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讲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讲义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讲义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教材说明 1.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49-1997)》,高教出版社出版 ; 二、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7年6月修订再版 ; 2.谢冕、孟繁华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共12本;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 3.陈思和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讲义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教材说明 1.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49-1997)》,高教出版社出版 ; 二、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7年6月修订再版 ; 2.谢冕、孟繁华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共12本;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 3.陈思和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4.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三、学习方法 1.细读文本 2.史论结合 A、资料 B、鉴赏 C、思维方式 3.“我思故我在” “进得去”,“出得来”。 四、其他 听课、笔记;作业;读书笔记;考试。 绪 论 一、“当代文学”及其文化资源 二、当代文学的特征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当代文学”生成与构造 “现代文学”取代“新文学”,是为“当代文学”概念的出现提供“空间”,是在建立一种文学史“时期”的划分方式,是为当时文学规范的建立提供依据。 40年代延安文艺作风运动和延安文学实验,“当代文学”的直接资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当代文学”构造的直接的思想纲领。 50年代中期,“当代文学”构造的重要时间。 1959年,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使用“社会主义文学”的概念。 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正式以“当代文学”来指称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当代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与文学时期,作为一个比“现代文学”更高级、更完善的发展阶段,得到不容置疑的确立。 1985年,钱理群等人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打通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的历史。陈思和提出“新文学整体观”,消解“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学科界线。1988年,王晓明、陈思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 整体性、开放性、文学性。 最新说法: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区域之中;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在文学史中如何“整合”,如何不是简单的并置,需要提出另外的文学史模式来解决;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时期。 二.当代文学的文化资源 1.启蒙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学传统) 植根于五四文学的先驱和继承者,对国民精神的改造,文学的独立价值。 特征:A 、批判国家主流意识;B、启蒙主义立场。 2.战争文化传统(解放区文学传统) 植根于延安文艺整风后的解放区作家,对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文学的服务性(文学为政治服务)。 特征:A、为工农兵服务; B、为战争胜利者服务; C、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3.民间文化传统 特征: A、产生于社会边缘,自由活泼的形式,真实传达民间社会生活面貌、情绪世界,弱势文化。 B、自由自在的审美风格。 C、复杂的文化背景,藏污纳垢。 影响: 1.50—70年代 :战争文化传统居主流。其间,1956—1957年, “双百方针”提出,启蒙文化传统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文革”中,启蒙文化传统在“地下”延续香火。 2.1978—1989年:五四启蒙文化传统回归,居主流;战争文化传统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失。 1990年代后,战争文化传统影响消失,启蒙文化传统亦被“边缘化”。 3. 民间文化传统:一直存在于20世纪中国文学精神之中。50—70年代,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结合;80—90年代,民间意识、民间立场表达达到全新境界。 二、当代文学的特征 1.重功利轻审美。文学的社会功利性非常突出,文学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审美愉悦功能却极大地萎缩。 2.扬理念抑性情。文学一旦突出功利性,必然会使文学的理性色彩鲜明。 3.尊群体斥个性。 作家作品思想:宣扬共性思维,主体性受抑制,个体性话语得不到表现; 作家存在方式:不独立存在,“文化建设大军”战士,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团体性存在,“国家干部”。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1.一元化文学时代(1949-1978年) A、“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 解放区文学传统,文学“一体化”;思想统一;优秀作品不多;模式化、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化、概念化。 B、“文革”文学(1966-1976年) 官方文学萧条,“一个作家,八个样板戏”;“地下文学”长足发展。 2.多元化文学时代(1978年以后) A、后启蒙文学时期(1978-1990年); “五四”新文学传统回归,作家现实战斗精神,人文精神、精神优势充分体现——社会话语“中心”。 B、商业化文学时期(1990年以后) 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中国社会意识重大转型,知识分子、作家精神优势丧失, “中心”→“边缘”;文学商品化、世俗化、私人化;作家或“下海”,或坚守精神家园,或徘徊于二者之间。 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无名”状态(陈思和);个性张扬。 推荐阅读: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胡 风《论民族形式问题》 3.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思考题] 1.启蒙文化传统与战争文化传统对当代文学各有什么影响? 2.当代文学分期的根据是什么? 3.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编 一元化文学时代 (1949年——1978年)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文艺运动 1.总体特征: 与政治运动紧密联系 ,文艺运动往往演化为政治运动。 2.文艺运动发展路径: 文艺论争(学术论争)——文艺运动———思想批判运动——政治运动。文学的相对独立性消失,文学成为政治的从属,成为政治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一、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中华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国统区和解放区作家的大会师,标志着全国文艺界分隔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五四新文学传统与解放区文学传统合流,当代文学正式拉开了帷幕。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绝对领导地位,确定了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总方向为工农兵方向,把解放区文艺树为全国文艺发展的典范,实现了文艺工作的体制化。第一次文代会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线。 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A、会议的报告内容 周扬作了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对解放区文艺进行总结。 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的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茅盾作了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对国统区的文学进行总结,总结斗争经验,但更重要的篇幅是检讨前国统区革命文艺的种种错误倾向。 B、会议的参加者 许多在现代文学中产生过重要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作家被排除在会议代表之外。 内涵:五四新文学传统被否定和抛弃;解放区文学传统,即战争文化传统将成为新中国文学的主流,处于支配地位。由此确定了新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二、三次重要的文艺批判运动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年-1951年) 电影《武训传》根据清末武训“行乞兴学”的故事改编的。编导孙渝1948年开始拍摄。1950年对该片进行修改并重新拍摄,年底公演,受到好评。而毛泽东则认为这种情形反映 了思想文化界严重的思想“混乱”, 1951年5月20日撰写题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发表。由此展开一场全国性批判运动。 1951年8月8日周扬在《人民日报》发表总结性长文《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批判运动结束。 实质:对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次“整顿”,要求知识分子要按照党所规定的政治方向进行思想改造;对传统道德支撑的传统人文精神的否定;澄清了文艺界的一些问题,但也开了政治力量干预学术论争的先河,使文学创作题材更加单一化,使文艺从属于政治更加凝固化。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1955年)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1954年发表《红楼梦简论》。青年批评家李希凡、蓝翎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对俞平伯的研究进行批评。《文艺报》在指定转载这篇文章时,主编冯雪峰所撰写的按语对这篇文章作了有保留的肯定。 这一切成为毛泽东发动这一批判运动的凭借。1954年10月16日致信给中央政治局:李、蓝翎的文章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要展开一场“反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对胡适思想的批判在全国铺开,涉及文学、政治学、哲学、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 实质: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清算,对独立于政治的实证主义治学之风的否定,对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否定。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3-1955年) 胡风,左翼文艺理论家,30年代与鲁迅结识,深受鲁迅影响,自觉继承鲁迅现实战斗精 神 。主要理论主张: “主观战斗精神”,提倡主体的“自我扩展”和“自我斗争”,用主观“拥入”客观,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奴役的创伤”,认为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 “胡风派” 与“周扬派”之间的分歧由来已久。 胡风的文学主张被认为违背了毛泽东的《讲话》精神。50年代以后,这种差异更加尖锐。更具悲剧性的是,胡风本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个差异的严重性。 1953年,《文艺报》发表了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对胡风文艺思想进行批评,从根本上否定了胡风文艺思想。 1954年7月 ,胡风写了《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对林、何的观点逐条反驳,阐述自己的文艺观点,也对解放以来的党的文艺政策提出一些批评。受到更严厉的批判,文艺思想问题升级为政治问题。 1954年12月,周扬发表《我们必须战斗》,发动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955年2月《文艺报》发表胡风的“三十万言书”,供批判用。 1955年4月 ,舒芜将他收存的胡风与朋友的通信上交。5月13日,《人民日报》公布了部分信件,定名为《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胡风文艺思想问题升级为政治思想问题。 1955年6月,《人民日报》又连续发表两批《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胡风反党小集团”变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思想批判运动升级为政治敌对斗争,在全国掀起斗争高潮 。 实质:对启蒙文学精神的否定,对积极干预生活、改造国民性的否定,对五四现实战斗精神的否定。 二、从“双百方针”到“反右”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涵义 “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提出 :“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在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必要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5月26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对“双百”方针进行权威阐述: “是要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是在人民内部的自由”,“这是一条政治界线: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陆定一的报告标志着“双百方针”正式实施。 (2)提出背景 A、国内:经济上,社会主义 完成,阶级斗争缓和;思想上,大规模批判运动,知识分子政治态度、思想状况出现变化。 B、国际: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 (3)意义 A、启蒙文学传统得到一定恢复,一定程度缓解两种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 B、理论上的突破; 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巴人《论人情》、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提倡写人性,恢复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 姚雪垠《打开天窗说亮话》对文艺创作中的教条主义提出尖锐批评。 钟惦棐《电影的锣鼓》对国产电影提出批评。 刘绍棠《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对文学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提出尖锐批评。 C、创作上的繁荣; 出现一批揭示社会主义内部矛盾、“干预生活”、突破当时创作禁区的作品。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李国文《改选》;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红豆》;流沙河诗歌《草木篇》。 2、文艺界的“反右”(1957年) 1957年6月,中国作协党组召开会议,批判丁玲、陈企霞等,揭开文艺界反右斗争的序幕。 1958年,《文艺报》特设“再批判”专栏,将王实味、丁玲、萧军、罗烽、艾青在延安时期发表,并在当时已经受到批判的《野百合花》、《三八节有感》、《在医院中》、《论同志的“爱”与“耐”》等作品重新发表并进行再批判。 1958年2月,周扬发表《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对文艺界反右斗争进行总结,文艺界的“反右”斗争结束。 经过反右,文艺界一大批作家、评论家被打成“右派分子” ,被打入生活底层,失去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失去创作和发表作品的自由,直到20多年后作为“重放的鲜花”重返文坛。 知识分子的批评力量丧失殆尽,彻底沉寂,文学走上了末路。 三、《纪要》的出台及“样板戏” 1、《纪要》的出台 “文革”“导火索”: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支持,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纪要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与毛泽东审阅修改。1966年4月,《纪要》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下发,标志着中国当代文艺灾难开始。《纪要》否定了五四以来所有文化传统,全盘否定我国30年代以来所有文艺 成就,为推行极“左”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路线制了造理论根据。 A 、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理论“黑”; 《纪要》:建国以来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 B、彻底否定建国以来的文艺创作——作品“黑”; C、彻底否定建国以来的文艺队伍——队伍“黑”。 《纪要》的出台标志着江青在文艺界领导地位的确立。 “文革”十年,文艺界、文化界、知识界惨遭灭顶之灾,是中国文艺史上最黑暗的年代。 2、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即京剧现代戏,正式得名于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 “八个样板戏”: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 革命样板戏文艺观: A、“根本任务论”——塑造工农兵英雄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B、“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C、“三结合”——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 样板戏实质:一种文学样式,一场文学运动,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极端表现,建国后“极左”文艺政策发展到极端的表现,公开层面上文革时代精神生活的象征。 四、“文革”中的潜在写作 1、潜在的个性抒发:老作家的创作 在历次运动中被剥夺了写作权利的老作家,失去了公开创作与发表作品的权利,但他们对时代、社会现实仍然保持着清醒认识,进入“地下写作”的状态(“潜在写作”),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主流文学迥然相异,保持了较强的艺术个性,表达了知识分子在非常时代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如曾卓、绿原、郭小川、廖沫沙、丰子恺。 2、觉醒后的自觉怀疑精神 ——青年作家的创作 部分知识青年经历了文革初的狂热到后来的觉醒与失望,萌生独立思考与独立意识,有迷惘、悲观色彩,组织“地下沙龙”与“地下诗社”,表达对历史、时代的思考,具有现代意识和精英意识,成为80年代初文学的重要资源。如黄翔、食指、白洋淀诗群的诗歌创作,赵振开、张扬等人的小说。 3、通俗文学思潮的最初回归 通俗文学以“地下文学”的方式出现。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主要作品有《曼娜回忆录》、《少女的心》、《塔姬》、《一双修花鞋》等。 潜在写作共同特点: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制约,回到自己对现实生活独特的体验、想象与思考,显示出人性与艺术的觉醒。 第三章 一元化时代的诗歌 第一节 诗歌发展概况 第二节 艾 青 第三节 闻捷与郭小川 第4节​ 文革中的地下诗 诗歌的真谛: 含蓄凝练的语言 深邃的意境 真实诚挚的情感 深刻的思想内涵 人性或生命的某种共性 鲜明的个性色彩 第一节 诗歌发展概况 一、颂歌时期(1949-1956年) (一)诗人状况 1.老诗人——普遍艺术困境 A.为主流意识认同的诗人:继续创作,普遍陷入艺术困境 B.“中国新诗派”:被有意忘却,受冷遇,被批评 C.“七月派”:不断被批评,少有诗作发表,后被残酷迫害。 A、表现: 语言空泛直白; 诗歌真谛的丧失 情感苍白浮泛; 政治化的主题. B、衰落原因 客观原因:国家文艺政策的限制。 主观原因:诗人风格的制约。 2.新诗人——上升时期 A、表现: 50年代出现重要作品,60年代成为诗歌创作主力军。 B、原因 青年诗人较能够适应新生活;战争文化传统影响;没有形成独特风格。 (二)诗歌内容 歌颂祖国,歌颂党和领袖,歌颂新的生活。颂歌成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主要潮流。充满自豪感、幸福感革命激情和乐观精神。 缺陷:凸现时代“大我”,丧失诗人“小我”。 二、现实诗歌回归期(1956-1957年) 现实真实状况的开掘 ;知识分子个性精神的抒发;题材范围的扩大。三、新民歌与政治抒情诗时期(1958年-1966年) 1、新民歌(1958—1966年) 毛泽东的文艺主张:大力搜集民歌;提出“两结合”。 “中国新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郭沫若、邵荃麟编辑的《红旗歌谣》是对“共产主义乌托邦”政治观念的图解,是“两结合”创作观念的产物。 2、政治抒情诗(1961—1976年) 主要特点: A、诗作者以“阶级”(“人民”)、社会集团代言人身份出现; B、政治观念演绎与展开的结构方式; C、篇幅长,排比句的大量运用,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四、“文革”十年——地下诗的繁荣期(1966-1976年) 1、官方诗 2、地下诗 第二节 艾 青 一、创作简况 同当代许多诗人一样,艾青也曾努力表现社会主义的建设生活和劳动者的形象,然而都 没有取得成功,陷入摸索、徘徊之中。50年代中期,艾青终于找到了与30-40年代在艺术上的衔接点,在国际题材创作上显示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创作出《维也纳》、《南美洲的旅行》、《在智利的海峡上》等相对优秀的作品。 二、艾青诗歌的内容特点 1、表现革命斗争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诗——失败之作。 A、表现革命斗争生活的。代表为叙事长诗《藏枪记》。 B、表现现实生活的。颂歌。歌颂新生活,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歌颂劳动者,如《官厅水库》、 《女司机》、《小河》、 《春姑娘》等。 失败原因:“我的作品并不能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要用许多的大合唱和交响乐来反映的,我只不过是无数乐队中的一个吹笛子的人……。” (艾青《春天.后记》) A、对新生活体验、研究不够; B、不愿对生活作肤浅的解释和廉价的歌颂; C、新的生活过分偏离了他既有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 2、表现国际题材的诗歌——相对成功 《维也纳》成功原因:找到了自己激情的契合点,比较能够体现固有的风格与创作个性;创作精神上较自由,较少受拘束,便于抒发个体情感体验。 3、咏物诗——富含哲理 哲理性的咏物小诗,为后来“归来的歌”中的咏物诗创作奠定了基础。(《礁石》) 第三节 闻捷与郭小川 一、闻捷:生活抒情诗与颂歌的新境界 用牧歌笔调处理“颂歌”主题,在对“事件”、“细节”的简单化提炼中增加表达空间,以细腻生活图景反映时代。 1、创作概况 代表诗集《天山牧歌》以及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后者被称为“诗体小说”。《天山牧歌》包括《博斯腾湖》、《吐鲁番情歌》、《果子沟山谣》、《天山牧歌》、《散歌》五个组诗和叙事诗《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表现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人民生活情景。 2、《天山牧歌》——天山脚下的江南情歌。 A、开创情诗新境界 旁观者的角度把握双方微妙心理,抒写爱情欢乐、轻快之情; 情节中抒情,具有较强的形象性,情节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 新疆人特有的幽默与诙谐,较强的趣味性。 B、浓郁的异域风情婉约而不失粗犷,含蓄而不失放达,富有浪漫色彩与边疆异域风情。 C、“小我见大我” 把握时代精神,表现时代主题的同时表现了一定的艺术个性。 二、郭小川:政治抒情诗,形式和思想的探索 1、创作简况 1955-1956年:《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等。感情热烈,气势豪迈,但缺乏思想深度,艺术形象较单薄。 1957-1959年:抒情诗《致大海》、《望星空》、叙事诗《白雪的赞歌》、将军三部曲》、《一个和八个》、《严厉的爱》。加强思想探索,具有思想深度与艺术个性。 60年代:《林区三唱》(《祝酒歌》、《青松歌》、《大风雪歌》)、《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政治热情较强,艺术趋于成熟,思想探索减弱。 2、艺术特征 A、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政治性 冯牧《郭小川诗选.序言》:“他的诗篇,他的歌,是革命的昂扬而热情的战歌和颂歌”。 郭小川:“要思考我们这个时代,要体现时代精神”,“不断思考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是诗人“最重要的品质”。 B、“抒情主人公”是革命者形象 C、诗歌形式的实验和革新 3、《望星空》:一个前后矛盾的文本 是一份研究当代知识分子思想自我改造的珍贵资料,反映当代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矛盾性。 一、二节:革命战士“我”,面对浩瀚的宇宙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感慨,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人类的命运作了诗意的自我反省,隐含了某种忧郁与痛苦,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对自身生命、意义、命运的思考,超越于个人与具体的时空意识,感慨与惆怅,深沉的诗风。 三、四节:颂歌式的赞美,歌颂了“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自我谴责越虔诚,越显出可悲:掌握了真理,却为寻找真理而痛苦,要虔诚地改造自己。 思想深度:和谐中的不和谐。 第四节 文革中的地下诗 一、传统老诗人的潜在诗歌创作 传统老诗人:五四新文化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下成长起来的诗人。坚持五四新诗传统:注重对诗人个性的张扬;注意意象的捕捉;注重表意的含蓄。曾卓、绿原、牛汉、穆旦,郭小川、流沙河等。 1、曾卓、牛汉 强烈的生命意识,对知识分子精神苦难的深刻体验。体验。曾卓《有赠》、《悬崖边的树》,牛汉《悼念一棵枫树》、《麂子,不要这里奔跑》、《华南虎》,绿原《重读〈圣经〉》。 《悬崖边的树》:强烈的生命意识,文革中知识分子的典型姿态与共同的精神体验,文革时代知识分子曾经跌入苦难深渊的精神历程。 2.流沙河 A、寓感情于叙事,篇末画龙点睛 ; B、喜剧的形式蕴涵深沉的悲剧性内容; C、幽默与自嘲中传达出悲愤、沉痛和酸涩 D、喜用白描、短句,追求口语的生动。 二、青年诗人觉醒后对现代主义诗学的探索。 1、创作简况 青年一代在文革中通过狂热的“红卫兵”运动和艰苦的“上山下乡”的“再教育”,逐渐认识到时代的荒谬性与欺骗性,思想意识开始觉醒,进行地下诗歌创作。 共同特点: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制约,回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想象与思考,显示出艺术和人性的觉醒,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现代主义色彩。代表诗人:黄翔、食指、白洋淀诗群和赵振开。 2、食指的诗歌 文革中新诗第一人,现代主义诗歌开拓者,写作较早,影响最大,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诗人之一 。 艺术特点: A.基调的纯净清新 B.感情的痛苦辛酸 C.技巧的细腻 D.态度的真诚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3、“白洋淀诗群”:根子、多多、芒克、林莽等。 艺术特点: A.对生活与现代人生的怀疑; B.具有现代主义特征; C.充满生命的沧桑感。《十月的献诗》 思考题: 1、整体评述一元化文学时代的诗歌。 2、艾青的诗歌风格在50年代有何发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闻捷、郭小川对同时期的其他诗人有何超越? 4、闻捷《天山牧歌》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5、郭小川《望星空》的思想探索表现何在? 6、文革中地下诗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7、食指和白洋淀诗派的文学史意义是什么?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2005年版。 第二章 一元化时代的小说 第一节 小说发展概述 第二节 赵树理、柳青的农村题材小说 第三节 吴强、曲波等的战争题材小说 第四节 杨沫、梁斌等人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第五节 “百花时代”的小说 第一节 小说发展概述 总体特征: 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革命现实主义; 符合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创作要求,在时代政治政策的宣传方面有突出的意义;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成就突出。 一、50年代前期:短篇小说繁荣期(1949-1956年) 1.题材集中,人物形象单一; 2.短篇小说成就突出; 3.长篇小说数量少,题材单一。 二、50年代中期:题材多样化时期(1956-1957年) 1、题材上突破禁区,描写爱情生活,积极干预生活、揭露、批评社会阴暗面; 2、思想上突破了把爱情作为政治阶级关系的附属物的观念,突破了回避社会生活矛盾的态度; 3、风格多样化; 4、创作方法的突破。 三、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长篇小说丰收期(1958-1966年) 1.​ 原因 A、客观原因:足够的生活积淀和生活认识。 B、主观原因。作家适应政治环境;长篇可以回避政治误解与麻烦。 2、代表作品 赵树理《三里湾》(1955)、高云览《小城春秋》(1956)、曲波《林海雪原》(1957)、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1957,第二卷1961)、梁斌《红旗谱》(1957)、周立波《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1960)、杨沫《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苦菜花》(1958)、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1部1958,第2部1962)、吴强《红日》(1958)、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冯志《敌后武工队》(1958)、刘流《烈火金刚》(1958)、柳青《创业史》(1959)、罗广斌、杨益言《红岩》(1961)、欧阳山《三家巷》(1959)、《苦斗》(1962)、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1963),红色经典“三红一创,保林青山”,除《保卫延安》之外,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3、缺陷:质量不高,缺乏深度,根据政治观念塑造人物。 四、文革:地下小说盛行期(1966-1976年) 官方小说:“三突出”、“三结合”,图解政策。浩然《艳阳天》、郑直《激战无名川》、南哨《牛田洋》等。 地下小说:手抄本,质量参差错杂。 代表作品:张扬《第二次握手》、赵振开《波动》、靳凡《公开的情书》、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等。 第二节 赵树理、柳青的农村题材小说 当代农村小说艺术形态: 一、对“现实斗争”的强调,要求作家关注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变化”的事件、运动; 二、描写上“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上,要与表现对象(农民)相一致。 五六十年代农村小说的艺术经验来自于解放区文学传统。 代表作家作品:赵树理《登记》、《三里湾》、《锻炼锻炼》,周立波《山乡巨变》,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柳青《创业史》等。北方的农村小说作家不同艺术倾向: 赵树理、马烽等山西作家。建立一种“启蒙”的,超越性的眼界和位置 ,“本地人”;发掘农村“传统”中有生命力的质素;话本、说书等“宣讲”、“说话”的“本土资源”。 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重视先进人物塑造,浪漫理想色彩,概括“时代精神”和“历史本质”,农村的“外来者” ;重视新的价值观的灌输;西方和我国新文学中“现实主义”。 一、赵树理“问题小说”遭遇的困境 1、赵树理建国后的创作简况 历史选中赵树理作为革命文艺本土化的代表是一个偶然:保持民间文化记忆,带着质朴的乡土经验进入革命队伍,始终保持乡村本色,实绝无仅有。 “在创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个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的作家”(周扬,1946年) 赵树理创作理念: “问题小说”, “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乡土气息; B、情节生动完整,具有民族色彩; C、落后人物刻画深入,包含潜在的启蒙意识; D、语言朴素自然,具有北方农民的口语特色。 3.《三里湾》 A、思想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中国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赵树理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合作化运动在农村所引起的思想动荡,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变化与组合。以中共中央的合作化政策作为观察生活、安排小说结构的依据,但在具体的描写中,又从他所擅长的家庭关系和爱情关系入手,形成了小说局部描写的生动亲切和总体上服务于政策的矛盾。来自民间、又回归民间,写农的生活给农民看;“地摊”作家。语言通俗有趣,情节引人入胜,站在农民的立场看问题,真实地反映农村中的现实问题。解放后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登记》、《锻炼锻炼》、长篇小说《三里湾》等。 2、《登记》 发表于1950年,讲述两对农村青年艾艾与小晚、燕燕与小进登记结婚遇到波折,最终在新婚姻法颁布之后获得成功的故事 。艾艾的母亲小飞娥的婚姻悲剧。揭示包办婚姻给中国妇女带来的世代冤屈,她们非但无法反抗,反而成为旧式包办婚姻的帮凶。中国乡村长期处于小农自然经济状态中,长期的封建婚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对人身自由、婚姻和家庭伦理造成严重的创伤。这篇小说暴露了农村婚姻生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反映了农村出现的新制度、新人物、新生活,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只有新社会才能得到保障。 3.《三里湾》 A、思想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中国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赵树理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合作化运动在农村所引起的思想动荡,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变化与组合。以中共中央的合作化政策作为观察生活、安排小说结构的依据,但在具体的描写中,又从他所擅长的家庭关系和爱情关系入手,形成了小说局部描写的生动 亲切和总体上服务于政策的矛盾。 B、人物形象小说把想通过个人劳动致富的中农们描写成自私、狭隘、保守,道德伦理有问题的人。 马多寿:“马家院”的主宰,绰号“糊涂涂”,落后、自私,入组不入社,千方百计阻止开渠,保自己的“刀把子”好地。典型的“中间人物”形象。 范登高:村长,绰号“翻得高”,利用职权谋私利,雇人跑买卖,专想个人发家致富。 袁天成:老党员,脚踩两只船 ,怕老婆“能不够” ,两面三刀,表面上积极 响应党的号召,却想方设法为自己多留自留地。 王金生:党支部书记,优秀的共产党员形象,带领全村人坚定不移地搞互助合作化 。 C、对农村家长里短的生动描写 赵树理把握家长里短中特具文学意味的部分。对此,赵树理了然于心,写来得心应手,心信手拈来,风趣生动。善于把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进行合理安排,把自己的政治观点藏在人物生活故事里,把对人物的褒贬放在扯闲话、拉家常中,主题思想表现含蓄。但赵树理的创作似乎并不没有达到时代的要求。 原因:50年代后,更加严密的写作规范,更加激进的经济、社会变革进程对农村传统生活的全面冲击、损毁,与赵树理那种建立在对乡村传统、民间文化的体认基础上的社会、文化想象,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他也努力站在时代的前面,去反映农村的伟大变革,去揭示新的历史趋势和新的时代本质,但总是显得力不从心。他一直很难脱离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去描写概念化的历史。 他的困境表明:从生活经验到政治观念之间,依然横亘着艺术的诚实。 在90年代对“新时期”现代性视野的反省中,赵树理的重要性又被发现,一些研究者致力于阐释赵树理文学独特的现代性内涵;他的文学经验得到一些人的重新重视。 二、柳青的《创业史》 1、思想内涵 出版于1959年,“史诗性”和“纪念碑”式的作品。“《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行动、思想和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合作化运动初期,阶级斗争的历史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农民的资本主义自发思想两条道路的斗争……在这个斗争中,应该强调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中的阵地,千方百计显示集体劳动生产的优越性,……吸引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 2、人物形象 A、梁生宝 没有成长历程,天生具有新农民英雄的本质;毫不怀疑或迷惑党的政策,常常能无师自通党的抽象的政策、理论;对私有制近乎本能的仇恨;胸怀宽广、老成持重、善于思考;政治道德化的修辞方式,善于控制情感,爱情失败。 理想化、公式化、概念化。 严家炎《梁生宝形象和新英雄人物创造问题》中总结梁生宝形象的“三多三不足”: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写不足。 B、梁三老汉 次要人物,最成功的形象。真实地写出传统农民抛弃私有观念,认同集体观念,走上互助合作化道路的痛苦曲折的精神历程。朴实、善良;强烈的发家致富梦想——“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传统中国农民在几千年的私有制中形成的生活理想和伦理观念;农民的务实使他认识到互助组的好处。复杂微妙的性格和心理,极有说服力地写出了人物的思想转变。 严家炎《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作为艺术形象,《创业史》中最成功的不是别个,而是梁三老汉”, “全书中最有深度的、概括了相对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物”。 C、“三大能人” 反面人物的道德败坏的程度与他们的财富的数量、政治成分的高低成正比。 姚士杰:富农,阴险、狡诈、贪婪、好色,典型的反面人物。 郭世富:富裕中农,狡猾、自私、精明、令人讨厌,体现主流意识对这一阶层的认识。 郭振山:新中农,“最势利眼”、老谋深算、骄横强悍。 第三节 吴强、曲波等的战争题材小说 一、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状况 1、战争题材小说的美学观念 A、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与视角去表现战争; B、“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 文学语言:“我军”系统和“敌军”系统;人物形象塑造:“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 C、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总基调——战争的悲剧美学效果被取消。 2、战争题材小说的三种范式 A、整体视角。 “《红日》”范式。“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宏大的结构,全景式的描写,视野开阔,结构紧凑。 B、民间视角。“《林海雪原》”范式。对“游侠”、“绿林”、“侠义”等传统题材的利用,传统的艺术结构、道德观念和审美模式。人物性格草莽化,情节传奇化,战争场景灵活化,可读性和趣味性。民间视角观照革命战争,以通俗小说笔法。 C、个人视角。“《百合花》”范式。以个人(知识分子)的立场来认识战争,表现战争中人的情感状态,个人化风格。 二、吴强《红日》:艺术上的新突破 1.第一次以我军高级指挥官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沈振新,“常胜军”的军长,运筹帷幄,英武的气概,沉着冷静、果敢坚毅。“人”而非“神”的真实。 2.宏大战争场面的描绘视野开阔、层次分明,场面宏大、结构紧凑。 3.对战争环境中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有比较好的刻画。 对人物文化背景和历史性的揭示,人物形象丰满、真实;真实地描写国民党职业军人形象:张灵甫,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师长,蒋介石得力干将,战争经验丰富,才智过人,沉着干练,刚愎自用、骄横狂妄。 三、曲波《林海雪原》 1.关于“革命通俗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方式,类型化的人物塑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叙述方式,情节与叙述节奏上的章回小说痕迹,使用大量“无巧不成书”造成传奇效果,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 2.对民间意识的借鉴 A、“英雄”、“儿女”与“鬼神” “英雄”:少剑波:“精悍俏爽、健美英俊”的“少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有科学知识,又有文学才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民众的救星,是小分队的灵魂。 “儿女”(爱情):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的诗情画意。 “鬼神”:正邪对立,邪不压正。敌我矛盾——正邪对立——神魔对立。取消反面人物道德上的合法性。 “神化”正面英雄形象解放军战士,“兽化”、“妖魔化”反面人物土匪。 B、人物塑造的民间“五虎将”模式 少剑波:“忠勇”,忠诚、勇毅双全——忠 杨子荣:“智勇”,胆识过人、百战百胜——智 刘勋苍:“骁勇”,骁勇威猛、谋略不足——勇 栾超家:“绝技”粗俗诙谐、身怀绝技——技 孙达得:“善行”,忠厚老实、刻苦耐劳——德C、人物形象设置上的互补性 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理想人物,要符合“理想化”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塑造栾超家作为一种补充,在性格上成为杨的外延击成就杨子荣完美、高大英雄形象。没有栾超家,杨子荣的真实性就要打折扣。 3.“两军对阵”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好人特别地好,坏人特别地坏”模式。道德品质、外面描写、结局设置。 四、茹志鹃《百合花》 1.思想内涵:战争为“背景,战争中令人难忘、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人情美与人性美。取材于战争生活,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却没有写重大题材。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2.艺术特色 A 、写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事”、“儿女情”; B 、注重人物感情和心理描写; C 、细节描写; D 、“清新、俊逸”(茅盾语)的风格。 第四节 杨沫、梁斌等人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革命历史题材:50-70年代重大题材。 主要特征: A、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基本观念; B、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基调; C、文学创作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 D、史诗风格。 一、杨沫《青春之歌》 1.思想内涵:1958年出版。成功的政治小说,呈现林道静由个人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不断改造,最终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 小说所传达的权威话语: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追求、痛苦、改造和考验,投身于党、献身于人民,才有真正的生存与出路,获得真正意义的解放,人生和青春才真正有价值。小说力图讲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 2、林道静:“在历史中成长”的中国知识分子 A、革命政治叙事中的林道静 林道静地主与佃农的双重血缘,“半人半马的怪物”(何其芳语)的阶级特性,既是她成长依据,也是成长起点。林道静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骑士兼诗人”的余永泽结合,接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成为启蒙主义者。 第二阶段,通过共产党人卢嘉川指引,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开始以阶级观点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中国社会。 第三阶段,在江华引导下,林道静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联系,经历了定县农村的生活和监狱斗争,终于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B、“与工农结合”的合法性 北大版《当代文学概观》:“加写的农村生活的七章是游离于全书之外的,同全书没有多少有机联系,深泽县的生活,对女主人公的生活道路的性格发展,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中华文学通史》:“这次增补,非但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艺术上造成了许多破绽”。 杨沫不认同上述观点,说:“这些变动的基本意图是用围绕林道静这个主要人物,有使她的成长更加合情合理、脉络清楚,有使她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战士的发展过程更加令人信服,更有坚定的基础”。 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结合,作为知识分子“成长”的必由之路,从来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毛泽东《五四运动》:“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林道静有出身于“剥级”家庭的“原罪” 。由抽象的“阶级”观点懂得了“阶级斗争”的普遍性。监狱生活使林道静完成了“肉体”上的自我超越,农村生活则使林道静彻底完成了“精神上”的自我超越 。完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之后,《青春之歌》才成为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寓言”。 C、以情爱小说方式讲述政治故事 《青春之歌》的主干,其实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爱情波折。《青春之歌》之所以能够成为“十七年文学”最重要的经典,是因为它是一部用情爱小说的方式讲述的政治故事。 D、“在历史中成长”的知识分子 《青春之歌》的写作方式几乎是巴赫金关于“成长小说”定义的完整再现。 巴赫金:“主人公不应作为定型不变的人来表现,而应该是成长中的变化中的人,是受到生活教育的人”。“在这类小说中,人的成长与历史的形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切。人的成长是在真实的历史时间中实现的,与历史时间的必然性、圆满性、它的未来,它的深刻的时空体性质紧紧结合在一起”。 “成长小说”讲述的是两个层面的故事:一个是“人”的成长,另一个是“历史”的成长。在《青春之歌》中,一方面,林道静在历史中长大成人,另一方面,“现代中国历史”寄寓在她的成长过程之中。 二、《红旗谱》 1.思想内涵 1958年出版,“农民成长”小说,50-70年代的标志性作品。 “中国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但农民的革命斗争,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汇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洪流,才能克服自身弱点,由自发反抗走向自觉斗争,才能真正实现阶级解放。《红旗谱》是意义完备的“现代小说”。 巴赫金的“成长小说”理论:“人在历史中成长”。《红旗谱》表现“人”与“历史”的关系: “人”——朱、严两家三代农民。 “历史”——“中国现代史”。 朱、严两家三代农民与地主不屈不挠的斗争。 斗争谱系: 朱老巩 VS 冯老兰:自发反抗——失败; 朱老忠 VS 冯老兰:自发反抗→自觉斗争;家族反抗→阶级斗争,现代性转换; 江涛、运涛 VS 冯老兰父子:生逢其时,觉醒起来的农民形象,革命主力军。 《红旗谱》之不同凡响处:中国农民现代性本质生长过程包裹在传统的子报父仇的通俗小说叙述模式中。 2、人物形象 A、“成长小说视阈”中的朱老忠 传统的家族纷争写法,一正一邪,道魔斗法。被迫背井离乡25年的朱老忠回乡复仇。读者期待传统英雄故事的上演。然而,朱老忠复仇之旅却戛然而止,复仇誓言与使命被无限期地推迟。 朱老忠没有成为人们所期望的“英雄”。这是小说心良苦之处:朱老忠不是传统小说中性格不变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处于动态的时间关系中不断“成长”的新的英雄形象。朱老忠的“成长”取决于他对个人仇恨的超越。 共产党对于朱老忠,只具有“靠山”的意义,朱老忠还没有真正的阶级意识。 贾湘农、运涛的指引,完成民族国家、阶级意识启蒙。 朱老忠成长的标志性事件:“反割头税斗争”。 形象内涵:旧时代农民自发反抗的结束,新时代农民自觉斗争的起点, 新旧历史性的转折,新旧两个时代交替的农民英雄形象的典型。朱老忠使小说具有史诗性,但也有公式化、概念化、理想化的毛病。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小说对这个人物的创造,切合了当代有关‘英雄人物’创造的原则:一是人物在小说中的中心位置,另一是人物性格所包含的阶级、时代的内涵,以及完美的理想化的要求。” B、“中间人物”严志和 “中间人物”形象,朱老忠的重要陪衬,善良、朴实,有一定的反抗性,逆来顺受的软弱,遇到挫折容易动摇、后退,在党的教育和朱老忠的帮助之下走上革命道路。 3、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的错位 四个主要情节的错位: 大闹柳树林——朱老巩 ; 红脯鸟事件——大贵、运涛; 反割头税运动——江涛、运涛、大贵 保定二师学潮——江涛 、运涛 原因: A、政治思想意识与个体情感体验矛盾 政治意识决定——充分塑造朱老忠; 生活熟悉和个体情感体验——加重刻画江涛; B、政治忌讳: “立三路线” 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1.思想意义 出版于1961年2月,小说直接来源于作者的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60年代,这部小说被评论者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史铁生《我与地坛》:人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人,更应该是精神意义上的人。《红岩》通过对许云峰、江姐等一批英雄的塑造,表现了共产党人作为精神意义上的人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这是一部悲壮的英雄赞歌。 2.​ 艺术成就 :英雄塑造个性鲜明;在情节组织上艰险曲折 第五节 “百花时代”的小说 一、宗璞《红豆》 1、思想内涵 发表于1957年7月《人民文学》“革新特大号”。“百花时代”的最后绝唱。江玫和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知识分子的叙事视角,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时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 2、作品的突破 A、题材上,以文学表现爱情,表现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和人生抉择; B、思想上,没有把爱情作为政治关系、阶级关系的附属物,没有用政治来决定一切。 C、创作态度上,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3、人物形象 A、江玫 不是知识分子的改造过程,而是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英雄,雄,最后也没有成为英雄。萧素和齐虹的出现打破了她与世隔绝的、平静的生活。萧素引导她英逐渐走上革命道路;与齐虹的感情越来越深,矛盾也越来越深,“他们的爱情正像鸦片烟一样,使人不幸,而又断绝不了”。北平即将解放,江玫面临着痛苦的选择。江玫毅然选择了革命,但内心仍然痛苦。细腻的情感描写。 B、萧素 坦率泼辣,正直勇敢,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工作,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思想行动来影响、教育江玫。 二、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1、创作意图:抨击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生活,个人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 2、人物形象 A、林震:快乐、单纯,富于青春朝气和理想激情,憎恶政治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过分理想化,虽有工作热情却不懂工作方法和策略,把问题简单化;不妥协,有知识分子的清高。有“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理想与激情永恒的魅力,对现实的批判与审视的意义。 B、刘世吾:富有工作经验,懂得“领导艺术”,“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生活缺乏热情;世故与冷漠,“就那么回事”。林震对刘世吾的态度:刘世吾的思想根源: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环境的无奈,“假作真时真亦假”。自己的 “不合适宜”,对世事采取消极态度。 思考题: 1、评述梁三老汉在《创业史》中的价值。 2、《百合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赵树理在建国后的创作有何特色? 4、《红日》对同类题材有何超越? 5、评述《林海雪原》对传统通俗小说的借鉴? 6、《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与《红豆》中的江玫有何不同? 7、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评述《红旗谱》中朱老忠形象的意义? 8、《青春之歌》的缺陷主要有哪些方面? 9、刘世吾的深刻性与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6月版; 2、王光东《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4月; 3、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 4、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四章 一元化文学时代的散文 一、散文发展概述 二、邓拓的散文 三、“三大家”的模式散文 1、​ 散文发展概述 1、50年代初、中期 叙事性和纪实性。风格热烈、刚健、朴实。 主题:A、歌颂新生活;B、反映抗美援朝 2、“百花时代”的散文 “美文”传统 的复兴;报告文学敢于直面生活,揭示社会生活矛盾;杂文的短暂勃兴。 3、“大跃进”到“文革” 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为散文的创作带来了生机。 4.杂文专栏:《长江日报》的《思想杂谈》;《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前线》的《三家村札记》;《人民日报》的“长短录” 二、邓拓的散文 代表作:《燕山夜话》与三家村札记》。 1.特点:思想敏锐,针对性强,具有明确的现实批判性;谈天说地式,平和冲淡,平易近人。 2.实质:具有坚定党性原则和政治操守,颇具务实精神,强烈的现实参与精神; 强烈启蒙意识和书生气质,对世事有敏锐的洞见,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愿随时俯仰,以
本文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33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3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9-08
浏览量:295