貌,同时还使相关沉积物的岩相发生韵律式演变。地理、地质工作者常常利用新构造垂直运动的间歇性,作为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判断地貌相对时代的一种重要依据;中国地文期的划分和对比,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新构造时期的水平运动,同样具有明显的间歇性。 【新构造运动差异性】differentiaofneotectonics,neotectonic diversity新构造运动在运动的速度、幅度、动态、运动类型及其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新构造单元中表现是不同的。由于新构造运动与老构造运动,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构造的继承性,新构造的性质受大地构造单元的控制;因此,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首先表现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之间。例如,在地槽区和地台区,新构造无论是运动的速度、幅度、类型等,都有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新构造运动具有新生性,而新生的构造常可以划分为独立的新构造单元,其运动速度、幅度、类型及其结果都有独特的表现,也显示出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 【对照性地形】contrast relief能够反映新构造运动和新构造特征的地貌,称为对照性地形。如新构造强烈上升区表现为切割强烈、地形陡峻的高山;新构造相对稳定区表现为准平原或剥蚀平原等。这一术语多见于俄文(контрастный рельеф)及翻译文献。由于缺乏确切性和具体性,至今未被中国地质、地貌学界广泛采用。 【新构造期】neotectonic period新构造运动出现的地质时期。关于新构造期的起始时间,不同学者的见解有分歧。这些分歧意见归纳起来有四种:①新近纪—第四纪初;②第四纪时期;③新近纪—现在;④认为是造成现代地形基本轮廓的构造作用时期,这个意见实质上对新构造期未予具体时间限制。其实,全球不同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出现的时期,可能是略有先后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学者多支持“新近纪至现代”的认识,其依据是:中国地形基本轮廓的形成,强烈构造运动的重新出现,下降地区转变为隆起,新断陷盆地的形成,以及中国东部大量基性熔岩的喷发(中新世和第四纪)等。丁国瑜等1991年建议把新构造运动定义为“自上新世晚期(东部相当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西部相当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它对塑造中国现代地形轮廓起重要作用。上新世晚期可看作是新构造期的开始,距今约340万年。”理由是:青藏高原和甘肃、新疆地区巨大山系的主要隆起时期发生在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这期运动奠定了中国西部的现代地貌轮廓,并使自然地理环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期运动也使中国东部的地貌形态基本定型并形成了现代河流系统。在沉积区也有上新世晚期构造运动的反映,例如,阳原、蔚县泥河湾组与下伏三趾马红土的不整合,以及三门峡和渭河地堑的下三门组与下伏地层间的不整合等。新构造期中地壳运动也有活跃和宁静时期的变化。中国广大地区可将新构造期分为如下几个阶段:①上新世晚期—更新世初,新构造运动强烈阶段;②更新世—全新世,间歇性运动阶段;③数百年前—现在,现代地壳运动阶段。 【现代地质时期】recent geological period?决定现代山地高度及现代盆地深度的剧烈地壳垂直运动出现的时期。起初有人认为这一时期是冰期的一部分;实际上,决定现代地形起伏的时期可推至冰期之前,并非全属冰期以来。?后来,更多学者把它看作几百年、几十年前到现在所处的地质时期。 【地壳稳定性】crust stability在工程地质学中,通常把地壳稳定性区分为区域地壳稳定性、场地稳定性和岩体稳定性。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区域的新构造运动背景有关,并且以地震烈度的区域分布特征为主要指标之一。在工程地质学中地壳稳定性研究是工程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从大地构造角度研究地壳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相对稳定的地区内,有较为活动的地段;反之,在地壳活动性强的地区,也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地段,即“安全岛”。这对指导重大工程地壳稳定性选区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构造活动性】tectonic activity某一地区或某一地带在挽近地质时期内构造活动的程度。地震与构造活动性有密切关系,一般构造变动发生的时期越新,构造活动性越强,则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就越大。构造活动性研究是工程地质学和地震地质学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工程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地震区划等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构造单元】active tectonic element?第四纪以来(或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或断续活动的构造带或构造区。?现今正在活动或断续活动的构造带或构造区。如活动断裂带、活动地块,以至活动板块。 【相对升降波】relative elevatorsubsidence wave相邻地壳相对上升、下降有如波状运动的现象。为舍里亚科夫(Ю.А. Шелеяков)、马格尼茨基(В.А. Магницкий)等所发现。波长与地壳大构造单元的规模相仿,也可与相应区域的形态构造规模相比拟。在地台区(如北美地台)波长为600~800千米、460千米、150~160千米;在活动区(日本列岛)波长为180~250千米或更短。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地球内部构造原因造成的。 【约翰逊海岸成因分类】Johnson'scoastgeneticclassification 美国地貌学家戴维斯(W. Davis,1909)曾试图依据成因原则对现代海岸进行分类;这项工作后来由他的学生约翰逊(D. Johnson)完成。约翰逊把海岸运动的方向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志,区分出:①下沉岸,②上升岸,③中性岸,④复式岸;并拟定了上升岸和下沉岸的发育图式。海岸的发育,除与地壳变动、海面升降因素有关,还受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海岸原始地貌以及入海河流、波浪、潮汐、海流、生物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岸类型不可能依据单一的标志进行划分,至于海岸运动的方向,也不能单纯看作是现代地壳运动的产物,因为现代运动是在冰后期海面长期上升的背景之上进行的。约翰逊的海岸分类虽然有各种不足之处,有的地方甚至是错误的;但仍不失其实用意义,因此长期以来还不断被地貌学家和新构造学家引用。 【现代地壳破裂网络】recent fracturing network of the crust现代地壳破裂所显示的一种网状组合型式。根据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和地貌研究,以及卫星像片解释提供的资料,发现在中国广大范围内,普遍存在着一种规则的、正在活动的网络状破裂系统。这个破裂网络既受较老地质时期断裂构造控制,又有其新生的特点;它对地震活动、现代构造运动和地貌发育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于探讨新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地震预报工作都有一定意义。国外地质文献曾提及世界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着类似的地壳破裂网状组合型式。 【现代世界最高隆起区】recenthighestelevationin the world 中国的青藏高原是现代世界最高隆起区。高原面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珠穆朗玛海拔8844.43米。据最新研究资料,高原的隆升主要是自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以来形成的,它是一个最新的隆起区。 【现代世界最深坳陷带】recent deepest depression in the world位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汇聚带的马里亚纳海沟,由于受板块俯冲作用的牵引,最深达11034米,是现代海洋中拗陷最深的海沟。 【新构造运动速率】rate of neotectonic movement新构造运动的总位移量除以所经历的时间,即新构造运动的平均速率。如:隆升速率、沉降速率、断层水平或垂直滑动速率等,其量纲常用厘米/年或毫米/年表示。通常所考虑的时间段越长,得到的运动速率越小。这是因为新构造运动具有间歇性和振荡性所致。 【新构造运动强度】neotectonic movement strength,neotectonic motion strength新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评价区域新构造运动强度,首先从区域地貌及其相关沉积的特征、挽近构造、岩浆活动、火山作用以及地震活动等方面作出定性的估计,其次进一步对运动的幅度、速度和梯度作出定量的评价。评价活动断裂带的运动强度,则主要根据被错断的地层(或地质体),乃至断裂地貌或河流扭曲等加以推算;活动断裂或地震断裂的现代活动,还可以用各种先进仪器手段,加以精密定量观测。 【新构造运动强度图】map of neotectonic movement strength,map of neotectonic motion strength表示区域新构造运动强度的图件。一般依据显示构造强度的各项定性、定量标志,划分出若干运动性质不同、强度不等的新构造区,如强度上升区,中度上升区,轻度上升区等,并采用一定的图例符号,把它们如实地填绘在图上。同时还把运动的升降幅度用等值线加以表示。对于活动断裂带,除表示它们的力学性质和运动方向外,还可以把它们的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标注出来。 【新构造类型】neotectonic type依据一定标志对新构造进行的分类。它可以依据诸多不同原则和标准,进行新构造类型划分。国外一般是按新构造的规模大小、形态特征、演化历史和形成时代进行分类。中国地质地貌学界则针对中国新构造的实际情况,曾提出以新构造运动特征及运动所产生的新构造形态的差异性,作为划分新构造类型的标志,将中国新构造划分为大面积拱形构造、差异性断块构造、挤压褶皱构造及断褶构造等基本类型和若干次一级类型。还可以按其他原则进行新构造类型划分。 【新构造类型图】map of neotectonic types反映新构造类型的图件。通常选用一定的图例符号,将区内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新构造,按照它们的实际位置,准确地标注在图上。这种图不仅能全面反映区内新构造类型及其分布状况,而且还反映了它们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在小比例尺的区域性或全国性图件上,常采用分区办法来表示新构造基本类型,如中国新构造类型分区图。 【新构造区划】neotectonic zonation根据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幅度、发展变化历程和新构造进行的区域划分(分区)。每一个新构造区都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新构造特征,而且在区域构造和地貌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新构造区可以直接用新构造特征命名,如第四纪及现代强烈隆起区,现代穹状隆起区等;也可冠以地理名称,如中国西部大幅度差异性活动区,青藏现代强烈隆起区,云梦现代沉降区等。新构造区划是新构造运动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地震预测、预报,大型水利建设,交通选线、大型城市选址等国民经济建设中,新构造区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构造区划图】map of neotectonic zonation表现新构造区划结果的图件;即将根据新构造运动特点所作出的构造区划分,按一定图例层次清楚地反映的图件。 【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isopach map of Quaternary sediments用等值线法反映区域第四系厚度变化的图件。编图目的主要在于根据第四系厚度变化,分析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度。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适用于新构造沉降—堆积区,据此可推算第四纪沉降的速率。根据目的和要求,可以编制整个第四系的等值线图,也可以按地层单位分别编制。在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上,数值最大的闭合线表示埋藏古地形的洼地,可能为新构造的沉降中心;等值线密集的地带,埋藏地形为陡坎,可能是新构造期活动的隐伏断裂所在。图件编制的基础,是获取当地若干地点的第四系厚度资料,重要的是确定第四系底界及对比依据。工作中,一般可利用前人钻探资料,或布置专门的填图钻探工程;有条件时可采用垂直电测深法、微地震法、折射波对比法等物探手段;在第四系厚度不大的地区,可以广泛利用修建民井、开挖地基等工程揭露的资料。等值线图编制方法与地形图、构造等值线图等相同,其比例尺及等值线间距随工作要求及研究程度而定。 【新构造图】neotectonic map又称新构造运动图(map of neotectonic movement)。反映新构造运动及其结果的图件。表示新构造运动和新构造区之间差异性的图件。因为垂直升降的造陆运动曾是新构造运动研究的重点,所以过去新构造图多着重表示大区域的地壳隆起和凹陷,图上一般标出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幅度、方向、构造类型、特征,以及各新构造单元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应表示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其他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温泉以及有典型意义的地球物理场的资料。随着新构造运动定量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水平运动资料的增加,现代新构造图越来越注意反映“定量”和“水平运动”的内容。根据新构造的研究程度和编图的目的、要求,新构造图可采用不同比例尺。目前多采用小比例尺编制洲际的、全国的或大区域的图件。中国在1959年编制的“中国新构造图”时,是把中国的新构造运动划分为四种新构造类型:即断褶构造区、大幅度差异性断块构造区、拱形断块构造区和破裂构造区等;图中还表示了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幅度、构造单元以及现今活动的主要深大断裂、隆起、坳陷、火山活动、地震、温泉等。为满足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研究的需要,在地质调查中常编制小区域、大比例尺的新构造图。此外,新构造图还可按其内容分为分析图、综合图等。 【新构造分析图】neotectonic analysis map一种新构造研究的原始图件,用于记录在工作中搜集的实际材料,一般以符号法或分区法标绘区内的各种新构造要素及其他地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过综合整理的有关新构造运动的分析材料,如运动的速度、地面累积变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新构造发育史等。表示方法可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或同时采用分区法、等值线法和综合法等。 【新构造综合图】neotectonic synthesis map新构造研究的成果图件,在分析图的基础上,把有关新构造运动的片段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和选择,标注在图件上,而图件内容的重点,是在大量原始资料基础上得出的新构造运动特性和发育历史的结论,以及和地震地质、构造地质等关系的规律性认识。由于各种先进观测手段的日益普及,定量研究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日益深入的标志,因此定量数据已成为新构造综合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图】recent crustal vertical movement map一种表示区域性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的图件。最近数十年来,由于测量学、海洋学、地质地貌学等各种方法的改进和运用,有可能使现代运动从点、线的研究,转向区域性的研究。这种反映垂直运动的图件主要内容有:①运动速度等值线;②上升区分最强、强、中、弱等数级;③下降区分强、中、弱等级;④地质界线及各种地质构造的符号。速度等值线间隔依区域地壳运动速率、图件比例尺与研究详细程度而定,一般为2毫米/年(如北欧,东欧现代垂直运动图)。1973年国家地震局采用等值线法编制的“中国地壳垂直形变图”,就属于现代垂直运动图。图件作法与一般地质图件类似。 【现代地壳等升降线图】recent crustal isobase map用等值线法表现地区现代地壳相对升降幅度的图件。从18世纪中叶开始,对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现代地壳运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定性、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德盖尔首先采用等值线法编制了该区冰后期上升状况的图件。随后,用等值线图表示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状况的方法,曾为各地区(如俄罗斯、欧洲、北美及中国)的研究者广泛采用。  【新构造运动研究法】neotectonic research method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观察、搜集资料的对象和手段以及整理资料方法的差异,可将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分为:地质法、地貌法、天文法、大地测量法、地球物理法、水文法、水文地质法、历史考古法等。这些方法,按其特点又可归纳为定性法和定量法两大类。 【新构造运动定性研究法】qualitativemethodofneotectonic research定性研究一个区域新构造运动的方法。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各种方法均有助于新构造运动性质的研究,但使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方法是地质法和地貌法。 【新构造运动定量研究法】quantitativemethodofneotectonic research定量研究新构造运动幅度、速度和速度梯度的方法。地质法、地貌法、水文法、测量法、历史考古法等手段,都能对新构造进行定量研究,但其中最可靠的方法是应用精密仪器,在固定线路或地区进行重复测量的大地测量法和地球物理法,以及先进的激光地球卫星的电磁测距(LBA,LBI,VLBI)、空间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测量(SAR)等高精度测量方法;比较不同时期的地理图件等资料,亦可推算出单位时间内地壳运动的变化幅度。至今,定量法主要用于现代地壳运动的研究。 【第四系厚度分析法】thicknessline mothod of Quaternary sediment(in neotectonic research)新构造运动地质研究法的一个主要方法。是通过第四纪堆积物的厚度变化,间接反映最新地质时期地壳垂直运动幅度的方法;因为第四系厚度很小、甚至缺失堆积物形成剥蚀区,表示新构造期地壳上升;而新构造沉降区,则有厚度较大的第四纪堆积物。如果能确定地层的绝对年龄和堆积史,就可计算出新构造运动平均沉降率。第四系厚度变化,虽然能够反映各种类型的新构造运动状况,但行之有效的是确定新构造沉降区(大面积沉降、坳陷或断陷区)。不过,第四系厚度反映的新构造运动幅度或速率,只是近似值。一般情况下,第四系厚度小于地区新构造沉降值;而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要大于沉降值。第四系厚度分析,可以采用不同地点地层剖面的准确对比或在区域研究基础上进行,才能编制出可靠的等厚图。 【新构造运动地貌研究法】geomorphologic method of neotectonic research通过各种构造地貌研究新构造运动,是研究新构造运动主要方法之一。新构造运动及其结果,在地貌上往往有明显反映;所以,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应用地貌法研究新构造运动。由于新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反映是异常多样的,因此可从多方面,如海底地貌、海岸地貌、河谷纵横剖面、水系发育、多层地貌,以及古雪线、古冰川分布变化等来研究、分析新构造运动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地貌研究可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精密测量和卫星照片解译等多种方法进行。 【新构造运动天文学研究法】astronomic method of neotectonic research利用天文观测手段(如重复经度、纬度测定)对区域新构造运动进行的定性、定量研究。天文学方法可以测定地壳的大幅度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现在先进的天文观测已达到很高的精度。 【新构造运动水文学研究法】hydrologic method of neotectonic research通过对海岸带或湖岸带不同地点、多年的海面或湖面的平均水位测定,来研究现代构造运动的垂直升降运动的一种方法。 【新构造运动大地测量法】geodetic surveying method of neotectonic research利用重复大地测量方法,如重复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重复水准测量等,可以获得新构造运动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定量数据。大地测量法对现代地壳运动的研究成效显著,北欧、前苏联、北美、日本等地应用大地测量法研究现代地壳运动,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重复精密控制测量】rerunning geodetic accurate controlsurveying,rerunning geodetic precision controlsurveying大地测量法的一种手段。主要应用于单位时间内地壳水平位移和变形的定量研究。在研究区域内布置(或利用已有的)精密导线、三角锁、三角网,定期的反复测定导线或三角网基线的方位、长度和测点的标高。先后两次测定的结果,摒除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即可确定控制区内各点水平位移的数量和方向,以获得可靠的定量测量结果。 【重复水准测量】rerunning geodetic levelling大地测量的一种手段。间隔一定时间、对同一路线进行重复水准测量。可以查明间隔时间内,测量线及其经过地区的地壳表面垂直变形趋势和平均速率,从而获得测量地区现代运动的定量结果。在1867年,欧洲测量协会首先指出重复水准测量可以查明现代地壳垂直运动。随后世界各国纷纷采用这一方法,已建立了相当庞大的重复水准测量网(当然,线路长度和密度,在不同国家尚有较大的差异),并获得了大量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的定量数据。有些国家的Ⅰ级基线水准测量和多边形水准测量的精度已经很高,其偶然误差不过±(024~027)毫米/千米;系统误差更低达±(004~005)毫米/千米,足以查明现代运动在时间进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重复水准测量方法,应当加强沿测线的地质、地貌调查工作。只有在详细研究沿线地质、地貌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在测量资料的分析解译中,确定所发现的地壳表面变形的地质构造本质,确定现代运动与晚冰期、冰后期地壳运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现代运动的可能发展趋势。 【新构造运动历史考古法】historicalandarchaeological method of neotectonic research利用历史考古资料和手段解决新构造运动问题的方法。由于在新构造期有了人类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尤其是历史文献记录,使人们可以利用历史考古的资料和手段进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历史考古法对现代地壳运动的研究效果显著。历史时期一切区域地质地理问题的文字记载和图件以及考古发现,均可作为这个时期当地地壳运动分析的参考材料,有一些历史文献还直接记录了当时的地壳运动(如地震等)资料。应当注意搜集这些文献资料,并调查研究有关地区的古建筑及其附属物,如碑碣、题记及古城遗迹等。中国有极其悠久的文化历史,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历史时期撰写的“地方志”等宝贵的资料,这是采用历史考古法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极为有利条件。当然,在利用这些历史—考古资料时,应当注意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分析。 【现代地壳运动委员会】Commission on Recent Crustal Movements(CRCM)研究现代地壳运动的国际性学术团体。1954年,在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下,曾设立现代地壳运动问题的专门研究组。1960年在赫尔辛基作出决定,建立研究现代构造运动的常务委员会,并选举舍里亚科夫(Ю.А. Ш~е~л~е~я~к~о~ф)为委员会主席,宫村摄三(日)为委员会秘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仍隶属于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这个委员会成立以来,先后倡议召开过多次关于现代地壳运动问题的国际座谈、讨论会(其中1968年和1971年的讨论会在苏联举行)。1970年在新西兰惠灵顿举行的第四次会议,共有21个国家115位分别从事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学、构造物理学工作的科学家与会讨论,1971年新西兰皇家学会为这次会议出版了“现代地壳运动”专辑。 活动构造现象 【第四纪褶皱】Quaternary fold又称新构造褶皱(neotectonic fold)。由第四纪构造运动形成的褶皱构造。发育于第四纪地层,由水平挤压或下伏断块升降,使第四纪地层或其他岩层形成或缓或陡的背斜、向斜、复背斜、复向斜。第四纪褶皱构造多出现在山前、山麓地带和山间盆地内。中国西北地区(如甘肃酒泉盆地等)、日本、印度尼西亚(西伊里安)等处第四纪褶皱比较发育。 【压缩褶皱】compression fold由断裂错动派生的次一级褶皱构造,是新构造的一种类型,产生于大幅度差异性断块构造的山间盆地边缘的年轻沉积层中。由于断块升降、山间盆地两侧断块上升、逆冲断层活动,使年轻地层遭受两侧山体侧压力的挤压,形成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长垣、短轴背斜及挠曲,统称为压缩褶皱。 【活动褶皱】active fold又称活动褶曲。第四纪(或晚第四纪)时期形成的褶皱或现今正进行着的岩石弯曲变形,反映出岩石的流变学特性和地壳缩短现象。按几何结构可将活动褶皱分为弯滑褶皱和被动流动褶皱两大类型。有5种不同类型的褶皱常常与盲逆断层作用相伴生,包括牵引褶皱、断层弯曲、断层扩展褶皱、基底压缩褶皱和滑脱褶皱;它们多配套出现,其深部存在的盲逆断层系由滑脱面和断坡组成,正是滑脱盲逆断层的活动导致表层活动褶皱和次生断层的形成。尽管褶皱作用本身不诱发大地震,但有许多地震发生在活动褶皱区,它们是位于活动褶皱之下深达数千米的盲逆断层突发性错动的产物,在地表常常出现同震褶皱隆起,这类地震称为“褶皱地震”或“盲断层型地震”。活动褶皱不仅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以及日本等中、新生代褶皱带中继承性地表现出来,而且在相对稳定的地块内部,伴随着现代地震的断裂活动及大面积升降运动,也形成活动褶皱。在中国活动褶皱有广泛分布,中国西部广大地区尤为常见。 【活动盆地】active basin第四纪(或晚第四纪)开始形成的,或者是在第四纪(或晚第四纪)以前形成,但第四纪(或晚第四纪)以来仍继续发育的沉积盆地。 【近代横向地壳弯曲】recent transcurrent buckling由差异性垂直运动形成的、走向与区域基底构造线方向近于直交的近代隆起带。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在中国台湾的台东裂谷及其以东地区,发现了6个横穿区域古老褶皱和断裂构造走向的东西隆起带。据海底等深线图判断,这些隆起带在远离海岸的海域内仍有显示。李四光认为这是中国大陆上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向东的延伸。 【地表线性构造】surface lineament structure地球和其他星球的表面,常常有规模巨大、明显和走向稳定的线性构造。它们可能是区域性的地形、地质构造或岩石类型的分界线,并可作为活动构造带或活动断裂的线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烈斯活动断裂系,即属巨型剪切构造,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活动性,其地表线性构造十分显著,卫星影像中反映异常清晰。 【活动构造】active tectonics,active structures挽近地质时期有过活动、今后可能继续再活动的构造,它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和活动隆起等构造。对于活动构造的活动时限,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大致可以分为:①第四纪以来,②晚第四纪以来(约50万年以来),③晚更新世或晚更新世晚期(一般用10万年或3万年)以来,④全新世(1万年)以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将其定为1万年以来。中国学者倾向于晚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作用为活动构造,并且着重详细研究晚更新世—全新世期间的活动特征。活动构造的研究,对地震预报、工程稳定性等实际问题及地球动力学等一系列地学理论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成为备受广泛重视的课题。近年来由于地壳活动观测技术方法和研究领域的扩展,对活动构造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活动构造主要通过对地质、地貌现象、大地形变测量(包括垂直的与水平的)、定点地壳形变动态观测、地震活动性监测、地壳应力状况,以及各种地球物理场变化等方面探讨其活动状况和形成机制。由于板块构造、地壳动力学研究计划的开展,已把活动构造的研究推向了更深、更广的领域。高精度的激光测距仪、倾斜仪、断层蠕变仪以及卫星测距、月球测距、射电干涉测量等长距离精密测量技术的应用,使得对现代地壳构造活动状况及动态的定量研究日趋精确。在活动构造的研究中,板块边缘地带、裂谷带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地区;对板块内部的现代活动及应力场状况的研究,是引人注目的新方向;在对各类型活动构造的研究中,地震构造和活动断裂的研究是最活跃的课题。事实上,地质构造的活动不一定都引起地震,但构造地震之所以发生,都是由于断裂带的局部或全部活动达到相当激烈程度而引起的。 【活动断裂】active fault又称活断层。?第四纪以来(或晚第四纪以来)活动、至今仍在活动的断层。?距今10万年以来(或3万年以来)有充分位移证据证明曾活动过,或现今正在活动,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有可能活动的断层。?在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核电站选址等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或岩土工程勘察中则指“距今1万年以来有过较强烈的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每年达01毫米蠕变量),在将来(100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层”。中国新构造和地震地质学者则多侧重晚第四纪以来有过活动、今后并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活动断裂在全球广泛分布,其规模有长有短,长的可达数百至数千千米,中国昆仑山(北坡)阿尔金山巨型活动断裂,其规模可与世界上著名的活动断裂,如圣安德烈斯断层、安纳托利断层、阿尔卑斯断层、塔拉斯费尔干纳断层、菲律宾断层、日本中央构造线等相比拟。活动断裂在全球的广泛存在,反映了人类生存的地球仍是一个活动的星球。中国主要的活动断裂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板块边界断裂,如外喜马拉雅断裂和台湾的大纵谷断裂;②众多的板内块体边界断裂;③活动块体内部的活动断裂。按照断层的活动性质又可分为逆断层、正断层、走滑断层以及压扭或张扭混合类型。中国活动断裂的格局基本上控制了中国强震的分布,研究活动断裂的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活动断裂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活动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活断裂分段,古地震等。活动断裂研究的方法通常有地质地貌法、卫星影像和航空摄影解译、考古学方法、新年代学测定以及沿断裂带部署的地震学、大地测量学和各种地球物理观测等。 【潜伏活动断裂】potential active fault在地表不见明显断裂形迹的活动断裂。它们不如活动断裂那样证据肯定,但是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极可能是具有活动性的隐伏断裂。它们同样可以产生强震并对重大的工程,如核电站、高坝、长隧道和地下大跨度厂房具有不能忽视的潜在危害性。对这类断层应当做一定时期的系统地质构造研究、地球物理观测和地应力测量等工作,加以论证和评价。 【能动断层】capable fault?在距今1万年到3.5万年以来有过错动,仪器记录到有小震活动和多次历史地震事件,或发生过蠕动,而在不久的将来仍有可能出现地表错动的断层。?中国有关核电站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指在距离厂址半径5000米的范围内的晚更新世(或10万年左右)以来活动过的断层。这一概念是为核动力厂址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而提出的,与活动断层的区别在于强调地表或近地表可能引起的错动。 【活动断裂分段性】segmentation of active fault表示活动断裂呈现活动强度、活动方式(如黏滑和蠕滑)和发震几率等显著差异的不同段落。活断层的分段性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在活动断裂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许多活动断裂带上的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的最新研究表明,单个段落的长度一般为数十至数百千米,每一段落具有自己独特的活动历史和相对独立的、稳定的活动习性,发震段落可作为发生地震破裂的一个独立的震源区。一些学者认为活动断裂之所以分段,是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在断面上形成障碍所致,这些障碍能够经受多次地震和构造变动;但也有学者认为活动断裂分段的原因,不是特殊地质构造在断层面上形成障碍,而是活动断层被其他方向断裂切截所致。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和确定灾害性断层的段落,就可以确定在单个地震中将发生破裂的断层区域、长度和位置。断裂分段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①有助于认识地震破裂的起始和终止过程,以及岩石圈的破裂强度和习性;②已成为预测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工程稳定性评价中最基本的地震地质手段之一。 【活动断层段落边界】segment boundary of active fault活动断层上相邻两个具有相对独立破裂习性的段落之间的边界。段落边界类型主要包括千米量级的断层斜列阶区或空缺、断层陡坎形态的持久性变化的转折部位、断层上凸出体和横向基岩脊等类型。 【活动断块】active faultblock正在活动着的地壳块体。镶嵌的地块沿交界线相对运动,交界带表现为活动的地震带,并反映出现地震在地壳块体周围连续活动和迁移;由于块体运动的统一制约关系,块体周围的大地震也存在着某种呼应关系。这在活动断块青藏高原北部地块、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等地都表现得很清楚。地块的现代活动和相对运动状况,可以根据地震断层的延伸方向、等震线长轴方向以及震源机制资料结合地质资料作出判断。地块的受力和活动状态,还可以从块体中的地震活动情况间接反映出来。地质、地震与大地测量的资料证明,活动断块不仅普遍存在着定向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有的还具有旋转扭动的性质。 【活动断裂系】active fault system多条活动断裂构造在空间上更高一级的组合。地壳上各个活动断裂构造不是孤立的,它们在广大范围内,甚至在全球规模上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区域性的活动断裂系,常由方向近似的多条近于平行的活动断裂带组成,在很大范围和距离内可追索延伸达数百千米至上千千米,沿活动断裂系断续分布的地震,不仅在空间上,而且在时间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区域性活动断裂系互相交叉,构成全球性的活动断裂网络(active fault network)。根据地震活动、震源机制以及各种活动构造资料,可以重建现代活动断裂系及破裂网络的轮廓,并了解地壳上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系和破裂网络的活动性。现在地壳上的活动断裂系及破裂网络系统是叠加在不同时期的老构造背景上的,既有继承性又有新生性的特点,它们可以穿越不同时期的老构造带而发展。 【现代裂谷】recent rift引张构造环境下发育的一种至今仍在活动的裂陷构造。如在大陆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裂谷——东非大裂谷。它伴有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据研究近期仍以每年几毫米至几十毫米的速度扩张。新生代以来,在中国大陆东部的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和南海北缘也曾发育裂谷,但第四纪以来大多数裂谷作用已趋减弱。在大洋,洋中脊则是规模最大的现代裂谷。 【地裂现象】fracture phenomenon,ground fracture phenomenon?由构造与非构造运动等多种原因产生的中、小型地表裂缝。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由构造活动产生的地裂缝,这是一种发育于地表的、活动的破裂构造形式。在强烈地震区,常常出现地裂现象(表现为地裂缝、地面鼓包等),其排列具一定的规律,如呈雁行式、直线状、锯齿状、弧形及其他几何形态,或由一系列地裂缝组成地裂带。地裂缝绝大多数发生在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在基岩裸露区较少见。一般长十余米至数百米,宽数毫米至数十厘米,深达数米。一般为张性裂缝,少数可看到裂缝两侧有位移量不大的位错,但强烈地震形成的地表裂缝则往往出现显著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构造活动产生的地裂带的展布方向,常受活动断裂的控制而与其走向一致,不受土质、地貌、水文、气候条件的限制,并具有同一方向的地裂在大范围内形态相似和不同方向的地裂可组合配套等特点,反映了它们是在一定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的产物。例如,中国大别山北麓有3个大体呈东西向的地裂缝密集带,每带宽15~20千米;淮河流域地裂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山东则以北西向、北北东向者为多。在强震发生时,地裂现象最清楚,随后地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都逐渐缩小,以至消失。一些特殊的地区(如中亚)也可保存数百年之久。有些人试图根据保存下来的地裂现象研究历史时期的地震情况。非构造因素形成的地裂缝则往往受土质、地形、水文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有的则沿河道沉积分布。?形成巨型大陆裂谷或/和大型地堑的现象。板块学说认为巨型、大型地裂现象出现在大陆板块裂解的部位。 【西安现代地裂现象】Xian modern fracture phenomena西安市城区和近郊区分布有十条北东东走向、近于平行、等间距分布的地裂缝带,地表明显出露的地裂缝总长度超过40千米,分布区域面积达150平方千米。20世纪以来,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具有以下特征:①地裂缝活动具有迁移性,如南郊的地裂缝先开始活动,然后依次向北发展;②活动时间具有周期性,20年代至30年代为第一活动高潮期,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为第二活动高潮期,70年代中期为第三活动高潮期,1985年以来,北郊和东北郊的地裂缝又出现较强活动;③活动性质为张裂并伴有垂直断落和水平扭动,在高潮期中,垂直滑动速率可达几毫米至20毫米/年,左旋走滑速率较垂直滑动速率小一个数量级;④它们的活动对地面各类构筑物都有极大的破坏性。因此,早就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严重关注。长期以来,地质、地震等部门和大专院校做过专题调研,陕西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大队等单位率先设立长期观测站,为深入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定量观测资料。研究认为,它们的活动和发展在构造上受深部断裂控制,又与地下水过量开采密切相关。类似的地裂缝现象在渭河盆地、山西断陷带、银川盆地西侧和河套盆地大青山前也有广泛分布,其规模、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也不尽相同。 【长城错断现象】Great Wall dislocation phenomenon1739年平罗银川8级大地震是沿贺兰山东麓的活动断层发生的。这次强烈的地震断层在两处错断了红果子沟明代长城,断层两侧长城最大垂直断距15米,右旋水平位移145米。1965年中国科学院西北地震考察队首次发现并研究了这个历史地震遗迹,并命名为“红果子沟明代长城错动”。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震地质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这条活动断层,查明它是贺兰山东麓活动断裂带的分支,贺兰山东麓活动断裂带也是银川地堑的西侧边界断裂。沿此断裂带发现了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的多种遗迹,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岩爆现象】rock burst,rockburst phenomenon岩层或岩体中蕴藏的应变能,由于失稳而猛烈释放所引起的岩石爆炸,通常并伴有崩落岩片的散射现象。岩爆的触发往往与地震活动、断层滑动或地下开采的布局和进程有联系,同时也与岩性、构造和地应力状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岩爆现象常见于世界许多地区的矿山、隧道和地下硐室中,研究较多的如南非金矿、瑞典中南部的浅层隧道、加拿大安大略省矿井、法国洛林煤矿等。岩爆的成因、机制、预测和预防,是岩石力学界和工程学界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由岩石力学家库克(Cook,1966)给出的岩爆定义,已得到众多专家的认同。 【层状地貌】stratified relief新构造运动间歇性上升过程,由外营力形成的呈层状分布的地貌单元,一般具多级性,如多级阶地、多级夷平面和多级洪积扇等等。层状地貌是新构造的表现形式之一。层状地貌的调查,有助于新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区域地貌隆升史的研究。 新构造类型 【全新世地壳运动】Holocene crust movement最近1万年左右发生的地壳运动。把这段时间的地壳运动从新构造期中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它有如下特点:①这段时间的地壳构造运动,是在冰川消融、海面回升以及冰盖“卸载”导致陆地均衡上升这样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进行的;②这段时间的地壳运动,与威胁人类生活的地震活动关系非常密切,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现代地壳运动】modern crust movement最近几百年和目前正在发生的地壳运动。这个阶段的地壳运动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现代地壳运动表现之一就是构造地震。即使缓慢的现代地壳运动,对大型水利工程、厂矿、交通建设等,都有巨大的威胁性和破坏性。另一方面,人类经济技术活动又可能激发或抑制现代地壳运动的进程。从运动的方向而言,现代地壳运动可分为现代垂直运动和现代水平运动;而据运动的速度,又可分为现代地壳快速运动和现代地壳缓慢运动;按运动影响范围,还可分为现代区域性运动或局部性运动等。现代地壳运动的特性与地质构造有关,表现在:①在构造活动区和相对稳定区,现代地壳运动的强度有差异,甚至运动方向相反;②许多地区现代运动的分布与地球物理场(重力场、应力场等)的状态和特性有某种对应性;③许多情况下,现代地壳运动与地震、火山活动存在紧密的时间和空间联系。研究方法方面,目前正发生的地壳运动(无论缓慢的或快速的运动,垂直的或水平的运动)均可用精密仪器准确测定,并用文字或其他现代手段详细记录,因而能够定性、定量地研究地壳运动的一切特征。在现代地壳运动研究中,地质地貌法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对于现代地壳运动的时限,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把全新世以来的地壳运动视为现代地壳运动。 【定向垂直地壳运动】directionsense vertical crust movement 在一定地区新构造运动长期表现为正向或负向垂直运动的趋向。这是新构造运动的运动形式之一。 【现代垂直地壳运动】recent vertical crust movement垂直运动是现代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垂直运动易被人们察觉和用仪器测定,对它的研究比较详细。有一部分学者曾认为垂直运动是现代地壳的主要运动方式;但自从板块学说被广泛接受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水平运动在现代地壳运动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把现代运动划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并不意味运动完全是沿垂直或水平方向进行。在自然界,这两种运动往往相伴出现。现代垂直运动和地质构造单元之间有相当明显的相关性。可将现代垂直运动分为快速运动和缓慢运动。缓慢的现代垂直运动,上升或下降的速率一般为几毫米/年,最大达几厘米/年,甚至20~30厘米/年。现代快速垂直运动,往往沿断层进行。活动断层的一次垂直位移量,可达数百厘米,如1957年蒙古博格多断层活动,其垂直位移达到300厘米;新西兰怀拉拉帕断层,1955年一次垂直位移也达275厘米。活动断层的垂直位移,往往伴随水平位移出现,垂直位移数值也逊色于水平位移量。根据目前所得到的资料,在水平运动的断层中,不论是一次运动或是长期连续运动,其水平运动幅度一般都要比垂直运动幅度大2~10倍。现代垂直运动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重复水准测量、海面水位测量和合成孔径雷达测量(SAR)等。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单位时间内海与陆或陆与陆之间的相对垂直运动,求得的数据在测量准确的前提下是相当可靠的。但是,其中包含了各种非构造因素导致的相对垂直运动,要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计算单位时间内单纯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则是十分困难的。 【现代水平地壳运动】recent horizontal crust movement根据海洋地质、古地磁、地球物理方法和近代精密大地测量提供的资料充分证明,和其他地质时期一样,水平运动是现代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据研究,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之间都在进行着长距离的水平位移,水平运动的速度可达到若干厘米/年的量级,但运动速率因时间、地点而异。日本各岛目前正以每年18厘米的速度向亚洲靠近;圣安德烈斯断层自古近纪以来一直进行右旋水平位移,目前每年移动几毫米至几厘米。快速运动的数值则大得多,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其水平位移达1米多;同年2月4日危地马拉地震,也使这个国家的北部向西推移1米以上(最大移动量达325米);在蒙古博格多断层1957年一次活动,其左旋水平位移量达到885厘米;新西兰怀拉拉帕断层1955年活动的右旋水平位移量,更高达1220厘米;中国台湾省大壁断层,1906年一次活动水平位移量也达240厘米。现代地壳水平运动只能用精密仪器方法才能测定。测定现代地壳水平运动的方法在近几十年来发展很快,除了传统的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方法外,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倡导的多种空间测量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如激光地球动力学卫星的电磁测距(LBA,LBI,VLBI)和空间定位系统(GPS)等方法的运用,为研究现代地壳水平运动提供了大范围、精确、高效的手段;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人们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对现代地壳运动的图像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现代内生构造运动】recent endogenic tectonic movement相对于现代外生构造运动,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形成的现代地壳运动。但是,有时内生和外生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因为地壳运动并非完全由内生成因所造成。例如冰川覆盖和消融可以引起在整个地壳厚度内发生运动。 【现代外生构造运动】recent exogenetic tectonic movement相对于现代内生构造运动,由于地表外动力原因形成的现代地壳运动,又称现代地表构造运动。如现代冰川负载与卸载造成的地壳均衡补偿运动;水库及大型水盆的负载所激发的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地下水、油、气开采及回灌以及矿山采空和地下核爆炸激发的现代地壳运动都是现代外生运动。区别运动的内生成因和外生成因是个复杂问题。如盐丘构造,一般认为与重力挤压有关,但在褶皱造山运动活跃的地区,盐丘的形成可被地球内动力(如侧压力、断层和裂隙、构造运动的活化等)所激发或加强,这样它就具有了内、外因素相结合的特征。 【现代区域性构造运动】recent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
本文档为【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592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8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8-06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